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进 中国计量学院老师现在还是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主任吗?

西南大学党委 统战部
吕进教授出席重庆市纪念&延讲&发表70周年座谈会&畅谈重庆新诗发展前景
5月20日上午,重庆市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市九位知名文艺家在座谈会上发言。
西南大学教授、全国著名诗评家、重庆文史馆员吕进应邀出席,并作了题为《重庆新诗要在讲话指引下更上层楼》的发言,畅谈重庆新诗发展前景。他指出,重庆是公认的中国新诗的重镇,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重庆新诗要在&讲话&的指引下,进一步寻求突破。一是诗歌精神重建。重建的中心,是对于诗歌与社会的关系的科学性把握。诗背对社会,社会就会背对诗。诗应该发挥社会良知的批判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进步。二是诗体重建。提升自由诗,成形格律体新诗,增多诗体,是新诗诗体重建的三项美学使命。诗体重建要破除不少诗人头脑里那一团雾水,似乎新诗的&新&就是随心所欲,不受任何美学约束,在创作时可以没有形式制约感。诗是民族的艺术,必须讲究诗的民族形式的美学。三是诗歌传播方式的重建。要尽一切努力,不仅让诗能读,能诵,而且要利用新的科技手段,利用声光,让诗站起来,走向大众,走向广阔。重庆诗歌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何事忠在座谈会上说,70年前,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用22天时间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对于广大进步文艺工作者来说,既是登高望远的指引,又是体贴入微的谈心。时至今日,重温这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和理性光辉的《讲话》,仍然心潮激荡、感悟尤深。
  何事忠希望文艺工作者一要牢记使命、把好方向;二要深入生活、抒写人民;三要勇于创新、勤于创作;四要加强修养、提升德艺。要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创新,不断弘扬和丰富《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回顾70年来重庆文艺的发展时,何事忠高度肯定了吕进教授创立中国新诗研究所和在新诗理论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他说,中国诗歌界&北谢南吕&(北京大学谢冕教授和西南大学吕进教授&&编者注)的说法,反映了吕进教授和新诗研究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发表时间: 16:38:15&&&&阅读次数:880
|设为首页 |||
你是第1430398位访问者
copyright&西南大学党委统战部版权所有诗评家吕进:本色是诗人&专注诗学研究以至累到--文化--人民网
诗评家吕进:本色是诗人&专注诗学研究以至累到
&&&&来源:&&&&&
  吕进曾先后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十大优秀园丁”、“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称号,但他轻人之所重,总是宠辱不惊地走在学术的道路上。  教授本色是诗人  吕进不以诗名,由于在诗歌研究和评论方面的成就,在诗坛,他的大名之前的定语总是评论家而不是诗人,在担任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之后,这个定语更趋于定格了。但在本质上,吕进仍是诗人。他从小学时代就开始发表诗作,这一点鲜为人知。  前些年,他应邀到世界知名学府莫斯科大学做了半年的高级访问学者,学术研究之余,一口气写了十几首总题为《风雪俄罗斯》的组诗,发表于海峡两岸及俄罗斯的报刊,受到诗坛前辈艾青、臧克家等的赞许,成了吕进在诗歌创作上的代表作。“不是时装把俄罗斯姑娘打扮得漂亮/是她们的身姿能把任何衣裙都变成时装”,“憔悴的俄罗斯,美丽的俄罗斯/你是一朵已经凋谢的不该凋谢的花/你是一部没有写完的世界必读书”,职业学者、客串诗人的身份,使得吕进拥有许多朋友,年老的,年轻的,海内的,海外的。有的朋友,虽然缘悭一面,但鸿雁往返,情谊也很深。  关于黄金王冠  当然,吕进是不戴草帽的,他倒是有一顶“世界诗歌黄金王冠”,是总部设在韩国的世界诗歌研究会颁赠给他的。适值1993年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韩国诗歌代表团携黄金王冠而来,算是他们给中国诗歌的一份见面礼了。也许有人会觉得,在中国当代几位权威诗歌理论家中,唯独把一顶黄金王冠授予吕进,有其偶然性、随机性。但我以为,这其中也是包含着必然性的。大家知道,与创作界相一致,中国诗歌理论界80年代初在先锋派与传统派的激烈论战之际,另有一派悄然集结,并以其前瞻而稳健的理论姿态很快引起了人们关注。因为这一派的几位代表人物两度聚会于北京的上园饭店,有人称之为“上园派”,并约定俗成。上园派的理论主张赢得了广泛的赞同,中国诗歌理论界的三个方阵先锋派、上园派、传统派,迅速形成了“两头小,中间大”(古远清先生语)的格局。而吕进正是上园派的领袖人物。或许应了“旁观者清”那句老话吧,一项来自东方邻邦的黄金王冠授予吕进,当然也包含着他们对于当今中国诗坛格局的某种评价。吕进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也是迄今中国唯一的获得者。  为伊消得人憔悴  吕进是诗人性情,对同事和学生热情,像春天;对邪门歪道,嫉恶如仇,是冬天。做事认真,事无巨细他都要亲自动手。记得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设一项诗奖,作为评委会主任,连获奖证书他有时都要亲自去买,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请柬他也要亲自填写。他要做的事又太多了: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重庆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成员、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博士生导师……每一项工作都要耗去他许多时间和精力,而他所专注的还是诗学研究,他还得主持国家课题和重庆市重大课题。为伊消得人憔悴,长年的超负荷运转,吕进常常表现出一副病容。有一次病重时,他甚至半认真地对师母说起要立“遗嘱”的话,使得新诗研究所上下一片阴霾笼罩。待到西南医院作全面体检,却发现并无恶恙,“全封闭”休养一周后,竟是安眠药也不用服了,葡萄糖也不用吊了。其实,一切都是劳累所致。  辛勤笔耕结硕果  吕进先生是我国著名诗评家。他的诗学著作很多。1982年出版的《新诗的创作与鉴赏》是他的处女作,这本书问世后立即受到广泛欢迎,三次再版,为他的诗学研究赢得了最初的声誉。1991年出版的《中国现代诗学》被诗学界认为是吕进的代表作,这本书提出了一个中国现代诗学的完整体系,受到诗学界高度评价,并于1997年再版。1995年出版的《吕进诗论选》全面展示了他的诗学研究之路。《一得诗话》、《给新诗爱好者》、《新诗文体学》、《对话与重建》、《现代诗歌文体论》等专著都是常被引用之作。他主编的《爱我中华诗歌鉴赏》、《新诗300首》、《外国名诗鉴赏辞典》、《20世纪中国现代诗学手册》等十多种书籍也颇获好评,《四川百科全书》有29卷之巨。尤其是《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作为国内第一部地域新诗史,产生了很大影响。2009年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4卷本的《吕进文存》,西南大学和重庆市文联联合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  吕进是学外语出身的,这给他致力于中外诗歌交流带来了方便。这些年,他先后应邀到日本九州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美国俄勒冈大学讲学或访学。他出席了在日本前桥市举行的第16届世界诗人大会。他的诗歌论文和诗歌先后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美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度、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许多国家,泰国最近还编辑出版了他的语录体著作《吕进诗学隽语》,在泰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分别出版。作为知名学者,吕进曾先后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十大优秀园丁”、“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称号,但他轻人之所重,总是宠辱不惊地走在学术的道路上。  (作者系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教授毛翰)
24小时排行|
日本为美军慰安纪实  西南大学成立于1986年,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研究新诗的实体机构,也是海内外华文诗学界公认的中国新诗研究的重镇。   建所二十余年来,研究人员先后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多项,省部级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具有较大影响,多次获得世界、全国、省、市的各种政府奖、文学奖等。其中,《新诗的创作与鉴赏》、《中国现代诗学》、《外国名家诗选》等多次再版。近年出版的《汉语诗歌的节奏》、《体学》、《新诗三百首》、《中华诗歌大辞典》、《20世纪中国新诗分类鉴赏大系》、《诗美的创造》、《文化转型与中国新诗》、《新中国50年诗选》(共3卷)、《西方现代文论与哲学》、《诗歌史论》、《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壮丽的歌者:余光中诗艺研究》、《》、《逐点点燃的世界》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新诗研究所先后出版过三种诗学刊物:诗学季刊《中外诗歌研究》自86年创刊至今,和新诗所一起成长,在国内外诗歌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诗学年刊《中国诗歌年鉴》1993年创刊,出版5卷,受到海内外及海峡两岸诗学界的好评。诗学年刊《诗学》2009年创刊。   中国新诗研究所是国内培养新诗研究后继人才的重要基地。1986年获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国务院学位办1993年组织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查评中,被评为“A”级硕士学位点,1996年被四川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学科,2000年转为重庆直辖市市级重点学科。1989年起开始招收国内访问学者,1997年起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新诗研究所招收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科教育(语文)专业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及美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中国新诗研究所和世界华文诗学界建立了广泛联系。建所以来,研究所多次接待了来自美、日、韩、俄、英的同行专家,香港、台湾诗学界的专家也是研究所的常客。研究所多次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993年9月主办“93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一百余位中外专家共同探讨了华文诗歌的交流与发展等诗学问题,引起世界诗学界的关注。2004年9月举办“首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和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诗学名家就“新诗的二次革命”与“华文诗学的全球整合”两大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有成效的讨论。目前,“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以成功举办三届,有效推动了海内外华文诗学研究。新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先后到英国、日本、俄罗斯、美国、韩国、法国以及港台地区讲学,开会或访学。1993年韩国世界诗歌研究会授予吕进教授“第七届世界诗歌冠”。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12:05:37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doc】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抗战时期大后方诗歌研究课题组成立成立,课题,大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doc】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抗战时期大后方诗歌研究课题组成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查看: 706|回复: 0
【熊辉教授】西南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中国新诗研究所
主题帖子积分
& & 熊辉(1976.10—),男,四川省邻水人,教授,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诗学研究,兼事诗歌评论。系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委宣传部“首批青年文化人才”,重庆市教委“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共青团重庆市委“青年文化新人”。
& & 截止2013年,已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发表文学评论55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30多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4部;成果多次被《中国文学年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13项课题;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给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开设了《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译介学》《徐志摩讲稿》《中国现代诗人及作品选讲》等课程。
一 教育经历
1. 0.7: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
2. 3.7: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获文学学位。
3. 7.7: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
二 工作经历
1. 2003.7 —至今: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历任助教、助理研究员、副教授、教授。
2. 9.2:韩国韩东大学、东亚大学,访问教授。
3. 1.7: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 学术论文
1. 《西潮涌动下的东方诗风:五四诗歌翻译的逆向审美》,《文学评论》,2010年5期。
2.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潜翻译》,《文学评论》,2013年5期。
3. 《简论&小说月报&的译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6期。
4. 《源于策略的修正:论布鲁姆的传统观》,《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3期。
5. 《以译代作:早期中国新诗创作的特殊方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4期。
6. 《外国诗歌的“翻译体”与中国新诗的形式建构》,《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3期。
7.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翻译文本的焦虑性影响》,《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2期。
8. 《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更新》,《西南大学学报》,2008年3期。
9. 《五四新文化语境与&新青年&的译诗》,《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2期。
10. 《译介学与中国现代诗学体系的拓展》,《西南大学学报》,2009年6期。
11. 《诗歌翻译与中国新诗的“变”》,《西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12. 《简论“文协”的抗战诗歌译介活动》,《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2期。
13. 《许世旭的汉语诗学研究》,《西南大学学报》,2011年2期。
14. 《60后诗人的“还乡”情结》,《光明日报》,日。
15. 《“文协”: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大的文学社团》,《天府新论》,2011年4期。
16. 《&新青年&杂志命名原因初探》,《编辑之友》,2005年5期。
17. 《试论当前文学创作中的“写作”现象》,《当代文坛》,2005年2期。
18. 《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语境中的转变》,《当代文坛》,2006年2期。
19. 《略论新的诗学研究生态的建立》,《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6期。
20. 《诗歌精神重建的必要性及其路向》,《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3期。
21. 《欧化:汉语文学语言的疏离与生长》,《江汉论坛》,2007年9期。
22. 《论白族女诗人陆晶清诗歌的感伤情结》,《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4期。
23. 《重谈&文学改良刍议&与&文学革命论&的关系》,《宁夏大学学报》,2007年6期。
24. 《陆晶清:新诗史上不该被忘记的白族女诗人》,《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2期。
25. 《从伦理批评的角度重审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翻译论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2期。
26. 《清末民初从日本翻译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及其影响》,《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2年2期。
27. 《朝圣路上的文学姻缘:钱钟书的文学翻译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6期。
28. 《现代译诗与中国新诗的文体建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2期。
29. 《抗战诗歌与五四新诗传统》,《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4期。
30. 《翻译诗歌与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发生》,《中南大学学报》,2013年2期。
31. 《简论创造社的诗歌翻译》,《兰州学刊》,2009年2期。
32.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4期。
33. 《民族文化审美与诗歌形式的误译》,《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2期。
34. 《叶公超的翻译批评理论》,《文化与诗学》,2010年2辑。
35. 《论五四前后日语对西方诗歌汉译的中介作用》,《兰州学刊》,2011年6期。
36. 《从“写作”谈诗歌的创作路向》,《诗刊》,2003年10月。
37. 《名作欣赏阐释的焦虑》,《名作欣赏》,2006年3期。
38. 《试论文学边缘化与文学发展的顺向关系》,《名作欣赏》,2006年7期。
39. 《意象:中西诗歌中的文化投影》,《重庆师专学报》,2001年4期。
40. 《“圆满”:鲁迅部分小说与杂文的冲突点》,《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4期。
41. 《诗歌语言的弹性与鉴赏者的审美想象》,《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年5期。
42. 《意象:诗人风格的物态化》,《中外诗歌研究》,2003年4期。
43. 《试论上园派诗学建构观念的合理性及其历史意义》,《中外诗歌研究》,期。
44. 《诗歌真的边缘化了吗?》,《渝西学院学报》,2005年5期。
45. 《新世纪五年来大陆新诗研究概况》,《中西诗歌》(澳门),2006年3期。
46. 《外国诗体与中国新诗》,《中国现代诗体论》,重庆出版社,2007年。
47. 《简论五四译诗对早期新诗的影响》,《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2期。
48. 《徐志摩与曼苏菲尔》,《中外诗歌研究》,2007年2期。
49. 《重庆直辖十年的诗歌概貌》,《中外诗歌研究》,2007年3期。
50. 《将外国文学名著改编成大众本——论周文的翻译文学观》,《上海鲁迅研究》,2007年8月。
51. 《试论郭沫若的“风韵译”》,《郭沫若学刊》,2008年1期。
52. 《现代译诗:亟待加强的新诗研究领域》,《中西诗歌》(澳门),2008年6期。
53. 《试论形式之维的诗歌误译》,《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2期。
54.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诗歌观念及其艺术价值》,《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5期。
55. 《论韩国现代诗歌的抗日情绪》,《当代韩国》,2009年春季号。
56. 《论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的中介》,《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3期。
57. 《论“上园派”的诗学观念》,《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5期。
58. 《当前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缩削的原因》,《殷都学刊》,2009年2期。
59. 《文言译:清末民初的主要翻译语言观》,《重庆评论》,2009年1期。
60. 《现代格律体与中国新诗的诗体建设》,《东方诗风》,2010年4期。
61. 《论抗战时期重庆的诗歌活动——以“文协”迁渝后的诗歌活动为例》,《艺文论坛》(台湾),2010年4期。
62. 《新诗的精神传统:当代诗学研究的伪问题》,《星星》诗刊,2010年1期。
63. 《内迁潮流与重庆抗战诗歌的发展》,《诗学》,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64. 《论邓均吾的译诗》,《邓均吾研究资料》,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9月。
65. 《翻译符号系统的特征》,《符号与传媒》,成都:巴蜀书社,2011年4月。
66. 《西方美学观念的转换与中国现代诗学体系的建构》,《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3期。
67. 《建立准定型诗体:朱自清的新诗形式观念》,《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3期。
68. 《中国共产党对抗战大后方文艺的引导》,《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1期。
69. 《诗歌翻译家飞白访谈录》,《重庆评论》,2012年1期。
70. 《清末翻译语言的文言策略》,《中国社会科学报》,日。
71. 《论翻译诗歌对何其芳创作的影响》,《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年5期。
72. 《论何其芳翻译诗歌的深层原因》,《诗学》(辑刊),巴蜀书社,2012年。
73. 《历史束缚中的自我歌唱:何其芳的诗歌翻译研究》,《百年中华何其芳》,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年5月。
74. 《邹绛翻译诗歌概况》,《重庆评论》,2012年2期。
75. 《莫言作品的翻译与中国作家的国际认同》,《重庆评论》,2012年4期。
76. 《从新批评到符号学:一个形式论者的坚持——赵毅衡访谈录》,《重庆评论》,2012年3期。
77. 《抗战大后方对莱蒙托夫的译介》,《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2期。
78. 《中西方古代宗教典籍翻译策略的相似性分析》,《西华大学学报》,2013年1期。
79. 《抗战诗歌的几种特殊传播方式》,《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3期。
80. 《论邹绛的文学翻译思想》,《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5期。
四 评论文章
1. 《知识分子乡村立场的回归》,《光明日报》,日。
2. 《审美范式重建与新诗再次复兴》,《文艺研究》,2006年12期。(第二作者)
3. 《张扬诗歌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日。
4. 《简论王久辛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诗刊》,2007年7期。
5. 《跨越国界的情感共鸣》,《文艺报》,日。
6. 《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学史的建构》,《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2期。
7. 《土地意识与生命意识的呈现》,《诗刊》,2008年4期。
8. 《涂抹着橄榄绿的边地情思》,《当代文坛》。2003年3期。
9. 《校园菁菁 情思悠悠——冬婴校园诗赏析》,《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期。
10. 《从鲁迅诗歌奖作品看诗歌写作路向》,《中国诗人》,2002年3期。
11. 《叶玉琳诗歌论》,《文论报》,日。
12. 《寻找心灵的憩园》,《重庆日报》(“两江潮”副刊),日。
13. 《唱给岁月无奈的歌——读冬婴近期作品有感》,《北碚文化报》,日。
14. 《在文化转型中把握中国新诗》,《中外诗歌研究》,合期。
15. 《枫叶红时情正浓》,《葡萄园》诗刊(台湾),2004年春季号。
16. 《澳门新诗精神和艺术的一个侧面》,《中西诗歌》(澳门),2005年1期。
17. 《九叶诗派艺术研究的拓展》,《诗探索》,合期。
18. 《金所军诗歌的一种特质》,《文艺报》,日。
19. 《别样的乡土情怀:金所军诗歌的一种特质》,《中国文化报》,日。
20. 《从2003年高考诗歌鉴赏一题的答题情况说起》,《学语文》,合期。
21. 《游历中的情思:吕进诗歌片谈》,《重庆文艺》,2005年2期。
22. 《植根于本土文化土壤》,《文学报》,日。
23. 《论叶延滨九十年代的诗歌创作》,《诗选刊》,2003年7月。
24. 《当代重庆诗歌论》,《诗江西》(文论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25. 《当代四川诗歌发展概貌》,《诗江西》(文论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26. 《论郭新民的爱情诗》,《中国文化报》,日。
27. 《黄葵乡土诗歌的文化精神》,《安庆的棉花》,中国民航出版社,2004年。
28. 《知识分子情怀的诗性言说》,《诗林》,2005年6期。
29. 《论郭新民的土地诗》,《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1期。
30. 《新诗演变轨迹的深度勾画》,《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4 期。
31. 《在尘世与精神间升腾的爱情》,《山西日报》,2006年 10月24日。
32. 《关于诗歌诸题答紫枫先生》,《葡萄园》诗刊,2007年春季号。
33. 《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进行诗人研究》,《中外诗歌研究》,2007年1期。
34. 《金所军诗歌创作理路的新变》,《诗探索》,期。
35. 《开展文学通识课教学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4期。
36. 《论白帆的怀乡诗》,《开花的梦土•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37. 《他们将诗写在土地上》,《惊蛰》,2007年4期。
38. 《简论袁智忠散文诗的美学特质》,《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1期。
39. 《历史叙事与艺术表现的深度融合》,《解放军文艺》,2008年4期。
40. 《扎根于故乡土地的情思》,《麦门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
41. 《在无奈与孤独中诗意地栖居——论李杜诗歌的精神意蕴》,《诗探索》,2008年第1辑。
42. 《回响在甘南草原的吟唱——甘南青年诗人群印象》,《腊子口》,2008年诗歌专辑。
43. 《冬婴的物质困境与诗意追求》,《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
44. 《积极的生命姿态:读蒙田的&热爱生命&》,《重庆晨报》,日。
45. 《诗歌创作源于真挚的情感体悟》,《葡萄园诗刊》(台湾),2010年夏季号。
46. 《简评唐瑛&宋代文言小说异类姻缘研究&》,《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3期。
47. 《论冬婴校园诗中的学生形象》,《课本外的蓝天》,北京:中国2010年版。
48. 《感性作品与理性批评的文本互参》,《星星》诗刊(理论版),2010年7期。
49. 《在生活与生命的双向维度上建构诗歌的精神意蕴》,《世界诗人》,2010年4期。
50. 《世界文明的诗性言说》,《文艺报》,日。
51. 《乡土诗创作应挖掘民间文化精神》,《葡萄园》诗刊,2012年夏季卷。
52. 《诗歌是现代人的安身立命之所》,《星星》诗刊(理论版),2012年9期。
53. 《诗歌评论折射出的理性光芒:谈马忠的诗学观念》,《诗美探真》,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
54. 《新世纪诗歌创作应具有入世情怀》,《星星》诗刊(理论版),2013年5期。
55. 《从青春的惆怅到生命的沉思:简论潘云贵的散文诗创作》,《延河》,2013年10期。
五 学术专著
1. 《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人民出版社,2010年。
2. 《外国诗歌的翻译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文体建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
3. 《两支笔的恋语:中国现代诗人的译与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4. 《翻译诗歌对中国新诗形式的影响研究》,台湾秀威科技资讯有限公司,2013年。
5. 《重庆抗战诗歌研究》(排名第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六 主持课题
1. 2010年12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外国诗歌的翻译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文体建构”(10FWW005),立项经费12万。
2. 2012年12月,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抗战大后方翻译文学研究”(NCET-12-0937),立项经费20万。
3. 2007年11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五四译诗对早期中国新诗的影响研究”(07JC751005),立项经费3万。
4. 2009年12月,主持第4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现代译诗与中国新诗文体”(),立项经费3万。
5. 2011年12月,主持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抗战时期重庆翻译文学研究”(2011YBWX088),立项经费1.5万。
6. 2011年8月,主持重庆市首批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抗战时期重庆戏剧翻译研究”,立项经费4万元。
7. 2008年9月,主持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学通识课教学研究”(0832035),立项经费0.6万。
8. 2009年10月,主持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中国现代诗人与翻译”,立项经费2.5万。
9. 2007年9月,主持重庆市文联规划项目:“抗战陪都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的互动研究”,立项经费0.5万元。
10. 2009年10月,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重点项目:“抗战大后方的文学翻译研究”(SWU0909521),立项经费6万。
11. 2013年6月,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点项目:“十七年翻译诗歌研究”(SWU1309378),立项经费6.5万元。
12. 2013年10月,主持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科研基金培育项目:“抗战大后方中外文化交流研究”(CQKZ),立项经费3万元。
13. 2007年10月,主持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立项经费3万元。
七 获奖情况
1. 2005年12月,论文《九叶诗派艺术研究的拓展》,获“重庆市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 2007年12月,论文《试论文学边缘化与文学发展的顺向关系》,获“第二届巴蜀青年文学奖入选作品奖”。
3. 2010年12月,论文《西潮涌动下的东方诗风:五四诗歌翻译的逆向审美》,获“重庆市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4. 2011年4月,专著《重庆抗战诗歌研究》,获“重庆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5. 2011年12月,专著《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获“重庆市翻译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6. 2013年12月,专著《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获“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八 联系方式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400715)
声明: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转载文章/图片请注明作者及出自 弘毅考研论坛 www.hykaoyan.org,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原作者。
请务必遵守中国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弘毅考研论坛的用户守则,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网络氛围。感谢您的合作。
)&京公网安备12
友情链接QQ:
弘毅教育旗下
Powered by Discu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吕进 相关的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