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液体稀释后从茶叶是酸性还是碱性变碱性

无限稀释酸性或碱性溶液,pH值怎样变化?上课的时候,我听老师说“无限稀释酸性或碱性溶液,pH值会无限接近7,而不等于7”但是我从资料里看到稀释这些溶液是可以形成中性溶液的。我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无限稀释酸性或碱性溶液,pH值怎样变化?上课的时候,我听老师说“无限稀释酸性或碱性溶液,pH值会无限接近7,而不等于7”但是我从资料里看到稀释这些溶液是可以形成中性溶液的。我
无限稀释酸性或碱性溶液,pH值怎样变化?上课的时候,我听老师说“无限稀释酸性或碱性溶液,pH值会无限接近7,而不等于7”但是我从资料里看到稀释这些溶液是可以形成中性溶液的。我想知道哪个才是对的。
理论上无限稀释确实只能无限接近7,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我们测量工具的精度有限,稀释到一定程序就测不出来了,就可以认为等于7
H2O=H++OH-在25摄氏度时,[H]*[OH]=10-14如果加入酸,所以[H]>[OH]所以[H]> 10-7
pH=-log10[H],所以pH7总之pH不等于7所以理论上无限稀释确实只能无限接近7中性是指[H]=[OH],但实际中[H]≈[OH]也认为是中性
首先,你的老师的说法是错的。我们需要从数学上来看这个问题。当一个有限大的数字被一个很大很大的数字来除的话,它的商就很小很小,或者说接近零。但是当一个有限大的数字被一个无限大的数字来除的话,它的商就是零了。把这个概念应用在化学上,我们就得到:当一份有限量的酸性或碱性溶液被无限量的水来稀释的话,酸或碱的浓度就是零了。而我们知道,酸或碱的浓度为...
无限稀释酸性或碱性溶液,pH值会无限接近7,而不等于7。这话没有错。
理论上无限稀释确实只能无限接近7,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我们测量工具的精度有限,稀释到一定程序就测不出来了,就可以认为等于7
无限稀释酸性或碱性溶液,pH值会无限接近7,而不等于7。这话没有错。 H2O=H++OH-在25摄氏度时,[H]*[OH]=10-14如果加入酸,所以[H]>[OH]所以[H]> 10-7 pH=-log10[H],所以pH7总之pH...
无限稀释确实只能无限接近7,H2O=H++OH-在25摄氏度时,[H]*[OH]=10-14如果加入酸,所以[H]>[OH]所以[H]> 10-7 pH=-log10[H],所以pH7总之pH不等于7所以理论上无限稀释确实只能无限接近7中性是指[H]=[OH],但实际中[H]≈[OH]也认为是中性 回换句话说酸碱毕竟是酸碱不是中...
无限趋近于7酸性或碱性溶液加水稀释pH值怎么变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酸性或碱性溶液加水稀释pH值怎么变
酸性或碱性溶液加水稀释pH值怎么变
从常理来说:酸性溶液稀释后pH变大,碱性溶液稀释后pH变小。 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反例:如大量冰醋酸(弱酸,无水条件下不电离)加几滴水(形成酸性溶液),然后再加几滴水稀释,可能pH会减小或不变。 如果是小学初中建议回答:变大;变小。高中以上需要想一下这些特别的例子再回答这个问题(更全面的)。什么样的盐水溶液呈碱性?什么样的盐水溶液呈酸性?什么样的盐的水溶液是中性?
什么样的盐水溶液呈碱性?什么样的盐水溶液呈酸性?什么样的盐的水溶液是中性?
正盐分四类:
一、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因为它们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所以呈中性。
二、强酸弱碱盐,我们把弱碱部分叫弱阳,弱阳离子能把持着从水中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得水的电离正向移动,结果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使水溶液呈酸性。
三、强碱弱酸盐,我们把弱酸部分叫弱阴,同理弱阴把持着从水中电离出来的氢离子,使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使溶液呈碱性。
四、弱酸弱碱盐,弱酸部分把持氢,弱阳部分把持氢氧根,生成两种弱电解质,再比较它们的电离常数Ka、Kb值的大小(而不是水解度的大小),在一温度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又叫电离平衡常数)是一个定值,这一比较就可得出此盐呈什么性了,谁强呈谁性,电离常数是以10为底的负对数,谁负得少谁就大。总之一句话,盐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把持着从水中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能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盐类的水解。还有有机物类中的水解,例如酯类的水解,是酯和水反应(在无机酸或碱的条件下)生成对应羧酸和醇的反应叫酯的水解,还有卤代烃的碱性水解,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钠叫卤烷的水解,还有蛋白质的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等等。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某溶液加水稀释时PH下降,则此溶液( ) A.PH>7显碱性 B.一定是碱溶液 C.PH<7,显酸性 D.一定是酸溶液_百度知道
某溶液加水稀释时PH下降,则此溶液( ) A.PH>7显碱性 B.一定是碱溶液 C.PH<7,显酸性 D.一定是酸溶液
请解析,谢谢大神了,特别是A和B
提问者采纳
H下降说明碱性变弱?碳酸钠不也是碱性溶液吗.所以在AB中选pH&7一定是碱的溶液吗,浓度降低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4初三化学上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4初三化学上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4初三化学上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提技能•达标训练&1.光明中学的小方同学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的作用时,归纳出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解析】选A。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A选项错误。2.(;泰安中考)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其中显碱性的是(  )&柠檬&糖水&牙膏&牛奶pH&2~3&7&8~9&6~7A.柠檬&&&B.糖水&&&C.牙膏&&&D.牛奶【解析】选C。本题考查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四种物质中只有牙膏的pH大于7,呈碱性,糖水的pH等于7,呈中性,柠檬、牛奶的pH都小于7,呈酸性。3.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中 B.将试纸用水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试纸上C.将待测液倒入玻璃片的试纸上D.把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试纸上【解析】选D。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试剂;不能用水润湿试纸,润湿后再测溶液的pH,可能产生误差。4.(;重庆中考B卷)下图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其中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解析】选D。本题考查物质的pH与指示剂显色的关系。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其溶液呈碱性,题中四种物质中只有炉具清洁剂的pH大于7,其溶液呈碱性,故选D。 5.(;泰安中考)下表是部分农作物生长对土壤pH的要求。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指pH&5.6的雨水),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农作物&大豆&茶&玉米&马铃薯pH&6.0~7.0&5.0~5.5&7.0~8.1&4.8~5.5A.大豆&&&B.茶&&&C.玉米&&&D.马铃薯【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酸雨和物质酸碱性的掌握,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酸雨指的是pH&5.6的雨水,所以适合在碱性的土壤中生长的作物不适合在该地区种植。6.(;广州中考)将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pH可能是(  )A.6&&&B.8&&&C.11&&&D.14【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NaOH溶液加水稀释后,碱性会降低,不会变成碱性更强的溶液,也不会变成酸性溶液。A表示酸性溶液,C、D表示碱性更强的溶液。7.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变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  )A.一定显红色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C.一定显无色D.可能显蓝色【解析】选B。无色溶液加入酚酞试液后不变色,说明该溶液是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中性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仍为紫色。所以本题选B。&8.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食盐溶液、石灰水、盐酸、食醋的pH,请你在下图中判断表示食盐pH的点是(  )& &【解析】选C。食盐溶液的pH=7,石灰水的pH&7,盐酸、食醋的pH&7。由此判断图中C点为食盐的pH。9.日常生活中部分常见物质的pH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橙汁、酸奶都呈酸性 B.pH小于7的雨水属于酸雨C.肥皂的碱性比氨水强D.柠檬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解析】选A。由题目图示可知,橙汁、酸奶的pH都小于7,呈酸性,A正确;纯水的pH小于7,但不是酸雨,B错;氨水的pH大于肥皂的pH,故氨水的碱性强于肥皂,C错;因柠檬酸呈酸性,故柠檬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错。10.(;安徽中考)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氨水的pH大于7B.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D.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解析】选D。本题考查实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以下两点:(1)氨水显碱性,酸、碱能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2)分子不断运动,不同的分子,运动速率不同。氨水属于弱碱,所以氨水的pH大于7,A正确;酸碱指示剂是指遇到酸和碱呈现不同颜色的物质, B正确;分子是时刻在不断运动的, C正确;由图示现象可知变蓝的点要比变红的点多,说明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运动得快, D错误。11.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如下表:液体&雨水&糖水&厨房清洁剂&厕所清洁剂pH&5.6&7&11.8&2(1)上述液体中,呈中性的是__________,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是__________;(2)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pH试纸测定厕所清洁剂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结果会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1)糖水的pH=7,呈中性;厨房清洁剂的pH&7,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2)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使雨水呈弱酸性。(3)厕所清洁剂的pH&7,呈酸性,将pH试纸用水润湿,导致厕所清洁剂的酸性减弱,结果偏大。答案:(1)糖水 厨房清洁剂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雨水生成酸 (3)偏大12.小明在一种未知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后发现溶液不变红。请完成下列问题:(1)该溶液呈________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确定该溶液的酸碱性,请阐述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向未知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说明呈酸性;若不变色,说明呈中性。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而遇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均不变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仍为紫色。 答案:(1)酸性或中 无色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 (2)向未知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说明呈酸性;若不变色,说明呈中性13.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植物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在水中&在碱性溶液中牵牛花&红色&紫色&蓝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胡萝卜&橙色&橙色&橙色玫瑰&浅红色&浅红色&绿色(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酸和稀碱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植物的名称)(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pH=12的某种溶液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玫瑰的汁液均匀地涂在纸玫瑰花上,纸花会变成________色。(3)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________。(填植物的名称)【解析】(1)植物的汁液只有在稀酸和稀碱的溶液中呈现的颜色不同,才能用来区别两者。分析题中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万寿菊、胡萝卜的汁液在酸性、碱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相同,故不能用来区别两者。(2)pH=12的溶液呈碱性,玫瑰的汁液遇到碱性溶液呈绿色。(3)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四种植物的汁液中牵牛花的变色原理与石蕊相似。 答案:(1)万寿菊 胡萝卜 (2)绿 (3)牵牛花&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常温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猜想与假设】溶液的pH可能是(填入你的猜想与假设):①pH&7;②pH________;③pH________。【设计与实验】小方、小钟、小陈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小方: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点在pH试纸上,测得pH&7。小钟: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点在pH试纸上,测得pH&7。小陈:取pH试纸直接浸入碳酸钠溶液中,测得pH&7。【评价与反思】以上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同学,其余两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从物质的类别看,碳酸钠是一种________(填“酸”“碱”或“盐”),它的溶液显碱性,说明显碱性的溶液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解析】本题是对溶液酸碱性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pH试纸的使用,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有关知识。【猜想与假设】溶液可呈酸性、碱性或者中性。【评价与反思】把pH试纸润湿会使溶液被稀释导致数值不准确,直接放入待测液中会污染溶液。【结论】碳酸钠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类,据小方设计的实验知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答案:=7(或&7) &7(或=7) 小方 小钟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小陈直接将pH试纸浸入Na2CO3溶液中 盐&& 不一定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茶叶是酸性还是碱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