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公园3霸王龙霸王龙化石

云南发现侏罗纪古白蚁啃食恐龙骨遗迹化石|侏罗纪|恐龙|白蚁_科学探索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云南发现侏罗纪古白蚁啃食恐龙骨遗迹化石
白蚁啃食恐龙尸体复原图(绘图 刘毅)
东方饕餮迹特写(摄影 林树宇)
发现虫迹的恐龙化石(摄影 邢立达)
恐龙骨骼上的虫迹清晰可见(摄影 李大健)
  新浪科技讯 9月3日消息,日,中、美、加、澳等国古生物学者宣称,他们在中国云南禄丰下侏罗统地层埋藏的恐龙化石上发现了珍贵的遗迹化石。据悉,该遗迹很可能是白蚁类在恐龙骨上觅食所留,是最早的社会性昆虫觅食迹,为白蚁这种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起源于侏罗纪或者更早的假说提供了化石证据,同时,也为白蚁作为恐龙遗体的重要分解者的观点提供了证据。
  化石的研究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博士生邢立达,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的埃里克•罗伯茨(Eric M. Roberts)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默里•金格拉斯(Murray K. Gingras)教授等专家学者在国际学术刊物《古地理,古气候学,古生态学》撰文描述了这批特殊的标本。
  据邢立达介绍,这次发现的遗迹被命名为东方饕餮迹(Taotieichnus orientalis),为新属新种,“饕餮”一词是指造迹者在恐龙骨骼上大快朵颐的场景。饕餮迹发现于云南省禄丰县恐龙山镇,这里有丰富的恐龙骨层,此次发现的化石就位于该地区,距今约1.95亿年。
  “数年前,世界恐龙谷博物馆发现了一具云南龙化石,并将其挖掘出,修复展出。意外的是,我们在恐龙骨骼化石上发现了网状的突起结构,这是过去从未被发现的结构。”邢立达说,“我们马上意识到这很可能是其它生物在恐龙骨骼上活动的遗迹,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发现。”
  据介绍,遗迹化石是生物活动后所遗留的痕迹形成的化石,如爬行迹、停息迹、居住迹、觅食迹等等。遗迹化石能够反映出造迹者的行为特点和运动方式,也能反映出化石形成时的环境信息,为推测古生物的习性和古气候特点提供帮助。但一般来讲,遗迹化石很难和造迹者共同保存,因此在确定造迹者的身份上有时比较困难。
  “特别是从未有过的遗迹类型,会格外困难。”研究团队中的蚁类专家,来自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的冉浩表示,“我们排除了底栖虾类、蜉蝣、谷蛾、蚂蚁等造迹者,在古甲虫和白蚁这两个可能的造迹者中,我们认为最可能的造迹者是白蚁或者白蚁的祖先。”
  罗伯茨教授介绍,通常我们认为白蚁是不折不扣的素食主义者,但实际上白蚁的食物比想象的更加广泛,尤其是在澳大利亚有一种原始的白蚁几乎接近于杂食。早在上个世纪初就有科学家报道白蚁分解人骨的现象,现在已经知道有些白蚁既会啃食干骨头也能分解新鲜的骨头,甚至能将骨头啃食殆尽。
  “不只现代白蚁会啃骨头,已经有不少在恐龙骨骼化石上有疑似白蚁齿痕的遗迹被发现。”邢立达如是说,“这些遗迹显示,造迹者在啃食恐龙骨骼上的营养物,而且遗迹和现代白蚁暴露在地表的通道系统非常类似。”
  “在那个时代,蚂蚁还没有演化成功,一些白蚁或者它的祖先,也许如今天蚂蚁般,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分解者。”冉浩如是说。
值班电话:010-&&|&&&&|&&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您好, []|
南非现最老恐龙胚胎化石 年代在侏罗纪亿年前
[导读]研究人员在来自南非的几枚恐龙蛋中发现了胚胎化石,这些化石的年代大约是在侏罗纪的1.9亿年前,这比过去发现的老得多,过去发现的化石的年代多是白垩纪。
巨椎龙(Massospondylus)复原图  研究人员在来自南非的几枚恐龙蛋中发现了胚胎化石,这些化石的年代大约是在侏罗纪的1.9亿年前,这比过去发现的老得多,过去发现的化石的年代多是白垩纪。Robert Reisz和同事报告说,这些胚胎的特征表明它们是巨椎龙(Massospondylus)。这类原细颚龙成年后身长大约5米,有长的脖子和短的头,它们有两足运动的能力和形体。但是这些胚胎有相对大的前肢和头,水平的脖子和短尾巴,这意味着它们孵化时是四足的。后来的四足蜥脚类动物也许是由保存了早期发育状态的这类动物进化而来的。发现的胚胎化石的形体比例,包括大的头,意味着刚刚孵化的恐龙不能很有效地行动。作者也没有发现牙齿的证据,所以孵化后的幼龙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抚养。
相关组图:
[责任编辑:joeyjia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科技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财经科普数码科技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葡萄牙出土大型肉食恐龙化石
订阅东北新闻报,移动发1到 联通发DBXWC至 电信发DBXWB至
十指连"新" "掌"握精彩--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美国媒体称,葡萄牙出土了一种侏罗纪时代的大型肉食恐龙。这种大爪、牙齿锋利的新物种属于肿角龙,可能是欧洲迄今发现的这一时期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3月5日报道,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古生物学博士克里斯托夫&亨德里克斯说:&这是与霸王龙很相似的恐龙。&
  报道称,葡萄牙洛里尼扬是富含化石的地区,陡峭的悬崖紧邻海岸线。在侏罗纪晚期,该地区有广阔、潮湿的平原、茂盛的植被以及各种恐龙。2013年,科学家发现了一些保存完好的恐龙胚胎,这些胚胎属于肿角龙属,但无法识别。
  据报道,这种新恐龙首次出土于2003年,当时一个业余古生物学家发现了颚骨的一部分。胫骨、牙齿和尾椎骨片段随后也被发现。科学家最初认为这种骨骼属于1.5亿年前生活在北美的一种大型陆地食肉动物。
  但亨德里克斯以及他的同事奥克塔维奥&马特乌斯仔细查看了骨骼遗骸,并确定他们来自新物种。
  报道称,这种欧洲庞然大物是兽脚类恐龙,属于包括暴龙在内的肉食恐龙的一个亚目。这种恐龙身长33英尺(10米),重达4至5吨,这仍然比霸王龙体型更小,后者身长40英尺(12米)。
  亨德里克斯说,它长有巨大叶片状的牙齿,长达4英寸(10厘米),这一特点确认它属于肉食动物。
  他说,它很有可能是食肉动物,能捕食大型活的猎物,因为当时有各种各样的食草恐龙。但也有属于食腐动物的可能性。
  报道还称,新发现的恐龙改变了欧洲当时的恐龙图表。当时,欧洲是由许多大型岛屿组成的群岛,在岛屿进化的动物往往体型较小。的确,侏罗纪晚期岛上许多恐龙体型偏小。(侏罗纪从1.99亿年前持续至1.45亿年前。)
  但亨德里克斯说,就体型来说,新发现的恐龙能够与北美的大型肉食动物相比,这说明&侏罗纪晚期欧洲的确存在大型恐龙&。(编译/马文博)
【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责任编辑:
【】【】【】【】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东北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辽)字第00255号
沈网警备案号
用户可信赖无线产品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昌吉恐龙馆重磅打造“侏罗纪”恐龙化石展
时间:日 10:52
昌吉恐龙馆重磅打造“侏罗纪”恐龙化石展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新疆都市报(姜岚 秦鹏 白雪玲):您一定对美国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里形态各异的恐龙记忆犹新吧,这个周末,你可以在昌吉看到活灵活现的“原生态恐龙”啦。
5月28日,随着昌吉恐龙馆工作人员对来自四川自贡的天府峨眉龙骨架调整完毕,新疆首届恐龙展布展完成。31日,26件来自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国宝级精品恐龙化石将全部亮相,昌吉恐龙馆重磅打造的“侏罗纪”恐龙化石展也将在当天“盛装”开幕。
展览采用高科技仿真、声光电控制和4D特效技术,以真实比例还原恐龙,剑龙、秦龙、凶猛的霸王龙等大批恐龙家族成员,将带给参观者不一样的视听体验。
在昌吉恐龙馆一楼右侧展厅,新疆都市报记者看到,这里主要展出一亿六千万年前侏罗纪恐龙化石。有恐龙蛋、恐龙趾骨,有世界上保存得最好的肉食类恐龙—自贡四川龙;仅1米见长的早白垩世小型鸟脚类恐龙鹦鹉嘴龙等典型恐龙化石展品,足以让大家着迷。
二楼展厅主要陈列13件展品,为仿真机械龙,昌吉恐龙馆在此设置重返侏罗纪体验“声、光、电”情景模拟区、仿真互动区域,将参观者带入侏罗纪时代。在情景体验区,你可以骑在一个高约两米的仿真秦龙上,只要打开遥控器,秦龙就会摇头摆尾地走了起来,穿过模拟森林场景,让人仿佛穿越到侏罗纪时代。
“能动能吼还能走,这些仿真机械龙都是严格按"原始版本"—远古流传下来的恐龙化石记录,依据其皮肤弹性、关节活动方式及摆动模式等特征制作而成的。”昌吉恐龙馆白雪玲说。
展览时间为5月31日至10月15日,门票每位45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侏罗纪公园霸王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