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温度如何比较配置饱和溶液的定义谁需要溶剂多少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同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与稀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判断时一定要注意.
解答:解:A、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浓溶液是指浓度比较大的溶液,与饱和不饱没有直接关系.故A说法不正确.B、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对于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升高温度时,不饱和溶液能变成饱和溶液.故B说法不正确.C、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溶液中,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故C说法不正确.D、含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一定的溶剂后晶体会析出.故C说法正确.故选:D.
点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所以在说溶解度时,一定要明确温度,然后再表明溶解度.同时,不同的物质在比较溶解度时,也一定要指明温度,否则没以任何意义.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日,卫生部和信息化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公告称,自今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也即面粉增白剂.李明同学听了这消息后,对其中的过氧化钙很感兴趣,就去买了一些回来做实验.(1)李明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缓缓产生少量气泡,如果把过氧化钙浸没在水发生反应的程度是(填“剧烈”或“缓慢”),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开始李明假设该产物为CaO,但通过思考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设,并重新假设生成物为Ca(OH)2.请解释李明否定原假设建立新假设的理由.(3)在实验室中用如图装置还可以用来做CO2的发生装置,则试管内装的固体是.
科目:初中化学
对生活中的下列做法,解释正确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的物理性质B、用木炭除去鞋柜、冰箱内的异味是利用了木炭的化学性质C、铜片在空气中加热质量增加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淀粉使碘水变蓝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科目:初中化学
下列广告语中符合商品实情的是(  )
A、本店的钻石饰品能经得住烈火的焚烧B、本店的化肥含氮量高达100%C、本店的纯净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D、本店的黄金饰品不会被一般酸碱所腐蚀
科目:初中化学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2+O2&2H2OB、P+O2P2O5C、4Fe+3O2&2Fe2O3D、CuSO4+NaOH=CuOH↓+NaSO4
科目:初中化学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该物质是碳.②Fe、Fe2+、Fe3+三种粒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③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④生活中,“娃哈哈”、“农夫山泉”矿泉水都是纯净物.⑤除去二氧化碳中一氧化碳的方法是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⑥科学家把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称为“四中子”,是新发现的元素.⑦升高温度一定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A、②③B、①②⑤C、③④⑥D、①⑤⑦
科目:初中化学
如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对着干燥玻璃呼气C、&木炭在O2中燃烧D、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
科目:初中化学
酸具有共性的原因是(  )
A、都含有氢元素B、都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C、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D、都能与碱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化学课上,同学们对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及含量非常好奇,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相关的探究.【提出问题】呼出的气体中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的含量是多少?【查阅资料】①呼出的气体中仍含有O2;②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③氢氧化钠[化学符号为NaOH]与氢氧化钙[化学符号为Ca(OH)2]的化学性质相似,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钠和水.【假设与猜想】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水蒸气等.【设计方案并实验】实验I:定性检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O2和水蒸气.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呼出的气体中含有O2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实验Ⅱ:定量测定呼出的气体中N2的含量.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B是带刻度的量气装置).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中加入药品.关闭止水夹a~f.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②打开b、c、d,向B中吹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d,并冷却到室温.B中液体进入到A中,B中液体减少500mL.收集500mL气体.③关闭b,打开a、e、f,用打气筒向A中缓缓充气,直到B中气体刚好全部排出.,D中液体为475m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关闭e、f,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f.D中的液体部分进入C中,D中剩余液体为400mL.呼出的气体中含有N2,且氮气的体积分数为%.【实验反思】(1)该实验设计依据的N2性质有(填字母序号).A.不能与白磷发生反应&&&&&&&&&&&&&B.难溶于水C.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D.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E.无色无味的气体&&&&&&&&&&&&&&&&&&F.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2)若上述实验所测O2的体积分数偏小.结合实验具体情况分析其可能原因是.当前位置:
>>>判断下列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是否是浓溶液,用“√”和“×”填写.(温..
判断下列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是否是浓溶液,用“√”和“×”填写.(温度&20℃,溶剂质量为100克)
溶解最大质量
已溶解的质量
不饱和溶液
问题:根据上表,说说你对溶液的“浓”“稀”与溶液是否饱和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发现?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由题意可知:温度&20℃,溶剂质量为100克时,最多溶解氢氧化钙0.18g,所以溶解0.17g时形成的是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溶解0.18g时形成的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二者相比较,溶解0.18g氢氧化钙的是浓溶液;同理:温度&20℃,溶剂质量为100克时,最多溶解硝酸钠86g,所以溶解84g时形成的是硝酸钠的不饱和溶液,溶解86g时形成的是硝酸钠的饱和溶液,二者相比较,溶解86g硝酸钠的是浓溶液;通过分析可知:一定温度下,同一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解的溶质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解的溶质多,是浓溶液;另外,温度&20℃,溶剂质量为100克时,溶解0.18g氢氧化钙形成饱和溶液,而溶解84g硝酸钠形成不饱和溶液;说明对于不同溶质的溶液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为:
溶解最大质量
已溶解的质量
不饱和溶液
×对于不同溶质的溶液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判断下列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是否是浓溶液,用“√”和“×”填写.(温..”主要考查你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1)对于大多数固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对于Ca(OH)2: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饱和石灰水不饱和石灰水概念的理解:(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温度和溶质的量的多少有关系。因此在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否则就无意义。 (2)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仍然可以溶解其他溶质。如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仍可溶解蔗糖。 (3)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如:酒精没有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一般,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过程中溶液组成的分析: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发生结晶的前提下)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②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液的溶剂质量不变,溶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③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发生结晶的前提下)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剂、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①观察法:当溶液底部有剩余溶质存在,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时,表明溶液已饱和。 ②实验法:当溶液底部无剩余溶质存在时,可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质,搅拌后,若能溶解或溶解一部分,表明该溶液不饱和;若不能溶解,则表明该溶液已饱和。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为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稀溶液。它们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A. 饱和浓溶液B.饱和稀溶液C.不饱和浓溶液D.不饱和稀溶液(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没有必然关系。 (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剂、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其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发现相似题
与“判断下列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是否是浓溶液,用“√”和“×”填写.(温..”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40520209747062122871191561149874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如何j计算.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如何j计算.
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如何j计算.
题目中所说的浓度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吧.饱和溶液的浓度=溶解度/(100+溶解度)不饱和溶液浓度=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实际上溶液的浓度都是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这里主要强调一下饱和溶液的浓度的特定计算方法.
饱和:s/s+100不饱和:M溶质/M溶液当前位置:
>>>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
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gM放入1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C.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D.200gN的溶液,蒸发60g水、冷却至t℃后得到40g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B试题分析:A、要判断溶液是否饱和,除了要有一定量的溶质和溶剂外,还要指明一定温度,而这里没有指明温度,错误,B、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t℃时,M的溶解度为40g,则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M质量为40g,故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g:100g=2∶5,正确,C、t℃时,N的溶解度为40g,那么150g水最多只能溶解60gN,而现在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说明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高于t℃,错误,D、200gN的溶液,蒸发60g水、冷却至t℃后得到40g晶体,最终得到100g t℃时的饱和溶液,根据t℃时,N的溶解度为40g,可计算出100g t℃时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N的质量=100g×40g/140g=28.6g,则原200gN的溶液含溶质N的质量=28.6g+40g=68.6g,故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68.6g/200g×100%=34.3%,错误,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主要考查你对&&固体溶解度,气体溶解度&&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固体溶解度气体溶解度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的要素: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如果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标准:“在100g溶剂里”,需强调和注意的是:此处100g是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 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是衡址同一条件下某种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标准,只有达到该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知其溶解度,因此必须要求“达到饱和状态”。 ④单位:溶解度是所溶解的质量,常用单位为克(g)。概念的理解:①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②溶解度概念中的四个关键点:“一定温度,100g 溶剂、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四个关键点都体现出来了,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才是有意义的,否则没有意义,说法也是不正确的。溶解度曲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这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表示意义 a.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b.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c.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某一相同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d.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e.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一般物质在较高温度下制成饱和溶液,快速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超过室温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的溶液叫过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a.有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3;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 ③应用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b.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c.可以知道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d.可以选择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方法;e.确定如何制得某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方法等。运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根据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折出,从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目的。如KNO3和NaCl的混合物的分离。 (KNO3,NaCl溶解度曲线如图)&(1)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大,要提纯这类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法。具体的步骤为:①配制高温时的饱和溶液,②降温,③过滤,④干燥。如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KNO3可用此法。 (2)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小,要提纯这类物质,可用蒸发溶剂法。具体步骤为:①溶解,②蒸发溶剂,③趁热过滤,④干燥。如NaCl中混有少量KNO3,要提纯NaCl,可配制溶液,然后蒸发溶剂,NaCl结晶析出,而KNO3在较高温度下,还没有达到饱和,不会结晶,趁热过滤,可得到较纯净的NaCl。 概念:&&&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3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如氮气在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 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则在0℃ 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压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若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②温度: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应用气体溶解度的知识来解释的现象: ①夏天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②喝汽水后会打隔,是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③养鱼池中放几个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④不能用煮拂后的凉开水养鱼,因为温度升高,水巾溶解的氧气减少,因而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气。
发现相似题
与“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76989193722541093183461289171694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2?长宁区一模)Ⅰ.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能制取多种化工原料,其中部分原料可用于制备多晶硅.(1)原料粗盐中常含有泥沙和Ca2+、Mg2+、Fe3+、SO42-等杂质,必须精制后才能供电解使用.精制时,粗盐溶于水过滤后,还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①Na2CO3、②HCl(盐酸)③BaCl2,这3种试剂添加的合理顺序是③①②(填序号)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③.(填序号)(①饱和Na2CO3溶液&&②饱和K2CO3溶液&&③75%乙醇 ④四氯化碳)(2)如图是离子交换膜(允许钠离子通过,不允许氢氧根与氯离子通过)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示意图,电解槽阳极产生的气体是氯气;NaOH溶液的出口为a(填字母);精制饱和食盐水的进口为d(填字母);干燥塔中应使用的液体是浓硫酸.Ⅱ.多晶硅主要采用SiHCl3还原工艺生产,其副产物SiCl4的综合利用受到广泛关注.(1)SiCl4可制气相白炭黑(与光导纤维主要原料相同),方法为高温下SiCl4与H2和O2反应,产物有两种,化学方程式为&SiO2+4HClSiCl4+2H2+O2SiO2+4HCl.(2)SiCl4可转化为SiHCl3而循环使用.一定条件下,在20L恒容密闭容器中的反应:3SiCl4(g)+2H2(g)+Si(s)?4SiHCl3(g)达平衡后,H2与SiHCl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40mol/L和0.020mol/L,若H2全部来源于离子交换膜法的电解产物,理论上需消耗纯NaCl的质量为0.351kg.(3)实验室制备H2和Cl2通常采用下列反应:Zn+H2SO4→ZnSO4+H2↑;MnO2+4HCl(浓)MnCl2+Cl2↑+2H2O据此,从下列所给仪器装置中选择制备并收集H2的装置e(填代号)和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Cl2的装置d(填代号).可选用制备气体的装置:(4)采用无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氯酸钠,同时生成氢气,现制得氯酸钠213.0kg,则生成氢气134.4m3(标准状况).(忽略可能存在的其他反应)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MgSiO3、CaMg(CO3)2、Al2O3和Fe2O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12.4Ⅲ.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上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增加浸出时间(要求写出两条).(2)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Fe(OH)3、Al(OH)3.Mg(ClO3)2在农业上可用作脱叶剂、催熟剂,可采用复分解反应制备:MgCl2+2NaClO3→Mg(ClO3)2+2NaCl已知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3)将反应物按化学反应方程式计量数比混合制备Mg(ClO3)2.简述可制备Mg(ClO3)2的原因:在某一温度时,NaCl最先达到饱和析出;Mg(ClO3)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最大,NaCl的溶解度与其他物质的溶解度有一定的差别;.(4)按题(3)中条件进行制备实验.在冷却降温析出Mg(ClO3)2过程中,常伴有NaCl析出,原因是:降温前,溶液中NaCl已达饱和,降低过程中,NaCl溶解度会降低,会少量析出;.除去产品中该杂质的方法是:重结晶.
科目:高中化学
Ⅰ.(1)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CH3OC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H2(g)+3CO(g)?CH3OCH3(g)+CO2(g),△H=-274KJ/mol.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为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二甲醚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用代表字母填写)A.加入催化剂&&&&&&&&B.缩小容器的体积C.升高温度计&&&&&&&&D.分离出二甲醚E.增加CO的浓度(2)二甲醚也可以通过CH3OH分子间脱水制得2CH3OH(g)?CH3OCH3(g)+H2O(g).在T℃,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上述平衡,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相同条件下,若改变起始浓度,某时刻各组分浓度依次为:c(CH3OCH3)=0.6mol/L、c(CH3OH)=0.3mol/L、c(H2O)=0.45mol/L,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Ⅱ.(1)将一定量镁粉投入饱和氯化铵溶液中会产生气泡,请用简洁的文字和反应方程式解释.(2)相同温度下,将足量硫酸钡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0.1mol/L硫酸铝溶液,②0.1mol/L氯化钡溶液,③蒸馏水,④0.1mol/L硫酸溶液中,Ba2+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序号填写).(3)常温下,已知某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Ka为4×10-5mol/L,则浓度为0.4mol/L的HA酸溶液中HA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为.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某化学小组采用如图装置,以冰醋酸和异戊醇制备少量乙酸异戊酯(俗称:香蕉水)。&已知:CH3COOH+HOCH2CH2CH(CH3)2&CH3COOCH2CH2CH(CH3)2+H2O&
密度(g/mL)
熔点(℃)
沸点(℃)
乙酸异戊酯
实验步骤:(1)制备粗品在50mL干燥的&&&&&&&&&&中(填仪器名称)加入10mL(8.1g , 0.092mol)异戊醇和10mL(10.5g , 0.175mol)冰醋酸,振摇下缓缓加入2.5mL浓硫酸并使其混合均匀,再投入几块碎瓷片,装上冷凝管,冷却水从_________口进入,控制温度100℃左右,加热回流至锥形瓶中液体无明显增加为止。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锥形瓶中的液体主要是&&&&&&&&&&&&,采用边反应边将其蒸出的方法的目的是&&&&&&&&&&&&&&&&&&。 (2)制备精品①反应结束后,冷却反应物至室温。将装置A中的反应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用少量饱和食盐水荡洗反应瓶,一起并入分液漏斗。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的优点是&&&& &&&&&&&&&&&&&&&&&&&&&&&。②振摇分液漏斗,静置分层后分去水层。有机层先用25 mL 10% 碳酸钠水溶液洗涤除去&&&&&&&&&&&&&&&&&杂质 ,再用水洗涤两次。分尽水层后将酯层转入干燥的锥形瓶中,用&&&&&&&&&&&&&(填写选项)干燥0.5h。a.五氧化二磷&&& &&& b.碱石灰&&&&c.无水硫酸镁&
d.生石灰③将干燥后的液体过滤到装置A中,加热蒸馏收集&&&&&&&&&&&&&℃的馏分,称重,产物重8.4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3月月考(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某化学小组采用如图装置,以冰醋酸和异戊醇制备少量乙酸异戊酯(俗称:香蕉水)。已知:CH3COOH+HOCH2CH2CH(CH3)2&CH3COOCH2CH2CH(CH3)2+H2O&密度(g/mL)熔点(℃)沸点(℃)溶解性冰醋酸1.04916.6118.1能溶于水异戊醇0.812-117.2℃130.5微溶于水乙酸异戊酯0.869-78℃140难溶于水实验步骤:(1)制备粗品在50mL干燥的&&&&&&&&&&中(填仪器名称)加入10mL(8.1g , 0.092mol)异戊醇和10mL(10.5g , 0.175mol)冰醋酸,振摇下缓缓加入2.5mL浓硫酸并使其混合均匀,再投入几块碎瓷片,装上冷凝管,冷却水从_________口进入,控制温度100℃左右,加热回流至锥形瓶中液体无明显增加为止。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锥形瓶中的液体主要是&&&&&&&&&&&&,采用边反应边将其蒸出的方法的目的是&&&&&&&&&&&&&&&&&&。 (2)制备精品①反应结束后,冷却反应物至室温。将装置A中的反应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用少量饱和食盐水荡洗反应瓶,一起并入分液漏斗。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的优点是&&&&&&&&&&&&&&&&&&&&&&&&&&&。②振摇分液漏斗,静置分层后分去水层。有机层先用25 mL 10% 碳酸钠水溶液洗涤除去&&&&&&&&&&&&&&&&&杂质 ,再用水洗涤两次。分尽水层后将酯层转入干燥的锥形瓶中,用&&&&&&&&&&&&&(填写选项)干燥0.5h。a.五氧化二磷&&&&&& b.碱石灰&&&& c.无水硫酸镁&
d.生石灰③将干燥后的液体过滤到装置A中,加热蒸馏收集&&&&&&&&&&&&&℃的馏分,称重,产物重8.4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重庆市高三3月月考(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填空题
某化学小组采用如图装置,以冰醋酸和异戊醇制备少量乙酸异戊酯(俗称:香蕉水)。
已知:CH3COOH+HOCH2CH2CH(CH3)2
&CH3COOCH2CH2CH(CH3)2+H2O
密度(g/mL)
熔点(℃)
沸点(℃)
乙酸异戊酯
实验步骤:
(1)制备粗品
在50mL干燥的&&&&&&&&&&
中(填仪器名称)加入10mL(8.1g , 0.092mol)异戊醇和10mL(10.5g , 0.175mol)冰醋酸,振摇下缓缓加入2.5mL浓硫酸并使其混合均匀,再投入几块碎瓷片,装上冷凝管,冷却水从_________口进入,控制温度100℃左右,加热回流至锥形瓶中液体无明显增加为止。
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
锥形瓶中的液体主要是&&&&&&&&&&&&
,采用边反应边将其蒸出的方法的目的是&&&&&&&&&&&&&&&&&
&。
(2)制备精品
①反应结束后,冷却反应物至室温。将装置A中的反应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用少量饱和食盐水荡洗反应瓶,一起并入分液漏斗。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的优点是&&&& &&&&&&&&&&&&&&&&&&&&&&&。
②振摇分液漏斗,静置分层后分去水层。有机层先用25 mL 10% 碳酸钠水溶液洗涤除去&&&&&&&&&&&&&&&&&
杂质 ,再用水洗涤两次。分尽水层后将酯层转入干燥的锥形瓶中,用&&&&&&&&&&&&&
(填写选项)干燥0.5h。
a.五氧化二磷&&& &&& b.碱石灰&&&&
c.无水硫酸镁&
③将干燥后的液体过滤到装置A中,加热蒸馏收集&&&&&&&&&&&&&
℃的馏分,称重,产物重8.4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饱和溶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