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生怎样才能学好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这门幼小衔接课程教案

“幼师国培”(2012)——四川省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第1期)
日来源:基础教育研究所
  本期导读
  ☆10月14日
  全天:喜迎培训学员
  ☆10月15日
  上午—开班典礼
  专题讲座《做一名自主发展的教师》
  主讲人:谭文丽(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下午—专题讲座《学前教育质量评价》
  主讲人:鄢超云(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10月16日
  上午—现场观摩:园本教研活动
  观摩园所:成都市金牛区机关第三幼儿园
  下午—工作坊:教玩具设计
  ☆10月17日
  上午—专题讲座:幼儿园集中教育活动有效性问题与对策
  主讲人:徐宇(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
  下午—互动研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以及实践操作
  主讲人:钟运红(重庆市江津区几江幼儿园园长)
  喜迎培训学员
  金秋十月,金桂飘香,“幼师国培(2012)——四川省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集中培训项目”拉开帷幕。
  日,180名农村幼儿骨干教师满怀提升自己的强烈渴望,带着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惑和思考从成都市各区(市)县和广元市汇聚而来,负责接待的老师把学员迎进培训地点——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接待活动从上午10:00开始到晚上9:00结束。负责本次接待工作的老师们早早的守候在报到处,热情接待前来报到的学员们,为培训班学员发放学习资料、介绍培训注意事项并安排住宿,认真热情地解答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虽然比较辛苦,但是看着学员们满意的微笑,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的肯定。
  日上午,由四川省教育厅组织、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室具体实施的“幼师国培(2012)——四川省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在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顺利开班。来自成都市10余个区(市)县和广元市共180名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及园长参加了此次开班典礼。
  四川省教育厅师范处副处级调研员胡成华,成都市教育局高师处副处长彭刚,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洪涛,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谭文丽出席了本次开班典礼,会议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刘敏老师主持。胡调研员和彭处长对本次培训的意义、目标、培训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学员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并对全体学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刘敏老师对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作了详细的解读。本次培训将历时半个月,整合市内外的各种优质培训资源,精心设计了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现场观摩、跟岗研修、小组研修、工作坊)、在岗研修、远程研修等环节。
  开班典礼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将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视野更开阔,对科学理念的理解深刻,以更好地为我省学前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师培训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感谢国家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对于老师专业发展的重视。这次难得的机会对我们每一位从农村来的老师而言,是宝贵的、是值得珍惜的,所以我们将会以最积极的态度参加本次培训,希望通过这次集中学习能有效的提升教育教学的技能。
  ——成都市蒲江县北街幼儿园 李珊珊
  翻看这次培训的学习安排表,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安排都非常的丰富,不仅可以到成都优质的幼儿园观摩现场,能和许多的同行相互交流学习,还能够亲耳聆听到著名教育专家的讲座,我会用心学习,汲取成都优质幼儿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带回我们的幼儿园。
  ——广元市剑阁公兴幼儿园 郑丽
  10月15日上午,隆重的开班典礼后,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谭文丽副教授为学员们作了题为《做一名自主发展的教师》的专题讲座。谭院长向学员们分享了关于教师职业理念、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自主成长教师的特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
  谭院长提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孩子的价值取向要正确,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幼儿的素质,教师只有找准方向,在自我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努力才收获与回报。专业化是教师发展的方向,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她重点从专业素质的内涵与专业自主方面进行了剖析,个人成长离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需求,有理想,有责任心,有完善自我的踏实想法才能让自己主动成长。
  学员心声
  聆听了谭院长的讲座,感悟到“培养自己”比“培养孩子”更重要,因此我们要记住并实践“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并重,终生学习”的基本理念。
  ——广元市利州区上西幼儿园 程玉华
  10月15日下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鄢超云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关于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专题讲座。
  鄢教授在讲座中运用大量的国内外图片和视频资料来引导大家思考,运用许多案例来分析问题。丰富的图片、视频和案例与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紧密联系,对教师头脑中已有的陈旧的评价理念进行了一次洗礼,对形成多元的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鄢教授还重点介绍了如何应用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一些量表,为我们科学地开展评价提供了模板。
  学员感悟
  时代是发展的,幼儿是变化的,教育情境更是多变的,教师只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调整教育策略,才能发挥教师的真正作用,所以教师的终身学习是必要的,我们要永远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成都市蒲江县南街幼儿园 伍杨
  10月16日上午,学员们前往成都市金牛区机关第三幼儿园进行观摩学习。机关三幼是成都市优质的幼儿园之一,为国培学员们准备了两个集体教育活动以及园级环境创设供学员们观摩学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是机关三幼的园本教研主题之一。小班音乐教育活动《点豆豆》设计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有趣的表现,让国培学员们感受到音乐教育的魅力以及对于孩子的发展的作用。大班科学探索活动《斜坡上的秘密》,活动设计新颖,以比赛的形式环环相扣,做到以幼儿为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兴趣所在。在教学手段上合理利用PPT进行辅助教学,使教学过程显得形象生动。特别是分享交流环节,教师采用相机将幼儿操作的办法照下来,及时通过PPT进行展示交流,这种分享交流的方式让学员们都感到很有新意,这对学员们在教育教学合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10月16日下午,学员们来到成都市第五幼儿园,以“工作坊”形式进行教玩具设计活动。
  “工作坊”对于学员们而言是陌生而又有趣的。学员们将自己设计出的教玩具,在临时组建的工作坊中坊主的主持下,进行分享交流。
  每一位学员都要进行表达,将设计理念、功能、制作方法、材料介绍给大家。学员们展示出来的都是一些构思新颖、精美、耐用、废旧利用等符合各个年龄幼儿发展需要的教玩具设计图稿,每个工作坊在这些优秀的设计作品中,推选出一个设计在进行班级内的分享。
  “一张纸能做什么?”没有任何的辅助材料和工作,仅仅是一张纸而已。这个命题一出,各个工作坊立即进入思考状态:一张纸是我们在工作中常用到的,但是我们能用它做出什么样的教玩具呢?集众人的智慧,发挥想象显神通,在短短20分钟的时间里学员们设计制作出自己的作品。每样作品都独具特色。在展示环节时,以工作坊的形式进行集体展示,每个工作坊都各具风格,工作坊成员间团队意识也非常强,将制作的材料进行组合,形成各种主题展示。有人负责站展示,有人介绍,工作坊成员间配合十分默契。下午的活动在学员们欢笑声中划伤圆满的句号。
  学员心声
  在国培班学习的每一天充实而幸福,工作坊形式的教研活动让我们在交流在碰撞,在碰撞中共识,互利互助,共同成长。
  ——成都市邛崃市机关幼儿园 陈必兰
  10月17日上午,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特级教师徐宇老师为大家作了题为《幼儿园集中教育活动有效性问题与对策》的精彩讲座。
  在讲座中,徐老师讲解了集中教育活动有效性的概念、集中教育活动有效性的现状分析、判定集中教育活动有效性的主要维度、集中教育活动有效性的策略、教师必备技能等内容,具体有针对性的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位学员。徐老师还运用理论阐述、案例分享、视频欣赏、游戏参与等多种形式,让学员们一边理解,一边实际感知操作,活学活用,气氛活跃。徐老师认为:“活动有效性的研究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同时提高活动质量也是每一位成熟老师的标志!”通过培训,学员深切体会到:只有真正贴近幼儿的生活、以幼儿为主、静心观察孩子的需要才能真正给孩子带来有效的教学活动!
  学员心声
  在集体教育中,老师要学会做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运用自己的智慧,让活动成为孩子的活动,让孩子做自己的老师!
——成都市龙泉驿区益智倍加幼儿园 赵苗苗
  徐老师解开了我们农村幼儿幼儿园老师长期以来在现实的集体教育环境下的困惑,这对于我们是有直接指导意义的。
  ——成都市彭州市致和镇太清中心幼儿园 徐冬梅
  10月17日下午,由重庆市江津区几江幼儿园钟运红园长为学员作了题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以及实践操作》的精彩分享。首先,钟园长让大家深入思考了三个问题:“环境为谁创设?”“为什么要创设?”“怎样创设?”唤起了学员们自己在班级环境创设方面的思考。接着,讲述了环境创设的基本内容和具体需要创设的空间场所。在班级环境创设十问中,给学员们指出了在环境创设时的重点思考方向和主体。
  钟园长还呈现了大量的图片,让学员们感受在大小环境创设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有中国特色文化底蕴的东西,使学员们的眼界和思维得到了更深远的拓展,让大家了解了环境创设的核心理念,在环境创设中教师要做到:用心、用脑、用文化与专业。
  学员心声
  环境创设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聆听了钟园长经验,我有了答案。环境创设不是美化,而是要注重环境的内涵。环境是隐形的课程,环境是无声的老师,环境是开心好玩的,环境是孩子学习足迹的展现。
  ——成都市大邑县三岔镇中心幼儿园 王一蕾
  钟园长对幼儿园环境的介绍和讲解,让我们明白环境到底为谁创设,谁才是环境的主体,幼儿需要一个怎样的环境。
  ——成都市彭州市磁峰中心幼儿园 何萍
  10月18日上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教授彭俊英老师为学员们做题为《观察、记录和理解儿童的行为》的专题讲座。
  彭教授在讲座中提出观察、记录和理解儿童行为的三种方法:日记描述法、实况详虑法以及轶事记录法。一是日记描述法。该方法要求研究者要在较长的时间里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的行为进行追踪观察,持续地记录其变化,找出新的发展和新的行为。在记录中要想方设法写出具体的儿童行为,不能用抽象概括的语言,要实事求是;避免使用判断性语句,不要对其记录作相关注视。二是实况详虑法。该方法是指观察者不加解释的把观察对象的所有行为详细记录下来,并对这些行为进行客观的描述,主观的推测、解释以及评价搁置一旁。三是轶事记录法。该方法着重记录观察者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和信息
  彭老师用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语言和大量的案例为学员们作了详细,深入的讲解,让大家懂得了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多样的方式去观察、记录儿童,为我们理解儿童,正确的解读儿童提供了科学依据。
  现代教育技术在
  语言活动中的运用
  日下午,学员们来到了四川省直属机关西马棚幼儿园进行观摩学习。这又是一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员们用眼睛,用耳朵,用手中的相机,用他们真诚的求学态度记录着看到、听到、感知到的一切。
  西马棚幼儿园提供了语言集体教育活动《水果宝宝去旅行》,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习得邀请别人时可以使用的语句。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针对性的提问,为幼儿创造了充分的表达机会。西马棚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和中班的区域游戏也带给学员们很多启示。
  学员心声
  每一次的培训学习对与我们而言都是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与专家对话,与同行交流,与学友互动,环境、材料,他们都是我的老师,引领我朝向理想的幼儿教育之路前行。
  ——成都市新津县花源幼儿园 周艳
=====特别链接=====
四川省教育厅
成都市教育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成都市招办
成都市技装所
=====兄弟城市教科院/所=====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长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济南市教学研究室
大连教育学院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武汉教科院教科所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深圳市教育科院研究院
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哈尔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大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济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各区县教研机构=====
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金堂县教育局
蒲江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青白江区教育局
高新区社会事业局(教育处)
武侯区教育局
邛崃教研培训中心
崇州市教育局
大邑县教育局
锦江区教育局
金牛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成华区教师进修校
青羊区教科院
新都区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
双流教育局
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郫县教育局
温江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新津教育局
都江堰市中小学教育研究室
=====学校导航=====
成都石室中学
成都市树德中学
成都五十二中
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
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成都外国语学校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
成都市盐道街外语学校
站点浏览总量:
版权所有: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蜀ICP备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东马棚街1号
&&联系电话:028-
&&邮编:610031
技术支持:成都市六合远程教育服务有限公司& 热门标签: & & & &&
&>>&&>>&&>>&&
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核心价值及实施策略
作者:王丽萍&&来源:&&上传时间: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世界。对此,教师对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价值、如何实施及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有充分的认识至关重要。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价值在于做科学,而非学科学;重在动脑,而非动手。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探究内容围绕科学的核心概念展开;教师要创设问题困境,引发幼儿产生认知冲突;善于等待幼儿自己发现、提出问题。最终,教师要转变角色,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倾听者、合作探究者,以促进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是指幼儿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观念以及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活动。当前幼儿科学教育中已普遍认同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科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可见,探究是幼儿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幼儿经历观察、提问、假设、交流和验证等一系列探究行为来学习科学概念、探索方法、科学价值观和体验科学精神。但是,笔者在与幼儿教师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幼儿教师在组织科学探究活动中往往过分强调科学知识的价值,忽视幼儿真正意义的探索,探索过程形式化;教师对科学的核心概念缺乏有效把握;由此,表现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成了活动的主导者,幼儿被动听从教师的安排。
因此,笔者尝试从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价值、实施过程、内容及教师角色等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试图能给一线教师带来一点启发。
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核心价值
1.做科学,而非学科学
&做科学,而非学科学&,这是学前儿童探究活动独有的特征。建构主义强调,&儿童绝非一个空白容器,被动地等着他人灌输信息;儿童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个体,在每日生活中试图去理解周遭事物,并且合理化、意义化他的认知冲突&&对于一个建构知识的个体,在教学上则必须以促其建构知识的方法对待之。&儿童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就像科学家一样,他们有着与科学家一样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总是不断地探索身边及周围事物,以寻求问题的解答,而且特别喜欢问为什么。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儿童的行为,就会发现,儿童的&主动探索&、&提出疑问&、&尝试想像&、&重复操作&、&乐于表现&等特质,正如同科学家运用&观察&、&假设&、&推论&、&实验&、&沟通&等探究方法一样。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儿童获取知识是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儿童像&小小科学家&一样去做科学而非学科学。但是,事与愿违,一线幼儿教师在活动中似乎更加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过程。
案例1:数学活动《认识方位》
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
幼:玩具架。
师:我现在向小朋友提一个问题。蓝颜色的筐子在什么地方放的呢?
幼:玩具架上。
师:在什么的上面放的呢?
幼:玩具架上。
师:玩具架的上面放的,是不是?
师:对。那红颜色的呢?
幼:在玩具架的下面。(一位幼儿答道)。
师:好,蓝颜色的玩具筐在玩具架的什么呀?
幼:上面。
师:那这个呢?&&
案例1中,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获得,忽视了让幼儿运用多感官参与,主动探索感知空间方位。&幼儿要了解一种东西必须去操作并转换它。幼儿在操作事物的过程中产生了物理知识和逻辑数学知识。&与此同时,幼儿的科学探究具有很大的试误性,通过探索寻求答案的过程常常需要反复多次,因此,教师要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索、感知空间的机会。
2.重在动脑,而非动手
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价值强调做科学而非学科学,但是做科学不是让儿童参与活动、动手操作就可以了。&动手做活动的本质是建构主义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动手做本身却并不构成一个建构性的活动。这是因为建构主义者重视孩子们头脑中进行的活动,而并不是他们手上进行的操作。对于儿童而言,身体活动和操作通常是心理活动的必要构成,但也不总是必须的。&可见,动手操作只是实现探究的一个途径,但最终目的是能让幼儿充分享受对知识和思考的自主权,从而激发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键要看是否能真正动脑。换言之,儿童理解科学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是探究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发现。与之相反,幼儿教师则追求形式的多样化,试图通过各种丰富的活动把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成幼儿熟悉的内容,教师处于高控状态,幼儿被动随之,致使活动成了&走过场&,忽视幼儿是否真正动脑探索。
案例2:小班数学活动《比多少》
教师在15分钟内组织幼儿进行了三个游戏活动。其中包括&随音乐站圈&、&送礼物&、&分组操作活动&,各用时5、3、7分钟。
结合现场观察发现:幼儿在较短时间内更多的是熟悉游戏,了解教师试图让他们做什么,而不是基于主动观察进而比较发现多少不同。最终孩子说出的谁多谁少也是在教师的再三提示之下说出的,因为小班幼儿无法对20以内的人、圈、花通过目测比较其多少不同。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儿童的自主能动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儿童必须发展对自己思考能力的自信心,必须拥有思考的自主权。但是,教师过分强调活动形式,忽视活动的适宜性及幼儿自主探索,只是一味地加重活动设计的难度;教师绞尽脑汁选择活动,幼儿似乎玩得也很开心,但实际上这一假象掩盖了幼儿被剥夺探索、体验的过程,没有很好地处理活动趣味性与科学性的关系,这一点在新手教师的教学中会更显著。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活动形式的作用及幼儿在其中的真正活动性,科学活动的立足点是幼儿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何实现科学探索活动
1.创设问题困境,引发幼儿产生认知冲突
当儿童面对原有经验无法解释的问题困境时,会引起大脑思维的失衡,皮亚杰称之为认知失衡。认知失衡是学习的一个必要前提,只有去寻找对认知失衡的解释,学习才有可能发生。可见,个体的认知结构就是在&平衡一不平衡一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但是,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常常采用重复强化的方式让幼儿掌握核心知识,这样的方式使得幼儿在某种程度上只同化而不发生顺应,也即认知图式只发生量变,而不发生质变,未能激发幼儿产生认知冲突。如:序数、自编应用题等内容是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基本教学内容,教师常采用观察图片对之提问:第3层楼房是哪个小动物的?第四层?先飞来5只鸟又飞来了3只,请问一共有几只鸟?让幼儿在这样一味地重复之下巩固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之相反,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困境使幼儿对已有经验产生质疑,并对正在发生的困境提出疑问来引发认知不平衡,从而改组原有认知结构。
案例3:活动名称《认识序数》
在案例3中,当幼儿对序数的概念有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依次在四个盘子里分别放2、3、4、5朵花。这样打破了幼儿按次序推断的习惯,使幼儿认知中产生了数量与序数的冲突&&第一个盘子里放2朵花?何为序数?何为数量?这样既有利于幼儿面对认知冲突重新思考原有的认知结构,也有利于教师检验幼儿是否建立正确的认知。如:幼儿能说出第1个盘子里放的2朵花或4朵花放在了第3个盘子里,说明幼儿掌握了序数的概念。反之,当所作出的预测错误时,教师就会知道儿童尚未掌握,从而帮助他们重构新的知识;同时,幼儿也会对自己先前的观点产生怀疑,寻找纠正错误的途径。
2.善于等待幼儿自己发现、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如果老师能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老师能够把他所学的暂时放一边;如果老师能谦虚地不把他的指导当成必要的;如果老师懂得耐心等待,他一定会看到孩子发生全新的转变。&活动中,不能简单地把幼儿准确回答教师的提问认为他们懂了、也思考了,当幼儿深感面临的困境时,自己会提出问题以此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因此,教师要善于倾听、解读幼儿的言行,把他们的学习过程再现出来。瑞吉欧教育理念特别强调教师倾听的作用,&学校,首先而且最重要的,应该是一个由多元倾听组成的情境。这个多元倾听的情境包括教师也包括几个儿童的小组以及单个的儿童,他们都能倾听其他人以及他们自己,这一情境彻底改变了教学的关系。这一彻底的转变聚焦于学习,也就是说,集中关注儿童的自我学习以及与小组以及成人一起进行的学习。&
但是,在现实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却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一面:问题常常是由教师根据自己设计活动的意图提出的,在短短的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活动,其提问的主要目的为了使活动在有序的组织下顺利完成。其次,由于教师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不够全面,致使提问缺乏逻辑性、层次性。这样不免会脱离幼儿的探究、思维过程。再者,答案又具有标准性,在老师的引导和言语暗示下,幼儿最终对问题形成了统一的认识,限制了幼儿主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的过程,结果幼儿成为了被动回答问题的&机器&。为此,面对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教师不要急于提出问题,教师要慎重把握介入时机,等待幼儿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并非削弱教师的作用或让幼儿放任自流,恰恰是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和学习过程的集中表现。
科学探索活动的内容&&围绕科学的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指某个科学教育活动包含的知识点,即儿童在教育活动中需要理解和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的基础知识。它以明确的概念或描述性语句表示,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幼儿科学教育应让儿童在探究和讨论中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技能,能够尝试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概念。&
新的研究表明,事实、主题和概念是居于科学解释的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分析、综合和概括程度。事实居于最低层次,主题是由许许多多事实构成的,而具有典型意义的主题是概念形成的基础。因此,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使事实和主题围绕核心概念展开,才能使幼儿的探究不流于形式,通过事实对主题作深刻的思考,进而解读概念。同时,有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避免出现目标表述不准确;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不一致;教学处于无序状态,指导语不能紧扣目标,漫无目的的提问,提问缺乏层次性,逻辑性;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在许多观摩课中,笔者发现:一线教师在组织科学探究活动时,对核心概念缺乏清晰的认识,造成了以上问题的再现,在此举其一例:
案例4:科学活动《纽扣排队》
活动目标:1.尝试用数字、符号记录纽扣的数量及排列的结果。2.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在本案例活动中,观察到最后我们才发现,教师的目的是让幼儿理解测量概念中的非标准测量。由于教师尚未理解非标准测量这一核心概念的相关知识,使得活动目标的表述停留于现象描述,目标表述与活动过程不一致。综上所述,科学探究活动中,从设计到提问及指导语的使用等各环节都要围绕核心概念进行,使其活动环环紧扣。
教师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角色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观察对于教师了解幼儿的活动至关重要,&观察是教师采取任何行动的基础。观察能够为教师提供关于儿童的理解、兴趣和需要的相关信息。观察也能够提供有助于理解个别儿童需要的线索,并帮助他们进行问题解决。同时,观察也能够帮助教师决定是否以及如何与儿童进行互动以促进儿童的活动。&
教师作为观察者的角色与科学活动本身具有的独特性密不可分。科学活动有别于社会、语言、音乐活动,它们可以通过言语或肢体语言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直接表达出来,而科学探究活动像科学家研究一样具有一个过程:观察、分类、交流、测量、预测和推断。同时,在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需要一个长时间加工和整理的过程。
因此,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教师通过仔细观察,捕捉儿童所面临的困境,适时地提供帮助促进其活动的进行;观察幼儿问题的假设,以此提供适当的教学材料等。
根据蒙台梭利的节奏理念,运动节奏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成人与儿童从行动的速度和熟练程度而言,都具有很大的差别。&节奏并不像老观念可以改变或是新观念需要理解。运动节奏就像人的体形一样,属于一个人固有的特征,它可以与类似的节奏协调,但如果去适应不同的节奏就会痛苦。&由此,幼儿的每一个探索环节都需要真实的操作、体验。教师过多的提问、言语干涉会加速或缩减幼儿思维的过程,抹杀对幼儿学习过程的解读。倾听有助于深入了解幼儿思维活动及科学探究过程。
从事早期儿童教育的教师要倾听儿童,倾听他们的回答,这样才能了解他们的已有经验、他们的感觉,了解他们是如何把新经验与已有经历和感觉联系起来的,以及他们是如何建构新知识的。倾听儿童的回答、分析儿童为什么这样回答,比仅仅判断答案的正误重要得多。
因此,&教师必须放弃那种&知识是一种可以传递给儿童的&日用品&的观念,要尝试去发现他们学习时脑海里在想些什么&。
3.合作探究者
关于科学探究活动,笔者在与幼儿教师交流中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我们对于科学知识懂得非常有限,所涉及的好多知识我们根本不具备,所以科学活动组织起来相当困难,这样我们也不愿意去组织&。这句话其实反映出了一个观点:教师把自己看成了知识的拥有者、传播者、教授者,试图通过科学活动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教给幼儿。可怕的是一旦涉及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这一科学活动就无从下手。不可否认,教师所掌握科学知识的多寡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这种过分重视自己对科学知识的把握,而忽视自己也是类同于幼儿的探究者这一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其原因究竟是教师科学知识的不足,还是存在错误认知导致?
科学的进步使我们面临&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知识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增长。同时,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他们充满十万个为什么。面对不同的学习个体,教师无法一一给予正确的回答,但是,教师要想指导幼儿做科学,了解科学知识,必须自己先学会&做科学&,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热情。正如《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为了能指导儿童探究,教师自己应该先学会探究&。因此,教师要改变原有的知识授予者的观念,与幼儿一起学习、实验、探索,也即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取代讲解知识。
编辑:cicy
最新文章:
相关博文:
阅读人气:421
阅读人气:703
阅读人气:580
阅读人气:710
阅读人气:708
已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人气:1663
阅读人气:1509
阅读人气:148
阅读人气:739
阅读人气:894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
“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
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
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成为"中国幼儿教师网"会员
东方之星思维教育机构:&&&& &&
主办单位:北京东方之星幼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中国幼儿教师网
号 -4 | 京公安网备 10337 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小衔接数学课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