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技巧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好方法——代数法--《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2005年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好方法——代数法
【摘要】:正用代数法来配平化学方程式,其实质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效应相等,用解代数方程组的办法,来解决化学配平问题。代数法分两种情况。第一种的配平步骤及方法如下:1.先以不同的未知数代表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系数;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列出方程;
【作者单位】:
【分类号】:G633.8【正文快照】:
用代数法来配平化学方程式,其实质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应相等,用解代数方程组的办法,来解决化学配平问题.代数法分两种情况。,第一种的配平步骤及方法如下: 1.先以不同的未知数代表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系数.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明辅;[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5年11期
,邱丽;[J];学生之友(初中版);2003年12期
连泽仁;;[J];初中生之友;2003年27期
连泽仁;;[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7年10期
王秀英;;[J];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08期
胡金莲;;[J];化学教与学;2010年06期
彭现省;;[J];数理化学习;2010年10期
王立明;[J];安徽教育;1978年08期
;[J];化学教学;1986年05期
张必祥;;[J];今日中学生;2008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增裕;潘传杰;张秀杰;;[A];第十三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于德浩;龙凡;邓正栋;关洪军;;[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四)——地球物理环境探测和目标信息获取与处理[C];2008年
贺玉龙;杨立中;;[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陈贵清;董保珠;;[A];中外力学思维纵横——第四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成婉菊;郭同庆;陆志良;;[A];第十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郭同庆;陆志良;;[A];第十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张俊兵;傅洪贤;李克民;;[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万雪峰;李德刚;廖相巍;曹东;赵刚;贾吉祥;;[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王化文;张德向;吴亮;张能胜;;[A];第三次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8年
张文祥;许志才;;[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安中初中部 徐宏;[N];安康日报;2010年
许昌县桂村农业中学 申丽红;[N];许昌日报;2011年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岩上中学
丘孙球;[N];学知报;2011年
胡春冬;[N];中国环境报;2002年
马让平;[N];电脑报;2001年
王柏玲;[N];文汇报;2001年
陈丽;[N];西藏日报;2002年
黄亨富;[N];黔西南日报;2009年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水产系
陈建;[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崔金财 唐亚楠;[N];中国信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解放;[D];上海大学;2004年
张彦虎;[D];浙江大学;2006年
黄昔光;[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桂德怀;[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亚兰;[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周祖权;[D];河海大学;2001年
丁学明;[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廖铁勇;[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辛菁;[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唐海敏;[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夏平;[D];燕山大学;2003年
曲慧娴;[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丁洲祥;[D];长安大学;2002年
李冬鹏;[D];安徽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求教 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方程式 方法_百度作业帮
求教 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方程式 方法
求教 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方程式 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一直是中学化学的难点之一,特别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更使许多学生感到困惑.在中学阶段,教材及其它辅导资料都着重介绍了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但学生在运用此方法进行配平时容易出错;原因在于氧化还原反应繁杂多样,各有其特点,本文着重介绍如何从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出发运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些价态处理技巧. 一配平原则: 配平要遵循三个“守恒”原则,即质量守恒、电子得失守恒和电荷守恒 二价态处理技巧 1.零价法 对于含有无法 ( 或很难 ) 确定化合价的物质 ( 如 Fe 3 C、Fe 3 O 4 等 )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可采用此法.一般来说,它只适合于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首先令该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都为 0价,再来决定其它元素的化合价.这样人为假定元素的化合价就与这些元素实际的化合价并不一样. 例 1:配平:Fe 3 C+HNO 3 --Fe ( NO 3 ) 3 + CO 2 - + NO 2 - + H 2 O 与化合价升降一次配平法一样,确定两种标准物: FeC 3 和NO 2 .令Fe 3 C中Fe元素和C元素的任意种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按照化合价法则,则另一元素的化合价也为0价.
两种物质中化合价所乘的数字即为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最后,用观察法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所得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Fe 3 C+22HNO 3 =3Fe ( NO 3 ) 3 + CO 2 - + 13NO 2 - + 11H 2 O 例 2:配平:Fe 3 O 4 +K 2 Cr 2 O 7 +H 2 SO 4 --Cr 2 ( SO 4 ) 3 + Fe 2 ( SO 4 ) 3 + K 2 SO 4 +H 2 O 配平此方程式所选择的标准物为 K 2 Cr 2 O 7 和Fe 3 O 4 ,且使Fe 3 O 4 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价.通过化合价升降一次配平法所得的化学计量数如下图所示:
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通过观察法配平: 注意:该反应中, O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即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使用零价法后,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与实际反应不同. 6Fe 3 O 4 +K 2 Cr 2 O 7 +31H 2 SO 4 =Cr 2 ( SO 4 ) 3 + 9Fe 2 ( SO 4 ) 3 + K 2 SO 4 +31H 2 O 2.分数价法 在有些二元化合物中,当按照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来计算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时,得出的是分数价,这是因为该物质的结构特殊,或该元素可能存在不同价态的原子所致. 例 3:配平:Fe 3 C+HNO 3 --Fe ( NO 3 ) 3 + CO 2 - + NO 2 - + H 2 O 解析:采用分数价法, Fe 3 C中Fe元素的化合价变为分数 ( 这与教材中有关化合价的本意不同 ) ,选择的标准物依然是 Fe 3 C和NO 2 ,1个Fe为 ,3个Fe作为一个整体则为4价,变为3个+3价的铁共9价,9-4=5.如下图所示:
例 4:配平:Fe 3 O 4 +K 2 Cr 2 O 7 +H 2 SO 4 --Cr 2 ( SO 4 ) 3 + Fe 2 ( SO 4 ) 3 + K 2 SO 4 +H 2 O 解析:配平此方程式,可采用分数价配平法,要注意的是选择标准物不同,双线桥上标的就不一样.如选择标准物为 Fe 3 O 4 和K 2 Cr 2 O 7 ,则得如下图示:
若选择标准物为 Fe 2 ( SO 4 ) 3 和 K 2 Cr 2 O 7 ,则得如下图示:
但最后最得配平方程式都如下: 6Fe 3 O 4 +K 2 Cr 2 O 7 +31H 2 SO 4 =Cr 2 ( SO 4 ) 3 + 9Fe 2 ( SO 4 ) 3 + K 2 SO 4 +31H 2 O 3.分开表示法 例 5:配平:Fe 3 O 4 +K 2 Cr 2 O 7 +H 2 SO 4 --Cr 2 ( SO 4 ) 3 + Fe 2 ( SO 4 ) 3 + K 2 SO 4 +H 2 O 解析:由于 Fe 3 O 4 中包含两种价态 ( +2、+3 ) 的铁,故可以分别表示进行考虑. Fe 3 O 4 可写为:FeO.Fe 2 O 3 ,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是+2价的铁,如下图所示:
6Fe 3 O 4 +K 2 Cr 2 O 7 +31H 2 SO 4 =Cr 2 ( SO 4 ) 3 + 9Fe 2 ( SO 4 ) 3 + K 2 SO 4 +31H 2 O 4.任意价法 例 6:配平:Fe 3 O 4 +K 2 Cr 2 O 7 +H 2 SO 4 --Cr 2 ( SO 4 ) 3 + Fe 2 ( SO 4 ) 3 + K 2 SO 4 +H 2 O 解析:既然可以把元素的化合价设为 0价,或算为分数价,当然也可以任意假定其化合价,即这里所说的任意价法.只不过为了计算方便,这里把O的化合价设为 - 3价,则Fe的化合价便成了+4价,如下列二式所示.但要注意,由于任意假定了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使某些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改变 ( 如本例中的 O元素 ) ,这与实际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同了.
这里颠倒了正、负,升、降自然也相反,但配平的结果却一样. 6Fe 3 O 4 +K 2 Cr 2 O 7 +31H 2 SO 4 =Cr 2 ( SO 4 ) 3 + 9Fe 2 ( SO 4 ) 3 + K 2 SO 4 +31H 2 O 从上几种配平方法可知,配平的方法只是手段而已,手段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假的,目的只有一个,配平就可以.三种简易数学方法在配平化学方程式中的运用--《化学教学》2014年04期
三种简易数学方法在配平化学方程式中的运用
【摘要】:介绍三种数学方法:分数法、归一法和代数法在配平化学方程式(含离子方程式)中的运用,特别是一些难确定化合价的化合物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4.8【正文快照】:
配平化学方程式是以化学反应客观事实为基础,再根据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和电子守恒三大原则,调整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原子的种类相同、数目相等(离子方程式还要求方程式左右两边所带电荷的种类和数量都相等)。配平化学方程式是中学化学的一项考查热点,无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成军;;[J];今日中学生;2007年Z3期
蔡海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明;马复;;[J];中学数学教学;1988年05期
喻承平;;[J];数学教学通讯;1990年02期
朱庆元;[J];中国统计;1997年07期
,李克难;[J];中州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庞晓玲;[J];山西教育;1999年10期
谭咏梅;[J];惠州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刘娟平;;[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J];数学通讯;2006年Z1期
许筱红;;[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王芳;;[J];陕西教育;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瑰;项杰;;[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李虎;刘剑;王智森;;[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郭双威;赵效贤;赵迎路;;[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杜安娜;;[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朱华新;;[A];学报编辑论丛(第六集)[C];1996年
舒卫明;;[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杨慧娜;;[A];第十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王希诚;;[A];力学史与方法论论文集[C];2003年
汪虎虎;;[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王中本;;[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贵州省黔东南锦屏县民族中学
欧隆建;[N];学知报;2011年
丘成桐;[N];光明日报;2008年
河北省滦县麻湾坨学区
王振新;[N];大众科技报;2007年
;[N];网络世界;2003年
本报记者 
李云;[N];广东科技报;2006年
河南省光山县
潘玲玲;[N];学知报;2010年
周燕虎?刘利民
丁长兵;[N];解放军报;2008年
;[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淮安市清浦中学
吴洪生 江苏省清江中学
钱玮;[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周原;[N];科技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帅灵;[D];武汉大学;2010年
原保全;[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罗强;[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罗仁会;[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黄乃艳;[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徐臣;[D];天津大学;2009年
孙启文;[D];广州大学;2012年
谷照升;[D];吉林大学;2006年
张国军;[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游进军;[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丹丹;[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魏进周;[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马宏琳;[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王洪时;[D];吉林大学;2013年
韩晓峰;[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张朝辉;[D];重庆大学;2005年
崔延宁;[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夏金芝;[D];苏州大学;2009年
王永生;[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李恩华;[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11种方法及详细讲解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11种方法及详细讲解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求化学方程式万能配平方法
求化学方程式万能配平方法
就是那个设系数且所有方程都能配的公式 谢谢
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Fe3O4+4H2↑
【注】本词条的化学方程式中,未加粗体的为下脚标.
[编辑本段]配平诗集
这部分诗包括六首小诗,前五首向你介绍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五种配平方法,第六首诗告诉你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五种方法。如果你能记住并理解这六首小诗,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
岐化反应的简捷配平法
三种价态先标记,
两者相减第三系。
若有约数需约简,
悠然观察便配齐。
1、岐化反应又称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在岐化反应中,同一种元素的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氧化,另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还原。如:
KCIO3 → KCIO4+KCI
S+KOH → K2S+K2SO3+H2O
2、这首诗介绍的是岐化反应的一种简捷配平方法。用该方法配平,简捷准确,速度可谓神速!
1、三种价态先标记:意思是说岐化反应简捷配平法的第一部是首先标记清楚反应式中不同物质分子中发生岐化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如:
S0+KOH → K2S-2+K2S+4O3+H2O
2、两者相减第三系:意思是说任意两个化合价的变化值(绝对值),即为第三者的系数。
3、若有约数需约简:意思是说由第二步得到的三个系数若有公约数,则需要约分后再加到反应式中去。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在S和K2S中,S0 →S-2,化合价变化值为∣0-(-2)∣= 2,所以K2SO3前的系数为2。
在S和K2SO3中,S0→S+4,化合价变化值为∣0-4∣= 4,所以K2S前的系数为4。
在K2S和K2SO3中,S-2→S+4,化合价变化值为∣(-2)-4∣= 6,所以S前的系数为6。
又因为2、4、6有公约数2,所以约简为1、2、3,将约简后的系数代入反应式得:
3S+KOH → 2K2S+K2SO3+H2O
4、悠然观察便配齐:意思是说将约简后的系数代入反应式后,悠然自在地观察一下就可以配平。
观察可知:右边为6个K,所以KOH前应加6,加6后左边为6个H,所以H2O前应加3,于是得到配平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S+6KOH = 2K2S+K2SO3+3H2O
说明:说时迟,那时快,只要将这种方法掌握后,在“实战”时,仅需几秒钟便可完成配平过程。所以说“神速”是不过分的。
双水解反应简捷配平法
谁弱选谁切记清,
添加系数电何等。
反应式中常加水,
质量守恒即配平。
说明:双水解反应,是指由一种强酸弱碱盐与另一种强碱弱酸盐作用,由于相互促进,从而使水解反应进行到底的反应。如:AI2(SO4)3和Na2CO3反应。该法的特点是可以直接写系数,可在瞬间完成配平过程。
1、谁弱选谁切记清:“谁弱选谁”的意思是说,在两种盐中要选择弱碱对应的金属离子(如AI3+是弱碱AI(OH)3对应的金属阳离子;NH4+离子是特例)和弱酸对应的酸根阴离子(如CO32-是弱酸H2CO3对应的酸根阴离子)作为添加系数(配平)的对象。
2、添加系数电何等:意思是说在选择出的对象前添加一定的系数,使弱碱对应的金属阳离子(或NH4+)的电荷数与弱酸对应的酸根阴离子的电荷数相等。
3、反应式中常加水,质量守恒即配平:意思是说在两种盐的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后,为了使质量守恒,常在反应式中加上n•H2O。
举例:写出AI2(SO4)3和Na2CO3两种溶液混合,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⑴、根据水解原理首先写出水解产物:
AI2(SO4)3+Na2CO3 —— AI(OH)3↓+CO2↑+Na2SO4
⑵、因为要“谁弱选谁”,所以应选AI3+和CO32-。
⑶、添加系数电荷等,因为AI3+带3个正电荷,而在AI2(SO4)3中有2个AI3+,所以有6个正电荷;CO32-带2个负电荷,要使“电荷等”,则必须在CO32-前加系数3,于是得到:
AI2(SO4)3+3Na2CO3 —— 2AI(OH)3↓+3CO2↑+3Na2SO4
⑷、“反应式中常加水”。因为生成物中有6个H,所以应在反应物中加上“3H2O”。这样就得到了配平好了的双水解反应方程式:
AI2(SO4)3+3Na2CO3+3H2O = 2AI(OH)3↓+3CO2↑+3Na2SO4
奇数配偶法
出现最多寻奇数,
再将奇数变为偶。
观察配平道理简,
二四不行再求六。
说明:这首诗介绍了用奇数配偶法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步骤。该法的优点是能适应于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而且简捷、迅速,可直接加系数。对一些有机物(特别是碳氢化合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显得特别有效。但该法不适合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这种情况下,若用此法常常很麻烦。
1、出现最多寻奇数,再将奇数变为偶:这两句说的是奇数配偶法的第一步。“出现最多寻奇数”的意思是说在反应式中寻找在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其中原子个数是奇数的一项;“再将奇数变为偶”的意思是说在找到的奇数前乘上一个偶数(一般是在分子前面加最小的偶数2)。
2、观察配平道理简,二四不行再求六:意思是说将奇数变为偶数以后即可观察配平,如果配不平,再依次试较大的偶数4,4若不行再用6,……
例一:请配平反应式:
Cu+HNO3(浓) —— Cu(NO3)2+NO2↑+H2O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在该反应式中,Cu在反应前后出现了2次,H出现了2次,N出现了3次,O出现了4次。显而易见,氧是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而且生成物H2O中的个数为1,是奇数,故应在H2O的前面加系数2,使奇数变为偶数:
Cu+HNO3(浓) —— Cu(NO3)2+NO2↑+2H2O
在H2O的前面加上2后,右边有4个H,所以应在HNO3前面加上4,左边加4后有4个N,而右边有3个N,所以应在NO2前面加上2,于是得配平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例二:请配平反应式:
C2H6 +O2 —— CO2 +H2O
分析:观察得知氧是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故在H2O前加系数2,观察后不平,然后换4,但还是不行,再换6。观察配平如下:
2C2H6+7O2 = 4CO2+6H2O
氧化还原反应交叉配平法
升价降价各相加,
价变总数约后叉。
氧化还原未参与,
配平不要忘记它。
氧化还原分子内,
从右着手莫惧怕。
叉后前后出奇偶,
奇变偶后再交叉。
说明:这首诗介绍了用交叉配平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和应用该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用该法配平则比较方便。
1、升价降价各相加:这句的意思是介绍了交叉配平法的第一步,即:首先表明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将升降价数各自分别相加,这样就得出了升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和降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如下反应式:
FeS2+O2 —— SO2+Fe2O3
根据诗意的要求先表明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化合价,于是得到:
Fe+2S2-1+O20 —— S+4O2-2+Fe2+3O3-2
根据诗意的要求再算出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价变总数。Fe2+→Fe3+化合价升高数为1,S-1→S+4化合价升高数为5,又因为FeS2中有2个S,所以S的升价总数为5×2=10,故升价元素(Fe和S)的价变总数为1+10=11;O0→O-2化合价降低数为2,因O2含2个O,所以降价元素O的价变总数为2×2=4。于是得到下式:
FeS2 + O2 —— SO2 + Fe2O3
2、价变总数约后叉:意思是说得出的升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和降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后,若二者有公约数,则需约简后再交叉(如二者是6和9,则约简为2和3)。言外之意,若二者为互质数,则直接交叉即可。
在这个例子中,11和4是互质数,故可以直接交叉,于是得到下式:
4FeS2 + 11O2 —— SO2 + Fe2O3
左右观察配平可得到答案:
4FeS2+11O2 = 8SO2+2Fe2O3
3、氧化还原未参与,配平不要忘记它:意思是说若有的反应物仅部分参加了氧化还原反应,一部分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那么应将交叉系数再加上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这样才是该物质分子前的系数。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Mg+HNO3 —— Mg(NO3)2+NH4NO3+H2O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Mg的价变总数为2,N的价变总数为8,约简后为1和4,故Mg前系数是4已是无疑的,而HNO3前的系数似乎应该是1,但观察生成物中有9分子的HNO3没有参加反应,故HNO3前的系数不是1,而是1+9=10。于是可得到如下配平好了的反应方程式:
4Mg+10HNO3 = 4Mg(NO3)2+NH4NO3+3H2O
4、氧化还原分子内,从右着手莫惧怕:意思是说若是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则应该从生成物着手交叉配平。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NH4NO3 —— N2+O2+H2O
根据诗意分析如下:
一看便知这是一个典型的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应从生成物着手交叉。N0→N-3化合价降低数-3,是N0→N+5化合价升高数是5,故N的价变总数应是∣5 + (-3) ∣ = 2,O0→O-2化合价的价变总数为1。观察配平得:
2NH4NO3 = 2N2+O2+4H2O
5、叉后前后出奇偶,奇变偶后再交叉:意思是说若交叉系数后某原子反应前后的个数出现了一奇一偶现象,则需将奇数(乘以2)变为偶数。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FeS+KMnO4+H2SO4 —— K2SO4+MnSO4+Fe2(SO4)3+H2O+S↓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Fe和S的化合价升高总数为3(奇数),Mn的化合价降低总数为5,所以交叉系数是3和5,但Fe2(SO4)3中有2个Fe(偶数),K2SO4中有2个K(偶数),故应将3和5分别乘以2,变为偶数6和10,即6和10就是实际应该交叉的系数。由此得出:
10FeS+6KMnO4+24H2SO4 = 3K2SO4+6MnSO4+5Fe2(SO4)3+24H2O+10S↓
说明:交叉配平法在解释的时候似乎“较复杂”,但实际配平过程中,仅仅靠大脑瞬间的思维就完成了,所以只要把这首诗真正理解了,那么在实际配平中就会达到瞬间完成的效果。
万能配平法
英文字母表示数,
质电守恒方程组。
某项为一解方程,
若有分数去分母。
说明:这首诗介绍的是万能配平法的步骤。该方法的优点是:该法名副其实——万能!用它可以配平任何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如果你把这种方法熟练掌握了,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该法的弱点是: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多的化学方程式,用该法则配平速度受到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其速度的快慢决定于你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如果解方程组的技巧掌握的较好,那么用万能配平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速度也就很理想了。
1、英文字母表示数:“数”指需要配平的分子系数。这句的意思是说万能配平法的第一步是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式前的系数。
举例:请用万能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Cu+HNO3(浓) —— Cu(NO3)2+NO2↑+H2O
根据诗意的要求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前的系数,于是得到如下反应方程式:
A•Cu+B•HNO3(浓) —— C•Cu(NO3)2+D•NO2↑+E•H2O……①
2、质电守恒方程组:该法的第二步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列多元一次方程组(若不是离子方程式,则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
根据诗意的要求列出下列方程组:
B = 2C + D
3B = 6C + 2D + E
3、某项为一解方程:意思是说该法的第三步是令方程组中某个未知数为“1”,然后解方程组。
根据诗意的要求,我们令B = 1,代入方程组得下列方程组:
1 = 2C + D
3 = 6C + 2D + E
解之得:A=1/4,C=1/4,D=1/2,E=1/2
将A、B、C、D、E的数值代入反应方程式①得:
1/4Cu+HNO3(浓) —— 1/4Cu(NO3)2+1/2NO2↑+1/2H2O……②
说明: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到底该令那一项为“1”,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解方程组简便为准。一般是令分子式比较复杂的一项的系数为“1”。
4、若有分数去分母:意思是说该法的第四步是将第三部解方程组得到的方程组的解代入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若有的系数是分数,则要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各分母被去掉,使分数变为整数。
根据诗意的要求将方程②两边同乘以4得:
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
配平决策歌
迅速观察定类型,
歧化水解首先用。
能否奇偶再交叉,
四法技穷有万能。
说明:这首诗阐述了在实际配平时如何正确运用笔者介绍的这五种配平方法。
1、迅速观察定类型:意思是说在看到试题后,第一步是首先观察一下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反应式。
2、歧化水解首先用:意思是说若是岐化反应则首先用《歧化反应简捷配平法》,若是双水解反应则首先用《双水解反应简捷配平法》。
3、能否奇偶再交叉:意思是说既不是歧化反应,也不是双水解反应,那么再看一下反应物和生成物多少,若少则用《奇数配偶法》,若较多则用《交叉配平法》。
4、四法技穷有万能:意思是说若遇到万一的情况,即用前四种方法都解决不了,则拿出最后的绝招——《万能配平法》。
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上述五种配平法,现提供如下几个练习题:
⑴、将FeCI3和Na2S两种溶液混合会产生什么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并配平。
提示:用《双水解简捷配平法》。
⑵、配平下列反应式:
KCIO3 —— KCIO4+KCI
C2H2+O2 —— CO2+H2O
Zn+HNO3 —— Zn(NO3)2+NH4NO3+H2O
H2S+HNO3 —— S+NO+H2O
提示:各种方法都用一下,并比较对于某个具体的反应式用哪种方法较简便。
请遵守网上公德,勿发布广告信息
相关问答:
怎么可能有万能的配平方法?都是靠平时常用的方法再加上多练习形成的经验来配平的。
万能方法其实是没有的!不过按下面的方法多数都能配出来!
将方程式左边的反应物系数用未知数设出来,再根据质量守衡和电荷守衡写出右边的系数。再根据相应的关系解出方程就行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