如果在大自然发生地震时怎么办和泥石流怎么办

如果在大自然发生地震和泥石流怎么办?_百度作业帮
如果在大自然发生地震和泥石流怎么办?
如果在大自然发生地震和泥石流怎么办?
1、遇到地震在野外,总体把握到开阔地避震的原则.要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和河坡,以防地裂、滑坡等;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来不及跑到开阔地时,可就近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别忘了保护头部.2.、遇到泥石流当遇到滑坡时,首先不要顺坡跑,而应向两侧逃离.当遇到高速滑坡无法逃离时,不要慌乱,如果滑坡呈整体滑动,可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当遇到泥石流时,要向泥石流前进方向的两侧山坡跑,切不可顺着泥石流沟向上游或向下游跑,更不要停留在凹坡处.同时,要注意避开河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凹岸,不要躲在陡峻山体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发生.当遇到崩塌时,要选择正确的撤离路线,不要进入危险区,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者蹲在地坎、地沟里,还要注意保护好头部,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当前位置:
>>>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①山体崩塌..
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B试题分析: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指地震引起的继发性崩塌、滑坡、塌陷、地裂缝。由于地震震动造成山体岩土结构松散,特别是伴随降雨极有可能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多种次生地质灾害。地震还会引起其他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水体污染、瘟疫等。而水土流失属于植被、土壤等长时间的统一演化过程,属于生态破坏。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自然灾害与生态破坏的差异,并结合地震对地形地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而可判断引起的次生灾害。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①山体崩塌..”主要考查你对&&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划分依据: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一、气象灾害:指因气象异常而导致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指由地质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岩体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以及地质环境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和过程。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1、地震(1)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2)构造地震示意①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②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③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④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⑤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3)震级与烈度①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注意:A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C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②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注意:A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B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4)世界主要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2、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①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②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③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2)泥石流①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②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③危害: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海洋灾害概念: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性激烈变化,而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地带发生的自然灾害称为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造成的灾害都属于海洋灾害。其中最严重的海洋灾害是风暴潮。3、风暴潮(1)概念: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2)两种风暴潮的发生季节、地区和特点
三、生物灾害定义:由动植物的活动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类型:农林牧生物灾害;森林火灾、草原火灾1.病害(1)类型: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2)病害发生的原因:A.气候变异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B.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3)危害: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2.虫害和鼠害(1)虫害的常见类型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2)鼠害及危害①重灾区:农田、牧场及森林。②危害: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3)虫、鼠害的特点:繁殖快、适应能力强(4)造成虫害和鼠害流行的因素:①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自然灾害系统各部分关系: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发现相似题
与“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①山体崩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36601607829368717883495331198805材料一:“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而对抗自然灾害还要以预防为主。材料二:不论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还是2010年的玉树地震抑或是舟曲的泥石流灾害。每次灾害发生后人们都能看到各级党组织坚强领导,各级政府科学调度,各路救援队伍快速驰援,各地救灾物资源源运进灾区,打通生命通道、抢救被困人员、医治受伤人员、转移安置群众等各项工作有力有序进行。还可以看到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舟曲,我们的救灾应急机制更加健全,抢险救援更为有效,实后重建更加科学。频繁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屡遭创伤和苦难,更让我们收获战胜灾害的勇气和信心。(1)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如何预防和抗击自然灾害。(10分)(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该如何领导人民进行抗震救灾。(10分)-乐乐课堂
& 问答题知识点 & “材料一:“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所...”习题详情
23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7.8%
材料一:“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而对抗自然灾害还要以预防为主。材料二:不论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还是2010年的玉树地震抑或是舟曲的泥石流灾害。每次灾害发生后人们都能看到各级党组织坚强领导,各级政府科学调度,各路救援队伍快速驰援,各地救灾物资源源运进灾区,打通生命通道、抢救被困人员、医治受伤人员、转移安置群众等各项工作有力有序进行。还可以看到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舟曲,我们的救灾应急机制更加健全,抢险救援更为有效,实后重建更加科学。频繁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屡遭创伤和苦难,更让我们收获战胜灾害的勇气和信心。(1)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如何预防和抗击自然灾害。(10分)(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该如何领导人民进行抗震救灾。(10分)(20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0-河南省信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材料一:“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材料一:“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材料一:“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主要考察你对“问答题”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材料一:“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相似的题目:
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949名人大代表,步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至此,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在风雨中走过了55个春秋。请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知识回答:(1)图片“众志成城”是如何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大生命力的?(2)比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议会制的异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一: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材料二: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材料三: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引起了校园世博热,同学们纷纷上网“逛”世博。一个世博专题网页引发了某同学的兴趣和思考,他发帖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以下是该网页的部分内容。【世博之魅】(1)请你结合材料一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12分)(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6分)(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跟帖中的观点,并针对发帖中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12分)&&&&
请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角度说明我国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10分)&&&&
“材料一:“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所...”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材料一:“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而对抗自然灾害还要以预防为主。材料二:不论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还是2010年的玉树地震抑或是舟曲的泥石流灾害。每次灾害发生后人们都能看到各级党组织坚强领导,各级政府科学调度,各路救援队伍快速驰援,各地救灾物资源源运进灾区,打通生命通道、抢救被困人员、医治受伤人员、转移安置群众等各项工作有力有序进行。还可以看到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舟曲,我们的救灾应急机制更加健全,抢险救援更为有效,实后重建更加科学。频繁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屡遭创伤和苦难,更让我们收获战胜灾害的勇气和信心。(1)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如何预防和抗击自然灾害。(10分)(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该如何领导人民进行抗震救灾。(10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材料一:“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而对抗自然灾害还要以预防为主。材料二:不论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还是2010年的玉树地震抑或是舟曲的泥石流灾害。每次灾害发生后人们都能看到各级党组织坚强领导,各级政府科学调度,各路救援队伍快速驰援,各地救灾物资源源运进灾区,打通生命通道、抢救被困人员、医治受伤人员、转移安置群众等各项工作有力有序进行。还可以看到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舟曲,我们的救灾应急机制更加健全,抢险救援更为有效,实后重建更加科学。频繁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屡遭创伤和苦难,更让我们收获战胜灾害的勇气和信心。(1)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如何预防和抗击自然灾害。(10分)(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该如何领导人民进行抗震救灾。(10分)”相似的习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地震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源中心区地震烈度达到9级,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产生地震波.地震波分两种,纵波和横波,纵波使地面的物体上下振动,而横波使地面物体在水平方向振动,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得震级越大.同样大小震级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大地震时泥石流会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唐家山堰塞湖长约803米,最大宽约611米,顶部面积约30万平方米,库内水位最深达716米,库容达1亿立方米,上下游水位差达52米.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地震____波来临时人随建筑物一起左右摆动,此时逃生由于____会很容易跌倒.就是人站立不动也会跌到,因摆动后人体的____将偏离竖直方向,与重力不在一直线上,人体自然失去平衡.(2)地震的震级可以衡量地震____的多少,地震的破坏程度用____表示.(3)如果用唐家山堰塞湖水来发电,发电效率为10%,最多能获得____kWoh的电能.-乐乐课堂
& 稳度和提高稳度的方法知识点 &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地震2013年4月...”习题详情
147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8.4%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地震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源中心区地震烈度达到9级,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产生地震波.地震波分两种,纵波和横波,纵波使地面的物体上下振动,而横波使地面物体在水平方向振动,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得震级越大.同样大小震级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大地震时泥石流会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唐家山堰塞湖长约803米,最大宽约611米,顶部面积约30万平方米,库内水位最深达716米,库容达1亿立方米,上下游水位差达52米.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地震横&波来临时人随建筑物一起左右摆动,此时逃生由于惯性&会很容易跌倒.就是人站立不动也会跌到,因摆动后人体的重心&将偏离竖直方向,与重力不在一直线上,人体自然失去平衡.(2)地震的震级可以衡量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地震的破坏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3)如果用唐家山堰塞湖水来发电,发电效率为10%,最多能获得1.13×105&kWoh的电能.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地震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源中心区地震烈度达到9级,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由题意可知,纵波使地面的物体上下振动,横波使地面物体在水平方向振动;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稳度就是指物体的稳定程度.(2)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3)根据体积公式估算上下游水位差达52米水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质量,根据重力公式求出重力,利用W=Gh求出重力做的功,然后根据效率公式求出获得的电能.
解:(1)当地震横波来临时人随建筑物一起左右摆动,此时逃生由于惯性会很容易跌倒;就是人站立不动也会跌到,因摆动后人体的重心将偏离竖直方向,与重力不在一直线上,人体自然失去平衡.(2)地震的震级可以衡量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地震的破坏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3)上下游水位差达52米水的最大体积:V=Sh=30×104m2×52m=1.56×107m3,由ρ=mV可得,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1.56×107m3=1.56×1010kg,水重力做的功:W=mg×h2=1.56×1010kg×10N/kg×52m2=4.056×1012J≈1.13×105kWoh.故答案为:(1)横;惯性;重心;(2)释放能量;地震烈度;(3)1.13×105.
本题结合地震考查了相关的物理知识,平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活学活用.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地震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源中心区地震烈度达到9级,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地震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源中心区地震烈度达到9级,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主要考察你对“稳度和提高稳度的方法”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稳度和提高稳度的方法
稳度就是指物体的稳定程度(物体处于稳定平衡状态的稳定程度),稳度的大小由物体重心的高度和支持面的大小决定.重心低,支持面大的物体稳度大,反之则稳度小.所谓支持面是指物体各部分所围成的面积.如站在行驶车厢里的人,为了增大稳度,往往把两腿叉开,这样两脚所围成的面积就增加了,支持面增加了(同时重心也降低了),稳度增大了.又如一块砖平放和竖放相比较,平放时重心低,支持面积大,所以稳度就大.增大物体的稳度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了增大物体的稳度,既可以增大底面积,也可以降低重心的高度,还可以同时增大底面积和降低重心高度.精密的天平一定安置在一个底面积较大,又较重的底座上;越野汽车和山区的拖拉机轮间宽度都较大,都是为了增大物体的稳度. 提高稳度的方法:  (1)增大支面 注意:支面不一定是接触面,是物体各部分围成的面积.   (2)降低重心.【命题方向】主要是生活方面去考查,例如:(1)人在公共汽车上,当公共汽车刹车、启动或加速减速时人为什么不由自主的下蹲?(2)如站在行驶车厢里的人,为了增大稳度,往往把两腿叉开.(3)高压线的铁塔都有一个很大的支持面.【解题方法点拨】理解重心,支面与接触面积区别,多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
与“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地震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源中心区地震烈度达到9级,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相似的题目:
(2012o五通桥区模拟)重为20N的木箱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作出木箱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军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请你利用已有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军的认识是不正确的.①实验器材:一块长木板、带挂钩的长方体木块一个、细线若干、还需补充的是&&&&.②实验步骤:&&&&③实验结论:&&&&.
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6.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同90kg宇航员,在月球上重约&&&&N&(g=10N/kg),该宇航员从地球到达月球后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地震2013年4月...”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将一长方体木块分别侧放和立放,轻轻一推,怎样放比较容易倒?由此可以得出物体的稳度跟什么因素有关?要提高物体的稳度,还可以采用什么措施?每种方法各举两例.
2(2014o松北区一模)日,在索契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张虹以1分14秒02获得冠军,为中国速度滑冰摘取冬奥历史上第一枚金牌.如图是张虹比赛中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3小明想研究物体的稳度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他首先制作了甲、乙、丙、丁四块重相同、除甲底面积较大外其他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然后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物体不滑动),慢慢转动木板,直至圆柱体翻到,记录此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记录结果如下表.
试验次数&1&2&3&4&重心离支持面的高度&低&低&中&高&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最大&大&较大&小&稳度&最大&大&较大&小&(1)小明是通过&&&&来判断物体的稳度.(2)分析数据&&&&(填实验次数的序号)可以得到稳度与重心高低之间的关系.(3)分析小明的实验数据,发现物体的稳度还与&&&&有关.
该知识点易错题
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地震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源中心区地震烈度达到9级,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产生地震波.地震波分两种,纵波和横波,纵波使地面的物体上下振动,而横波使地面物体在水平方向振动,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得震级越大.同样大小震级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大地震时泥石流会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唐家山堰塞湖长约803米,最大宽约611米,顶部面积约30万平方米,库内水位最深达716米,库容达1亿立方米,上下游水位差达52米.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地震&&&&波来临时人随建筑物一起左右摆动,此时逃生由于&&&&会很容易跌倒.就是人站立不动也会跌到,因摆动后人体的&&&&将偏离竖直方向,与重力不在一直线上,人体自然失去平衡.(2)地震的震级可以衡量地震&&&&的多少,地震的破坏程度用&&&&表示.(3)如果用唐家山堰塞湖水来发电,发电效率为10%,最多能获得&&&&kWoh的电能.
2(2011o吴中区三模)小明的爸爸准备购买一辆SUV型(运动型多用途)轿车,可是上网搜索后有人说这种车重心较高,汽车容易翻倒,小明有些怀疑,通过观察家里台灯、照相机三脚架的稳度(即稳定性)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他首先制作了甲、乙、丙、丁四块重相同、除甲底面积较大外其他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然后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物体不滑动),慢慢转动木板,直至圆柱体翻到,记录此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1&2&3&4&重心离支持面高度&低&低&中&高&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最大&大&较大&小&稳度&最大&大&较大&小&(1)小明是通过&&&&来判断物体的稳度.(2)分析数据&&&&(填实验次数的序号)可以得到稳度与重心高低之间的关系.(3)分析小明的实验数据,发现物体的稳度还与&&&&有关.(4)设汽车车轮和地面的四个接触点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S,汽车的重心离地面高度为h,现有汽车甲和乙,它们的重G相同,结合小明的探究结果,你认为可以通过简单比较&&&&(写出表达式)就可以初步比较甲、乙两辆汽车的稳度.
3经过半年多的星际旅行,运载美国“勇气号”火星车的漫游者飞船于日抵达火星上空,“勇气号”火星车在北京时间4日中午12点30分左右扑向火星表面,实施软着陆.被充气气囊保护得严严实实的“勇气号”,从半空落下的情景如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并说出你的理由:&&&&.①“勇气号”着陆时会像皮球一样四处乱蹦;②如用一个大气囊取代多个小气囊着陆将更平稳;③多球体气囊设计将里面的探测器全方位包裹起来,无论以何种角度落地都有保护,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④着陆器在火星表面滚了几滚以后,就像不倒翁一样,可以灵活调整重心,最大限度地确保探测器的头朝上轮子朝下姿势,为随后的顺利打开创造机会;⑤着陆器包裹着的气囊为保护火星车,使之能顺利返回;⑥勇气号着陆器的气囊里充的是氧气,以满足仪器正常工作的需要.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C.①③④;&&& D.①②④.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地震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源中心区地震烈度达到9级,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产生地震波.地震波分两种,纵波和横波,纵波使地面的物体上下振动,而横波使地面物体在水平方向振动,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得震级越大.同样大小震级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大地震时泥石流会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唐家山堰塞湖长约803米,最大宽约611米,顶部面积约30万平方米,库内水位最深达716米,库容达1亿立方米,上下游水位差达52米.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地震____波来临时人随建筑物一起左右摆动,此时逃生由于____会很容易跌倒.就是人站立不动也会跌到,因摆动后人体的____将偏离竖直方向,与重力不在一直线上,人体自然失去平衡.(2)地震的震级可以衡量地震____的多少,地震的破坏程度用____表示.(3)如果用唐家山堰塞湖水来发电,发电效率为10%,最多能获得____kWoh的电能.”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地震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源中心区地震烈度达到9级,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产生地震波.地震波分两种,纵波和横波,纵波使地面的物体上下振动,而横波使地面物体在水平方向振动,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得震级越大.同样大小震级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大地震时泥石流会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唐家山堰塞湖长约803米,最大宽约611米,顶部面积约30万平方米,库内水位最深达716米,库容达1亿立方米,上下游水位差达52米.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地震____波来临时人随建筑物一起左右摆动,此时逃生由于____会很容易跌倒.就是人站立不动也会跌到,因摆动后人体的____将偏离竖直方向,与重力不在一直线上,人体自然失去平衡.(2)地震的震级可以衡量地震____的多少,地震的破坏程度用____表示.(3)如果用唐家山堰塞湖水来发电,发电效率为10%,最多能获得____kWoh的电能.”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生泥石流时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