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题大全中送给,借给的相关的问题解答

小学奥数越禁越热 家长为给孩子报班凌晨出动-打基础
选拔-上海频道-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小学奥数越禁越热 家长为给孩子报班凌晨出动
  据《新闻晨报》报道,自2001年起,各级教育部门曾多次下发通知,明确在小升初等考查项目中,学校不再收取奥数证书。然而,又一个暑假来临,奥数培训却比气温上升快得多,为给孩子报奥数班,有家长凌晨三四点钟就前往排队,8点到场的家长,只能拿到100多号。
  [规定]
  “禁奥”令重申了13年
  2001年,教育部就发布禁令,规定“奥赛”成绩不得与招生挂钩。
  2009年10月,成都就出台五项禁令封杀奥数等学科竞赛,禁令中的一项就是各学校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奥数”等学科竞赛成绩和“小升初”挂钩。
  2010年,北京、广东、河北、浙江、江苏等地也陆续采取措施,禁止举办奥数班、叫停“奥赛”。
  2011年,上海出台《2011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不得将招生入学工作与学生奥数等各类竞赛证书挂钩,以获奖证书为依据选拔和录取学生。……各类学校报名时一律拒收学生所提供的奥数成绩、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拒收各种特制的学生个人简历等材料”。
  2012年8月,教育部网站挂出了一项通知,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通知要求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选拔学生,禁止举办与入学挂钩的培训班,坚决制止“奥数”等各种学科竞赛、特长评级与学校录取相挂钩的行为。
  在去年暑期、12月,教育部有关人士曾多次提出,将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要求19个重点大城市完善相关政策,不允许拿各种等级证书作为入小学和初中的“敲门砖”。
  那么,这项几乎年年都要提一下的“禁止奥赛与招生挂钩”政策,是否真正遏制了奥数热呢?
  [市场]
  明知需陪读,“淡定”父亲准点来报名
  “我们是8点到场的,只能拿到100多号。一问,队伍里最早的竟然是凌晨三四点到的,而且是爷爷、外婆、妈妈三人接力排队。”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家长,林先生感到非常无奈。
  几天前,杨浦区一家著名教育机构的暑秋季奥数班接受报名。早上8点,当记者到达现场时,门口已经排成长龙,从自带小板凳的妈妈到头发花白的奶奶,送行的车辆和等候的人群把原本就不算宽敞的马路挤了个水泄不通。
  “我们一大早就来了呀,就怕人多赶不上。而且,我还要挑奥数明星老师教课,据说报他班的人很多,所以,我必须要早点来!”排第一位的妈妈坦言,自己凌晨就来了,前一天晚上几乎没怎么好好睡。
  林先生告诉记者,在女儿上幼儿园时,他还是一位“淡定”的父亲,但女儿一年级的一次数学考试却让他“大跌眼镜”。“有一次女儿拿了一张只有25分的数学卷子回来,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一张奥数竞赛的卷子。那是在一至五年级学生中进行的随堂比赛,竟然有一年级的学生获得一等奖,原来那个孩子早就在外面上过奥数班了。”
  有了这样的经历,林先生后来只好给孩子报名上奥数班。“报了奥数班才知道家长是要全程陪读的,上课记笔记,自己学会了回家才能辅导孩子,下课后都是家长围着老师讨论题目。”林先生说,女儿的学校已经有每周10课时的数学课,但是学生要想取得竞赛名次,还是得到专业机构进行课外补习。有的学生甚至报了四五个奥数班,课余时间几乎都耗在奥数上了。
  [变化]
  高年级生减少,二三年级生报名增多
  事实上,教育部门的三令五申尽管无法改变“奥数热”,但依然对奥数培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比如,一些奥数培训机构为了避嫌,把名字中的“奥数”两字去掉,换上“数学思维班”、“数学超常班”、“数学尖子班”等新名称。
  而这些禁令最大影响,则是让学习奥数的年龄提前,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成了报名参训的最大群体。
  记者以家长身份致电某学堂杨浦校区时,负责人透露,现在报名小学奥数最多的,不是那些即将面临小升初的“高年级”孩子,小学两三年级的报名情况最热。“现在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早打基础,所以低年龄的孩子特别多。”
  该负责人表示,就他们校区而言,小学二年级共开设7个班级,每班10人,三年级同样开设7个班级,每班12人。四五年级的奥数班才只有三四个。“这三四年级是目前报名最热的,数量超过小学高年级,因为一般孩子三年级时就要进行各种杯赛的比赛,所以家长选择从两年级开始准备。”
  杨浦区一所小学的老师告诉记者,他所在学校二三年级的孩子学习奥数的热情很高,在很多家长或者老师看来,这个年龄是参加奥数比赛打基础的年龄。
  [“奥”秘]
  学校与机构暗通款曲,私下合推“小五班”
  为什么禁了13年,家长还是这么“疯狂”?家长七嘴八舌地告诉记者,如果学生得了奖,是重点初中排着队来找学生,就是学生挑学校,否则求爷爷告奶奶,进个重点初中很难。这就是让家长凌晨来排队也要抢到好老师名额的主要原因。
  “要上好中学,不考奥数能行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家长都表示,学奥数拿到名次,至少对于进好的中学有帮助。现在一些好学校特别是好的民办初中,入学面谈都会涉及奥数题,即使没有奥数题,奥数题目所涉及的数学思维也会考到,而这恰恰是只有参加培训才能获得的。
  一位家长在申城一知名教育论坛上表示:“孩子现在上两年级,准备三年级开始参加竞赛,现在先把基础打好,家长自己教肯定不行。”这位家长坦言,竞赛需要标准化的思路和解题方法,包括解答的格式都有标准和要求,这个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今年5月去了补课机构进行综合测试,打算三年级开始正式学习”。
  林先生透露,虽然现在规定小升初不能收奥数证书,但某知名小学的数学老师就告诉他,“选拔优秀学生还是需要一些特殊方式,好的初中想选拔生源,看证书是最直观的”。林先生说,申城一些培训机构的奥数班其实是名校“尖子生”的选拔班,“一些和名校关系密切的机构,在适当的时候会出一套卷子给孩子做,达到一定分数线就能成为名校的预备生”。
  今年孩子刚考过某双语学校的家长昂女士介绍,儿子在小升初面谈中,学校用电脑考了近20道奥数题,儿子尽管也学过奥数,但是水平一般,大部分都没能答出来。据她所知,某知名公办初中的面谈也有奥数的内容。
  此外,家长还反映,杨浦区有一所以数学见长的初中,该初中的的部分数学老师就跟外面的奥数培训班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报他们的奥数班,只要能取得一定的成绩,进入这所学校学习。
  记者调查发现,更为隐蔽的做法,是一些学校跟培训机构私下联合推出“小五班”,培训并锁定一些学生。
  所谓的“小五班”,就是指五年制小学生参加针对名牌初中选拔而开办的补习班,老师会针对名校面谈内容培训学生,有些成绩特别优秀的孩子,也会被学校锁定,优先录取。小五班的学习通常是在小学4年级升入5年级的暑期开始,到次年4月名牌初中选拔之前结束。在部分小五班里,针对奥数题目的训练仍在进行,并占有一定的比重。
  [症结]
  没有“出口”,自然没有“奥数热”
     “现在的奥数热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因为小学升初中没有统一的选拔考试,初中想要挑选优质生源就不可避免的要看各类竞赛证书。奥数班之所以火热,是因为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昂立智立方教育总经理袁国华说。
  “比起奥数,孩子在小学阶段更需要的是一种思维的开发,但这种思维训练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的奖励和证书,对他们的升学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家长就不会选择报这种班级了。”在袁国华看来,奥数只是现行教育的“入口”问题,家长之所以热衷于帮孩子报“奥数班”,完全是考虑到“出口”问题,即为将来的升学做打算。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表示,小学“奥数热”还在逐渐升温,“像有些外省市规定取消奥数培训班,但一夜之间所有的培训机构都改头换面成数学思维重新面世”。
  熊丙奇指出,家长在“奥数热”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教育资源是均衡的,家长还用削尖脑袋进名校吗?对于身处择校热的学校和学生家长来说,有择校,就必有相应的择校标准,有相应的手段。”如何有效解决“奥数热”?熊丙奇表示,政府出台各种禁令难以有作为。首先,政府部门必须改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做到各初中、小学的办学质量大致一致。“其次是推进中高考制度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在这一评价体系中得到保护,在这种评价体系中,学习奥数,才能回到其发展学生的兴趣的本质上来。”熊丙奇这样说到。学习奥数本身没有错,在国外,奥数多是作为一种兴趣存在,而在中国,只是用错了地方。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小学奥数越禁越热 家长为给孩子报班凌晨出动
日 02:50 来源:东方网
  据《新闻晨报》报道,自2001年起,各级教育部门曾多次下发通知,明确在小升初等考查项目中,学校不再收取奥数证书。然而,又一个暑假来临,奥数培训却比气温上升快得多,为给孩子报奥数班,有家长凌晨三四点钟就前往排队,8点到场的家长,只能拿到100多号。
  [规定]
  “禁奥”令重申了13年
  2001年,教育部就发布禁令,规定“奥赛”成绩不得与招生挂钩。
  2009年10月,成都就出台五项禁令封杀奥数等学科竞赛,禁令中的一项就是各学校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奥数”等学科竞赛成绩和“小升初”挂钩。
  2010年,北京、广东、河北、浙江、江苏等地也陆续采取措施,禁止举办奥数班、叫停“奥赛”。
  2011年,上海出台《2011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不得将招生入学工作与学生奥数等各类竞赛证书挂钩,以获奖证书为依据选拔和录取学生。……各类学校报名时一律拒收学生所提供的奥数成绩、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拒收各种特制的学生个人简历等材料”。
  2012年8月,教育部网站挂出了一项通知,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通知要求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选拔学生,禁止举办与入学挂钩的培训班,坚决制止“奥数”等各种学科竞赛、特长评级与学校录取相挂钩的行为。
  在去年暑期、12月,教育部有关人士曾多次提出,将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的政策,要求19个重点大城市完善相关政策,不允许拿各种等级证书作为入小学和初中的“敲门砖”。
  那么,这项几乎年年都要提一下的“禁止奥赛与招生挂钩”政策,是否真正遏制了奥数热呢?
  [市场]
  明知需陪读,“淡定”父亲准点来报名
  “我们是8点到场的,只能拿到100多号。一问,队伍里最早的竟然是凌晨三四点到的,而且是爷爷、外婆、妈妈三人接力排队。”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家长,林先生感到非常无奈。
  几天前,杨浦区一家著名教育机构的暑秋季奥数班接受报名。早上8点,当记者到达现场时,门口已经排成长龙,从自带小板凳的妈妈到头发花白的奶奶,送行的车辆和等候的人群把原本就不算宽敞的马路挤了个水泄不通。
  “我们一大早就来了呀,就怕人多赶不上。而且,我还要挑奥数明星老师教课,据说报他班的人很多,所以,我必须要早点来!”排第一位的妈妈坦言,自己凌晨就来了,前一天晚上几乎没怎么好好睡。
  林先生告诉记者,在女儿上幼儿园时,他还是一位“淡定”的父亲,但女儿一年级的一次数学考试却让他“大跌眼镜”。“有一次女儿拿了一张只有25分的数学卷子回来,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一张奥数竞赛的卷子。那是在一至五年级学生中进行的随堂比赛,竟然有一年级的学生获得一等奖,原来那个孩子早就在外面上过奥数班了。”
  有了这样的经历,林先生后来只好给孩子报名上奥数班。“报了奥数班才知道家长是要全程陪读的,上课记笔记,自己学会了回家才能辅导孩子,下课后都是家长围着老师讨论题目。”林先生说,女儿的学校已经有每周10课时的数学课,但是学生要想取得竞赛名次,还是得到专业机构进行课外补习。有的学生甚至报了四五个奥数班,课余时间几乎都耗在奥数上了。
  [变化]
  高年级生减少,二三年级生报名增多
  事实上,教育部门的三令五申尽管无法改变“奥数热”,但依然对奥数培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比如,一些奥数培训机构为了避嫌,把名字中的“奥数”两字去掉,换上“数学思维班”、“数学超常班”、“数学尖子班”等新名称。
  而这些禁令最大影响,则是让学习奥数的年龄提前,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成了报名参训的最大群体。
  记者以家长身份致电某学堂杨浦校区时,负责人透露,现在报名小学奥数最多的,不是那些即将面临小升初的“高年级”孩子,小学两三年级的报名情况最热。“现在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早打基础,所以低年龄的孩子特别多。”
  该负责人表示,就他们校区而言,小学二年级共开设7个班级,每班10人,三年级同样开设7个班级,每班12人。四五年级的奥数班才只有三四个。“这三四年级是目前报名最热的,数量超过小学高年级,因为一般孩子三年级时就要进行各种杯赛的比赛,所以家长选择从两年级开始准备。”
  杨浦区一所小学的老师告诉记者,他所在学校二三年级的孩子学习奥数的热情很高,在很多家长或者老师看来,这个年龄是参加奥数比赛打基础的年龄。
  [“奥”秘]
  学校与机构暗通款曲,私下合推“小五班”
  为什么禁了13年,家长还是这么“疯狂”?家长七嘴八舌地告诉记者,如果学生得了奖,是重点初中排着队来找学生,就是学生挑学校,否则求爷爷告奶奶,进个重点初中很难。这就是让家长凌晨来排队也要抢到好老师名额的主要原因。
  “要上好中学,不考奥数能行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家长都表示,学奥数拿到名次,至少对于进好的中学有帮助。现在一些好学校特别是好的民办初中,入学面谈都会涉及奥数题,即使没有奥数题,奥数题目所涉及的数学思维也会考到,而这恰恰是只有参加培训才能获得的。
  一位家长在申城一知名教育论坛上表示:“孩子现在上两年级,准备三年级开始参加竞赛,现在先把基础打好,家长自己教肯定不行。”这位家长坦言,竞赛需要标准化的思路和解题方法,包括解答的格式都有标准和要求,这个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今年5月去了补课机构进行综合测试,打算三年级开始正式学习”。
  林先生透露,虽然现在规定小升初不能收奥数证书,但某知名小学的数学老师就告诉他,“选拔优秀学生还是需要一些特殊方式,好的初中想选拔生源,看证书是最直观的”。林先生说,申城一些培训机构的奥数班其实是名校“尖子生”的选拔班,“一些和名校关系密切的机构,在适当的时候会出一套卷子给孩子做,达到一定分数线就能成为名校的预备生”。
  今年孩子刚考过某双语学校的家长昂女士介绍,儿子在小升初面谈中,学校用电脑考了近20道奥数题,儿子尽管也学过奥数,但是水平一般,大部分都没能答出来。据她所知,某知名公办初中的面谈也有奥数的内容。
  此外,家长还反映,杨浦区有一所以数学见长的初中,该初中的的部分数学老师就跟外面的奥数培训班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报他们的奥数班,只要能取得一定的成绩,进入这所学校学习。
  记者调查发现,更为隐蔽的做法,是一些学校跟培训机构私下联合推出“小五班”,培训并锁定一些学生。
  所谓的“小五班”,就是指五年制小学生参加针对名牌初中选拔而开办的补习班,老师会针对名校面谈内容培训学生,有些成绩特别优秀的孩子,也会被学校锁定,优先录取。小五班的学习通常是在小学4年级升入5年级的暑期开始,到次年4月名牌初中选拔之前结束。在部分小五班里,针对奥数题目的训练仍在进行,并占有一定的比重。
  [症结]
  没有“出口”,自然没有“奥数热”
     “现在的奥数热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因为小学升初中没有统一的选拔考试,初中想要挑选优质生源就不可避免的要看各类竞赛证书。奥数班之所以火热,是因为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昂立智立方教育总经理袁国华说。
  “比起奥数,孩子在小学阶段更需要的是一种思维的开发,但这种思维训练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的奖励和证书,对他们的升学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家长就不会选择报这种班级了。”在袁国华看来,奥数只是现行教育的“入口”问题,家长之所以热衷于帮孩子报“奥数班”,完全是考虑到“出口”问题,即为将来的升学做打算。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表示,小学“奥数热”还在逐渐升温,“像有些外省市规定取消奥数培训班,但一夜之间所有的培训机构都改头换面成数学思维重新面世”。
  熊丙奇指出,家长在“奥数热”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教育资源是均衡的,家长还用削尖脑袋进名校吗?对于身处择校热的学校和学生家长来说,有择校,就必有相应的择校标准,有相应的手段。”如何有效解决“奥数热”?熊丙奇表示,政府出台各种禁令难以有作为。首先,政府部门必须改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做到各初中、小学的办学质量大致一致。“其次是推进中高考制度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在这一评价体系中得到保护,在这种评价体系中,学习奥数,才能回到其发展学生的兴趣的本质上来。”熊丙奇这样说到。学习奥数本身没有错,在国外,奥数多是作为一种兴趣存在,而在中国,只是用错了地方。谁能给我提供一些四年级奥数题,越简单越好,越多越好!(带答案,要不不给分哦)
谁能给我提供一些四年级奥数题,越简单越好,越多越好!(带答案,要不不给分哦) 5
提意见 问问首页&全部分类&教育/科学&学习帮助 已解决问题 收藏 推荐一题四年级奥数题加答案标签:四年 奥数题,奥数题,答案 如题,答案拿不准的题不要发啊 匿名 回答:3 人气:7 解决时间: 19:00 &&检举 问题1 如果一个四位数与一个三位数的和是1999,并且四位数和三位数是由7个不同的数字组成的。那么,这样的四位数最多能有多少个? 这是北京市小学生第十五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卷的第三大题的第4小题,也是选手们丢分最多的一道题。 得到a=1,b+e=9,(e≠0),c+f=9,d+g=9。 为了计算这样的四位数最多有多少个,由题设条件a,b,c,d,e,f,g互不相同,可知,数字b有7种选法(b≠1,8,9),c有6种选法(c≠1,8,b,e),d有4种选法(d≠1,8,b,e,c,f)。于是,依乘法原理,这样的四位数最多能有(7×6×4=)168个。 在解答完问题1以后,如果再进一步思考,不难使我们联想到下面一个问题。 问题2 有四张卡片,正反面各写有1个数字。第一张上写的是0和1,其他三张上分别写有2和3,4和5,7和8。现在任意取出其中的三张卡片,放成一排,那么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此题为北京市小学生第十四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初赛试题。其解为: 后,十位数字b可取其他三张卡片的六种数字;最后个位数c可取剩余两张卡片的四种数字。综上所述,一共可以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共(7×6×4=)168个。 在连续两年的《迎春杯》赛题中,两道计数问题的结果均为168,这难道是巧合吗?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只要我们对问题1稍加处理,便可成为问题2的等价形式,换句话说,问题1和2就其本质而言,只不过是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提法而已。 下面给出问题1的等价形式: 现构造四张卡片,正反面都各写有一个数字。第一张上写的是0和9, 好正是从这四张卡片任取三张,放成一排,最多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的问题。 你觉得这个答案好不好?好(10)不好(5) 简单的调调 回答采纳率:16.5%
17:29 检举 鸡兔同笼:鸡与兔共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答案:假设100只全是鸡,那么脚的总数是2*100=200,这时兔的脚数是10,鸡脚比兔脚多200只,而已知鸡脚比兔脚多80只,因此,鸡脚比兔脚的差数多了200-80=120(只),这是因为把其中的兔换成了鸡。没把一只兔换成鸡,鸡的脚数将增加2只,兔的角数减少4只,那么,鸡脚与兔脚的差数增加了2+4=6(只)所以,换成鸡的兔子有120/6=20(只)鸡有100-20=80(只)综合算式:(2*100-80)/(2+4)=20(只)100-20=80(只)答:鸡、兔分别有80只、20只。答案补充 好辛苦!!!!!!!!!!!!答案补充 哦要积分 你觉得这个答案好不好?好(6)不好(8) 水煮*o*三國 回答采纳率:9.1%
17:10 检举 相关问题
o求十题六年级奥数题。(要有答案)
o能给我十题四年级奥数题吗
o我几题六给年级奥数题,有答案和思路?
o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o出几道5年级的奥数题{有答案的 相关搜索
四年级奥数题和答案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四年级奥数题带答案
四年级奥数题答案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四年级奥数题附答案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其他答案小明所有的连环画本数是小华的6倍,如果两人各再买2本,那么小明所有的本数是小华的4倍。两人原来各有连环画多少本?答案:小华现有的本数:(2×6-2)÷(6-4)=5(本)小华原有的本数:5-2=3(本)小明原有的本数:3×6=18(本)答案补充 分析:如果小华再买2本,小明再买2×6=12本,那么现在小明的本数仍是小华的6倍,而现在小明的本数是小华的4倍,可见2×6-2=10本就是小华现有本数的6-4=2倍,所以小华现有10÷2=5本,从而求出两人原来各有连环画多少本。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可以加我Q.初二以下题目应该没什么问题,做奥术长大的呃... №星☆辰_月 回答采纳率:43.7%
17:10 检举我要评论浏览全部评论&& 在线专家
五(2)班4
已解决了8315个问题:
o这个字念什么
o初二几何中考题
o小学数学奥数题 请高手来
问题:一个学生作两个整数的乘法时,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的各位数字4误看成1,得出的积是525;另一个学生却把这个因数的各位数字误看成8得出的积是700.正确的积应该是多少?
答案:(700-525)÷(8-1)=25 525÷25=2125×24=600 在乘法算式中,把乘数个位的数字4误看成1,原来的积里应该有4个被乘数,现在只剩下1个被乘数,525就比正确的积少了3个被乘数;而把个位上的数字4看作8,就比正确的积多了4个被乘数,就是70O比正确的积多了4个被乘数,一正一反,700-525=175,就相当于7个被乘数,所以被乘数是175÷7=25,乘数可以用525÷25=21,21+(4-l)求出,即乘数是24,正确的积是25×24=600
问题:篮子中有许多李子,如果将其中的一半又1个给第一个人,将余下的一半又2个给第二个人,然后将剩下的一半又3个给第三个人,篮子中刚好一个也不剩,篮子中原来有多少个李子?
  篮子中有许多李子,如果将其中的一半又1个给第一个人,将余下的一半又2个给第二个人,然后将剩下的一半又3个给第三个人,篮子中刚好一个也不剩,篮子中原来有个李子.
  3*2=6& & (6+2)*2=16& & (16+1)*2=34  答:原有34个。
问题: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天做50个,要比原计划晚8天完成,如果每天做60个,就可以提前5天完成。这批零件共有几个?
答案:盈亏问题(50*8+60*5)/(60-50)=700(天)&&& 盈亏公式,求计划天数700*50+50*8=35400(个)
不好意思,能力有限,只有这么多了,其他的都没有答案。
其他回答 (1)
问题1 如果一个四位数与一个三位数的和是1999,并且四位数和三位数是由7个不同的数字组成的。那么,这样的四位数最多能有多少个? 这是北京市小学生第十五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决赛试卷的第三大题的第4小题,也是选手们丢分最多的一道题。 得到a=1,b+e=9,(e≠0),c+f=9,d+g=9。 为了计算这样的四位数最多有多少个,由题设条件a,b,c,d,e,f,g互不相同,可知,数字b有7种选法(b≠1,8,9),c有6种选法(c≠1,8,b,e),d有4种选法(d≠1,8,b,e,c,f)。于是,依乘法原理,这样的四位数最多能有(7×6×4=)168个。 在解答完问题1以后,如果再进一步思考,不难使我们联想到下面一个问题。 问题2 有四张卡片,正反面各写有1个数字。第一张上写的是0和1,其他三张上分别写有2和3,4和5,7和8。现在任意取出其中的三张卡片,放成一排,那么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此题为北京市小学生第十四届《迎春杯》数学竞赛初赛试题。其解为: 后,十位数字b可取其他三张卡片的六种数字;最后个位数c可取剩余两张卡片的四种数字。综上所述,一共可以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共(7×6×4=)168个。 在连续两年的《迎春杯》赛题中,两道计数问题的结果均为168,这难道是巧合吗?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只要我们对问题1稍加处理,便可成为问题2的等价形式,换句话说,问题1和2就其本质而言,只不过是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提法而已。 下面给出问题1的等价形式: 现构造四张卡片,正反面都各写有一个数字。第一张上写的是0和9, 好正是从这四张卡片任取三张,放成一排,最多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的问题。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一年级奥数间隔问题知识要点、例题解析、专项练习
间隔问题,即植树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可以遵循封闭与非封闭几种关系的规律。只要把这几种关系弄清楚了,我们在解决间隔问题时就会变得很容易。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画图、动手操作等方式弄清“间隔数”与“点数”之间的关系。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哦!下面就跟佳佳老师一起来学习吧!
间隔问题知识要点
在实际生活中,有关间隔问题比较特殊,看起来容易,但计算起来并不那么简单。
1.常见的间隔问题有植树问题、上楼梯、锯木头、敲钟等,他们体现的是间隔数与点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他们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在间隔问题中点数与间隔数之间有四种关系:
(1)非封闭线的两端都有“点”。如在一条马路的一侧种树,两端都种时,点数=间隔数+1
(2)非封闭线只有一端有“点”。如在教学楼的门前小路上植树,由于紧挨的楼房的一端不能植树,因此只有一端植树,即一端有点,点
数=间隔数…
间隔问题例题与解析
问题一:种树
在一条长15米的小路上从头到尾每隔5米
栽一棵树,要栽多少棵树?
问题二:学校门口栽树
(学校教学楼门口到操场有一条30米长
的小路,在小路两侧每隔5米在一
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问题三:数台阶
小明家住在五楼,他每上一层楼要走16级
台阶,小明从1楼到5楼要走多少级台阶?
问题四:间隔趣题
东东回家每上一层楼要走16级台阶,他从
一楼到家,共走32级台阶,东东家住几
问题五:跑到插旗
在一条跑道上从头到尾共插了1面旗,没
两面旗子之间相隔5米,这条跑道长多少
问题六:两幢楼
两幢楼相隔30米,在两幢楼之间每隔5米插
一面彩旗,一共要插多少面?
问题七:敲钟
时钟3点钟敲3下用了6秒,6点钟敲6下用
问题八:锯木头
一根木头锯四段,要锯几次?每次锯5分
钟,一共要锯多少分钟?
问题九:做游戏
体育课上,同学们做游戏,张欣拿8根短绳
要连城一根长绳,要打几个结?如果连成一
个圈,要打几个结?
间隔问题专项练习
往期精彩专题回顾
专题策划:Jiajia
视觉设计:Alicepeng
前端制作:巴乔
Copyright&(C)2014&&All&Rights&Reserved&巨人学校&版权所有京ICP备号&&&&京公网安备8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年级奥数题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