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电源内阻不计,同一个未知电阻用甲乙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当前位置:
>>>甲乙两地相距5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
甲乙两地相距5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甲乙两地检修员先后用相同的电源和电流表做成的测量仪如图,进行了如下测量,将测量仪接入a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将测量仪接入cd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则短路位置离甲地(  )A.40km&&&&&&&&&&&&& B.33.3km&&&&&&&&&&&&& C.16.7km&&&&&&&&&&&&&& D.10km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试题分析:当测量仪接入ab时,设短路位置左侧两条线的总电阻为R1,则,同理测量仪接cd时,,两式联立解得:,则左侧单线的电阻也是右侧单线电阻的4倍,因为输电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所以,而,所以。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甲乙两地相距5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主要考查你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是V;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是Ω;I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是A。
单位使用:使用欧姆定律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I的单位是A,U的单位是V,R的单位是Ω。解析“欧姆定律”: &&&&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和核心内容,是贯穿整个电学的主线,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要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1)欧姆定律中的关于成正比、成反比的结论是有条件的。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条件就是对于同一个电阻,也就是说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条件就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2)注意顺序,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有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同样也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即使导体中不通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因为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 2.要知道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单位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可变形为U=IR和R=,但这三个式子是有区别的。(1),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它反映了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跟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这个外部原因和导体本身的电阻这个内部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2)U=IR,当电流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它的电阻成正比。不能说成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成正比,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的大小由电源决定,跟I、R无关,此式在计算比值时成立,不存在任何物理意义。(3),此公式也是一个量变式,不存在任何物理意义。不能误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公式中的I、U、R都要用国际单位,即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符号A;电压的单位为伏特,符号V;电阻的单位为欧姆,符号Ω,且有。 3.要明白定律的适用范围 (1)定律只适用于金属导电和液体导电,对于气体、半导体导电一般不适用。(2)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电路中只接有电阻器、电热器、白炽灯等用电器的电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电路、日光灯电路等,则不能直接应用。
4.要理解欧姆定律的注意事项(1)物理量的同一性。叙述欧姆定律时,在两个 “跟”字后面都强调了“这段导体”四个字,它是指对电路中同一导体或同一电路而言。所以在运用欧姆定律等进行计算时,必须注意同一性,即I、R、U必须是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中的物理量。在表示I、U、R 时,注意脚标的一一对应。(2)物理量的同时性。由于电路的连接方式发生改变,开关的断开或闭合,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都可能使电路中总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引起电路中电流和各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因此,必须注意在同一时刻、同一过程中的电压、电阻与电流的相互对应,不可将前后过程的I、R、U随意混用。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公式可进行有关计算。解题的方法是:(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看清电路的组成(串联还是并联);(2)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并在电路图上标明;(3)针对电路特点依据欧姆定律进行分析;(4)列式解答。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尺。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A,则电阻R2的阻值为____Ω。
解析:闭合开关s,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 R1与R2中的电流之和,即;电流表A2测R2中的电流I2,则,电源电压,则=15Ω
如何判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1.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各元件的作用例如:开关在电路中并不仅仅是起控制电路通断的作用,有时开关的断开和闭合会引起短路,或改变整个电路的连接方式,进而引起电路中电表示数发生变化。2.认清滑动变阻器的连入阻值例如:如果在与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的导线上接有电压表,如图所示,则此变阻器的连人阻值就是它的最大阻值,并不随滑片P的滑动而改变。 3.弄清电路图中电表测量的物理量在分析电路前,必须通过观察弄清各电表分别测量哪部分电路的电流或电压,若发现电压表接在电源两极上,则该电压表的示数是不变的。 4.分析电路的总电阻怎样变化和总电流的变化情况。 5.最后综合得出电路中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暗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暗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亮
解析:题中L、R1、R2三元件是串联关系,R2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L 变暗,其两端电压变小,电压表测除灯L以外的用电器的电压,电源总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所以选C项。
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表的示数变化范围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把变化问题变成不变问题,把问题简单化。根据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情况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情况,画出等效电路图,然后应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有关计算。
例1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Ω,当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 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______。
解析:把滑片在A点和B点时的电路图分别画出来,如图乙、丙所示,应用欧姆定律要注意I、U、R的同一性和同时性。滑片在A端时, 0.3A;滑片在B端时 =0.1A。
答案:0.3~0.1A欧姆定律知识梳理: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现象:&&&& 导线不通过用电器而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称为短路,要是电源被短路,会把电源烧坏。还有一种短路,那就是用电器被短路。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显然电源未被短路。灯泡L1的两端由一根导线直接连接。导线是由电阻率极小的材料制成的,在这个电路中,相对于用电器的电阻来说,导线上的电阻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图中与L1并联的这段导线通过灯泡L2接在电源上,这段导线中就有一定的电流,我们对这段导线应用欧姆定律,导线两端的电压U=IR,由于R→0,说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0,那么与之并联的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U→0,在L1上应用欧姆定律知,通过L1 的电流,可见,电流几乎全部通过这段导线,而没有电流通过L1,因此L1不会亮,这种情况我们称为灯泡L1被短路。&&&& 如果我们在与L1并联的导线中串联一只电流表,由于电流表的电阻也是很小的,情形与上述相同,那么电流表中虽然有电流,电流表有读数,但不是L1中的电流,电路变成了电流表与L2串联,电流表的读数表示通过L2的电流,L1被短路了。例:在家庭电路中,连接电灯电线的绝缘皮被磨破后可能发生短路,如果发生短路,则会造成(&& ) A.电灯两端电压增大 B.通过电灯的电流减小 C.电路中保险丝熔断 D.电灯被烧坏
解析由于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电阻非常小,由 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将非常大,所以保险儿丝将熔断。
注意防雷:1.雷电现象及破坏作用&&&&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根据,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压非常高,放电时会产生很大的电流,雷电通过人体、树木、建筑物时,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我们应注意防雷。避雷针就可以起到防雷的作用。2.& 避雷针&&&& 避雷针是金属做的,放在建筑物的高处,当电荷传至避雷针尖上时极易沿着金属线流入大地。这一电流通道可使云层和建筑物间的正、负电荷中和,使云层放出的电荷完全通过避雷针流人大地而不会损坏建筑物。
发现相似题
与“甲乙两地相距5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335725750621531120189925428247170一个带正电的绝缘导体球壳A,顶部开一小孔,有两个带正电的小球B和C,用导线相连接让B球置于球壳中,并与内表面接触一下后又提起到如图所示位置,C离A球较远,则正确的说法是 A.B、C球都带电_百度作业帮
一个带正电的绝缘导体球壳A,顶部开一小孔,有两个带正电的小球B和C,用导线相连接让B球置于球壳中,并与内表面接触一下后又提起到如图所示位置,C离A球较远,则正确的说法是 A.B、C球都带电
一个带正电的绝缘导体球壳A,顶部开一小孔,有两个带正电的小球B和C,用导线相连接让B球置于球壳中,并与内表面接触一下后又提起到如图所示位置,C离A球较远,则正确的说法是 A.B、C球都带电; B.B球不带电; C.若C球接地后,则B带负电; D.若C球接地后,则空腔内场强为零.当B与A接触后,A、B、C连为一体,由导体静电平衡性质可知,A、B、C为一等势体,且B不带电.从电势角度分析,C离A较远,A外表面所带正电荷在C处产生的电势比UA小,所以,只有C带正电,才能使得A外表面上所带正电荷与C上所带正电荷在C处产生的电势代数和等于导体A的电势,构成等势体,因此,答案A不正确,B正确.无法理解为什么B不带电,用得时静电平衡的什么性质.还有为什么只有C带正电才能使电势等于A.最后.一个钻牛角尖的问题.假如一个金属处于的外界电场太大,达到静电平衡会不会使使这个金属的电子因为要平衡从而外移使得金属外形膨胀或者崩溃.
关于静电问题,不用太深究,
因为高考不靠这个知识点了.高考不考,
就没有必要揪住不放.第二, 静电问题其实很难.很多东西不太好考虑.那么最后
你要想搞明白这个问题,
建议你把教材多看几遍,看透了就没有问题了!那么就上面这个问题,你就记住了电荷之间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所以它在导体上可以自由移动的话 它一定是跑到最远端,有多远跑多远,所以电荷都是分布在导体的表面,那么这道题里3个球一接触
就变成了一个物体了, 所以了 电荷跑排斥到最远端,
即C球和A球的表面, B球上不会再有电荷了,再把B拿回到A中间,C上的电荷也不会回来了, 为什么呢,因为A球表面有正电荷,斥力影响,所以C球的正电荷不会在回来,就这样
B上不会再有电荷了.
但是不移动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场强呢?
A球的内部合场强为零
钻牛角尖的问题
电子是微观世界的,它相对于原子核来说,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电子对原子核的作用力也是可以忽略的........你不必担心金属外形会膨胀或者崩溃。。。。
但是不移动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场强呢?
如果场太强的话,这还是有可能的。但以现在的科技这还是很难办到的。不要担心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新课标I卷理综(物理部分)-2015年高考部分试题解析(参考版)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15.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一电子有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
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
C.若电子有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
D.若电子有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
解析:电子带负电荷,从M到N和P做功相等,说明电势差相等,即N和P的电势相等,匀强电场中等势线为平行的直线,所以NP和MQ分别是两条等势线,从M到N,电场力对负电荷做负功,说明MQ为高电势,NP为低电势。所以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线内,但是,选项A错B对。若电子从M点运动到Q点,初末位置电势相等,电场力不做功,选项C错。电子作为负电荷从P到Q即从低电势到高电势,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选项D错。[来源:学科网ZXXK]
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
17.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客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
B. ,质点不能到达Q点
C. ,质点到达Q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质点到达Q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和,中间球网高度为。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为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 )
19、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
B.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
C.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
20、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斜面的倾角
B.物块的质量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答案 ACD 解析:小球滑上斜面的初速度已知,向上滑行过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末速度0,那么平均速度即,所以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向上滑行过程,向下滑行,整理可得,从而可计算出斜面的倾斜角度以及动摩擦因数,选项AC对。根据斜面的倾斜角度可计算出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选项D对。仅根据速度时间图像,无法找到物块质量,选项B错。
21、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则次探测器
A.在着陆前瞬间,速度大小约为
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
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
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制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m)。
完成下列填空:
(1) 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kg;
(2) 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____
(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下表所示:
(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_____N;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2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2)1.4 (4)
23.(9分)图(a)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
(1)已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100Ω,满偏电流为1mA;R1和R2为阻值固定的电阻。若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3mA;若使用a和c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10mA。由题给条件和数据,可求出 Ω, Ω。
现用—量程为3mA、内阻为150Ω的标准电流表A对改装电表的3mA挡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0.5、1.0、1.5、2.0、2.5、3.0mA。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0有两种规格,阻值分别为300Ω和1000Ω;滑动变阻器R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750Ω和3000Ω。则R0应选用阻值为
Ω的电阻,R应选用最大阻值为 Ω的滑动变阻器。
(3)若电阻R1和R2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b)
)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图(b)中的为保护电阻,虚线框内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a)
虚线框内的电路。则图中的d点应和接线柱 (填”b”或”c”)相连。判断依据是: 。
答案:(1) (2)
(3)c 若电流表无示数,则说明断路,若电流表有示数,则说明断路。
(2)根据电流表校准的刻度,可知电路中总阻值最大为,最小阻值为。若定值电阻选择为,则无法校准3.0mA;所以定值电阻选择。由于最大阻值要达到,所以滑动变阻器要选择。
(3)因为只有一个损坏,所以验证是否损坏即可。所以d点应和接线柱
”c”相连,若电流表无示数,则说明短路,若电流表有示数,则说明断路。
24.(12分)
如图,一长为10cm的金属棒ab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12V的电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2Ω。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均为0.5cm;闭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0.3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判断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出金属棒的质量。
解析:学科网
金属棒通电后,闭合回路电流
导体棒受到安培力
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金属棒受到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
开关闭合前[来源:学,科,网]
开关闭合后
25.(20分)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答案:(1)
(2) (3)
解析:(1)根据图像可以判定碰撞前木块与木板共同速度为
碰撞后木板速度水平向左,大小也是
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而向右做匀减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木板与墙壁碰撞前,匀减速运动时间,位移,末速度
其逆运动则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可得
木块和木板整体受力分析,滑动摩擦力提供合外力,即
(2)碰撞后,木板向左匀减速,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滑块,则有加速度
滑块速度先减小到0,此时碰后时间为
此时,木板向左的位移为 末速度
滑块向右位移
此后,木块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仍为
木块继续减速,加速度仍为
假设又经历二者速度相等,则有
此过程,木板位移 末速度[来源:Z,]
此后木块和木板一起匀减速。
二者的相对位移最大为
滑块始终没有离开木板,所以木板最小的长度为
(3)最后阶段滑块和木板一起匀减速直到停止,整体加速度
所以木板右端离墙壁最远的距离为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
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解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并不会因为颗粒的大小而改变,即使敲碎为小颗粒,仍旧是晶体,选项A错。根据是否有固定的熔点,可以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有各向异性,选项B对。同种元素构成的可能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晶体如金刚石和炭。选项C对。晶体的分子排列结构如果遭到破坏就可能形成非晶体,反之亦然,选项D对。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热,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增大,选项E错。
(2)(10分)如图,一固定的竖直气缸有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横截面积为,小活塞的质量为,横截面积为;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气缸外大气压强为,温度为。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两活塞间封闭气体的温度为,现气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求
(i)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
(ii)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答案(i)(ii)
解析:(1)大小活塞缓慢下降过程,活塞外表受力情况不变,气缸内压强不变,气缸内气体为等压变化,即
(2)对大小活塞受力分析则有
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气体体积不变,为等容变化
34【物理—选修3-4】(15分)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布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相比 (填“>”“<”或“=”)。若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测得第一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 。
解析:双缝干涉条纹间距,红光波长长,所以红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较大,即
&。条纹间距根据数据可得,根据可得。
(2)(10分)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两列波在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来源:学,科,网Z,X,X,K]
(i)时,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的所有质点的坐标
(ii)从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的质点的时间
答案 (i)
解析:(1)根据两列波的振幅都为,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的的质点即为两列波的波峰相遇。
设质点坐标为
根据波形图可知,甲乙的波长分别为,
则甲乙两列波的波峰坐标分别为
[来源:学科网ZXXK]
综上,所有波峰和波峰相遇的质点坐标为
(ii)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的点,
时,波谷之差
波谷之间最小的距离为
两列波相向传播,相对速度为
所以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的最短时间
35.【物理—选修3-5】(15分)
(1)(5分)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制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和,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 ,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 。
解析:光电效应中,入射光子能量,克服逸出功后多余的能量转换为电子动能,反向遏制电压;整理得,斜率即,所以普朗克常量,截距为,即,所以逸出功
(2)(10分)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C位于同一直线上,A位于B、C之间。A的质量为,B、C的质量都为,三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和之间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
解析:设A运动的初速度为,
A向右运动与C发生碰撞,根据弹性碰撞可得
要使得A与B发生碰撞,需要满足,即
A反向向左运动与B发生碰撞过程,弹性碰撞
由于,所以A还会向右运动,根据要求不发生第二次碰撞,需要满足
解方程可得
我的更多文章:
( 10:31:43)( 10:07:47)( 09:57:41)( 09:25:12)( 22:22:08)( 21:57:24)( 21:36:36)( 16:01:22)( 14:48:22)( 14:48:1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答案带解析】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和灯泡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和S1时,...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和灯泡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当只闭合开关S和S1时,灯L1正常发光,电流表A的示数为I1,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电阻R3消耗的电功率为P3 ;当只闭合开关S和S2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I2,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阻R4消耗的电功率为P4 。已知:3U1=2U2,U1=2U1&,P3=2W,P4=2.5W。求:
(1)电流I1与I2的比值;
(2)电阻R3与R4之比;
(3)灯L1的额定电功率P1;
(4)通过开关的断开或闭合,电路处于不同状态。在电路的各工作状态中,所消耗的最大电功率Pmax与最小电功率Pmin的比值。
试题分析:先画出三种情况的等效电路图;
(1)由甲乙两图中电压表V1的示数关系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电流之间的关系;
(2)根据甲乙两图中电阻R3、R4消耗的电功率和P=I2R,以及电流关系求出电阻R3与R4之比;
(3)先根据甲乙两图中的电流关系和电源的电压不变并结合欧姆定律表示出电阻关系,再由甲图两电压表的示数关系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阻关系,联立方程得出RL1、R3之...
考点分析:
考点1: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压——伏特(V);——电阻——欧姆();——电流——安培(A)
2.使用欧姆定律的注意事项:
l同体性:公式中的、、应是同一段电路或同一导体的。为了便于区别,应该加上同一种角标。
l同时性:公式中的、、应是同一时刻、同一导体所对应的数值。
l欧姆定律普遍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中。对于电动机(转动的线圈)和超导体来说,欧姆定律不成立。
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
l在做电学计算题之前,要做好电路分析,分析有关各元件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l在电路分析、计算时,串联要抓住电流相等这一特点;并联要抓住电压相等这一特点。
l若有个相同的电阻0串联,则总电阻为;
若有个相同的电阻0并联,则总电阻为。
l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大,串联得越多总电阻越大;
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总电阻比每一个并联分电阻都小,并联得越多总电阻越小。
l电路(串联、并联)中某个电阻阻值增大,则总电阻随着增大;某个电阻阻值减小,则总电阻随着减小。
l常用的串、并联电路中的物理量与电阻的比例关系有(以两个电路串、并联为例,其中为电功率,为电功,为电热)
考点2:电功率
电流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 单位:国际单位:瓦(W),常用单位千瓦(kW),1kW=1000W
额定功率:
1. 定义: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它的值为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乘以额定电流。若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则用电器可能会损坏;若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则用电器可能无法运行。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补充:实际生活中的照明电路是并联电路,如果并联的用电器越多,并联部分的总电阻就越小,在总电压不变的条件下,电路中的总电流就越大,因此输电线上的电压降就越大,这样,分给用电器的电压就越小,每个用电器消耗的功率也就越小。所以灯开的少时比灯开的多时要亮些。晚上七八点钟,大家都用电灯照明,所以电灯发的光就比深夜时的暗。
灯丝通常在开灯瞬间被烧断的原因:
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金属导体温度变化几摄氏度或几十摄氏度,电阻变化不过百分之几,可忽略不计,但电灯的灯丝(钨丝)不发光时(温度几十摄氏度),电阻较小,正常发光时灯丝的温度较高,达 2000℃左右,电阻值就要增大许多倍。在刚接通电路的瞬间,灯丝的温度还没有升高,由于电阻还很小,通过灯丝的电流要比正常发光时大得多,根据P=U2/R,这时实际功率最大,远远超过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所以通常灯丝容易在开灯时的瞬间烧断。
相关试题推荐
给质量为10kg的冷水加热,若水吸收1.68×106J的热量,求:水升高的温度。[水的比热容4.2×103J/(kg ·℃)]
实验桌上备有如下实验器材:符合要求的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各一个;钩码一盒、足量的水。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1)请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在做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的实验后,小刚认为:通过灯的电流越大,灯就越亮;通过灯的电流相等,灯的亮度就相同。实验桌上备有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流表、开关各一个、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的小灯泡两个、导线若干。请你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要求:
(1)请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根据实验现象简要说明小刚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小刚想利用一块电流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测量电阻Rx的阻值。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只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闭合开关S和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1)请你添加两根导线完成图26所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
(2)请你用I1、I2和R0表示出Rx,Rx=&&&&&&&&&&。
实验桌上备有器材:托盘天平、砝码盒、盛有适量水的烧杯A,盛有适量盐水的烧杯B、细绳、石块各一个。小刚想测量烧杯B中盐水的密度。请你帮他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A和水的总质量m1,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用细线拴住石块,手提细线将石块&&&&&&&&,天平平衡时读出天平的示数m2,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用天平测量烧杯B和被测盐水的总质量m3,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将石块擦干后,手提细线将石块仿照步骤2操作,天平平衡时读出天平示数m4,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根据ρ=及测量数据,计算出被测盐水的密度ρ盐水=&&&&&&&&,将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题型:计算题
难度:困难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