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题:选选选的反思录

大班数学:《学习7的组成》教案与反思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第一幼儿教育网
-& 文章内容
大班数学:《学习7的组成》教案与反思
  [活动设计]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学过了《6以内各数的组成和加减》,对于数的组成和加减都有一定的经验。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这样的活动我所运用的教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孩子的记忆和训练性。经过思考,我觉得还是应该注重孩子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的形式来增强孩子的兴趣。所以在现在的教学中,我多数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活动目标]  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可以有6个答案,能够在6个答案中找出相像的两组,并做标记表示。  [活动准备]  教具:7个贴绒苹果,放大的记录单(图5-9)、水彩笔、放大的操作材料。  学具:  1、一面是红色,一面是绿色的两色片片12份,每份8个,记录单若干张(如图二), 铅 笔12支。  2、记录单若干张(如图5-9)、每组一盆相同的小花片、铅笔。  3、记录单若干张(如图5-10)、格子纸、剪刀、浆糊、铅笔。  [活动过程]  1、 集体活动  (1)学习7的分合。  ① 请一名将7个苹果分成两份,分完后进行记录,要求每次分的结果都不一样。  ② 引导检查其进行的每次分合是否有重复和遗漏的,确认7分成两份有6个答案,如有错误,引导进行改正。  (2)引导给相像的两组答案做标记。  ① 请观察6个答案的记录,找一找有哪两个答案相像(如:3和4与4和3)。并讨论:&能否给它们做一个标记,让人清楚地看出哪两组是相像的。&  ② 请个别尝试为两个相像答案做标记表示(如在3和4与4和3这两组答案后的空格里各画1朵相同的小花表示它们相像)。讨论:为什么他要画两朵相同的花表示呢?  2、 操作活动  (1)分花片  请每次将7个花片分成两份,并用数字做记录,要求每一次分的结果都应不一样,分一次记一次,最后找出两组相像的答案并在后面的空格里做出标记。  (2)剪贴格子  请每次拿一条格子纸条,纸条上格子的数量与记录单上的总数相同,将格子纸条沿线剪开分成两份贴在横线上,要求每次分的都不一样,分完后用数字记录下来。想想怎么分才能分的又快又对,一组都不漏掉。最后再找出两组相像的答案并给它们做上标记。  (3)翻片片  请将7个片片排成一排,然后翻动前面一部分片片变化颜色,说说两种颜色的片片各有几个,每次翻出的另一种颜色的片片数目都不能相同,并用数字记录,再在后面的空格里给相像的两组答案画上相同的小标记。  3、评价活动。  展示一份放大的&分花片&的操作记录,集体检查其答案是否正确,重点引导观察讨论:看见这两个标记(如两个圆点)怎么就知道这两组答案是相像的呢?以及根据同一标记是否能找到相像的两组答案。  《学习7的组成》课后反思:  在学习7的组成时,我先以&看数拍手&的游戏的形式引入兴趣,孩子们在拍手游戏过程中都显得很有兴趣,也特别喜欢这样的游戏形式。在用故事《水果成熟了》引导帮助小动物分水果。在分水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想上来分,争先恐后的举手。边分边引导说左边分了几个,右边分了几个等。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基本能正确分配。也能很好的说出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操作的机会,我利用操作材料(玩具)让每个孩子都和我一起来分一分,提高孩子参与的兴趣,让每个孩子对数学更有兴趣。从孩子的操作过程中看,她们基本上都能进行独立操作了,并能进行口头表述。
上一篇:  
本类热门浏览中1班第11周数学《量布做围巾》活动反思 - 晨阳幼儿园大1班的笔记 - 丫丫网 []数学活动《有趣的数字宝宝》课后反思_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教育网,正确认识幼儿教育以及科学对待幼儿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数学活动《有趣的数字宝宝》课后反思
周六刚刚结束了师徒汇报展示课,我选择执教了中班数学《有趣的数字宝宝》。我在选课时有所考虑,因为临近期末了,各主题都差不多要结束了,而上次徐流芳老师来蹲点时我执教了数学《我会整理》,之后在反思中感觉在环节上我还有很多不足,并且我平时对于数学领域的研究比较缺乏,所以在这次的展示课中我坚决选择执教数学课! 在试教过程中,我修改教案3次,在这3次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感悟:虽然自己的经验尚浅,但是师傅给予我很多的帮助;虽然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疑点,但是师傅帮我理清了思路;虽然准备课的时间比较紧凑,但是我们师徒两一起努力,大家一起动手动脑。 在执教后,我也总结自己在这节课中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一、如何有趣让数字宝宝出场 环节二是我在展示前一晚新添加的环节,自己心里很没有底,我平时在执教这类型环节时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枯燥的介绍每一个数字,提问形式不新颖,师傅也很担心我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特地前晚与我电话联系,两人一起理清思路。在展示时我对于自己的表现也没有特别的满意,有些细节问题我没有注意,语句不够精炼,没有很好的归纳。其实课后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让数字宝宝出场:有的直接出示、有的翻过跟头出示、还有的两个数字宝宝一起出示,这样的形式就比较多样化了。 二、如何让幼儿参与边说边找 在环节三中,需要孩子跟着老师边找边说,然后老师描画出来。往往很多孩子找了直接说数字,而不告诉老师数字在小动物身体的哪里,每次都需要老师去问,孩子才答。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扎实,平时应该向其他老师学学怎么引导幼儿去说,教师自身该怎么去提问等等。而我在后来让孩子们自己上来寻找数字自己画时,在旁边引导他用嘴说一说,也鼓励其他小朋友帮助一起说,大部分孩子能够跟上学说。 三、如何更好的让幼儿进行操作 当天幼儿操作的几张数字画,真的是费尽我们师徒两的脑袋想出来的,修改了很多遍,既不能让幼儿感到简单,又不能太过繁琐孩子一下子都找不到,必须难以结合,有容易的也有挑战的,最后我定稿的画还是比较让自己满意的。孩子们在操作找数字时,基本都能找到,可能还有个别有些难度,充分体现了孩子们掌握本领的度。如果还有时间的话,我觉得操作内容还可以多样化一些,这样就更好了。 收获的本领: 1.小结有进步。小结很关键,在这次的展示课中,我基本做到承上启下,每一环节都有精炼的概括,而且过渡句都很巧妙的接住上面的环节活动。 2.环节设计层层递进。其实在这方面师傅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也一步一步慢慢学着来,所以这堂课是集资了大家的智慧。 3.语句精炼了很多。以前自己总会像老奶奶似的话多,但是这次师傅让我写详案,一步一步非常清楚的理顺下来,想多说也不可能,这个好习惯我以后要坚持使用,这样自己的语言归纳上会有更多的进步。
上一篇: 下一篇:
看过《数学活动《有趣的数字宝宝》课后反思》的同学还看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中班数学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