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翻译成汉字xd股票是什么意思思?

公元819年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公元819年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公元819年,(鸡年);唐元和十二年;南诏全义二年;吐蕃彝泰三年;日本弘仁八年;渤海国朱雀五年。;张仲素卒;田弘正东阿大捷;诏诸道外镇兵并令刺史统辖;韩弘入朝;李渤奏两税摊逃之弊等历史事件。代&&&&指丁酉年起&&&&因本年发生了柳宗元卒
迎凤翔法门寺塔“佛指骨”到京师,历送诸寺,供人瞻礼。刑部侍郎韩愈上疏谏,力陈佛不足信。宪宗怒,欲杀愈,因裴度等谏,贬为潮州刺史。平卢都知兵马使刘悟杀李师道,归朝廷。代宗广德以来五十余年河南北藩镇跋扈之局至此一段落。分平卢地,郓、曹、濮为一道,淄、青、齐、登、莱为一道,兖、海、沂、密为一道,分设节度,观察等使。此后平卢专指淄、表。移刘悟为义成节度使。因横海节度使乌重胤建议,诏诸道节度使、都团练、都防御、经略等使,所统支郡兵马,均归刺史管领。宣武节度使韩弘因兖、郓已平,入朝,自请罢镇留京师。沂、海、兖、密州观察使王遂严酷,将卒愤怨。兵士王弁等杀遂,称留后。牟旋被诱杀,将卒被杀者一千二百人。程异死。异字师举,京兆长安人。裴度罢相。皇甫罢相。皇甫镈、引同年进士令狐楚为相。库部员外郎李渤言州县户口逃亡严重,皆由将逃户税摊派给邻户,致驱迫俱逃。吐蕃围攻盐州。灵武牙将史奉敬绕出其后,以二千五百人破吐蕃十五万众。黄少卿自贞元以来屡次反覆,岭南发兵镇压,士兵疫病死者不计其数。安南乘之,杨清起事陷都护府(治今河内)。苏州宝带桥建于本年,凡五十三孔,长三百十六米。柳宗元卒  元和十四年(八一九)十一月,柳州刺史柳宗元卒。宗元,字子厚,河东解县(今永济)人。  张仲素卒  张仲素,字绘之,河间(今)人,贞元十四年(七九八)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工诗,诗作有《春闺思》、《秋闺思》、《塞下曲》等。元和十四年(八一九)卒。遣吐蕃来使归国  吐蕃派使臣论短立藏来唐结好,未及返回,又入侵河曲(今、内蒙沿岸)。朝臣以吐蕃背信弃义,请求诛杀其来使。宪宗不许,认为其国失信,其使何罪!元和十四年(八一九)正月十一日,遣吐蕃使臣论短立藏等返国。  韩愈谏迎佛骨  元和十四年(八一九)正月,宪宗遣宦官赴法门寺迎佛骨至长安,留宫中供奉三日,然后送各个寺院供奉。长安王公百姓瞻视施舍,唯恐不及。刑部侍郎上表切谏,认为,佛教本夷狄之法。自黄帝至禹、汤、周文王、武王,皆能长寿,百姓安乐,而当时未有佛法。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其后战乱频仍,王朝短命。宋、齐,梁、陈、北魏尊佛愈诚,年代愈短。唯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次舍身入寺,然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今南京城内),其国不久即灭。  分淄青为三道  元和十四年(八一九)二月,刘悟夜袭郓州,杀李师道,平定淄青。十七日,宪宗命户部侍郎为淄青宣抚使,分割淄青十二州土地。于陵按视淄青图籍,据诸州土地远近、士马众寡、仓库虚实,拟分为三道:以郓、曹、仆为一道(今东平西北);淄、青、齐、登、莱为一道(今山东益都);兖、海、沂、密为一道(今山东)。宪宗准奏。三月十日,以华州刺史马总为郓曹仆等州节度使。十一日,以义成节度使薛平为平卢节度、淄青齐登莱等州观察使。以淄青行营供军使王遂为沂海兖密等州观察使。  乌重胤奏河朔藩镇割据因由  元和十四年(八一九)三月,横海(今沧州东南)节度使乌重胤上奏,以为河朔藩镇之所以抗拒朝命,割据跋扈六十余年,原因在于节度使各于州县设置外镇兵,由镇将统率兵马,刺史失其兵权。若使刺史掌兵,则节度使即使如安禄山、史思明骄横跋扈,必不能据一州而叛。乌重胤奏称,横海所管德(今山东)、棣(今山东东南)、景(今河北西南)三州,已将外镇兵交刺史统辖。  诏诸道外镇兵并令刺史统辖  元和十四年(八一九),宪宗以相继平定淮西、淄青等镇叛乱,遂欲削除诸道节度使职权。四月十九日,诏令诸道节度使、都团练使、防御使、经略使所管支郡,除其治所州郡外,各州所置外镇兵马,并令刺史统辖。凡周边与蛮夷少数族接壤之地所建城镇,与州郡无关者,不在此限。  程异卒  元和十四年(八一九)四月廿四日,工部侍郎、同平章事、诸道盐铁转运使程异卒。程异,字师举,京兆长安人。十三年九月,与皇甫镈同拜相,仍领盐铁转运使。异知西北边军政不修,建议置巡边使,请自行。议未决而卒。异善理财而家无余财,颇为时所称。  韩弘入朝  宣武(今河南开封)节度使韩弘在镇二十余年,四州赋税皆据为已有,未尝上供。十四年(八一九)二月,唐廷官军平定锱青李师道,韩弘畏惧。七月二日,弘率宣武牙校千余人入朝,献马三千,绢五千,杂缯三万,金银器千余件。其库厩尚有钱百余万缗,绢百余万匹,马七千匹,粮三百万斛。弘屡上奏辞职,宪宗准奏,授司徒、兼中书令,以吏部尚书张弘靖为宣武节度使。  沂州军乱  元和十四年(八一九),兖海沂密(今山东)观察使王遂以李师道初平,人情未安,专以严酷治理,所用刑杖大于常时;盛夏时使役士卒营缮府舍,督责峻急,将士愤怒。七月十五日,役卒王弁等五人于沂水沐浴,密谋作乱,约事成后推弁为留后。十六日,王遂与监军、副使饮宴;中午,当值卫兵亦休息,王弁等五人突入卫兵房中取弓刀等,射杀副使张敦实。王遂狼狈欲逃,被弁擒拿,数其罪而斩之。弁自称留后,召集将吏参拜祝贺,众莫敢不从。  曹华诛郓州士卒  元和十四年(八一九)七月,沂州役卒王弁作乱,杀观察使王遂,宪宗认为李师道郓州士卒蓄意作乱,凶残之态未灭。廿八日,以棣州(今山东惠民东南)刺史曹华为沂海兖密节度使,命其率棣州兵赴任。同时,以王弁为开州(今四川)刺史,于途中设计擒斩。曹华率兵至沂州,以好言安抚将士,众皆不疑。上任三日,设宴慰劳将士,棣州兵千人伏于帐下。华以优赏为名,命郓州兵立左,沂州兵立右,士卒分别站定,命沂州兵先出,遂闭门,伏兵皆出,杀郓州兵一千二百人,无一逃脱。  郗士美卒  元和十四年(八一九)八月廿二日,陈许(今河南)节度使郗士美卒。郗士美,字和夫,兖州金乡(今山东)人。少好学,历任藩镇幕僚,迁坊州(今陕西)刺史。永贞二十年(八0四)擢任黔中(今四川)经略使。夷獠作乱,士美设奇计讨平,以功封高平郡公,迁京兆尹。元和六年(八一一),出任昭义(今山西)节度使,削除前任弊政数端。元和十一年,朝廷征讨成德,(今河北)王承宗,诸镇兵十余万逗留不前,士美斩大将王献,亲擂鼓督战,大破成德兵于柏乡(今河北),威震两河。迁检校刑部尚书、陈许节度使。卒年六十四岁。  李渤奏两税摊逃之弊  元和十四年(八一九)八月,陈许节度使郗士美卒,宪宗命库部员外郎李渤为吊祭使。渤回朝奏称出使路经渭南(今陕西),闻长源乡旧有四百户,今才百余户,阌乡县旧有三千户,今才千户,其他州县亦与此相似。户籍流失如此之多,原因在于百姓逃亡,地方官吏即以其两税摊于邻居,邻居不堪负担,亦随之逃亡。李渤请宪宗下诏,杜绝摊逃之弊,以逃户家产抵税;不足,即予赦免。如此数年,百姓当即归农。宰相皇甫镈不听,渤遂托病归东都。  奇计解围盐州  元和十四年(八一九)十月,吐蕃节度使论三摩、宰相尚塔藏、中书令尚绮心儿率军十五万,围攻盐州(今陕西),党项亦出兵相助。盐州刺史李文悦竭力坚守二十七日,城欲陷。灵武(今宁夏西北)牙将史敬奉请求朔方节度使杜叔良给兵三千人,带三十日干粮,深入吐蕃境内,以解盐州之围。叔良给兵二千五百人。敬奉出兵十余日,渺无音讯,朔方人以为其全军覆没。不久,敬奉从小道绕吐蕃军后,吐蕃大惊溃归,敬军奋击,大破敌军,杀伤不可计数,遂解盐州之围。  郑余庆请抽文官俸禄修国子监  元和十四年(八一九)十二月六日,国子祭酒郑余庆奏请,凡现任一至九品文官及出使在外而兼京正员官者,每月俸禄一贯,抽取十文钱(即百分之一),修国子监。宪宗准奏。  崔群罢相  元和十四年(八一九)七月,群臣上宪宗尊号,皇甫镈欲增“孝德”二字,宰相崔群认为尊号有“圣”字,则孝在其中。镈向宪宗告状说:“群于陛下惜‘孝德’二宇”,宪宗怒。皇甫镈时为判度支,屡不按时支付边军衣粮;所给衣粮又多陈腐,不能服用,士卒怨怒,流言欲作乱。邠宁(今陕西)节度使李光颜忧惧,欲自杀,派人向宪宗上告,宪宗不信。崔群亦以此情上奏。皇甫镈密告崔群煽动人情。以此二事,十二月十一日,宪宗罢崔群相,出任湖南观察使。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SAVE CONFIGURATION CHANGES AND EXIT NOW 中文意思是什么我的电脑上按出来的 帮忙翻译翻译看看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SAVE CONFIGURATION CHANGES AND EXIT NOW 中文意思是什么我的电脑上按出来的 帮忙翻译翻译看看
SAVE CONFIGURATION CHANGES AND EXIT NOW 中文意思是什么我的电脑上按出来的 帮忙翻译翻译看看
保存配置更改并退出
保存编排更改并马上退出这数字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这数字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
求解140511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687  对不起 771345 请你相信我   716 起来吧   71626 请你留下来   
请你让我依靠一辈子7186 七零八落    7187请你别走  71885 请你帮帮我    721    亲爱的729  去喝酒     7319 天长地久 737421今生今世爱你   今生今世伴你左右73817 情深怕缘浅   741 气死你   7418695其实你不了解我 745    气死我745421其实我是爱你  7474174 去死去死你去死   74839 其实不想走   756 辛苦了765  去跳舞      7758521 亲亲我吧我爱你   7678 吃饱了吗     亲亲你抱抱你我爱你         7731心心相印  7752 亲亲吾爱     775885  亲亲我抱抱我77543 猜猜我是谁   77895 紧紧抱着我 786 吃饱了      7998    去走走吧88116 不理你了   8113 伴你一生    8174 把你气死    8184 BABY   819 保龄球 811176****514   不要在一起了.
1314一生一世 740气死你 596我走了456是我啦 7998去走走吧 53770我想亲亲你53719我深情依旧 25184爱我一辈子 520我爱你0594184你我几是一辈子 220225爱爱你爱爱我 584520我发誓我爱你246437爱是如此神奇 1314925一生一世就爱我 594230我就是爱想你360想念你 2010000爱你一万年 1372一厢情愿259695爱我就了解我 078你去吧 74839其实不想走20999爱你久久久 5871我不介意 82475被爱就是幸福775885亲亲我抱抱我 08376你别生气了 3307778想和你去吹吹风095你找我 8006不理你了 25873爱我到今生20863爱你到来生 3399长长久久 1573一往情深234爱相随 20863爱你到来生 3456相思无用35925想我就爱我 1509一起走走 5366我想聊聊246饿死了 918加油吧 8013伴你一生04551你是我唯一 51396我要睡觉了 0487你是白痴995救救我 我爱你生生世世不变心 88拜拜748去死吧 537我生气 3030335想你想你想想我1392010一生就爱你一人 53880我想抱抱你 3344520生生世世我爱你数字恋爱1119425 你依旧是爱我   12746 你恶心死了    12825 你爱不爱我    13456 你相思无用1437  你是神经      14517 你是我氧气    14527 你是我爱妻    14535 你是否想我14551 你是我唯一    1456 你是我的     14567 你是我老妻    1457 你是我妻145692 你是我的最爱   1487 你是白痴     1487561 你是白痴无药医1564335你无聊时想想我  1594184 你我就是一辈子  165 原谅我     16537 你惹我生气17382 你欺善怕恶    1748 你去死吧     17868 你吃饱了吧    18056 你不理我啦1837  你别生气     18376 你别生气了    195  你找我      198  你走吧1240  最爱是你      1314 一生一世     1314925一生一世就爱我 1372 一厢情愿1392010一生就爱你一个  1414 意思意思    147  一世情      1573 一往情深1711  一心一意2210   爱你哦       21111 爱你一亿年    21161 爱你一万年    211701 爱你一千年21184 爱你一辈子    2131999 爱你想你久久久 2137 为你伤心     21475 爱你是幸福20609 爱你到永久    207374 爱你七生七世 21863 爱你到来生   21999 爱你久久久221225 爱爱你爱爱我   230   爱上你     234  爱相随      135   要想你241   爱死你       246   饿死了     246437爱是如此神奇  25184 爱我一辈子25873 爱我到今生    25910  爱我久一点   259695爱我就了解我   259758 爱我就娶我吧2627  爱来爱去      282   饿不饿     2925184爱就爱我一辈子 296   爱走了3311   想你哦       31921  想你就爱你   319421 想你就是爱你   3113 想你一生311  先依你       3707 LOVE(BP倒过来看) 32112 想念你的爱    32169 想爱你很久3217778想和你去吹吹风  331335 想想你想想我  3344  生生世世     3399 长长久久356   上网了       35911 想我久一点   359258 想我就爱我吧    361 想念你369958 神啊救救我吧   3731 真心真意      39 THANK YOU4441295 谢谢你爱过我   4422335 时时刻刻想想我   4457 速速回机   456 是我啦461  思念你5505  SOS    517681 我一定要追你    511 我依你(我已来)   51121 我依然爱你51195 我要你嫁我 51396我要睡觉了     514 无意思         515216我已不爱你了51621 我依然爱你 51821我已不爱你     518721 我一辈子爱你    51921 我依旧爱你51930 我依旧想你 520 我爱你        5211314 我爱你一生一世  521*010000 我爱你--一万年 我爱你生生世世不变心     52194  我爱你到死    521  我愿意5231 我爱上你  5241 我爱是你      52416  我爱死你了    526  我饿了5261 我暗恋你  531 我想你       531184 我想你一辈子    我想和你去吹吹风53416我想死你了 我想我已经爱上你 5361 我想念你      5366 我想聊聊5376 我生气了   53719我深情依旧     53771  我想亲亲你    53782 我心情不好53881我想抱抱你 53981我想揍扁你     541186 我是你女朋友   54133 我是你先生5416 我是你的   5417 我是你妻      54164  我是你老师    54174 我是你妻子54186我是你八啦 5421 我只爱你      54335  无事想想我    543721我是真心爱你54431我时时想你 5452831无时无刻不想你 546   我输了       5461 我思念你5491 我去找你  54921 我始终爱你     我无时无刻伴你左右555 呜呜呜    55646 我无聊死了    556521 我不能不爱你   558 午午安55926我有多无聊 5621 我很爱你      我若爱你我就是白痴  5631 我很想你564335无聊时想想我   5671 我要娶你   571   我气你       57351 我只在乎你57386 我去上班了 57410 我心属于你    574839 我其实不想走   57521 吾妻我爱你576  我去了   5776 我出去了      578   补习班       58  晚安584521我发誓我爱你              我发誓生生世世我爱你   586 我不来587  我抱歉   5871 我不介意      592   我好饿       59241 我最爱是你59421 我就是爱你 59431 我就是想你    59521  我永远爱你    596  我走了5976 我到家了6619  到永久    6121 懒得理你   6785753 老地方不见不散    6868 溜吧.这样写总有一天 TA自己也会忘记 当时写这个是什么意思又是因为什么 不清楚 就是不清楚.!溜吧。。无意思       82475 被爱是幸福   825 别爱我837 别生气     8384 不三不四   85  帮我      85941 帮我告诉他  885 帮帮我861 不理你     865 别惹我     8716 八格耶鲁--混蛋 881 拜拜唉    8834761 漫漫相思只为你       886 拜拜罗     898 分手吧 9912535 求你爱我想我   917753 叫你去吃午餐   9189 求你别走   911 就依你918  加油吧       921  就爱你       9213 钟爱一生   931 好想你 93111 就想见见你    941194 告诉你一件事   95  救我      98 早安987  对不起      
求求你一生一世别抛弃我     9918875 求求你别抛弃我995   救救我       9958 救救我吧这样可以么不晓得你从那翻来的白痴问题写这个人也是白痴
应该是“我”的意思吧
具体点可以么
其他类似问题
数字翻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八一九事件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八一九事件
八一九事件,又称“苏联政变”、“八月政变”,是指日至8月21日在苏联发生的一次政变,当时苏联政府的一些官员企图废除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政变是苏联共产党强硬成员。他们相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计划太过分,并认为他正商议签订的《新联盟条约》过于分散权力给与众。虽然此次政变在短短三天内便瓦解,并且戈尔巴乔夫恢复权力,可此事件粉碎了戈尔巴乔夫对苏联至少在一较松散体制下维持一体的希望。别&&&&称“苏联政变”、“八月政变”地&&&&点苏联
日,副总统发布命令宣布,由于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行使国家全部权力,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由、、国防会议第1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国防部长、内务部长戈、主席等8人组成。该委员会发布《》,称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政策已经走入死胡同, 国家处于极其危险的严重时刻。委员会连续发布两道命令,要求各级政权和管理机关无条件地实施,并暂时只允许《》等9家报纸发行。
同日,举行会议,表示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作出的决定。联邦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总统拒不服从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号召举行政治罢工,抗议亚纳耶夫等人发起的行动。20日,实行宵禁。21日,戈尔巴乔夫宣布已完全控制了局势,并恢复了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苏联国防部决定撤回部 署在实施紧急状态地区的部队。苏联内阁发表声明,表示完全执行总统的指示。22日,戈尔巴乔夫从返回莫斯科,立即撤销了由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或个别成员颁布的一切决定;解除该委员会所有成员的现任职务;任命了新的国防、内务部长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等。这次事变后,苏联局势更加复杂化。俄罗斯联邦等乘机从联盟中央手中接管了原属中央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甚至军事部门和权力。苏联一些地方出现反动浪潮。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下令停止各政党和政治运动在军队、内 务部等各级军事机关和国家机关中的活动。他还颁布命令,组成以为首的委员会治理国家经济。日清晨,钟楼上的大钟刚敲完六响,苏联中央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同时报告塔斯社头条新闻: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不可能履行职责。根据,副总统亚纳耶夫代行总统职务,苏联国家的全部权力交给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这一爆炸性新闻,不仅使苏联人感到十分吃惊,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西方各大国领导人纷纷中断休假和外出访问旅行,召集高级助手研究事态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个由政界、军界强有力人物参加和支持的政变,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有三天时间,政变就宣告失败。“政变并非像那样……回答是:根本性的触动了整个社会机体和社会各阶层的。”
——戈尔巴乔夫著《》
戈尔巴乔夫是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最后一届领导人。他于日入主克里姆林宫,从此开始领导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与一个最发达的国家、实行的美国的。戈尔巴乔夫是以姿态登上政治舞台的。起初,苏联老百姓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抱有极大希望。西方也欢迎这位克里姆林宫的新主人。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被西方舆论誉为“苏联各个领域的新一代领导人的代表”,“政治作风可能同他的前任迥然不同”,“戈尔巴乔夫有可能改变莫斯科的基调和方向”。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后,迅速掀起了一股改革“新浪潮”。他所谓的“新浪潮”,不过是把苏联的政治制度由改为资本主义。他试图探讨出一条不同于其他改革的新路子。他首先把改革重点放在和政治体制方面。戈氏最初的改革是要“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其的改革的铺开,戈尔巴乔夫开始怀疑苏联的社会主义,试图寻找一种“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11月初,戈尔巴乔夫在70周年庆祝大会上作报告,对苏联70年的历史和重要人物进行了评价,强调要改变“被扭曲的”。同时应美国一家出版公司之约,戈尔巴乔夫赶写了《》(该书原名题为《改革以及我国和全世界的新思维》),突出地强调“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利益和价值高于一切”。戈尔巴乔夫说:新思维“是深刻思考当代世界现实的结果,是理解到对政治的负责态度必须有科学论证的结果,是放弃了某些从前认为是不可能动摇的公理的结果。”被赋予“”的戈尔巴乔夫准备彻底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充实人权”。他在6月苏联共产党的上所作的报告中宣布:“要根本改变我们的政治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多元化”和“舆论多元化”,要改变共产党的职能,把国家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日,戈尔巴乔夫在《》上发表长篇文章。他说:“如果前几年苏联的改革只是完善过去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必须改建我们(苏联)整个的社会大厦——从到。”他还力主“促进多元化”,提倡民主和三权分立。戈尔巴乔夫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引起了苏共党内和苏联国内的政治分化。苏共党内随即形成了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派”,以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主流派”(自称是“政治中间派”)。同时,社会上还出现了500多个的政党,6万多个“非官方组织”。各种的消长,把戈尔巴乔夫推到风头浪尖之上。戈尔巴乔夫仍能运筹帷幄,纵横捭阖。1990年,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主流派”使用种种手法,贯彻“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戈尔巴乔夫还利用各种派别之间的矛盾,在苏共28大上继续保住了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派”,联合社会上其他反对派,1990年上半年趁“自由选举”之机在一系列加盟共和国和地区夺取政权,特别是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今)等重要城市的也被“激进派”人物掌握。1990年下半年,叶利钦等人正式退出苏共,致力夺取苏联中央政权。在戈尔巴乔夫居于党政主要领导岗位和“激进派”不断进攻的情况下,“传统派”1990年比较被动,在苏共28大上被排挤出领导岗位。此后,“传统派”未出现有号召力的代表人物。戈尔巴乔夫一方面穷于应付派系斗争,另一方面仍忙于,除了改组苏共中央领导机构和大批更换党政干部以外,他还主持进行了政权机构的改革。首先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是最高苏维埃。
1989年5月召开了。1990年3月和12月先后举行了两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对宪法进行了重大修改。修改后的苏联宪法取消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允许和政治多元化,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和议会民主,确立了。戈尔巴乔夫要赋予总统“一切必要的权力,把改革政策付诸实现”。1990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
1990年12月第二次人代会上还决定实行总统直接领导下的内阁制,并设立副总统职务,亚纳耶夫在这次人代会上当选为苏联副总统。总统被赋予远比最高苏维埃主席更为广泛的权力。按宪法规定,总统作为有16项权力。立志于改革“主义”专权的,却把过多的权力集中于总统一人,不仅有悖于其改革初衷,而且增加了个人的责任和风险。总统成为矛盾斗争的焦点。时间进入1991年。年初,“传统派”对“激进派”采取了一些反击措施,并对戈尔巴乔夫提出批评和警告。力量对比曾一度向“传统派”倾斜。但是戈尔巴乔夫仍然坚持所谓“政治中间派”的立场。“激进派”则联合民族分离主义势力,鼓动矿工罢工和在一些城市组织游行,要求改组政府和最高苏维埃,实行军队“非党化”和没收苏共财产,并要求戈尔巴乔夫辞职。“政治中间派”的游戏,已经使戈尔巴乔夫。他后来曾说:“当时出现了‘打倒总书记!打倒总统!’的呼声。”
到1991年第二季度,戈尔巴乔夫倒向“激进派”。他对叶利钦作了一系列,其中包括不顾的结果,对已经起草好的联盟条约草案进行修改、改组联盟中央政权。结果,戈尔巴乔夫招来党内的一片谴责。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派”势力猛增。叶利钦于6月12日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7月20日发布“非党化”命令,限期解散机关、企业和军队中的苏共组织。俄罗斯议会通过一些实行私有化的法律。这时,苏联经济严重衰退,1991年负增长达12%,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承认所有加盟共和国的主权,把“”改为“主权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简称“”)准备在8月20日签字。这个新联盟条约一旦签署,至少有5个加盟共和国不再属于苏联,这涉及到苏联国家的完整和统一。
这样,关于苏联的前途、苏共的命运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都以尖锐的形式提到各种政治力量面前,激烈的较量在所难免。日,即“八·一九”事件的前三天,发生了两件引入注目的事件:一、苏联军队党的监察委员会和武装部队党的特别委员会发出呼吁书,呼吁军队中的苏共党员加强团结,保卫祖国;二、曾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苏联总统首席顾问的在《消息报》上发表声明,退出苏共,并警告社会各界:苏共领导正准备进行一场政变。8月18日下午,苏联副亚纳耶夫正在莫斯科郊外苏联总理帕夫洛夫的别墅里参加庆祝帕夫洛夫的一个儿子返回莫斯科举行的晚会。晚会的气氛正浓的时候,克格勃打来电话,说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和克里姆林宫其他领导人需要马上开会讨论一项可怕的。亚纳耶夫和帕夫洛夫立即驱车前往。
与会者除亚纳耶夫和帕夫洛夫以外,还有苏联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政变前戈尔巴乔夫和亚纳耶夫等人拉诺夫,苏联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苏联内务部长普戈,苏联农民联盟主席采夫,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季夫,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苏联总统办公室主任博尔金,克格勃负责苏联领导人安全保卫工作的第九局负责人,苏共中央书记舍宁。除戈尔巴乔夫以外的苏联重要领导人几乎都来了。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在会上说:“发生了重大灾难”。他说,克格勃得到消息,有人要发动武装起义。但他没有说企图搞武装起义的人是谁。他还说,那些人就要包围首都的一些战略要地,其中包括电视台总部、火车站和议员们居住的两个饭店。他还发现一个黑名单,黑名单上列有与会绝大多数人员在内的一些政府官员的名字,这些政府官员和家人都将被处决。普列汉诺夫说,他也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同样的情况,问题的确很严重。同时,苏联总统办公室主任博尔金说戈尔巴乔夫总统病势严重。他和其他几位刚从戈尔巴乔夫的克里米亚福罗斯湾总统别墅回来的人说,他们看到了戈尔巴乔夫,医生不让打扰。博尔金还说:“他可能是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接着,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告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由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国防部长亚佐夫、总理帕夫洛夫、副总统亚纳耶夫、内务部长普戈、苏联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季贾科夫等8人组成。
8月19日凌晨4时,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开始工作。据说,凌晨4时30分,在莫斯科的一位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亲信给俄罗斯电视台一位负责人的家里打电话,预先告知说正在准备一场政变。苏联《新联盟条约》策划者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总统
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8人
苏联副总统
苏联政府总理
苏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苏联国防部长
苏联内务部长
苏联克格勃主席
苏联农民联盟主席
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
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
其他主要相关人员
总统办公厅主任
克格勃保卫局局长
苏共中央书记
国防部副部长
最高苏维埃主席
格涅拉洛夫
  克格勃保卫局副局长
翌日晨6时,苏联中央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正式宣布了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的命令: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责,根据苏联宪法127条,由副总统亚纳耶夫代行总统职务。
莫斯科市民听到亚纳耶夫的命令后,大都十分惊讶,然而却反应冷淡。此后几小时,莫斯科市仍秩序井然。
与此同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国防部长亚佐夫召集各军区司令员开会,并下达指标:根据形势,维护秩序,加强军事设施的警戒;其余情况,注意收听广播和看报。但亚佐夫并没有下达调遣军队的命令。
大约半小时后,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和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三人联名签署了《苏联领导的声明》,宣布从日4时起在苏联个别地方实行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并成立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同时,亚纳耶夫致函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重申苏联信守以前“承担的国际义务”,希望“得到各国人民和政府以及联合国的应有理解”。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作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立宣言和对此次事变的正式解释。《告苏联人民书》说:“由戈尔巴乔夫发起并开始的改革政策,原想作为保障国家迅速发展和使社会生活民主化的手段,却因种种原因走入死胡同。无信仰、冷漠和绝望取代了最初的热情和希望。各级政权失去了居民的信任。……
“苏联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日益不稳定破坏着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昨日,在国外的苏联人还感觉自己是一个有影响的受尊敬的体面的公民。今日,他常常感觉到自己是二等外国人,人们对他常常投以蔑视或怜悯的目光。
“我们呼吁苏联全体公民意识到自己对祖国承担的义务并大力支持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支持在使国家摆脱危机方面作出的努力。”
中午11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第1号决定,要求各级政权机关“确保无条件实行紧急状态”,立即解散非法的机构与武装,禁止游行、集会、示威和罢工等,并提出使经济形势正常化的一些措施。
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是以亚纳耶夫、帕夫洛夫和巴克拉诺夫为核心的。基本上集中了除戈尔巴乔夫以外的党、政、军、工、农等各个方面的要人。国防部、克格勃和内务部的第一把手参加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无疑有利于控制全国局势。以至于当时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特得到苏联“八·一九”事件消息时,也认为历史经验表明,由如此强有力的人物支持的政变很可能成功。
叶利钦登上坦克对人民讲话当时,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拥有相当的支持者。叶利钦很快在俄罗斯议会大厦成立了抵抗指挥部。中午11时46分,叶利钦在俄罗斯议会大厦举行记者招待会,宣读了《告俄罗斯公民书》,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是“非法的”,是“右派反宪法的反动政变”,要求立即召开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呼吁“俄罗斯公民对叛乱分子给予应有的回击”,号召在俄罗斯全境内进行无限期罢工。
在叶利钦和俄罗斯联邦其他领导人的号召下,很快形成了反对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浩大声势。中午12时许,莫斯科上,有人举行集会,开始只有上千人,人越聚越多。集会者宣读了叶利钦的《告俄罗斯公民书》。直到此时,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下,军队开到莫斯科。集会开始不久,一队装甲车从大剧院方向开往跑马场广场。12时30分,示威者在民族饭店前用两辆无轨电车封锁了大街。市中心的所有桥梁上都停着坦克。军队开始在莫斯科市内大规模调动。
中午13时,叶利钦走出俄罗斯议会大厦,登上封锁俄罗斯议会大厦的塔曼师110号坦克,他的几名助手也随其登上坦克。叶利钦发表了演讲,呼吁莫斯科人和俄罗斯全体公民进行反击。
由于莫斯科流传军队要在下午16时进攻俄罗斯议会大厦,示威者从15时30分开始在红色普列斯尼亚河岸的俄罗斯议会大厦旁设置。实际上进攻并没有发生。
下午17时许,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宣布定于8月26日在莫斯科召开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会议将批准在苏联个别地区实行紧急状态的决定。紧接着,亚纳耶夫颁布命令,宣布从8月19日起在莫斯科实行紧急状态,任命莫斯科军区司令上将为莫斯科市卫戍司令,授权他颁布严格规定维持紧急状态必须执行的命令(当日,列宁格勒警备司令也宣布,在列宁格勒及其附近地区实行紧急状态)。
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布第2号决定,决定暂时限制中央、莫斯科市和州的社会出版物。只允许下列报纸出版:《劳动报》、《工人论坛报》、《消息报》、《真理报》、《红星报》、《》、《莫斯科真理报》、《列宁旗帜报》、《农村生活报》。
尽管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主要矛头是针对叶利钦的,但亚纳耶夫等人试图借助宪法的权威,使紧急状态委员会行动合法,迟迟没有对叶利钦和俄罗斯联邦其他领导人采取措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失误。当叶利钦在俄罗斯议会前举行记者招待会时,大厦四周市民极少。如在当时采取措施,叶利钦等人难逃厄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甚至没有切断俄罗斯议会大厦的对外联系,叶利钦还可用国际电话与等外国领导人通话。
叶利钦等俄罗斯领导人对自身的安全也十分担心,叶利钦曾作了最坏的打算。当天下午,叶利钦签署成立业务管理小组的命令。该小组实际上是俄罗斯的“影子内阁”,由俄罗斯联邦副部长理洛博夫、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克夫琴科和俄罗斯联邦国务委员会委员科夫领导,由20多人组成。“影子内阁”被派到俄罗斯中部位于离市70公里处的森林中的备用转播站领导俄罗斯。准备万一俄罗斯议会大厦失守,可组织另一个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
当晚17时46分,亚纳耶夫举行首次记者招待会。参加记者招待会的还有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巴克拉诺夫、普戈、斯塔罗杜布采夫、季贾科夫。亚纳耶夫表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决心“采取最果断措施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并打算提请预定于8月26日召开的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确认实行紧急状态的权力。亚纳耶夫在谈到戈尔巴乔夫时说,戈尔巴乔夫“处于十分安全的状态中,没有受到任何威胁”,“现在正在克里米亚休息和治疗”,希望“戈尔巴乔夫康复后履行自己的职责”。“我的朋友戈尔巴乔夫总统将会归队,我们还将在一起工作”。
晚上,苏联总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政变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帕夫洛夫在内阁晚间会议之后,突然高血压病发作。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决定,在帕夫洛夫患病期间,委托第一副总理多古日耶夫履行总理职务,这对紧急状态委员会是一个不利影响。也有人认为,这是帕夫洛夫撤出政变的一种做法。
在“紧急状态”的第一天里,一切按计划进行。反对者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除俄罗斯联邦外,其他大部分加盟共和国保持相对平静。乌克兰、、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共和国领导人都对事件表了态,虽口径不一,但一般都要求共和国居民保持平静、克制、谨慎,遵守纪律,不受挑唆,不与军队对抗。8月19日21时15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声明,指出国内局势保持平静,居民对紧急状态委员会所采取的措施表示支持,国外也表示某种程度的理解。声明对俄罗斯领导人“直接纵容人们采取违法行动”的“不负责任的、不明智的举动”提出警告。美国等西方大国对亚纳耶夫等人的行动完全持否定态度,纷纷表示支持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同时宣布中止对苏联的经济援助,向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施加压力。
正在休假的美国总统布什午夜被叫醒,听取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斯特的汇报。布什在休假地举行记者招待会并发表声明说:“显然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事态发展,将对苏联社会、苏联同其他国家的关系,包括同美国的关系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斯考克罗夫斯特劝布什,“由如此强有力的人物支持的政变很可能成功”,“我们也不要截断和他们联系的桥梁。”
但主任弗里茨·埃马斯却以情报分析为基础向总统提供了相反结论的报告。埃马斯在得到苏联事变的消息后,迅速到中央情报局总部启动电脑查询近几天来苏军和克格勃的调动部署情况。令他吃惊的是与事前没有什么变化。他对同事说:“嘿,这些家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给总统的报告指出:这次政变是一次不协调的、仓促准备的临时性行动。对事件的后果评估中,他预测克里姆林宫回到保守派手中的可能性是10%,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处于无限期僵持状态的可能性为45%,而政变早期失败的可能性也是45%。
布什在得到一系列情报分析并与助手磋商之后,对苏联事变的措词更加强硬。美、英、法、德、意、日、澳等西方国家统一口径,对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大加谴责,形成围剿之势。美国还利用“美国之音”,转播叶利钦号召推翻亚纳耶夫等人以及布什表示同情的讲话,使叶利钦有了一个向俄罗斯人民发表讲话的重要机会。8月,是苏联和西方首脑休假的季节。戈尔巴乔夫于8月4日来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克里米亚福罗斯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别墅休假。戈尔巴乔夫1985年入主克里姆林宫后就拥有了这幢别墅。他著名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就是1987年休假时在这幢别墅里完成的。
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在这幢别墅里休假,也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为新联盟条约作最后准备。
直到8月17日,戈尔巴乔夫还同叶利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分别讨论了即将签署的新联盟条约和联邦委员会会议的有关事项。他准备8月19日飞回莫斯科,8月20日在克里姆林宫主持新联盟条约的签字仪式,并发表演说。
8月18日中午,戈尔巴乔夫同副总统亚纳耶夫通话,并告诉亚纳耶夫他抵达莫斯科的具体时间,亚纳耶夫答应要去机场迎接戈尔巴乔夫。午餐后,戈尔巴乔夫继续起草预定在新联盟条约签字仪式上发表的演说稿。
下午4时50分,贴身卫士长列夫列也茨进来报告:有一群人要见戈尔巴乔夫总统。戈尔巴乔夫听后心存疑虑,立即问是什么人。因为他没有邀请任何人,事先也没得到有人来访的通知。戈尔巴乔夫马上问卫士长:“那么你为什么让他们进来?”卫士长回答:“普列汉诺夫同他们一起来的。”普列汉诺夫是(即克格勃)负责苏联领导人警卫工作的保卫局局长。卫士长是他的下属,当然不能阻拦,否则卫士不会让人接近总统。
戈尔巴乔夫似乎预感到什么。作为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身边有全套的通讯系统——政府线、普通线、战略通讯线和卫星通讯线。他拿起一个话筒,不通,一连拿起5个话筒,都未接通,也被切断了。戈尔巴乔夫觉得。他首先把所发生的一切告诉了陪同他来度假的他的妻子赖莎·玛克莫芙娜、女儿伊利娜和女婿阿纳托利,并同他们简单商量了应变对策。
戈尔巴乔夫走出来,这时来访者已经进入他的办公室。戈尔巴乔夫认为,这是“一种前所未闻的失敬”。来访者是戈尔巴乔夫总统办公室主任博尔金,苏共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舍宁,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瓦连尼科夫大将,还有克格勃保卫局局长普列汉诺夫。戈尔巴乔夫“命令”普列汉诺夫离开办公室。
戈尔巴乔夫问:“在继续我们的谈话之前,我要问你们,是谁派你们来的?”回答是:“委员会。”
“什么委员会?”
“哦,是为处理国家紧急状态而建立的委员会。”
“谁建立的?我没有建立,最高苏维埃没有建立,谁建立的?”
来访者随即向戈尔巴乔夫摊牌:签署紧急状态令,否则把职权交给副总统。
戈尔巴乔夫说:“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根据是什么?”
回答:“国家的状况——正走向灾难,必须采取措施,需要实行紧急状态——其他措施挽救不了我们,我们再也不能欺骗自己。”
戈尔巴乔夫拒绝了这一要求。他说:“如果有不同意见,让我们到最高苏维埃提出这些问题,让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并寻求解决方案。”
戈尔巴乔夫认为,近年来他不止一次成功地阻止或防止了事情发生危险的逆转。他相信,今天他仍能改变局势。他告诉来访者:“你们和派你们来的人是不负责任的。你们会毁掉自己,但这是你们自己的事,去你们的吧!但是你们也将毁掉这个国家,毁掉我们已经做的一切。告诉派你们来的委员会吧。”
“我们即将签署联盟条约。我们已同各共和国一起,准备就食品供应、燃料和金融问题做出重大的决定,以便尽快稳定政治经济形势,加速向市场经济过渡,给人民以更多的机会在各方面进行发展。我们马上就要达成协议了。当然,我们还没有达成充分协议:双方都没有摆脱猜疑。这种猜疑存在于各共和国和中央的关系中,也存在于各派政治力量和之间的关系中。但是寻求协议是唯一出路。它已经有了眉目,我们已经开始向前迈进。只有一心要自杀的人才会现在在我国实施紧急状态。我同此事毫无关系。”
瓦连尼科夫向戈尔巴乔夫提出:“交出你的辞呈。”戈尔巴乔夫回答说:“这两件你们一件也得不到——把这告诉派你们来的人吧。”
戈尔巴乔夫接着说:“实际上,我有可参会见许多共和国的领导人来讨论这些问题。8月20日我们将签署联盟条约。8月21日将举行联邦委员会会议。我们将在内阁会议上讨论达成协议的事项。我们必须作出某些决定。但不是用你们要使用的方法。”
“这么说,你们明天要宣布紧急状态。此后会怎么样呢?你们能不能至少制定出接下来一天的计划以及以后的几个步骤——再下一步怎么办?国家将拒绝这些措施,不予支持。你们想利用困难和人民的厌倦,你们以为他们准备支持任何一个独裁者……”
戈尔巴乔夫又说:“我建议召开一次最高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在那里解决一切问题。你们对现状担忧吗?我们也都担忧。你们相信需要紧急措施。我持同样的意见……我将捍卫政策的三个主要方向:寻求一致,扩大改革,与西方合作。特别是因为,在这决定性的阶段,其他国家愿意同我们合作。”
赋有使命的来访者当然不会妥协,戈尔巴乔夫也毫不让步。戈尔巴乔夫最后说:“那么就这样吧。没有什么可以再谈的了。回去报告,我绝对反对你们的计划,你们将被击败。”会面就这样结束了。
8月18日晚上,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向普列汉诺夫下令,对戈尔巴乔夫实行隔离并切断他与外界的一切联系。8月19日凌晨4时,克格勃的团奉苏联防空军参谋长上将之命,封锁了戈尔巴乔夫在克里米亚福罗斯湾的别墅。这个团用两辆牵引车切断了别利别克机场的飞机跑道。当时机场上停放着苏联总统的两架飞机:“图——134”型飞机和“米——8”型直升飞机。
被软禁的戈尔巴乔夫心急如焚,他急于知道苏联政局到底变成什么样子。而他除电视外,又没有任何信息来源。后来,他的贴身卫士在服务区找到一些旧的无线电收音机,安上天线,开始收听外国广播。他们居然收到和自由广播电台,又设法收到了美国之音。他的女婿用袖珍索尼牌收音机也收到一个西方电台。他们开始汇集和分析信息,评估局势的发展趋向。
戈尔巴乔夫对自身的安全十分担心。特别是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8月19日记者招待会上答应近期内出示戈尔巴乔夫身体状况的诊断证明之后,戈尔巴乔夫认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会使用一切手段来摧残他的身心健康。
值得戈尔巴乔夫庆幸的是,他的32名贴身卫士仍忠诚于他。卫士们为了戈尔巴乔夫的安全,将整个住地划分了责任区。他们决定拒绝接受每天从外面运来的食物,只靠原存食品和卫士食堂的供应生活,防止加害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多次提出要求:恢复他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派一架飞机送他回莫斯科。这当然没有结果。
8月20日,戈尔巴乔夫向他的助手契尔尼亚耶夫口授了一个的声明。他本人还亲笔写了开头语并签字:1、亚纳耶夫借口我生病不能履行职责而担任起总统的责任,这是企图欺骗人民,因而只能称之为政变。
2、这意味着由此而产生的一切行动都是非法的,没有法律效力。无论总统还是人民代表大会都没有授予亚纳耶夫这种权力。
3、请向卢基扬诺夫同志转达我的要求,紧急召开苏联最高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考虑已发生的局势。因为他们,只有他们,在考虑局势后,才有权决定政府应采取的措施以及付诸实施的手段。
4、我要求立即中止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活动,直到上面所述的决定由苏联最高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作出之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动的继续和措施的进一步升级最终将证明是对各族人民的悲剧,它将进一步恶化局势,甚至将使中央和各共和国为走出危机而进行的共同努力全遭破坏。
米·戈尔巴乔夫(签字)
于克里米亚
日8月20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没有采取什么重大行动。亚纳耶夫发布一项命令,指出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的命令旨在攫取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管理机关的权限和使共和国执行机构享有联盟机关的权限,是违背宪法和法律的,责成俄罗斯联邦所有政权和管理机构及其负责人必须“绝对执行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决定”。命令宣布叶利钦8月19日发布的4项命令“自颁布之日起没有法律效力”。命令要求苏联护法机关的领导人“保证俄罗斯联邦内务、国家安全和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遵守苏联宪法和法律以及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决定”。
莫斯科市卫戍司令加里宁宣布,从8月20日23时起至凌晨5时在莫斯科实行宵禁。
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要求俄罗斯广播电视委员会服从全苏广播电视公司的领导。苏联内务部撤销关于向莫斯科调遣数百名武装学员的命令。
与此相反,俄罗斯领导人及其拥护者在8月20日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上午9时,约5万名游行者聚集在俄罗斯议会大厦旁,表示要保卫大厦。煤矿工人罢工人数增多。中午13时36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副总统、议会代主席、政府总理西拉耶夫联名致信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并要求:在收到信的24小时内会见戈尔巴乔夫;在三天内对戈尔巴乔夫进行有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参加的医疗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公布于众;取消对俄罗斯所有舆论工具活动的限制;在俄罗斯联邦8月21日召开最高苏维埃非例行会议期间停止在俄联邦境内实行紧急状态;将军队撤回原驻地;确保俄罗斯总统不受阻碍地行使职权;停止对俄罗斯领导的威胁,确保他们不受侵犯和自由出入;解散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撤销其所有命令和决定。卢基扬诺夫会见了鲁茨科伊、哈斯布拉托夫和西拉耶夫,答应保证8月21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会议正常进行,进驻莫斯科的军队返回原驻地,保证俄领导人不受威胁。
叶利钦声明,他开始接管俄罗斯境内的武装部队,宣布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8月18日以后发布的所有命令无效。命令部署在俄罗斯境内的苏联军队和克格勃军队原地待命,所有离开原驻地的部队必须立即返回。叶利钦还任命谢尔巴科夫少将为格勒军区司令。下午,叶利钦还先后与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通话,寻求国际支持,呼吁西方要求释放戈尔巴乔夫。
莫斯科市市长、列宁格勒市长索布恰克公开反对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支持叶利钦。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国家事务委员会主席卢金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约有70%的地方政权机关的领导人支持俄罗斯领导。
一些军人开始倒戈。原定于8月20日凌晨3时攻占俄罗斯议会大厦,但因克格勃特种部队“阿尔法”小组拒绝执行命令而夭折(“阿尔法”小组服从克格勃主席并直属苏联克格勃第九局)。驻守在莫斯科周围的多数师的指挥官拒绝出动。驻萨哈林、堪察加等地的苏军表示支持俄罗斯总统。
8月20日,各加盟共和国的形势也发生了不利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变化。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发表正式声明:“宣布紧急状态只能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在没有苏联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的参加下制定出公开违法的文件”。他希望听到戈尔巴乔夫本人的意见,建议立即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讨论政治形势,在10天内召开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总统斯涅发布命令宣布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决定和命令在该共和国境内不具有法律效力。摩尔多瓦总理发布命令,禁止在该共和国发行《劳动报》、《工人论坛报》、《真理报》、《消息报》、《红星报》、《苏维埃俄罗斯报》、《农村生活报》、《莫斯科真理报》。格鲁吉亚总统加姆萨委阿发表呼吁书,要求西方国家支持苏联的民主、多党制以及人民选出的议会和总统。
8月21日是事变的第三天。凌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采取行动。零时的钟声刚刚敲响,空降兵的一队军车从美国大使馆方向驶向俄罗斯议会大厦旁的路障。打头的那辆军车遭到拦阻,士兵对空实弹射击。第一批军车穿过美国大使馆旁的人墙,向新方向开去。20辆装甲车冲破新阿尔巴特街第一批路障,驶向俄罗斯议会大厦。
莫斯科响起了零星枪声。一名试图打开装甲车仓门的青年被击毙。纠察队用帆布蒙住了空降兵装甲车的瞭望孔,迫使一辆装甲车退回新阿尔巴特街下面的隧道里。一些记者围上来,一名少校军官告诉俄通社记者说,今天夜里将进攻俄罗斯议会大厦。为此准备了30辆坦克和40辆装甲运兵车,有近千人将参加战斗。现在武装部队正从列宁大街方向和捷普雷斯坦方向开过来。
但是,军队的装甲运兵车并没有通过由无轨电车构成的屏障,1时30分退回到新阿尔巴特街。在美国有两名叶利钦的支持者被打死,一些人受伤。
此后,军队停止前进。部分军队倒戈,支持叶利钦。军队开始撤离莫斯科。普利沃尔日斯克——军区等一些军区公开表示支持叶利钦。
中午时分,叶利钦在俄罗斯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上宣布:他已经控制了在俄罗斯的武装力量。许多部队,尤其是塔曼步兵师、坎捷米卡师以及空降兵集群已经转向俄罗斯联邦方面并且执行俄罗斯总统的命令。空降兵兵团没有攻打俄罗斯议会,反而保护了这座大厦。叶利钦还向会议通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部分成员已来到莫斯科的伏努科沃机场,要求俄罗斯内务部和克格勃派人立即封锁该机场。
形势急转直下。下午16时,苏联国防部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国防部部务会议决定把部署在紧急状态地区的军队撤回原驻地。莫斯科卫戍司令加里宁发布通告,说在首都莫斯科“实行宵禁是不合适的”。决定从8月21日起解除首都的宵禁。塔斯社还发表通告: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8月19日关于限制中央、莫斯科市和州社会政治出版物出版的规定予以撤销。
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于下午17时决定向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出最后通牒;立即解散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释放戈尔巴乔夫;在全国解除紧急状态。会议获悉克留奇科夫、亚佐夫和季贾科夫等人前去克里米亚会见戈尔巴乔夫的消息后,决定派俄罗斯联邦副总统鲁茨科伊和政府总理西拉耶夫也去克里米亚会见戈尔巴乔夫。
鲁茨科伊和西拉耶夫带了36名全副武装的特种部队民警立即出发,随行的还有苏联安全会议成员京和普里马科夫,几名俄罗斯议员,两名医疗专家。另外还有几名苏联记者、驻苏公使、哈萨克驻莫斯科代表捷米尔巴耶夫。
鲁茨科伊等人在飞机前舱商议了三种作战方案:1.在戈尔巴乔夫别墅10公里处发最后通牒;2.包围别墅发最后通牒;3.突击营救戈尔巴乔夫。鲁茨科伊还在飞机上给司令切尔纳温去电,要示派海军陆战队增援,并保证俄罗斯专机在塞瓦斯托波尔附近的一个军用机场降落。
下午19时,飞机抵达克里米亚别利别克机场。最高苏维埃主席巴去机场迎接,建议先给戈尔巴乔夫打个电话。西拉耶夫说:“我们直接去。”
总统别墅一片寂静。俄罗斯代表团、记者和医生被安排在别墅电影厅等候。有人寸步不离地盯着他们,并告诉他们:卢基扬诺夫、伊瓦什科(苏共副总书记)、克留奇科夫、亚佐夫、季贾科夫等人已先期到达。
半个多小时后,俄罗斯代表团被请到主楼。戈尔巴乔夫先同代表团全体成员见面,然后同鲁茨科伊、西拉耶夫以及卢基扬诺夫、伊瓦什科谈话,没有理睬克留奇科夫、亚佐夫、季贾科夫等人。
晚上21时许,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宣布他已完全控制局势,一度中断的同外部的联系也已恢复,过几天他就可以完全履行总统职责。
深夜,戈尔巴乔夫夫妇、女儿、外孙女和俄罗斯代表成员乘车到机场。戈尔巴乔夫一家乘上了俄罗斯代表团的“图——134”客机,还带上克留奇科夫作人质。卢基扬诺夫、亚佐夫等人乘他们来时坐的飞机。两架飞机同时飞回莫斯科。
8月22日凌晨2时,飞机抵达莫斯科。鲁茨科伊让俄罗斯突击队员下去一人,确信忠于叶利钦的斯坦凯维奇等人在场,才同戈尔巴乔夫等人一起走下飞机。
与此同时,逮捕工作已经开始。亚佐夫走下飞机后,俄罗斯内务部特工人员暗中押送他走进机场大楼。这时俄罗斯内务部长巴兰尼科夫拍拍亚佐夫贴身保镖的肩膀说:“行了,你的任务完成了。”亚佐夫对走在身旁的巴克拉诺夫说:“哎,好像是抓我咧……”
亚佐夫坐进汽车,懊丧地把元帅帽往车座上一扔,咕噜了一句:“哎,晚了一步……”
克留奇科夫被捕时很冷静。执行逮捕令的俄罗斯内务部副部长杜纳耶夫问他:“您知道会受到什么惩罚吗?”答曰:“对我和紧急状态委员会其他成员的审判不会给俄罗斯和苏联带来荣耀。”在机场同时被逮捕的还有季贾科夫。
8月21日下午4时,在政变之初就隐藏在克里姆林宫地下室中的两名忠于戈尔巴乔夫的助手,制服了亚纳耶夫身边仅有的一名卫士,破门而入,闯进亚纳耶夫的办公室。亚纳耶夫问:“每个人都被逮捕了吗?”其中—位——韦尼阿明·亚林骗他说:“是的。”亚纳耶夫解释说,他加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是为了避免流血。亚林说:“我并非授权来此同你进行讨论。”他命令亚纳耶夫不得离开办公室,然后离去。亚纳耶夫神情沮丧,连喝两瓶伏特加后醉倒。次日晨,亚纳耶夫被押走。
苏联内务部长普戈在家里接到有人要来找他的电话,平静地说:“请吧。”15分钟后,俄罗斯内务部的人赶到他家里,普戈已开枪自杀。枪是对着嘴开的,一弹毙命。其妻身中两弹,奄奄一息。
因高血压正在接受治疗的苏联总理帕夫洛夫被就地监护。
没有的批准不受逮捕。8月2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举行会议,同意苏联总检察长的报告,对原巴克拉诺夫、博尔金、瓦连尼科夫、斯塔罗杜布采夫和舍宁追究刑事责任和逮捕。
8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暂停卢基扬诺夫最高苏维埃主席职务。29日,被叶利钦称为“政变军师”的卢基扬诺夫被俄罗斯联邦检察机关关押。超级大国苏联,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了半个世纪的主要角色。然而从1991年“八· 一九”事件后,这个超级大国迅速衰落并开始解体。
戈尔巴乔夫从克里米亚回到莫斯科的当天,就在苏联电视台发表声明,赞扬叶利钦、鲁茨科伊和西拉耶夫在事变中起了“卓越作用”。戈尔巴乔夫复出后,叶利钦地位加强,声望大增。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相互配合,决定建立一个在戈尔巴乔夫看来没有反动势力立足之地的另外一个社会。二人还达成协议:准许在紧急情况下,一方代理另一方的职务。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洗政变者和政变的支持者。除苏联内务部长普戈自杀外,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均已被捕。其余被捕入狱的还有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苏联总统办公室主任博尔金,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瓦连尼科夫,苏共中央书记舍宁,克格勃副主席,克格勃保卫局局长普列汉诺夫,克格勃保卫局副局长格涅拉诺夫,他们都被关在“”监狱(“水兵寂静”是莫斯科的一所普通监狱,正式名字是N3—48/4)。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以俄罗斯副总检察长叶夫根尼·利索夫为首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案”特别侦察小组。并于1992年1月对克留奇科夫、亚佐夫、帕夫洛夫、亚纳耶夫、卢基扬诺夫、季贾科夫、斯塔罗杜布采夫、巴克拉诺夫、舍宁、普列汉诺夫、格涅拉诺夫、瓦连尼科夫等12人提出“进行夺取国家政权阴谋活动”的起诉(后来曾几次开庭审判,均没有结果。日,新选出的——议会下院通过决定对被指控参与1991年“八·一九”事件、1993年“五·一”流血事件和十月事件的人实行大赦,并责成有关部门在6个月内予以执行)。
戈尔巴乔夫在事变后进行了机构大改组。8月23日,戈尔巴乔夫总统正式任命为苏联国防部长、巴卡京为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主席、巴兰尼科夫为苏联内务部长。随后不久,又撤换了这三个军事部门的一批副职。8月24日,戈尔巴乔夫总统还发表了改组内阁的命令,取消内阁,成立一个以西拉耶夫(西拉耶夫仍是俄罗斯政府总理)为首的国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在9月份又改建为仍以西拉耶夫为首的跨共和国经济委员会,负责联盟经济事务。9月上旬,取消了1989年选举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原常设立法机关苏联最高苏维埃改组为新的两院制议会,议员由各加盟共和国重新确定和派出。苏联总统的权限也受到制约。由苏联总统和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组成国务委员会,“共同协商解决涉及各共和国利益的内外政策问题”。
全国掀起反共浪潮。叶利钦认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所有反宪法行动都得到了苏共领导中“新斯大林主义”核心的秘密批准。8月2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发命令,“停止俄罗斯共产党的活动”。根据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和莫斯科市长波波夫的命令,苏共中央大楼被查封。8月23日18时30分,苏共中央大楼正面的党旗被十月革命前俄罗斯的红白蓝三色旗代替。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各共和国内的共产党和地方组织自行决定自己的前途。苏共财产交苏维埃保管。
叶利钦也发布命令,宣布苏共和俄共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均为俄罗斯国家所有。当时仅苏共各种账户就有120多亿和5000多万可自由兑换的外汇。
8月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也通过决议,终止苏共在全国范围内的活动。随之,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或被终止、禁止活动,或被迫自动解散,或在共产党基础上改建新党,有的共产党甚至被宣布为非法。苏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克鲁齐纳跳楼自杀,曾任苏军总参谋长和戈尔巴乔夫军事顾问的元帅在办公室上吊自杀。苏共领导人有的被逮捕,有的自杀,大批苏共党员干部加入失业大军。短短几天,具有93年历史、执政70多年、尚有15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就这样被摧残了。
政变的发动者本想挽救苏联这个濒临解体的超级大国,而政变失败的结果则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苏联原有15个加盟共和国,十分尖锐,只占人口的一半左右。在“八·一九”事变前,三国就要求独立。戈尔巴乔夫试图通过新联盟条约把这些加盟国松散地拼凑在一起,把原来高度统一的国家变成一个国家的联合即邦联。事变后,又有一些共和国要求独立。9月6日,新成立的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立陶宛、、三个波罗的海共和国的独立,这是苏联瓦解的一个突破口。
进入1991年12月,苏联迅速瓦解。12月1日,人口和经济实力占苏联第二位的乌克兰全民公决,赞同乌克兰独立。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的领导人甩开坚持签署新联盟条约的戈尔巴乔夫,共同签署成立“”协议。协议说,“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正在停止存在。”12月21日,除和格鲁吉亚外,11个共和国的领导在哈萨克斯坦的举行会晤,声明这些共和国准备以“平等的创建国”参加“独立国家联合体”,发表了《》。正式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停止存在”,并通知戈尔巴乔夫,取消苏联总统这一职务的设置。
日,世界将记住这一天。上午10时,戈尔巴乔夫来到克里姆林宫总统府,精心准备将于晚上发表的告人民书。下午,戈尔巴乔夫同法国总统、德国总理、英国首相梅杰、美国总统布什通了电话。在宣布辞职前,戈尔巴乔夫签署了最后一道总统令:辞去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晚上19时,戈尔巴乔夫向全国和全世界发表辞职讲话。讲话一结束,他就把发射2.7万个的“核按钮”(一个装有发射密码的1.5公斤的黑色公事包)郑重地通过“独联体”武装力量临时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那面为苏联几代人所熟悉的印有镰刀铁锤图案的在沉沉夜色中最后一次降落下来,苏联历史合上了最后一页。
第二天上午,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正式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1991年的8月19日,一群强硬的保守派“软禁”了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试图夺取对苏联的控制。然而,政变者在控制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机构的同时,却遗漏了部分通信管道,让叶利钦得以将《告苏联人民书》昭告全世界,致使政变流产。在此过程中,尚处于幼年阶段的国际互联网发挥了通风报信的作用。
由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开放,对政治进程带来强大推动力,这样的判断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几乎已成世界共识。而如果根据法新社近日的报道,互联网其实早在20年前就已“登上”政治舞台。这个舞台就是举世震惊的苏联“8·19”政变。
根据日后披露的情况,叶利钦及其亲信在别墅中就已经开始利用传真向外发送这份文件。进入“白宫”后,他们更是利用各种手段全力向外传播。人们很快便惊喜地发现,“紧急状态委员会”根本没有堵死所有信息传播管道,其中就包括互联网。
当时,国际互联网尚处于最初级的发展阶段,一个名为“USENET”的电子布告系统在全世界计算机用户之间承担着发布和共享文件的功能。苏联也有一个进入该系统的入口,就位于莫斯科郊外的研究所。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斯大林时期,最早是开发核技术的重地。到了上世纪80年代,它仍是苏联尖端技术的代表,新近出现的互联网技术自然最先被用到了这里。当时,此研究所的内部通讯网被命名为“列尔康姆”,也是全苏联惟一与国际“USENET”相连的电脑网络。为了提升工作效率,苏联的许多科研单位都懂得利用这个网络接口,与外国科学家互通有无。
法新社的报道指出,当叶利钦及其同僚想方设法向外传播《告俄罗斯公民书》时,其中的一份副本几经辗转,来到了这个电脑中心。可以确定的是,当电脑中心的员工看到文件的内容时,所有人都兴奋异常——他们已从电视中得知了莫斯科的大致情况,许多人都相信,有义务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份《告俄罗斯公民书》,了解政变的真相。于是,文件很快被他们输入了“USENET”系统。在接下来的几小时里,许多西方科学家都通过这个网络得知了这份文件,继而,文件被送到了许多传统媒体的编辑部。结果,在国外媒体随后的广泛报道中,这个电脑中心的名字被广为传播。
几个星期后,电脑中心管理人员斯杰班诺娃见到了叶利钦,并当场展示了制成电子版的《告俄罗斯公民书》。此前从未接触过电脑技术的叶氏感到很惊奇,对研究所的人员表示了感谢。他的原话是:“虽然电视、广播和报纸都被他们控制住了,但我们相信信息一定可以传播出去,俄罗斯人一定可以知道我们的存在”。
无论如何,诞生之初的国际互联网,确实在这场短命的政变中扮演了不容忽视的角色,成为苏联解体的间接推手。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筹股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