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路石子赞是要赞美哪些人,什么启发

《一枚铺路的石子——记兰辉同志》 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来源: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更好地宣传学习兰辉同志先进事迹,《一枚铺路的石子——记兰辉同志》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
  该书全文收入由《光明日报》首发的报告文学《一枚铺路的石子》,以文学的笔触生动讲述了兰辉同志用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感人事迹。书中还收集了兰辉同志生前工作、生活照片,兰辉亲属及同事回忆文章若干,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为民务实清廉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
对“兰辉精神”的深情书写
——读《一枚铺路的石子——记兰辉同志》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干部兰辉同志学习。9月24日,《光明日报》刊发了记者王国平撰写的报告文学《一枚铺路的石子》,深情书写了兰辉同志的先进事迹。后经作者补充修订,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我看来,这本读物有利于读者透过兰辉的事迹,从一个侧面充分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每个人多少都会自我考问:生命的意义何在?有追求的人不敢虚度光阴,力求活出精彩。生命是有限的,但精神可以永存。兰辉同志的人生旅程意义非常丰富:把学生当家人、尽职尽责的“最美教师”,热爱读书、人文修养深厚的“精神贵族”,泥腿子干部、群众心目中的“好县长”……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精神象征和精神品质。《一枚铺路的石子》只有一万多字,却向读者充分展现出了兰辉同志的精神风貌。
  作为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读《一枚铺路的石子》,我们了解到,兰辉工作在“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道,走遍村村户户,谈何容易?而他注重到基层一线摸清情况,坚持的原则是:“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现场看一看。”他每天的行程平均220公里,还时常被车子陷入泥泞而屡屡耽误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超负荷工作。最终,这位身心交瘁的干部倒在了令人“侧身西望长咨嗟”的路上。河水悲悯,青山空旷,共同见证了这位肩负群众使命、与恶劣环境赛跑的汉子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对群众的赤胆忠心。
  读《一枚铺路的石子》,我们了解到,兰辉同志生活简朴,但工作严谨。在爱人的眼里,他没有什么爱好,普普通通,在生活中平易近人、不拘小节。但是,在工作上兰辉同志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如果下属在工作上有什么纰漏,他毫不留情,威严得很。他的微博账号的“个人备注”只有“感恩,奉献”四个字。一个共产党员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形象稳稳地立了起来。
  兰辉同志还是一位充满现代元素、专业型的基层领导干部。《一枚铺路的石子》中写道,他把书当宝贝看待,随身带着,逮个空就瞅一眼。对于震后恢复的北川县志和年鉴,他看得非常重。逐章逐节地审读,字斟句酌,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说这是抢救性和着眼未来的工作。虽然所处的地域相对而言比较闭塞,但丝毫没有阻挡兰辉同志学习运用现代新媒体的热情。他不仅“电话问政”,还坚持“贴吧问政”和“微博问政”。他是一位富有才情的新生代基层领导干部,可以给筑路工人写一首诗,乐于为民族文化的保护鼓与呼。这表明,兰辉同志坚持与时代紧密合拍,又富有远见卓识。
  读《一枚铺路的石子》,我们了解到,兰辉的确是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他没有留给亲人什么物质财富,却留下了无限珍贵的精神和信念。他没有造就多大的政绩工程和高大的标志性建筑,却给世人留下一个共产党干部认真负责、把群众放在心上的光辉形象,给全党同志留下了新时期优秀党员兢兢业业完成历史使命的精神境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贯彻这次会议精神,需要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崇高的信念支撑。相信《一枚铺路的石子》凝练出的“兰辉精神”可以给更多的人以启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努力。(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金英花]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您现在的位置: >>
做铺路的石子群众的亲人
做铺路的石子群众的亲人
&&市公路局开展&做群众贴心人&专题讨论
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5月15日下午,吉首市公路局党组以&做铺路的石子群众的亲人&为主题,开展做&做群众贴心人&专题讨论。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昌元主持会议,全体党组成员、党支部成员参与讨论,氛围热烈,成效明显。
讨论会上,与会人员从从接触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切题,充分发表个人见解,畅所欲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进结合自身岗位从&领导干部&、&公路人&两个层面阐明了如何当群众贴心人。他表示,作为领导干部来说,要做好表率,起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注重沟通,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要关心下属,解决干部职工的问题困难。作为公路人来说,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服务对象;要以负责的态度对待岗位职责;要以和谐的方法开展日常工作;要以廉政的标准规范自身行为。其余班子成员以及参会党员也分别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围绕&当铺路的石子、做群众贴心人&这一主题,就如何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本职岗位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等问题畅所欲言,会场气氛活跃热烈。
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做群众的贴心人不能是一句空话,要真正从思想上端正认识,到群众中去,拉近与群众的思想感情,缩短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从点滴做起,在行为操守上严于律己,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当亲人,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老百姓迫切希望的事情办好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讨论结束后,杨昌元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现场总结,特别对此次的讨论既结合了实际,又道出了同志们的真心,所有发言的同志没有讲大话、套话、空话,没有流于形式,表示非常赞许,他强调:教育实践活动要坚决克服一切形式主义的做法,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规定动作,积极探索自选动作,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搞出成效。
主办:吉首市公路局 地址:吉首市文艺路21号 联系电话:
吉首市人民政府网子站群 备案号:湘ICP备号We all fees and
pressure sales tactics or hurried decision.
文/We all fees and
pressure sales tactics or hurried decision.
We all fees and
pressure sales tactics or hurried decision.
  纵览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报告文学发展过程,虽没有六七十年那样波澜壮阔,但同样有震撼人心、划出时代强音的作品。王国平的作品&&《一枚铺路的石子》,就是这样,抓住了一个时代典型,传达了时代精神。作者以质朴无华的文笔生动叙述了兰辉同志用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心为人民甘于奉献的感人事迹,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清廉作风、人民公仆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本文从思想内容的深度性和生活化地叙事写人的艺术特点两个方面赏析《一枚铺路的石子》。
  一、思想内容的深度性。
  &他有一颗滚烫的心,时常热情似火,奔波在路上,甘于做一枚铺路的石子,垫高他人的身躯,畅通前方的路。&作品的题目就是取于这句话,作者用&一枚铺路的石子&形象地比喻兰辉生命的历程,但这一枚石子却蕴藏巨大的能量。
  首先,赞扬了兰辉对人民永远充满热情。在擂鼓中学,他不仅上课教书,还不断进行家访,常常在风雨中泥水一身,回来&多少有些狼狈&。可是他却这样&逐渐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他们的大朋友&。在&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道,走遍村村户户,深入群众,摸清基层的情况,不辞辛苦,不嫌麻烦,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其次,讴歌兰辉崇高的品格。兰辉生活简朴,一双皮鞋,&上边有好多疤疤&深蓝色的夹克时刻披在身上,酸菜永远是他的最爱。他没有什么爱好,普普通通,在生活中平易近人、不拘小节。在工作上,严谨细致、雷厉风行,如果下属在工作上有什么纰漏,他毫不留情地批评。他为学生垫出自己的工资,为刚毕业的大学生申请了创业基金,他的微博的&签名&只有&感恩,奉献&四个字。
  第三,歌颂兰辉手不释卷的学习态度。文中一句&对知识的汲取和渴望,贯穿他的生命始终。&他当老师时,喜欢&随手掐一本书&,当县长时,&啥子书都要翻一翻&。这正是对我们这些只追求物质的享受,却无视内心精神资源的发掘最好责问!可想而知,兰辉作为一县之长,统筹着各项工作,却还可以孜孜不倦的读书,无疑为我们树立的一个学习的楷模!
  每个人都会扪心自问:生命的意义究竟是怎样才能实现?有追求的人不敢虚度光阴,力求活出精彩。生命是有限的,但精神可以永存。兰辉同志的人生旅程意义非常丰富:把学生当家人,热爱读书、富有深厚的文学修养,群众心目中的&好县长&&&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精神象征和高尚的品质。《一枚铺路的石子》只有一万多字,却向读者充分展现出了兰辉同志的光辉形象。
  二、生活化地叙事写人。
  判断一部好的报告文学,首先从其思想内涵高低来衡量,其次是作者运用怎样艺术手法去表达文章的主题思想。很显然,《一枚铺路的石子》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第一,其思想内涵无疑是有深度的,它紧扣时代主题,向人们传送丰富营养的精神食品;第二,还在于作者善于用生活中的平常性真实叙写人物、事件。具体一点说,作者用人物具体生动典型的生活故事表现作品所蕴含的时代主题、时代精神。
  第一,&把握细节,真实地叙事。叙事不仅要真实,关键还要言简意赅。作品虽然篇幅有限,但其中的刻画人物事件的细节还是一目了然,让人过目不忘,比如他身为老师时给学生写的毕业留言;他任镇长时在公交车上勇斗小偷、见义勇为的情景;北川档案的修复工作告成,他禁不住跳起羌族的风情舞,引吭高歌;他当副县长后分管交通、安全、民政、残联等最让人上火的部门,但上访户却说&我服他&&&通过这些具体的事例、生活上的细节,更加凸显叙事的真实性,描绘出了兰辉的成长历程。
  第二,人物形象接地气地塑造。人物真实形象的塑造,不仅需要富有表现力的叙事技巧,更重要的是贴近生活才能达成。《一枚铺路的石子》中写道,&他把书当宝贝看待,随身带着,逮个空就瞅一眼。&生活化的词语、句子,让读者阅读起来十分亲切。文中还写道,因为兰辉所工作的地域相对比较闭塞,所以,他学习利用现代技术的帮助自己工作,不仅&电话问政&,还坚持&贴吧问政&和&微博问政&,体现了作者塑造人物同时是与现时生活结合在一起,既能表现其内在精神的品格,还真实写活了人物丰富的个性,塑造出一个富有才情的新生代基层领导干部。
  《一枚铺路的石子》生活化地叙事,接着地气写人,语言质朴而不乏诗情,使兰辉这一主人公形象鲜明具体,真实可信,立得起来。
  总之,&《一枚铺路的石子》这部作品,记叙了兰辉这样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典型人物,承载着时代主题,传播着正能量,具有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是一篇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We all fees and
pressure sales tactics or hurried decision.
We all fees and
pressure sales tactics or hurried decision.
We all fees and
pressure sales tactics or hurried decision.
We all fees and
pressure sales tactics or hurried decision.
We all fees and
pressure sales tactics or hurried decision.
We all fees and
pressure sales tactics or hurried decision.
We all fees and
pressure sales tactics or hurried decision.
作品类别:文艺评论We all fees and
pressure sales tactics or hurried decision.
发表时间: 12:39:27We all fees and
pressure sales tactics or hurried decision.
总点击数:We all fees and
pressure sales tactics or hurried decision.
总评论数:
We all fees and
pressure sales tactics or hurried decision.
编辑:We all fees and
pressure sales tactics or hurried decision.
来源:原创We all fees and
pressure sales tactics or hurried decision.
标签:We all fees and
pressure sales tactics or hurried decision.
作者最近发表
正在加载数据...
正在加载数据...
正在加载数据...做铺路石子 写平凡人生_康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9,457贴子:
做铺路石子 写平凡人生收藏
他,总是一身朴素的工装,面带亲切和善的笑容。他,以单位为家,爱工作就像爱自己的孩子;家里人说他是“不服老”的工作狂,工友们却视他为市政电工的榜样和骄傲。他就是2013年县劳模,县市政管理处电工李永红。
当记者见到李永红时,他正和工友们进行着春季绿化的树木栽植作业。年近半百的他乘坐着升降机正站在距地面近十米的高空修剪着树枝。可是,一位市政的电工怎么也会参与到绿化工作当中呢?李永红却说:“无论是绿化还是亮化,都是市政的工作,作为一个市政工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参与、去完成。
“做一颗铺路的石子,用专注续写平凡人生”一直是李永红的座右铭。1984年,李永红加入到市政队伍。三十年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平凡的市政工作岗位上,用辛勤和汗水实践着自身的理想和人生价值。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我县城区的路灯、景观灯逐年增多,而这些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就自然落到了李永红和他的工友身上。赶上年根儿底,城市亮化任务就更重了。李永红常常是早上不到七点就上岗,晚上十一点才回家。寒冬腊月天,他和工友们的手和脸都冻木了。当记者问到:“您已经五十岁了,还这么坚持,值得吗?”李永红却说:“当然值得,我爱我的工作。工作干得好了,我的人生才叫精彩。”由于工作认真负责,2013年李永红被评为县劳模。对于这样一个称号,李永红是这样看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时代需要怎样的报告文学?――读《一枚铺路的石子》(李钧)_中国作家网
时代需要怎样的报告文学?――读《一枚铺路的石子》(李钧)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枚铺路的石子》多元立体地还原了兰辉形象,众多看似琐碎的细节,塑起了一个大写的人,铸起了兰辉不死的精神雕像。我想,这是《一枚铺路的石子》至关重要的成功秘诀。
《一枚铺路的石子――记兰辉同志》
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
  不经意间,报告文学似乎成了受人冷落的文体。在我看来,当下中国报告文学要走出低迷徘徊的困境,取决于作者是否具有“人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标准;取决于作者是否深入生活采撷到丰实的第一手资料,并熟练运用多种叙事技巧编织一个动人故事;取决于写作能否突破“题材决定论” ,不仅重视“塑造什么人物形象” ,更重视“如何塑造人物” ,注重将“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完美融合在一起。
  王国平的《一枚铺路的石子――记兰辉同志》 (原载日《光明日报》 ,后经作者补充修订由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就是这样,抓住了一个时代典型。一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固然不是全由题材大小决定的,但是像兰辉这样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典型人物,因为承载着时代主题,传播着正能量,自身就具有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故而能赋予作品更高的意义价值。兰辉是一个茶场工人的孩子,一个在羌族自治县任职的回族干部,一个战斗在四川地震重灾区一线的好党员,一个一直资助他人、从未以权谋私的好干部――他的妻子至今仍是临时工,两个兄弟一个在仓库当门卫,一个在酒店当勤杂工,家里还欠着债……在全党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为人们提供了一面光洁的镜子、一部鲜活的教材。这也是这部作品能抓住人心的前提。
  《一枚铺路的石子》还原了一个“不死”人物。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时代, “英雄崇拜”都是人类的“公性情” ,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母题。问题是,人们现在想看的不是“高大全”式的神话英雄,不是贴上“高尚纯粹、脱离了低级趣味”等标签的单向度人物,不是扁平的、概念化的反人性英雄,人们更喜欢的是李云龙那样的“在人间”的英雄,是石光荣那样的有血有肉的圆形人物。 《一枚铺路的石子》多元立体地还原了兰辉形象:一个在大学读书时喜欢结构主义、意识流、朦胧诗、罗素、萨特等新思潮的人,一个对历史、文物、民俗、考古和宗教有着浓厚兴趣的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生导师” ,一个看动画片时“看得直乐,像个娃儿”的人,一个清瘦到被群众打趣为“干锅”的人,一个对群众没有任何脾气却对犯错误的下属像个“火炮”的人,一人给筑路工人写诗的人,一个把手机变成“群众热线”的人,一个善于“电话问政” 、 “微博问政” 、“贴吧问政”的新型干部,一个始终在汽车后备箱里装着十字镐随时准备监查公路施工质量的人,一个把上访户当成自己“客人”的干部,一个谦卑地对上访者真诚说“对不起”的人……众多看似琐碎的细节,塑起了一个大写的人,铸起了兰辉不死的精神雕像。我想,这是《一枚铺路的石子》至关重要的成功秘诀。
  另外,这部作品还叙述了一个“成长”故事。过去的人物报告文学,为了发挥“教育功能” ,往往主题先行,人物概念化、类型化或漫画化,好像英雄人物都是天生的,其性格一出场就是定型的,其特征也可以“一言以蔽之” 。 《一枚铺路的石子》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写出了兰辉的成长历程,读者在读完作品后能得到清晰的线索。虽然篇幅不过一万来字,却写出了兰辉从“浪漫主义”到“坚忍主义”的成长故事。一些细节让人过目不忘,比如他身为老师时给学生写的毕业留言,他任镇长时在公交车上勇斗小偷、见义勇为的情景,他当副县长后分管交通、安全、民政、残联等最让人上火的部门,但上访户却说“我服他”并要求政府将他的精神“弘扬光大” ……文学的确具有教育功能,但是必须通过审美形象和动人故事才能真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部作品还拟出了一个不错的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 ,如果能“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那真是达到了“明眸善睐”的效果了。但有些报告文学作者剑走偏锋,题目不是“大”了,就是“怪”了。其实,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原则要求作品标题应当朴实、扎实、厚实,绝不能变成“标题党”以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 《一枚铺路的石子》 ,这个标题具有文题相应的特色:兰辉分管公路建设、交通安全等工作,工作作风像“一枚铺路的石子”一样扎实;而且他是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殉职的,因而取这个标题自然而恰切。同时,还具有微言大义的效果。这个标题让人想到“铺什么路”的问题,这就使之具有了多重象征意味――这是日常生活的交通道路,也是汶川救灾的生命通道;这是从政府到民间的沟通之路,也是通向幸福安康的路;这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道路,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只有保证这条道路是畅通的,社会才能安定,人民才能幸福,国家才能富强。在这个基础上,这七个字升华了主题。作为党员群体的一分子,兰辉是一枚过硬的石子,他用生命铺出了一条“兰辉小道” ;如果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成为一枚硬实的石子,那么中华民族就走上了平安大道,人民就走上了康庄大道,国家也就走向了伟大的复兴之路。
  总而言之, 《一枚铺路的石子》虽然不是大部头,却有大构思、大诗意、大境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报告文学佳作。
电话:010-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网络工作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铺路石子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