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罐区泵房建筑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量怎么计算

江西省飓风化工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乙烯胺(乙撑胺)工程项目第二次公示_公告公示
&&&&&&&&&&&&&&&&
字号:&&&&&&&&
江西省飓风化工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乙烯胺(乙撑胺)工程项目第二次公示
信息分类:公告公示
  文件编号: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发布日期:
  公开时限: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责任部门:
江西省飓风化工有限公司
年产4万吨乙烯胺(乙撑胺)工程项目
第二次公示
建设单位:江西省飓风化工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宜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江西省飓风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成立于2001年12月,注册资金1003万元,位于江西省宜春市经济开发区。公司下设爱敬海洋(江西)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主要营业范围为乙撑胺、聚酰胺树脂、环氧氯丙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09年爱敬海洋(江西)化工有限公司于宜春经济开发区,建设年产10000吨乙烯胺(乙撑胺)项目,该项目已于2009年3月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2012年江西省飓风化工有限公司计划扩大生产,并分别在袁州区医药工业园区(东径114°22′18″、北纬27°54′54″和东径114°22′10″、北纬27°54′31″)征地两块,共计 m2(约381.81亩),建设年产4万吨乙烯胺(乙撑胺)项目。本项目建成后计划使用原爱敬海洋(江西)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乙烯胺(乙撑胺)项目中全部生产设备与生产员工。本项目投产后,原爱敬海洋(江西)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乙烯胺(乙撑胺)项目将不再生产乙烯胺(乙撑胺)产品。
本项目工程拟建成2条生产线(一用一备),进行7种产品(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多胺、哌嗪、乙醇胺、N-氨乙基哌嗪)的生产。项目建设内容如下表:
表1     &  本项目工程建设内容一览表
建设内容名称
(厂二区)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运输、营销楼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招待所、食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配电、锅炉房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工业循环水池
(厂一区)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实验及化验楼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中控及变配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冷冻及空压站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消防水池及泵房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循环水池及泵房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预反应及反应装置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脱溶剂装置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本项目计划建设期为1.5年,投产期为1年。项目以对二氯乙烷、液氨、液碱、环已酮、正丁醇等以主要原料,通过胺化、中和、脱氨、萃取、成盐、分解和精馏等工艺,达到年产40000吨主产品乙烯胺(乙撑胺)和82920吨副产品固盐的生产规模。工程总投资为52599万元,其中环保设施投资800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5%,项目环境保护投资主要用于工艺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固废处理、噪声防治以及厂区绿化等设施的投资。
本项目建于宜春市袁州区医药工业园区,项目占地为工业用地,选址符合工业园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要求;本项目行业类别属有机化学原料制造,检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项目不属鼓励、限制和淘汰类,为允许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照《关于印发〈江西省环境保护禁止、限制、鼓励类建设项目目录(第一批)〉的通知》(赣环督字[2005]45号)及附件《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和限制引进的建设项目》等规定,本项目不属于以上通知文件和目录中的限制类或淘汰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及江西省产业政策相关要求。
表2   & 本项目工程特性表
项 目 名 称
乙撑胺产品
二乙烯三胺
三乙烯四胺
N-氨乙基哌嗪
氯化钠(副产品)
未计算收入
主要原材料消耗
燃煤(Kcal/kg)
公用工程消耗
冷冻(-10℃盐水)
本工程耗能总量
本工程单位耗能量
标煤t/万元产值
固定资产投资
年销售收入
生产年平均
年总成本费用
生产年平均
年营业税金及附加
生产年平均
年利润总额
生产年平均
生产年平均
生产年平均
年税金总额
生产年平均
财务评价指标
总投资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税后)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
生产年平均
周围环境现状
(1)项目环境现状
拟选厂址位于宜春市袁州区医药工业园区,其中厂一区东经114°22′10″、北纬27°54′31″,厂界北面是山地,东面为园区主干道,隔中为宜春英龙橡胶有限公司,西面为山地与居民区,南面为金海实业(香港)有限公司(江西金诺新材料);厂二区东经114°22′18″、北纬27°54′54″,厂界北面是为园区路,隔路为宜春市欣宏机械有限公司,东面为空地与居民区,西面为园区主干道,隔中为宜春市聚荣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南面为工业空地。
根据宜春市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1月21日-27日对金海实业(香港)有限公司(江西金诺新材料)年产200吨4,4-二氨基二苯砜、2000吨4,4-二氯二苯砜建设项目的环评监测数据显示,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如下:评价区内渥江及袁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中Ⅲ类标准;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该区域声环境噪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2、3类标准;评价区域内地下水环境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18-93)Ⅲ类标准。
(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环境空气: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拟建项目排放源为中心,半径为3.5km的圆形区域范围内。
(2)地表水:废水排入渥江排放口上游500m至下游200m、废水入袁河处袁河上游500 m至下游3000m,共计4200m的水域。
(3)声环境:为厂界外200m内的地域。
(4)环境风险评价范围:距离污染源周围5km。
(5)地下水:项目场地外延伸1.5km范围的圆形区域。
项目评价范围如下图:
图一&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图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一)、项目污染源产排情况及治理措施
1.大气污染物
本项目废气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的有组织工艺废气、锅炉烟气和无组织废气。
(1)有组织工艺废气与锅炉烟气
项目有组织废气为锅炉和导热油炉产生的烟气、胺化反应和脱胺工序中产生的二氯乙烷和氨气废气、成盐工序中回收萃取剂时产生的溶剂废气以及分解反应中回收二氧化碳气体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废气。
项目在吸氨气制氨水系统中会产生氨气,根据建设方提供资料及物料平衡图,项目回收装置风量为6500m3/h,氨气产生量为166.7kg/h,1200t/a,产生浓度为25646mg/m3,经氨气回收系统处理,回收处理效率为98%,处理后氨气排放量为3.33kg/h ,24t/a,排放浓度为512mg/m3,通过一根30米高排气筒外排。
2)二氯乙烷
项目在胺化反应及脱氨工序中会产生二氯乙烷废气,根据建设方提供资料及物料平衡图,本项目二氯乙烷废气产生量为86.4kg/h,622t/a,产生浓度为5760mg/m3,经冷凝+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处理效率为95%。设备风量为15000m3/h,处理后二氯乙烷废气排放量为4.32kg/h ,31.1t/a,排放浓度为288mg/m3,与氨气一并经30米高排气筒外排。
3)溶剂废气
项目在成盐工序中回收环已酮和正丁醇溶剂时,会产生环已酮和正丁醇废气。根据建设方提供资料及物料平衡图,环已酮和正丁醇废气的产生量分别为45.3kg/h,326t/a、67.8kg/h,488t/a;产生浓度分别为3020mg/m3、4520mg/m3,经冷凝+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处理效率为95%。设备风量为15000m3/h,处理后环已酮和正丁醇废气的排放量分别为2.3kg/h,16.3t/a、3.4kg/h,24.4t/a;排放浓度分别为153mg/m3、227mg/m3,溶剂废气经处理后经一根15米高排气筒外排。
4)二氧化碳废气
项目在分解反应中回收二氧化碳气体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废气,根据建设方提供资料及物料平衡图,二氧化碳废气的产生量为44.4kg/h,1040t/a,与溶剂废气一并经15米高排气筒外排。
5)锅炉及导热油炉废气
锅炉烟气本项目建设1台25t/h燃煤锅炉和1台10吨、600万大卡导热油炉。所用煤为江西本地煤,含硫量为1.0%,锅炉年耗煤量为26000吨,导热油炉年耗煤量为4000吨。项目正常生产时燃煤锅炉年产生烟气量约26755万Nm3;导热油炉年产生烟气量约4116万Nm3。锅炉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烟尘、氮氧化物和S02,其烟气排放量和污染物浓度见表3-3。锅炉和导热油炉烟气拟各采用一套碱液+水浴除尘装置治理,预计脱硫率70%,除尘效果95%,脱氮效率为20%,燃煤锅炉与导热油炉共用一根45米高烟囱外排。
(2)无组织排放废气
本项目投入生产运营时无组织废气主要为贮罐的无组织排气和物料使用及中转过程产生的无组织散发和物料自身散发的恶臭气味。
①贮罐的无组织排气
本项目贮罐区的无组织排气主要为原辅材料液氨、氨水、二氯乙烷,产品乙二胺。其中液氨贮罐100m3钢瓶3个,氨水贮罐400 m3不锈钢瓶3个,脱色剂二氯乙烷30m3不锈钢瓶1个及原料二氯乙烷400m3不锈钢瓶4个,乙二胺130m3不锈钢瓶1个。
(A)大小呼吸气
贮罐罐区大小呼吸排气量根据公式计算结果见表5:
表5   &贮罐区大小呼吸排气量
         &物料名称
M,贮罐内蒸汽分子量
P,蒸气压力(Pa)
D,罐的直径(m)
H,平均蒸气空间高度(m)
△T,一天之内的平均温度差(℃)
FP,涂层因子(无量纲)
C,用于小直径罐的调节因子(无量纲)
KC,产品因子
KN,周转因子(无量纲)
Q,年投入量(t)
LB—固定顶罐的呼吸排放量(Kg/a)
LW—固定顶罐的工作损失(kg/m3投入量)
小呼吸量(Kg/a)
大呼吸量(Kg/a)
大小呼吸量(Kg/h)
②物料使用及中转过程产生的无组织散发
通过类比分析及估算,本项目物料中转暴露环节主要有害物质散发量见表6:
表6      主要物料无组织散发量
       & 散发量
无组织散发量(kg/a)
无组织散发量(kg/h)
二乙烯三胺
三乙烯四胺
N-氨乙基哌嗪
③无组织散发的恶臭气味
本项目所使用的液氨、二氯乙烷、环已酮等物料的无组织散发会产生恶臭气味。对恶臭气味影响大的无组织散发区域,可采用集气罩收集后活性炭吸附除异味的方式处理后外排。
根据物料平衡图和水平衡图可知,本项目外排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工艺废水、设备和地面冲洗水、废气吸收废水、锅炉房离子交换废水和生活污水。根据类比江西海洋化工年产1万吨乙烯胺项目的工艺废水水质,本项目废水产生情况见表7。
表7         & 本项目废水产生情况一览表
项目噪声主要来自设备噪声。噪声源主要为生产设备、冷却塔、风机和泵类等设备,其源强声级在70~95dB(A)之间。企业在设备选型时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与规划厂区的平面布置,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各强噪声源设备的消声降噪措施,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尽量减少新增噪声设备给厂界周围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加强厂区的绿化建设,以降低厂区生产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表8    本项目噪声源及其源强一览表
噪声源位置
4.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运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锅炉房燃煤煤渣、锅炉除尘灰泥、废气冷凝液、厂内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和生活垃圾。具体见表9。
表9        扩建工程固废产生情况一览表
固体废物名称
综合利用率(%)
锅炉除尘灰泥
废气冷凝废液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贮存场分别设置,其中设一座煤渣暂存场(占地面积约400m2),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理场污染控制标准》(GB)的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危废暂存与现有部分合用,暂存库严格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的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在厂区设一座危废暂存库(占地面积80m2)。各类危险废物采用密封加盖容器或者具有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包装后分区堆放于暂存库,不同危废不混装,库房要求防风、防雨和防晒,库房地面、裙角等均作防腐、防渗处理。
(二)、项目环境保护目标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见表10。
表10   建设项目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表
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生产厂一区
项目生活办公厂二区
袁河下游袁州自来水厂取水口
取水规模4万吨/日
袁州区医药工业园管委会办公楼
宜春经开区工业园管委会办公楼和宿舍楼
金园街道上雷桥新村
秆塘村村委会
拟建项目周边区域
厂边界1m外
附图如下:
图二   建设项目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分布图
&(三)、项目环境影响预测
1.大气环境
根据SCREEN VIEW模式计算结果表明,正常排放情况下锅炉排放的SO2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112mg/m3,最大占标率为22.42%;排放的PM10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029mg/m3,最大占标率为6.48%;排放的NO2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055mg/m3,最大占标率为22.86%。最大浓度出现在距源454m处;工艺废气中NH3最大地面浓度为0.022mg/m3,最大占标率为10.95%;二氯乙烷最大地面浓度为0.023mg/m3,最大占标率为0.76%;最大浓度出现在距源600-700m处;环己酮最大地面浓度为0.0089mg/m3,最大占标率为14.78%;排放的正丁醇最大地面浓度为0.0134mg/m3,最大占标率为13.4%;最大浓度出现在距源1000m处。
一、小时最大地面浓度预测结果
根据AERMOD模式计算结果,锅炉排放的SO2最大小时平均地面浓度值为402.56ug/m3,占执行标准的80.5%; NO2最大小时平均地面浓度值为197.254ug/m3,占执行标准的82.19%; PM10最大小时平均地面浓度值为104.67ug/m3,占执行标准的23.26%;工艺废气中排放的NH3最大小时平均地面浓度值为108.319ug/m3,占执行标准的54.16%,二氯乙烷最大小时平均地面浓度值为113.028ug/m3,占执行标准的3.77%;环己酮最大小时平均地面浓度值为54.991ug/m3,占执行标准的91.65%,正丁醇最大小时平均地面浓度值为87.545ug/m3,占执行标准的87.55%。
锅炉排放的污染物的小时平均浓度对敏感点A8何塘影响最大,SO2 、NO2、PM10影响值分别为43.059ug/m3、21.099ug/m3、11.195ug/m3,占执行标准的百分比分别为8.61%、8.79%、2.49%;工艺废气排放的NH3、二氯乙烷对敏感点A8何塘的影响最大,影响值分别为10.261ug/m3、10.707ug/m3,占执行标准分别为5.13%、0.36%;环己酮、正丁醇对敏感点A7管委会办公室的影响最大,影响值分别为3.723ug/m3、5.927ug/m3,占执行标准分别为6.21%、5.93%。各污染物排放影响均满足执行标准的要求。
二、日平均地面浓度预测结果
SO2最大日平均地面浓度值26.794ug/m3,占标准百分比17.86%; NO2最大日平均地面浓度值13.129ug/m3,占标准百分比10.94%; PM10最大日平均地面浓度值6.967ug/m3,占标准百分比4.64%; NH3最大日均地面浓度值为5.272ug/m3,二氯乙烷最大日均地面浓度值为5.501ug/m3,占执行标准的0.55%;环己酮最大日均地面浓度值为3.796ug/m3;正丁醇最大日均地面浓度值为6.043ug/m3。
典型日气象条件下锅炉排放的污染物的日均浓度对敏感点A8何塘影响最大,SO2 、NO2、PM10影响值分别为14.690ug/m3、7.198ug/m3、3.819ug/m3,占执行标准的百分比分别为9.79%、6.00%、2.55%;工艺废气排放的NH3、二氯乙烷、环己酮、正丁醇均对敏感点A8何塘的影响最大,影响值分别为1.700ug/m3、1.774ug/m3、0.552ug/m3、0.879ug/m3,各污染物排放影响均满足执行标准的要求。
三、年长期平均地面浓度预测结果
年长期气象条件下,工程所排污染物年均最大浓度值均能满足执行标准要求。SO2最大年均地面浓度值4.551ug/m3,占标准百分比7.58%;NO2最大年均地面浓度值2.230ug/m3,占标准百分比2.79%;PM10最大年均地面浓度值1.183ug/m3,占标准百分比1.18%;工艺废气排放的NH3最大年均地面浓度值为0.994ug/m3;二氯乙烷最大年均地面浓度值为1.037ug/m3;环己酮最大年均地面浓度值为0.353ug/m3;正丁醇最大年均地面浓度值为0.563ug/m3。各项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均对敏感点A8何塘影响最大。
项目正常情况下所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大污染物经处理后排放,正常情况下对评价范围内的大气环境影响较小,不会改变评价范围内的大气环境功能,不会对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四、非正常排放小时平均地面浓度预测结果
非正常排放工况下,污染物SO2的地面小时最大落地浓度的最大值是正常排放工况时的3.3倍,占执行标准的267.7%;NO2的地面小时最大落地浓度的最大值是正常排放工况时的1.26倍,占执行标准的103.16%; PM10的地面小时最大落地浓度的最大值是正常排放工况时的20.1倍左右,占执行标准的468.53%; NH3的地面小时最大落地浓度的最大值是正常排放工况时的75.8倍,占执行标准的4105.02%;环己酮的地面小时最大落地浓度的最大值是正常排放工况时的100倍,占执行标准的9165.10%;二氯乙烷的地面小时最大落地浓度的最大值是正常排放工况时的50倍,占执行标准的188.38%;正丁醇的地面小时最大落地浓度的最大值是正常排放工况时的100倍,占执行标准的8754.51%。
事故排放情况下,本项目对周边环境空气有较大影响。因此,要求建设单位一定要做好废气治理工作,加强管理,定期维护治理装置,保证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在生产中应规范操作,杜绝事故性排放。
五、敏感点现状监测值与本工程影响值的叠加结果
根据计算得出,各敏感点SO2的最大叠加总值占执行标准百分比的26.46%;NO2叠加后的最大值占执行标准百分比的13.50%;NH3叠加后的最大值为0.0157 mg/m3。可见各敏感点现状监测本底值与日均浓度预测值的叠加值均能满足执行标准的要求。
六、无组织面源排放厂界浓度预测结果
根据SCREEN VIEW估算模式计算出,各污染物无组织排放对周界外最大影响值均满足限值要求。
七、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环境卫生防护距离计算
根据计算结果:
①本项目应设置250m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项目厂界周边250m范围内的敏感目标(袁州区医药工业园管委会办公楼、何塘、官坑、横窝里、井塘棚下)均应搬迁;
②项目应设置以贮罐区为起点200m和以氨化车间为起点300m及以萃取车间为起点100m的环境卫生防护距离,根据项目厂一区(生产区)平面布置图可见,上述各防护距离要求以内无敏感目标分布,满足本项目环境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③在项目250m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以贮罐区为起点200m、以氨化车间为起点300m、以萃取车间为起点100m的环境卫生防护距离内,均不得再建设医院、学校、居住区等任何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2.地表水环境
一、渥江影响
根据河流完全混合模式预测结果,正常工况下COD在渥江浓度贡献值为10.05642mg/l,占标准值的0.502821%;事故工况下COD在渥江浓度贡献值为10.05642mg/l,占标准值的0.51684%。可见在正常情况下项目外排废水对渥江水质的影响不大,事故情况下则影响加重。为保护渥江的水质,应加强污水站运营管理,设置事故池,确保事故废水不排入渥江。
二、袁河影响
根据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进行预测结果,正常排放下,断面的CODCr、NH3-N浓度增加值与河流上游来水污染物本底浓度值(0.4mg/L)叠加后,最高浓度值在排污口下游10米时分别为:13.0672mg/L 、0.4227mg/L,断面的CODCr、NH3-N浓度值均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标准之内;在事故性排放情况下,断面CODCr、NH3-N浓度增加值与河流上游来水污染物本底浓度值叠加后,最高浓度值在排污口下游10米时分别为:13.2924mg/L、0.4524mg/L,未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标准。
本项目分两块地建设,其中厂一区为生产区,厂二区为生活办公区,故本项目主要高噪声设备均集中在厂一区,因此本次评价仅对厂一区(生产厂区)的厂界四界进行噪声预测,结果为:厂址四周声环境噪声等效声值昼间在43.8-46.4dB(A)之间,均低于所执行的环境标准65dB(A);夜间在41.5-43.9dB(A)之间,均低于所执行的环境标准55dB(A),表明项目厂址所在地的声环境状况较好。
4.固体废物
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在厂区内设置临时危废库,危废库采用封闭厂房防雨淋,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并铺设2mm厚HDPE膜防渗,四周设置地沟收集渗水。在厂区设一座危废暂存库(占地面积约130m2,库容按15天危废产生量设计),危废暂存库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的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各类危险废物采用密封加盖容器或者具有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包装后分区堆放于暂存库,库房要求防风、防雨和防晒,库房地面、裙角等均作防腐、防渗处理。厂区内设一座煤渣暂存场(占地面积约30 m2),暂存场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的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
本项目产生的固废均得到再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处置,只要做好厂区临时固废库的二次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转移产生的危险废物,并采取密闭防渗的运输车辆运输,固废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地下水环境
本项目可能对所在地地下水产生影响的污染物主要有两个来源:污水管网损坏或破裂污水外泄进入地下水,雨水在冲刷各种设备以及厂区地面冲洗的过程中,污染物质进入水中,在无法得到完全收集处理时渗入地下水;固体废物的堆放会因为受到地表径流或雨水的冲刷而导致污染物渗入地下水。
为确保本区域地下水不致受到本项目污染,针对上述污染源及污染途径,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合理布设雨污管道,使用质量合格的管道,使厂区的雨污水能得到及时的疏导;
(2)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及地沟底部采取防渗措施,同时定期检查生产区地坪破裂情况及雨污管线的密封性,杜绝污水渗漏,防止地下水污染;  & (3)本项目固体废物临时贮存及堆场的设计严格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的相关要求设置。
(4)应对车间地面(含排水沟)采用防腐、防渗漏设计,车间跑、冒、滴、漏的废水和地面冲洗水经排水沟收集后泵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在采取上以措施后,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
(四)、风险评价
1.风险预测
本次评价取液氨、乙二胺、二氯乙烷发生泄漏事故时的最大泄露量进行模拟计算。预测结果表明:
⑴液氨泄漏事故发生后,在预测的六个时间点内,F稳定度情况下的浓度影响要明显大于D类稳定度。在不利气象条件F稳定度情况下,在泄漏5min~30min之内,在下风向区域内氨气的中心浓度最高值为均为 mg/m3。下风向1369m范围内局部区域高于半致死浓度限值1390mg/m3;在泄漏30min时,下风向2401m范围内局部区域高于《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GBZ2-2002限值30mg/m3;泄漏停止后5min~30min,在下风向区域内氨气的中心浓度最高值迅速下降,中心浓度最高值从13264.9降到774.7 mg/m3;下风向3835m范围内局部区域高于《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GBZ2-2002限值30mg/m3;
⑵二氯乙烷泄漏事故发生后,由于它的沸点很高,经过质量蒸发成为气体部分较少。但是形成的液池面积很大,会在近源靠近地面处形成高浓度范围。相比之下,F稳定度情况下的浓度影响要大于D类稳定度。在不利气象条件F稳定度情况下,在泄漏5min~30min之内,在下风向区域内二氯乙烷的中心浓度最高值为均为mg/m3。下风向150 m范围内局部区域高于半致死浓度限值4050mg/m3;在泄漏30min时,下风向1182m范围内局部区域高于《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GBZ2-2002限值25mg/m3;泄漏停止后5min~30min,在下风向区域内二氯乙烷的中心浓度最高值迅速下降,中心浓度最高值从降到184.676 mg/m3;下风向2262m范围内局部区域高于《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GBZ2-2002限值25mg/m3;
⑶乙二胺泄漏事故发生后,由于它的沸点很高,经质量蒸发成为气体部分较少,但是形成的液池面积很大,会在近源靠近地面处形成高浓度范围。相比之下,F稳定度情况下的浓度影响要大于D类稳定度。在不利气象条件F稳定度情况下,在泄漏5min~30min之内,在下风向区域内乙二胺的中心浓度最高值从mg/m3迅速下降到809.48 mg/m3。下风向758 m范围内局部区域高于半致死浓度限值300mg/m3;在泄漏30min时,下风向894m范围内局部区域高于《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GBZ2-2002限值4mg/m3;泄漏停止后5min~30min,在下风向区域内乙二胺的中心浓度最高值从576.23 mg/m3降到198.37 mg/m3;在泄漏停止10min后,下风向966m范围内局部区域仍然高于半致死浓度限值300mg/m3,但在泄漏停止30min后,下风向未出现局部区域仍然高于半致死浓度限值300mg/m3的范围;在泄漏停止10min后,下风向1173m范围内局部区域高于《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GBZ2-2002限值4mg/m3;
根据上述预测,风险事故状态下乙二胺发生泄漏事故时所能达到的半致死浓度的范围最大,最远能达到在厂址下风向966m处。因此当发生乙二胺泄露事故时,需要引起关注的是离厂址1000m范围内的居民点。特别是厂区主导风向下风向的村庄和居民点。
2.风险防范措施
(1)选址安全防范措施
根据相关规范,选址地区应具备满足生产、消防、生活所需的水源和电源的条件,还应具备排水的条件。经实地调查,本项目对上述条件均能满足。
(2)总图布置安全防范措施
总平面布置应进行功能分区,分区内部和相互之间保持一定通道和间距;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设施的布置应保证生产人员安全操作及疏散方便;仓库或堆场应按不同类别相对集中布置,并为运输、装卸、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厂区围墙与厂内建筑的间距不宜小于5m,围墙两侧建筑物之间应满足防火间距要求;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的有关规定;无电力线路跨越装置区。
企业应全面核查厂区总平面布置是否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要求;危险化学品贮存区与生产装置区、生产装置区与控制室等防火间距是否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总图布置在满足防火、防爆及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露天化、集中化和按流程布置,并考虑同类设备相对集中,便于安全生产和检修管理,实现本质安全化。
根据《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厂区道路应根据交通、消防和分区和要求合理布置,力求顺通。危险场所应为环行,路面宽度按交通密度及安全因素确定,保证消防、急救车辆畅行无阻。”本项目在主要危险源生产和储存区周围均设置了环行通道,便于消防、急救车辆通行,符合要求。
建筑物、构筑物的构件,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其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同一建筑物内,布置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房间时,其中间隔墙应为防火墙。建筑物的安全疏散门,应向外开启。甲、乙、丙类房间的安全疏散门,不应少于两个,厂房的设置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一幢建筑物用防火墙分隔成多个房间时,每个房间的生产污水管道,应有独立的排出口并设水封。建(构)筑物应按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进行设计、建设。
(1)运输过程安全防范措施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运输方式为汽运。针对危险货物本身的危险特性,运输危险货物首先要进行危险货物包装,以减少外界环境如雨雪、阳光、潮湿空气和杂质等的影响;减少运输过程中受到的碰撞、震动、摩擦和挤压,以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减少货物泄漏、挥发以及性质相悖的货物直接接触造成事故。
①运输过程风险防范应从包装着手。包装过程要求包装材料与危险物相适应、包装封口与危险物相适应;包装标志严格执行《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85)和《危险货物运输图示标志》(GB191-85)。
②运输过程也要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包括《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3130-88)、《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JT61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等。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必须办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三证”,必须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在运输途中,由于各种意外原因,产生汽车翻车,危险货物有可能散落、抛出至大气、水体或陆域,造成重大环境灾害,对于这类风险事故,要求采取应急措施,包括工程应急措施和社会救援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在运输中,由于经受多次搬运装卸,因温度、压力的变化;重装重卸,操作不当;容器多次回收利用,强度下降,桶盖垫圈失落没有拧紧,安全阀开启,阀门变形断裂等原因,均易造成气体扩散、液体滴漏、固体散落,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甚至可能引起火灾或污染环境等事故。对这类事故的应急,按照应急就近的原则,运输操作人员首先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进行渗漏处理,防止危险物质扩散至环境。
&③危险化学品装卸前后,必须对车辆和仓库进行必要的通风和清扫干净。每次运输前应准确告诉司机和押运人员有关运输物质的性质和事故应急处理方法,确保在事故发生情况下仍能事故应急,减缓影响。
(2)储存过程安全防范措施
①厂区危险品贮存量比较大,对危险化学品的贮存须引起特别重视。应严格遵守《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等标准、规范的要求。
②公司应加强成品仓库的安全检查及安全管理,尤其是要制订严谨的装卸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督促员工认真执行。汽车槽车装卸作业时应配戴阻火器,按照先接地再作业的原则进行。卸料作业前应至少静置30min,装卸作业完成后应静置2min以上,才能拆除接地线。向储罐输送时,应从储罐底部进料,如一定要从上部进料,则必须将进料管延伸至离罐底200mm处,以防喷溅产生静电引起火灾。装卸、输送易燃液体时,应严格控制流速在1m/s之内。
③企业必须对危险化学品贮罐作定期的防腐处理,对贮罐壁厚作定期检测,以防破裂而引发重大事故。
④高温季节应采取措施降低储罐表面温度,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⑤成品仓库应设置自动灭火装置,以便仓库及周围空气中达到危险的浓度或温度时自动启动,消除产生事故的主要因素。
⑥仓库严格控制火源,严禁吸烟和动用明火,易燃易爆区域严禁使用铁质等易产生火花的工具,防止铁器撞击产生静电火花。
⑦仓库储量大且装卸作业频繁,应位于地势较高处,应对道路地基、地面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危险化学品储运作业的安全。
⑧物料泵应布置在防火堤外。
(1)加强对各生产装置区的生产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熟悉生产操作规程、工艺控制参数以及原材料、产品、中间产物的危险特性,防止操作失误。
(2)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生产过程中不允许擅自改变生产工艺,不得违章作业。对于生产原料、中间产品应有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保证其纯度和含量。
(3)生产工艺过程中应严格监测和控制精馏塔内的温度、压力、物料组成、投料顺序和投料速度等,防止反应失控。
(4)工艺控制应设置必要的报警自动控制及自动连锁停车的控制设施。
(5)反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流量,精馏塔应配备安全阀。
(6)对于生产原料、中间产品以及成品应有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确保生产的安全及产品质量的安全。
(7)输送易燃物质(如溶剂油)时应严格控制流速,设备、管线均应保证静电接地良好,并严格按照《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的有关要求执行。
(8)各装置应采取措施保证通风良好,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9)生产车间的电气设备应防爆,应保持通风良好,设备宜密闭;生产现场尽可能减少危险化学品存量,存量以一昼夜用量为限。
(10)管道、阀门、泵等容易发生泄漏的部位, 必须保证密封性能良好, 并定期进行检查,避免物料跑、冒、滴、漏。
(11)凡在开停工、检修过程中以及可能出现液体泄漏、满流的设备周围,应设不低于200mm的围堰和导液设施。
(1)各生产装置的工艺控制应设置必要的报警自动控制及自动连锁停车的控制设施。自动控制系统应采用关键数据输入的冗余技术,应具有关键输入的异常中止功能。自动控制系统应辅之以就地显示仪表和就地控制阀门,能对紧急情况进行现场处理。
(2)建议企业投产后采用自控技术,当监控的生产装置内温度、压力、流量等工艺参数发生变化时,DCS控制系统会自动对这些工艺控制点的调节阀开度大小进行调节,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不会超过设定范围。生产中部分调节阀采用连锁技术,一旦某个调节阀关闭,相对应的另外一个调节阀就会作出相应的动作。采用自控连锁装置后,生产系统的火灾、中毒和腐蚀灼伤等危险、危害隐患,大大降低。
(1)电气设备的组级别只能高于环境组级别,不能随意降低标准。
(2)设计、安装、运行、维修电气设备、线路、仪表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的要求;电气控制设备及导线尽可能远离易燃物质。
(3)采用三相五线制加漏电保护体制。将中性线与接地线分开,中性线对地绝缘,接地线(保护零线)专用接地,以减少对地产生火花的可能性。安装漏电保护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执行。禁止使用临时线路,尽可能少用移动式电具。如必须使用,要有严格的安全措施。
(4)建立和健全电气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加强对电气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保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包括保持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温升等参数不超过允许值,保持电气设备足够的绝缘能力,保持电气连接良好等。
(5)采取措施减少静电荷的产生,如易燃液体进料时,进料管要插到容器底部以减小冲击,防止飞溅;易燃液体装卸、输送过程中控制流速。
(6)采取防止静电荷积聚的措施,如接地:在易燃易爆区内,凡是可能产生静电的装置、设备、管道等都要进行有效静电接地,接地电阻按一般规定不得大于10Ω。绝缘性管道上的金属接头必须接地,绝缘管本身应在管道外部或内部绕以金属线并接地。设备采用法兰连接或容器与顶盖之间有间隔时需采取跨接。
(7)企业应按规定定期进行防雷检测,保持完好状态,使之有可靠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每年雷雨季节来临之前,要对接地系统进行一次检查,发现有不合格现象进行整改,确保接地线无松动、无断开、无锈蚀现象。
(8)做好配电室、电气线路和单相电气设备、电动机、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临时用电的安全作业和维护保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杜绝“三违”。
(9)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掌握触电急救方法,严禁非电工进行电气操作。
(1)按规定建设消防设施,划分禁火区域,严格按设计要求制订动火制度,消防设施配置安全报警系统、灭火器、消防栓、泡沫灭火站等消防设施。
(2)消防给水压力低压给水时,水压应不低于0.2MPa,高压给水时,水压宜在0.7~1.2Mpa;水量应能保证连续供应最大需水量4h。
(3)消火栓用水量、消防给水管道、消火栓配置、消防水池的配置应符合G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
(4)固定式泡沫灭火站的设计安装应按照《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2000年版)进行;
(5)灭火器的配置应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进行。
(6)建筑消防设施应进行检测,并按有关规定,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尤其应请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进行消防验收。
(7)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的相关规定,厂区消防池确定为400m3,消防池应设置在厂区内地势较低的地方。
(1)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检测内容、时间、人员应有记录保存。安全检测应根据设备的安全性、危险性设定检测频次。
(2)应加强火源的管理,严禁烟火带入,对设备需进行维修焊接,应经安全部门确认、准许,并有记录。机动车在厂内行驶,须安装阻火器,必要设备安装防火、防爆装置。
(3)加强管理,制定严格操作规程和环境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公司环境部门,分管负责风险防范,配合地方政府制定完整的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措施。
(4)配合各级消防部门的检查,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并做好消防演练工作,加强宣传,公司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消防知识学习。
根据计算,为了能够容纳本项目储罐的泄漏量,同时全部容纳事故废水,要求企业有不小于1700m3的事故应急池。要求厂家做好事故池和废水处理站的连接管线,使事故废液得到处理后纳入污水管网,预计达标处理后不会对赣江水质造成冲击。建议所有雨水管道、排水明沟、应急池有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并注意防腐、防渗。
具体防范措施汇总见表11。
表11生产过程危害及防范措施表
事故可能原因
对策和措施
设备接地不良
保证接地并定期检查
加料过快或顺序有误
培训工人并严格操作规定
设气压监控式警报装置
安全连锁和报警系统
供电失灵,火花燃爆
保安电源(不间断供电)、采用
防爆型的仪表
生产装置和管线
防静电接地保护
变电所变压器
安全保护接地
设消防通道
确定耐火等级和防火距离
合理设置楼梯、走道和安全出口
设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CO2灭火器
燃爆,火灾蔓延
设置防火堤
本项目风险防范措施投资汇总见表12。
表12  风险防范措施投资汇总表
风险防范措施
自动仪表控制
一旦出现事故自动安全停车
在线监测仪
污水接管口
监测接管口污染物浓度
危险品泄漏时保障人身安全
氧气呼吸器
应急水池/围堰等
应对火灾爆炸
消防或冲洗事故池
存放事故泄漏的危险化学品和
双回路电源
泄露应急处理措施
(1)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废料液用水稀释,加盐酸中和后,排入下水道。造纸、纺织、肥料工业中的含氨废料回收使用。
(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3)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4)急救措施
二、二氯乙烷泄露处理措施
(1)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1,2-二氯乙烷与四氯化碳的物理特征相似,故在土壤和水体受到其污染后可用相同的处置技术。 ⑴1,2-二氯乙烷,发生于地面上的污染事故紧急处理方法: &①迅速用土、沙子或其它可以取到的材料筑成坝以阻止液体的流动,特别要防止其流入附近的水体中,用土壤将其覆盖并将其吸收。也可以在其流动的下方向挖一坑,将其收集在坑内以防四处扩散,然后将液体收集到合适的容器中。 &②在处理过程中不要用铁器(如铁勺、铁容器、铁铲等),应改用其它工具,因为铁有助于1,2-二氯乙烷分解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有条件的话,操作人员在处理过程中应戴上防毒面具,或其它防护设备。 &③将受污染的土壤清除剥离后集中进行处理,有以下几种方法可视情况选用: &a.加热土壤并加水,使1,2-二氯乙烷生成甲酸、一氧化碳和盐酸; &b.将浓碱液加入到土壤中使其与1,2-二氯乙烷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c.将稀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加入土壤中,使其与1,2-二氯乙烷反应生成甲酸钠或甲酸钾; &以上操作应避免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d.对土壤进行焚烧处理,要保证完全燃烧,以防止光气产生。&⑵由于1,2-二氯乙烷在环境中很稳定,可利用其易挥发的特点进行自然或人工强制性挥发至大气中。当有大量气态1,2-二氯乙烷挥发弥散时,应疏散污染源下风向的人群,以防中毒。&⑶水体中受到污染时的处理处置技术:当1,2-二氯乙烷液体进入水体后,应设法阻断受污染水域与其它水域的通道,其方法为筑坝使其停止流动;开沟使其流向另一水体(如排污渠)等等。由于四氯甲烷属挥发性卤代烃类,对受其污染的水体最为简便易行处理方法是使用曝气(包括深进曝气)法,使其迅速从水体中逸散到大气中。另外,处理土壤的几种方法也可酌情使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废料同其他燃料混合后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气中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可撤离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3)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洗胃。就医。
三、 液碱泄露处理措施
(1)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己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3)灭火方法
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l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四、 环已酮泄露处理措施
(1)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士或其它不燃性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3)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 正丁醇泄露处理措施
(1)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灭火方法
用雾状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1211灭火剂、砂土。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六、乙二胺泄露处理措施
(1)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或高温装置除去。
(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4)灭火方法
(一)立即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二)迅速控制危害源,测定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事故的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  (三)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大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四)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第五十三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第七十三条:有关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第七十四条: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有关信息。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企业应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的事故。
二组织机构和人员
企业应组建“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在企业应急指挥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编为综合协调组、抢险救灾组、后勤物资保障组及救援救护组四个行动小组。
在发生事故时,各应急小组按各自职责分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通过平时的演习、训练,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1)内部保障系统
①应急报警系统
考虑到本项目使用易燃易爆物料,根据相应设计规范,本装置内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易泄漏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部位,设置气体探测器,感烟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火灾警铃等,其信号送至中央控制可燃(有毒)气体报警系统显示、报警。配备事故警铃,对讲机,调度电话。
②消防设施
本项目应在储罐区配备有泡沫覆盖和消防灭火系统,其最小喷射量应可在5min内覆盖全部罐区围堰。泡沫覆盖用于储罐和管道泄漏时,以减少其挥发量和防止火灾事故发生,防止环境污染。
消防给水采用稳高压系统,供水压力≥0.8MPa。消防给水系统在室外呈环状布置,消防系统在室外呈枝状布置,消防排水系统应接入污水系统和事故池,防止进入清下水管网后直接外排影响园区水体环境。
③应急措施
整个厂区的电信电缆线路包括扩音对讲电话线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路和有毒气体报警线路,各系统的电缆均各自独立,自成系统。
④救援设备、物质及药品
配备齐全所需的个人防护设备,便于紧急情况下使用,在储罐区及易发生事故的必要位置设置洗眼器及相应的药品。
⑤保障制度
整个厂区建立应急救援设备、物资维护和检修制度,由专人负责设备或物资的维护、定期检查与更新。
(2)外部保障
①单位互助体系:建设单位和周边企业将建立良好的应急互助关系,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够相互支援。
②公共援助力量:厂区应与化工园区消防中队,宜春市消防大队、医院、公安、交通、安监局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请求援助力量、设备的支持。
③专家信息: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专家库,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联系获取救援支持。
、通讯及联络方式
(1)报警信号系统
一级报警:只影响车间/装置本身,如果发生该类报警,车间/装置人员应紧急行动启动车间/装置应急程序,所有非车间/装置人员应立即离开事故车间/装置区,并在指定紧急集合点汇合,听候事故指挥部调遣指挥。
二级报警:关键岗位、厂周界附近设检测仪器,一旦危险物超过警戒浓度,或者厂内发生一般火灾事故,则立即发出警报。如发生该类报警,车间/装置人员紧急启动应急程序,其他人员紧急撤离到指定安全区域待命,并同时向邻近单位和园区管委会、宜春市消防队、袁州区环保局报告,要求和指导周边单位启动应急程序。
三级警报:发生对厂界外有重大影响的事故,如车间发生重大火灾以及储罐发生重大泄漏等,除厂内启动紧急程序外,应立即向邻近单位和园区管委会、宜春市消防队、袁州区环保局以及宜春市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报告,申请救援并要求周围企业单位启动应急计划。
报警系统采用警报器、广播和无线、有线电话等方式。
(2)突发事故的报告方式与内容
突发事故的报告方式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①初报从发现事件起十五分钟内上报
②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
③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
(3)特殊情况的信息处理
如果环境污染事故的影响范围涉及到区域外时,必须立即形成信息报告连同预警信息报政府。按照政府信息工作有关要求,通报相关省、市。
(4)联系方式
应急状态下的报警通讯联络方式主要采取电话通讯,主要联系电话有:
火警电话:119;急救中心:120;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事故应急救援内容包括污染源控制、人员疏散与救助、污染物处置等内容,具体如下:
(1)事故发生后,车间/装置人员要紧急进行污染源控制工作。如储罐泄漏则查明泄漏部位,关闭附近开关,用应急工具(如橡皮片、胶带、木头塞等)堵塞,以防止泄漏继续扩大,在上述方法无法处置或泄漏量很多时,应立即熄灭场内的明火,同时停止泵、风机等的运转,并关闭紧急切断阀、储槽主阀。将残余物料排至备用储罐或槽车、贮桶,并立即向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听候调遣处置。发生泄漏后应确保消防设备待命和消防队员及时赶赴现场。
(2)废气发生非正常排放时,应立即停止生产,查找事故原因及时补救(修理设备更换配件等)。
(3)指挥部成员通知所在科室按专业对口迅速向主管上级公安、劳动、环保、卫生等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
(4)发生事故的车间,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厂外支援。
(5)事故发生时至少派一人往下风向开展紧急监测,佩戴随身无线通讯工具,随时向指挥部报告下风向污染物浓度和距离情况,必要时根据指挥部决定通知扩散区域内的群众撤离或指导采取简易有效的保护措施。
(6)如泄漏部位泄漏量较大,则由指挥部派遣人员佩戴防护设备进入装置泄漏部位进行紧急处置,加装紧急机械密封或采用密封胶密封。
(7)火灾等低概率、高危害事故发生后影响较大,应向消防队、公安等部门申请应急救援,并开展紧急疏散和人员急救。应急救援策略厂内采用防护、逃生及应急处置三重考虑,而区域居民和邻近企业以尽快撤离逃生为主。
(8)厂内设立风向标,根据事故泄漏情况和风向,设置警戒区域,由派遣增援的公安人员协助维持秩序,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组织纠察,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扩散危及到厂内外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助友邻单位、厂区外过往行人在区、市指挥部指挥协调下,向上侧风方向的安全地带疏散。
(9)现场(或重大事故厂内外区域)如有受伤人员,则医疗救护队与消防队配合,应立即救护伤员,对伤员应根据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发生腐蚀性伤害则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送医院。
(10)指挥领导小组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车间,要求查明事故发生部位和和原因,下达应急救援处置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消防队和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11)当事故得到控制后指挥部要成立调查组,分析事故原因,并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抢修方案。
一旦发生事故,应联系专业监测人员立即开展应急现场监测,跟踪事故状态。
(1)物料泄漏可能造成大气污染
大气监测点位:大气污染监测主要考虑在发生事故的生产装置或贮罐的最近厂界或上风向设对照点、事故装置的下风向厂界、下风向最近的敏感保护目标处各设置一个大气环境监测点。
大气监测因子:监测项目根据泄漏物料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氨气。
大气监测频次:监测频次为1天4次,紧急情况时可增加为1次/2小时。
(2)物料泄漏、火灾爆炸产生废水或废水处理设施出现异常
废水监测点位及监测因子:在产生上述事故废水后,将在离事故装置区最近管网出口、出现超标的清水排放口、污水调节池或污水处理装置的尾水排放口中,视事故不同情况,分别设置事故废水监测点和监测因子,可能因子包括:pH、COD、氨氮等。
废水监测频次:检测频次为1次/3小时,紧急情况时可增加为1次/小时。
(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
(3)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4)周边区域人员的疏散方式、方法
八、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
当事故污染源已得到有效控制,施工现场处置已完成,现场监测符合要求,中毒人员已得到救治,危险化学品泄漏区基本恢复正常秩序,由指挥中心宣布公司危险化学品重大泄漏事故应急工作结束,并进行事故现场的善后处理,对厂区进行恢复、重建工作。
1)危险化学品泄漏抢险演习
演练内容:通讯联络、通知、报告程序演练。人员集中清点、装备及物资器材到位演练。防护行动演练:指导公众隐蔽与撤离,通道封锁与交通管制,发放药物与自救互救练习。救护行动演练。消防行动演练。指挥协调能力演练。
演练频次:每年二次,每半年进行一次。
2)生产区操作人员培训
针对应急救援的基本要求,系统培训厂区操作人员,发生各级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报警、紧急处置、逃生、个体防护、急救、紧急疏散等程序的基本要求。
采取的方式:课堂教学、综合讨论、现场讲解等。
培训时间:每季度不少于4小时。
3)应急救援队伍培训
对厂区应急救援队伍的队员进行应急救援专业培训,内容主要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完成的抢险、救援、灭火、防护、抢救伤员等。
采取的方式:课堂教学、综合讨论、现场讲解、模拟事故发生等。
培训时间:每季不少于4小时。
4)应急指挥机构培训
邀请国内外应急救援专家,就厂区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指挥、决策、干部们配合等内容进行培训。
采取的方式:综合讨论、专家讲座等。
培训时间:每年1~3次。
5)周边群众的宣传
针对疏散、个体防护等内容,向周边群众进行宣传,使事故可能波及到的区域都能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程序、应该采取的措施等内容有全面的了解。
采取的方式:口头宣传、应急救援知识讲座等。
时间:每年不少于一次。
建设单位将负责对工厂临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本企业有关安全生产的基本信息,加强与周边公众的交流。针对疏散、个体防护等内容,向周边群众进行宣传,使事故可能波及到的区域都能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程序、应该采取的措施等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同时,与周边消防、卫生医疗等机构做好沟通,使相关部门了解本项目化学品的特点和救援知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条例》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办字【2001】39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企业项目投产后能达到劳动安全卫生的要求,本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并严格按照该报告,落实好相应的劳动安全卫生应急预案。
风险评价结论
在企业按照“安全预评价”和风险评价的要求进行危险化学品的贮运和生产使用、完善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常备应急装备,加强安全管理的前提下,项目的环境风险可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五)、环保措施可行性
1.锅炉废气
本项目拟采用除尘及脱碱液水浴脱硫除尘器,经处理后,烟尘去除率可达95%以上,除SO2效率可达70%,除NO2效率可达20%。烟气中SO2和烟尘浓度可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二类区Ⅱ时段排放标准。
2.工艺废气
本项目工艺废气主要为氨气和二氯乙烷,主要产生于胺化及脱胺工段,分别经氨气回收系统及三级冷凝+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1根35米高排气筒外排,处理效率分别99%、98%。处理后氨气排放量为1.67kg/h,12t/a;二氯乙烷排放量为1.73kg/h ,12.5t/a,可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要求。为防止氨气回收系统及废气吸附装置效率降低或失效时造成污染,要求安装报警装置,在非正常排放时及时报警。
3.无组织废气
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为化工原料储罐区散发的有机废气以及生产过程产生的少量挥发性气体。
建设单位拟采取如下措施,以减少无组织挥发量:
1)严格按照投料配比进行生产,采用密闭工艺,密封加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易挥发物质的无组织排放,
2)加强设备的维护,减少装置的跑、冒、滴、漏,从而减少废气的无组织排放量。
3)对输送管道定期检修,加强管道接口处的密封工作。
4)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
5)加强人员培训,增强事故防范意识。
6)贮罐区中的贮罐在夏季高温时用冷却水进行喷淋冷却,减少小呼吸气体排放,同时规范贮罐装料与卸料操作,减少大呼吸气体排放。
7)对本项目所使用的溴素、氯仿等物料无组织散发产生的恶臭气味。可在恶臭气味影响大的无组织散发区域设集气罩收集后用活性炭吸附除异味的方式处理。
项目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工艺废水、设备和地面冲洗水、除尘废水、锅炉房离子交换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中除尘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项目外排废水主要为生产中的工艺废水、清洗废水、锅炉房废水和职工生活污水。废水水质复杂程度为适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 、NH3-N等。外排废水混合后采取接触氧化法治理,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表4中一级标准,经园区排污管网由排水沟排入渥江,最后汇入袁河。
本工程主要的强噪声设备是风机、空压机、泵类和生产设备,拟采取的噪声治理措施如下:
①安装隔声门、隔声窗。
②在设备选型购买过程尽可能地选择低噪声设备或符合国家噪声标准设备,从源头上控制噪声。
③空压机隔振器应选择大阻尼弹簧隔震器,以保证隔振器的刚度和阻尼比。进出气口消声,在进出气口安装消声器,以降低进出气口气流的声音。对空压机房采取吸声措施。
④风机隔振器应选择大阻尼弹簧隔震器,以保证隔振器的刚度和阻尼比。进出气口消声。
⑤将水泵放置于地下,以降低噪声。
⑥进行基础减振,加装隔声罩,置于车间顶部远离厂界位置并在四周设置围挡。
⑦布置在厂区中部,与厂界保持了一定距离,可减轻噪声对厂界外环境的影响。
⑧在噪声源比较集中或者噪声强度比较高的附近通过绿化,种植树木等措施来达到吸声降噪的效果。再者噪声经过距离的衰减之后的降噪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因此在设计布置噪声大的设备时可以考虑距离对噪声的影响效应。
经治理后,项目产生的噪声均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中的2、3类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煤渣可铺路或送水泥砖厂作原料;灰渣及生活垃圾及时清运,送宜春市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处理;污水处理站污泥可由环卫部门的卫生车定期将剩余污泥抽走进行集中处理;废活性炭、废冷凝液均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医药废物(HW06),均送有资质单位处理。各类危险废物采用密封加盖容器或者具有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包装后分区堆放于暂存库,库房要求防风、防雨和防晒,库房地面、裙角等均作防腐、防渗处理。厂区内应设置一座煤渣暂存场(占地面积约400 m2),及一座危废暂存库(占地面积约80m2)。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经治理后,其排放均可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相应要求。
本项目地水水污染控制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学品库:化学品分类堆放,并修建围堰、泄漏液收集沟、收集池等必要设施,避免化学品与地面的直接接触。同时化成车间和化学品库地面全部防渗,采用抗酸碱、抗腐蚀性的防渗材料。
(2)固废暂存间:主要堆放危险固体废物,所有危废分类堆放,暂存间地面全部防渗,危险废物暂存间地面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米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部分堆放区域墙体也需进行防渗,防渗高度由堆放物质决定,一般高度为0.8~1.0米。
(3)废水处理池、应急事故池:废水处理站构筑物和应急事故池均需进行防渗、防腐处理,并抗一定压力。避免用污水进行厂区绿化灌溉。
通过上述各项治理后,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对地下水影响较小。
(六)、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设项目用总投资额的1.5%的经费进行水、气、声、渣的污染治理。环保投资的投入,使废水达标排放,废气达标排放,满足项目所在地水体功能和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地处置;厂界噪声达标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本工程总投资800万元,项目生产年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该工程投产后年平均销售收入预计可达到12.23亿元,年净利润2.2亿元,年税利约1.8亿元,可见这是一个建设期短,投资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
本项目主要污染物CODcr消减量为10.1t/a;氨氮消减量为1.3t/a,氨气消减量为1188t /a,二氯乙烷消减量为609.5t /a,SO2消减量为336t/a,氮氧化物消减量为17.7t/a,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七)、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1.环境管理
(1)&施工期环境管理:对施工队伍实行环保职责管理,将施工期中的环保要求纳入承包合同之中,并对环保措施的施工过程实施环保监理。
(2)&运行期环境管理:工程投入运行后,应设立环保科,专管项目的环境保护事宜。环保科负责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两大职能,其业务受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工厂环保工作要纳入全面工作之中,在工厂管理环节要注重环境保护,把环保工作贯穿到工厂管理的每个部分。工厂环保管理机构要对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管理,对环保工作定期检查,并接受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2.环境监测
①废水污染源监测计划见表11。
表11 &      &废水污染源监测计划
水处理设施
水量、CODcr、BOD5、氨氮、pH值、总悬浮物、石油类
水量、CODcr、BOD5、氨氮、pH值、总悬浮物、石油类
环境监测站
②废气污染源监测计划见表12。
表12       废气污染源监测计划
烟气量、烟尘、SO2、NO2
宜春市环境监测站
③噪声污染源监测计划见表13。
表13        噪声污染源监测计划
(四周各布设1个点)
环境监测站
④地下水监测计划见表14。
表14         地下水监测计划
周边地下水
pH、总硬度、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等
环境监测站
(1)当地居民参与意识较强,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对所处地区环境质量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一定了解,且能较客观地表达出自己看法。
(2)当问及对该扩建项目建设的态度时,大多数人(85%)对本项目持支持的态度,少数人(5%)的态度是有条件支持,少数人(10%)的态度是无所谓。
(3)当问及本项目的环境问题是否重要时,大多数人(97%)认为该建设项目环境问题重要,少数人(5%)认为该建设项目环境问题不重要,少数人(1%)对该建设项目环境问题表示不知道。
(4)当问及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时,大多数人(74%)认为项目的实施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是有利的,少数人(26%)的认为是一般。
(5)当问及到项目投产后,产生的主要影响是哪类时,40%的人认为项目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固体废物污染, 20%的人认为主要环境问题是水污染,18%的人认为是大气污染,6%的人认为是噪声污染,还有16%的人认为是其它。企业应加强对各污染的治理,并确保各环保设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加强对项目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使本项目投产后对周边群众的影响减小至最小。
(6)当问及到对环境质量项目建成后将对周围有利影响时,65%的人认为项目建设对当地环境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8%的人认为主要体现在减轻地表水污染,6%的人认为体现在减轻空气污染,21%的人认为是不知道。
从本次公众参与调查数据统计得出,参与调查的所有人均赞同本项目的建设,多数认为项目建设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利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且多数人认为项目建设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故本项目建设得到了当地居民的普遍支持。
综上所述,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区域用地和产业发展规划要求,采用国内外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技术,对项目产生的污染物采取了严格的治理措施以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并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的前提下,从环保的角度分析,本项目在拟建厂址建设是可行的。
六、 联系方式
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电话
建设单位:江西飓风化工有限公司
联 系 人: 刘院长
联系电话:
邮编:336400
通讯地址:袁州区医药工业园
承担该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法
评价机构:宜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联 系 人: 胥工
联系电话:3998390
邮编:336000
通讯地址:江西省宜春市宜阳大道36号
主办:袁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袁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袁州区信息服务中心 维护 宜春市政务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制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混凝土回弹计算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