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方法,从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到蚕蛾全部过程和方法

几月份蚕卵孵化最好
09-02-09 &匿名提问 发布
领回蚕种后,将蚕种保护在适宜的环境中,使胚子正常发育,具体做法是:在消毒好的蚕室内,将蚕种平铺于蚕匾中,卵面向上,第1—4天要求室温24℃,干湿差2—2.5℃,第5—10天要求室温27℃,干湿差1.5—2℃。当胚子发育到后期,发现有少量蚕卵呈青色小点时,立即把蚕种用黑布遮暗,约经过40小时即第三天黎明前4—5时,除去遮暗黑布,把蚕种用白纸包好,卵面向上,开灯感光,让蚁蚕咬破卵壳孵化出来。 蚕的卵怎样孵化.其发育温度是7-40℃,孵化之前撒些水,保持蚕种湿润保持温度就可以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桑蚕是多化性变温动物中的完全变态的吐丝昆虫。其幼虫经过4次眠起5个龄期26-28天时间共食下20多克桑叶就成熟吐丝结茧,茧白色,重1.8-2.3克左右,茧层率20-23%,丝长米上;丝粗2.6—3.2分。通常饲养1张桑蚕种有蚕1.8—2.0万头,需桑叶50-600公斤,能产桑蚕30-40公斤。当前比较科学的饲养新技术有以下五点。 (一)严格消毒防病 严格消毒是防治蚕病发生的首要技术措施。一般在养蚕前7天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或3%甲醛药液进行蚕室蚕具卵消毒,保持室温,药温25℃30分钟,蚕宝内的蚕具要摆放开,以喷到药液,封闭门窗到养蚕前2-3天再通风换气。蚕网等零量用具可用开水煮沸消毒。 (二)集中催青暖种 把出库的桑蚕种放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中使蚕按预定日期孵化出来的过和叫催青,也叫暖种。一般在实生桑开2-3片叶开始催表。集中催青室要事先清扫干净消毒彻底,用长1米,宽0.35米,高0.5米的木制催青箱,箱四周上半部钻直径1厘米圆孔通气,箱底铺无毒塑料布上装2-3厘米厚湿沙,竖挂40-50张桑种卵,盖好放到热炕上,从第1天20℃开始到第5天升25℃,第七天25.5℃保持到第11天开始孵化。在刚见几头蚁蚕的当天下午用黑布盖严遮光,收蚁当日早晨揭布感光出蚕快齐。湿度前期在75%,后期85%左右。 (三)收蚁小蚕共育 为节省劳动务和统一技术标准,最好实行集中收蚁,集中饲育小蚕。把刚孵化出来的蚁蚕收集起来开始喂叶饲养的过程叫收蚁。在经过消毒处理的蚕里铺元毒塑料布和撒上一层桑叶,再把蚕种卵面朝下压在桑叶上,经过20分钟蚁蚕就爬到桑叶上,撤去蚕种卵纸立即光盖严等明早再出蚕。按蚕箱大小定座给桑叶,1-2龄小蚕用切碎嫩绿叶每天给桑3-5次,每次给桑都要撒均匀,上盖塑料布,保持26-27℃,3龄25-26℃,1-3龄干湿度80%为宜,眠前加网给叶,在部分蚕入眠再加网给叶提出来眠蚕单喂,并除去蚕箔中剩下的蚕粪和残叶。眠中要撒防僵粉或新鲜石灰粉消毒防病。眠起后加网给叶要偏嫩,待起蚕爬上食叶时抬网带蚕移新的空箱里。 (四)分散饲养大蚕 4-5龄蚕可分散到各户家中饲养。大蚕食桑量约占80%,体重也比蚁蚕增加300-10000倍,要不断地分箔扩座,及进把过密蚕匀开,防止互相拥挤抓伤染病,又能确保所有的蚕吃饱桑。为节省采叶时间,每天早,晚可结合伐条衽带条桑叶饲养,交分期分批提出的晚蚕用嫩叶增加喂桑次数,促进早熟。4龄适温24-25℃,5龄23-24℃,4-5龄湿度为70%为宜。 (五)熟蚕上簇结茧 5龄末期见食桑减少绿色软粪,体躯逐渐缩小变短透明,爬行吐丝的熟蚕,要用新制的蜈蚣簇、折簇、柴簇,最好是方格簇放蚕结茧质量好,双宫茧少。上簇放蚕要均匀。偏稀为好,标记先后顺序,簇室初期25℃,结茧24℃,湿度75%为宜。结茧后打开门窗通风排湿,使茧色变白。簇室光线要均匀,以防熟蚕聚堆。对混入的未熟蚕要拣出喂叶成熟后另行上簇。上簇后第6-7天见化蛹后中按上簇先后顺序采茧,分类堆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防挤压发热。为防出蛾应及时烘茧和缫丝。一般较好的1亩桑园可养3条桑蚕产好划90-120公斤可缫出15-26公斤蚕丝。 雌蚕蛾产下的卵有两种类型,在长光照、高温、食物充足的情况(适生环境)下产出的卵为非滞育卵;在短光照、低温、食物缺乏的情况(不适生环境)下,产出的卵为滞育卵。蚕卵保存方法:采取推迟蚕卵开始冷藏的时间和在-0.5~-5.5℃的温度条件下微冻保存的方法,并通过延长蚕卵在盐酸中的浸渍时间、加大盐酸刺激量的孵化控制手段,可以供应当年秋天至第二年春天不同时期养蚕使用的目的。对于那些当年冷藏浸酸使用不完的蚕卵,能有效地保存到第二年春天使用,解决了蚕种的浪费问题。   打破蚕卵滞育方法:通过物理、化学刺激将滞育解除。滞育卵产下后,经过25℃的温度保护10~20天之后,再用稀盐酸刺激“洗种” ,可以达到解除滞育的目的。滞育解除之后,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蚕卵的胚胎得以继续发育,便孵化出幼蚕。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约25℃,随着发育蚕卵会逐渐变成紫黑色,约两个星期左右,即可孵化出幼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蚕卵和孵化  :刚出生的蚕卵是淡黄色,形状上、下是略扁的圆形,蚕卵很细小,直径约1公厘。蚕卵快孵化时,颜色逐渐变成黑色。蚕卵孵化后的蚕宝宝像小蚂蚁,体小而黑,长约0.3公分,长满细毛,会咬破卵壳钻出来,吃嫩桑叶,我们称为蚁蚕。二、蚕的成长与蜕皮    :蚕抬着头,不吃也不动,称为『眠』。蚕脱皮从头开始慢慢向后落,乍看之下,彷彿两条蚕接在一起。蚕在第一次蜕皮后,给隔六、七天『眠』一次,每蜕皮一次,食量就会逐渐加,身体也渐大,蚕的一生『眠』了四次。   三、蚕的吐丝与结茧:蚕吐丝前,不再吃东西,身体也会变短些。蚕喜欢在小格子或盒子的角落吐丝。 蚕吐丝将自己包裹在椭圆形的小空间里,这个由蚕吐丝所做成的小空间,我们称它为『茧』。蚕吐完丝后在茧里做最后一次的蜕皮,变成蚕蛹,成浅棕色且颜色会逐渐加深,蛹在茧里面。四、蚕的羽化与繁衍:茧里的蛹羽化成蛾,牠会排泄硷性的液体,溶解蚕丝,然后从湿润的一端钻出来。 蚕蛾不再改变!他们是蚕爸爸和蚕妈妈,为了延续下一代,他们交配和产卵。雄蛾在交配后不久便死亡;雌蛾在产卵后开始不吃东西而死亡;而交配后所产下的卵,经过孵化后,会变成以蚕,渐渐长大成为新的一代。请参看如下链接中图文并茂的解说: 引用: [1] 蚕的成长过程(网页)关键字: 蚕的成长过程 [2] 6a2ce828.jpg(图片)66.79.180.18 - 450x296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像蚂蚁,我们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变成白色,一段时间 后她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她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 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五岁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并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 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 交尾,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吃桑树叶的叫桑蚕.吃柞树叶的叫柞蚕.长大后它就吐丝结茧,变成成虫---蚕蛾. 收到蚕种后,将蚕种放置在准备好的养蚕盒中,蚕盒一般用普通纸盒即可,但要保证蚕盒干净无异味。蚕种从出库之日起,在温度为21-29摄氏度的室温环境下,约11天左右(包括寄送时间)自然孵化成蚕蚁。 蚕蚁出壳后约40分钟即有食欲,这时就要开始喂养过程了。将准备好的新鲜的嫩桑叶从冰箱中取出来,等桑叶恢复到常温,用刀切成小块放入蚕盒中,蚕蚁会自动爬到桑叶上进食。蚕从孵化出壳到上山结茧一般要经过27天左右(分为5龄)。一至三龄蚕宜选用较嫩的桑叶喂养,四五龄蚕可用普通桑叶。 蚕适合于在温度范围为22-29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7摄氏度左右。一条蚕一生所吃的桑叶在25克左右。如喂养40条蚕,只需1千克桑叶。但在实际喂养过程中,会有些桑叶浪费,这样需要的桑叶就会多一些。 蚕经过五龄后就要停止吃桑叶,开始寻找合适的地方吐丝结茧(也叫上山结茧)。农村一般使用稻草扎成的草山或松树枝条作为蚕山。作为宠物喂养的蚕,可用一个纸盒子分成许多小格来代替。 养蚕注意事项 一、桑叶保鲜 1、把桑叶放置在冰箱冷藏室(5摄氏度左右),以防变质。 2、扎紧塑料袋口,减缓桑叶干燥和脱水的时间。 二、蚕的喂食 1、从冰箱取出的桑叶,需等几分钟,使桑叶恢复到常温后再喂食。 2、桑叶不要水洗,保持自然状态。 3、二龄小蚕的喂食,请选用较嫩的桑叶,每日1-2片。 4、喂养的时间可选择上午或中午。 三、其它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抓蚕,应用毛笔的软毛去赶; 2、每日做好蚕房的打扫工作; 3、蚕房应放在阴凉的地方(25摄氏度左右)。 家蚕俗称桑蚕、白蚕、属鳞翅目蚕蛾科完全变态昆虫。它在我国,3000年前就已成功驯化,成为家样小动物。它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及其排泄物都是中药的药用佳品。家蚕成虫的体长一般为1.8~2.5厘米,翅展3.5~4.5厘米。它头部较小,有黑色复眼,体翅2对,为白色。口器退化,下唇有小细须。前翅顶角及外缘突出,为三角形,较大,有3条横纹,前翅反面中室端横脉明显。后翅较小,略呈圆形,有2条平行线,腹部及背部中央有较长的白色丛毛。磁蛾触角灰色,较长;雄蛾的触角为黑色,比雌蛾长,足部有黑褐色爪。雌蛾腹部粗壮,末端钝圆;雄蛾腹部瘦窄,末端较细小。家蚕的卵呈椭圆形,略扁平,一端较小。卵在刚产下时表面隆起,以后逐渐出现凹陷,俗称卵涡。幼虫呈圆筒形,腹部腹面有雄、雌性生殖芽。刚孵化时为黑褐色,形似蚂蚁,俗称蚁蚕。以后逐渐长大为小蚕或稚蚕,再长大些则为大蚕,体色逐渐变为灰白色,有暗色条纹,疏生黄褐色短毛。幼虫除头部外,由13个体节组成。其头部小而坚硬,有单眼和触角、唇颚及吐丝管。成长发育至末龄期,逐渐停食,躯体收缩,渐呈透明,变成“熟蚕”,开始吐丝结茧。到大蚕期,可从生殖芽来区别雌雄。成熟的幼虫,体长为6~7厘米,通体白色。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养蚕的过程从胚胎发育到熟蚕,一个完整的养蚕过程大致要经过哪几个阶段...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养蚕的过程从胚胎发育到熟蚕,一个完整的养蚕过程大致要经过哪几个阶段...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
养蚕的过程从胚胎发育到熟蚕,一个完整的养蚕过程大致要经过哪几个阶段...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
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蚁蚕: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毫米,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蚕的眠性 :蚕宝宝食桑量极大,因此,长得很快,体色也逐渐变淡.但它的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禁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具有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饲养的蚕属四眠性品种.
蚕龄: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厘米,体重可达蚁蚕重量的1万倍左右.
熟蚕:蚕宝宝到了五龄末期,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这样的蚕就称为熟蚕.
成虫期结茧:人们把熟蚕放在特制的容器中或蔟器上,蚕便吐丝结茧了.
结茧可分为四个过程: 1、熟蚕先将丝吐出,粘结在蔟器上,再吐丝连接周围蔟枝,形成结茧支架,即结茧网.茧网不具备茧形,只是一些松软凌乱的茧丝层,以作为结茧的支架.2、蚕结制茧网后,继续吐出凌乱的丝圈,加厚茧网内层,然后以S型方式吐丝,开始出现茧的轮廓,叫做结茧衣.茧衣的丝纤维细而脆,排列极不规则,丝胶含量也多.3、茧衣形成后,茧腔逐渐变小,蚕体前后两端向背方弯曲,成“C”字型,蚕继续吐出茧丝,吐丝方式由S形改变成∞形,这就开始了结茧层的过程.4、当蚕由于大量吐丝,体躯大大缩小时,头胸部摆动速度减慢,而且没有一定的节奏,吐丝开始显得凌乱,形成松散柔软的茧丝层,称为蛹衬.
蚕蛹:蚕上蔟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专业工作者能够从蚕蛹腹部的线纹和褐色小点来判别雌雄.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来了.经过大约12到15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呈土褐色时,它就将变成蛾了.
蚕蛾(成虫):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蚕蛾的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胸足及两对翅;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翅膀飞快地振动,寻找着配偶.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2.1《蚕卵里孵出新生命》教学设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0.50
&&¥0.5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1《蚕卵里孵出新生命》教学设计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蚕卵里孵出新生命》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0.50
《蚕卵里孵出新生命》教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三下第二单元第1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首案编写者:闫利青
【教学内容】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单元第22--23页。
【教材分析】
本节在教科书中共两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蚕卵”,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教学重点是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学生平时见过不少动物,他们养过蜗牛、金鱼等,对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有自己感性认识的。教科书首先是引导学生回忆三年级上学期学过的相关内容,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了解学生对生命周期的初始认识。第22页是蜗牛的几个生长阶段,分别是卵、蜗牛交尾、成年蜗牛和蜗牛产卵。
【学生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三年级孩子基本上没有养过蚕,没有直接的养蚕经验,但是通过和别人了解,他们知道蚕吃桑叶,蚕会吐丝,蚕会变蛾子,蚕有蚕卵等。
三年级学生刚刚进入科学课学习半年,虽然有观察动植物和记录的经历,但是记录描述等能力还处在入门阶段,所以我们要求不能高,只要能坚持记录就可以,尽可能要求每个孩子坚持记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蚕卵的颜色。
2.知道蚕卵里是有生命的,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知道蚁蚕如小蚂蚁大小、颜色黑或微棕色、有毛等外部特征。
过程和方法:
1.了解并掌握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蚁蚕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蚕卵等知道蚕卵孕育着新生命以及蚕卵是蚕蛾产出来的,要进行科学记录才能记录下小蚕的生长发育变化,学习坚持长期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
蚕的养殖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测量法等。
【课前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蚕会吃桑叶,蚕是白色的,蚕会变蛾子……
有同学了解了一些关于蚕的知识,知道蚕的生命就是由蚕卵开始的,而且更多同学迫不及待想要养蚕,和小蚕交朋友,从今天开始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养蚕。
【设计意图: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展示的平台。】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蚕卵
(1)蚕的生命由蚕卵开始,你想认识蚕卵吗?出示一张蚕卵。
(2)如果给你一张蚕卵,你想用什么方法去观察?(看,放大镜看,摸等)(3)你想从哪些方面去观察蚕卵?
(4)板书:颜色……
      大小……
      形状……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明确观察蚕卵的具体方法。】
(5)出示记录单,提观察要求:仔细观察蚕卵,把我们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看哪个组的发现多,观察完有时间可以尝试画一个蚕卵。(提示:不要忘了填好表头。都完成了以后也可以观察大屏幕投影上放大的蚕卵,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能力和观察兴趣。】
(6)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
2.让学生自己分组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1)汇报发现。
要求:把自己组的发现按表格汇报清楚,表达要完整。最后说一说你们组共有几点发现。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他们发现有哪些和你们的相同,呆会再汇报时就不要再重复。看哪些发现和你们的不同,可得好好学习,看是不是这样?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听讲解知道蚕卵是有生命的。】
(2)汇报中预计处理:
如果孩子说蚕卵和小米粒一样大,或小,或大,追问你确认吗?为什么这样说?然后出示小米粒放在蚕卵旁边放大到屏幕上进行比较,让孩子亲眼观察到小米粒大些,并提示:科学观察也是非常严谨的,要实际动手做,而不是靠感觉说话的。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科学严谨的教育。】
如果孩子出示的数据,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量的,明确量圆直径的方法,及估算圆面积的方法。
有说表面是毛的,有说无毛的,让孩子自己再看一眼,表扬孩子观察的仔细。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继续观察蚕卵的兴趣 。】
如果汇报蚕卵不同颜色的,讲解:蚕卵确实有白色,白色的我们很多人发现里面空了,是小蚕出去了,还有紫褐色,黑色,灰色等不同颜色,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个秘密,留待你今后观察中自己去发现。
【设计意图:调动仔细观察兴趣,促使其有目的观察调动学生有目的去观察蚕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小结:同学们有那么多细微的发现,可见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给自己鼓鼓掌。
3.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1)蚕卵拿到手了,很多同学心里在想:小蚕什么时候出生呀?出生的小蚕什么样啊?老师告诉你,只要温度适宜,这些小蚕很快就会出生了。
(2)预测:你认为出生的小蚕什么样?孩子发挥想象进行猜想。
板书: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预测
(3)观察小蚕:
师:那你想不想亲自观察一条刚出生的小蚕到底什么样?
师出示小蚕,演示用毛笔刷小蚕,要求要爱惜,动作要轻柔。出示记录表单提观察要求:像刚才一样仔细观察,把发现及时记录在下边的表格里,可以尝试再画一条小蚕。
组长领材料:毛笔、培养皿。
(4)汇报记录:比一比哪组倾听最好,不重复别人的发现。
(汇报内容略)
(5)小结:同学们对这么小的小蚁蚕能够细致入微的观察,真了不起!当然我们更该感谢蚕卵、小蚕,为我们带来这么多惊喜,生命多么美丽!每个蚕卵都是一个新生命,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们。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仔细观察的兴趣,促使其有目的观察小蚕,并适时的进行爱生命教育。】
&4.出生的准备:
(1)提问: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 首先要给它一个安定的家。
(2)出示两个盒子,一个塑料透明上面有透气孔的,一个薄纸的。你认为哪个盒子更适合小蚕呢?为什么?(保湿、透气、安全)生讨论。
(3)出示桑叶、莴苣叶,介绍给学生小蚕爱吃的叶子。演示如何取嫩叶子给小蚕吃。
(4)出示《养蚕小窍门》。小蚕其实是一种比较娇气的动物,我们必须要小心呵护它。课后我们自己好好读一读,遇到问题就去里面找办法。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的重点是为蚕的出生做准备。具体来说要准备一个盒子作为蚕的“房子”,还要在盒盖上扎些小孔。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养蚕的方法。】
(3)讨论:为什么要在盒盖上扎小孔呢?要求学生明确小蚕需要新鲜空气。
(4)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
(指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蚕卵的变化。具体来说观察小蚕是怎样孵出的,刚孵出的小蚕是什么样的?用日记形式把它记录下来。)
强调:每一个蚕卵都是一个新生命,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惜它。要求学生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需要一定的温度)
【设计意图:教育学生有目的观察、记录。】
三、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想不想知道小蚕将来会什么样?会有哪些变化呢?猜想一下。颜色、长度等。讨论:如何才能让别人知道我们的小蚕确实生长了变化了?
出示记录单,让孩子观察、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小结: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兴趣,授之以渔。】
【板书设计】&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颜色:淡黄色或紫黑色&
&观察蚕卵&
大小:芝麻粒大小(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形状:扁圆形(很像小米粒,中心处凹下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雄蚕蛾的泡酒正确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