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神经痛贴腰痛针灸穴位灸膏药,受伤部位颜色变深怎么回事

针灸和膏药都各治什么病?他们各自的特长是什么?
针灸和膏药都各治什么病?他们各自的特长是什么? 30
针灸和膏药都是中医的,但是并不是什么病都能治,那么他们都各自主治什么常见病?请对中医有研究者作答,谢谢了。
 针灸疗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潋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第四,医疗费用经济;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 
  针灸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 中药外用的一种,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早在久远的年代,我国医学家就有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
[编辑本段]禁忌
  平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时,不要立即用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贴于受伤部位。因这类膏药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伤后即贴不能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局部有破损者,不可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禁用。如果贴膏药后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水疱,自觉瘙痒剧烈,说明对此膏药过敏,应立即停止贴敷,进行抗过敏治疗。
[编辑本段]膏药正确贴法
  先在红肿痛部位,用80%酒精消毒,或用生姜片擦拭;如有伤口,可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洗净脓血后试干,再将折合的膏药摊开,放在小火上烘软,有时因病情需要,在烘软的膏药上均匀撒上一些药粉,再反复折合,摊开膏药,使药粉混入其间,以便更快、更好地发挥疗效。 
  如出现患部发痒时,需在膏药外面按摩,如果不见效,可将膏药揭下,用酒精棉球涂擦发痒处,再将膏药加温贴上。如出现患处脓液时,可在膏药表面加些纱布,或在膏药被纸中夹剪一小孔,使孔与伤口对应贴敷,以便排脓。对已糜烂,疼痛不止,或出现水泡者,可贴拔毒膏治疗,或将膏药揭下,用酒精消毒,再涂红药水,用纱布包扎。 
  贴橡皮膏药,如伤湿止痛膏、消炎止痛膏等时,应先将患处用酒精棉球擦净,撕去膏药上的薄膜进行贴敷。但如皮肤发生糜烂及外伤合并感染者,不宜贴用。 
  膏药中常含有芳香走窜的成分,因此孕妇要慎用,尤其忌在脐、腰、腹部贴用;皮肤过敏者也不宜贴用。在贴膏药期间,应忌食生冷食物。不用的膏药可贮放在阴凉干燥处,以防夏季溶化或被虫蛀。
针灸主要是通过刺激神经来达到治病的目的,1,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这就是说针灸治病的关键在于调节阴阳的偏胜与偏衰,使机体阴阳和调,保持精气充沛,形气相合,神气内存。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2,扶正祛邪。。。
膏药是一种制剂,一种经皮给药的制剂,但膏药是治疗作用,目的就是利用经皮吸收途径使药物进入人体。
其他回答 (5)
药膏分为治疗风湿和骨折 肌肉拉伤 等等 针灸可以治疗一、呼吸系统疾病
  1、鼻窦炎 2、鼻炎 3、感冒 4、扁桃腺炎 5、急、慢性喉炎。 6、气管炎 7、支气管哮喘;
  二、眼科疾病
  8、急性结膜炎 9、中心性视网膜炎 10、近视眼 11、白内障; 
  三、口腔科疾病
  12、牙痛 13、拔牙后疼痛 14,牙龈炎;
  四、胃肠系统疾病 
  15、食道、喷门失驰缓症 16、呃逆 17、胃下垂 18、急、慢性胃炎 19、胃酸增多症 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
  解) 21、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 22、急、慢性结肠炎 23、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 24、便秘 25、腹泻 26、
  肠麻痹;
  五、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27、头痛 28、偏头痛 29、三叉神经痛 30、面神经麻痹 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 32、周围性神经疾患 33、小儿脊
  髓灰质炎后遗症 34、美尼尔氏综合征 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 36、遗尿 37、肋间神经痛 38、颈臂综合征 39、
  肩凝症 40、网球肘 41、坐骨神经痛 42、腰痛 43、关节炎
肋间神经痛
就目前临床应用来说。
针灸主要治疗颈肩腰腿痛。其他病很少见。
膏药主要治疗:中医外科的疮疡,固定位置的疼痛(类风湿,骨质增生等)。
针灸主要治疗颈肩腰腿痛。其他病很少见。
膏药主要治疗:中医外科的疮疡,固定位置的疼痛(类风湿,骨质增生等)。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可以帮你解决问题: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中医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新闻客户端 &
七旬老人患带状疱疹腰疼 乱贴膏药加重病情()
七旬老人腰疼难忍,贴上膏药后,疼痛非但没有缓解,腰部还长出一堆水疱。原来他是患上了带状疱疹,贴膏药让病情雪上加霜。
王爹爹今年76岁,近日感冒后腰疼难忍,以为是老毛病犯了,便去药店买了膏药来贴,谁知贴膏药的位置长出不少水疱,又红又痒。到武汉市中心医院检查后才发现,腰疼竟是带状疱疹惹的祸,并且还因贴膏药导致了接触性皮炎。
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姚鹏介绍,带状疱疹俗称“腰缠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王爹爹因感冒后免疫力下降染上此病。带状疱疹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有些人可能没有出现水疱,只是局部疼痛。他提醒,老年人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注重调节身体、合理饮食,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免疫力,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若发生不明原因的腰疼,要去医院检查,不要擅自选择贴膏药等方式缓解,以免耽误病情。
相关链接:得了带状疱疹怎么办?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常同时侵犯皮肤和神经,主要表现为疼痛和皮疹,俗称“蜘蛛疮”或“缠腰蛇”。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时,该病毒可再度活动,并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形成带状疱疹。
该病初起时皮肤发红,随之出现簇集成群的绿豆大小丘疹,一两天后迅速变成水疱,水疱沿皮神经走向分布,排列呈带状。十余天后,水疱吸收干涸、结痂,愈合时遗留暂时性红斑或色素沉着。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整个过程持续2~3周,愈后可留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瘢痕。老年患者易遗留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止痛和保护神经,并预防局部继发感染。关键是及早服用足量的抗疱疹病毒药物,如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易遗留神经痛,对于疱疹后神经痛除服用止痛药外也可采用针灸、理疗等办法缓解疼痛。
带状疱疹后疼痛怎么治?
疼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之一,特点是程度剧烈,容易出现后遗神经痛,即疱疹完全消失1个月后,仍有持续性疼痛。后遗神经痛多见于老年人,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的早期治疗非常关键,最好在接受中西药物治疗的同时,尽早开始针灸,不但效果显著,且能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如果已经出现了后遗神经痛,建议采用针灸或结合口服汤药治疗。中医认为,后遗神经痛多因气滞血淤、余毒未清、阴虚气弱等导致,针灸时会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方法,如刺络放血、火针活血化淤、引火毒外出,用针刺方法促进气血阴阳平衡,用艾灸提高免疫力等。通过针灸治疗,可使经脉通畅,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如果您还有更多疾病相关的问题,还可以直接电话咨询三甲医院专家,详情&
(责任编辑:詹远 )
(本文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没有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腰和后背胀的受不了,还有腰痛,身体部位走着痛,在医院针灸,中药熏腰都不行,请问有什么办法?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腰和后背胀的受不了,还有腰痛,身体部位走着痛,在医院针灸,中药熏腰都不行,请问有什么办法?
中医讲风行善变,窜走痛为风病,介意起居方面多传衣保暖,另外可以拔罐或贴膏药,吃药可以买点驱风散寒的。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经常按摩一下腰部会好一点,或者拔罐
你试一试刮痧和拔罐。可能是体内的寒湿太重引起。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痛膏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