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小电影”是什么意思?有没有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现在的剧本有对话多,画面声音描写少的问题。
  电视剧靠对话推进剧情。
  电影靠的就是画面。
  《雪国》是一个“天方夜谭”一样,以片中人物讲故事推进剧情展现全貌的电影。
  一般我喜欢一个镜头一行,即使不是一个镜头一行,起码,对话和画面要分行。
  一场都是画面,一场都是对话,我也不认同,日式剧本是,对话,画面,动作,人物表情和声音元素相结合。描写角度和文笔都比较细致,既容易拍摄,也富有文学美感。
  好莱坞的剧本,无论电视电影,毕竟好莱坞和我们情况太不一样了,人家是编剧为王,编剧可以在剧本里指挥导演,但是咱不行,所以好莱坞剧本格式,千万不能学。
  中国内地也是剧本格式多多,有的大牌,有自己的独特格式,这也是特权,换个人就行不通了。有的剧本,加双引号,这虽然也可以,但总归,既麻烦又有混钱的嫌疑,不怎么赞同。
  有的剧本,如大明宫词,那样的剧本,就是类型剧本,甚至出现了不应该有的心理活动描写,而其语句和太诗意,只能是类型剧本。和大明宫词这个电视一样只有一个。
  我看一些有些名气的编剧的剧本,里面出现了“升格”“主观视角”“特写”“特效”,有一个导演,说到此,对此深恶痛绝,嗖嗖发来导演台本,证明编剧写术语纯属狗拿耗子。
  至此,白某人从不瞎费功夫写镜头术语。
  比较来,比较去,于是决定写日式剧本。以下是日式剧本范例:
  《 啊,无声的朋友 》 编剧:铃木尚之
  1、满洲旷野、夜(1944年)
  货物火车在远方行驶。火车头的前灯和车尾乘务员室的尾灯幻影般地移动着。
  2、满洲旷野、夜
  火车在黑暗中奔驰。
  3、满洲旷野、夜
  随着尖历的汽笛声,火车头迎面而来。
  前灯刺目的光芒。
  火车在轰隆轰隆的车轮声中掠过画面。
  绵延不绝的黑色货车车皮。
  日式剧本是实用性和可读性的结合,无论是格式还是写法,都适合中国情况。
  电影剧本和电视剧剧本也是不同的,电影侧重光影画面和背景声音元素的运用,但电视侧重对话推进故事发展(电视剧,对话里展现情节,画面、背景声音,都是过场戏。)。
  以下附加一个电影剧本写作要点:
  电影剧本的写作格式
  特点:
  (1)可视性强,用画面叙事。
  (2)画面力求具体,避免过于笼统、模糊不清。
  (3)努力运用声音元素。
  (4) 文字清爽、干净。主要表现影像、声音、剪辑等。
  (5)以场分段,以镜头分行。一个场景一个段落,一行一个镜头。
  (6)每段开头注明场号、地点、时间。
  如、 22、长安街、晨
  23、李芸卧室、晚
  (6)注意场景之间的转场要连贯、自然、符合逻辑。
  (8)不用或少用专业电影术语
  一般来说,电影剧本可以不写内外景别。
  电影剧本的要点:电影化的表述。文字清爽干净。思路清晰(影像、声音、剪辑内容)。
  也就是,电影剧本,需要让人一眼看去,就觉得,这的确是电影剧本。和电视剧严格区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2张
  “电影剧本,每一场大概几个字”,这个,基本上没有办法回答的。    只能说,90分钟,大概100到120场,3万到3.5万。    但字数不代表内容,如果剧本里包含的可拍摄的内容多,字数不太多,或者,字数多,可拍摄的内容不多,都是需要酬情增减场数字数的。多了无妨,少了可不行。    有人说,剧本,学的会的人,甚至可以一点就会,学不会,电影学院编剧系学一辈子都没有用。    虽然夸张了。但是,还是有道理的,说的就是,融会贯通和“聪明”的重要性。    剥去格式这样的技术问题,剧本,还是复杂的叙事技巧、语言美学、画面描绘技巧等问题。    格式只是写剧本的基本工具。比如:笔和纸或者电脑是写文章的工具,但绝对不是有了笔和纸或者电脑就能写的出文章。    同理,能教的,都不是问题,不能教的,才是大问题。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各人。    无论是学院派,还是自学成才派,无非就是格式问题。当然,学院派可能入门有捷径。    无论如何,急于求成都可能不成事。    反而是喜欢剧本文学的,可能更有乐趣。    如,因为喜欢莎士比亚而走上自己写剧本的道路。    
  我也是自己学剧本的,但我不是很喜欢电视剧,所以就去学电影剧本。    希望能和大家共同进步。
  相当好的帖子,为毛没人顶?新人整天想着拜高人,遇到真正有用的帖子都成睁眼瞎了。
  哎呦,我最近觉得日剧的剧本写法最好的,楼主好有先见之明啊哈哈哈
  楼主好人好贴!!顶顶顶!!!
  广告一大堆?晕倒。    我也觉得日式剧本写法最好。
  电影,我觉得,电影需要商业化,但也一定非常需要艺术。  不能说电视剧没有艺术,但电视剧的艺术,是故事情节处理技巧,这是它的全部,只有情节对头,其他可以忽视,如,于正的宫。  
宫一切都勉强,但胜于会将故事。迎合了观众喜欢轻松诙谐的可又有一定严肃性不落入搞笑喜剧的心理。说白了就是,观众都喜欢做梦。  
电视剧最好给他们提供,情节曲折但是富有积极温暖情调的,现实里不太可能的故事。韩国片的成功也在于,他们给观众编织了梦想。大部分人现实生活里不太可能有的生活和事情,只在极少数人生活里才有,这就是梦想。    
韩国片是把富裕奢华的少数人的生活,通过灰姑娘的故事,展现给观众,观众一般代入感很强,平民邂逅豪门并成为豪门,这让人愉悦。    
美剧富有生活气息,也不是什么奢香华丽的故事,问题就在于,国别差异让中国人对美国感到新奇。凡是异国电视剧,都是新奇感作怪。除去美剧的各种吸引人的技巧,美国人的言行习惯和生活方式才是真正吸引大部分人看美剧的第一缘由。    
刚刚看了唐顿庄园,讲诉英国贵族和贵族的仆人的故事。他们把电视剧拍得像电影,画面很精良,情节也紧凑,没有中国电视剧的细枝末节滥竽充数的现象。基本上每一集都有非常抓眼球的情节和事物,人。绝不在不必要的地方浪费世间。也绝对不矫情,中国的毛病就是,电视剧里,人物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言行,都严重脱离中国人的现实情况,显得很假。假冒伪劣。    
电视剧,情节第一。但是,不代表可以随意违背本国的现实情况。梦想,应该是平民的梦想,有距离的,但是绝对不是不切实际的。    
电视剧需要煽情,然而,不是演员呼天抢地地装模作样,观众就会买账,观众不是傻瓜,也不是审美文盲。更不是不懂得的逻辑和哲学。他们只是不会用文字表达。    
电视剧沦落到今日的尴尬境地,其实,和编剧还是很有关系的,中国的电视剧编剧,恕我直言,请见谅:中国的电视剧编剧,严重缺乏历史常识,历史知识,更严重缺乏文学修养,和哲学,美学方面的素养,导致他们的剧本看起来就是猴戏。徒有其形,自己以为欺骗了别人,实际上,却是惹得人家当作猴戏看。    
电视剧和文学,哲学,美学,历史,似乎没有关系,但少了这些,剧本就真的只剩下了情节。如,周星驰的电影,也是如此。    
无意攻击周星驰先生,无意贬低他。无厘头的存在,总能找到它的合理性。只是,无厘头如果流行了这么年还要继续一成不变,不是国情有问题,就是周星驰本人太过自信。    
毕竟,粗俗,丑陋,无意义纯粹的爆笑和匪夷所思的人物,是用一种畸形的审丑快感来进行消遣,排解压力。偶尔为之是上佳,一如既往的重复,只能导致最终滑铁卢。选秀和情景喜剧也红极一时,警匪片,香港武打,古装,都红过,结果何如?    
观众走会有的,只是多少问题。只是口碑好坏问题。随着国家的富裕,人民的富裕,人民的审美会逐渐提高,仅仅是快感,已经满足他们。    
现在相当的一批观众对电视剧的冷漠态度就是证明。    
电影现在也在进行着潮流的更改。武侠武打的时代过去了。港台片的时代早就过去了。迷信大导演的时代也过去了。现在的电影圈,正在探索当中,几部国产,雷声大,雨点小。    
其实是电影找不到新的类型来迎合市场。同时剧本也需要改进。    
大制作,大手笔,大明星,大场面,说实话,已经激发不了任何一个环节的兴奋。电影的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固然,哈利波特,指环王这样的电影够靓丽,但是,海上钢琴师,欧洲独立制作片,还有一些非常文艺的小电影,距离就在于,中国电影深度不够。好莱坞不该是中国的效仿对象。日本,欧洲,才是可以学习的。    
日本名片几乎没有什么恢宏的场面,欧洲的特色,都偏向于深度和文艺,尽管好莱坞的电影可以炫目的让人失明,但中国的国情,日本,欧洲的细水长流式才是王道,徐克的老电影就是证明。    
青蛇,东邪西毒,花样年华,徐克王家卫,都是以风格、内涵,文艺性取胜。张艺谋做的大场面除了奥运,倒没有一部好口碑的,让他成为名导演的基础和关键,还是他的文艺片,和文艺片的底子。    
在中国被人怀念的几乎都是有性格有风度的电影,卧虎藏龙的成功,不在于武打戏份,在于飘逸的东方美学。    
迎合潮流往往被潮流抛弃,还不如反思现状,回归本道。    
个人认为,日式的电影,王家卫徐克的老电影,欧洲偏向文艺的片等,才值得我们现在将来,一直的去学习,实践,改进。    
一个国家的电影,应当符合本国的传统审美情趣。  
    发个旧体诗(律诗)    山间访苔藓  小径滑奴脚,清风搀故人。  林间留鸟叫,荒地有苔痕。  高山君子第,访客有听闻。  特到云深处,邀侬入我盆。    
  日本编剧铃木尚之的电影剧本就可以做范例,以他的剧本为样板的日式剧本,的确是最佳剧本格式。  可能我天生反骨仔,对于电影学院的教材,讲义,其实也持有怀疑的态度。    学院里能学的,其实,都不是问题。    只是人家在学院里,自学的在社会里。    编剧的非科班,编剧系的往往写不出好的,学文学去写剧本往往出人意料。    我不是很了解,但似乎,编剧圈里,科班的是找工作比非科班的容易,但是,好的剧本往往不是科班的写的。    很多名编剧,一看简历,全非科班半路出家修行。    也许编剧,能教的真的仅仅是套路和格式。
  发错了。。重发    
  雪国剧本请仅仅停留于观看的程度。版权已保护,归白妖娆所有,侵权将被追责。
  文中特地标明日式剧本,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提醒自己的。
  @不许投降啊
21:24:00    相当好的帖子,为毛没人顶?新人整天想着拜高人,遇到真正有用的帖子都成睁眼瞎了。  -----------------------------  哪里有什么高人会收徒弟。  根据我学旧体诗词的经历,学习任何东西,都只能靠自己。靠自己。    
  其实日剧完全可以当小说了,除去心理描写外,很独到,精彩!!顶顶顶
  @子介-26 8:27:00    其实日剧完全可以当小说了,除去心理描写外,很独到,精彩!!顶顶顶  -----------------------------  我也看过多种日本剧本,觉得最可取的,就是铃木尚之。    《 啊,无声的朋友 》 编剧:铃木尚之。可拍性可读性都很强,也没有任何多余的枝叶。也不出现剧本不该出现的标点符号和心理活动等。  --------------------     
1、满洲旷野、夜(1944年)  货物火车在远方行驶。火车头的前灯和车尾乘务员室的尾灯幻影般地移动着。    
2、满洲旷野、夜  
火车在黑暗中奔驰。
3、满洲旷野、夜  
随着尖历的汽笛声,火车头迎面而来。
前灯刺目的光芒。
火车在轰隆轰隆的车轮声中掠过画面。
绵延不绝的黑色货车车皮。
4、同上  
一节黑色油漆已经剥蚀的车身,满洲铁路的标志和车号的数目字在星光下隐约泛出白色。
车门微开着,车厢里黑暗无比。
单调的车轮声。
尖锐短促的汽笛声。
单调的车轮声。   
5、车厢内  
军曹松本在黑暗中点名的声音。
重叠着其他分队长点名的声音。
百濑点火抽烟,他的脸在黑暗中显现。
百濑深深吸了一口烟后,把香烟递给旁边的吉成。
吉成的脸在香烟火星中闪现。
香烟在十三个分队队员之间依次轮转。
  以铃木尚之为代表的日式剧本特点:  电影化的表述。文字清爽干净。思路清晰(影像、声音、剪辑内容)。没有多余的枝枝叶叶。    如果说,文学美感,那就应该推荐桥本忍的《沙器》    中国网上找的到的,著名的剧本有,《孔雀》,也是比较规范的。就是有时候出现不该出现的无法拍摄的描写。    可以自行毕竟哦。
  可以自行比较。中日剧本的差异。一目了然呢。  我觉得,学习日式剧本是编剧的明灯。。呵呵。
  真是收获两良多呢
  高不高的不说,至少这个帖子比许多自以为是的烂贴强多了。
  电影剧本,是编剧的艺术感觉体现,至于导演如何采纳,与编剧无关,但编剧必须这样创作,这是基本功的再现,是编剧素质的体现。
  @yxubb
14:25:00    电影剧本,是编剧的艺术感觉体现,至于导演如何采纳,与编剧无关,但编剧必须这样创作,这是基本功的再现,是编剧素质的体现。  -----------------------------  是啊,编剧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揣摩导演是否会采纳,反而多余,人的心思都是活的,如何能把握。况且是陌生人,商业化的。    编剧不应该屈就不应该去逢迎,做好剧本功夫才是正经。不然,难以为继;
  我有看过一本书,21天搞定剧本,快递到家的时候,我妈妈用方言念,顿时感觉,怪怪的。    果然,里面写的固然好,可是完全不能应用于中国。    出版社出这样的书,纯属骗钱。如果有人拿好莱坞的剧本教育人家,纯属骗人。    好莱坞的固然好,非常好,只是,种种原因,中国有中国的情况,中国会有中国自己的电影工业区别于好莱坞。    所以,不要拿好莱坞说事。
  也许,大家看了我密密麻麻的字,都吓跑了吧。    我一不是熟面孔,二不是名编剧。    我希望能遇见一些人,互相提携,共同进步。    若是能遇见喜欢我的剧本,更好。
  上面的电影,片名是:《落日》短片电影 反思二战的挽歌       像这样对演员的演技有着高要求,但是题材古董,不时尚也不大众的电影,其实也难堪。    虽然是二战题材,但是,内容和打打杀杀无关,既不表现敌人的凶残,也不表现抗日的艰辛和英勇,反映的是战争后,民众的心态。    大题材小角度,这个剧本关心的是人性,而不是大道理,主旋律。    编剧不能要求电影圈走向如何,但我还是想说,只要中国还是一窝蜂的追求轰动性效应,追求大场面,追求主要人群,主旋律,等等“大”的东西,直接忽视细节和小众,中国的电影就不能真正工业化。    工业化的标志,不是大制作大手笔,而是有面向小众的独立制作片,小众电影,人性关怀,文艺片等等偏向文艺和小众风格的电影类型成型,才证明市场的成熟。    爱情,时尚,诙谐喜剧,只是快餐,再好也只是点心,撑不起电影工业化。尽管爱情时尚片成本低演员要求低,但是,小众电影,独立制作,文艺片,近乎于默片的短片独立制作文艺类小电影,成本都不高。为什么不尝试更有意义的。    文化是内涵,永远不是块餐式的东西可以替代的。    
  学习了,向妖娆致敬!
  当代古典文学圈,有一种怪象,就是,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快餐化。  诗词代言人安意如,不会写诗词。  滑天下之大稽,诗词代言人不会写旧体诗词。  是否大家都以为诗词的写法已经灭绝了?  非也。    如果真的喜欢诗词,那么就读诗词,甚至可以学习写旧体诗词。  安意如,只能欺骗初中生高中生,是当代诗词界的笑柄,都拿安意如当骗钱的小丑呢。    这就是文学的悲哀,明明旧体诗词还活着,很多人却以为它已经死了只能被解剖。    诗词既不难懂,也不难学。旧体诗词都是有格律谱子的。按谱填词作诗。押韵有韵书,平水韵和词林正韵。按韵部押韵。根本就是技术活。诗词的好坏,只是各人文言水平,灵性悟性和文学素养高低的问题。    即使是当代人,也可以学会旧体诗词(就是当代人口里的唐诗宋词)。贴个我自己的。      青玉案.惜花人  听闻落雨怜花冷。  晚风里,匍幽径。  欲挽哀歌终不肯。  繁华颓败,些个渐永。  空自伤流景。  星光云影蛩声定。  玉簟生凉教人醒。  此种凄凄今古亘。  一城烟雨,一城寂静。  秋气催愁更。      
  @白妖娆
8:37:00    @子介-26 8:27:00      其实日剧完全可以当小说了,除去心理描写外,很独到,精彩!!顶顶顶    -----------------------------    我也看过多种日本剧本,觉得最可取的,就是铃木尚之。    ......  -----------------------------  请问,你看过《啊,无声的朋友》这部电影没?
  青玉案.惜花人    听闻落雨怜花冷。    晚风里,匍幽径。    欲挽哀歌终不肯。    繁华颓败,些个渐永。    空自伤流景。    星光云影蛩声定。    玉簟生凉教人醒。    此种凄凄今古亘。    一城烟雨,一城寂静。    秋气催愁更。  --------------------------------------------------  再问下子,这是当代人学会旧体诗词的证明还是当代人没学会旧体诗词的证明?
  其实要挑刺是非常容易的事。  白某得名于诗词圈,并不觉得,争斗挑刺有何乐趣。  如果喜欢我话,一起讨论,不喜欢,就无视我。
  诚然,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但愿能得到指导和改正。
  版里有几个卖不掉剧本急疯了的,楼主不必介怀,对这几个忽视他的存在就是了。傻子和疯子的主要特征就是逞能,谁都不如他(甚至长相、扮相、舞姿),所以才有疯子在街上出洋相的事。
  @商业为主
0:03:00    青玉案.惜花人      听闻落雨怜花冷。      晚风里,匍幽径。      欲挽哀歌终不肯。      繁华颓败,些个渐永。......  -----------------------------      问下子,这是当代人学会旧体诗词的证明还是当代人没学会旧体诗词的证明?  瞧这话问的,谁敢回答?!!!
  好是好,不过国内的绝大部分导演们可能并不认可这种剧本格式,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剧本局限了他们作为导演的想象力,如果换成文学剧本,他们会高兴,因为等片子杀青以后,他就可以说:这完全是我拍出来的片子。      总的来说,我们国家的整个行业如同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群众意识一样,除了浮躁再没别的。
  形式是次要的重在表现,编剧要会讲故事,内容都差不多会讲的就好看。用镜头讲故事,只要有这本事也行。
  @林溪001
12:49:00    @商业为主
0:03:00      青玉案.惜花人        听闻落雨怜花冷。        晚风里,匍幽径。        欲挽哀歌终不肯。......  -----------------------------  谁敢回答,你林老师就可以回答,但你永远不会干那得罪人的事,即使别人冒犯,你也是捏鼻子潜水不做声,所以是大好人哈。  白妹妹自陈因诗词得名,但所作诗竟然空无一物,多处谬误,难以细究,更遑论品赏。  如首句青玉案三字,顾名思义是青玉作案,青玉制成的案子,会有这个东西吗?是诗人臆造的吧?  第三句晚风里,还象古体诗词吗?匍字何解?匍在幽径上市种什么样的姿态?  第四句挽歌之挽什么意思?能挽哀歌么?还有终不肯,这是古诗词吗?  第五句些个渐永解释下,林老师,本地文盲车载斗量,你林老师该不算吧?  下面的伤流景、星光云影、玉簟生凉、蛩声、催愁更这些都问题不小。  仿写古体诗词最忌今人乱造古词、复古意境,光仿个表面自有一帮自诩附庸风雅之人乱弹清风,但在真正写字行家眼里,哪有什么可遁隐的文章才华呢?  主要对林老师说的,其他人可以不作细想。  林老师该不会受不了以上批评。
  @商业为主
0:03:00  青玉案.惜花人  听闻落雨怜花冷。  晚风里,匍幽径。  欲挽哀歌终不肯。  繁华颓败,些个渐永。......  -----------------------------  @林溪001
12:49:00  问下子,这是当代人学会旧体诗词的证明还是当代人没学会旧体诗词的证明?  瞧这话问的,谁敢回答?!!!  -----------------------------  白某在诗词圈也算是个前辈,辈分和水平都不低。这个词,是绝无问题的。  人和人的看法必然都有不同之处,进步来自于探讨和争论。    老实说,辛亥革命来,因为破四旧,白话文运动,简化汉语汉字等,旧体诗词处境很不好,网络兴起的时候才重新开始恢复生气。    当代诗词只存在于民间,只能存在于民间,只能通过网络扩张,宣传,发扬。    旧体诗词人都是自学成才,圈内对于诗词改革或者守旧争议颇大,派系林立。  鄙人是今年刚刚平地起高楼的人物,因为诗词圈内,都是文人,文人爱名,争夺甚激烈,所以,白某忽然声名鹊起,遭受了匪夷所思的经历,好的,不怎么好,很不好的。    诗词对于古文的要求颇高,因为是旧体,所以,现代汉语尽管可以用,但是,基本上没有用。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逻辑,语法,语序,都是不同的,现代人缺乏古文的教育,所以,诗词和当代人很隔膜。即使是诗词圈内的一些高手,也错误多多。    不怪圈外人不懂。诗词本也没有指望在当代被人理解。    旧体诗人,词人,其实都是寂寞而孤独的人。  都是写给自己,写给相同的人看的。喜欢的,会很喜欢,不喜欢,弃若敝履。    因为宋代最强盛的汉语种类是吴语,宋代学士都会吴语,不会也得会,词韵就是吴语。所以,当代对普通话以外的语言的打压,造成当地人更加不能理解旧体诗词和元明散曲,套曲。    语文教科书里挑选的,都是最通俗的。    在中国的声韵历史里,江南的吴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其次是脱胎于中原的弋阳腔,弋阳腔是古代乐府声腔,也是当代的台湾南音汉唐乐府的声腔。    还有就是雅言。雅言范围比较小,是最早的时期的普通话。那是中原文明时代的普通话。    尽管中原文明衰弱了以后,各朝出现了官腔,但是,接替中原文明的江南文明,也叫江南文脉,它的语言取代了雅言。尽管不是官方行为,但是,吴语却是汉语语族里最举足轻重的语种。    现代人已经不怎么了解它了。    隋制定,唐代认定为官韵的《广韵》深受吴语影响。而切韵则是直接脱胎于吴语。吴语的语法,逻辑,语序,约定俗成的词句,词组,都和现代汉语非常的不同。难怪有网友会提出置疑。    也有人说,《广韵》是吴语的第一次总结。《切韵》是吴语第二次总结。    虽然现在是白话文的天下,现代汉语取代了吴语的地位,但是,我们旧体诗人,写旧体诗词,依旧会有吴语。    些个,是吴语最常用的词,元曲里可以经常见到些字。    青玉案是词牌名,我这个词是按词牌填词。    文明的衰弱,总是因为民族的衰弱。也许汉族有了古汉族的风采的那一天,中原文明,江南文明,川蜀文化才能重新起来。    我们旧体诗人算是守旧复古的老古董吧?其实我们守望的是民族的悲喜荣辱。    虽然只是旧体诗词不被理解,但实际上,是古汉语,不,真正的汉语被汉族人不理解。    古汉语有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但是现代汉语,没有入声,又增加了汉语不会有的后鼻音和卷舌音。儿化音是胡人夷狄的语言。    这也许是就是民族融合的代价。  http://user.//share/    如果对古汉语的发音好奇,可以看看这个乐府视频。    如有可能,白某愿意做古汉语语法逻辑句型结构等方面的普及工作。  也愿意普及旧体诗词。    只是,当代没有甚么人会喜欢这样古旧的文学。    有疑问当然可以讨论。欢迎各位。也谢谢林老师。                    
  诗词的声韵和古汉语  
          
白某在诗词圈也算是个前辈,辈分和水平都不低。这个词,是绝无问题的。    
人和人的看法必然都有不同之处,进步来自于探讨和争论。     
老实说,辛亥革命来,因为破四旧,白话文运动,简化汉语汉字等,旧体诗词处境很不好,网络兴起的时候才重新开始恢复生气。     
当代诗词只存在于民间,只能存在于民间,只能通过网络扩张,宣传,发扬。     
旧体诗词人大都是自学成才,圈内对于诗词改革或者守旧争议颇大,派系林立。    
鄙人是今年刚刚平地起高楼的人物,因为诗词圈内,都是文人,文人爱名,争夺甚激烈,所以,白某忽然声名鹊起,遭受了匪夷所思的经历,好的,不怎么好,很不好的。所以对争议,非议,责难,都看淡了。     
诗词对于古文的要求颇高,因为是旧体,所以,现代汉语尽管可以用,但是,基本上没有用。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逻辑,语法,语序,都是不同的,现代人缺乏古文的教育,所以,诗词和当代人很隔膜。即使是诗词圈内的一些高手,也错误多多。     
不怪圈外人不懂。诗词本也没有指望在当代被人理解。旧体诗人,词人,其实都是寂寞而孤独的人。都是写给自己,写给相同的人看的。喜欢的,会很喜欢,不喜欢,弃若敝履。     
因为宋代最强盛的汉语种类是吴语,宋代学士都会吴语,不会也得会,词韵就是吴语。所以,当代对普通话以外的语言的打压,造成当地人更加不能理解旧体诗词和元明散曲,套曲。语文教科书里挑选的,都是最通俗的。     
在中国的声韵历史里,江南的吴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其次是脱胎于中原的弋阳腔,弋阳腔是古代乐府声腔,也是当代的台湾南音汉唐乐府的声腔。     
还有就是雅言。雅言范围比较小,是最早的时期的普通话。那是中原文明时代的普通话。     
尽管中原文明衰弱了以后,各朝出现了官腔,但是,接替中原文明的江南文明,也叫江南文脉,它的语言取代了雅言。尽管不是官方行为,但是,吴语却是汉语语族里最举足轻重的语种。现代人已经不怎么了解它了。     
隋制定,唐代认定为官韵的《广韵》深受吴语影响。而切韵则是直接脱胎于吴语。吴语的语法,逻辑,语序,约定俗成的词句,词组,都和现代汉语非常的不同。难怪有网友会提出置疑。     
也有人说,《广韵》是吴语的第一次总结。《切韵》是吴语第二次总结。     
虽然现在是白话文的天下,现代汉语取代了吴语的地位,但是,我们旧体诗人,写旧体诗词,依旧会有吴语。     
些个,是吴语最常用的词,元曲里可以经常见到些字。     
青玉案是词牌名,我这个词是按词牌填词。     
文明的衰弱,总是因为民族的衰弱。也许汉族有了古汉族的风采的那一天,中原文明,江南文明,川蜀文化才能重新起来。     
我们旧体诗人算是守旧复古的老古董吧?其实我们守望的是民族的悲喜荣辱。     
虽然只是旧体诗词不被理解,但实际上,是古汉语,不,真正的汉语被汉族人不理解。     
古汉语有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但是现代汉语,没有入声,又增加了汉语不会有的后鼻音和卷舌音。儿化音是胡人夷狄的语言。  这也许是就是民族融合的代价。  http://user.//share/  如果对古汉语的发音好奇,可以看看这个乐府视频。这是古汉语,也是中国古代的乐府歌舞乐器。     
如有可能,白某愿意做古汉语语法逻辑句型结构等方面的普及工作。  也愿意普及旧体诗词。     
只是,当代没有甚么人会喜欢这样古旧的文学。  有疑问当然可以讨论。欢迎各位。     
  白某在诗词圈也算是个前辈,辈分和水平都不低。尽管很多很多人不认得我,我也不是什么人物,但这个词,是绝无问题的。    
  我是一个谨慎的人,并不轻易在诗词文章上犯错口人话柄。    欢迎讨论。    吵架则太累人。
  我也是新人。剧本我是菜鸟。不是学院的,也没有师傅什么的。    我好不容易自己摸索的,发到这里,其实也是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或者肯提携我的贵人。    喜欢电影,所以开始写自己的剧本。    比较来去,很纯粹的文学剧本,我不认同。    好莱坞,不靠谱。    中国内地的,纷杂,多样,莫衷一是。    后来发现了日式剧本。觉得这样没有指挥,妨碍导演的嫌疑,自己也显得专业而细致,所以就用了。    剧本很多人都会写,好剧本,也得人脉,所以,希望结交圈中人。    最起码,能提升自己的水平。
  我对当代人写古体诗词,用一句话否定:早已没了古体诗的生活状态,写什么古体诗!  不信的话,汉人学精英语写个英语小说试试看,能写成什么样?唬人可以,不能用来论理说道。  生活中用白话与人交流沟通,却要用文言作诗赋言志表物,这不是个事儿!基本都不靠谱。  所以,活在什么样的时代,就用这时代的方式表达,这是正理。  在此版不讨论古体诗的问题。  请见谅。
  关于剧本格式,在下不才,也在思考着一些问题。  例如,华语电影当下最需要解决的到底是什么问题?是电影作为艺术对民族文化的宏扬问题,还是电影作为娱乐为大众提供文化消费产品?这两者应该有不同层次的基本构架,若是混为一谈,则很多事弄不明白,非得用辩证法把人弄晕了不可。  在这方面,曾有一个关于美国的笑话:说是某个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总统找来一个大经济学家问道,说怎么样才能摆脱当下的经济处境,使美国人民迅速地过上好日子。结果,这个经济学家充分显示了他的才学,把各种经济现象以及对策讲了个遍,并把其中的学问深入浅出地讲了几天几夜,非常辩证,每种经济现象可能导致的后果及其相互影响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都讲了个底朝天。后来,这总统一气之下下令干掉这个经济学家。总统说:我只要一种办法改变一种情况,那家伙却给我玩辩证法,该死!  比照这个例子看当代华语电影,华语电影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也不知道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所以,一直就这么着了。  很多人以为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指了出来,但由于缺乏说服性,其实也没有人认同,并存在广泛的争议。好像问题很多,但都找不到主要的症结所在,所以也就解决不了问题。      
  白楼主上面贴子里有段话,说“大制作,大手笔,大明星,大场面,说实话,已经激发不了任何一个环节的兴奋。电影的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固然,哈利波特,指环王这样的电影够靓丽,但是,海上钢琴师,欧洲独立制作片,还有一些非常文艺的小电影,距离就在于,中国电影深度不够。好莱坞不该是中国的效仿对象。日本,欧洲,才是可以学习的。”  在我看来,这种思路很可能更加危险!  欧洲电影的辉煌时代分几个部分,但同时依赖于为数不多的几个天才般的人物,这是一种明显的特征。这种时代特征很难用某种方式造就,只能等待!而且,当天才们集体逝去之后,留下的是一片狼籍。例如伟大的意大利电影在当下,一部影片的票房达到百万元级时就算是罕见的现象了。法国电影现在也很艰难,早已没了新浪潮时代的领袖气质。德国电影好像也还有几个人物在挣扎,但仅仅处于挣扎的层次,偶有灵光而已。瑞典电影的现在早已被人忽视。等等。  日本电影现在的情况我不太了解,大约只有一些很少的作品能够让人感觉到有世界范围上的意义。    这种依赖天才人物的曾经电影大国,无一不被好莱坞大力地挤压过(着),它们曾经受到的严重冲击,有很多问题到现在也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相反,好莱坞电影的强大则是持之以恒的,虽然其间也有波折,他们自己也认为现在的好莱坞也问题重重。可问题恰恰在于,病怏怏的好莱坞都能横扫世界,一旦天才出世,那还了得!    世界与好莱坞的区别也很明显,就是商业片与其他片种的区别。取什么为立命之本,这是个问题。  别以为好莱坞没有文艺片与其他片,他们有,而且数量不菲,但也同样很不引人注目,这情况世界大同。    这是我的看法。与白楼主交流。
  请白妹妹再细说苏轼赤壁怀古和岳武穆满江红两首人尽皆知里的吴语影绰,以印证宋代最有影响和文人皆会一说。  不必挂甲胄,纯粹学术学术,知无不言。  林老师又来捣乱,剧本有什么好说的,说来说去还不是能拍为大?
  呵呵,我闭嘴!  没注意到白楼主是个女辈,失敬失敬!在此道个歉!
  白楼主是研究古韵学问的,这个倒是稀罕,会常给楼主挑挑刺,只怕比一票小丑不着边际的吹捧强过百倍。  这些个角儿都是先加QQ再借钱的货,严防死守住了。  写剧本,逸安说得对,写清楚了就行,不必纠缠格式样式东洋西洋,你举例的那个啊朋友,虽然对你胃口,但电影我还没听说过,湮灭了,可见起码剧本内在缺乏支撑对吧。
  红拂  此物拂红尘,最惜落寞人。  清高花上露,廓落而泯泯。
  @白妖娆
16:47:00    我也是新人。剧本我是菜鸟。不是学院的,也没有师傅什么的。        我好不容易自己摸索的,发到这里,其实也是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或者肯提携我的贵人。        喜欢电影,所以开始写自己的剧本。......  -----------------------------    
刚和几个朋友喝完酒,说错了别怪我!  
先说说电影剧本格式,你所说的那些日式电影剧本据我所知都是先有电影后有剧本,也就是说它们是我们国内有人对电影进行的临模剧本。这其中还要以日本电影“望乡”为典型。它连“主观镜头”都标注了!我觉得这种写作确实可以做为一种尝试和参考。但是初学可能不易入此歧途,试想你连常规的剧本都没写好,就一下子跳到精炼、准确的剧情描述这可能吗?你知道吗?这些日式电影剧本都是我国老一代专业编剧和影业专门人才的手笔。那种专业素语和情节提炼你懂吗?再说这种日式电影剧本也只是一种纯文学体剧本。它们的后期细部的分镜头工作也很让一些只拍电视连续剧的导演和攝影们头痛。可能他们二次创作比你更艰苦——这可能也是一件好事!  
总之此法新人不易介入!可以尝试和参考,再用常规格式展开和细述。关于剧本格式我曾在其它文中略有阐述,在此就不累述了!  
对于楼主的古体诗词不想妄评!只觉得“韵律”和“平仄”有待商榷?阴阳顿错的起伏应注意!古诗词的吟唱法则要流畅。初学往往忽视这些细节,即然楼主是“大家”我也就无话可说了!一般情况下诗词的规律都是首尾压韵的。    
以上见解只是一家之见,多有谬误!拳拳之心,还望见谅!  
    更正一点:    切韵是直接脱胎于吴语。吴语的语法,逻辑,语序,约定俗成的词句,词组,都和现代汉语非常的不同。难怪有网友会提出置疑。    也有人说,《广韵》是吴语的第一次总结。。虽然现在是白话文的天下,现代汉语取代了吴语的地位,但是,我们旧体诗人,写旧体诗词,依旧会有吴语。    ------------------------------  一时激动疏忽了。  切韵是隋唐时代,中原声韵的总结。  广韵是宋代,吴语的第一次总结。  
  @白妖娆
16:47:00  我也是新人。剧本我是菜鸟。不是学院的,也没有师傅什么的。  我好不容易自己摸索的,发到这里,其实也是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或者肯提携我的贵人。  喜欢电影,所以开始写自己的剧本。......  -----------------------------  @于是鲲
4:01:00  刚和几个朋友喝完酒,说错了别怪我!  先说说电影剧本格式,你所说的那些日式电影剧本据我所知都是先有电影后有剧本,也就是说它们是我们国内有人对电影进行的临模剧本。这其中还要以日本电影“望乡”为典型。它连“主观镜头”都标注了!我觉得这种写作确实可以做为一种尝试和参考。但是初学可能不易入此歧途,试想你连常规的剧本都没写好,就一下子跳到精炼、准确的剧情描述这可能吗?你知道吗?这些日式电影剧本都是我国老一代专.....  -----------------------------  我是的日式剧本,是电影学院一个老师提供的那种剧本,我楼里有说。  还有,诗词格律,和韵律,我直言了,你不懂。  至于为什么,我想,你自己知道。
  这里毕竟是剧本论坛,诗词讨论暂且放一放。    我们继续讨论剧本。
剧本的格式无所谓好坏,只有适合与否:适合自己的表达,适合市场的接受。  剧本毕竟也不是古诗词,有那么多的格律要求,其重点还在于叙事(部分“艺术电影”除外)而非抒情咏怀,所以方便叙事应是考虑的重点。
  剧本的格式问题,相对于剧本的结构与内容,实在只是个很小很小的问题。但再小的问题也是个问题。  关于剧本格式,简·汉森说得很明白,至少得把剧本表面写得像专业的那样,要不然,没人肯费劲看那些业余作者写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她说的剧本表面,主要就是格式和剧本里的画面描写语言。  格式上可以看出来的东西是编剧对写作的态度和基本技术。  所谓的写作态度就是写出来让人看的东西到底是要干什么的。是一时兴起被故事本身牵着走而洋洋洒地发泄,还是认真地想与对方进行关于故事的交流,或者是想打动一下对方,让对方下个决心出钱买了版权。这里面是有层次的区别,只是,这种区别体现在剧本的格式上,到底会有什么细微的不同,却很难让人一语道破。  而基本技术层面的问题,则从格式上能看出来写手对于剧本语言的掌握程度。这种掌握程度与小说家对小说语言的掌握程度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越是拥有高超技术的人写出来的东西,越能让对方感受到吸引力。反之,就让人没办法看下去。  那种与导演神侃而得一故事的写作剧本的方式,对于很多业余的写手来说,还是相相当遥远的事。  写手的剧本最先被人看到并进入讨论程序时,一般公认不是电影的实际制作人,肯定不是导演,有时候连制片人也不是。因此,就得想明白了,用什么在剧本里表现出吸引人读下去的理由,并让读剧本的人产生往上报告的动机。这里,格式的问题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剧本里故事设计上的漏洞或许还有机会进行讨论与修改,但格式上让人看着不舒服,则可能连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格式是与对方交流的先验印象,也就是让对方进行判断的第一要件。如果连这个也处理不当,那就太不幸了。  
  @白妖娆
11:52:00  
......    还有,诗词格律,和韵律,我直言了,你不懂。    至于为什么,我想,你自己知道。  -----------------------------  
我不懂!但是以下这一首《青玉案》元夕,你看完了一定懂!    
这首词的“韵律”和“平仄”规范,阴阳顿错的起伏完美!首尾压韵,古诗词的吟唱法则流畅!    
《青玉案》元夕【宋】
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u字韵)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u字韵)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u字韵)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u字韵)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u字韵)    【青玉案】词牌: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    
别无它意,只为求是!如果楼主是个年轻人,我想你将来会有发展的!诗词的关键是要压韵,句子要对仗。非常感谢借你的帖子,使我重温了一下诗词!  
  蛾儿雪柳黄金缕,——(“缕”在古吴语中也发轻u字韵)    
  《青玉案》元夕【宋】
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u字韵)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u字韵)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u字韵)  
蛾儿雪柳黄金缕,
——(“缕”在古吴语中也发轻ou字韵)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u字韵)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u字韵)
  继续讨论剧本吧!有些事情做为常识一带而过就可以了。
  请问,楼主,这里有一部小说《磨81》,适合拍成中国版《国王的演讲》,烦请看看他的故事框架,是否可以改编成电影?.cn/s/blog_55evnv4.html
  中国古诗词,今人习者甚寡,盖因其格律严谨、束缚思想之故,却不能否认中国古诗词优秀之作高超的艺术成就。艺术是相通的,学习点古诗词对于提高编剧艺术水平是有好处的。正好看到黄晖写的《山寨版编剧攻略》里面一段文字,摘录如下,以飨版友:    
这个纯属我个人的异想天开――因为我在中国的古文中,是学到了不少具体的影视剧本创作方法的,这些手法,平时并没有刻意去总结过,写的时候,也不会去专门分析某想法从何而来,更多算是一种潜移默化吧。      今天这里,就举几个例,来证明一下中国古人是能教我们写影视剧本的。要用的例子,事先已经公布了,一共四个。有些内容上次聊天讲到了,不免也重复一下。      一,如何把内心活动转化为直观的画面表达(实例:岳飞词《小重山》)。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影视的特点是视听语言,一切都要变成可视的画面、可听的声音。如果是台词或行为,那好说,但很多时候,我们却会碰到要表现剧中人物的纯属内心活动的、情绪性的内容,这些人物的内心活动,怎么转化成影视语言来体现呢?很多初学者常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其实这些办法,在中国古人的创作中,早已解决,而且极其高明。      办法不外乎两个:化为人物的行动,辅以外部环境烘托配合。      我们来看岳飞的《小重山》这首词,它就可以当作我刚才说的问题的解决范例。我们来看它上厥的后三句“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岳飞在这里写的,本是他内心深处的情绪与感觉,我不知怎么总结,大致是一种极其空灵的寂寞,一种不为人所知的惆怅思绪,而这样纯属内心的感受、情绪,岳飞却没有用一个字去描述自己的心里活动,而是用三行字,化成了完全可视的画面,有行动,有环境。行动:起来独自绕阶行,一个人半夜不睡觉,绕着台阶踱步徘徊。然后呢,配合环境:四周悄悄,陪伴他的只有帘外一轮月明。纯属内心的感受,他非常到位地化成了人的行动与外部环境,变成了可以展现的画面。如果在影视中,你把这样的行为与环境拍出来,人物的内心情绪,不就出来了吗?我甚至觉得,就岳飞这三句话,教会了我在没有情节变化支撑的条件下,怎么在剧本中体现人物的情绪:把内心活动化为人物行为,或化为环境烘托。      同样的例子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数不清。比如我们今天要用到的例子,《长恨歌》吧,里头就运用了大量这种手法。白居易在写唐明皇失去杨贵妃后的伤心思念时,就大量地把人物内心活动化为了外部环境的烘托。      我随便举其中两句:“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在这里,他就把玄宗的伤心、断肠的情绪,化成可视的月色,可闻的铃声,而这都是影视可用的手段吧?      于是我们很容易想像出影视画面语言,想像玄宗如何孤单一人,半夜睡不着晒月亮,在凄凄苦雨的深夜,默听檐下单调的铃声,甚至很容易想到这里可以用闪回,闪回过去夫妻俩怎么一起晒月亮,一起听铃声,月色也许依旧,铃声同样不变,但画面和声音,却足以让观众体会到人物内心深处的触景伤情了。反过来,要是让演员在这里大哭一场,或向别人大诉一番如何痛苦,反而是拙手了。      印象中,这类手法,似乎有专门的文学定义,我不记得名称。名称无所谓,它教会了我们什么才重要。当然,这不是要我们去照抄白居易。白居易的时代,写出“夜雨闻铃断肠声”来,是高手,时至今日,人一伤心就下雨,就电闪雷鸣,这种手法早已在影视中用滥了。第一个用花形容姑娘的是高手,第N个就不免是庸才,我们肯定要想办法换些新招才行。但不管具体的招数怎么换,其文学原理却是不变的。      退一万步讲,如果你真想不出新招了,继续抄白居易也行,我们来看他后来描绘玄宗思念之情的那一大段: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光这一段里头,就几乎全是把人物内心活动化为环境烘托或人物行为的精妙招数,不少还是影视作品中用得并不多的,够我们往影视作品中搬了。  
  接着发:   二,如何围绕重点,省略不必要的过程(实例:北魏乐府诗《木兰辞》)。      戏剧的详略得当,也是考编剧的重要指标。很多新人写戏,也常会碰到这类问题而不擅解决,把大量笔墨,纠缠在与主题表达关系不大的事件过程中。      我就见过不少这种例子,比如明明是写家长怎样因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好而闹出矛盾,却把孩子如何进考场,如何考试,写了一大堆具体过程,陪考的家长在考场外等候,同样写了好几场不是戏的戏,等到终于进入真正的矛盾:考试成绩出来后的隐瞒与追究时,我早已没耐心看下去了。      大家平时写本子,是不是也碰到过这类写之无味,不写又说不清的“纯过程”废戏呢?是不是也经常觉得正在写的一些“过程”很罗嗦,本来急于进入下面的激烈冲突,却又老是绕不过去那些无味的戏呢?我估计许多人是有过这种体验的,至少我自己过去常有。      下面来看我们的实例《木兰辞》,这首乐府诗,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亦堪称经典。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这首《木兰辞》可以分成明确的三段,前一大段写出征,后一大段写回乡,中间一小段写战争过程。前后两段,都非常详尽,而且全部是具体的细节描写,人物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不厌其烦,铺陈罗列,无一不具体。而中间真正的战争过程这一段呢,却简单到极致,六句话就写完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就这六句,十年征战就被写完了。可能大家注意到了,偏偏是这六句,与前后两大段截然相反,没有一句是具体描写,全部是抽象的写意。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的内容要服务于主题,所以,它把篇幅,把具体描写通通放在出征与回乡中,营造最强烈的对比效果。而中间六句纯属过渡,因此全用抽象描写,只选取几个最典型的抽象画面,来代表战争过程。      如果我们试着把这六句换成影视手法来表现,那几乎就是现成的一系列蒙太奇镜头组接。连选哪些具体画面来组接蒙太奇,它都已经提供了:跋涉的军队,险要的关隘,寒风中军营的刁斗之声,冰霜雪雨里,武士们盔甲凝冰,大雪满弓刀,激烈的战斗,倒下的英雄,残破的军旗凯旋归来等等。这六句,就在通过罗列,给出典型画面。纯粹的一系列写意画面,组接成蒙太奇――虽然是一首乐府民谣,它比我们早一千几百年,就使用蒙太奇手法来省略过程了。这种写意蒙太奇,在中国古典诗文中,非常常见,很多比今天的影视作品用得更纯熟、更精炼、更准确。      《木兰辞》中可供我们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时间关系,这里只还举一例吧:人物出场的反差效果,这是影视作品中非常常用的、编剧几乎必须掌握的技巧,但很多新手却恰恰没有掌握。      我们来看开头四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全篇写的,是木兰从军的故事,故事里的木兰是个武士,女英雄,我们能想像,这姑娘弓马娴熟,一身武艺,悍勇刚强。但是,她的出场呢,既不练武,也不打人,而是最女性化的正常行为:织布。完全就在干女人的本职工作,就是一个普通家庭女孩形象。这就与后来她的英雄壮举形成了强烈反差,营造了人物出场的反差效果。化为影视,可以想像,木兰出场时,我们要尽量找那种最女性化的典型场景、典型行为给她,先做把她最女性化的开场戏,然后,再在情节发展中去逆转她的形象,使人物丰富,层次鲜明,对比强烈,给观众带来惊喜。      我们中学就学过了木兰辞,但不少朋友却可能没有完全学懂。因为我真的常常会碰到那种直来直去的剧本,直来直去的人物形象,写一个好汉,出来就大义凛然打抱不平,写一个坏人,出来就恨不得脑门上贴个“我是坏蛋”的标签。人物浅薄概念,毫无余味。我想大家平常在网上看爱好者贴的剧本时,恐怕也常会有这种感觉吧?      如果你的剧本还有这类问题,不妨从古典文学中找找解决办法。      
  还有一段:  三,如何设置悬念化的戏剧时空结构(实例:吴梅村《圆圆曲》,对比实例:白居易《长恨歌》)      传统的戏剧故事,基本都是顺时空结构,按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讲述。比如《亮剑》,李团长怎么抗日,怎么打解放战争,解放后怎样,文革又怎样,等等,按时间顺序讲下来。传统的小说,故事乃至至今的绝大部分影视作品都是如此。但这种顺时空结构,遇到某些起点平淡,逐步才能进入精彩的素材时,却会产生问题:开头不吸引人,缺乏悬念。      我们写戏的时候,也常说一句老话,叫“带戏上场”:人物的出场,最好放在强烈的、有悬念期待的情节事件中,不是人物带出事件,而是事件逼出人物。这样的戏比较吸引观众。也因此,影视剧本很讲究事件的叙述方式,要求找准切入点,提升观众的兴趣。换言之,故事本身是一回事,怎么来讲、按什么次序来讲故事,又是一回事。在我们一般的印象中,似乎是到了电影艺术发展到相当的程度后,才出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按时间顺序,重新设置故事的时空结构。      比如电影《色戒》,开头就是王佳芝已经打入易先生身边,然后再来倒叙过去,同步顺叙正在进行的事态发展,倒叙、顺叙不断结合,逐步组合起整个故事的时空关系。李安的另一部《卧龙藏龙》同样用了这招,本来发生在时间更早的“大漠之恋”情节,反而穿插在中间,等等。      这类重新组接时空的叙述手法,在外国电影中用得更多些,走到极端的,像《机械师》、《低俗小说》、《撞车》、《快跑罗拉》等等,我们看的时候,都不免佩服编剧、导演的匠心独运,能这样来组接时空,讲述故事。电视剧中这种情况较少,也有个别运用这种的手法的,美剧中相对多些,国产剧里,多年前我也看过一部质量不高的悬念剧,一开头就是杀人案,然后不断倒叙、顺叙相结合来解谜,只是片名我早忘了。但其实,这种打乱时间顺序,重新结构时空的悬念化叙事手法,并非外国电影导演发明的,中国古人早就会用,而且用得非常漂亮。      下面就来看实例:清初诗人吴梅村的叙事诗《圆圆曲》,这首诗,几乎就可以当作重新结构时空的电影范例来看待。与之相对应的,我举了白居易的《长恨歌》,这两首叙事诗,堪称双璧,只是白居易的这首诗,采用的是传统的顺时空结构。      《长恨歌》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大体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相恋相伴。      第二段,生离死别。      第三段,天上人间。      这就完全是按故事发展顺序来写的。比较值得我们注意的,一是它的第二段,对唐明皇思念的描写的极度精彩,前面说了,许多手法可值我们借鉴,二是它的第三段,整段精彩的魔幻主义的想像,很能帮我们开启思维。这个第三段,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这段魔幻想像极其神奇绚烂,所以白居易要把它放到最后来推出。      再来看《圆圆曲》,这首诗不同于《长恨歌》,它有两重内容:除了陈圆圆和吴三桂的爱情故事外,还是陈圆圆的个人传记。如果按顺时空结构,我们排列一下,这个故事该是怎样的呢?它的故事顺序本应该是:陈圆圆是哪里人,如何长大,如何个人遭遇,被掠入宫,再被豪门强占,再如何遇到吴三桂发生爱情,与吴三桂分别,李自成进京后陈圆圆再被强占,吴三桂冲冠一怒起兵,击败李自成夺回陈圆圆,最终吴三桂封王,陈圆圆成了王爷夫人。应该是这个顺序。如果用这样顺时空结构,那么这首诗,本应该从“家本姑苏浣花里”这里开始。      等一下,先贴原诗:      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 破敌收京下玉关, 痛哭六军俱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我恋, 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下黑山, 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惊田窦家, 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 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 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 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 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浆去如飞, 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 此时只有泪沾衣。 熏天意气连宫掖, 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 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暮, 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 捡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 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 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 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 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 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 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 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 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箫鼓向秦川, 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 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 乌粕红经十度霜。      教曲技师怜尚在, 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合是衔泥燕, 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樽前悲老大, 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 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 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扬落花, 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 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 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 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宫起鸳鸯宿, 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 屉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 珠歌翠舞古凉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 汉水东南日夜流!      实际呢,吴梅村不是这样写的,他把时空结构打乱重新组合了。我们先看第一段:      鼎湖当日弃人间, 破敌收京下玉关, 痛哭六军俱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我恋, 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下黑山, 哭罢君亲再相见!      这就是从中间突然切入开场的,是直接抛出重大悬念,重大事件。如果换成电影,那就是从李自成进京,崇祯帝自杀来开场,先讲吴三桂冲冠一怒,起兵夺回陈圆圆。这样的开场,历史风云,人物命运风口浪尖,无疑是强烈而震撼的。然后,它再开始倒叙,但仍不回到故事最开头,而用四句诗回到了故事前面的一个关键点,吴陈二人过去初次见面时的那一幕:相见初惊田窦家, 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 等取将军油壁车。然后,它再开始倒叙,但仍不回到开头,而用四句诗回到了故事中间,吴陈二人过去初次见面时的那一幕。换成影视逻辑,那就是开头的震撼性大战垫场之后,二人即将迎来相见,甚至正在互相急不可待地奔向对方时,由此顺势跳空,跳到了当初二人初次相识的爱情开端那一幕。这个接法,我想大家应该都能理出其影视逻辑。      两段下来,既有悬念,又造足了历史大气氛,也把二人关系定了调。吊足了观众胃口这才回到故事最初,开始讲相对比较平一些的陈圆圆的身世故事。一直讲到“教就新声倾坐客”后,开始进入陈吴恋的详情,这以后,与前面那四句结合,组成了一段完整的相识相恋过程。换成电影,我们可以想像,就是把两人当初完整的爱情过程,拆开分到两个不同段落,让观众自行去组合完整。再然后,才是按顺序讲完全故事。<
  还有一段:
  三,如何设置悬念化的戏剧时空结构(实例:吴梅村《圆圆曲》,对比实例:白居易《长恨歌》)      传统的戏剧故事,基本都是顺时空结构,按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讲述。比如《亮剑》,李团长怎么抗日,怎么打解放战争,解放后怎样,文革又怎样,等等,按时间顺序讲下来。传统的小说,故事乃至至今的绝大部分影视作品都是如此。但这种顺时空结构,遇到某些起点平淡,逐步才能进入精彩的素材时,却会产生问题:开头不吸引人,缺乏悬念。      我们写戏的时候,也常说一句老话,叫“带戏上场”:人物的出场,最好放在强烈的、有悬念期待的情节事件中,不是人物带出事件,而是事件逼出人物。这样的戏比较吸引观众。也因此,影视剧本很讲究事件的叙述方式,要求找准切入点,提升观众的兴趣。换言之,故事本身是一回事,怎么来讲、按什么次序来讲故事,又是一回事。在我们一般的印象中,似乎是到了电影艺术发展到相当的程度后,才出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按时间顺序,重新设置故事的时空结构。      比如电影《色戒》,开头就是王佳芝已经打入易先生身边,然后再来倒叙过去,同步顺叙正在进行的事态发展,倒叙、顺叙不断结合,逐步组合起整个故事的时空关系。李安的另一部《卧龙藏龙》同样用了这招,本来发生在时间更早的“大漠之恋”情节,反而穿插在中间,等等。      这类重新组接时空的叙述手法,在外国电影中用得更多些,走到极端的,像《机械师》、《低俗小说》、《撞车》、《快跑罗拉》等等,我们看的时候,都不免佩服编剧、导演的匠心独运,能这样来组接时空,讲述故事。电视剧中这种情况较少,也有个别运用这种的手法的,美剧中相对多些,国产剧里,多年前我也看过一部质量不高的悬念剧,一开头就是杀人案,然后不断倒叙、顺叙相结合来解谜,只是片名我早忘了。但其实,这种打乱时间顺序,重新结构时空的悬念化叙事手法,并非外国电影导演发明的,中国古人早就会用,而且用得非常漂亮。      下面就来看实例:清初诗人吴梅村的叙事诗《圆圆曲》,这首诗,几乎就可以当作重新结构时空的电影范例来看待。与之相对应的,我举了白居易的《长恨歌》,这两首叙事诗,堪称双璧,只是白居易的这首诗,采用的是传统的顺时空结构。      《长恨歌》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大体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相恋相伴。      第二段,生离死别。      第三段,天上人间。      这就完全是按故事发展顺序来写的。比较值得我们注意的,一是它的第二段,对唐明皇思念的描写的极度精彩,前面说了,许多手法可值我们借鉴,二是它的第三段,整段精彩的魔幻主义的想像,很能帮我们开启思维。这个第三段,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这段魔幻想像极其神奇绚烂,所以白居易要把它放到最后来推出。      再来看《圆圆曲》,这首诗不同于《长恨歌》,它有两重内容:除了陈圆圆和吴三桂的爱情故事外,还是陈圆圆的个人传记。如果按顺时空结构,我们排列一下,这个故事该是怎样的呢?它的故事顺序本应该是:陈圆圆是哪里人,如何长大,如何个人遭遇,被掠入宫,再被豪门强占,再如何遇到吴三桂发生爱情,与吴三桂分别,李自成进京后陈圆圆再被强占,吴三桂冲冠一怒起兵,击败李自成夺回陈圆圆,最终吴三桂封王,陈圆圆成了王爷夫人。应该是这个顺序。如果用这样顺时空结构,那么这首诗,本应该从“家本姑苏浣花里”这里开始。      等一下,先贴原诗:      圆圆曲      鼎湖当日弃人间, 破敌收京下玉关, 痛哭六军俱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我恋, 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下黑山, 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惊田窦家, 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 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 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 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 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浆去如飞, 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 此时只有泪沾衣。 熏天意气连宫掖, 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 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暮, 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 捡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 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 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 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 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 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 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 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 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箫鼓向秦川, 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 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 乌粕红经十度霜。      教曲技师怜尚在, 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合是衔泥燕, 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樽前悲老大, 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 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 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扬落花, 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 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 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 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宫起鸳鸯宿, 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 屉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 珠歌翠舞古凉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 汉水东南日夜流!      实际呢,吴梅村不是这样写的,他把时空结构打乱重新组合了。我们先看第一段:      鼎湖当日弃人间, 破敌收京下玉关, 痛哭六军俱缟素, 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我恋, 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下黑山, 哭罢君亲再相见!      这就是从中间突然切入开场的,是直接抛出重大悬念,重大事件。如果换成电影,那就是从李自成进京,崇祯帝自杀来开场,先讲吴三桂冲冠一怒,起兵夺回陈圆圆。这样的开场,历史风云,人物命运风口浪尖,无疑是强烈而震撼的。然后,它再开始倒叙,但仍不回到故事最开头,而用四句诗回到了故事前面的一个关键点,吴陈二人过去初次见面时的那一幕:相见初惊田窦家, 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 等取将军油壁车。然后,它再开始倒叙,但仍不回到开头,而用四句诗回到了故事中间,吴陈二人过去初次见面时的那一幕。换成影视逻辑,那就是开头的震撼性大战垫场之后,二人即将迎来相见,甚至正在互相急不可待地奔向对方时,由此顺势跳空,跳到了当初二人初次相识的爱情开端那一幕。这个接法,我想大家应该都能理出其影视逻辑。      两段下来,既有悬念,又造足了历史大气氛,也把二人关系定了调。吊足了观众胃口这才回到故事最初,开始讲相对比较平一些的陈圆圆的身世故事。一直讲到“教就新声倾坐客”后,开始进入陈吴恋的详情,这以后,与前面那四句结合,组成了一段完整的相识相恋过程。换成电影,我们可以想像,就是把两人当初完整的爱情过程,拆开分到两个不同段落,让观众自行去组合完整。再然后,才是按顺序讲完全故事
大家继续讨论哈。。
诗词吗,古人也有不按格律。这东西纯属消遣。或者,自我娱乐。  其实没有什么好过于纠结的。  剧本才值得讨论。比较剧本比诗词复杂。
关于我的青玉案有没有出律,争论不休呵呵。其实还是语言变化惹的祸。  汉语种类纷杂么。我们吴语个字是多音字。  诗词就格律押韵还有什么争议,真正的意境辞藻倒被忽视了。    剧本也是,感觉现在的民国剧本啊,千篇一律。烦不胜烦。作为观众,我已经开始厌倦年代戏。    讨厌情景喜剧。
13:14:00    大家继续讨论哈。。  -----------------------------  只是,现在宋明历史很敏感。
13:20:00    关于我的青玉案有没有出律,争论不休呵呵。其实还是语言变化惹的祸。    汉语种类纷杂么。我们吴语个字是多音字。    诗词就格律押韵还有什么争议,真正的意境辞藻倒被忽视了。  
......    -----------------------------  
我并不懂得诗词,这你是知道的!但是你的一句话提醒了我,是不是我看走眼了?我又把你的《青玉案.惜花人》重温了一遍,发现它确实有可以雕啄之处。除了不压韵外,词的骨架还是比较丰满的!我有一友人为你的词在不弃本意的情况下只略做改动,竟让我为之一动!此词也许可以让你扬名也未可知!现将两词比较如下:(其中“星光云影蛩声定。玉簟生凉教人醒。”两句只做了一下倒置,全文改字不过六、七)    
【青玉案.惜花人】
作者:白妖娆      听闻落雨怜花冷。    晚风里,匍幽径。    欲挽哀歌终不肯。    繁华颓败,些个渐永。空自伤流景。    星光云影蛩声定。    玉簟生凉教人醒。    此种凄凄今古亘。    一城烟雨,一城寂静。秋气催愁更。    
【青玉案.惜花人】      听闻落雨怜花冷。    晚风里,匍幽径。    欲挽哀歌终不省。    繁华颓败,些许渐永。空自伤流景。    玉簟森凉教人醒。    星光云影蛩声定。    此种凄凄今古亘。    几缕烟雨,一城寂静。愁比秋风胜。    
此回帖只做你我二人之间的交流,外人莫入。我的友人对你的诗词有不少评论,但是我不会打字,全靠手写。也难怪我了!实际上还是那句老话——主要是压韵和整个词的阴阳顿错。这和一个人写剧本一样——不仅仅需要情节,还应该注意用词和节奏!我觉得你比较有思想,我才冒犯了你。如果你觉得这是一片胡言,那就算了!人生总会碰上这种滑稽事的。但我是好心,我希望你能为自己的爱好而奋斗,并以此获得成功!  
  @白妖娆
13:20:00  关于我的青玉案有没有出律,争论不休呵呵。其实还是语言变化惹的祸。  汉语种类纷杂么。我们吴语个字是多音字。  诗词就格律押韵还有什么争议,真正的意境辞藻倒被忽视了。  ......  -----------------------------  @于是鲲
22:01:00  我并不懂得诗词,这你是知道的!但是你的一句话提醒了我,是不是我看走眼了?我又把你的《青玉案.惜花人》重温了一遍,发现它确实有可以雕啄之处。除了不压韵外,词的骨架还是比较丰满的!我有一友人为你的词在不弃本意的情况下只略做改动,竟让我为之一动!此词也许可以让你扬名也未可知!现将两词比较如下:(其中“星光云影蛩声定。玉簟生凉教人醒。”两句只做了一下倒置,全文改字不过六、七)  【青玉案.惜花人】
作者:...........  -----------------------------  改甚改。白某在诗词圈本来就有名,诗词出名当甚么用。我最不喜欢诗词改来改去
但谢谢你们的用心。    
不懂无厘头就别在这瞎喷!
弱弱说一句:天涯里好像有诗词比兴 天涯诗会等等板块,这里不是影视剧本嘛??
5:08:00    诚然,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但愿能得到指导和改正。   -----------------------------  
我刚刚做了一个梦,一觉醒来才知道什么是虚伪……。  
原来人生中还有一种格调叫做“无厘头”。有些人看似大志满满,能不能成材那可就要看造化了!手握千秋笔,留芳、遗臭皆使然……无语!真怀念夏日里的那一段“驴友”生活——真诚、真实、快乐、无私、互助、友谊。人生如此,己无所求。随缘而留吧,人生总是如此!再次路过……去了!  
以上的图片是我的自画像。
楼主的诗经过于是鲲版友的修改,在用词上好了一点,但。肯改成省,更加押韵,读起来更加顺口。些个改成些许,字义相同,但个人以为不如原先的用词更加恰当,仅感觉。生凉改成森凉不好。森凉完全破坏了这首诗原本静谧的感觉。“几缕烟雨”既然名为烟雨,又如何看出“缕”来?但是,原诗文中两个“一城”确实有点重复了,再说了,烟雨也可以说是“一城”吗?如果改成“朦胧烟雨,一城寂静”是否会好一点?  我对古诗词没有太多的研究,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但期望探讨,楼主也大可不必敝帚自珍,毕竟名气不代表实力。  楼主是希望朝剧本方向发展的,但是,楼主写出一个剧本,制片方指出了其中的不足要你去修改,你也要说“改甚改,我可是在某某领域有名气的,剧本出名有什么用。我不喜欢改来改去”?我认为不会,因为好作品才是王道,好作品就是修改出来的。  
22:41:00    楼主的诗经过于是鲲版友的修改,在用词上好了一点,但。肯改成省,更加押韵,读起来更加顺口。些个改成些许,字义相同,但个人以为不如原先的用词更加恰当,仅感觉。生凉改成森凉不好。森凉完全破坏了这首诗原本静谧的感觉。“几缕烟雨”既然名为烟雨,又如何看出“缕”来?但是,原诗文中两个“一城”确实有点重复了,再说了,烟雨也可以说是“一城”吗?如果改成“朦胧烟雨,一城寂静”是否会好一点?    我对古诗词没有太.....  -----------------------------  
本不想再回帖了,知道这是电影剧本版块说此无用!有言在先,我并不懂得诗词。我的一个友人却是专修古文与诗词的。至于名气吗……古时有吟诗唱词之说。所谓唱词,就是说古时的词牌都是现在的歌词。唱歌要有调,否则就没法听了。这就是压韵。再好的歌词如果没有调,你想想会怎么样?至于你说的改动我解释一下。诗词上用词讲“雅”和意境,句子必须对杖。“几缕烟雨,一城寂静。”几和一是对杖的,一一不对杖。“朦胧烟雨,一城寂静”也不对杖。其它的我就不多说了!只要会用“雅”和意境去领会就全知道了。在此谢谢你的评论!我为此事可是费了一顿酒钱的!不知道这酒钱倒底该谁付?这样吧!我再开一贴就写一写这酒钱倒底该谁付?  
请转帖去看我的【无厘头电影剧本《谁还我的酒钱》梗概及说明】……
认真拜读了,楼主如果有完成的剧本,不妨联系我,明年我们公司准备继续投资拍一些电影,欢迎你加盟!
1:15:00    认真拜读了,楼主如果有完成的剧本,不妨联系我,明年我们公司准备继续投资拍一些电影,欢迎你加盟!  -----------------------------  已经给你发了站短。
13:34:00    以上的图片是我的自画像。  -----------------------------  还是谢谢你。诗词只是富贵闲人的消遣。剧本才是正道、  
23:54:00    @于是鲲
13:34:00      以上的图片是我的自画像。    -----------------------------    还是谢谢你。诗词只是富贵闲人的消遣。剧本才是正道、  -----------------------------  
前几天看了一个韩国朋友发来的电影剧本,和你所推崇的日式剧本类似。也许是国情的关系吧?总觉得他们的电影剧本写的很绵。有些像电视剧!不知道韩国的电影没能大举进入中国,而是电视剧在中国掀起了一股韩潮是否是与他们的创作基调有关?光州电影节上却无一部大片。我是一个喜欢品头论足的人,如有得罪之处还包函!我突然感觉到“无厘头”可能会让一个人自毁前程,因此决定收回成命告别“无厘头”!祝你剧本上事业有成!最近很忙,就不上网乱侃了!明年再见!  
  @白妖娆
23:54:00  @于是鲲
13:34:00  以上的图片是我的自画像。  -----------------------------  还是谢谢你。诗词只是富贵闲人的消遣。剧本才是正道、  -----------------------------  @于是鲲
8:51:00  前几天看了一个韩国朋友发来的电影剧本,和你所推崇的日式剧本类似。也许是国情的关系吧?总觉得他们的电影剧本写的很绵。有些像电视剧!不知道韩国的电影没能大举进入中国,而是电视剧在中国掀起了一股韩潮是否是与他们的创作基调有关?光州电影节上却无一部大片。我是一个喜欢品头论足的人,如有得罪之处还包函!我突然感觉到“无厘头”可能会让一个人自毁前程,因此决定收回成命告别“无厘头”!祝你剧本上事业有成!最近很忙,......  ----------------------------  还望多提携新人:)
7:42:00    电影,我觉得,电影需要商业化,但也一定非常需要艺术。    不能说电视剧没有艺术,但电视剧的艺术,是故事情节处理技巧,这是它的全部,只有情节对头,其他可以忽视,如,于正的宫。         宫一切都勉强,但胜于会将故事。迎合了观众喜欢轻松诙谐的可又有一定严肃性不落入搞笑喜剧的心理。说白了就是,观众都喜欢做梦。    ......  -----------------------------  这段,顶!!!!!!!!!!!
楼主可否为我解惑?  是这样,电影剧本的格式是有功能性要求的:  场景描写、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要明确区分。   标准的剧本格式有其专业功能,电影剧本的基本读者范围很窄:制片人、导演、演员、摄影、美术、服装和化妆等主创人员。规范、标准的剧本能让上述专业人员在剧本中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分内工作。     
标准格式的剧本,让演员和主创立刻就能找到“对话部分”和“动作部分”,方便评估每场戏的“对话”与“动作”的比重、演员戏份的比重,以及“内景”戏与“外景”戏的比重。阅读这种格式的剧本,你可以很容易看清和区分“场景”、“时间”、“人物”、“动作”和“对话”,一目了然。        日式剧本是否符合上述要求?如果符合,那便可以。抱歉,你发的文字很长很多,没有细看。希望你说说这个问题...  
楼主真是才女啊!  顶礼膜拜啦。    
倚长桥短歌忍看 四季花开落    沉月明入江嗟叹 三生缘错过    子夜霜行青石板 两人频回首    入晓马蹄叩长安 一曲短行歌      半世浮游意阑珊 四季风笑我    夜星有泪湿青衫 三生怨蹉跎    对看西风话秋扇 两相坐忘忧    缘何忆起旧江南 一锅桃花粥    
我表示,本来是学习简洁的剧本格式来的,结果看到古诗词的争论,又感觉好有爱。。我承认我写的不是古词。文字游戏而已。
我看的第一本书《步步为营》,我也是新手,我是纯新手,什么都不懂,      电影为什么好看,因为它感人。我觉得电影梗概过去 了,剧本的格式不管是什么样子的都无所谓。主要是新颖的故事,和不一样的感动。      我喜欢动漫,《死神》和《火影忍者》是特别喜欢的      我也喜欢电影,我梦想有一天成为导演,现在先从编剧开始。      我可是只有小学学历的,我的人生很坎坷,所以有时候会想写一些东西,写写我对这个世界看法,写写我想轻生时候的感触。      我来北京怀揣着梦想去了中影基地,在那呆了五天,梦想小鸡变凤凰,去了才知道根本不可能。在那还给人骗了,    之后我放弃了,想找一份工作好好的上班,工作是找到了,也好好的上班了,也处对象了,后来我才得知我的对象有对象了,感情你想不到啊,痛苦吧。后来她成了我最好的朋友。谁都没想到。      最有缘的事,在网吧上网,遇到了我认识的一个并不怎么熟悉的这么一个人。在老家上学的时候,只是 偶尔说说话,没想到这次居然遇到他了,有缘吧。      我是新手,以后要变成大手
能把你的诗词编成剧本吗?
奇了怪了,韩剧谝谝淡如水,却能使中年女士看个不休,原因何在?
你能把你的诗词编成剧本,算你伟大,显摆的焦人,心烦。
新人一个,感觉您说的太好了!我也写旧体诗歌,也是自学。赞同您说的,这些东西只能靠自己!但您这帖子对大家帮助太大了,在此非常感谢您的分享!
  有没有好的关于剧本写作的书籍推荐啊??
  :这怎这热闹,我也来热闹一下,非常感谢楼主,就是看了你这个贴子后我才明确了我的格式。把我的格式分享一下、你做过美梦没有,把它写出来,从这三个角度,一,场景和视角的转换  二、人物的神情  三、台词  在梦里是没有出声的语言的,因为没有语言所以是真正的艺术。  还有这么多诗人阿,我过去写的诗也有十来首吧,露两首  山河一片盛景、世间一片繁荣、问山河去向何方、愿明日更加辉煌。  《梦里》  承王者之志、乐世间万事,复伟人事迹、成圣者风彩。  优断肠、情思情、真情不忘、郁红颜。  
  楼上这们的诗确实不怎么的,充其量能列入打油诗之列,也有口水诗的嫌疑。  呵呵
  我有一个自认为很好题材的剧本,目前已经以剧本文学形式完稿,真诚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加我QQ,
  楼主跑哪里去了?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带一路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