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院士是什么级别院士东方三宝首席方华

上海小区大全
浦东小区大全
徐汇小区大全
长宁小区大全
虹口小区大全
杨浦小区大全
闵行小区大全
静安小区大全
闸北小区大全
普陀小区大全
宝山小区大全
黄浦小区大全
卢湾小区大全
嘉定小区大全
松江小区大全
南汇小区大全
奉贤小区大全
青浦小区大全
金山小区大全
崇明小区大全
上海周边小区大全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蘭州大學】&&自強不息&&&獨樹一幟&&一百年沧桑砥砺&&&一百年春华秋实&&【1909】
【2013届·毕业典礼·学位授予仪式·青春珍藏】
2013届学生毕业典礼
校长的口头禅是:开会吃饭找点钱!
每年校长讲话完毕都会向大家挥手致意!
从左至右:历史院院长郑炳林,副校长、经济院院长高新才,周绪红校长,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潘保田,化学院院长刘伟生
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周绪红校长),副主席(历史院院长郑炳林)和委员(经济院院长高新才、化学院院长刘伟生)
周绪红校长和化学院院长刘伟生
新闻院本科生
校长和礼仪团,锦花簇拥
2013届【青春珍藏】
青春珍藏·毕业留恋
党委书记,校长寄语毕业学子【部分照片来自人人网主页君姚望?LZU,致谢!】
【300多个兰大校友QQ群】走遍天下都有你,兰大校友!
&&自强不息、独树一帜&&
&&勤奋、求实、进取&&&&
走遍天下都有你,兰大校友!
&&让兰大友情撒满五湖四海,让兰大心情荡漾异地他乡
*期望广大兰大学子将此文件放到与兰大有关的所有qq群中、各种方式告知身边的校友,兰大校友的天空需要亲爱的全体兰大学子共同撑起。
&注:校友会是遍布各行各业、各个年级的在某地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已毕业学子组成(不同于老乡会),旨在联络校友感情、关爱校友生活、壮大兰大力量。在读学弟学妹们可提前加入组织,向师哥师姐学习。&&
第一【兰州大学在美基金会】&&&
第三章,行业企业类兰大校友群(50+个)&【行业】&兰大媒体人&&(包括不限于兰大媒体人,致力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行业】&兰大文化传媒群&&(沟通从心开始)【行业】&兰大校友-牛群&&(牛市,牛人!交易时间:牛市话牛;非交易时间:牛人吹牛。)【行业】&兰大股指期货群&&(供广大校友讨论沪深大盘走势,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行业】&兰大校友投资信息交流&&(选时比选产品重要,友谊比利润重要。投资信息共享,大家都是主人。)【行业】&兰大校友财智交流群&&(剰者为王&抱团奋进,兰州大学全国合作交流平台,不限地域,讨论内容:行业资信、资金交流、技术合作等)【行业】&兰大投行业务交流&&(整合投行资源,携手同步事业)【行业】&兰大投资讨论群&&【行业】&兰大创业沙龙&&(公益服务&信息交流&服务校友)【行业】&兰大公务员校友群&&(同为兰大学子,同走仕途,交流心得,业务互助,拓展人脉。)【行业】&兰大校友自由谈&&(每个人都可以行使说话的权利,但也要尊重别人的权利。)【行业】&兰大人才&&(兰大各界人才精英)【行业】&兰大环保群&&(欢迎从事环保行业的兰大校友加入)【行业】&兰大校友IT职业认证群&&【行业】&兰大营销从业者交流群&&(这是各位从事市场营销方面工作校友的交流平台。大家多多交流,分享经验,共同发展!)【行业】&兰大互联网群&&(欢迎互联网、物联网从业校友加入交流!)【行业】&兰大旅游从业群&&(景区、旅行社、酒店、票务、会务、租车、保险等旅游相关行业校友交流平台)【行业】&兰大法律专业群&&(因为兰大而结缘,源于公平而执著)【行业】&兰大校友医药化工群&&(行业&资金&信息&人脉&技术&合作)【行业】&兰大专利技术群&&(荟萃兰大科技精英&展示专利成果&服务技术贸易&联络校友感情&加强科技合作&维护校友法益)【行业】&兰大风电人&&(一群追风的兰大人)【行业】&兰大LED&&【行业】&兰大半导体&&(兰大半导体行业校友群,用以从事半导体设计、生产、销售的的校友交流互助等)【行业】&兰大房地产群&&【行业】&兰大民航人&&(不管在哪里&我们都是兰大人。。)【行业】&兰大核电人&&【行业】&LZU空管人&&(我们是兰州大学出来的空管人,有事可以互相照应~~)【行业】&兰大校友电商群&&【行业】&兰大电商人&&【行业】&兰大校友在校实习群&&【行业\华南】&兰大校友-华南区智库&&(本群只限于在制造领域、供应链服务、整体方案解决提供商等与制造业紧密相关之领域的兰大华南校友。)【行业\沪、浙】&兰大校友软件团队群&&(兰州大学浙江、上海校友软件团队群)【行业\沪】&上海校友会创业联盟&&(兰大在沪校友创业交流与服务平台)【行业\广州】&兰大媒体人@广州&&【行业\浙江】&兰大浙江校友会法律界&&(兰州大学浙江校友会法律分会)【行业\浙江】&兰大浙江媒律系&&&【企业\比亚迪】&比亚迪兰大校友群&&(团结努力,共同奋斗。)【企业\长虹】&兰大人在长虹&&【企业\甘肃烟草】&烟草兰大人&&(该群旨在为甘肃烟草工作的兰大学友们生活、工作、学习的交流平台!)【企业\广核】&兰大在广核&&【企业\华为】&兰大华为同学&&(兰大华为同学)【企业\酒钢】&酒钢兰大校友群&&【企业\美的】&兰大美的人&&(愿各位美的校友工作顺利事业有成,彼此之间相互照应相互提携,互帮互助信息共享)【企业\三门核电】&三门核电兰大校友会&&【企业\搜狐】&兰大人在搜狐&&【企业\十四局】&萃英之子在十四局&&(十四局的兰大人)【企业\十四局】&兰大人在十四局&&(都是兰大人,共同奋斗在十四局的舞台上,不说同甘也是共苦。)【企业\土木三局】&兰大土木三局交流群&&(在三局奋斗的兰大土木人!)【企业\中建三局】&中建三局-我的兰大&&(中建三局-兰大工学院之家)【企业\中交】&兰大中交校友录&&(中国交通建设系统内兰大校友)&&&&&&&&&
第四章,院系专业类兰大校友群(50+个)&【GIS\北京】&兰大GIS北京校友&&(所有兰州大学GIS专业的朋友们)【MBA】&兰大MBA联合会&2337800&(兰州大学MBA联合会成员)【MBA\广东】&兰大MBA联合会粤分会&6006570&(欢迎光临由兰大MBA校友主办的交流平台)【MBA\河南】&兰大MBA河南校友会&&(兰大人在河南)【MBA\苏州】&兰大MBA苏州校友会&&【材料系】&兰大材料&&【大气院\北京】&兰大大气北京校友会&&【地质系\北京】&兰大地质群英会&&(立在北京的兰大地质系的孩子们)【法学院\京、津】&兰大法学京津同学会&&【工学院】&兰大工学院校友群(力学系、土木、地工)&9346521&(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简称工学院,含力学、土木、地工三专业。有空来坐坐。)【工学院\北京】&兰大工学院北京校友&&【工学院\长三角】&兰大工学院长三角群&&(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长三角校友交流群)【工学院\广东】&兰大工学广东校友群&&(为兰州大学在广东的同学们创建)【工学院\南京】&兰大工学院南京分院&&【工学院\上海】&兰大力学之上海站&&(方便大家联系)【工学院\西安】&兰大工学院西安校友群&&(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安校友群)【公卫院】&兰大公卫&&(方便大家交流学习&工作&经验!谢谢)【公卫院\西安】&兰大公卫学院西安校友&&(本群旨加强身在西安的校友们的联系,希望大家扩散本群,让咱们的家庭成员越来越多。)【管理院】&兰大管理(院\系)&&(原来叫管理系)【管理院\北京】&兰大管理学院北京校友&&(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系)北京校友群)【核学院】&百年兰大核学院&&【核学院】&百年兰大核学院-II&&【化院】&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此群兰大化学化工校友实名群,请校友们交流价值信息,个人资源,技能知识,问题求助等)【化院\北京】&兰大化学人在北京&&(兰州大学在北京的兄弟姐妹们一起来创业)【经、管院\北京】&兰大经管院北京校友群&1376604&(兰大经管院在京校友之家,欢迎各位原经济管理学院,现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校友入驻!)【经、管院\甘肃】&兰大经管留甘校友&&(兰大留甘肃校友群)【历史院\四川】&兰大历史四川校友群&&【生物\上海】&兰大上海校友生物群&&【生科院\厦门】&兰大生科院厦门校友群&&(欢迎加入兰大生科院厦门校友的大集体,让我们紧密的团结在一起!)【数学院】&兰大数学人&&(数学与统计学院,兰大数学校友群数学人精神家园)【数学院】&兰大数学校友群&&(为了将全国各地的数学校友聚集起来,互相交流)【外语系】&兰大外语系校友会&&(兰大外语系校友会即将成立,为便于同学联系,特设立此群,请兰大外语系校友踊跃加入。)【外语院\北京】&兰大外语院北京校友会&&(自不量力建群,旨在联合咱们外院在北京的同学们,相互扶持帮助。诚邀加入,万望赏脸!)【外语院\北京】&兰大外院北京群&&【物理院\北京】&兰大原子团(北京)&&(兰大校友群,欢迎加入)【物理院\苏、沪】&兰大原子团(苏、沪)&&(本群为信息交流、互相帮助提供平台,其成员都是在江苏、上海地区学习或工作的兰大学子)【新闻院\广州】&兰大新闻广州群&&【新闻院\广东】&兰大新闻人在广东&&(兰州大学新闻系毕业生在广东省及全国交流的平台,联系的纽带。)【新闻院\福州】&兰大新闻福州校友群&&【新闻院】&兰大新闻院大家庭&&(庞大兰大新闻院群)【新闻院】&兰大新闻学院毕业生&&(兰州大学新闻学院毕业生交流专用。)【新闻院\上海】&兰大新闻上海校友&&(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信息院】&兰大信息院同学会&&(欢迎兰大信息学院所有同学加入!交流学术、技术、生活和工作!)【信息院\上海】&兰大校友上海站信息群&&&【药学院】&兰大药学院同学群&&(兰州大学药学院同学联系交流)【医学系\宝鸡】&宝鸡兰大医系校友群&&(寻找失散多年的校友,从此互帮互助,一同走向美好的未来!)【艺术院\北京】&兰大艺术北漂群&&【哲社系\上海】&兰大哲社系上海校友会&&【哲社院\北京】&兰大哲社院在京校友&&(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在京校友之家。)【哲社院\北京】&兰大哲社在京群&&(兰州大学哲社院在京校友联系群)【中文系\北京】&籣大中文北京校友群&&(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兰大中文在京校友群,欢迎母校的XDJM)【中文系\上海】&兰大中文在沪系友群&&(兰州大学中文系在沪系友群。)【资环院\北京】&北京&兰大资环人&&&&&&&&&&&
第五章,高校研所类兰大校友群(10+个)&【高校\复旦】&复旦兰大人&&(兰大人在复旦。)【高校\北大】&北京大学兰大校友群&&【高校\同济】&兰大人在同济&&(俺们是飘在同济的兰大浮萍&牛肉面pk热干面&什么?完胜!!)【高校\清华】&清华兰大同学会&&(此群为清华就读研究生的兰大同学群。彼此加强联系。)【高校\西北大学】&西北大学兰大校友会&&(西北大学兰大校友会)【高校\中科大】&科大--兰大校友群&&【高校\中科大】&兰大人在科大&&【高校\北师大】&兰大校友.bnu&&【高校\大连理工】&大工的蘭色天空&&【研究所\长春应化所】&CIAC兰大校友群&&(兰大的校友们,在应化所的我们多多交流,相互帮助哈)【研究所\广州地化所】&兰大校友群(兰大-广州地化所)&&&&&
第六章,校友会网站、微博集锦(30+个)&
兰大校友网络重要链接【西北望】BBS\梦回兰大:【校友总会】兰州大学校友总会:【校友杂志\兰大英才】 :【兰大英才\新浪微博】:【兰州大学海外校友联络网(facebook)】:【兰州大学在美基金会】:【兰州大学工商界校友联谊会】:【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新浪官方微博】:【兰州大学全国校友公益联盟\新浪微博】:【兰州大学人人小站】:&
网站【兰州大学北京校友会】【兰州大学广州校友会】【兰州大学深圳校友会】【兰州大学上海校友会】【兰州大学江西校友会】【兰州大学宁夏校友会】【兰大河北校友会】【兰州大学苏州校友会】【兰州大学MBA校友网】【兰大化学系89级校友录】【兰州大学物理系78级半导体专业同学会】&
【新浪微博】【兰州大学北京校友会】【兰州大学大连校友会】【兰州大学青岛校友会】【兰州大学上海校友会】【兰州大学江苏校友会】【兰州大学河北校友会】【兰州大学广州校友会】【兰州大学西安校友会】【兰州大学校友在北京】【兰州大学内蒙古校友会】【兰州大学湖南校友会】【兰州大学惠州校友会】【萃英沙龙】&(由兰州大学北京校友会和《兰大英才》杂志联袂打造的【萃英沙龙】)&&
附录:结语&& & & &兰大校友群总数已过300,兰大学子之萃英情深可见一斑。当然,此份资料并不仅仅是为整合兰大校友会的资源,让每一个兰大学子有家可归,更重要的在于抛砖引玉,为兰大校友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 & &诚然,找到兰大校友群只是简单的网络检索技术。期望此经验之谈,更好的服务于发展壮大兰大校友的力量。例如,可在qq群搜索中输入&兰大&北京&(兰大与北京之间用空格隔开),或者输入&兰大&校友&、&兰大、&&兰大人&、&兰州大学&、&LZU&等,即可找到海量校友群。&& & & &在整理此份资料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遗漏了一些校友群,也有将少数非校友群误判为是,希望兰大校友能够谅解和海涵。&& & & &忘江湖已完成使命,前面的路已由无数兰大校友铺好,未来还需要无数兰大学子坚持努力。&&&百年兰大,偏一隅而雄天下;&萃英儿女,效胡杨而傲四方。勤奋、求实、进取自强不息、独树一帜&&&谨此而已来自民间&&热爱蘭色天空的人
系07级力学小帅同学
【宽幅校园】
【榆中】视野小广场全景
【榆中】公寓楼群(23#楼+22#楼+21#楼+19#楼)
【榆中】天天兴超市旁边那块空地
【榆中】夏官营大学三大支柱:图书馆+实验楼+东区教学楼
【榆中】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
【榆中】西区学生公寓楼群+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
【榆中】昆仑堂门前照的全景
【榆中】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行政楼+西区开水房
【盘旋路校区(本部)】图书馆+羽毛球场
【盘旋路校区(本部)】图书馆由里向外看
【盘旋路校区(本部)】图书馆内一楼全景
【盘旋路校区(本部)】校园树木全景
【盘旋路校区(本部)】校园全景图
【盘旋路校区(本部)】齐云楼+雪后的校园
【盘旋路校区(本部)】兰州大学出版社、研究生公寓3#楼和4#楼下的园子
【盘旋路校区(本部)】从图书馆二楼看
【盘旋路校区(本部)】兰州大学第二招待所和5#研究生公寓【感谢原图片拍摄者们】
老校长:【辛树帜先生】自强不息
独树一帜校训的创造者
& & & & & & & & & & & & & & & &&
& & 辛树帜先生(),字先济,湖南临澧人,生物学家,古农学家,教育家。辛老出身贫寒,九岁入私塾,十六岁考入常德西路师范,二十一岁考入武昌高师(武汉大学前身),毕业后曾在长沙明德中学、湖南第一师范等校任教。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师从笛尔斯博士(Dr.Diels)学植物分类学。学成回国后任中山大学教授兼生物系主任;1932年任国立编译馆馆长;1936年任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后改为国立西北农学院院长);1946年筹建兰州大学并任校长。解放后,1950年重返西农任代院长,1954年被国务院任命为西北农学院院长直至去世;后又兼任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筹委会副主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动物学会副会长、中国植物学会理事、九三学社西安分社副主委。
&&&&广涉群书 勤于探索 硕学博才
&&&&早年在中山大学时,就组织科学考察队,多次深入广西大瑶山等地,采集动植物标本数万号,其中由辛老发现并以辛氏命名的动植物新种达20多个。任南京编译馆馆长时,他主持审定科学名词,编译了大量科学图书和国外名著,审查中小学教科书,对我国近代科技教育事业贡献颇多。1932年,他考察西北,时值陕西&民国十八年年馑&之末,目睹关中平原&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惨状,激励了他开发西北高等教育的志向,遂与于右任、杨虎城等联名倡议在武功兴办一所高等农业学校。后毅然辞去国立编译馆馆长职务,出任刚刚成立的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了西北的高等教育事业。
&&&&崇尚科学 献身教育 爱才惜才 奖掖后学
&&&&他常说:&人才从事业中出,只要以诚相待,知人善任,处处都有人才。&在西农的历史上,辛老以他崇高的人格力量、对事业的无限热忱和坦荡博大的胸怀赢得了大批专家学者的信任。许多人是慕其名、敬其德、感其恩而舍弃其他高校的高薪聘请和优越的条件而投奔辛老麾下。三十年代有翁德齐、涂治、沈学年、齐敬鑫、康清、芬茨尔(德国专家)、石声汉等三十多位知名教授。四十年代有姚鋈、虞宏正、王正、李秉权、路葆清、盛彤笙、王志鹄等四十多位有名教授来校任教。五十年代有黎琴南、刘宗鹤、万建中、王广森、贾文林、安希伋等一批名教授。遂有&辛老到哪,哪儿就教授云集。&之说。至于辛老关爱、奖掖、提携青年学子的故事就更多了。去看看辛老诞辰九十周年、一百周年的《纪念文集》吧,看看那些当年的青年人而今已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们是如何追忆辛老的,它会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也会使那些只知&爱钱&,不懂爱才,只知&为官&,不懂治学的人感到汗颜的。
&&&&热爱祖国 追求进步 向往光明
&&&&他早年曾与毛泽东同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工作,毛泽东任师范附小主事(即校长),辛为生物教师。辛老当时对毛泽东同志深邃的思想和雄才大略非常佩服,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7年,辛老出席了毛主席亲自主持召开的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作了有关古农学研究计划的发言。毛主席听了很高兴,热情地和他握手,回忆着他的姓名,笑着说:&讲得很好。辛树帜一生辛辛苦苦,在学术是独树一帜&&。&毛主席逝世后,辛老满怀深情地写了《中国有今天,全靠毛主席》一文,缅怀毛主席的亲切关怀和教诲。在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上,辛老作了《怎样改进陕北水土保持工作》的发言,周恩来总理听了他的发言,亲切地鼓励说:&讲得不错呀!我希望今后五十年里,依靠我国水利和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发展,解决水土保持问题。&辛老还和我党早期领导人邓中夏是好朋友。他晚年曾回忆到&邓中夏的诗我曾记得一首&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问人是何世,豺狼当道路。&邓对我在大革命时期出国留学极不赞成,我当时认定要科学救国,教育救国,自认为我不适宜搞政治,就出国了。&兰州解放前夕,马步芳派人到学校威逼迁校,后国民党教育部又派专机到兰州,妄图胁迫辛老到台湾,辛老断然拒绝,并稳定人心,使学校完整地回到人民的怀抱。抗美援朝时期,辛老亲率慰问团,到战火纷飞的开城、板门店等地,代表祖国人民慰问志愿军战士,圆满完成任务。返校时受到西农数千师生的夹道欢迎。
&&&&历经风雨而不改初衷 执着追求 大智若愚 每逢逆境 大节不辱 处变不惊
&&&&解放前任西农院长时,受国民党CC派排挤,被迫辞职。在兰大任校长时,又险遭马步芳挟持。解放后的革命征途中也是曲折的,1957年&反右&运动后,辛老也受到错误的批判,后遭冷遇,不能再理院务。然而辛老并不气馁,很快把自己的工作重点转向古农史研究,并有颇多建树。随后而来的&十年浩劫&,辛老被打入&牛棚&,夫人含恨离世,这对辛老的打击是沉重的,其内心的痛苦和精神压力可想而知。而辛老并没有被压垮,被屈服,他临变不惊,全身心地投入到古农史研究和水土保持研究工作上,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在他83岁高龄时,还亲率考查队赴四川、云南等南方七省考察水土流失情况,并主持指导编写《中国水土保持概论》,1982年,由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辛老夙愿终尝。
&&&&心系西北 创建兰大
&&&&1932年,辛树帜前往陕西,考察了西安、华山、周陵、草滩等地,放眼祖国大西北这片广袤而又贫瘠的土地以及落后的农业生产现状,他被黄土地那沉重而又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广阔的开发前景深深地吸引住了,一下子迷恋上了这片黄土地,从而萌发了&开发大西北&的一整套宏伟构想。
&&&&日,民国政府行政院第73次会议决定成立&国立兰州大学&,任命辛树帜为校长。不久,辛树帜即来兰进行筹备工作。这是因为他与祖国的大西北结下了不解之缘,与西北科学教育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西北诸省,为我国古代文化发祥之地,亦今后新国运发扬之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国防价值,于今亦重,复兴文物,开发资源,实目前最重要之工作&(参见1947年《兰州大学校讯》一卷一期《辛校长树帜上教育部签呈》)。
&&&&首先,他着手进行兰州大学机构的调整与建设,将原甘肃学院改为政法学院,将原西北医学院分院改为医学院,并按综合大学模式增设了文学院、理学院。此外,他认为发展畜牧业和防治牲畜疾病,改良禽畜品种,对于发展西北经济,促进民族团结大有裨益,便上书当时的教育部和甘肃省政府,特设了兽医学院。从而使当时的兰州大学成为包括文、理、法、医、兽五大学院,由中国文学、英语、俄语、历史、数学、物理、化学、植物、动物、地理、政治、经济、银行会计、法律、医学、解剖、生化、生理、药理、细菌、病理、寄生虫、内科、外产科、卫生学、畜牧学等26个系科组成的有特色的综合大学。
&&&&此外,他认为西北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如不尽快尽早开发建设,必受外人觊觎。不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要开发建设,必须&通语文,娴风俗&,造就一批适应边疆工作的人才。&且西北边疆各民族,各有其悠久历史文化,今欲冶国内各族于一炉,使之团结一体融和无间,则历史之研究与文化之沟通,亦属当前切要之图。&因此,他上书教育部,于1947年9月在兰州大学文学院增设了边疆语文系,设蒙、藏、维文三组。
&&&&为了给兰州大学延聘师资,他未到兰州就先到京、沪、穗等地延揽人才。由于当时兰州尚未通火车,生活条件更差,延揽人才较之陕西武功,难度更大。许多著名专家教授虽仰慕他的人品、学品、&揽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博大胸怀和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又考虑实际困难不曾前往,他就采取聘请短期讲学、客座讲授等办法,先后延请到顾颉刚、石声汉以及中央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到兰州大学讲学。同时,利用夏季兰州不太炎热,是一个天然避暑胜地的有利条件,在暑假期间礼聘全国各地的名师到兰州大学集中讲学。先后应聘的有方欣安、郑集、朱炳海等。他还利用他交游广、名望高等优势,尽最大努力聘请许多名教授到兰大任教。从1947年7月到1949年下半年的3年时间,在兰州大学任教任职的著名教授、专家有董爽秋、程宇启、陈时伟、段子美、乔树民、盛彤笙、水天同、顾颉刚、沐元中、左宗杞、杨浪明、王德基、张德粹、张怀朴、闻人乾、张舜徽、史念海、杨英福、唐家琛、李德麟等。当时兰州大学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辛校长办学有三宝,图书、仪器、顾颉老(指以顾颉刚为首的一批名教授)。&在未到兰大之前,他便在上海等地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和药品,后来更不遗余力,不惜重资,到京沪等地大量采购图书。顾颉刚先生在《积石堂记》一文中对此有特别记述,称辛树帜&高瞻远瞩,知树人大计,必以师资及图书仪器为先,既慎选师资,广罗仪器,更竭其余力购置图书,京沪陇海道上,轮毂奔驰捆载而来者,大椟数百事。未几国民党挑起内战,陆行阻绝,又曾以飞机运之。两年之间,积书15万册,轶出他人数十年之功,卓然成西北巨藏矣。&他深知兰州大学地处偏僻,学生得书不易,所以对各科重要教材以及国学基本用书,尽量多备复本,以免好学师生向隅自叹。也为一些家境清贫、无力购书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至今,兰州大学医学院已独立为兰州医学院,成为甘、青、宁、新四省医学院校之冠。兽医学院白手起家,逐步成为西北驰名的兽医中心,1947年独立成校,1958年扩展为甘肃农业大学。如今兰州大学、西北农业大学(前身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北农学院)均为全国重点大学。西北农业大学所在地杨陵,由西北农学院起根发苗,逐步形成驰名中外的农业科学城和西北农林牧水教育科研人才的摇篮。
&&&&兰州解放前夕,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曾多次电催辛树帜从兰州前往南京,辛树帜不为所动,坚持留在兰州,领导兰州大学等四院校全体教职员工迎接解放,从而使兰州大学等四院校完整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17年间,辛树帜还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不仅担任了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共商国是,而且积极投身祖国科技事业的振兴等工作,兼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理事等多种职务,为科教兴国贡献力量。1954年,中国科学院在西安成立西北分院,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张德生兼任筹委会主任委员,辛树帜兼任第一副主任委员,为发展大西北的科学事业,付出了心血和汗水。
&&&&更值得一提的是,1951年,辛树帜担任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副团长兼西北分团团长,赴朝鲜前线开城、板门店等地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前线,他不顾志愿军战士的多次劝阻,冒着枪林弹雨,到阵地上慰问亲人志愿军,耳闻目睹了许多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英雄人物和事迹,受到极大鼓舞,深刻体会到党和人民的信任和爱护,因而回国后工作劲头更大了。
&&&&潜心研农史开拓新领域
&&&&由于大半生从事农业教育,辛树帜深感整理祖国农学遗产的重要意义,因而他早就想集中全国研究农史之人才,用10年以上的时间,整理古代农书及古籍中的农事部分,整理栽培技术和农谚、时令等。他认为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中国农学,其地位决不亚于中国医学。加之他国学功底深厚,广涉群籍、勤于探索,因而对整理研究我国丰富的古代农业科学遗产和农业史,有许多深刻独到的见解。并在这一领域亲自从事卓有成效的探索性研究,对农史学科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早在1952年,他就倡议在西北农学院成立古农学研究小组,组织有经验有基础的教授如石声汉、夏纬瑛、周尧、鄷裕恒、翟允褆等,积极开展古代农业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955年,他参加了农业部召开的整理农业遗产座谈会。会后,遂在西北农学院正式成立&古农学研究室&,主持并参与研究整理工作,为农业科学研究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起初,研究工作举步维艰,1958年古农学研究还一度受到冲击和非难。但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和支持,由于他组织得当,参与者大力配合,前后20年时间,整理出版了20多种500多万字的著作,受到国内外许多著名科学家的赞扬,尤其是《齐民要术今释》和《农政全书校注》,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影响。英国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为写好《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农业卷&,曾派助手来中国与他们座谈讨论,并在后来的一封信中说:&中国科学史农业卷的工作,极大地得益于石(声汉)先生的帮助。&中国树木分类专家陈嵘称赞辛树帜&是自然科学专业的,而研究我国最早的《易经》、《禹贡》两部古书,在国内还是第一人&。日 本的天野元之助和西山武一两位教授,都以研究中国古代农业著称。当西山武一1958年第一次看到《齐民要术今释》时,高兴地说:&这不仅是贾学(贾指《齐民要术》作者贾思勰)之幸,对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也起到一定积极推动作用。&辛树帜研究著作出版的有《中国果树历史的研究》、《易传分析》、《我国水土保持历史的研究》、《农政全书159种栽培植物的初步探讨》、《禹贡新解》等。其中《中国果树历史的研究》根据从西周到唐朝末期的多种书中有关果树的记载,系统地分析比较了我国最早果树栽培的成就,认真考证了这一时期果树的种类和名实关系,论述了这一时期我国的果树栽培技术,以充分的论据说明我国原产果树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世界果树栽培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这部著作成功地考释了我国早期古籍中所记载的基本果树资料,为后来人从事果树史的研究理出了头绪,也为研究各类专业农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尚书&禹贡》是我国先秦典籍中一篇记述古代地理的著作,全文不过千八百字,文义事理却深奥难解。历代治《禹贡》者辈出,而辛树帜则站在现代科学高度,从水土和贡物人手,独出新解。关于《禹贡》成作年代,新解提出15条论据,考证为西周作品,并对近世盛行的:&战国说&详加驳论;从现代农业科学的立场对《禹贡》重新发掘,提出土壤、田赋、农业地理等方面的历史问题;高度评价古人&平治水土&的历史功绩,并结合现代水土保持而开展研究,为他后来从事我国水土保持历史研究奠定了基础。顾颉刚评之为&体大思深&。竺可桢、史念海等亦均给予高度评价。
&&&&我国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生态环境,从历史角度研究我国古代水土保持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水土保持学,是辛树帜多年的夙愿。1956年,他发起组织&陕北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工作考察团&,对陕北地区18个县,尤其是丘陵沟壑区进行了综合考察,并与各地、县党政领导、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座谈,整理出考察报告,在次年举行的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上作了专题发言,阐述了解放后祖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和根治黄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周恩来总理听完他的发言,亲切地鼓励说:&讲得不错呀!我希望在今后50年里,依靠我国水利和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发展,解决水土保持问题。&这为他致力于中国水土保持研究,增添了极大的动力。经多方搜集资料,艰苦探索,辛勤钻研,1958年国庆前夕,他写成了《我国水土保持的历史研究》,发表于《科学史集刊》第2集。
&&&&但他并未因此而满足,而是又向前迈出一大步,开拓了又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中国水土保持学。1971年底,他从&牛棚&里出来,多年精心经营的古农学研究室被解散,多年一起工作的战友、学生石声汉已病故,妻子康成懿也已故去。一连串深重的打击,对于倍受折磨的辛树帜来说,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有人劝他就此退休,颐养天年。但他不仅未被这些深重的打击击倒,而是出人意料地要求上班、工作,在人生旅途中继续拼搏。
&&&&1974年,辛树帜倡议组织力量编写《中国水土保持学》的意愿,得到陕西省水土保持局的支持,一整套编写构想也已由他酝酿成熟。1976年,他已届82岁高龄,不顾同事、亲朋再三劝阻,亲自带队前往四川、云南、广西、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区,考察南方水土流失情况。这次考察,使《水土保持学》编写人员深刻认识到我国水土流失问题,不仅北方黄土高原地区严重,南方红壤地区和丘陵山区也一样严重。同年,《中国水土保持学》初稿写出,但他因视力减退,不能亲自执笔校阅,只能让编写组同志逐章逐句读给他听,他边听边提修改意见。全书完成后交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定名为《中国水土保持概论》。
&&&&辛树帜除主持和亲自参加上述研究课题外,还把很多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工作的组织协调、研究论著的发表出版等&杂务&上,常常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研究工作和休息时间,去为人写信、改稿等,体现了这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和造诣精深的长者、农史学科带头人&甘为人梯&的可贵精神。其实,石声汉教授在古农学研究上的贡献,也同样渗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特别是对石声汉留下的遗稿《辑校徐衷南方草物状》、《中国农业遗产要略》、《中国古代农书评介》以及《农政全书校注》共约70万字的加工整理,使出版社能接受出版。辛树帜在1973年盛夏,不顾酷热整整利用一个暑假,对《农政全书校注》原稿作逐字逐句地认真复审,并将原书校、注、案三种体例的50万字,合并成注解一种,删简到30万字,最后,交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辛树帜这种认真负责、甘为人梯、严谨治学、乐当配角的高尚品德,不愧为&辛辛苦苦、独树一帜&的精神,永远是中国学术界、科教界的榜样。
【兰大·名师·名人】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植物细胞学家。江苏常熟人。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博物系。1950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兰州大学生物系教授。有关体细胞染色体减数的论文阐明了体细胞同源染色体在前期分离、后期形成双纺锤体,最后成为四个单倍体核,是国际上关于细胞内出现染色体减数的机理之一;对细胞融合(Cytomixis)的研究,首先肯定花粉母细胞间染色质穿壁运动是自发的正常生现象,发现核液的运动和收缩蛋白与染色质穿壁运动有密切关系,而染色质穿壁运动后出现的染色体畸变又与核型进化和B染色体的起源有关;在体细胞胚胎发生、原生质体培养、花药和未授粉子房培养、抗盐作物品种的筛选和遗传转化等方面取得一些成就。1980年当选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 & &郑国锠现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郑国锠1914年生于江苏常熟,历任兰大生物系系主任、名誉系主任,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国务院第一届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他于1978年在兰大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细胞生物学研究室,1980年在国内率先创建细胞生物学专业,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生物学高级人才,其中博士生16名,硕士生30多名,这些弟子现在大部分成为各科研机构的学术带头人。郑国锠是国际上研究细胞融合的生物学意义时间最长的科学家,他提出的植物体细胞同源染色体理论,被国际细胞学界公认为体细胞内出现的染色体减数机理之一;他对细胞间染色质穿壁运动的研究,阐明了形成细胞间连丝所需的酶出现的时间和部位,解答了国际上几十年来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冲击了传统的DNA恒定理论,大大推进了国际上对细胞融合的探索。
& & & & & & & & & & & & & & & &
& & & 1953年12月生。1982年于兰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到《读者》杂志工作,1986年7月任《读者》杂志副主编,2002年1月任《读者》杂志主编。为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文化综合类期刊协会副会长。1993年9月~2004年8月,先后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焦点访谈》、《让世界了解你》、《实话实说》,香港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人民日报》&文化前沿人物&等多家媒体、栏目专访。曾获&十佳优秀出版工作者&、&蒙代尔世界经理人奖&等多项荣誉,多次作为中国期刊业界代表赴海外交流访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33年生,祖籍江苏无锡,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为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 & & &1956年,钱伯初毕业于北大物理系,与汪志诚等北大毕业生到兰州大学任教。
& & & &1957年开始给兰州大学的本科生讲力学、量子力学基础课,已整整50年。
& & & &由于其在量子力学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上的贡献,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95年获宝钢教育奖,2003年获兰州大学、甘肃省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钱伯初教授与其大学同学、北大物理系曾谨言教授合著的《量子力学习题精选与剖析》是该领域最重要的学习材料。钱伯初教授还著有《量子力学》。
& & & &在学校中深受同学尊敬,被称为&钱先生&。
& & & & & & & & &&&
林家英 & &
& & & &女,1935年生于福建惠安。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同年赴兰州大学执教。现任中文系教授,唐宋文学硕士生导师。又任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甘肃诗词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唐代文学学会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兼科教文体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文使馆馆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教以来,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于唐宋诗词用力尤勤。已出版学术著作《中国古典诗歌选注》(合著)、《甘肃古代作家》(合作,副主编)、《诗海拾贝集》、《诗海拾贝续集》、《唐诗精华》、《诗词鉴赏举要》、《中华第一女性》(合作,主编)、《诗词散论》。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力求将科研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四下陇南,撰写电视专题教学片文本《杜甫在秦州》、《杜甫在陇南》,由兰州大学电视教学中心拍摄,在省内外播出,被中电教馆收藏。结合唐宋诗词的教学与研究,多有揣研音声的诗词作品问世,已出版自选诗词集《雪泥鸿迹小集》。其中咏曹雪芹(七律),被兰州碑林刻碑展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1935--),汉族,甘肃省宁县人。历任兰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曾任中文系系主任。系甘肃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俗学会副理李长、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为兰州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是我省著名的花儿学、民俗学专家。 & &
& & & &主要经历
& & & &他长期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经验,并十分重视历史文献资料的考察求证,因此在民间文学、西北民俗、西北花儿研究上取得了突出成就,在国内外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对将花儿推向世界起了重大作用。在研究生指导中,他所指导的美国和德国的两名研究生均以&花儿学&长篇论文分别获得印地安那大学和特里尔大学的博士和硕士学位。他主编的26卷本大型文献丛书《西北民俗文献》已于1990年正式出版发行,并参与了全国高等学校教材《民间文学概论》 (1980 )、《民俗学概论》和《中国风俗辞典》及《中华民族饮食风俗大观》等书的编辑撰写工作。他自从 1958 年从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后,就开始留心民间文学,特别是流行于西北地区的花儿。1963年初上莲花山,即被空前盛大的花儿会和深富地方风味的莲花山花儿所深深打动。28岁的柯杨,以其流利的文笔、敏捷的思路,写下了他踏上民间文学之路的第一篇记述性文章《在莲花山花儿会上 》 。文章约 6000 字,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他对莲花山花儿的喜爱。文章中对莲花山花儿和花儿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述,第一次全方位地展示了他对社会事象的洞察和综合提炼能力。当历史的巨轮步入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1951年(花儿溯源)在&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二期)发表,柯杨的创作犹如火山爆,一发不可收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1984~1996年历任甘肃电台、广东电台新闻台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和节目监制,1995年参与创办《七天华讯》杂志并任执行主编,1996年创办并出任《新周刊》执行总编。
& & & 《新周刊》由广东省新闻出版局主办,1996年封新城参与创办。刊物以其泼辣的文风、精致的视图和&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的定位,在期刊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影响,也为中国的期刊届带来一股新的风格和理念。
& & & &封新城有着自己的办刊宗旨,他说要使刊物做到四个&商&:观点供应商、视觉开发商、资讯整合商和传媒运营商。《新周刊》的许多活动创意,包括生活方式创意榜、电视榜、中国城市魅力指数排行榜等,都在社会和业界引起了不小反响,也引起了&做秀&的议论。但无论如何,《新周刊》都在业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一种刊物风格。
& & & & & & & & & & & & & & & & & &&
& & & &原名雷达学,甘肃天水人。196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曾先后在全国文联,新华社工作,后任《文艺报》编辑组长,《中国作家》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评委,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委,中组部、中宣部、人事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评审小组成员,兼任母校兰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 & & &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论文集《小说艺术探胜》、《蜕变与新潮》、《文学的青春》、《民族灵魂的重铸》、《传统的创化》、《文学活着》、《思潮与文体》等共八部,二百六十万字。著有散文集《缩略时代》、《雷达散文》、《雷达自选集》等,以及杂著《雷达〈白鹿原〉评点本》等。
& & & &其多部论著和多篇论文,如《灵性激活历史》、《为什么需要和需要什么》、《思潮与文体》等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当代文学优秀科研奖、上海文学奖、北京文学奖、钟山文学奖、《作家》杂志奖,昆仑文学奖等。其散文《依奇克里克》、《蔓丝藕拾》、《王府大街64号》等获全国报纸副刊银奖,铁人文学奖,中华文学选刊奖,并有多篇被选入百年经典散文选本。独立主编或共同主编了大型图书《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现代中国文学精品文库》、《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等。2007年,论文《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获得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理论批评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于1953年12月。1981年作为中国文革后首批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1992年起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史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青基会社区文化委员会委员、研究委员会委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方法》、《开放时代》、《中国学术》和《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学术刊物的编委。
& & & &80年代初秦晖主要研究农民史(土地制度史与农民战争史)。自80年代后期他转向研究经济史(主要为古代商品经济史及中外比较经济史)。 90年代他致力于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在结合社会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学,包括狭义农民学(对农民、农业与农村社区的研究)与广义农民学(农民国家、农业文明与传统社会及其演进、改革与现代化的研究)。他主持了一系列乡村调查,主编了《农民学丛书》首批六本。目前研究的重点:历史与现实中的农业、土地、农民问题,前工业社会的不同模式,农民社会现代化的不同模式。
& & & &作为历史学者,秦晖的研究历程始于1978年,当年他成为文革后首届研究生,方向是&土地制度与农民战争史&,关注的时代则在明清。此后二十多年来他的视野不断拓展,主要研究方向先后为:明清农民战争、明清经济、古代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形态、商品经济史、农业农民史、地域史(关中、云南等)、改革革命与现代化问题的中外历史比较,作为比较对象的古代希腊罗马社会经济、近代俄国与美国史、现代南非史等。曾获:中国高校教师霍英东奖(1991年)、陕西省社会科学成果奖(1990年)、五次获陕西师大科研成果综合奖(1987年、1988年、1991年、1993年、1994年)、陕西师大青年优秀论文奖(1989年)等。
& & & & & & & & & & & & & & &&
& & & &理论物理学家。1938年生于北京,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65年兰州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现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数学所副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物理、天文学科组成员,亚太地区理论物理中心一般委员会成员等。
& & & &葛墨林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杨-密尔斯场的可积性及其无穷维代数结构、杨-巴克斯特系统、量子群(包括量子代数及Yangian)及其物理效应与应用和处理量子多体模型的新方法等。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 & & & & & & & & & & & & & &&
& & & &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 & & 1947年4月生,河北昌黎人,198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63年9月至1968年9月在沈阳化工学校学习。1975年9月至1976年9月在大连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学习。1978年2月至1982年2月在兰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学习。大学文化。
& & & &1968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二五部队第四研究室技术员。1971年7月&1975年9月任国营5266厂技术员、人事干事。1976年9月&1978年2月任国营5266厂技术员。1982年2月任兰州大学化学系教师、年级政治辅导员。1982年4月任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秘书和省委书记办公室副处级和正处级秘书。
& & & &1985年11月任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1993年2月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1996年3月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1998年11月当选第九届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常委,兼任兰州市委书记。2001年1月任甘肃省副省长、代省长。2001年1月17日任甘肃省省长。2002年4月当选为第十届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副书记。2003年1月&2006年10月任甘肃省省长。2006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陆浩任甘肃省委书记。2007年1月31日,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补选陆浩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同年4月28日,中共甘肃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陆浩为省委书记。2008年1月26日,在甘肃省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人大常委会主任。
& & & &是中共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69年出生于祖国大西北的新疆乌鲁木齐。其父母六十年代大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志愿支援边疆建设。李阳中学的学习状况不很理想,年高三期间因对学习失去信心曾几欲退学,1986年自新疆实验中学勉强考入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系。大学一二年级李阳多次补考英语。为了彻底改变英语学习失败的窘况,李阳开始奋起一博,他摒弃了偏重语法训练和阅读训练的传统,另辟蹊径,从口语突破,并独创性将考试题变成了朗朗上口的句子,然后脱口而出。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努力,李阳在1988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一举获得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 & & 李阳还和同学合作,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同声翻译训练,达到了在别人讲话的同时,可以在只落后一、两句的情况下立刻翻译成英语的程度。李阳更是提出了全新的、简单的翻译标准,他称之为&中国人说中国话&,只要你是一个受过基础教育的中国人,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翻译。李阳从大学四年级开始便广泛地参与了大量的国内和国际场合的口译。
& & & &在此基础上,李阳摸索总结出一套独特的以一个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失败者为基点的英语学习法,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人称&疯狂英语&,在发音、口语、听力和口译上卓有成效。疯狂英语将英语的素质教育和传统的考试完美的结合。1989年李阳首次成功地战胜了自我,公开发表演讲介绍这套方法,并开始应邀到各大、中学校传授疯狂英语。多年来,运用这套方法的大、中学生更是创造了托福、四六级和高考成绩大幅提高的惊人奇迹。
& & & 1990年李阳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西安西北电子设备研究所当了一年半助理工程师,从事军事和民用卫星地面站工作。这一年中他坚持每天清晨在单位九楼顶大喊英、法、德、日语,进一步实践和完善了"疯狂英语突破法"。
& & & &1992年,李阳因出色的英语水平被调入广州筹办中国第一家省级英语电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英文台,并担任新闻播音员&TALKSHOW&(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同时主持广州电视台的英语新闻节目,是广州地区最受欢迎的英语播音员。
& & & &李阳用其独创的方法练就了一口连美国人都难以分辨的地道美语,他配音的广告在香港和东南亚电视台广泛播送。同时,他也是广州著名的独立口译员、双语主持人和美国总领事馆文化处、农业处和商务处的特邀翻译,被人誉为"万能翻译机",圆满地完成了各种大型国际会议、谈判和外事访问的口译任务。例如在中美关系处于紧张状态的一九九三年底,李阳担任了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首席顾问理查德?布什先生关于"克林顿当选总统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制订过程"重要演讲的现场口译,获得了中美双方的高度赞赏,会后收到美国外交委员会的特别感谢信。
& & & &李阳独立完成的主要口译还有大家熟悉的信息高速公路、移动通讯、知识产权保护、电脑软件保护、最惠国待遇问题、关贸总协定、国际环境保护、公司法和证券等等专题的演讲、国际研讨会和国际电视电话会议。
& & & &李阳纯正的美国英语引起不少外国记者的好奇,美国的ABC广播网、英国的BBC、香港电台(RTHK)、日本放送协会(NHK)、苏格兰国家电视一台以及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等都曾采访过他。
& & & &1994年,李阳辞去在广东电台的工作,创办李阳克立兹国际英语推广工作室,全身心投在中国普及英文、向世界传播中文的事业。迄今为止已经在全国各地义务讲学一千多声次,听讲人数近千万人。他的奉献精神,赢得了民族工业的鼎力支持,在企业的赞助下,李阳向全国赠送了五百多万套学习卡,为革命老区培训师资并赠送了二十多万元的学习资料。李阳的讲学集爱国主义教育、人生激励和科学快捷的教法与学法于一体。
& & & &李阳打破国际上语言课小班的惯例,数千人甚至数万人一起上课。香港和东南亚的华人慕名来广州接受他的培训。新加坡、日本、台湾和泰国的大公司、学院和培训机构纷纷邀请要李阳前往讲学。李阳的方法同样适合于外国人学习中文。他的学生已经在美国、新西兰、日本等国家开设了&疯狂英语&、&疯狂中文&培训课程。中国人走向世界传播中文和中国文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 & & &国内外一百多家报纸、杂志,数十家电视台、广播电台都报道了李阳的事迹和方法,由于他在英语教育和人生激励方面的卓越贡献,国内外传媒和广大英语学习者称誉他为"英语播种机"和"人生激励导师"。疯狂英语风靡全国。
& & & &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攻克英语、振兴中华&。李阳克立兹覆盖中国一千个城市、三亿英语学习者的大型全国巡回演讲已经拉开序幕。与此同时,致力于将疯狂英语学习法融入大中小学英语教育、为国家培养实用实战型人才的工程也开始启动。
& & & & 在努力实践&让三亿中国人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的同时,李阳老师已经开始向世界传播汉语。&21世纪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传播中文的伟大世纪&、&让三亿外国人讲一口漂亮的汉语&、&用伟大的汉语&折磨&全世界的人&&&一句句响亮的口号传遍祖国大地,让亿万英语学习者再次明确了目标,增强了动力。
& & &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汉语和英语成为世界两大主流语言,让中国之声响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1963年9月出生,兰州大学外语系毕业,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制片人、高级编辑。
& & & &1991年,在新华社驻中东分社工作期间,是国内主流媒体首批赴战地采访的记者之一,成功报道了海湾战争。1993年,加盟中央电视台后,先后担任《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世界》等栏目的记者、编导和主持人。在海湾战争、波黑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期间,多次赴战地采访报道,是国内著名的战地记者。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他在炮火连天和沙尘暴肆虐中,坚持从巴格达新闻中心的平台上发回现场报道。在长达两个月的报道中,他每天面对央视多个频道和栏目,制作了大量节目,曾在67个小时的连续工作中只睡了不到7个小时,为央视全程报道和全国人民详细了解伊拉克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擅长人物采访,已经有了100多次重要专访的经历。制作的节目多次获中国新闻奖、中国电视新闻奖和中国国际新闻奖,两次获&金话筒奖&。
& & & & & &&
& & & &男,中共党员,1947年出生于甘肃兰州,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65年考入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1970年毕业。大学毕业后曾在甘肃省和政县第一中学任教。1978年考取兰州大学地理系研究生,1980年获得硕士学位,1992年获兰州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所长、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是第七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2008年6月获第五十三届国际气象组织(IMO)奖。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2008年9月连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
& & & &秦大河长期从事冰川和极地研究,多次组织南、北极和亚洲腹地及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首次从理论上阐明雪的暖型、冷型和交替型密实化过程,建立了定量划分标准。系统研究了南极冰盖雪层内环境记录,揭示了现代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发现了南极表层雪冰中NO3含量在极光卵区出现峰值的现象。
& & & &1983年秦大河首次到南极考察,1987年第二次到南极考察。1989年7月参加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科学考察,行程5986公里,中经南极点和&不可接近地区&,日抵达这次考察终点&&苏联和平站,成为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并采集了800多个雪样,特别是采集到南极洲&不可接近地区&内一套完整的珍贵冰雪样品,填补了冰川学研究的空白,成为世界上唯一全部拥有南极地表一米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
& & & &秦大河院士作为国际冰冻圈科学与全球变化领域研究的著名学者,在许多相关国际组织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具有广泛影响力。他为许多国际科学计划如国际横穿南极科学考察计划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秦大河院士长期参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的编写。作为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他成功组织了IPCC科学评估活动,大力支持和推荐发展中国家科学家和年轻科学家参与IPCC评估报告的编写。该项工作在努力构建和传播有关人类活动影响了气候重要科学结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为人类必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IPCC为此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赵俪生先生,日生,2007年12月逝世,山东省安丘市人。著名历史学家,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
& & & &赵教授1934年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就读,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七七事变后,在山西投身抗日游击战争。30岁应聘为河南大学副教授,1948年任华北大学第四部研究员。以后历任济南市政府秘书,中国科学院编译处副处长,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教授。1957年调兰州大学任教,1991年离休。
& & & &赵教授早年从事苏联文学翻译和革命文学创作,以冯夷等笔名发表过不少译作、剧本和小说。1947年写作《清初山陕学者交游事迹考》的论文,博得胡适的赞誉。1949年10月,在《新建设》上发表《论中国新史学的建设问题》,提出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史料的结合实际, 是中国新史学建设的必由之路。怀着建设新史学的宏伟抱负,赵教授几十年来始终站在学术前沿,奋力耕耘,取得蜚声中外的成绩,出版著作16部,论文200余篇。
& & & &从1953年起,赵教授与夫人高昭一联袂从事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次年就出版了新中国第一部研究农民战争史的专著。以后又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形成了四个互相关联、富有新意的完整理论体系,是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开拓者。
& & & &赵教授从探索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入手,晚年专攻先秦文化,探讨中国文化的源头,在个案研究(如顾炎武研究)和理论认识方面都堪称典范,很有影响。
& & & &在古史分期问题上,赵教授认为,西周是奴隶社会的低级阶段,西东汉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 & & &在当今史坛上,赵俪生教授是一位风格独特富于个性的学者。他以理论思维见长,论著选题先进,富于现实性,见解独到,文采飞动。他主张思辩与考据结合,以思辩带动考据。他主张学者应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成为综合性、贯通性的学者,在较宽广的领域内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 & & &赵俪生教授执教半个多世纪,开设过中国古代中世纪史、中国农民战争史,明清思想史、史学概论等许多课程,对课堂教学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出色的讲课艺术,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高水平的人才。他重视教学与科研相长,重视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携,引导他们从教学需要进行科研,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兰大历史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 & &1909年生于甘肃省兰州市,1923年进清华学校读书,于1929年秋赴美留学,先插入美国Oberlin College(ohio)三年级学习,后于1930年在Cornell大学选修&中世纪拉丁&。1931年至1933年在哈佛大学研究院,专攻英国中世纪文学,兼读比较神话学等,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33年赴德、法留学,1934年6月自欧洲回国。尔后由梁实秋推荐去青岛山东大学外文系任讲师。1936年参加由剑桥大学C. K. Ogden主持的Orthological Institute设立在北平的中国正字(基本英语)分会工作,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大学执教。年任云南省立英语专科学校校长。年任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兼院长,1953年任西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担任英语系教授,后在汉英辞典组担任编纂工作兼翻译。1977年任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顾问;1979年迁至月下任兰州大学教授,从事培养莎士比亚硕士研究生。作者于1939年为中美文化基金委员会翻译了《培根论说文集》(Bacon's Essays), 195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最近又重新问世。其他译著尚有《英语语法要点》等。
& & & &水天同出自名门,他的父亲水梓是解放前甘肃省教育厅厅长,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水天明是兰州大学外语系教授,其弟弟的三儿子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水均益。
& & & &水天同具有深厚的外语造诣,精通英法德日意大利拉丁等语言,主攻方向为莎士比亚研究,是国内知名的莎学专家和翻译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更是一名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年在云南担任英专校长期间为国民党军队培养大批翻译,这些翻译人员多参加了著名的驼峰航线运输,为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 & & &文革期间水天同被下放湖北沙阳农场,后参与汉英大字典主要编纂工作。1988年因心脏病发逝世,其家族似乎有心脏病史,其弟水天明2004年亦因心脏病逝世。
& & & &想比其他的外语学界权威,水天同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但他是一位实力超群著作丰厚、真正的学者!
【兰州大学名人录(部分)】
葛墨林 &中科院院士,兰大物理系毕业&
秦大河 &中国气象局局长,中科院院士,兰大地理系毕业&
刘人怀 &暨南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兰大生物系毕业&
水均益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著名节目主持人,外语系毕业&
李阳 & 疯狂英语创始人&力学系毕业&
秦晖 & 清华大学教师&著名知识分子&历史系毕业&
党国英 &著名农村问题专家,著名知识分子&经济系毕业&
李晓西 &著名经济学家&经济系毕业&
陆浩&&&甘肃省省长&&化学系毕业&
杨利明 &内蒙古党委副书记&哲学系毕业&
张学忠 & 四川省委书记&&中文系毕业&
贠小苏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经济系毕业&
纪宗安 &暨南大学副校长&历史系毕业&
王陇德 &卫生部副部长&&兰医毕业&
刘人怀 &中国工程院院士&力学系毕业&
王志刚 &中国著名策划人&经济系毕业&
刘鸿庥 &贵州省副省长&中文系毕业&
沈伟国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化学系毕业&
许志永 &著名知识分子&推动收容制度终结者之一&法律系毕业&
沈愉 &北京工商大学校长&数学系毕业&
董文杰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大气系毕业&
詹文龙 &中科院近物所所长&现物系毕业&
任建新 &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经济系毕业&
乌力吉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化学系毕业&
屠国华 &原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物理系毕业&
谢玉杰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院长&历史系毕业&
薛勇彪 &中科院遗传所所长&生物系毕业&
周定文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无线电系毕业&
黄庆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物理系毕业&
孙兆林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长&化学系毕业&
林西平 &江苏工业学院院长&化学系毕业&
姜建初 &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法律系毕业&
郭振&&&是央视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兼广告部主任&管理系毕业&
王同业 &央视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三个制片人之一&管理系毕业&
封新城 &新周刊主编&中文系毕业&
彭长城 & &&读者&&杂志社主编&&&历史系毕业
胡亚权 &&读者&&杂志社创始人&&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上过美国一杂志的封面。
效存德 &参加&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的兰大学子(地理系毕业师从秦大河)&&
马&巍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孟自芳 &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所长&&
马海州 &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法人代表)&&
周述实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李晓西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
孙祁祥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姜标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所长&
姚擅栋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所长&
种康 &中科院植物所副所长
【随手拍兰大作品欣赏】
四载系一生:关于兰大的回忆与随想(作者:十年砍柴)
& & (2009年9月,兰州大学百年校庆,师友嘱我为文祝寿。对母校心中虽全是褒扬之词,然为人弟子之伦理,让我此时不得不多赞扬而少批评,望各位朋友明鉴。)&&
  十六年前的盛夏,金城兰州槐荫蔽日。兰山脚下的火车站台上,泪眼纷飞,充溢着离愁别绪。我透过车窗,望见南面山坡上,一棵棵还未成材的树木,那是我们兰州大学的绿化基地。四年里,我们每年都要从红山根爬上去,为树苗松土、除草。&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蓦地南唐后主这句词涌上心头。对那个即将寄身于兹的都城,我有许多的憧憬,也有一丝丝惶惑。我不知道,兰大四载的受教,能否使我在满城冠盖的京华生存下去,进而崭露头角。
  由此再上溯四年,那是一个初秋,天高云淡。我,一个湘中乡村长大的农家子,辗转了五十余小时,从这个车站出来,一路怯生生地打听,终于步行进盘旋路的兰大校园。在校医院南侧的7号楼303,我找到了那张属于自己的床位。疲惫之极,来不及和即将共度四年的兄弟打招呼,就躺下来酣然入睡。瘦弱、土气、从未有过城市生活经历的我毫不胆怯。因为我知道自己年轻,不惧怕未来所有的挑战,我以为四年很漫长,来得及尝试所有的新事物。&
  而今,我在这座钢筋水泥构建的森林里,栖身的时间已是大学时光的四倍,而且还要继续栖身下去。按理说,兰大对我而言,只是暂驻的驿站。可这驿站,却一次次在梦境中出现。夜深人静,我常梦回那个不大却精致的校园,小亭翼然,柳丝拂面,榆叶梅盛开。我明明知道那是梦境,我身在北京,离兰大关河万里,可舍不得从梦中醒来。&
  心理学家分析,梦中常出现的事物,一定是那种事物有一种密码植入体内。兰大,对我而言,植入了什么密码呢?让我人到中年还魂牵梦绕?是青春的激情?是友谊的纯净?是爱情的青涩?是,又不全是。&
  这是一个难以深究的问题,简单地说,兰大对我一生,是不可替代的。这不仅我把最美妙的四年韶华留在那里,还因为我的气质、我的品格、我处事阅世的方式、我求学为文的门径,都和兰大这所大学,兰州这座城市有着莫大的关系。
  离校后的十数载里,我曾去过全国各地许多大学校园,如北大之燕园,中大之康乐园、武大之珞珈山。身处其间,我总会设想一下,如果我在这个校园里度过四年,我又会是什么样子,我现在又将在哪里?我知道,没有如果,兰大是我的惟一。进这所大学,一定是上辈子结下的缘。&&
  有一年《南方都市报》召开时评专栏作家的笔会,我应邀参加,在夜游珠江的船上,和党国英、刘洪波两位兰大师长坐在一起。我们谈到兰大,谈到兰大人的气质,以及有关兰大的许多往事。&
  结识过许多兰大校友,或年长,或毕业未久,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又来自天南海北,但因为在同一所大学里授业过,身上或隐或现地有某些共同的特质。我总结这种特质是质朴、真诚、坚毅,不尚浮华,骨子里多多少少有一份孤傲、自重。
  以我有所交往的党国英、刘洪波和秦晖夫妇为例,为文为学,所注重的并不是那些被媒体爆炒的时髦概念,而是关于中国农村前景、中国社会转型等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用秦晖的话来说,就是&真问题&,这些问题真正事关国运民瘼。这样的视角,这样的路径,不能说与求学或执教于兰大的经历没有关系。兰大,在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里,她是最落寞、内敛的一所,或许也是最土气的一所。但她扎根在黄河之畔,在厚土之上,这块土地,是我族文明的源头之一。兰大和兰大人,总把目光投向与我们这个民族生存关联度最高的区域,绝非偶然。且不说人文科学,即使是为兰大所特长的一些理工科专业,如化工,如核物理,如冰川学、如沙漠、草原的研究。这是一些需要大拙才可能有大巧的专业,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才能有所成就。
& & 说到兰州大学,不能不提到她所在的兰州。我在校时,曾有人说过兰大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老师流失严重,如果哪怕东迁到西安,在高教版图中的地位也会高得多。持此论者,其实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一所大学所在的地区固然重要,但绝非决定因素,否则的话,东部随便一所高校,用钱堆砌,岂不是很容易超过兰大?兰大在兰州,固然有其短,但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
  陇原,从来就不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但陇原以及兰州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却是不可替代的。北部的蒙古高原、西南的青藏高原、东部的黄土高原,在此处汇合,挤压、争雄中留下了通往西北狭长的河西走廊,这个走廊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生命走廊。黄河在三大高原挤压的褶皱中,曲折蜿蜒,终于在兰州地区,突破重重关山,一泻而北上,从兰州开始,黄河流经的便是中华文明的中心地区。润泽河套,襟带秦晋,奔涌于中原,从齐鲁入海。说兰州是黄河所孕育的文明第一站,亦无不可。和中下游相比,此地或许环境过于恶劣,城池稍显窳陋,居民略输文采。但兰州以及陇原文化独特的气质,深深影响着兰州大学。大学,需要大师,需要大楼,但也需要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兰州的气质是悲凉、内敛而静穆的,她处于山河之间,静静地阅过千年的兴亡盛衰。商贾们涉险求利、行走丝路上的驼铃,大将们万里拓边、扬汉唐声威的旗帜以及&春闺里的幽梦、无定河边的白骨,在兰州沧桑的眼神里,都化成黄河边那些个歌子。她不张扬,不媚俗,她甘于寂寞,千年来,渗透到骨子里的悲凉修炼成兰州这份宠辱不惊的静穆。&
  我以为,在中国名校里面,兰大气质犹如兰州较之于其他大都市。&&
  2003年国庆长假,毕业十年的我和一些同学回到兰大,先在一草一木异常熟悉的盘旋路校区徜徉半日,然后跋涉到夏官营的新校区。走在有些空旷荒凉的新校区里,有同学说:这个校园,和我们有啥关系?我说:有,因为她还叫兰州大学。随便问一位年轻的学妹,她告诉我校园后面那座光秃秃的土山叫&萃英山&。我想萃英二字,有集聚英才之意,更有赓续兰大传统承继血脉气质之意。1909年,先辈筚路蓝缕,创立这所学校于萃英门时,当时目之所及,不也是荒凉的黄河滩,以及黄河北岸更为荒凉的白塔山?&
  清末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内忧外患交迫,无数仁人志士在思索这个民族的前途。办现代实业、现代教育,成为席卷神州的热潮,处于苦寒之地的兰州亦有幸身被惠泽,我的湖湘先贤左宗棠驻节兰州,功不可没。左公虽逝,但改革的步伐没有停止。1905年朝廷下旨废科举,1909年用来开科取士的甘肃乡试贡院被改造为兰大的前身&&甘肃法政学堂。据我所知,今日如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河南大学都是清末在贡院里兴办的。这种旧式贡院变成新式大学之举,正合&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之意。有意思的是,当时各地兴办的学堂,许多都是培育法政人才的。这是中国两千年来人才培养一种巨大的变革,科举取士,所考的是经义礼法。法政学堂,培育的是通现代政治、法律的新人才。这种人才培育模式的转变,是中国必须从一个古老帝制国家变为一个现代民主国家的缩影。两年后,清室逊位,民国肇始,但旧王朝里所办的学堂,却生机勃勃。一本著作比一个人,一所大学比一个王朝的寿命要长,是历史的常态。这就是文明的伟大魅力,帝王将相成尘土,而文明的力量能穿透时空。
  在困境中崛起,在孤苦中坚守,这似乎是兰大过去一百年的历史经验。
  抗战期间,半壁江山沦陷,兰州和重庆、昆明、成都一样,成为抗战的大后方,一大批著名的高校和学界精英播迁于&&校长辛树帜先生,他是湖南临澧人,算左公的同乡后辈。从他1946年任校长开始,至1949年,短短的三年间,他聘请了董爽秋、程宇启、陈时伟、段子美、乔树民、盛彤笙、水天同、顾颉刚、沐元中、左宗杞、杨浪明、王德基、张德粹、张怀朴、闻人乾、张舜徽、史念海、杨英福、唐家琛、李德麟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教授来兰大讲课,使兰大从偏处一隅的地方性高校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的国立大学。
  兰大在其发展的重要时刻,之所以能借&势&,关键是有一位目光远大、品行高洁而办事扎实的校长。上世纪50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原有的高等教育格局被打破,尽管兰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如医学院被析分。但江隆基先生从北大流放至此,长兰州大学,又使兰大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容纳了一大批知名学者,使其学术地位再上层楼。一大批先生和江隆基一样,因政治运动波及而从其他名校&放逐&到此地,陇原成为他们在人生最灰暗的时期栖身之地,真可谓&人生不幸兰大幸&。&
& & 刚烈的江先生在&文革&初期自戕,兰大亦成为&文革&的重灾区。&文革&结束,邓公复出,科教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兰大又迎来了再一次的兴盛期。其根本原因并非财力上得到极大的支持,而是兰大一大批被折腾被耽误十年的专家学者,如枯木逢春,积蓄的学术激情在短时间内喷发,形成蔚为壮观的胜景。
  如果要讲办学的硬件,即通俗所言的&大楼&,直到我求学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和兄弟院校相比,兰大实在是寒酸得很。教学楼仅有新、旧两座,中文系、新闻系蜗居在新文科楼七层;学生的住宿条件也不好,2、3号宿舍楼破落狭窄;连绿茵球场都没有,同学们只能在尘土飞扬中踢球;学生最主要的文娱生活是去简陋的礼堂看电影&&这一切,并没有影响老师教真学问,学生求真学问。
  我想彼时支撑兰大师生施教求学的,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在硬件不如人的条件下,做出成就,更足以傲视他人。我毕业离校时,兰大学生的美誉度甚高,教育界有&兰大学生基本功扎实&之说。十六年过去了,检点自己以及熟悉校友的人生路,我对&基本功扎实&有着更深的认识。我以为,这种&基本功&,其一是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即学习的能力。这点兰大的学生不比别人差,我们刚毕业时,外语、计算机等&时髦&知识不如北京、上海等地高校毕业生,但在工作中这种缺陷能够较快地弥补。其二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和认识水平。我们的同学中,大言炎炎者少,可看现实问题,能透过各种概念、名词缠绕的外表,直指其核心部位。其三是适应国情的能力,即吃得起苦,受得起委屈。我记得毕业时我和另两位校友一起分配到北京一家破败萧条的国有大企业,工作、生活条件很差,那时候的大学毕业生还有&天之骄子&的感觉,同去的毕业生中弥漫着一种失望、抱怨的情绪,甚至有人受不了这种压力而精神错乱。我们三位兰大毕业生对此种艰苦毫不在意,觉得社会本来就是如此,做好分内的事情就行。正是这种&只问耕耘,莫问收获&的态度,反而可能使努力有丰厚的回报。&
  近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迅速,表现为招生数成倍增长,高等教育经费也成倍增长。由于兰大所处的地理位置,她能得到的经费,无法和兄弟院校相比,更由于改革的深入,人才流动的加快,教学科研人才远走高飞亦成为常态。有人说,兰大衰落了,你看看排名就知道。我以为这是皮相之论,每年各种高校排名无非是种游戏,不必太在意。大学之间的比较,也不是短时间内建了什么大楼,高薪聘请了哪位知名学者。所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衡量一所大学的成就,关键还是看其培养的人材。兰大和兄弟院校地理环境的差距,不始于今日,抗战胜利时,不照样有后方学人买舟东归的潮流么?改革开放初期,兰州等地不也盛行孔雀东南飞么?今天再看,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乃至五十年前,兰大毕业的学子和别人又有什么差距呢?只要兰大的精神气质尚在,自然会形成一种不断弥补缺陷不断培育新人的机制和文化。就如从萃英门,到盘旋路,再到夏官营,兰大每一个阶段,都能在荒凉中开垦出一片绿洲,给世人一种惊喜。兰大,在中国高等教育版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亦将长期保持。&
  今日萃英山上,树苗尚未成林,但再过几十年后,我相信一定树木葱茏,萃英山名副其实。只是,西北黄土坡上一棵树木的生长,其艰难的程度,远甚于植柳即活的江南。但越艰苦的地方成长的树木,其木质更坚硬细密,其生命力更顽强,如大漠胡杨。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如此。有幸在兰大度过四载年华的我,以此自许,我乐意我也相信,这四年所浸染的兰大气质,将深深地影响我这一生。
& & 十年砍柴,本名李勇,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湖南省新邵县一个山村,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先后栖身于北京某上市公司、国家某部委,1999年因国务院机构精简分流到《法制日报》,2008年10月,&告别圈养的记者生涯&,&入语文出版社,开始&四书&生涯:读书、写书、编书、卖书。作家和知名网络人。&
  这个ID一度红遍《天涯》各个论坛,一个游走与网络之间笔触精细的湖南人,一个热爱西北的兰大人。&
  年过而立后,突然醒悟,自己无发财之能,无当官之才,也无做一个名记者替民呼吁之胆量和机缘,便一头扎进故纸堆里,犹如少年时孤身进山持斧伐柯。已出版《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皇帝、文臣和太监&&明朝政局的&三角恋&》、《晚明七十年》、《闲话红楼》等著作。
& & & & & & & & &
【賀蘭堂(实验楼)】对这栋建筑有种特殊的感情,在里面做了三年的实验,榆中全校理工科、医学,大大小小的实验全在里面完成,虽然条件设施简陋,设备老化,但是奠定了大部分学生的实验素质基础,致敬!
【高清】【字幕特效】兰大百年校庆晚会全程
【推荐】【 倾情奉献】【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主要建筑群】自己做了两套水印,希望大家喜欢!
【崐崘堂(图书馆)】百年校庆时
图书馆侧面
图书馆内景
学生公寓正面图
学生公寓楼群
天山堂(东教学楼)
天山堂外景
广场喷泉与天山堂夜景
闻欣堂(大礼堂)
聞韶樓(藝術樓)
音樂廳(藝術樓)
校史馆博物馆
【部分图片来源于平行世界,致谢!】
【蘭州大學百年校庆明信片】欣赏
【方寸天地
名校百年】中国邮政已发行的大学百年校庆纪念邮票欣赏
中国邮政发行的校庆纪念邮票
《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年》
《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
《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小版张
《同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
同济大学校徽和百年校庆标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五十周年》
中国科大校徽和校庆标志
《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标志
《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七十周年》
《兰州大学建校一百周年》
《兰州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小版张
兰州大学校徽和校庆标志
【榆中印象】
大门前的大校徽
榆中正门全景
广场上的56根柱子
和谐园喷泉
翠英山云梯
翠英山石刻墙壁
翠英山的绵绵群山和蓝天白云
开水房烟囱
视野小广场周六锅庄舞
【本部四季】
四季小景-1
四季小景-2
【轻松一下】本部物理楼[格致楼]楼主靓照
45°角上仰,太美了!
45°角上仰
45°角上仰
她的孩子,未来小楼主!精神有点萎靡不振啊,哈哈!
all by MeckyDrao,致谢!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学院士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