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怎么改变性格的问题需要寻求帮助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怎么样改变、内向、自卑的性格!
,离开家到上海之前我父亲是我的神。看到他我都怕,从小到大不知道被他打过多少次。我做任何事他都否定,到后来我不敢再在他面前做事。
(写到这里我想说我并不是对父母或者家不满,我只想写出我找了这么久找到的原因。我想改变自己,我要成功。我想知道怎么样才能改变自己)
我母亲是个没主见的人,她很勤奋。但也很让人无奈,内向、没受过教育的她不会像我现在这样研究自己。她的人生很糟糕,经常被我父亲打。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管我晚上睡在哪,听到翻东西的声音就害怕。
从小我就养成了沉默的习惯,如果没人主动找我,一天我不会说一句话。也很自卑,一面否定自己,一面又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关注。为了找到这种感觉我从初一到初三的上学时真的很努力,成绩也很好。现在我明白了那并不是我适合读书,只是我花了比别人多的多的时间。我只能在这一点上找到一点心里平衡。后来接触到网络游戏,我终于找到知音了,疯狂的在游戏中发泄着10几年的不满。我喜欢那种满足感。因此最终我没有在去上学。后来踏入社会了,现在为止我已经在上海3年了。却什么都没有。我不想永远这样,我要成功。但我发现自己有些必须改掉的习惯,我找到的坏习惯,都是和内向和自卑又关的,我想知道我该怎么样改掉这些。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如“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象某人一样”等。这种追求大多脱离实际,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责。自卑是人生成功之大敌。自古以来,多少人为自卑而深深苦恼,多少人为寻找克服自卑的方法而苦苦寻觅。下面这些途径和方法颇具操作性,有助于人们摆脱自卑,走向自信。
用补偿心理超越自卑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走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正是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就成了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动力,成了他们超越自我的“涡轮增压”,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也愈强,寻求补偿的愿望就愈大,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
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不仅是私生子,出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如“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象某人一样”等。这种追求大多脱离实际,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责。自卑是人生成功之大敌。自古以来,多少人为自卑而深深苦恼,多少人为寻找克服自卑的方法而苦苦寻觅。下面这些途径和方法颇具操作性,有助于人们摆脱自卑,走向自信。
用补偿心理超越自卑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走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正是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就成了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动力,成了他们超越自我的“涡轮增压”,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也愈强,寻求补偿的愿望就愈大,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
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不仅是私生子,出生微贱,且面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对自己的这些缺陷十分敏感。为了补偿这些缺陷,他力求从教育方面来汲取力量,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自身的缺陷作了全面补偿。他最终摆脱了自卑,并成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贝多芬从小听觉有缺陷,耳朵全聋后还克服困难写出了优美的《第九交响曲》,他的名言--“人啊,你当自助!”成为许多自强不息者的座右铭。
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自卑感具有使人前进的反弹力。由于自卑,人们会清楚甚至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就促使其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其性格受到磨砺,而坚强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的心理基础。
自卑能促使人走向成功。人道主义者威特·波库指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灵性,凭借这一灵性,人们得以完成许多丰功伟业。这种灵性是潜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股力量,即维持个性,对抗外来侵犯的力量。它就是人的“尊严”和“人格”。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就要求自己克服自卑,战胜自我。因此,令人难堪的种种因素往往可以成为发展自己的跳板。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道德取决于能否从自我设置的陷阱里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即所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
强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也并非没有软弱的时候,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在于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一代球王贝利初到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他害怕那些大球星瞧不起自己,竟紧张得一夜未眠,他本是球场上的佼佼者,但却无端地怀疑自己,恐惧他人。后来他设法在球场上忘掉自我,专注踢球,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从此便以锐不可挡之势进了一千多个球。球王贝利战胜自卑的过程告诉我们:不要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只要勇往直前,付诸行动,就一定能走向成功。久而久之,就会从紧张、恐惧、自卑的中解脱出来。因此,不甘自卑,发愤图强,积极补偿,是医治自卑的良药。
心理补偿是一种使人转败为胜的机制,如果运用得当,将有助于人生境界的拓展。但应注意两点:一是不可好高鹜远,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补偿目标;二是不要受赌气情绪的驱使。只有积极的心理补偿,才能激励自己达到更高的人生目标。
用乐观态度面对失败
在自我补偿的过程中,还须正确面对失败。人生之路,一帆风顺者少,曲折坎坷者多,成功是由无数次失败构成的,正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始人沃特所说:“通向成功的路即:把你失败的次数增加一倍。”但失败对人毕竟是一种“负性刺激”,总会使人产生不愉快、沮丧、自卑。那么,如何面对?如何自我解脱?就成为能否战胜自卑、走向自信的关键。
面对挫折和失败,惟有乐观积极的心态,才是正确的选择。其一,做到坚韧不拔,不因挫折而放弃追求;其二,注意调整、降低原先脱离实际的“目标”,及时改变策略;其三,用“局部成功”来激励自己;其四,采用自我心理调适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要使自己不成为“经常的失败者”,就要善于挖掘、利用自身的“资源”。虽然有时个体不能改变“环境”的“安排”,但谁也无法剥夺其作为“自我主人”的权利。应该说当今社会已大大增加了这方面的发展机遇,只要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是一定会有所作为的。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乃成《史记》,就是因为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气馁、不自卑,都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了这一点,就会挣脱困境的束缚,走向人生的辉煌。
此外,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具有迎接失败的心理准备。世界充满了成功的机遇,也充满了失败的可能。所以要不断提高自我应付挫折与干扰的能力,调整自己,增强社会适应力,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若每次失败之后都能有所“领悟”,把每一次失败当作成功的前奏,那么就能化消极为积极,变自卑为自信。
用实际行动建立自信
征服畏惧,战胜自卑,不能夸夸其谈,止于幻想,而必须付诸实践,见于行动。建立自信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直到获得成功。具体方法如下:
1.突出自己,挑前面的位子坐
在各种形式的聚会中,在各种类型的课堂上,后面的座位总是先被人坐满,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而他们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因为敢为人先,敢上人前,敢于将自己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就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久之,这种行为就成了习惯,自卑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变为自信。另外,坐在显眼的位置,就会放大自己在领导及老师视野中的比例,增强反复出现的频率,起到强化自己的作用。把这当作一个规则试试看,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虽然坐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2.睁大眼睛,正视别人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的眼神可以折射出性格,透露出情感,传递出微妙的信息。不敢正视别人,意味着自卑、胆怯、恐惧;躲避别人的眼神,则折射出阴暗、不坦荡心态。正视别人等于告诉对方:“我是诚实的,光明正大的;我非常尊重非常尊重你,喜欢你。”因此,正视别人,是积极心态的反映,是自信的象征,更是个人魅力的展示。
3.昂首挺胸,快步行走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行走的姿势、步伐与其心理状态有一定关系。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是情绪低落的表现,是对自己、对工作以及对别人不愉快感受的反映。倘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缺乏自信。反过来,通过改变行走的姿势与速度,有助于心境的调整。要表现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来应比一般人快。将走路速度加快,就仿佛告诉整个世界:“我要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步伐轻快敏捷,身姿昂首挺胸,会给人带来明朗的心境,会使自卑逃遁,自信滋生。
4.练习当众发言
面对大庭广众讲话,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胆量,这是培养和锻炼自信的重要途径。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颇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是缺乏信心。
在公众场合,沉默寡言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别说,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这些人常常会对自己许下渺茫的诺言:“等下一次再发言。”可是他们很清楚自己是无法实现这个诺言的。每次的沉默寡言,都是又中了一次缺乏信心的毒素,他会愈来愈丧失自信。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每次都要主动发言。有许多原本木讷或有口吃的人,都是通过练习当众讲话而变得自信起来的,如肖伯纳、田中角荣、德谟斯梯尼等。因此,当众发言是信心的“维他命”。
5.学会微笑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给人自信,它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药。但是仍有许多人不相信这一套,因为在他们恐惧时,从不试着笑一下。
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马上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如果你真诚地向一个人展颜微笑,他就会对你产生好感,这种好感足以使你充满自信。正如一首诗所说:“微笑是疲倦者的休息,沮丧者的白天,悲伤者的阳光,大自然的最佳营养。”
,我有我的茅舍田园,你有你的文凭、名声、地位、权势、金钱、美色,我有我的淳朴、平静、安宁、健康、简约、平凡,你有你的辉煌畅达,我有我的静雅自然。。。。。。我干嘛要与人比较!
一旦生发比较之心,此心再难以平静,必然&无事生非&,&祸起萧墙&。
当我们观察上帝创造的除人之外的其他生命时,我们会发现,生命万物从来不相互比较,而是各得其所,各安天分,芨芨草从来不与含羞草比较,兰花从来不与牡丹比较,竹子从来不与杉树比较,葡萄从来不与桃子比较,家雀从来不与大雁比较,羚羊从来不与斑马比较,田鼠从来不与大象比较,蜜蜂从来不与蝴蝶比较。。。正因为不相互比较,大千世界才精彩纷呈,多姿多彩。
唯有人类才相互比较,比较的结果呢?
只要跟同类比较,就会分出优劣,就会,要么自惭形秽,要么傲慢自大,要么压抑别人,要么虚与委蛇,总之,只要一比较,就会生出是非,生出痛苦,生出忌妒或羡慕,生出懊恼或愤恨。
干嘛要与人比较?你有你的狂想曲,我有我的小夜曲,你有你的阳关道,我有我的独木桥,你有你的娇艳,我有我的妖娆,你有你的潇洒,我有我的优雅,你有你的五星级,我有我的茅舍田园,你有你的文凭、名声、地位、权势、金钱、美色,我有我的淳朴、平静、安宁、健康、简约、平凡,你有你的辉煌畅达,我有我的静雅自然。。。。。。我干嘛要与人比较!
一旦生发比较之心,此心再难以平静,必然&无事生非&,&祸起萧墙&。
一旦生发比较之心,必然&汲汲于富贵,凄凄于贫贱&,惶惶于所欲,碌碌于不平,一生难得安乐祥和。
一旦生发比较之心,不仅会自我贬低自我摧残自我虐待,更会把关爱自己的人逼上梁山逼上竞争和争斗逼上绝路。
一旦生发比较之心,就会日夜焦躁,日夜不得安宁,就会去追求多余的东西,就会将大好年华耗费在与人的明争暗斗你死我活之中。
比较之心是自信心不足内涵不丰富的表现,是不明白天地事理的表现,是思维混乱大脑不清的表现,是没明白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表现。
比较之心是在自造麻烦,自造苦恼,自造困难,自造坟墓。同时在制造摩擦和矛盾,制造不幸与灾难,制造冲突与争斗,制造痛苦和磨难。
这个世界上,总有大量的人会比我们优秀,要么比我们英俊美丽,要么比我们富裕通达,要么比我们位高权重,要么比我们多才多艺,比得完吗?一辈子也比不完啊!既然如此,我们决不能与人比较。
不能逼鸭子上架!不能逼自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能逼关爱我们的人为满足自己不健康的欲望而铤而走险,不能逼自己晚上睡不着觉。
天生天长,随遇而安,是小草,我就生长几片绿叶;是花卉,我就绽放几朵蓓蕾;是垂柳,我就摇曳赋闲;是杏子,我就结些许果实,干嘛自寻烦恼与人比较。
让愚蠢的笨蛋们去比较吧!
我们&一日清闲一日仙&,随缘而化当神仙。
摘自禅院文集《智慧篇》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答: 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大多数治疗方法多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整合起作用,其中包括抗抑郁药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对于治疗抑郁症我倒是可以给你推荐一家医...
大家还关注自己现在25了,在社会上工作才1年,大学毕业后考公务员,考其他的,在家混了一年,后来又出去工作晃晃悠悠的过了半年,现在终于比较稳定了。在这些年我一直反思自己为什么混的那么差,为什么人缘不怎么好,做的选择也是那么的不堪,终于发现自己在性格上太敏感了,太在乎别人的一举一动了,别人说说你就当真,老是对别人说的话或者做的事在意很久,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就猜到别人要对自己的看法了,没有自己的主见,有了自己的看法也怕惹怒别人,别人说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别人说不得,还老是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生怕自己惹怒了别人,适应性差。我知道这样一来会有人抨击我,说应该大度点,我知道,但我也知道现在这样的性格是不好的,我需要立刻改变,我需要一些方法能够让我不再这样,改变这样的性格。
从根本上来讲,可能与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有关,进而导致了不完善的人格养成,也就是人格缺陷(也叫人格障碍)。这类人对外界的反应很敏感,常常伴有深度的自卑。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讲过,一个人在成熟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完善的人格,有遗传因素的原因,但大部分的原因是后天的生活环境影响下所养成的。而后天的生活中,早期(尤其是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最大也最深远。就像一颗小树苗,如果你折断他一个分支,那么它其实失去了长大后的本来会有的一个树干。道理是一样的。在所有的人格缺陷中,偏执型人格障和边缘型人格障碍是最常见的,和你所说的情况最近。-------------偏执型人格障碍
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为了便于诊断,《中国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一2一R)中将偏执型人格的特征描述为: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3.易产生病态嫉妒。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6.脱离实际地好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或利益。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的症状至少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因此在社会上人数和比例确实不详。据1988年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资料表明,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以男性较多见,内向型和外向型性格的人均有发现。治疗方法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采用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认知提高法由于患者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向他们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这是进一步进行的先决条件。交友训练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本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则: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所谓“”。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自我疗法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其头脑里的非观念相关联。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①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②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②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目标以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④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不强健的感觉。应该对这些观念加以改造,以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份。①我不是说一不二的君王,别人偶尔的不忠应该原谅。②世上好人和坏人都存在,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③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而且我必须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④我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这本身就是虚弱的表现。每当故态复萌时,就应该把改造过的合理化观念默念一遍,以此来阻止自己的偏激行为。有时自己不知不觉表现出了偏激行为、事后应重新分析当时的想法,我出当时的观念,然后加以改造,以防下次再犯。敌意纠正法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1)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2)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3)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4)要在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干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边缘型人格障碍1介绍边缘性人格障碍是精神科常见人格障碍,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行为为特征,是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有学者描述便是“稳定的不稳定”,往往表现为治疗上的不依从,治疗难度很大。2发病原因1.遗传因素:人格是高度遗传的,边缘型的家庭背景中多见,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较,他们的亲属中有较多患。2.脑病理学: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神经影像学研究结果显示:(脑)结构功能不良。MRI研究发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海马和杏仁核容积减低,或者仅杏仁核容积减低。3.生化因素:研究显示5-羟色胺(5-TH)与攻击行为、冲动行为相关,DA、NE也于攻击相关。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能介入到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情感不稳定特质。4.心理社会因素: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早年创伤的发生率高,这些创伤性经历包括情感忽视、过度保护、分离、、躯体虐待、精神虐待等[2-3]。3临床表现在DSM-Ⅳ-中,边缘型人格障碍有4个方面的特征,即“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不稳定的情绪,不稳定的自我意象和明显的冲动性”。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突出表现是人际关系、情绪、自我意象的不稳定和行为的冲动性,持久的空虚、孤独感及一些短暂的精神症状,这种所有的“不稳定表现”的“稳定不变”的模式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基本特点[4]。难以控制的情绪不稳定的、快速变化的心境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一个显著特点。情绪的不稳定表现在一方面体验到一种空虚和不安全感,缺乏自尊,另一方面有体验到一种与上述情况向对立的兴奋感和全能感。在遭遇到应急性事件时或在较强的情感压力下,患者极易出现情绪不稳,易激惹、紧张、焦虑、惊恐、绝望和愤怒。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常常处于一种慢性持久的空虚感和厌倦感中,感到忧心忡忡、悲观厌世,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常产生无助感、无望感和无价值感,生活缺乏实际的目标。为了解除内心的空虚,患者不断的找事干,做事有始无终,一事无成。外在的反常活跃恰好反映了内在深深的孤独,这种表现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被误诊为。强烈又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人际关系特征为在极端理想化和过于贬低之间不断变化。BPD患者对他人既依赖又充满敌意,他们相当依赖周围的人,当其需求得到满足时,便把对方理想成他的照顾者或朋友,很快要求和对方建立亲密关系;但当其依赖无法满足时,则表现强烈的情绪反应,贬低、攻击或挖苦对方。因此难以维持深度而亲密的关系,经常在极端亲密和极端对立之间快速变化。要么与人极好,要么与人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自我身份的识别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自我同一感形成滞后,长期停留在混乱的阶段,其自我意象不连续一致且相互矛盾,处于一种“身份感延滞状态”。冲动及自毁、自杀行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控制情绪和耐受挫折的能力非常差,经常出现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情感爆发时可出现暴力攻击、自伤、行为,有冲动性的酗酒、挥霍、偷窃、药物滥用等。BPD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冲动、缺乏目的性与计划性,做事虎头蛇尾,很难坚持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做事往往没有预见可能要发生的事情。大多数患者在行为过后往往又感到非常后悔。被抛弃的恐惧和害怕孤独当面对分离、被拒绝或即将失去外部支持时,可出现强烈的应激性反应包括自我意象、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变化,并有可能采取极端行为如自杀、自残自伤等来阻止被抛弃。这种患者恐惧被抛弃,害怕孤独,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各种刺激性行为和物质滥用来排遣空虚孤独感,需要时刻有人陪伴获得感情的慰藉。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一般比较轻微,历时短暂,多发生在应激情况下,可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恢复。言语缺乏条理,动作杂乱,无目的性,对周围感知不真切,出现人格解体和非真实感,但现实检验能力相对完好。也有一些患者出现牵连管你和分离症状,或短暂的或情境性的,似乎有现实基础的错觉或等,一般来说这些症状在精神压力接触后能很快缓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也有效。4诊断1.《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第10版(ICD一10)中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有冲动型和边缘型两个亚型。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有一个突出的倾向,即行为冲动,不计后果,伴情感不稳定。边缘型人格障碍属于此类,也有上述特点,除此之外,病人自己的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心的偏好(包括性偏好)常常是模糊不清的或扭曲的。他们通常有持续的空虚感。病人由于易于卷入强烈及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导致连续的情感危机,也可能会激励避免被人遗弃,并可能伴有一连串的自杀威胁或自伤行为(这些情况也可能在没有任何明显促发因素的情况下发生)2.DSM-Ⅳ中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需要不少于5项① 发狂似的努力避免真正或想象的被抛弃。注:不包括第5项的自杀或自残行为。② 人际关系不稳定和紧张,交替地变动于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之间。③ 身份障碍:自我意象或自我感觉持久地和显著地不稳定。④ 冲动性表现在至少二个方面:可能做成自我损害(例如,消费、性欲、、鲁莽开车、暴食)。注:不包括第5项的自杀或自残行为。⑤ 反复有自杀行为,做出自杀姿态,以自杀相威胁,或有自残行为。⑥ 由于心境的反应性过强而致情感不稳定(例如,发作强烈的苦闷、激惹或,一般持续几小时,很少超过几天。)⑦ 长期感到空虚。⑧ 不适当的强烈愤怒或对愤怒难以控制(例如,经常发脾气、发怒、屡次打架|)⑨ 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管你或严重的分离症状。3.国内学者认为边缘性人格障碍不符合中国的情况.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一3)中,否定了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名称。5鉴别诊断神经症多数是在人格已形成后才发展起来的,即具有病程特点,而人格障碍时由早年即开始的,持续一生的。生竞争患者适应环境能力尚好,而人格障碍则有明显社会。躁狂抑郁症边缘型人格障碍与的伴发率高,根据诊断层级,如果达到的诊断则诊断抑郁症,按照DSM-Ⅳ,人格障碍作为轴Ⅱ诊断。有些轻躁人表现易激动,好挑剔,惹是生非,与人争执,爱管闲事,无理取闹,攻击或侵犯周围的行为障碍,如果既往史不详,有时可能被误诊为人格障碍。躁人虽可以出现类似人格障碍的表现,但仔细观察可发现情感噶张、兴奋性强、言语增多等表现,结合病程及既往性格特征不难区别。精神分裂症早期可表现为人格和行为改变,如劳动纪律松弛,情绪不稳定,对家人态度恶劣,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等。这些病例若仔细检查,可发现不适当的情感和行为以及不固定的妄想观念。如一年轻人既往个性健全,一段时间来无明显主客观原因,而出现上述类似行为改变是,应考虑早期的可能。缓解不全可遗留人格缺陷,可结合既往个性特征及家族史等加以诊断。精神分裂症缓解不全的病例,除表现人格改变外,情感、思维、意志等方面也有障碍,他们往往缺乏自发性和自然醒,这是人格障碍所具备的。人格改变人格障碍需与脑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人格改变进行鉴别。脑器质性疾病患者大多有脑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体征,结合、CT等辅助检查,鉴别并不困难。6治疗行为异常与神经生化学异常有关,而人格特征的形成有其神经生化基础,这提示许多人格的行为特征是由生物学决定而不仅仅是习得的。即使人格存在习得因素,继而也会导致神经生化的变化。因此,使得中枢神经系统维持正常得的神经生化水平是治疗的目标[4]。药物治疗①锂盐:情感不稳定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重要表现,故给予情感稳定剂锂盐是适当的。②抗药:卡马西平对情感不稳定和冲动控制不良有效,如边缘型患者共患抑郁症则不宜应用卡马西平。③纳曲酮:有文献报道阿片拮抗剂纳曲酮对部分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有效,尤其是可以使用自我伤害行为减少。④抗精神病药:传统抗精神病药用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机制是其抗冲动-攻击和抗精神病效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氯氮平、利培酮等,可同时拮抗多巴胺D2和5-TH2受体,5-TH2受体异常与焦虑、抑郁、精神病和自杀有关,因此,非典型抗药可控制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中出现的上述症状。⑤抗抑郁药:奈法唑酮、三环类抗抑郁药、SSRI、SNRI类药物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有效。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疗效低,不良反应大,其使用受到限制。精神外科治疗大脑一定部位定向破坏手术可改善冲动行为,但手术导致不可逆脑局部损伤,故外科治疗应采取慎重态度。教育、训练和安排这需要多方面紧密配合,对病人提供长期而稳定的服务和管理。心理治疗国内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的治疗的研究还比较少,大多数外学者都认同2个观点:①治疗是有效的,可以减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相对比较好的预后。②对BPD的治疗应以为主,药物治疗辅,治疗周期很长,几个月甚至几年,需要治疗师入大量的精力,而且治愈率很低。对人格障碍患者有益的包括支持性、心理分析和心理分析性、认知疗法、认知分析治疗、人际间、辩证行为治疗和心理教育等。⑴.辨证行为治疗(DBT):DBT是经过临床验证被认可的有效的BPD的心理治疗方法,针对BPD特有的情绪调节系统功能失调,将认知行为疗法的行为改变原理和社会心理学原理、来访者中心疗法及禅宗的接纳理论相结合,帮助患者认识自我,学会如何处理情绪创伤、调节负性情绪,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学会如何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痛苦。DBT同时进行4种形式的治疗工作:①个人心理治疗:主要运用行为疗法使患者在两方面达到平衡,一方面接受自己和现实,一方面允许改变。②团体治疗:观察活动中患者的参与程度、防御方式、人际处理方式,训练患者的人际关系中冲突的处理技巧,情绪调节技巧,改善其混乱的人际关系,增强自尊。③电话指导:治疗师与患者保持电话联系,以便在患者需要时寻求帮助,强化患者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学到的技巧,并给以支持和鼓励。④督导会议:治疗师们每星期举行一次会议,讨论分析疑难病例,交流经验,必要情况下接受督导。⑵.:在BPD的治疗中应用渐多,有利于患者修复亲密关系,得到社会支持,减少自杀率。大多数治疗师都认为个别治疗结合可以明显改变BPD患者的病态认知和行为。但是对于的切入时机看法不同,有专家认为在治疗早期合并是非常有用的,一方面可以使一些无法处理的移情转换情景到家庭治疗中,另一方面利于治疗师保持客观,减轻对边缘青少年的反移情,利用自己的观察力带给家庭成员反思。但是Masterson早在20世纪70年代尝试早期合并家庭治疗后认为这样会造成更大的冲突和被抛弃的感觉,造成患者进一步的付诸行动。⑶.移情中心治疗(TPF):TPF是以心理动力学中的客体关系理论为基础的,它强调建立良好关系进行治疗,重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和患者的交互作用所起的作用。Lowwald认为治疗活动是基于患者内化新的客体关系即与治疗师之间的客体关系的基础上的。患者若能将这种新的关系广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治疗便是卓有成效的。由于BPD患者混乱的人际关系一定会带入治疗之中,所以治疗开始的第一步是建立清楚明晰的外部契约,细节由双方共同反复商定,让患者认识到治疗师是与其他不同的人,对治疗保持积极的态度,即使产生移情、发生冲突,患者还能意识到自己是来做治疗的,明白自己有责任维持治疗最终达到治疗目的,避免患者以行动来反应甚至中断治疗。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在审视自己的反移情的同时也要注意观察自己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波动,此时此地地解释移情关系,以此让患者的移情与治疗师之间的依恋关系达到统一,最终达到内化与治疗师之间的客体关系,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一旦医患关系发生激化就必须成为首要的讨论内容旧,治疗师营造宽容的气氛鼓励患者表达对治疗的不满、内心世界的冲突以及被唤醒的负面情绪,并进行解释,使患者理解,创造出更完整的治疗联盟。⑷.沙盘游戏治疗(sandplay therapy):目前已经有一些沙盘游戏治疗师应用这一技术成功治疗BPD的案例。学派对BPD心理病理机制的研究认为患者幼年时母子关系失衡即“母亲过分卷入”over—involvement)和“母亲对孩子的需要的误解(misreading)及不适当的反应”导致BPD患者的病态心理,而在沙盘游戏中患者会自然而然的无意识的回到童年。沙盘游戏帮助游戏者接通意识与无意识的对话。大部分沙盘游戏治疗师都认为在治疗重症BPD患者时,为避免不必要的阻抗、倒退,最好不要在治疗初期就使用沙盘技术。一般来说,在最初的几次沙盘游戏中BPD患者的沙盘传达出来的创伤性主题是隔离、威胁、限制,代表自己的人物显得很孤独(代表自己的人物可能是2个或更多),与热闹的人群离得很远;沙盘中有栅栏、树篱等用来隔离外界或守护自己的物件;可能有桥,但是起不到任何连接的作用。在发生阻抗或退行的时候还会有婴儿或者重现之前沙盘中出现过的创伤主题。随着治疗的进展,受伤的主题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治愈的主题如连接、新生、对话嗍,在沙盘游戏的过程治疗师只是陪伴性的观察与记录,沙盘游戏结束后陪同来访者深入体验沙盘世界,给出隐喻性或提问性的诠释,帮助患者自省。-------------认知行为治疗
对解决不理性思维以及自卑的帮助1.定义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治疗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认知行为治疗认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1]。2基本概念"ABC"理论:由Ellis提出。A指与情感有关系的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指信念或想法(Beliefs),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C指与事件有关的情感反应结果(Consequences)和行为反应。事件和反应的关系:通常认为,事件A直接引起反应C。事实上并非如此,在A与C之间有B的中介因素。A对于个体的意义或是否引起反应受B的影响,即受人们的认知态度,决定。举例:对一幅抽象派的绘画;有人看了非常欣赏,产生愉快的反应;有人看了感到这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线条和颜色,既不产生愉快感,也不厌恶。画是事件A,但引起的反应C各异,这是由于人们对画的认知评估B不同所致。认知评估或信念对情绪反应或行为有重要影响,非理性或错误认知导致异常情感或行为,而不是事件本身。自动思维遇到事件后的脑子出现的想法称作自动思维。举例:看到狗便产生恐惧,在看到狗与巩惧反应之间有一个想法是这狗会咬我,还可能有狗咬人的恐怖的想象。狗会咬我就是自动思维。自动思维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应和非适应之分。非适应部分也称歪曲思维或错误思维。歪曲和错误的思维包括主观臆测,以"自动思维'的形式出现,即这些错误思想常是不知不觉地、习惯地进行,因而不易被认识到。不同的有不同内容的认知歪曲, 例如:大多对自己,对现实和将来都持消极态度,抱有偏见,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对事事都不如意,认为将来毫无希望。则对现实中的威胁持有偏见,过份夸大事情的后果,面对问题,只强调不利因素,而忽视有利因素。常见的认知歪曲。(1)主观臆想: 缺乏根据,主观武断推测。如某患者某件工作未做好,便推想所有的同事会因此看不起她。(2)一叶障目:置总体前后关系和背景不顾,只看细节或一时的表现而做出结论。如某学生一次考试中有一题答不出,事后一心只想着未答的那道题,并感到这场考试全都失败了。(3)乱贴标签 :即片面的把自己或别人公式化。例如某一患者将孩子学习不好归于自己,并认为自己是个"坏母亲"。(4)非此即彼的绝对思想 :认为不白即黑,不好即坏,不能容错误,要求十全十美。例如某位患者有一次考试未达到预定目标,便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一切都完了。核心信念核心信念是支持每个自动思维的核心部分,类似于世界观、等,它们是指导和推动生活的动力。这些信念被人们认定是绝对的真理,认为事情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大多数人会维持比较正向的核心信念,如“我是有价值的”。有心理苦恼的人多有负性的核心信念,例如,如果一个人的核心信念是“我是没有能力的”,那么在生活中他就会倾向于选择性地注意与此核心信念有关的某些信息,即使有积极的信息,他也倾向于消极解释,会持续相信和维护这一信念。负向核心信念大多数和早年的成长经历有关。与自动化思维不同的是,核心信念深藏在人的内心,不容易被清楚的表达,一般在治疗中和治疗师持续探询,才能了解。3临床技术识别自动思维:三栏记录表日期事件想法(自动思维)情绪和行为反应检验假设认识并认识歪曲、错误思想的一个方法是检验支持和不支持某种错误假设的证据[2]。例如,某一患者在受到挫折后,认为自己"一事无成"、"别人都看不起我"非常抑郁,实际上,他成功地做过很多事,大学毕业,并曾经是企业经理。检验假设这一过程不仅帮助患者认识事实,还能发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歪曲和消极偏面的态度。检查证据例如:检查信念:我是个失败者支持的证据反对的证据他不喜欢我我有许多喜欢我的朋友上次工作报告中我做的很糟我诚实而且正派我比人们的平均水平要做的好的多了替代思维:五栏记录表事件自动思维反应替代思维反应例如消极想法-积极想法;我很愚蠢-我会聪明些的;我从不知道如何讲话-我能够思考一些总是并表述清楚;我没希望了-只要努力,我会改变的;我太软弱了- 我会坚强起来的。辩护律师“在挑战你的想法时,你可以想象自己被带到一次审判中,原告(自动思维)一直在起诉你,给你贴上你是无能者,懦弱者等标签。现在你的任务就是扮演辩护,抨击这些证据。你必须认真对待这份工作。”挑战错误的两极化思维全或无思维证明思维不正确的事例有时候我会我总是被人拒绝上次他没有拒绝我有时候我不被拒绝家庭作业根据治疗进程,给当事人留家庭作业,一般包括个人资料的收集,验证假设以及认知治疗技术的练习等。4适应症认知行为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如、、症、、、、慢性疼痛、精神病的康复期治疗等[3]。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病人,尤其对于单相的成年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抑郁症认知主题:剥夺、挫败、失落。不合理认知:极端化-抑郁者受挫后会无端地自罪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自责-把全部责任归咎于他们自己,表现出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性。消极思维:在他眼中的自己和未来,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他常常坚信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并且失败的原因全在于他自己。他坚信自己低人一等、不够聪明、不够称职、不够好看、不够有钱等等。总之干什么都不会成功,都没有希望。患者的这些观点常常是扭曲的,与现实不相符合的。核心信念:我不好,我不受欢迎,别人不喜欢我。核心信念和个人经历、他对重要人物的认同以及对别人态度的感知等因素有关。。如童年有过重大丧失体验的人,孩子不能理解事情是跟他无关的,相反会认为和他有关,并且是由于他不好造成的,会形成“我不好”的核心信念。抑郁症最大的风险是。自杀的认知主题:一是高度的绝望感(贝克认为“绝望”指“对未来的消极观念,消极期待或悲观”),绝望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自杀;二是感到不能应付生活问题,断定所遇到的问题不可能解决,会感到无路可走。所以危机干预中让他们了解到事情有解决的可能性和可实行性,可以纠正不合理认知,降低自杀风险。焦虑症出现的认知主题:1、夸大危险:对自己知觉到的危险过度夸大的反应;对事物的失控作灾祸性的解释。其认知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身体或心理、社会的危险,如怕死去、怕发疯、怕失控、怕晕倒、怕被人注视、怕出错、怕发生意外等,他们会有选择性地注意那些集中筛查身体或心理的威胁性信息。例如,当事人的一个亲友患死去,她在目睹抢救过程之后,头脑中出现了“要是生就太可怕了”的想法,当夜睡梦中惊醒,感到心跳、胸闷,于是认为“已经得了了”,这种灾难性的想法和解释将焦虑推向了高峰,形成了第一次惊恐发作。焦虑患者的核心信念:我没有信心,我无能,外界是危险的。核心信念中多以”危险”为主题。危险的核心信念在躯体感觉和认知错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危险的核心信念带来危险的自动想法,进而引起焦虑。强迫症认知模式:(1)、过高的不适当的责任感对责任的错误理解这一模式是特有的表现形式。他们具有对事件的过高的责任感,惟恐失职与过高的使命感、内疚与罪恶感。(2)、对威胁的评估患者对危险及伤害性后果估计过高及对个人应对能力的估计过低。(3)、完美主义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控制和减少伤害的一种方式,也是状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因素,此认知模式会增加对危险的过高评价。完美主义的形式包括:对事情的了解必须十分完美;什么都必须作到恰到好处;绝对对称,确定并在思想上能控制。(4)、的至关重要性强迫症患者因为害怕对不良后果负责,过分关注和控制自己的思维,思维与行为的界限不清,认为有某种思维将导致产生某种行为。(5)、过分要求控制强迫症的核心是他们的生活需要外部的控制,需要绝对地控制他们的环境,通过一切都做的十分完美来减少危险和避免批评的一种方法,强迫症患者还要求自己的思想以避免危险和伤害,强迫观念是过分控制不容许的思维的正常的精神系统的崩溃。(6)、万事要求确定患者不能耐受对完美和危险知觉的不确定,对自我效能的怀疑是强迫症的认知方式之一。当事人苛求确定性的时候,他会反复说“我可能就是万一出问题的那个人”,认知治疗师承认这种存在的可能性而且不能被排除,其实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事人难以接受不确定性?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就会引出其采用确定性来预测事物的需要的探讨,它表明了当事人有完全控制的需要,否则灾难就会降临。神经性厌食认知主题:集中在对自身外形、面庞、体重等方面的不合理认知。“我很胖”,“我不漂亮”,“瘦就是美”。核心信念:外形决定一切,我不漂亮,就没有人喜欢我。我没有吸引力。5禁忌症包括患有幻觉、、严重精神病或抑郁症的病人,受到严重的认知损害,不稳定的家庭系统的病人就不适合进行认知行为治疗。6专家观点1、[4]许多人认为我之所以心情不好是因为我遇到了倒霉的事件,好像是不好的事件带来的心理苦恼。在ABC理论中,由于有认知的作用,所以不好的事件是否会带来心理苦恼就不一定了,甚至有可能会带来成长和好的机会。这就是认知行为治疗的重要观念:是非理性或错误认知导致异常情感或行为,而不仅仅是事件本身。2、自动思维和核心信念的关系:如果将心理活动比喻成一棵树,那么自动思维就是树叶,核心信念就是树根。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或自动思维来源于其深层的核心信念。核心信念的形成和早年经历有关,一旦形成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这种影响太隐蔽,一般不容易被人们意识到,所以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说法。当遇到一些类似事件时会触发核心信念。举例:早年丧母的人长大后遇到不良生活事件的打击,如重大考试失利、患重病、遇到严重困难等可能触发其潜在的丧失感,表现为许多的负性自动思维,在不合理想法的影响下,越发不能考虑现实情况,将会逐步失去客观判断的能力,最终彻底印证了核心信念,即“我是糟糕的,没有人能帮助我。我是失败的。”3、所以只是单纯的改变自动思维不行,要想彻底放弃一些不合理的认知,还必须从改变核心信念入手。(1)认知行为治疗需要在行动中识别不合理认知,在行动中替代不合理认知,在行动中改变核心信念,所以行动很重要。(2)治疗师会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每天做。不合理的认知是经年累月形成的,要改变它们也需要不断的实践实践再实践。所以认知行为治疗不是单纯的改变认知,而是在行动中体会和修正认知。许多人只重视认知,不重视行动,结果变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变成了一个认知理论家,却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你都已经开始反思,这意味着你想改变了。问题是照你说,你是个依赖他人看法过度的人,而且你难以通过自我实现获得乐趣。这样的性格稀缺独立,自信。这里跟你说一组图片讲的故事。有个人名叫阮尔多,一天他买到一匹小马,他很喜欢这可爱的小家伙,牵着马儿带着妞出去压马路。一开始美妞乘小马,郎君牵马行,本是一幕潇洒又温柔的景致。这时友A正好碰上,说你怎么让妞一个人在马上,自己走路,她又孤单你又累,快上马去。阮尔多一想也是,上马去也,朝朋友笑笑道别了。坐在马上看人世稍矮,有俯视众生的畅快感,他想友A真是给了个好建议,再者妞儿美美的,让大家看看背后抱着她的人是我也蛮有面子。一路逛到马场,那卖马的老板见小马身上压着两人,就跳出来指责他怎如此心狠,小马几条腿都压弯了,要好好爱护小动物啊!阮尔多一听惊惶下马,看那马主还是气呼呼,赶快把妞儿也拉下马,两人牵着马走了。风吹牛羊见草低,斜照里两人一马,好有情致,望山崖好景如帘未见尽,游人如织,一路向那山坡爬去,想那山顶该是一览纵山小,两人兴致盎然,牵马爬山去。登山的总爱背个包, 美名锻炼意志,那登山家见阮尔多两手空空,小马又疲,说你一个男人爬山怎可空手不负重,还好意思带着女朋友!看你马和你马子累的,还不快像我这样,做个super man ! 阮尔多一想也是,登时让妞儿骑上马,自己背起小马,向山顶进攻,怎料这副架势过于幽默,一路上遇到的人都在瞄自己,或笑或怒,表情总不像常人遇见那般。阮尔多心里别扭,却又不知如何是好,无所适从的感觉让他心生疲倦,想这一天碰上的人总不让自己开心,自己却偏爱去听他们的。山路不易却心神涣散,一不小心脚滑连人带马滚下山去了。第二天当地新闻播报这事,友A到医院看阮尔多指责说你怎么那么蠢!马老板在卖马时和买主打趣,你可不要像那小子背着马上山哟,哈哈哈!那登山家转载了这个新闻,评论道,年轻人还是应该多锻炼,体力,心志,包容心,这些都很不足啊。在病房里,阮尔多和女朋友一起反思这件事,女朋友听着阮尔多抱怨,最后只在心里给他取了个外号,耳朵软。有人说这故事是让你明白你永远无法满足他人。但这故事无非在笑话一个没有主见,遇事别人一说就真当回事的男人罢了。故事很简单,我照图编的,希望徘徊在己见和他见之间的人有所感悟,获得方法。
我不觉得敏感是不好的事,而是看你如何去引导和利用它。
我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特别是感情上,比如我现在的女友因为以前和别人同居过,同时我是一名年轻律师(目前已经接触5起离婚案件了!)在很多方面其实我并不是很信任她,同时我又特别喜欢她,我很容易就会抓住细节。比如她进了一家新公司,公司有网络却不上QQ,我就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公司网络被监控,不过她以前上班也上,应该没什么关系。一句不经意的话,我以intel i7般的速度进行推算,利用时间、地点、人物等各种条件算出了她上班那段日子应该是为了当时的男友而开的QQ(因为她在美国,前男友在中国,此前男友并非同居前男友)。当然她以各种理由解释不是这样,不过越是辩解越是证明事实。突然间,我就灵光一现,我一直认为我工作上很笨,很多工作反应都很迟钝,恨不得直接拿别人做过的经验,其实我并不是笨,只是没有把这敏感度用在工作上,进而明白,作为男人对这方面应该大度,而把敏感用在工作上,我的思路是:1、找到你最爱的工作,你要在乎你的工作并爱上你的工作,要把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想象你手上的事在之前经手的同事里做的并不好,而你要时刻的注意你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并把他安排的有条有理,不留漏洞2、要在乎你的工作,你把工作当成情人后,任何贬低你的工作的时候就像在贬低你的女友一般,你会不由自主的进行反击,你的信心由此而生,此时你何必在乎别人呢。3、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同样你有这般的使命感,你自己的工作你就要对自己负责。我相信你要是做到以上,你的问题不攻自破,你的领导会欣赏你,你会被人看成潜力股,你也会像保护情人一样去保护自己的工作成果与奸诈小人对抗。PS:不要学我对女朋友那么小肚鸡肠,我已经不在意那些东西,只要她在我身边我就很满足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格内向怎么改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