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以后,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强化专制主义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

第五章第二节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当前位置:>>>>>>>>>>>>
一、基础知识目标
陈桥兵变、北宋的建立,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结束;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目的、措施及影响;科举制的发展。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措施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的讨论与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北宋采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北宋政府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北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人仕途开辟了道路,进一步扩大了北宋的政权基础,同时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
2.教学难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教师:制作“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与加强”(图表)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复习《隋唐制度的创新》,掌握“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与“从府兵制到募兵制”两国内容;对已经学习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与加强”的问题进行简要归纳。
五代十国后期,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五代十国后期孕育的统一因素有哪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概括指出:为努力割除五代的弊政,巩固自己的统治,后周皇帝周世宗进行了一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改革。毫无疑问,周世宗的改革是一场推动历史进步的改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周世宗改革的进步意义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经过周世宗改革,后周国力大增,已经具备了肩负统一国家重任的历史条件,而且周世宗也的确开始了实施统一的行动。在短短的几年间,后周先后攻占了后蜀、南唐和契丹的许多州县。正当后周军队节节胜利之际,周世宗不幸病逝,其年仅7岁的幼子继位,军事大权落入禁军统帅赵匡胤的手中。正是赵匡胤于960年建立了北宋王朝,他就是北宋第一代皇帝──宋太祖。
教师继续提问:你知道宋太祖赵匡胤是怎样建立来王朝的吗?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1.北宋的建立。
这一问题可以提问1~2名学生回答,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完整地叙述“陈桥兵变”的史实以及北宋建立的情况。
接着,教师继续设问;北宋王朝虽然建立起来了,但它的建立是不是就标志着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结束了呢?师生共同总结:其实北宋王朝这时控制的地区仍旧是原后周政权的势力范围,分裂割据局面依然存在。这样,统一国家的重任就历史地落在了以赵匡胤为代表的北宋王朝统治者的肩上。
2.分裂局面的结束。
我们从后周历史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到,经过周世宗改革,后周已经具备了统一国家的历史条件。教师接着设问:承继后周衣钵的北宋能够真正完成国家的统一吗?
在这一问题中,教师应首先分析,宋太祖为什么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进行统一战争?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北宋统治者认为,北宋当时的军事力量对契丹建立的辽政权还没有必胜的把握,只能在宋辽边境采取守势;而地处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军事实力较弱,更重要的是这些政权的统治区域大都物产丰富。因此,宋太祖采取首先消灭南方割据政权,然后再取北汉和收复幽云地区的战略部署。
到979年,通过宋太祖、宋太宗两代皇帝近20年的努力,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结束了。至此,除东北有辽,西北有高昌,西南有吐蕃、大理等政权外,中国内地重归统一。教师在这里必须着重强调,北宋的统治者完成的只是内地的统一,北宋至亡也不是一个全国统一的王朝。关于教材的小字部分,教师可略作处理。教师也可搜集南唐后主李煜的有关材料介绍给学生,以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结合北宋的建立,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作为本目的小结:北宋的建国与西汉、唐朝等王朝有何不同?赵匡胤为什么能够轻易取得天下?北宋的建立与朱温建立后梁及五代政权的更迭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师生共同得出北宋的建立与五代政权的更迭实质相同的结论后,教师指出,宋初的统治者上台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牢牢抓住军权,并且从制度上杜绝新的“黄袍加身”现象的出现,这正是宋初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而进入“中央集权的强化”一目的学习。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进行“假如你是赵匡胤,建立政权之后你会怎么办”的专题讨论,从而导入“中央集权的强化”的学习。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
1.历史背景。
①唐朝后期藩镇势力的扩张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局面,要结束这种局面必须强化中央集权;②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要铲除其他割据政权,巩固自己的统治,必须强化中央集权;③赵匡胤本人是通过“兵变”的形式当上皇帝的,在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为防止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也必须强化中央集权。
2.集权措施。
宋朝建立以后,宋太祖曾召见大臣赵普,向他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唐末以来战争连年不断的原因;二是如何平息战事、使赵氏天下长久的办法。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解决的办法是“剥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所以,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重点就是改变唐朝后期以来“君弱里强”的局面,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教师布置学生归纳整理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三个方面的措施,然后教师出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强化”的多媒体课件。要求课件中的秦、西汉、隋唐的各栏目内容应该全部准备好,可随时演示;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三个历史时期的任一时期作为样本,供学生阅读教材和回答问题时参考。
在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后,教师根据表格中的要求,依次提问多名学生,教师边提问边分析、讲解,并将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逐项填入表格中,从而启发、引导学生共同完成本目的学习任务。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加强
在完成这一问题时,教师注意将北宋科举制的问题作为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进行适当的处理,也可以在讲授“科举制的发展”一目时进行交代。
3.双重影响。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有较大的困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积极、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组讨论,并结合教材中所引的文献资料给予必要的点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良好的历史学习品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应在归纳、总结时注意强调:北宋初期的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从中央官制到地方官制,甚至科举制度都作了全方位的改革。将对皇权容易造成威胁的朝中大将、宰相和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层层削弱,最大限度地强化了中央集权。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北宋政权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无疑是一柄“双刃剑”,这些措施的实施,给北宋的政治和社会经济带来的正负面影响都是巨大的。
一方面,北宋政权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效地解决了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虽然外患不断,但其内部始终是统一的,几乎未出现汉唐时地方割据势力威胁、对抗中央政权统治的内乱,唐末以来那种“君弱臣强”的局面不复存在。概括起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进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北宋经济出现高度繁荣。
另一方面,北宋政权的“分化事权”和科举取士名额的大大增加,导致政府机构严重重叠,官员冗滥,不仅直接造成北宋政权的行政效率低下,而且财政开支庞大;军事上,北宋实行的兵将分离政策,导致“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严重削弱,后来北宋政权虽有百余万军队,却在对辽和西夏的战争中屡遭失败。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宋封建专制集权政治所造成的“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弊端日甚一日,封建国家陷入了积贫积弱的局势之中。
三、科举制的发展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科举制形成于什么时期?科举制的创立有什么进步意义?科举制到北宋时有哪些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在复习隋唐时期科举制内容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北宋时期科举制发展的情况。首先是严格了考试程序,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并且在武则天首创殿试的基础上使之成为定制,皇帝直接掌握录取权;第二是简化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第三是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以防止考官舞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科举制的发展,限制了豪门子弟对科场的控制与垄断,大大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使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乃至一般平民敞开了大门,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
教师同时应注意指导学生阅读小字,并强调指出:科举制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皇权的加强,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本节小结】
北宋政权建立以后,又经过近20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同时,在北宋建立之初,以宋太祖为代表的北宋统治者注意总结、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在北宋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一方面它有效地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措施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给北宋王朝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布置作业】
概述北宋政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及其特点,并总结其所带来的影响。
一、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1.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
2.分裂结束:979年,宋太祖、宋太宗“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
1.历史背景:藩镇割据的影响
2.集权措施:①集中军权②集中行政权③集中财政权和司法权
3.双重影响:积极、消极
三、科举制的发展:
1.发展:①严格程序②简化科目③完善方法④增加名额
2.作用:扩大了政权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上一篇】
【下一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考​历​史​复​习​的​必​备​材​料​,​专​题​在​手​,​中​考​无​忧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九年级历史全部专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九年级历史全部专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知识点梳理
君主集权的强化 1、设立 (1)军机处是谁设立的?雍正帝
(2)军机处职能:1、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军机处。
2、接折: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
3、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4、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5、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6、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7: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8、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9、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10、随手: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11、封柜: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2、文字狱 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加以歪曲解释,再,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文字狱的危害:(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相似的试题还有: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反映的又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在地方上设立什么机构&&标志着我国现行省级行政区划制度的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补充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B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朝代组织机构作用明朝A__________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清朝B__________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皇帝的集权发展到顶峰。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反映的又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在地方上设立什么机构标志着我国现行省级行政区划制度的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补充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B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历史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网络。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2分)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请回答:(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哪些机构行使宰相的权力? (4分)(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4分)(3)材料三记载的官制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2分)(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一轮复习之必修一专题一(2-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3.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一轮复习之必修一专题一(2-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
人​民​版​高​三​一​轮​复​习​资​料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1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