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内容中 坤的内容 是什么?

[转载]4.五经之&《易经杂谈》面相、巽、艮、太极图/易、潜龙勿用、坤、兑/坎、离
《易经杂谈》-
面相、巽、艮、太极图
面相&&&&&&&
「面相」是什么?
  & 所谓的「面相」,就是一种透过观看一个人「面部特征」的方式来论命的科学。大家都听过,有一句话说「相由心生」,这句话主要就是说一个人的个性、心思与为人善恶,可以由他的面相看出来。
  ??记得以前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在她家楼下聊天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人走进她家公寓的楼梯间,我就说:「那个人看起来好像坏人!」朋友就说了:「你真厉害,他刚从监狱出来呢!」其实,那么远的距离,我是看不清楚那个人的相貌,但是从他的轮廓与走路方式看,确实非善类。
  ??上面就是告诉大家,一个人的「相貌」是具有吉凶的。个性良善的人,通常是有看来善良的面相;心地凶恶的人,通常具有比较凶恶的面相。不过,反过来讲并不一定成立喔。有一句话说「面善心恶」,就是说看起来「善良的脸」,心地却是邪恶的;又有一句话说「面恶心善」,则是说一张看起来「邪恶的脸」,但其实心地是善良的。总之,面相判断是需要专业的,并不那么容易。虽然,有些比较敏感的人,可以凭直觉判断一些面相的分析。但并不能全面用直觉来判断一个面相的吉凶,还是需要专业命理分析。
  ??比较重要的面相分析工具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五官」、「三停」与「十二宫位」这三种,分别叙述如後。
  (二)面相的「五官」指的是什么?
  ??大家常常说「那个人的『五官』怎样怎样…;这个人的『五官』怎样怎样…」,但是大家不见得很清楚什么是「五官」,其实「五官」是相学上的东西。
  ??所谓的「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等五种人体器官。而且在相学上,分别被赋予一种名词如下:
  ??(1)耳:名为「采听官」。
  ??(2)眉:名为「保寿官」。
  ??(3)眼:名为「监察官」。
  ??(4)鼻:名为「审辨官」。
  ??(5)口:名为「出纳官」。
  ??透过「五官」的分析,能对一个人做一些相学的基本分析,并进而判断一个人的运势吉凶。通常「眉毛」关系到健康、地位;「眼睛」关系一个人的意志力、心地良善;「鼻子」关系到一个人的财富与健康;「嘴巴」关系一个人的幸福、食禄与贵人运;耳朵关系到一个人的长寿与否。
  (三)面相的「三停」指的是什么?
  面相除了前述的「五官」之外,还有所谓的「三停」之分。
  说明如下:
  (1)上停:由额上发际到眉毛部位叫「上停」。主管少年运程,执掌15岁~
  30岁之间的运势。
  (2)中停:由眉毛到鼻准头部位叫「中停」。主管中年运程,执掌31
  岁之间的运势。
  (3)下停:由鼻下到下巴部位叫「下停」。主管晚年运程,执掌51岁以後的
  运势。
  ??基本上,「上停」高、长而丰隆,方而广阔的话,主社会地位高。而「中停」隆而有肉的话,主富而寿。而「下停」圆满、端正而厚重的话,一生有福气。另外,「耳朵部位」执掌15岁以前的少年运势,所以耳朵相好,对于少年运有助力。
  (四)面相的「十二宫」指的是什么?
  「面相」分析的工具,除了前面的「五官」和「三停」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分析,那就是「面相十二宫」。
  说明如下:
  ?(1)命宫:位于两眉之间「印堂」的部位。影响一个人的基本运势。
  ?(2)财帛宫:位于「鼻头」的部位。关系到财富的吉凶。
  ?(3)兄弟宫:「眉毛」是兄弟宫。关系兄弟关系吉凶。
  ?(4)夫妻宫:位于「眼尾」部位。关系夫妻关系吉凶。
  ?(5)子女宫:位于「下眼皮」隆起的部位。象征子女是否有出息、有子嗣否等。
  ?(6)疾厄宫:位于两眼之间「山根」的部位。关系到健康方面的吉凶。
  ?(7)迁移宫:位于「上额两端眉际」部位。看迁徙与出门在外的吉凶。
  ?(8)奴仆宫:位于「面颊下端」部位。关系交友与部属关系吉凶。
  ?(9)官禄宫:位于「额头正中」部位。关系事业、官位、学业方面吉凶。
  ?(10)田宅宫:位于「眉与眼中间的眼皮」部位。关系一个人的家运吉凶。
  ?(11)福德宫:位于「眉上方偏外部」部位。关系财运和福气的吉凶。
  ?(12)父母宫:位于「左额中间偏上」、母位於「右额中间偏上」。关系与父母之间的缘分吉凶等。
  ??透过「面相十二宫」的分析,可以判断一个人的一生中各种运势的吉凶。想要知道「兄弟」之间的关系,就看「兄弟宫」;想知道「事业发展」,就看「官禄宫」吉凶;想看「爱情」,就看「夫妻宫」吉凶,断吉凶的关键在于看所在宫位气色、光润度、纹路、痣相等等来断一个人的吉凶。
相关词条:
更多&&&&&&&&
  会意。小篆。从丌
  同本义
  巽,具也。――《说文》
  巽,散也,物皆生布散也。――《释名·释天》
  八卦之一。代表风
  巽为木,为风。――《易·说卦》
  又如:巽地(吉利的地方);巽二郎(传说中的风神);巽二(古时传说中的风神名。《易·说卦》有“巽为木,为风”,故名)
  东南方
  卑顺;怯懦
  童蒙之吉,顺以巽
  巽x&n八卦之一,代表风。
  巽(x&n,音训)
  ①顺也。《灵枢·周痹》:“九者,经巽之理,十二经脉阴阳之病也。”
  ②八卦之一。见《灵枢·九宫八风》。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苏困切,音逊。【说文】本作,具也。篆文作巽。【徐铉曰】庶物皆具,丌以荐之。 又【玉篇】卦名。【韵会】巽,入也。柔也,也。【易·巽卦疏】巽者,*顺之名。说卦云:巽,入也。盖以巽是象风之卦,风行无所不入,故以入为训。若施之于人事,能自??巽者,亦无所不容。然巽之为义,以*顺为体,以容入为用,故受巽名矣。 又与逊通。【书·尧典】汝能庸命巽朕位。【释文】巽,让也。【集传】巽逊古通用。 又【五音集韵】雏睆切,音撰。持也。 又【韵补】叶须闰切,音濬。【易·蒙卦】童蒙之吉,顺以巽也。叶下顺。 又叶须绢切,选去声。【易·家人】六二之吉,顺以巽也。叶上变。
  巽为木,肝属木,所以巽在人体代表肝.
(1)八卦之一,代表山 [mountain,a diagram of the Eight
Diagrams]。如:艮岳(山名。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隅;宋徽宗政和年间在汴京东北隅堆土为山,广集天下奇花异石、珍禽怪兽、佳果文竹于此处)
  (2)方位名。东北方 [north
east]。如:艮方(东北方);艮岑(位于东北方的高山);艮背(东北隅。背,通“北”。北方);艮域(东北地区)
  (1)止;静止 [stop]
  泉可艮,九天之上,九天之下,何所不艮?――清·恽敬《艮泉图咏记》
  (2)坚固;坚硬
[hard]艮,坚也。――《广雅》
  (3)艰难 [difficulty]
  象艮有守。――《太玄·守》
  象形文字为眼睛明亮了体察一切的叙述,引申到“理、讼、狱”等。
  2004--2024年为易学中八运,艮为其代表符号。
  gěn
(方)指食物不易咬动或嚼烂,韧而不脆。
  郑码:XO,U:826E,GBK:F4DE
  笔画数:6,部首:艮,笔顺编号:511534
  “艮”,是八卦之一,代表山,也有坚强或坚硬的意思。在《众阁真言》中,山是很特别的东西,即为纯阳,又纳至阴,虽说山中的阳气要远远大于平原地区,但山中的阴气亦要比平原地区要强上不少,《茅山术志》有一大章便专门介绍对付山中恶鬼的方法,这“释艮阵”便是其中之一。
  [方](性子)直;(说话)生硬;这个人真~!
他说话太~
【太极图究源】  何谓太极? 太有至的意思; 极有极限之义, 就是至于极限,
无有相匹之意. 既包括了至极之理, 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 放之则弥六合, 卷之退藏于心.
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 以上是太极二字的含义.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像,
它包含了天地万物的共通规律在内, 所以有人说它是宇宙的模式, 是科学的灯塔。
  但太极图由于阴阳两面方位的移动和变换,
而又出现了不同的图像. 先天八卦图, 坤震离兑居左, 坤为母, 离再索而得女, 兑三索而得女, 三卦皆阴, 只震一索而得男为阳.
故太极图左面用黑色表示属阴, 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乾巽坎艮居右, 乾为父, 坎再索而得男, 艮三索而得男, 三卦比阳,
只巽一索而得女为阴, 故太极图右而用白色表示属阳,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本后天八卦图而绘制的太极图则恰与先天八卦图的太极图方向相反."太极元气,
含三为一", 为什么呢? 从太极图可以得出结论, 太极图这个圆圈, 就是代表的一, 代表的宇宙, 代表的无极. 太极是有限之天,
无极是无限之天; 太极是有, 无极是无; 太极是三, 无极是一. 图像的黑白二色, 代表阴阳两方, 天地两部;
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道生一, 就是无极生太极;
一生二就是太极生两仪; 二生三, 就是阴阳交感化合; 三生万物, 就是太极含三为一, 因万物由阴阳而化生, 故万物各具一太极,
也就是说, 太极不仅包含了阴阳两个方面, 还包含了划分阴阳的界线和标准在内. 若分而言之, 每卦有三爻, 也是代表天地人三才,
这也是含三为一之象. 又天有阴阳, 地有阴阳, 人亦有阴阳, 天之阴阳加上划界标准, 构成了含三为一的太极之象;
地之阴阳加划界中点构成含三为一的太极之象; 人部阴阳, 如男女雌雄亦各有它的划界标准, 所以万物也各有一太极,
也都是按照含三为一的规律而存在的.宇宙有无限大, 所以称为太极, 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 即有实质的内容. 按易学的观点,
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 所以无极而太极.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 即宇宙在运动, 动则产生阳气, 动到一定程度, 变出现相对静止,
静则产生阴气, 如此一动一静, 阴阳之气互为其根, 运转于无穷. 自然界也是如此, 阴阳寒暑, 四时的生长化收藏,即万物的生长规律,
无不包含阴阳五行. 就人部阴阳而言"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 阴阳交合, 则化生万物, 万物按此规律生生不已, 故变化无穷.
这些内容提出了立天之道, 立地之道, 立人之道三纲领, 也就是三才之道, 所谓"六爻之动, 三极之道也."
  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像。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以上是太极二字的含义。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化合而生万物。
  宇宙有无限大,所以称为太极,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实质的内容。按易学的观点,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所以无极而太极。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即宇宙在运动,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变出现相对静止,静则产生阴气,如此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
  自然界也是如此,阴阳寒暑,四时的生长化收藏,即万物的生长规律,无不包含阴阳五行。就人部阴阳而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阴阳交合,则化生万物,万物按此规律生生不已,故变化无穷。这些内容提出了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三纲领,也就是三才之道,所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象数学专著&乾坤谱&中,对太极图有新的解释:大极,藏水火之象,存阴阳之性。水非纯水,火非纯火,阳非纯阳,阴非纯阴。气中含质,质中藏气,气质交融,一片冥冥。所谓大极者,万物之始也。如上图:用阴阳十二爻相互叠加纵向排列代表太极图,能更准确的表达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含义.
  【神话的太极图,太极图定地水火风】
  《灵宝鉴——三大无上灵宝》太极图
  描述:太清执太极图,太极图定地水火风
《易经杂谈》-
易、潜龙勿用、坤、兑
  据《简易道德经》里所述:“简则简,易则易。简则简之易,易则易之简,万物皆在一简一易中矣。"说明了易字,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是时时刻刻离不了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字。易字的意义也很深奥。
一:易是自然的一种现象,万物万事都向于易,都是有意或无意地以易的方式去动作。
二:易是开蒙的意思,此字上是日象下是物象,有日才能显示万物,这就成了易象,也就是易字。有易才能有所发现。
三:易是建立在简字的基础上才为易。“简则简之易,易则易之简”只有简单的才容易,只有容易的才简单。
四:易是《简易道德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简字结合在一起,组成了简易学说。在简易图中:易为二,为火,居南。
的来源有三:
1、来自,以易为氏。时,担任统兵的军师,协助取得了胜利,赢得了武王的信任。封他于齐。后来又封他的子孙于易地,这一部分姜尚的后代于是以地名作为姓氏,为易姓。这就是河北易氏的由来。
2、出自齐大夫之后,以先人的名字作为姓氏。春秋时有齐王的宠臣壅巫,字牙,因采食于易邑,也叫易牙。此人精于烹调技术,但性善逢迎,存有野心。管仲死时曾说易牙“杀子适君”,违反人情,不可重用,但齐王不听。管仲死后,易牙与竖刁、开方共同专权,齐王病了以后,他们趁机作乱,杀掉大批官吏,并将太子赶出皇宫,立公子无亏为国君。后来被其他的大臣所杀。易牙的子孙以易为姓称易氏。是为山东易氏。
3.(争议比较多)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叫中山国,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落,为姬姓白狄(白狄的姓氏,《世本》记作“媨姓”,注解者又疑是姬姓之误,究竟何者正确,如今很难定论。)中山国灭之后,其后人后来被秦国迁放太原,后逐渐由太原南迁,分散于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并改姓为“易”,“易”姓为中山国王族的直系后代。
易氏的发源地主要是和。易氏的早期情况,缺乏史料,直到三国时期才有了一些零星的记载:三国时期有雍州刺史,魏郡人;西晋有舂陵令易雄,浏阳人;前凉有将军易挺;唐代有大理评事易重,并在当地安家。由此可知,易氏三国至唐代分布于今河北、湖南、甘肃、江西的一些地方。从宋代开始,见于史册的易姓逐渐增多。北宋有画家易元吉,长沙人;宋太宗时有大理丞易延庆;元代时有易炳文,襄阳人。可见易姓在宋元时期还分布于今山西、广东、山东、湖北等地。明代有易节,万载人,永乐进士;学者易翼之,腾越人;易元贞,桂林人,官至崇阳令;易时中,晋江人。这说明易氏在明代已有迁如今贵州、云南、广西、福建者。
清朝至现代,易氏主要是在江南发展繁衍。新加坡有易姓华侨。
1、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济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2、太原郡:战国时秦庄襄王四年置郡,治所在晋阳。秦时相当于今山西五台山、霍山以北等地区。北魏时相当于今阳曲,交城、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1、主要有纯孝堂、植栗堂:宋朝时,易延庆为奉礼郎,出任临淮县县令。后因父丧守墓而辞官,服满又任大理丞。后又因母丧回家葬母,他母亲生前爱吃栗子,于是他守墓时在母亲墓旁种了两棵栗子树,后来这两棵树竟然长在一起,成了连理。墓前又生出两棵灵芝。人们都说这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称他为“纯孝先生”。
江苏:南通易氏三修宗谱四卷首一卷
江西:宜春霖田易氏宗谱七卷末一卷、宜春赤溪塘下易氏宗谱卷
湖北:宜昌县晓峰易氏家乘一卷
湖南:长沙易氏重修族谱九卷、长沙易氏家谱十七卷、宁乡易氏族谱卷、宁乡沩源易氏支谱卷、宁乡沩宁易氏支谱七卷、宁乡易堂铺易氏四世支谱十卷首一卷、攸县鸾山易氏三修族谱八卷、攸县鸾山易氏三修族谱六卷、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十卷首一卷、湘乡易氏支谱六卷、湘乡易氏族谱不分卷、新化易氏四修宗谱卷
广东:古冈易氏世谱不分卷、鹤山易氏易氏前谱考证一卷、新会玉桥易氏族谱二十三卷、钟山易氏置谱牒不分卷、瓦锡田易氏家谱十卷首一卷、瓦锡田易氏续修家谱十四卷首一卷
1、易元吉:北宋画家,长沙人,初攻花鸟、草虫、果品,善画獐猴,曾游荆、湖间,深入山区,观察景物,并在长沙五后开凿池沼,种植花木竹石,养水禽,窥其动静游息之态,故其作品富有生气。治平元年招入宫中,不久死去。存世的作品有《聚猿》、《猴猫》等。
2、易佩绅:清代江苏布政使,龙阳人。3、易翼之:明代学者,腾越人,正德中知长寿县,因与上司不和而隐归,著有《四书音义汇编》、《春秋经传汇编》、《古今诗评》等。
4、易之贞:户部郎中,蕲水人。 5、易英:浙江布政司参政,澧人。
6、易元贞:桂林人,官崇阳令、平县令,为官清廉,死后贫无以葬,人民为他举办葬礼,罢市相送。 7、易延庆:大理事,上高人。
8、易贞言:字内美,清代湘乡人。有《周易讲义》等。
9、易宗捃:清代学者,字公申,乾隆间举鸿博,名动京师。有《性理精微》等。
&动& (象形。本义:蜥易)
 例: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
以大易小。&&&&
弗敢易。&&&&
易寡人之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楚人围宋,易子而食。——《左传·哀公八年》&&&&&&&&移风易俗。——李斯《谏逐客书》&&&&&&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如:易筋经(讲武术的书,托名南朝梁代达摩和尚所作);易箦(换竹席。比喻行将死亡);易货(交换货物);易地(互换所处的地位;交换土地);易身(换位)
狱词无易。——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易字(改换名字);易箦(更换竹席);易辙(改变行车道路);易心(改变心志;改变想法);易初(改变初衷);易革(改革,变革);易节(改变气节操守)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易·系辞下》
北都政变,以暴易暴者数矣!——章炳麟《致段祺瑞书》
又如:易代(更换朝代)
绝其本根,勿能使能殖,畏其易也。——《东观汉记》
又如:易种(蔓延其种)&&&&治,整治&&&&&&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
“易作“移”义。《书经·盘庚》:“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后句意谓:不便移种子到新邑。”(摘自著《——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7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轻视。含有“不以为意”的意思
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注:“易,轻易也。”
是于圣人也,胥易技兿。——《庄子·应帝王》。释文引崔注:“易,相轻易也。”
易者使倾。——《易·系辞下》。注;“易,慢易也。”
吏民慢易之。——《汉书·王嘉传》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状。贼易之,对饮酒,醉。——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韩非子·五蠹》
易:、的简称。
  《易经》
  「潜龙勿用。」 何谓也?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 之,忧则违之; 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
  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
  修行高尚的人一般也是比较隐匿的人士。不因为外物的改变而改变,不追求功名利禄,不为混世、对错而烦恼,高兴则行之。
  引申出来的意思:
  在潜伏时期还不能发挥作用,须坚定信念,隐忍待机,不可轻举妄动;
  时机未到,如龙潜深渊,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
  ***********************
  易经中的意思是 酒食不要轻举妄动
  --------------------------------
  --------------------------------
  潜龙勿用:
  右手屈起食中两指,半拳半掌,向陈玄风腰间打去。那是一招「潜龙勿用」,左手同时向陈玄风的腰间推去!
  ***********************
  如是看,"潜龙勿用"这一掌其实是阴招! 什么是阴招? 阴人用的招。 ^_^
  ***********************
  --------------------------------
  谢霆锋唱的 "潜龙勿用" 歌词如下:
  作词:林夕 - 作曲:谢霆锋
  贵重财物要好秘密 你就藏在我身&& 用电话绳箍到颈背敏感
/你年年日日 继续留下我指纹 /你别移动你好大尘 快用肥皂擦身 /就像颈链乖乖跟我贴紧
/我们明明蜜运宇宙唯独我二/给你精细的血管给你精美的五官 /不等于你需要公开搞试用 /给你一柄手枪 不要给你子弹 /它会跟你缠绵地沟通
/给你一对手不等于要拥啊拥 /不要拥抱拥到歇斯底里
/做一人人乐用 这是承诺你懂不懂/为何拿甜言蜜语印证你嘴巴有用 /别以为长期陪着我会废掉嘴角武功 /为何拿眉头额角印证你美色有用
/记住潜龙勿用 这样玄纱你懂不懂 /你像财物要守秘密 你就藏在我心 /用甚么双手双脚找你新生 /然后行人就勿近 以后宁愿你不是人
/给你精细的血管 给你精美的五官 /偏要给你给你一颗心跃动 /给你一柄手枪 给你一发子弹 /不等于要放进谁的胸
/给你一对手偏要你拥啊拥 /所以抵你抵你歇斯底里 /誓要人人乐用 有用无用你懂不懂
  坤kūn: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白话】《坤卦》象征地:元始,亨通,如果像雌马那样柔顺,则是吉利的。君子从事某项事业,虽然开始时不知所从,但结果会是有利的。如往西南方,则会得到朋友的帮助。如往东北方,则会失去朋友的帮助。如果保持现状,也是吉利的。
  《彖(tuan,去声)》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译文]《彖传》说:至善啊,地的元始之气,万物赖以生长,它顺从、承受于天。地体深厚,负载万物,与天之德相合,作用无穷。它含育一切,使之成长,万物因此欣欣向荣。雌马是地面动物,行程无限,有利于坚持正道。君子有所远行时,争先向前会迷失正道,随后顺从而行才符合道理。向西南走将得到朋友,因为能与同类偕行;向东北走将失掉朋友,最终却有喜庆。安于坚持正道是吉祥的,是与大地的无量美德相应合的。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白话】<<象辞>>说:坤象征大地,君子应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白话】初六,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白话】《象辞》说:"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说明阴气开始凝聚;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必然迎来冰雪的季节。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白话】六二,正直,端正,广大,具备这样的品质,即使不学习也不会有什么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白话】《象辞》说:六二爻若是出现变化的话,总是表现出正直、端正的性质。"即使不学习也不会有什么不利",是因为地德广大,包容万物的缘故。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白话】六三,胸怀才华而不显露,如果辅佐君主,能克尽职守,功成不居。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白话】《象辞》说:"胸怀才华而不显露",是要把握时机才发挥,"如果辅佐君主",必能大显身手,一展抱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白话】六四,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这样虽得不到称赞,但也免遭祸患。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白话】《象辞》说:"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可以免遭祸患",说明小心谨慎从事,是不会有害的。
  六五,黄裳,元吉。
  【白话】六五,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白话】《象辞》说:"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是因为黄色代表中,行事以中道为准则,当然是吉祥的。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白话】上六,阴气盛极,与阳气相战郊外,天地混杂,乾坤莫辨,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白话】《象辞》说:"阴气盛极,与阳气相战于郊外",说明阴气已经发展到尽头了。
  用六,利永贞。
  【白话】"用六"这一爻,利于永远保持中正。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白话】《象辞》说:用六的爻辞说"利于永远保持中正",即是指阴盛到了极点就会向阳转化。
  -------------------------------------------------------------------------------------相关词条:更多
&&&&&&&&&&&&&&&&&&&&&&&&&&
  【释义】①凭票支付或领取现款:兑换|。②之一。3,姓氏。
  【兑换】 #du&hu&n用一种换取另一种货币或用换取。
#du&xi&n①凭票向银行换取现款。②比喻按照自己说过的去做,实现诺言。
  〖例句〗做人要说话算话,承诺过的事就应该兑现。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兑 &形&
  (会意。从人,从囗,八象气之舒散,兄者与祝同意。从八,与曾同意,今字作悦。本义:喜悦)
  同本义
  兑,说也。――《说文》
  兑为口。――《易·说卦》
  兑者说也。――《易·序卦》
  佞兑而不曲。――《荀子·脩身》。注:“兑,悦也。”
  见由则兑而倨。――《荀子·不苟》
  豫通而不失乎兑。――《庄子·德充符》
  多兑道以为上。――《管子·七臣七主》
  祷祠而求福,雩兑而请雨。――《淮南子·泰族》
  又如:兑悦(喜悦)
  通“锐(畲??))”。锋利
  两铤交之置如平,不如平不利,兑其两末。――《墨子·备城门》
  为人巧转而兑
  兑 du&
  ①凭票据支付或领取现金:~换。
  ②八卦之一,代表沼泽,参见【八卦】。
  ③兑换;换。
  【兑换券】外汇兑换券的简称。一种含有外汇价值的人民币凭证。又叫外汇券。
  【兑现】
  ①凭票据向银行换取应得的现款。
  ②按已经许诺的去做。
  兑ru& 1.锋利。 2.尖,上小下大。
  周易“兑”成象解释:
  天时:雨泽、新月、星。
  地理:泽、水际、缺池、废井、山崩坡裂之地、其地为刚卤。
  人物:少女、妾、歌妓、伶人、译人、巫师。
  人事:喜悦、口舌、谗毁、谤说、饮食。
  身体:舌、口、肺、痰、涎。
  时序:秋八月、酉年月日时、金年月日时、二四九数月。
  动物:羊、泽中之物。
  静物:金刃、金类、乐器、缺器、废物。
  屋舍:西向之居、近泽之居、败墙壁宅、户有损。
  家宅:不安、防口舌、秋占喜悦、夏占家宅有祸。
  婚姻:不成、又喜、秋占可成、主成婚之吉、利婚少女、夏占不利。
  饮食:羊肉、泽中之物、宿味、辛辣味。
  生产:不利、恐有损胎、或利生女、夏占不利、生宜向西。
  求名:难成、因名有损、利西之任、宜刑官、武职、伶官、泽官。
  谋望:难成、谋中有损、秋占有喜、夏占不遂。
  交易:不利、防口舌、有争竞、夏占不利、秋占有交易之财。
  求利:无利有损、财利主口舌、秋占有财喜、夏占破财。
  出行:不宜远行、防口舌、或损失、宜西行、秋占宜有利。
  谒见:利行西方见、有咒诅。
  疾病:口舌咽喉之疾、气逆喘疾、饮食不调。
  官讼:有贵人帮、秋占有理、夏占理亏。
  坟墓:宜西向、防穴中有水、近泽之墓、夏占不宜、或葬废穴。
  方道:西方
  五色:白色。
  姓名:带口带金字傍姓氏、商音、行位四、二、九。
  数目:四、二、九。
  五味:辛辣。
《易经杂谈》-坎、离
  bank; ridge;
  kǎn
  (形声。从土,欠声。本义:坑,穴)
  同本义 [hole]
  坎,陷也。――《说文》
  坎者,陷也。――《易·序卦》
  其坎深不至于泉。――《礼记·檀弓下》
  镢其城为坎以先登。――《资治通鉴·唐纪》
  凿地为坎。――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坎儿(道路不平。喻指麻烦,变故);坎止(遇险难而止);坎阱(陷阱);坎深(深渊);坎傺(住在土窟里)
  墓穴;墓坑 [tomb]
  观其葬焉,其坎深不至于泉。――《礼记·檀弓下》
  通过自然的过程或用人工办法形成或堆成的土堤或土埂 [bank]。如:土坎儿;田坎儿
  八卦之一,代表水 [water]
  习坎,重险也。――《易·习坎》
  又如:坎离(八卦中的水和火);坎德(谦虚之德。《周易》以坎属水,水就下处卑下之地。故有此称谓)
  光学名词。坎德拉的简称 [candela]
  kǎn
  掘坑,挖洞 [dig]
  坎垣入之,戍者不知也。――《新唐书·吴少诚传》
  又如:坎坛(古代挖地为坎,垒木为坛)。又指掘墓穴
  春夏死者,候草木黄落;秋冬死者,候华叶荣茂,然始坎而痉之。――《周书》
  陷;陷落 [sink]
  坎,陷也。――《易·说卦》
  又如:坎陷(塌陷)
  扣;戴 [wear]
  [晁大舍]随把网巾摘下,坎了浩然巾,穿了狐白皮袄,出去接待。――《醒世姻缘传》
  忧,恨 [hate]
  哀仆夫之坎毒兮,屡离忧而逢患。――刘向《九叹·离世》
  又如:坎毒(愤恨);坎愁帽(犯愁,担忧);坎上愁帽(犯愁)
  坎德拉
  kǎnd&lā
  [candela]
发光强度的国际制单位,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和铂凝固温度(约1773癈)下垂直于黑体的60万分之一平方米的表面上的发光强度
  kǎnkǎn
  [just now] [方]∶刚才;方才
  直到仔故坎坎来。――《海上花列传》
  kǎnkǎn
  [clank] 〔象声词〕 砍树的声音
  坎坎伐檀兮。――《诗·魏风·伐檀》
  坎坎伐辐兮。
  坎坎伐轮兮。
  kǎnkē
  [rough]∶道路高低不平
  [full of frustrations]∶事情不顺利或不称心,比喻不得志
  半世坎坷
  kǎnr
  [at the crucial juncture]∶指最紧要的地方或时机;当口儿
  你要说到坎儿上
  [in straits]∶指坏运气或窘迫的处境
  这次可是你的坎儿
  [code word] [方]∶隐语;暗语
  调坎儿(用隐语交谈)
  这是他们那一行的坎儿
  坎儿井
  kǎnrjǐng
  [Karez]
新疆利用地下水的一种灌溉工程,古时候叫“井渠”。山坡到田地里挖一连串的井,井底相通,把山上的溶雪和地下水引来灌溉
  kǎnzi
  [bank] 高出地面的土埂
  kǎn ㄎㄢˇ
  低陷不平的地方,坑穴:~井之蛙(喻知识浅陋的人)。~坷。
  自然形成或人工修筑的台阶状东西:土~。田~。
  八卦之一,代表水。
  指最紧要的地方或时机,当口儿:这话可说到~儿上了。
  指坏运气或被迫的处境:今年是他的~儿。
  同“槛2”。
  郑码:BRO,U:574E,GBK:BFB2
  笔画数:7,部首:土,笔顺编号:1213534
  bank;ridge;--------------------
  ------------------------------------------------
  (离)
  (1) ㄌㄧˊ
  (2) 相距,隔开:距~。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
  (3) 分开,分别:分~。~别。~开。~散(s刵 )。~职。~异。~间(ji刵 )。支~破碎。
  (4) 缺少:办好教育~不开教师。
  (5) 八卦之一,代表火。
  (6) 古同“罹”,遭受。
  (7) 古同“缡”,妇女的佩巾。
  (8) 〔~~〕形容草木茂盛,如“~~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9) 姓。
  (10) 郑码:SOLZ,U:79BB,GBK:C0EB
  (11) 笔画数:10,部首:忄,笔顺编号:
  参考词汇
  ------------------------------------------------
  away independent of leave off part from without 合 即 留
  详细注解
  ------------------------------------------------
  [名]
(形声。从隹(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2) 同本义 [Chinese oriole]
  离,离黄仓庚也。——《说文》
  离为雉、九家,离为鸟,为飞、为鹤、为黄。——《易·说卦》
  离则配禹。——《颜氏家训》
  流离之子。——《诗·邶风·旌丘》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3) 长离,传说中的凤鸟,比喻有才华的人 [a legendary bird]
  双鸾游兰渚,二离扬清晖。——傅长虞《赠何劭王济》
  (4) 八卦之一,象征火 [fire]
  离,为火,为日。——《易·说卦》
  (5) 通“缡”。古代女子出嫁时系的佩巾 [scarf]
  申佩离以自思。——《汉书·外戚传》
  (6) 通“螭”。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 [dragon without horn]
  如虎如罴,如豺如离。——《史记·周本纪》
  (7) 通“樆”。山棃 [rowan]
  桂椒栏,檗离朱杨。——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8) 通“蓠”。香草 [sweetgrass]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楚辞·离骚》
  (9) 姓
  词性变化
  -----------------------------------------------------
  [动]
  (1) 离假借为“剺”。离开;离别 [leave each other]
  正大夫离居。——《诗·小雅·雨无止》
  少小离家老大回。——《回乡偶书》
  今当远离。——诸葛亮《出师表》
  离臣虏之劳。——《韩非子·五蠹》
  离城三里。——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离吾乡七百里。——清·袁枚《祭妹文》
  离离原上草……萋萋满别情。——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又如:脱离(离开);偏离(离开正道);离了母(离了谱;失去本来面目);离人(与亲人分别的人);离恨(离别的愁恨);离格儿(出格);离了眼(看花了眼);离丧(指亲人死亡)
  (3) 分散,离散。跟 “合”相对[decentralize]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论语·季氏》
  不愿离而离。——清·林觉民《与妻书》
  约从离衡。——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离合(分合;聚散);离聚(分和合);离鹤(失群的鹤);离会(指两国君主相会,而彼此意见不一致,不能定是非善恶)
  (5) 假借为“罹”。遭受 [suffer from]
  雉离于罿。——《诗·王风·兔爰》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6) 又如:离骚(遭遇到忧患);离恨天(遭逢恨事之天);离尤(遭受罪愆);离殃(遭受,罹祸)
  (7) 割取 [cut]
  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礼记·少仪》
  (8) 又如:离肺(割去肺脏)
  (9) 断绝;判别 [distinguish]
  一年离经辨志。——《礼记·学记》
  (10) 又如:离经(离析经书的文句章节);离辞(离析辞句)
  (11) 违背,背离 [go against]
  失法离令。——《商君书·画策》
  众叛亲离。——《左传》
  (12) 又如:离上(背叛君上);离次(离弃职守);离判(弃去形体,超越形躯);离志(异心,背离的心志)
  (13) 距离;相距 [be at a distance from]
  只是小人家离得远了。——《水浒传》
  (14) 又
  离这里还有多少路。
  (15) 罗列,陈列 [enumerate]
  夜峰何离离,明日落石底。——李贺《长歌续短歌》
  (16) 又如:离离(罗列的样子)
  (17) 经历 [experience]
  载离寒暑。——《诗·小雅·小明》
  离一二旬,则人畜弃捐旷野而不反(返)。——《汉书·西域传上》
  (18) 缺少 [be short
of]。如:离不得(少不了,不免);发展科技,离不了人才;差不离(差不多)
  (19) 通“丽”。附丽,附着 [depend on]
  六五之言,离王公也。——《易·离》
  月离于毕,俾滂沱也。——《诗·小雅·渐渐之石》
  [数]
  (1) 二,两;双 [two]
  离坐离立,无往参焉。——《礼记·曲礼上》
  离,丽也。——《易·离卦》
  (2) 又
  明两作离。
  盖取诸离。——《易·系辞下》
  离不言会。——《公羊传·桓公五年》。注:“二国会曰离。”
  则不敢正坐离立。——《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
  (3) 又如:离立(并立)
  [形]
  通“俪”。成双,成对 [paired]
  父母存不养,出离者几何人?——《管子·问》
  宿离不贷。——《礼记·月令》
  常用词组
  ------------------------------------------------
  (1) [part from]∶暂时或永久离开
  我离别故乡已经两年了
  (2) [separate]∶分手,分开
  离不开
  l&bukāi
  [cann cannot do without] 不能分开
  离不开双亲照顾的孩子
  l&ch&n
  (1) [die]∶离开尘世
  离尘脱俗
  (2) [synonym for cassock]∶袈裟的别称
  l&ch&u
  [grief of parting] 离别的愁苦
  离愁别绪(离别亲友的愁苦心情)
  [dleave one's post] 离开部队或队伍;离岗
  欢送老兵离队
  l&’&r
  [alienated] 有叛离的心意
  左右不自安,众遂离贰。——《北史·周太祖纪》
  部下纷纷离贰
  离格儿
  [go bbe out of place] [讲话或做事]超出范围,不成样子
  l&gōng
  [sumtemporary imperial head-quarters away
from the capital] 古代帝王在都城之外的宫殿,也泛指皇帝出巡时的住所
  [separation and reunion] 分开和结合;分离和聚会
  离合器
  悲欢离合
  离合的神光
  l&h&de sh&nguāng
  [like a fantastic light,now disperces,now affiliates]
形容水波荡漾时那种忽离忽合的神奇的光。曹植《洛神赋》中有“神光离合”的句子
  离合器
  l&h&q&
  [clutch] 将机械装置的主动与从动部分连接或脱开用的联接器,尤指能将前后两部分无冲击地渐渐啮合
  l&hūn
  [ go to Reno] 脱离夫妻婚姻关系
  l&ji&n
  (1) [ set one party against another]∶从中挑拨,造成分离
  试图离间他的敌人以分裂并战胜他们
  (2) [ esterange]∶使疏远;使不和睦
  用流言飞语企图离间俱乐部的会员
  l&jiě
  [dissociation]
在可逆反应中,分子分解为离子、原子、原子团或较简单的分子,如醋酸分解成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离经叛道
  l&jīng-p&nd&o
  [depart from the classics and reb be guilty
be heretical and deviate from the true teachings]
背离正道;违反正统的经典道德规范
  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叛道。——《元曲选外编·贬黄州》
  l&j&ng
  (1) [leave a country]∶从一个国家离开
  (2) [exit]∶离去
  离境去美国
  [isolated] 分离隔绝
  与世离绝
  l&kāi
  [deviate from] 离去;走开
  立即离开这个房间
  l&lu&n
  [couple live alone] 比喻与配偶分开的人
  离鸾别凤烟梧中。——李贺《湘妃》
  离谱,离谱儿
  l&pǔ,l&pǔr
  [off or below the standard] 指说话、做事离开了公认的准则
  [ fantasic]
情节不平常;出人意料
  蟠木根柢,轮囷离奇。——《汉书·邹旭传》
  这事儿很离奇
  离奇的谎言
  [cast aside] 脱离遗弃
  离弃老人
  (1) [withdrawn]∶离开同伴;心性内向
  他没有离群或冷漠的性格
  (2) [shut-in]∶倾向于避免社交
  自绝于社会的离群的男人
  离群索居
  l&q&n-suǒjū
  (1) [ kee live out of the
plough a lonely furrow]
索居:单独居住。离开朋友独自生活
  学者离群索居,各为异说。——《隋书·经籍志一》
  (2) 亦称“离群索影”
  [leave one’s post] 离开职务
  离任回国
  (1) [isolated]∶远离世俗,远于世事
  绝俗离世
  (2) [die]∶婉词,离开人世,指死亡
  (1) [digress (depart, stray, wander)stray from
away from the point]∶离开主题
  离题万里
  (2) [out of one’ go off the theme]∶岔离话题
  这样打岔的话将使我们离题太远
  l&t&ng
  [caravan pavilion] 就是驿亭。古时人们常在这个地方举行告别宴会
  [ turn one's back on]
背离,指刘备和荆州将领不能合作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资治通鉴》
  l&xī
  (1) [separdisintegrate]∶分离
  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惟发愤,潜心大业。——《汉书·董仲舒传赞》
  (2) 参看“分崩离析”
  (3) [analyse]∶分析;辨析
  离乡背井
  l&xiāng-b&ijǐng
  [flee one'tear oneself away from one’ turn
one's back on one's native land and leave it] 离开家乡去谋生
  大批农民离乡背井,去寻找新的肥沃土地
  离校生
  l&xi&oshēng
  [school leaver] 新离校的(中小学)学生,常指未毕业的
  l&xīn
  (1) [be at odds with the community or the
leadership]∶异心,叛离的心志
  离心离德
  (2) [centrifugal]∶离开中心
  离心力
  离心力
  l&xīnl&
  (1) [centrifugal force]∶
一个沿曲线运动的质点反作用于约束它运动的物体上的力,也就是由于惯性原因迫使该质点作离开曲率中心运动的力,此力的方向是沿曲率半径指向外(如在弯曲的公路上高速行驶的汽车会向路的外侧边缘滑去)
  (2) [centrifugence]∶离心倾向或离心作用
  l&xiū
  [retiremenleave one's
post and rest] 离职休养
  离休老干部
[dissociation]∶某些生物群的固有性质,根据这些性质将他们区分成两个或更多的明显不同的、相对持久的品系(例如某些细菌分为粗糙的和平滑的),亦指那样的(种、族)系
  (2) [divorce]∶离婚
  l&yōu
  [suffer from worried] 遭受忧愁。离,通“罹”,遭遇
  “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out of the beaten-away from the point][口]∶比喻偏离了正路和主题
  [leave one' separation from
service] 公私机关的工作人员因退休、辞职、停职、免职、死亡等原因,脱离其所担任的职位
  l&zǐ
  [ion] 由于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正电或负电的原子或结合成一个基或分子的原子团
  离子键
  l&zǐji&n
  [ ionic link]
依靠正离子或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产生的化学键,如氯化钠(NaCl)分子中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之间的键,也叫“电价键”
  汉译英
  ---------------------------------------------------------
  away independent of leave off part from without
  相关词语
  ------------------------------------------------------------
  合 即 留
  English
  -------------------------------------------------------------
  ( 离 )
  Be apart from mutually, partition.
  Separate, difference.
  Want for.
  One of the gossips, represent the fire.
  Thou together" 罹 ", suffer.
  Thou together" 缡 ", wear the towel femininely.
  [ leave] the description plant is plentiful, such as" leave the
original and last grass, a years old an ups and downs ".
  Surname.
  The awayindependent of leaveoffpart fromwithout matches to stay
  independent of
  part from
  without
  离为中女,出自 董德宁 悟真篇正义.
  易经中有"离卦',又指火,再之乾坤父母生下的六子女中的"中女".
《易经杂谈》-
  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一卦
  乾为天(乾卦)(the Qian Diagram)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
  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
  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乾下乾上)
  乾(the Qian Diagram)·元亨利贞。
  《子夏传》说:元为原始之意;亨为开通之意;利为和谐之意;贞为贞固之意。
  元,寓意事物的起始或基础;亨,寓意事物的生长和壮大;利,寓意事物的创造与收获;贞,寓意事物的趋正与静止,发展“过程”的结束。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是对“元”的解释,意思是,蓬勃盛大的乾元之气,是万物所赖以创始化生的动力资源,这种刚健有力、生生不息的动力资源是统贯于天道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的。
  “云行雨施,品物流行。”这是对“亨”的解释,意思是,由于乾元之气的发动,得到阴气的配合,云化为雨润降于下,万物受其滋育,茁壮成长为各种品类,畅达亨通。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大明”指日,象征天道的运行。“六位”指一卦六爻所表示的六个时位。乾卦六爻,初爻为始,上爻为终,六个时位就是六个特定的时空环境。全句是说,天道的运行适应六个不同的时空环境,遵循由始到终的发展程序,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初爻为潜,二爻为见,三爻为惕,四爻为跃,五爻为飞,上爻为亢,好比驾御着六条巨龙在浩瀚的天空自由翱翔。“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这是对“利贞”的解释。“乾道”即天道,天道的变化使得万物各得其性命之正。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万物由此而具有各自的禀赋,成就各自的品性,呈现一幅仪态万方、丰富多彩的世界图景。这幅图景并不是混乱无序、矛盾冲突的,而是通过万物协调并济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最高的和谐,称之为“太和”。天道的变化长久保持“太和”状态,而万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这就是“利贞”了。
  “元亨利贞”为乾之四德,是天道的本质,核心就是一个生字。《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区为分四个层次历然的阶段,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与四时相配,元为春生,亨为夏长,利为秋收,贞为冬藏。这个动态的过程发展到贞的阶段并未终结,而是贞下起元,冬去春来,开始又一轮的循环,因而生生不息,变化日新,永葆蓬勃的生机。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两句是指把天道运行的规律应用于人事所创造的业绩。“首出庶物”是就物质生产的管理而言的,“万国咸宁”是就社会政治的管理而言的。《周易》认为,天地无心而成化,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无思虑,无目的,尽管通过自然的运行“保合太和”,却不会有什么自觉的管理行为,管理行为是人类所特有的,必须设定一个价值取向和管理目标,自觉地经营谋划,合理安排。天地无心,人类有心,天地无为,人类有为,这是宇宙的自然史与人类的文明史的根本区别所在。管理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天能生物而不能辨物,地能载人而不能治人,天与人各有不同的分职。管理之所以可以,是因为人类可以推天道以明人事,顺应自然界的和谐规律来参赞天地之化育,促进事物的发展,在物资生产方面可以“首出庶物”,促进物产丰富,经济繁荣,在社会政治方面可以“万国咸宁”,促进政通人和,天下太平。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象传》是对卦象和爻象的解释,解释卦象的叫做《大象》,解释六爻之象的叫做《小象》。乾卦的卦象为天,天道的运行刚健有力,作为参与管理的君子观此卦象,推天道以明人事,接受自然法则的启示,应该把天道的刚健有力转化为自己的主体精神和内在品质,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在管理行为中始终坚持,贯彻落实。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初九指乾卦(the Qian
Diagram)的第一根阳爻,爻辞说,这是象征一条潜伏的龙,既不能也不可有所作为。《小象》解释说,潜龙之所以勿用,是因为这条龙虽然具有阳刚的品质才德,但是由于穷居于下位,受到时空环境的限制,所以既不能展现自己的品质才德,也不可轻举妄动,有所作为。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九二指乾卦(the Qian
Diagram)的第二根阳爻,“见龙”之“见”读为现。爻辞说,乾之初爻上升到九二,象征这条龙已经脱离潜伏状态出现于田野地面,显露头角,有利于见到身居高位的大人的赏识。《小象》解释说,九二之所以“见龙在田”,是因为这条龙有所作为,普遍施展自身的阳刚品德,得到世人的认可,产生了广泛的效应。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九三指乾卦(the Qian
Diagram)的第三根阳爻,“乾乾”是自强不息的意思,“惕”是警惕,“若”是语助辞,“厉”是危险。爻辞说,九三是由“潜龙”、“见龙”进到第三位,这个位次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悬在半空之中,处境危险,作为以龙为象的君子应对这种处境,白天要自强不息,晚上也要戒慎警惕,虽然面临危险,可以免犯过错。《小象》解释说,君子之所以“终日乾乾”,是因为体现天道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毫不动摇,无论面临顺境还是面临危险,都要反反复复的坚持,贯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才能合乎阳刚的正道。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四指乾卦(the Qian
Diagram)的第四根阳爻。爻辞说,九四这个位次和九三一样,也是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悬在半空之中,处在这个位次的龙可以做出两种选择,或者往上向天空飞跃,或者往下退居深渊,随时进退,免犯过错。《小象》解释说,九四象征一条龙业已经历了以下的三个位次,呈现一种前进的态势,应该适应这种态势,做出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选择,谋求更大的发展,可以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九五指乾卦(the Qian
Diagram)的第五根阳爻。在一卦六爻中,二为臣位,五为君位,阳爻居于五位就是居于九五之尊的君位。爻辞说,九五象征巨龙腾飞上天,利于见到有才德的大人取得了君主的职位,掌握了领导的权力。《小象》解释说,“飞龙在天”,这是取得君位的大人施展自己的才德,造福于民,发挥领导作用的大好时机。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上九指乾卦(the Qian
Diagram)最上的阳爻。爻辞说,上九象征这条巨龙向上腾飞,亢进过度,超过正常的情况,将会引来灾祸,悔恨不已。《小象》解释说,亢龙之所以有悔,是因为任何事物发展到盈满鼎盛阶段,必然会向反面转化,不可能保持长久。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用九”即用九之道,也就是全面而不是片面地应用乾元之道的方法论原则。爻辞说,乾卦六爻皆以龙为象,初爻表现龙之“潜”,二爻表现龙之“见”,三爻表现龙之“惕”,四爻表现龙之“跃”,五爻表现龙之“飞”,上爻表现龙之“亢”,虽然群龙全部具有纯阳刚健的内在品质,但是由于受到不同的客观环境的制约却有着不同的外在表现,因而“群龙无首”,不能把其中任何一条龙的外在表现孤立起来,奉为首领,当作必须遵循服从的固定的常规,如果在应用乾元之道的过程中有见于此,可获吉利。《小象》解释说,乾元之所以“用九”,是因为纯阳刚健的天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应该懂得阴阳协调、刚柔并济的道理,适应不同的客观环境的要求,灵活应用。《文言传》对乾元之所以“用九”也做出了两种解释:“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乾元用九,乃见天则。”这是把“群龙无首”提到“天则”即自然的法则的高度来理解,并且认为全面而不是片面地应用乾元之道,可以创造成就天下大治的辉煌业绩。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达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入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
  乾卦的总体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的总体精神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宇宙自然的法则而言,天道之刚健有力与地道之柔顺宽柔双向互补,协调并济,共同促成了万物的化生,就人文的价值而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也是两种应当具备而不可或缺的品德,合之则两美,离之则两伤。因此,乾坤并建,作到刚而能柔,柔中有刚,把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而形成一种中和之美,是管理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从事实际的运作所应当奉行的基本原则。但是,能有谁至阳又至阴?
------------------------------------------------------------------------------------------------------------------------------------------------------------------------------------------------------------------
坤卦(the Kun
Diagram)是《》之第二卦。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
  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为天,《坤》为地,《乾》为阳,《坤》为阴,《》将《乾》《坤》两卦安排在六十四卦之首,确实有些天地阴阳互生万物之含义。但是,统观《坤》卦各爻辞的含义和《坤》卦各爻辞之间的演变关系,我们还将会发现,简单地将《坤》卦理解为只是一种阴卦将是不恰当的。《坤》卦亦如同《乾》卦一样,也是《周易》总论的一部分,也有囊括《周易》含义的意思。从对《坤》卦的研究来看,它将显露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坤》卦如同《乾》卦一样,从“初”爻开始到“用”爻结束,也是反映一个事物由始到末的发展演变的全过程的。比如说《坤》卦的“初六,履霜,坚冰至”,是讲一个事物开始之艰辛,它和《乾》卦的“初九,潜龙勿用”一样,乃皆是叙述一个事物的开始阶段;《坤》卦再经历“六二”爻到“六五”
爻的“”鼎盛时期,亦如同《乾》卦经历“九二”爻到“九五”爻的“”的鼎盛时期;《坤》卦再到“上六”爻的“”的物极必反时期和到“用六”爻的“利用贞”的再造时期,它都和《乾》卦的“上九”
爻“亢龙有悔”的物极必反时期和到“用九”爻的“群龙无首,吉”的再造时期的内容安排完全相同。《坤》卦中显露出的第二个问题是,《坤》卦除了其阴阳符号全为阴(--)号,除了其卦辞中有“利牝马之贞”的阴的属性外,其它各爻辞的内容并不是全从阴柔一方面来论述《坤》卦的阴的属性的,一般的易学家们纯用阴性来图解《坤》卦中的各爻辞的含义完全是一种误解。比如说“六三”爻辞的“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历来都将此爻解释为“去辅佐君主”建功立业,为“地道”、“妻道”、“臣道”
之爻。实际上,此爻含义乃指去直接从事王事帝业,它和《》中说的“ 或从王事,无成”为同一含义。又比如说“六四”爻的“括囊,无咎无誉 ”
,历来都解释为“扎紧袋口,不说不动,这样虽得不到称赞,但也免遭祸患”
,这样解释仍是站在“阴道”、“臣道”、“妻道”的基础上注释爻义。实际上,此含义乃是指囊括四海之志的无咎无誉,它有如《乾》卦“九四”爻的“或跃在渊,无咎”一样,皆指《周易》中的“大人”们展露才华抱负一事。再比如说“上六”爻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历来都按“地道”、
“阴道”、将此爻解释为“阴气极盛,与阳气相战于郊外”。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误解。阴阳交战,何来龙与龙相斗之有?《坤》卦中显露出来的第三个问题是如同《乾》卦一样,它除了用哲学观点来论述一个事物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之外,在应用到具体问题上,它仍是围绕着政权的角逐进行论述的。如果说《乾》卦仅仅用“潜龙”到“飞龙”再到“亢龙”来比喻《周易》中的
“君子”“大人”们的兴起衰落,而《坤》卦则用“或从王事”和“括囊”
四海之志,吞并八荒之心,以及帝王们的“黄裳”服饰来直接陈述《周易》中的“君子”“大人”们的举措始末,在这一点上,应该说《坤》卦比《乾》卦更加具体和更加直言不讳了。
  我们在研究《坤》卦时,应特别注意这些问题,如不弄清这些,则便在刚从《周易》中的《乾》卦中得到一些启迪,则又在《坤》卦中陷入扑朔迷离之中。
  坤①下坤上
  坤②:元,亨,利牝马③之贞。君子有攸往④。先迷,后得,主利⑤。西南得朋,东北丧朋⑥。安贞吉⑦
  初六,履霜,坚冰至⑧
  六二,直方大⑨,不习⑩,无不利。
  六三,含章⑾,可贞;或从王事⑿,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⒀,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⒁,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⒂,其血玄黄⒃。
  用六,利用贞⒄。
  注释:
  ①坤:原始八卦之一。象征地。
  ②坤:六十四卦卦名之一。实亦总论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之卦,亦具体运用到国家政权及其代表人物的兴衰始末。
  ③牝马:“牝”(pin聘),雌马。
  ④攸往:所往。
  ⑤主利:预示顺利。
  ⑥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在《周易》中,有关此一类方位词不止一处,历来解释不一。“西南”,当指汉水长江流域一带。“得朋”,当指周初对汉水长江流域开发经营。“东北”,指殷商辖区,或确指东北的黎地一带。
“丧朋”,当无朋,或为敌,指黎地一带与姬周王朝为敌。
  ⑦安贞吉:朱熹注为“能安于正,则吉也。”从此注。
  ⑧履霜,坚冰至:“履”,踏。“坚冰至”,指严冬到来。全句指处境 严酷。
  ⑨直方大:“直”,正直;“方”方正,行事有规有矩;“大”,指德业博大。
  ⑩不习,不用练习。
  ⑾含章:“章”一辞,在古含义颇多,有“表章”之意,有“文采”之意,也有“乐章”之意,等。《》中也有“含章”一辞。但此处之“含章”当不同于《姤卦》之“含章”,《姤卦》为整饬后宫之卦,此卦却为总论部分。按下半句有“或从王事,无成”;又按此“或从王事,无成”实类同于《讼卦》“或从王事,无成”一义,指“大人”“君子”争雄天下一事,故此“含章”,当指这些“大人”“君子”的形象素质而言。
“含章”,指含有一定的文化道德修养,气质可嘉。
  ⑿或从王事:参《讼卦》的“或从王事,无成”,此处亦乃指直接去从 事,去开创帝王事业,并不是指去辅佐君王。
  ⒀括囊:实即囊括,实有如《》中的“囊括四海之意,吞并八荒之心”的含义。
  ⒁黄裳:指黄色衣服。《祀记·郊特牲》记栽有,古人腊祭时“黄衣黄冠而祭”;又传说黄帝服黄衣黄冕。此处“黄裳”乃指王侯大人统临天下。
  ⒂龙战于野:指一个旧的政权与一个新崛起的王者的二龙大战。
  ⒃玄黄:“玄”,黑色。“黄”,黄色。“玄黄”指血腥交战后的恐怖局面。
  ⒄利永贞:宜于永远贞正。
  
  全卦内容:
  《坤卦》由地下地上组成。
  卦辞的“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第一句是说《坤卦》亦有元始、广大、亨通之义,由于《坤卦》为阴卦,故利于柔顺的雌马的贞正。第二句,一般都将句子标点为“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这实际上都是错误的。因为这一辞语都是在“君子”修饰之下进行的,有如我们前边多次提到的“君子”一辞并不专指道德高尚的人,乃是“大人”“王”“侯”的同义语,所以,将此句标点为“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是不恰当的。如果标点成这样,“后得主”一辞必然变成良臣得贤主或后妃得明主一义。实际上,“先迷,后得”乃是指“君子”或“大人”在行事开始时,总是有些迷惘困惑;但由于“君子”“大人”们始终“终日乾乾”,自强不息,故有“
后得”之结局。由于如此,故此卦“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按照《周易》中每每使用这一方位词,具体地说,当与姬周王朝处境有关,也即与姬周王朝开发经营西南汉水长江流域有关,与东北的黎国(今山西黎城一带)为敌有关。最后一句“安贞吉”是说,若能安于正道,则为吉祥。
  “初六”爻的“履霜,坚冰至”,是说处于《坤卦》的初期,亦即一切 事物的开始时期有如在霜地和处严冬一样不容易。
  “六二”爻的“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是说在办任何事时,只要坚持正直,办事有规矩方圆,并怀有博大的德业,既就是不用练习什么其它,就此也足够顺利畅通无阻。此处的“直方大”一语,颇有些指“君子”“大人”的气质而言。也可以说乃是下一句的“含章”的同义语。
   “
六三”爻辞的“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前半句有接上一爻的含义,是说,只要这些“君子”“大人”们自身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素质,能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形质可嘉,那就可以在人们中树立一个良好形象,就可以帅众以从正。后半句是说,当此条件还不成熟之时,若要去从事王事帝业,那一定是无成的,但最终还会有一个良好结局的。此一爻有一个时空观念,也即实类同《》“九二”爻说的“”和“九三” 爻说的“君子终日乾乾”以及处在此时期的《》所要说的“或从王事, 无成”的用法。
  “六四”爻辞的“括囊,无咎无誉”,是说为争雄天下的“大人”“君子”们,自当有“囊括四海之志,吞并八荒之心”,这时已经羽毛已丰,谁也奈何不了,此时的举措既就是得不到什么赞誉,但也不会有什么祸患。此爻实类同《乾卦》“九四”爻的“或跃在渊,无咎”的含义和用法。在理解此爻时,切不可忘记此爻的时空概念,也即前边说的不可忘记“六三”爻的时空概念一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乾卦》是用龙在不同时空的变态来比喻事物的变迁,而《坤》卦则将这些变态换成了“君子”“大人”们“或从王事”“括囊”一类的直接举措变迁,这种更改倒使人们在疏忽了《坤》卦时空演变的同时,也更疏忽了这卦各爻辞的实质内容。
  “六五”爻辞的“黄裳,元吉”,是说此时已君临天下,到了一个极盛时期,此时自当大吉大利。此爻实类同《乾》卦“九五”爻的“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六”爻辞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此爻是言二龙大战,这一爻可能直指姬周王朝与殷商王朝的殊死搏斗。但理解此爻时,也不可忘记《乾卦》“上九”爻的“亢龙有悔”,这里指事物发展到极限,将有灭亡的危险。这里有指殷商王朝的有悔。也有指姬周王朝的有悔。《》中说的“飞鸟以凶”“弗过防之,从或戕之”以及《》、《》卦中说的“小狐汔济”的“濡其首”指的就是这些。
  “用六”爻的“利用贞”,此爻是一个半句话,此爻有接上一爻的含义,也即当此“龙战于野”的非常时期只有坚守贞正,才能化凶为吉。此爻也有《乾卦》“用九”爻“见群龙无首,吉”的含义,作者乐见于此新旧交替和时代变迁,但在此特别强调了“利用贞”一辞。
《易经杂谈》-
震、易经杂说
  易经中提到
  震为卦象的一种,
  震卦三初交为阳爻,二、三爻为阴爻,其数四,五行属木,居东方,色碧青。
  “震为雷,为龙、为立黄、为青、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在竹、为崔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养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震卦两阴爻在上,一阳爻在下,表示一种向上、向外发展的趋势。震为动、为雷。
  阴在上,有动荡不已的样子,为龙。
  天宝地黄,震,乾坤始交,故为黑黄色。
  一阳在下,二阴在上,故有大道之象。
  一阳在下专静而动,故为专。
  阳爻动于初,锐利进取,故决断躁动。震为青绿色,故为小青竹。
  芦苇上于虚,下茎实,象震阳在下,阴在上之象。
  震为动,马善动善鸣,为井足。震阳副,操动,故健。
  初阳在下,故象花生、洋芋、地瓜之士中物一由此可知所有事物都是按卦象、爻象、爻位及卦之性来类比的。
  震卦还具体拟如下事物:象意:上升、进步,出发,兴起,新生,勇敢,高,功名大,仁慈,追求,勤思,影响广、意气风发,好动,愤怒,惊恐,虚掠,粗心.轻举妄动,性急,冲突。夸大无礼,行走,出征,响动,高声等事物。
  人物:长男、大男、乘务员、指挥员、当头的、行政人员。
  性格:动而少静、勤奋、有才干、好动、仁慈直爽、性急易怒、脾气大、心烦急躁、暴躁、倔强、自尊心强、虚惊。
  人体:足、腿部、肝脏、神经、筋、左肋、右肩臂、头发。
  疾病:足疾、肝经之疾、肝火旺、肝炎、精神病、狂躁病、多动症;神经衰弱、歇斯底理症、羊癫病、神经过敏、惊吓病、妇科病、疼痛性症状、剧烈性症状、咳嗽、声带咽喉病症
  天象:雷、雷雨、雷鸣、地震、火山喷发。
  动物:龙、蛇、鹰、鹫、善鸣井足之马,善鸣之鸟、蜂,百虫、鹤鸽。
  物象:树木、竹子、鲜花、蔬菜、多节物、嫩芽、青绿色物、茶货、鞭炮、乐器音响、广播电话、行走的车类。火箭、飞机、飞船、大炮枪剑武器;裙、裤、蹄、鲜肉;闹钟。
  场所、建筑物:山林野地、林区、东向屋舍;菜地、菜市场、地震源、火山口;演凑会场、广播电台、邮电局、音像电器乐器店、歌舞厅、音乐茶座、杂技场、花店;闹市、噪声大之场所、喧哗地;游乐场所;大道、机场、发射场一战场靶场;军警公安部门。
  有利时间:甲乙寅卯壬癸亥子年月日时,忌庚辛申酉年月日时,次忌丙丁已午年月日时。有利方位:东、北、东南方;忌西、西北方,次忌南方。有利颜色:青碧、绿、黑色。忌白色,次忌红色
  乾为天而在上,坤为地而在下,艮为山,兑为泽,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
  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巽西南,兑东南,艮西北,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
  说卦传中提到: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八卦取于动物之象,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八卦取于人身之象,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易经杂说目录
内容提要  《易经》(又名《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它以象征阳的“—”(又称“阳爻”)和象征阴的“--”(又称“阴爻”)为基本符号,八卦(每一卦由三爻组成)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为基本图形,通过对这些卦象的解释,阐述了事物和现象生成变化的法则。
  本书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易经》的讲记。其中,前部分主要介绍了《易经》的一般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后部分着重解释了六十四卦(始“乾卦”,终“未济卦”),而以对“乾卦”的解说为最详。内容包括:卦名、卦辞、爻辞,以及解释它们的《彖辞》、《象辞》、《文言》等。具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晓的特点。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年诞生于浙江温州乐清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抗日战争时期投笔从戎。后赴台湾执教,执教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又远赴欧美国、欧洲等地,考察讲学。门生弟子遍天下。先生长期精研国学,读书数十万卷,于佛、道、佛皆有精深造诣,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诸学,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理解,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堪称一代宗师,在中西文化界有巨大声望。
  南怀瑾先生关心国家统一、民族振兴大业,一生致力于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以望九高龄,仍奔走各地,建立学堂,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尽心尽力,其成就贡献,举世称誉;其执著精神,感人至深。目录  敲门砖
  洁静精微
  《易经》的三原则
  理、象、数
  玩索而有得
  卦与八卦
  先天八卦
  后天八卦
  监本《易经》
  六十四卦的来源
  错综复杂
  错卦与综卦是什么意思?
  复杂的道理
  交互卦
  六十四卦的方圆图
  京房十六卦变
  从《系传》看京氏十六卦变
  京房卦变与人生
  京房卦变的用法
  先知——邵康节的毛病
  五行思想的起源
  什么是五行?
  五行的生克
  五行的方位
  天干与五行
  天干五行配
  天干的阴阳
  地支与黄道十二宫
  六十花甲与历史验证
  十二生肖
  地支与命理
  纳甲与易数
  察见渊鱼者不祥
  焦京师徒与郭璞
  金钱卦
  先知、神通与现代心灵学
  又一种卜卦的方法
  动爻的断法
  《河图》与《洛书》的文化根源
  从天文星象看《河图》
  《洛书》与大禹治水
  不传之秘
  《系传》——孔子研究《易经》的心得报告
  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
  动静有常 刚柔断矣
  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
  刚柔相摩 八卦相荡
  时与位
  日月运行 寒来暑往
  十二辟卦
  阳物、阴物,错把冯京当马凉
  阴阳与刚柔
  节气与十二律吕
  十二辟卦的应用
  生命的来源
  至简至易
  设卦而现象
  一动不如一静
  于变万化 非进则退
  生死、昼夜、刚柔
  天地之变尽于六
  居之安
  动的哲学
  自助、人助、天助
  善补过
  《易经》人生哲学的五大原则
  万事通
  三大问题
  乐天知命
  安土敦仁
  曲则全
  怎么睡着的? 怎么醒来的?
  神无方 易无体
  元、亨、利、贞的乾元
  潜龙勿用
  见龙在田
  终日乾乾
  或跃在渊
  飞龙在天
  亢龙有悔
  见群龙无首——吉
  《彖辞》——孔子对《易经》的批判
  宇宙万物的创造者
  玉皇大帝的六条龙马
  大吉大利的保合太和
  天行与天道——《象辞》的说法
  《文言》——人文的思想体系
  尽善尽美的人生
  特立独行——默默无闻的潜龙
  领导者的修养与风范
  知至至之 知终终之
  山中的宰相
  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莫到琼楼最上层
  用九而不被九用
  成功与成名
  好的开始
  性与情
  利与义
  心物一元
  理想与现实
  领导者的条件与修养
  度过危机
  无可无不可
  大人的境界
  只字真言
  坤卦的研究
  《参同契》透露了坤卦的秘密
  坤为什么独利母马
  大地的文化
  邵康节的宝瓶子
  不习无不利
  无成有终的哲学
  括囊无咎
  黄裳元吉
  物极则反
  用六永贞
  妇唱夫随 阴阳颠倒
  孔老夫子的因果观
  直内方外 四海一家
  抬轿子
  谨言慎行
  黄中通理——至高的人生境界
  嫌于无阳
  屯的卦义
  屯卦的创业精神
  站稳脚跟 待机而动
  屯如邅如 前程茫茫
  穷寇勿追 见机而作
  风云聚会 万事随心
  练达人情与食古不化
  泣血涟如 不可长也
  由宗教而教化人生
  中国文化的教育精神
  行到有功方为德
  刑法与教育功能
  易理的平淡与神秘
  秋胡戏妻
  《彖辞》、《象辞》的矛盾
  需卦爻辞
  学《易》与用《易》
  卦序的问题
  黑格尔的辩证历史观
  孔子说创世纪的开始
  从蒙到师,人类世界的第一次大动乱
  比泰之间的繁荣景象
  否——人类第二次的文明低潮
  同人大有——人类文明的更上层楼
  由蛊而剥 看人性的堕落
  由复到离看人生兴衰往还
  孔夫子的婚姻观
  功成,名遂,身退
  永无尽止
  不断的研究与求证
  附录 浅介南著《易经杂说》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书摘  天风媚。
  接着第二爻变了,外卦还是三乾,内卦第二爻变为艮卦,艮代表山,所以成为:
  天山遁。
  继续变下去,外卦还是不动,内卦第三爻变为三坤卦,坤代表地,于是成为:
  天地否。
  这样一看便次序井然,懂了这个道理,就易默诵了。
  也许还有人记不清楚,或者不满足,希望不要继续讲下去,先把媚卦、遁卦的道理说清楚:
  天风媚,外卦乾就是代表太空,内卦巽代表风——气流。如果学过地质学,学过地球物理学,就会发现我们的祖先越来越伟大。原来太空是无比的大,太空在数字上就是一个“0”。《易经》的数字和外国的数理学在最高处相同而且比外国好;只是在应用数学上,现代分析下来,谁好谁坏那是另一问题了。《易经》早就指出,宇宙间只有一个数——一,没有更多的。什么是二?一加一等于二,再加一为三,再加一为四,都是用一加出来的,一才有象,一从哪里来的?从“0”来的,“0”就代表没有,代表本体,代表没有数亦代表无穷数,包括了很多很多,等于一个房间,里面一样东西亦没有,一个空房间,说没有用也就一点用都没有,可是它的价值无比,因它可以做电影院,可以做舞厅,可以做课堂,所以“0”代表没有、代表无穷、亦代表天体——太空。太空在没有构成宇宙以前的第一个动能,以现代名词而言,是气体在流动,由气流的摩荡,慢慢凝结,因为气流的震荡,便发生了电力、热力,形成了泥土,高山也起来了,于是由天风媚,然后天山遁,遁就是逃避。意思是物质形成以后,最初的功能,慢慢在退位,像一幢房子建筑完成,开幕启用的那一天,亦是这幢房子开始衰坏的一天,也就是它开始“遁”的一天。
  最妙的是到了第三爻一变,外卦还是乾代表天,内卦完全变成坤卦,坤卦代表地,天地否,就是倒楣了。我们祖先的哲学可真妙啊!天地开辟了多好,西方的宗教认为上帝开辟天地,创造了万物,又照他的样子创造了人,这该多好!可是《易经》说,这要倒楣了,并不美丽,天地否,如果没有宇宙,亦没有人生,大家免得烦恼,都空空洞洞的,满好。一有了天地宇宙,便倒楣了。犹如一个穷小于,身上只有一个明天吃的馒头,晚上睡觉一定安逸,假使袋里忽然有了一百万,夜里反而失眠。
  内在开始变,变到第三爻,等于我们内在思想中动一个念头,想做一件事,一步步地思想成熟了,可以发展到外面去了,内卦影响到外卦,从内变影响到外变,外面环境亦受到影响了,于是外卦的第一爻亦开始变了,就变成为:
  风地观,再第五爻变了,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房易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