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c8h4o6al2o3与naoh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0.1250 mol/L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如图1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其中A仪器的名称为量筒,B的正确读数为22.80ml.(2)实验室很难配制准确浓度的NaOH溶液,需要用基准物质来标定,邻苯二甲酸氢钾( ,相对分子质量为204.0)是常用的基准物质.某学生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测定未知NaOH溶液的浓度.在本实验中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一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先在两边托盘上放等质量的纸片,取少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左盘,只用游码(单位:g)调整平衡时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所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为0.6g.②将称好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当观察到无色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现象时,可停止滴定,记录数据.③该学生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取固体质量均相同,达到滴定终点时记录所用未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下表:
NaOH溶液的体积(mL)
22.50则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为:c(NaOH)=-3L(用数据表示,不需计算)④以下操作会造成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B&(填序号)A.未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碱式滴定管B.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读数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滴定前未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洗锥形瓶.
科目:高中化学
某学生用邻苯二甲酸氢钾(相对分子质量为204)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若NaOH溶液的浓度在0.1mol/L左右,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1)写出邻苯二甲酸氢钾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将用分析天平精确称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放于锥形瓶中,加适量的水溶解,溶液无色,再加入指示剂酚酞(从甲基橙、酚酞、石蕊中选择),用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时,现象是无色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3)该实验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碱式滴定管、锥形瓶(写二种)(4)该学生进行三次实验,所取固体的质量均相同,填写下表: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16.96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1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只要写两种):A.滴定时有NaOH溶液滴到锥形瓶外面;B.未用NaOH溶液润洗滴定管;(5)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2mol/L.
科目:高中化学
邻苯二甲酸氢钾〔〕常以其性质稳定、相对分子质量(204)大、误差小的优势,用于测定未知碱液的浓度。现有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来滴定一定质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1)当达到滴定终点时,已知溶液的pH应为9.1左右,现给定甲基橙、酚酞、石蕊三种指示剂,你选择的指示剂是?    ?(已知甲基橙、酚酞、石蕊三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分别为3.1~4.4、8.2~10.0、5.0~8.0)。?(2)某学生的三次实验数据如下:第一次测定消耗体积较大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序号)。?①滴定管没有用NaOH溶液润洗,只用了水洗 ②滴定前管尖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③滴定终点把握不准,溶液呈深红色 ④溶液有洒落现象 ⑤滴定终点把握不准,溶液呈粉红色后又马上变为无色 ⑥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3)若m=0.04n,n=17,则c(NaOH)=    。
科目:高中化学
实验室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来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反应如
下:KHC8H4O4+NaOH=KNaC8H4O4+H2O。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呈酸性,滴定到达终点时,溶
液的pH约为9.1。
(1)为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加入
250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应选用_____________作指示剂,到达
终点时溶液由______色变为_______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提示:指示剂变色
范围与滴定终点pH越接近误差越小。)
(2)在测定NaOH溶液浓度时,有下列操作:①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剂; ②向
锥形瓶中加20mL~30mL蒸馏水溶解; ③用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半分钟不褪
色;④重复以上操作; ⑤准确称量0.4000g ~ 0.6000g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
250mL锥形瓶中; ⑥根据两次实验数据计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以上各步操作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操作中,将邻苯二甲酸氢钾直接放在锥形瓶中溶解,对实验是否有影响?
_____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4)滴定前,用蒸馏水洗净碱式滴定管,然后加待测定的NaOH溶液滴定,此操作使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现准确称取KHC8H4O4(相对分子质量为204.2)晶体两份各为0.5105g,分别溶[
于水后加入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体积平均为[来源:Z_]
20.00mL,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三9月期初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2分)实验室常用准确称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来准确测定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即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称为“标定”的一种方法。
已知:①NaOH溶液的浓度在0.1 mol·L-1左右,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应为9.1。
②邻苯二甲酸氢钾相对分子质量为204
(1)写出邻苯二甲酸氢钾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用托盘天平称好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放于锥形瓶中,加适量的水溶解,溶液呈无色,
再加入指示剂______(从甲基橙、酚酞中选择),用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时,现象是____________。
某学生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3)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________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2~3次
B.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未发现气泡
C.盛有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的锥形瓶中有少量水
D.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溶液凹液面最低点读数
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以至有些液滴飞溅出来
F.滴定到终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到了红色
(4)该同学所测得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结果保留三位小数)。当前位置:
>>>实验室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来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实验室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来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反应如下:KHC8H4O4+NaOH=KNaC8H4O4+H2O。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呈酸性,滴定到达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1)为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加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应选用_____________作指示剂,到达终点时溶液由______色变为_______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提示:指示剂变色范围与滴定终点pH越接近误差越小。)(2)在测定NaOH溶液浓度时,有下列操作:①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剂; ②向锥形瓶中加20mL~30mL蒸馏水溶解; ③用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半分钟不褪色;④重复以上操作; ⑤准确称量0.4000g ~ 0.6000g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250mL锥形瓶中; ⑥根据两次实验数据计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以上各步操作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操作中,将邻苯二甲酸氢钾直接放在锥形瓶中溶解,对实验是否有影响? ______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4)滴定前,用蒸馏水洗净碱式滴定管,然后加待测定的NaOH溶液滴定,此操作使实验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5)现准确称取KHC8H4O4(相对分子质量为204.2)晶体两份各为0.5105g,分别溶于水后加入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体积平均为20.00mL,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0112
(1)酚酞;无色;红色 (2)⑤②①③④⑥& (3)无影响(4)偏小(5)0.1250mol/L&&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实验室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来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主要考查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滴定&&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化还原反应的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法:1.特点:氧化还原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广泛,用于测定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物质,对不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可进行间接测定。氧化还原反应较复杂,常伴有各种副反应,反应速度较慢,因此,氧化还原滴定法要注意选择合适条件使反应能定量、迅速、完全进行。 2.反应条件:(1)滴定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化学反应式定量反应,且反应完全,无副反应。 (2)反应速度必须足够快。 (3)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化学计量点。 3.若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极慢,该反应就不能直接用于滴定。通常采用提高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增大反应物的浓度(2)升高温度(3)通过催化作用 4.氧化还原滴定法终点的判断(1)自身指示剂如KMnO4滴定H2C2O4时,KMnO4既是标准溶液又是指示剂。(2)特殊指示剂如用于碘量法中的淀粉溶液,本身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但它能与氧化剂作用产生特殊的颜色,因而可指示终点。(3)氧化还原指示剂 5.高锰酸钾法(1)基本原理和条件高锰酸钾法是以具有强氧化能力的高锰酸钾做标准溶液,利用其氧化还原滴定原理来测定其他物质的滴定分析方法。强酸性溶液中 MnO4-+8H++5e-→Mn2++4H2O 注意:但酸度太高时,会导致高锰酸钾分解,因此酸度控制常用3mol/L的H2SO4来调节,而不用HNO3或HCl来控制酸度。因为硝酸具有氧化性会与被测物反应;而盐酸具有还原性能与KMnO4反应。(2)测定方法: ①直接滴定法由于高锰酸钾氧化能力强,滴定时无需另加指示剂,可直接滴定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②返滴定法可测定一些不能直接滴定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 ③间接滴定法有些非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不能用直接滴定法或返滴定法测定时,可采用此法。 (3)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①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市售KMnO4试剂常含有杂质,而且在光、热等条件下不稳定,会分解变质。因此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不能直接配制使用,通常先配成浓溶液放置储存,需要时再取适量稀释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标定使用。 ②高锰酸钾溶液的标定常用于标定KMnO4的基准物是Na2C2O4。Na2C2O4在105℃~110℃烘干2h,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后,即可使用。已标定过的KMnO4溶液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重新标定。标定反应为: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4)标定时注意事项: ①滴定速度:开始时因反应速度慢,滴定速度要慢;开始后反应本身所产生的Mn2+起催化作用,加快反应进行,滴定速度可加快。②温度:近终点时加热至65℃,促使反应完全 ③酸度:保持一定的酸度(3mol/LH2SO4)。 ④滴定终点:滴入微过量高锰酸钾,利用自身的粉红色指示终点(30秒不褪色)。 6.碘量法 (1)基本原理碘量法是利用碘的氧化性、碘离子的还原性进行物质含量测定的方法。I2是较弱的氧化剂;I-是中等强度的还原剂。碘量法可用直接测定和间接测定两种方式进行。 (2)①直接碘量法(或碘滴定法)直接碘量法是直接用I2标准溶液滴定还原性物质,又叫做碘滴定法。直接碘量法只能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直接碘量法可用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直接碘量法还可利用碘自身的颜色指示终点,化学计量点后,溶液中稍过量的碘显黄色而指示终点。 ②间接碘量法(或滴定碘法)对氧化性物质,可在一定条件下,用I-还原,产生I2,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I2。这种方法就叫做间接碘量法或滴定碘法。间接碘量法也是使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溶液由蓝色变无色为终点。 ③间接碘量法的反应条件和滴定条件 A. 酸度的影响:I2与Na2S2O3应在中性、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反应。 B. 防止I2挥发的方法:在滴定前,加入过量KI(比理论值大2~3倍),减少I2挥发。 C. 防止I-被氧化(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①碘标准溶液(0.05mol/L)的配制和标定 A. 配制由于碘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通常情况下,碘标准溶液是采用间接法配制。配制0.05mol/L时,可取碘13g,加碘化钾36g与水50ml溶解后,加稀盐酸3滴与水适量稀释至1000ml,摇匀,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备用。 B. 标定:用三氧化二砷(As2O3)为基准物质,甲基橙为指示剂,用待标定的碘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②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mol/L)的配制和标定 A. 配制:Na2S2O3溶液采取间接法配制。操作步骤:称取硫代硫酸钠26g与无水碳酸钠0.2g,加新煮沸过的冷水适量稀释至1000ml,摇匀,放置8~10天,滤过,备用。在Na2S2O3溶液的配制过程中应采取下列措施:第一、为了除去水中的微生物,用新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配制。第二、配制时加入少量的Na2CO3,使溶液呈弱碱性,可减少溶解在水中的CO2、O2和杀死微生物。第三、将配制溶液置于棕色瓶中,放置8~10天,待其浓度稳定后再标定,但若发现溶液浑浊,需重新配制。 B. 标定:以K2Cr2O7为基准物,加入碘化钾置换出定量的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标定方法为:精密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物质重铬酸钾0.15g,置碘量瓶中,加水50ml溶解,加碘化钾2.0g,轻轻振摇,加稀硫酸40ml,摇匀,密塞,水封后在暗处放置10分钟,取出加水50ml稀释,用待标定Na2S2O3溶液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剂3ml,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亮绿色为终点。滴定反应为:
发现相似题
与“实验室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来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8705489581862668566293553108647解析:在碱性条件下,可能产生CO2气体,而应是CO32 -,故B项错。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A.图①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g)的影响,且乙的压强大C.图③表示向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D.图4表示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合成氨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0.045mol?L-1?min-1,从11min起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d
科目:高中化学
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1mol&NO2气体降温后颜色变浅,其所含的分子数仍然为NA②标准状况下,含NA个氩原子的氩气体积约为22.4L③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NA④1.0L&0.1mol/L的醋酸钠溶液中含CH3COOH、CH3COO-粒子总数为0.1NA⑤Fe与0.1mol氯气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⑥1mol&Cl2发生氧气还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2NA.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⑤⑥D.②④⑤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09?肇庆二模)某校科技活动小组用镁粉、盐酸、醋酸及设计的右图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对两种酸分别与镁反应的速率以及是否存在电离平衡进行探究.(1)组装完成后,某同学发现该装置在设计上存在明显缺陷:根本无法完成实验,甚至存在危险,其缺陷在于A、B两个量筒口用胶塞密封,反应产生的H2会造成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或密封的量筒内气压随反应开始后不断增大,会造成烧瓶或量筒因压强过大将胶塞推出],其改进方法是除去A、B量筒口的胶塞.(2)改进装置后,检查一侧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槽中,用手捂住烧瓶,如果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导管内有一段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3)欲配制100mL实验所需浓度的盐酸,除50mL量筒、烧杯、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之外,还需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100mL容量瓶、玻璃棒.正确操作,记录得到下表中部分实验数据.分析数据,观察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01kPa50mL量筒内气体读数
40mL0.1mol/L醋酸溶液
40mL0.1mol/L盐酸溶液
t(a1)=155s
t(b1)=7s
t(a2)=310s
t(b2)=16s
t(a3)=465s
t(b3)=30s
t(a4)=565s
t(b4)=64s
t(an)=865s
t(bn)=464s(4)在实验数据中:①t(a1)远远大于t(b1)的原因为:开始阶段醋酸溶液中的[H+]远小于相同浓度的盐酸中的[H+];②由t(b3)-t(b2)>t(b2)-t(b1)或t(b3)>t(b1)+t(b2)[用含t(b1)、t(b2)、t(b3)代数式表示]说明盐酸是可能不存在电离平衡;由t(a3)-t(a2)=t(a2)-t(a1)或t(a3)=t(a1)+t(a2)[用含t(a1)、t(a2)、t(a3)代数式表示]说明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5)通过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回答出两点即可):①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醋酸与金属反应时,盐酸开始反应速率大,过一段时间后醋酸较盐酸反应速率的快;②盐酸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
科目:高中化学
某芳香族化合物A的水溶液显酸性,测得A分子中无酚羟基.A可发生下图所示转化,其中F为五元环状化合物;G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F和G互为同分异构体;H和I都是医用高分子材料.请回答:(1)E中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羧基.(2)③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3)②的化学方程式是.(4)A与H的结构简式分别是、.(5)D与足量X溶液作用后可得到C7H5O3Na,则X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是NaHCO3.(6)符合下列要求的G的同分异构体中有一种具有反式结构,该反式结构是(用结构简式表示).①能发生水解反应&&&&②分子中不含环状结构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科目:高中化学
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仪器装置完成有关实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甲组同学验证H2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仪器连接顺序为(括号内为对应装置中的药品):①在A中发生反应时,常加入少量CuSO4溶液,其作用是.②列举一条能证明H2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③点燃B处酒精灯必须检验H2的纯度,通过用燃着的木条点燃E中泡沫就可以达到目的.用这种方法检验H2纯度的优点是.(2)乙组同学选择A、C、D装置,制取少量SO2气体并探究其还原性.①装置A中制备SO2应放入的试剂是(用字母表示);a.10%稀硫酸&&&b.70%浓硫酸&&&c.稀硝酸&&&d.Na2SO3固体&&&e.Na2SO3溶液②为了证明SO2具有还原性,装置C扣可放入H2O2与BaCl2的混合溶液,实验现象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③装置D&中可放入的药品为.答案:0.1250 mol/L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如图1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其中A仪器的名称为量筒,B的正确读数为22.80ml.(2)实验室很难配制准确浓度的NaOH溶液,需要用基准物质来标定,邻苯二甲酸氢钾( ,相对分子质量为204.0)是常用的基准物质.某学生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测定未知NaOH溶液的浓度.在本实验中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一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先在两边托盘上放等质量的纸片,取少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左盘,只用游码(单位:g)调整平衡时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所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为0.6g.②将称好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当观察到无色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现象时,可停止滴定,记录数据.③该学生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取固体质量均相同,达到滴定终点时记录所用未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下表:
NaOH溶液的体积(mL)
22.50则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为:c(NaOH)=-3L(用数据表示,不需计算)④以下操作会造成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B&(填序号)A.未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碱式滴定管B.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读数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滴定前未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洗锥形瓶.
科目:高中化学
某学生用邻苯二甲酸氢钾(相对分子质量为204)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若NaOH溶液的浓度在0.1mol/L左右,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1)写出邻苯二甲酸氢钾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将用分析天平精确称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放于锥形瓶中,加适量的水溶解,溶液无色,再加入指示剂酚酞(从甲基橙、酚酞、石蕊中选择),用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时,现象是无色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3)该实验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碱式滴定管、锥形瓶(写二种)(4)该学生进行三次实验,所取固体的质量均相同,填写下表: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16.96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1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只要写两种):A.滴定时有NaOH溶液滴到锥形瓶外面;B.未用NaOH溶液润洗滴定管;(5)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2mol/L.
科目:高中化学
邻苯二甲酸氢钾〔〕常以其性质稳定、相对分子质量(204)大、误差小的优势,用于测定未知碱液的浓度。现有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来滴定一定质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1)当达到滴定终点时,已知溶液的pH应为9.1左右,现给定甲基橙、酚酞、石蕊三种指示剂,你选择的指示剂是?    ?(已知甲基橙、酚酞、石蕊三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分别为3.1~4.4、8.2~10.0、5.0~8.0)。?(2)某学生的三次实验数据如下:第一次测定消耗体积较大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序号)。?①滴定管没有用NaOH溶液润洗,只用了水洗 ②滴定前管尖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③滴定终点把握不准,溶液呈深红色 ④溶液有洒落现象 ⑤滴定终点把握不准,溶液呈粉红色后又马上变为无色 ⑥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3)若m=0.04n,n=17,则c(NaOH)=    。
科目:高中化学
实验室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来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反应如
下:KHC8H4O4+NaOH=KNaC8H4O4+H2O。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呈酸性,滴定到达终点时,溶
液的pH约为9.1。
(1)为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加入
250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应选用_____________作指示剂,到达
终点时溶液由______色变为_______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提示:指示剂变色
范围与滴定终点pH越接近误差越小。)
(2)在测定NaOH溶液浓度时,有下列操作:①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剂; ②向
锥形瓶中加20mL~30mL蒸馏水溶解; ③用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半分钟不褪
色;④重复以上操作; ⑤准确称量0.4000g ~ 0.6000g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
250mL锥形瓶中; ⑥根据两次实验数据计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以上各步操作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操作中,将邻苯二甲酸氢钾直接放在锥形瓶中溶解,对实验是否有影响?
_____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4)滴定前,用蒸馏水洗净碱式滴定管,然后加待测定的NaOH溶液滴定,此操作使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现准确称取KHC8H4O4(相对分子质量为204.2)晶体两份各为0.5105g,分别溶[
于水后加入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体积平均为[来源:Z_]
20.00mL,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三9月期初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2分)实验室常用准确称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来准确测定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即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称为“标定”的一种方法。
已知:①NaOH溶液的浓度在0.1 mol·L-1左右,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应为9.1。
②邻苯二甲酸氢钾相对分子质量为204
(1)写出邻苯二甲酸氢钾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用托盘天平称好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放于锥形瓶中,加适量的水溶解,溶液呈无色,
再加入指示剂______(从甲基橙、酚酞中选择),用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时,现象是____________。
某学生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3)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________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2~3次
B.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未发现气泡
C.盛有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的锥形瓶中有少量水
D.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溶液凹液面最低点读数
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以至有些液滴飞溅出来
F.滴定到终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到了红色
(4)该同学所测得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结果保留三位小数)。C4H8O2和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百度作业帮
C4H8O2和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4H8O2和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我爱枫儿xvCE
光是化学式不可以的,要有结构简式,不然有多种可能!C4H8O2
可以是羧酸 这就有2 种可能, 还可以是酯 这有5种可能,你要我怎么回答呢?
这只是他的实验式 必须要写成结构式才有法写 因为这种包括醇和酸
C4H8O2,有什么官能团啊
C4H8O2+NaoH=C4H8ONa+H2O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aoh变质化学方程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