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①②③题

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13153所
24小时更新:3241
总量:5851071
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专题4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讲 逐题(含答案)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专题4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讲 逐题(含答案)
时间: 11:43:53
下载量:50次
大小:1.63M
所属资料: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在手机端浏览文档
1/72/73/74/75/76/7
预览已结束,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哦~
&#xe6热门推荐
&#xe6相关资源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浏览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全国2015届高三大联考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
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试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4.交卷时,可根据需要在加注“
”标志的夹缝处进行裁剪。
5.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行星地球和地图约占50%,地球上的大气约占50%。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小题,计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三区域面积相比,①=②、②&③
B.①②两区域地表平均地球自转线速度相等
C.②③两区域同位于东半球
D.③区域北缘自转角速度大约是①区域北缘的一半
2. 飞机从④地向③地飞行,走最短路径,其航向是
A.向东北&&&
C.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试题分析:
1..A ①②③三区域经度范围相同。①②两区域南北半球相反,但纬度相同,应该面积相等;②区域纬度低于③区域,因此面积较③区域大。②区域位于东非高原,海拔高,自转线速度大于纬度位置相近的①区域;20°
W→160° E是东半球,③区域位于160°
E以东的西半球;①③两区域自转角速度相等。学科网
2.飞机从④地向③地飞行,走最短路径(大圆劣弧),其航向如下图所示:
考点:地球地图;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路线。
&  2014年3月8日凌晨2时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有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与吉隆坡管制中心失去联系。之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世界多国联合协作展开了国际大搜救。完成下列问题。
3. 从马航失联到国际大搜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A.澳大利亚悉尼日出东南
B.我国各地均日出东北
C.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越过赤道
D.南极地区的极夜范围逐渐增加
4. 北京3月8日的昼长与下列日期大致相同的是
A.3月16日&
B.4月4日&&
C.9月10日&
试题分析:
3.此时间段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运动到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日出均由东南转变为东北;AB错。南极地区3月21日前(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还是极昼,后变为极夜且范围扩大;D错。
4.结合太阳回归运动的特点可知,3月8日与10月6日太阳直射的纬度大致相同,因此,这两日北京的昼长大致相同。
考点: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5. 图示区域内的最大相对高度可能是
6. 若图示区域内发生强降水,则图中四地最容易受到洪水冲击的是
A.①&&&
B.②& &&
C.③ &&&&
试题分析:
5.图中最高海拔大于150
m、小于160
m,最低海拔小于40
m,所以最大相对高差可能为120
6.图中①②③④四地,
④西北处等高线凸向高值为山谷,④地位于山谷出口处,如发生强降水,只有④地会受到洪水冲击。
考点:等值线运用
下图为北半球局部地区海陆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 造成①~⑥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8. 图中各地气候的形成与信风带有密切关系的是
A.③⑥&
B.②④& C.①⑤&
D.②③
试题分析:
7、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①—⑥地区处于不同纬度、不同海陆位置的地区,因大气环流的不同而导致了各地降水量的差异。
8、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③为热带沙漠气候,是常年受副高和信风控制形成的;⑥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的西南季风是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的;⑤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②为地中海气候,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影响;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故选A。
考点:气影响降水的因素;气候的分布成因。
读某日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9. 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右图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 据表及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北京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
B.该日上海的降水可能是台风影响所致
C.该日哈尔滨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寒潮降温所致
D.西宁昼夜温差最大与日落晚、日照时间长有直接关系
试题分析:
9.读天气预报图可知,上海该日为阴雨天气,温差最小。原因是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②)作用强,夜晚大气的保温(④)作用强;故D对
10.一天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而不是正午12时;A错。从气温可以判断,此时上海为夏季,其降水可能是受台风影响;B对。哈尔滨昼夜温差加大,水汽易凝结,晴好天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易形成雾;故C错。西宁因海拔高,白天太阳辐射强,因此,昼夜温差较大。D错
考点:大气的作用;读懂天气预报图。
  我国南方某市(纬度约21.5°
N)的小黄家准备在某楼盘中间位置买房,楼高42米,楼层高3米,楼间距30米,楼后有一停车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 小黄的爷爷不想买太高的楼层,又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那么小黄家最好买
12. 小黄的父亲想在停车场买一个停车位,现在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最好选择
A.甲车位&&&
B.乙车位&&&
C.丙车位&&&
试题分析:
11.该地位于北半球,前楼影子最长的时间即是该地太阳高度最低时。冬至日该地太阳高度最低约为45°,由于南楼阻挡,北楼太阳照不到的高度约12米,冬至日正午可以被太阳照到的楼层最低是5楼;B对。
12.车位在楼房北边,越靠近楼房且越靠近停车场中间的位置被楼房阴影覆盖的时间越长;B对。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应用;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与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右侧小图为此地甲、乙两点间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3. 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应为
14. 下列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可能遭遇台风天气
B.此时甲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C.乙地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
D.在E处修水库,水位高100米时王村被淹
试题分析:
从剖面图可知,d点海拔较低,在100
m以下,根据等值线的变化规律可知,P的数值可能是200或100,但依据剖面图可知,P处的数值应为100。
14.从图中等压线分布看,该地不是台风天气,而是受暖锋控制,甲地位于暖锋前,可能形成阴雨天气。乙位于山脊,不会受到泥石流的危害;王村海拔至少高于200
m,在E处修建水库,水位100
m时影响不到王村。
考点:等高线的应用;等压线与天气。
 读某地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5. 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甲、乙分别位于河流两侧&&&
B.甲、乙分别位于锋面两侧
C.甲、乙分别位于山脉两侧&&&
D.甲、乙分别位于台风中心两侧
16. 若从甲到乙的气压变化与某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相同,则该天气系统可能为
A.冷锋系统&
B.暖锋系统&
C.低压系统&
D.高压系统
试题分析:
甲、乙两地气压差异大。两地位于河流两侧,受河流调节作用,两侧气压差不会相差很大;故A错。位于锋面两侧,受冷暖不同气团控制,气压才会出现较大差异;B对。山脉两侧或台风中心两侧时均不会出现这样的气压差异小;CD错。
16.从甲到乙的气压变化是气压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与暖锋过境相同。
考点:通过气压变化判断天气。
下图为某地逐月累计 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7. 下列四幅气候统计图中,能反映该地气候状况的是
18. 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则该地的气候类型
A.6~8月的月降水量达400
mm,且分布均匀
B.夏季降水少、光照强,适合亚热带水果的生长
C.主要分布在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D.雨热不同期,是不同季节受不同风带影响的结果
试题分析:
该地6~8月的累计降水量变化很小,说明这段时间降水极少;而在12月前后的一段时间内累计降水量变化较大,即该段时间降水丰富;故该地可能为南半球的季风性湿润气候或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A项所反映的是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B项所反映的是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C项所反映的是热带雨林气候,D项所反映的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18.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它表示的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夏季降水少,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结果,该地夏季高温、少雨、光照强的特征适合亚热带水果的生长;该气候主要分布在纬度为,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是受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考点:气候要素统计图判定气候类型
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云南的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列甲图为红河哈尼梯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乙图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红河哈尼梯田景观图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9. 拍摄乙图景观图片的地点应是甲图中的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20. 乙图中修建梯田主要是为了减轻某种地质作用,该地质作用可以形成
A.流动沙丘& &&&
B.长江三 峡
C.三角洲平原&&&
D.东非大裂谷
试题分析:
图片为向南拍摄所得,由乙图可知是从侧面拍摄的景观图片。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①地向南为俯视;③地为谷地,向南为山脊;④地向南有山顶阻挡;只有②地可拍摄得乙图片。
20.乙图是经过人类活动把坡耕地修成水平梯田,可以减轻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水土流失。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考点:等高线图;流水作用。
下图为北半球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1. 当交点位于①点且①点以北为极夜时,北京时间为
22. 交点从②点移向④点期间,下列现象完全能够确定的是
A.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
D.南京的昼夜长短差异逐渐变大
试题分析:
晨线与昏线交点位于①点,①点以北为极夜时,75°
E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由此可计算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5时;C对。
22.当交点位于②点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或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此后,太阳离开赤道或向北回归线、或向南回归线移动,因此,A、B、C三项都不能确定。但此期间除赤道外,各纬度的昼夜长短差异都在逐渐增大。学科网
考点:晨昏线的应用;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6分)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 (14分)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CD和EF两河段水流较急的是  ▲  段,简述判断的理由。(4分)&
(2)M陡崖顶部海拔的范围是  ▲  。(2分)&
(3) 该地欲开发区域内的水力资源,有G、H两处建坝方案,比较说明两方案各自的优势。(4分)
(4)观测者站在P点,能否看到乙村的最北部Q点?试绘地形剖面图说明理由。(4分)【答案】
(1)CD(2分) CD间等高线密集,地面坡度大,河流落差大,水流较急。(2分)
(2)大于等于300米,小于350米(2分)
(3)G方案无需移民,占用耕地少,工程量较小,落差大。H方案流域面积大,库区面积大,库容量较大。(4分)
(4)不能。P点和乙村最北部间有山脊阻挡,图示如下:(4分)
试题分析:
本题结合等高线考查地形,河流开发和通视问题。
(1).主要是比较等高线疏密情况。比较CD和EF两处等高线,CD处等高线比较密集,所以地面坡度大。
(2).经过M陡崖的最高等高线为300m,等高距为50m,结合算崖顶公式:Y最高值≤H顶最高值+d可求出答案。
(3).从图中可以分析,G方案无村庄,所以不需要移民,面积较小,占用耕地少,修建大坝路程短工程量较小,位于等高线较密集处地势落差大。
(4).通过连线P点和乙村,可以发现中间有个山脊挡住,如图所示。
考点:等高线图及应用。
24. (14分)下图是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点的气压值范围是  ▲  百帕,其影响因素是  ▲  。(2分)&
(2)分析图示表示的季节及G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4分)
(3)推测甲、乙两地此时的天气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8分)
(1)1025 地形(2分)
(2)冬季。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陆地降温快于海洋,气温较低,形成强冷高压中心。(4分)
(3)甲地气温较低,天气晴朗;乙地气温较高,为降水(雪)天气。甲地受来自陆地的寒冷干燥的偏北风影响;乙地位于冷锋锋后的云雨区,易出现降水天气,加之偏北风经日本海增温增湿后,增强了降水的几率和强度。(8分)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等压线分布及其影响因素,锋面气旋。
(1)读图A点位于1030百帕等压线内,两条等压线之间出现一条闭合等压线,遵行“大于大值,等于低值”,故1025结合图A位于以G为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高压脊上,却出现低压中心,再结合经纬度位置定位,这里是在泰山附近。所以其影响因素为地形。
(2)冬季时候,大陆降温比较快,大陆受冷容易形成高压,此时亚欧大陆出现高压,故为冬季。
(3)据图可以分析甲地受高压系统控制,受寒冷干燥的空气影响,气温比较低,天气晴朗。图中乙附近有锋面,在北半球气旋左边为冷锋,故乙位于冷锋锋后,易出现降水天气,加之气旋北部为偏北风,经日本海增温增湿后,增强了降水的几率和强度。(8分)
考点:等压线图;锋面气旋。&
25. (14分)读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完成 下列各题。
(1)说出图中M、N两地降水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2)根据P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分析P地多洪涝灾害的原因。(6分)
(3)说出A、B两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两地气候成因的差异。(5分)
(1)全年少雨。 M地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影响;N地处内陆,距海洋远,水汽难以到达。(3分)
(2)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于夏季;位于两条大河的河口三角洲地区,上游来水量大,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位于喇叭口形海湾内,受飓风活动影响,海水顶托,加剧洪涝灾害。(6分)
(3)两地均为热带雨林气候。成因:A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全年高温多雨;B地纬度较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全年高温多雨。(5分)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特点,分布及影响。
M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影响,降水少;N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受海洋影响小,故降水少。
区域定位,P处位于孟加拉国;结合地形,降水和海水作用分析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孟加拉国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孟加拉湾多飓风影响,海水顶托作用。
读图可知,AB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不同;A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全年高温多雨;B地纬度较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全年高温多雨。
考点:气候;洪涝灾害的成因。
(14分)读右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完成下列各题。
(1)N点的经度是  ▲  ,A地日出地方时为  ▲  。(2分)&
(2)此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是  ▲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   。(4分)&
(3)若一架飞机由A地飞到B地,则其最短飞行航线为  ▲  (写出航线上的字母),其航行的方向为  ▲  。(2分)&
(4)图示时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北半球节气)点,此后一周时间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是  ▲  。(2分)&
(5)试描述从5月1日到9月1日,A点的昼夜状况及变化。(4分)
E 9时(2分)
W向东至180°(或180°向西至165°
W) 23°26'
(3)A-M-B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2分)
(4)冬至 速度逐渐加快(2分)
(5)昼长夜短。 先是昼渐长、夜渐短,至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此后昼渐短、夜渐长。(4分)
试题分析:
(1)根据经度变化的特点可知,该光照图为北半球局部光照图,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A点位于晨线上,经过M点的经线为12时,则A点的地方时为9时。
(2)日期的分界线为180°经线与0时所在的经线,此时165°W为0时,因而自165°W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与北京日期相同。该光照图为北半球局部光照图,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23°26&S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3)AB位于晨昏线上,晨昏线是经过该两点与球心的大圆,大圆上的劣弧路程最短,因而飞行方向为先向东北再向东南。(如下图)
(4)此时北极圈里出现极夜,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一周后接近1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5)A点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从5月1日到9月1日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运动,因而昼长夜短;自5月1日到夏至日昼渐长夜渐短,夏至日昼最长,自夏至日到9月1日昼渐短,夜渐长。(如下图)考点:光照图的判读;时间计算;地球上最短路线;地球运动。
我的更多文章:
( 07:38:19)
( 08:23:51)
( 12:33:48)
( 12:25:32)
( 08:42:26)
( 08:34:06)
( 08:04:13)
( 08:48:51)
( 08:40:08)
( 09:07:53)
我的更多文章:
( 08:58:32)( 08:54:0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图4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国家.图4表示2003年这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回答下列2道问题. 国家⑤的三次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至低排列.依次是 A.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D.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人口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图4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国家。图4表示2003年这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回答下列2道问题。
国家⑤的三次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至低排列,依次是 &&&&&&& A.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 C.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D.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国家⑤的三次产业按就业比例分别是2%、23%、75%。第三产业水平的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图中看出④的第三产业比例最高,说明其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科目:高中地理
图4中甲图为非洲和欧洲大陆从赤道向两极,以及山地从山麓向山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示意图,乙图为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以及山地由山麓向山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示意图。完成下面试题。
甲图中A处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 B.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 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 &&& 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 乙图中,大陆东部和西部沿岸地区都是森林,但森林的种类不同,其影响因素是 A.地形& && B.土壤&& & C.水源 &&& D.气候 乙图中,E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 C.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能滋润草的生长 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科目:高中地理
图4是我国四个地方(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图5为“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推移规律示意图”。读图回答13~17题。
13.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 A.地形的影响&&&&&&&&&&&&&&&&&& B.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 C.热带气旋过境&&&&&&&&&&&&&&&&&&&& D.地面强烈增温 14.图5中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的位置大致对应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15.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地方(图4中①一④)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图4中,①地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松墩平原&&&&&& C.成都平原&&&&&& D.河套平原 17.图4中,适宜种植春小麦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三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图图3示意某大陆部分地区及附近地形分布图,图4中甲图示意图3中①地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乙图示意该大陆与①地同纬度大陆东侧海域的水温垂直分布,读图回答题.【小题1】图3中②地区农业生产发达,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A.乳畜业B.季风水田农业C.混合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小题2】有关图4海水温度变化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大而递减速率相同B.甲乙两地海水温度500米以上的垂直变化更小C.影响甲乙两地表层水温差异的因素是洋流分布D.影响甲乙两地表层水温差异的因素是海陆分布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学年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回答问题。【小题1】图3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8℃B.I0℃C.12℃D.25℃【小题2】图4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3】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A.①B.②C.③D.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日绿色和平组织志愿者在德班托起一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模型(如图3),呼吁前来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护全球脆弱地区和人群免遭伤害。图4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题。【小题1】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减少CO2排放,直接影响图4中的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2】为维持⑤环节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A.开垦沼泽B.开发水能C.保护雨林D.退耕还湖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第1部分:词汇选项(第1~15题,每题1分,共15分)下面共有15个句子,每个句子中均有1个词或短语 - 软题库
已开通智能题库考试
2004年职称英语等级考试综合类A真题
信管考点分类:试题来源:
第1部分:词汇选项 &(第1~15题,每题1分,共15分)
下面共有15个句子,每个句子中均有1个词或短语画有底横线,请从每个句子后面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择1个与画线部分意义最相近的词或短语。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你可能感兴趣试题
下列关于项目管理过程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启动过程组&定义和细化目标,规划最佳的行动方案即从各种备选的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以实现项目或阶段所承担的目标范围
B.执行过程组&整合人员和其它的资源,在项目的生命周期或某个阶段执行项目管理计划
C.监督过程组&要求定期测量和监控进展,识别与项目管理计划的偏差,以便在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项目或阶段目标达成
D.收尾过程组&正式接受产品、服务或工作成果,有序地结束项目或阶段答案解析与讨论:第5题:
下表是关于ERP的典型观点,综合考虑该表中列出的各种因素,选项( )代表的观点是正确的。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③、⑥、⑧
D.②、③、⑤、⑦答案解析与讨论:第33题:
某大型软件系统按功能可划分为2段P1和P2。为提高系统可靠性,软件应用单位设计了如下图给出的软件冗余容错结构,其中P1和P2均有一个与其完全相同的冗余备份。若P1的可靠度为0.9,P2的可靠度为0.9,则整个系统的可靠度是 ( ) 。
A、0.6561&
C、0.9801 &
答案解析与讨论:第52题:
质量因素为&4M1E&指的是( ) 。 A、人、机器、原材料、方法、环境& B、人、机器、方法、成本、政策& C、人、原材料、方法、成本、环境 & D、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答案解析与讨论:第20题: 克服其他用户对目标用户产生干扰留的余量值被称作干扰余量,在TD中暂取( & )dB。A、1 & & & &B、2 & & & &C、3 & & & &D、4 & & & &E、5答案解析与讨论:第38题:
对成本和进度进行权衡,确定如何尽量少增加费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缩短项目所需要的时间,称为( )。 A.快速跟进& B.赶进度& C.资源平衡 D.资源日历&&答案解析与讨论:图1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第1.2题. 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图1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第1、2题。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答案】&1.D&&&&&&&&2.C【解析】1.山脊和山谷:如图所示,山谷和山脊几乎具有同样的等高线形态,因而要从等高线的高程来区分,表示山脊的等高线是凸向山脊的低处,如图中A处.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则凸向谷底的高处,如图中B处。因此,由题图,可以判断出①是鞍部、②是山坡、③是山脊、④是山脊、⑤是山谷,选项D正确。2.由题意,题干上讲: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这说明该地区的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首先是地质历史上的岩石形成,后来发生地球内部物质的上升运动,岩浆上升涌出侵入到地壳中,形成侵入型岩浆岩(即花岗岩侵入体),后来发生地壳上升运动,花岗岩出露地表,受到外力的风化、侵蚀,然后是搬运等过程,选项C正确。&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自然灾害与防治
题型:选择题
图1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第1、2题。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世界地理
题型:选择题
图1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第1、2题。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广东湛江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图1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第1题。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
科目:高中地理
图1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第1、2题。 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学一做第三专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