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淋巴结肿大的原因还可能是什么原因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颜禄斌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6岁男孩淋巴结肿大怎么办
全网发布: 09:35
今天早上给孩子洗脸时发现他左下颌淋巴结肿大有点疼。去我们临夏州医院,做了血常规,正常;B超,15*9mm和8*9mm两个肿块,边界清晰,我摸了一下,滑动良好。因为是突然发现的,网上说的也很凶险,所以很害怕。孩子平时出汗比较多,最近食欲也不太好。
医生说除非活检,不然是不能确诊的。一般肿大的原因有四点:细菌、结核、囊肿、肿瘤,B超可以排除囊肿。医生说可以打点先锋之类的针,也可以吃点草药。我们选择了三副草药。还没吃完,所以不知效果。
会耽搁吗?这种不明原因的小孩儿淋巴结肿大常见吗?如果来您出就诊,有什么更先进的检查手段呢?平常能挂上号吗?您对此病的初步判断是什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颜禄斌:不必紧张,一般首次发现,建议抗病毒,抗炎对症治疗!如果效果欠佳,就必须活检以明确诊断!如若就诊,可来我院小儿外科就诊!
患者:颜大夫,谢谢您的及时回复。我想知道血常规正常仍然有可能是细菌和病毒吗?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颜禄斌:血常规只能作为临床的一个参考指标,很多病人血常规正常了,还是存在的可能,甚至很多严重病人,血常规都反应不上来!建议继续治疗,必要时行淋巴活检!
患者:颜主任,您好!打了三天针,加之仙人掌除刺外敷,淋巴结明显变小。我们的大夫又续开了三天的针(先锋)。这样是不是意味着不再危险?是不是可以判定为病灶不明显的慢性炎症(孩子右边牙有些轻微发炎正在治疗,可是淋巴发炎又在左下颌)?前几天真的很煎熬!非常感谢您及时安慰和指导!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颜禄斌:如果有明显的灶(牙龈),用了抗生素有明显效果的话,可以继续抗炎,抗病毒治疗!并可以考虑给孩子用一些中药辅助治疗!
患者:颜主任您好!打了7天头孢唑啉钠,从外观上看淋巴结变小了。今天又做了一下B超,B超却显示左右侧都有淋巴肿大,因不是皮肤浅表,用手摸到的可能不是最大的那个,说前面做B超的大夫可能没做里面的这个大的。这半年之内孩子虫牙陆陆续续地看着大夫,而在这次打针过程中右边小腿前面又受了点外伤。我想知道外伤会引起淋巴结肿大吗?还有,前面外敷仙人掌时放的核桃叶子多了点,了孩子的皮肤,所以没有继续外敷。怎么办啊?要继续输液治疗吗?我压力很大。一并上传打针前和打针后的对比照片还有两次B超单。急切盼望您的回音!
患者:颜主任,您好!我想周日或者周一过来,但我看到您的门诊时间是星期三和星期五,住院部能找到您吗?焦急的妈妈。
患者:提问:6岁男孩淋巴结肿大
所患疾病:淋巴结肿大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今天早上给孩子洗脸时发现他左下颌淋巴结肿大有点疼。去我们临夏州医院,做了血常规,正常;B超,15*9mm和8*9mm两个肿块,边界清晰,我摸了一下,滑动良好。因为是突然发现的,网上说的也很凶险,所以很害怕。孩子平时出汗比较多,最近食欲也不太好。医生说除非活检,不然是不能确诊的。一般肿大的原因有四点:细菌、结核、囊肿、肿瘤,B超可以排除囊肿。
颜主任您好!打了7天头孢唑啉钠,从外观上看淋巴结变小了。今天又做了一下B超,B超却显示左右侧都有淋巴肿大,因不是皮肤浅表,用手摸到的可能不是最大的那个,说前面做B超的大夫可能没做里面的这个大的。这半年之内孩子虫牙陆陆续续地看着大夫,而在这次打针过程中右边小腿前面又受了点外伤。我想知道外伤会引起淋巴结肿大吗?还有,前面外敷仙人掌时放的核桃叶子多了点,了孩子的皮肤,所以没有继续外敷。怎么办啊?要继续输液治疗吗?我压力很大。一并上传打针前和打针后的对比照片还有两次B超单。急切盼望您的回音
颜主任,您好!我想周日或者周一过来,但我看到您的门诊时间是星期三和星期五,住院部能找到您吗?一位焦急的妈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颜禄斌:如果经抗炎等对症治疗,已经有效了,倒是可以改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如果始终不放心,建议可行淋巴活检!但是,很多孩子即使淋巴活检了,还是多考虑炎症可能!
患者:哦,谢谢颜大夫!我再上传一下上次草药的方子,这两天开草药的那个大夫周末休息,麻烦您看看合适不?还有,我上传的B超资料显示淋巴大了,和肉眼看到的是相反的,抗炎对症治疗是不是效果不太明显呢?我想下周带孩子过来让您再检查一下外观,可以先不做活检。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颜禄斌:中药汤剂,我不太在行,但是大概都是一些清热,解毒的方剂!如果明显好转,可暂不活检!带孩子就诊,我看过以后再说!
患者:非常感谢颜主任不厌其烦的答复!祝您一切顺利!今天上午又拍了一下胸片,排除了的可能。那我们就先吃草药吧。
患者:颜主任,三付草药下去,孩子的淋巴明显减小。在我茫然无助、焦急万分时,您用智慧和爱心给了我最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我佩服您关于核桃叶子的毒性让淋巴第二次增大的判断,也庆幸听您的话没有开刀让孩子活检受罪,我要盛情地赞扬您,您真是我碰到的难得的好大夫!非常感谢您,也祝福您!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颜禄斌:谢谢,每一个病人的好转,都是我们做医生的最大的欣慰!祝福小朋友,永远健康,快乐!
发表于: 22:56
我的孩子活检得了坏死性淋巴结炎,反复发作四个多月了,中药吃了两个多月,老反复,真痛苦啊,网上说得没什么大碍,但儿童医院医院医生说容易引起并发症,危险什么什么的,我愿用十年的寿命换孩子的康复!
h***(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珠江宽频的网友)
颜禄斌大夫的信息
颜禄斌大夫电话咨询
颜禄斌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近期通话:
发炎在刀口里面
孩子出生两个月
颜主任您好!打
网上咨询颜禄斌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颜禄斌大夫提问
颜禄斌的咨询范围:
普通外科常见疾病,小儿普外科、小儿肿瘤科、新生儿外科等疾病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什么原因引起?怎样治疗?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什么原因引起?怎样治疗?
要详细说明
做个活组织检查,看是不是增生性淋巴节炎。如果是增生性淋巴结炎,用抗菌素治疗则效果不好;
我得过这个病,用的是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而且开始的时候还用了几天激素,效果还算理想,好了之后再没复发过,已经2年了,你可以用下看看,这个方只可以给大人用,小孩子不可以!
的感言:O(∩_∩)O谢谢 满意答案
与熬夜、压力大、处于辐射或射线环境有关。
淋巴结肿大应早发现,早治疗。
的感言:O(∩_∩)O谢谢 相关知识
其他回答 (3)
确定是淋巴结有炎症吗,,会不会是甲亢?
如果确定是淋巴结,,,那它的原因,,其中肯定和生气有关,,,
我建议去大一点的医院,做个检查,,,或许不是淋巴,,只是显微瘤,,切掉就OK了,,
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按期分布可分为局限性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一:局限性淋巴结肿大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局部感染,急性炎症初期淋巴结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没有粘连。慢性炎症淋巴结较硬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最终可缩小或消退2:淋巴结结核:多发于颈部,质地较硬,可相互粘连或与组织粘连如发生干酪样坏死则可触及波动感。晚期破损后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瘢痕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质地坚硬,表面可光滑或突起,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 淋巴结内含有许多专门吞噬致病物质的细胞,是身体重要的免疫器官。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正常情况下淋巴结很小,不易摸到,但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感染,细菌随淋巴液经过淋巴结时,会使其相应的淋巴结群出现肿大和疼痛。在身体患恶性肿瘤时,也常沿淋巴管转移,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并停留在淋巴结内分裂增生,致使淋巴结肿大起来。
SYQBAUCBT1X1VX1N9W0JDCABY69VE5SA  如果发现肿大的淋巴结超过黄豆大小,单个或成串状,触摸时孩子会哭闹或疼痛,家长应该重视。因为这是小儿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常见的疾病有以下4类:
 ●慢性的局部炎症如口腔内扁桃体炎、牙周炎、脂溢性皮炎、中耳炎等均会引起下颌、耳后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软、活动度好,一般可随炎症的消失而逐渐恢复正常。
●传染病及全身感染例如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全身慢性感染,这时可在全身各浅表部位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结核性炎症感染结核杆菌后,小儿也可有颈部、耳后、下颌的淋巴结肿大疼痛,同时还伴有低热、盗汗和消瘦等症状。
SVCK5HDMYKRKYU226M0DHAG4  ●恶性肿瘤淋巴瘤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多见。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肿瘤。白血病的淋巴结肿大是全身性的,但以颈部、腋下、腹股沟部最明显。除淋巴结肿大外,病人还有贫血、持续发热,血液、骨髓中会出现大量幼稚细胞等表现。
 淋巴结的肿大还可能出现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疾病。再如过敏反应性疾病及毒虫螫伤等。所以,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不容忽视,特别是发现淋巴结持续肿大时更应及早请医生诊 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累及全身,大小不等,无粘连。见于急、慢性淋巴结炎,传单,淋巴瘤,各急性、慢性白血病。 淋巴结内含有许多专门吞噬致病物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按期分布可分为局限性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一:局限性淋巴结肿大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局部感染,急性炎症初期淋巴结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没有粘连。慢性炎症淋巴结较硬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最终可缩小或消退2:淋巴结结核:多发于颈部,质地较硬,可相互粘连或与组织粘连如发生干酪样坏死则可触及波动感。晚期破损后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瘢痕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质地坚硬,表面可光滑或突起,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无压

  淋巴结内含有许多专门吞噬致病物质的细胞,是身体重要的免疫器官。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正常情况下淋巴结很小,不易摸到,但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感染,细菌随淋巴液经过淋巴结时,会使其相应的淋巴结群出现肿大和疼痛。在身体患恶性肿瘤时,也常沿淋巴管转移,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并停留在淋巴结内分裂增生,致使淋巴结肿大起来。 如果发现肿大的淋巴结超过黄豆大小,单个或成串状,触摸时孩子会哭闹或疼痛,家长应该重视。因为这是小儿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常见的疾病有以下4类:
 ●慢性的局部炎症如口腔内扁桃体炎、牙周炎、脂溢性皮炎、中耳炎等均会引起下颌、耳后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软、活动度好,一般可随炎症的消失而逐渐恢复正常。
  ●传染病及全身感染例如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全身慢性感染,这时可在全身各浅表部位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结核性炎症感染结核杆菌后,小儿也可有颈部、耳后、下颌的淋巴结肿大疼痛,同时还伴有低热、盗汗和消瘦等症状。
●恶性肿瘤淋巴瘤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多见。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肿瘤。白血病的淋巴结肿大是全身性的,但以颈部、腋下、腹股沟部最明显。除淋巴结肿大外,病人还有贫血、持续发热,血液、骨髓中会出现大量幼稚细胞等表现。
淋巴结的肿大还可能出现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疾病。再如过敏反应性疾病及毒虫螫伤等。所以,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症状不容忽视,特别是发现淋巴结持续肿大时更应及早请医生诊 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累及全身,大小不等,无粘连。见于急、慢性淋巴结炎,传单,淋巴瘤,各急性、慢性白血病。
 淋巴结内含有许多专门吞噬致病物
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多种疾病,有良性,也有恶性,故重视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时就诊、确诊,以免误、漏诊,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谈一谈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 

慢性淋巴结炎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应予以重视,进一步检查确定。 

结核性淋巴结炎 

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 

恶性淋巴瘤 

也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侵犯皮肤,破溃后经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纵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肤、乳腺、神经系统等。确诊需活组织病理检查。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常易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确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 

巨大淋巴结增生 

是一种易误诊的罕见病。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主要侵犯胸腔,以纵隔最多,也可侵犯肺门及肺内。其它受侵部位有颈部、腹膜后、盆腔、腋窝以及软组织。常易误诊为胸腺瘤、浆细胞瘤、恶性淋巴瘤等。了解本病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假性淋巴瘤 

常发于淋巴结外的部位,如眼眶、胃的假性淋巴瘤及消化道的淋巴性息肉,均可形成肿块。一般认为属反应性的增生,由炎症引起。 

淋巴结转移瘤 

淋巴结常较硬,质地不均匀,可找到原发灶。很少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也常有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儿童常见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上发病急,常伴有发热、出血、肝和脾肿大、胸骨压痛等,血液学和骨髓穿刺检查可以确诊鉴别。 


结节病 

在我国较少见,常侵犯双侧肺门,呈放射状,伴有长期低热。全身淋巴结都可肿大,尤其是耳前后、颌下、气管旁。在临床上很难与恶性淋巴瘤鉴别。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多见与青壮年男性,为EB病毒所致,但病人常一般情况良好,可有发热及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也可有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中有异形淋巴细胞,嗜异凝集实验阳性可以确诊。 

血清病 为病人使用血清制品(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等)后发生的一种疾病。少数患者以淋巴结肿大为最先出现的临床症状。但多为注射处及滑车上淋巴结首先肿大。根据注射史及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可诊断。 

淋巴结肿大很常见,列举的以上10种疾病原因,希望能给大家以启示,及时就诊、确诊及鉴别,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平时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当脚长疖肿或受伤后发炎,腹股沟处也会觉得疼痛。仔细一摸,会在皮肤下触到一个或几个如蚕豆大小的“小疙瘩”,又硬又痛,那就是淋巴结。当细菌从受伤处进入你的血管内时,淋巴结这个“御敌哨兵”首先对细菌进行还击,以防止“敌人”深入。随着每一个淋巴细胞“吃掉”大量细菌后,它的“肚子”便越来越大,整个淋巴结会肿大疼痛。所以说,淋巴结是身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淋巴结还是人体内的一个报警装置,淋巴结肿大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外在表现。 

细菌感染:如口腔、面部等处的急性炎症,常引起下颌淋巴结的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软、活动度好,一般可随炎症的消失而逐渐恢复正常。 

病毒感染: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都可引起淋巴结肿大。有时淋巴结肿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如风疹,常引起枕后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结核: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多见,有的会破溃,有的不破溃,在临床上有时与淋巴瘤难于鉴别。确诊方法是多次、多部位地做淋巴结穿刺、涂片和活体组织检查,并找出结核原发病灶。 



淋巴结转移癌:这种淋巴结很硬,无压痛、不活动,特别是胃癌、食道癌患者,可触摸到锁骨上的小淋巴结肿大。乳腺癌患者要经常触摸腋下淋巴结,以判断肿瘤是否转移。 

白血病:该病的淋巴结肿大是全身性的,但以颈部、腋下、腹股沟部最明显。除淋巴结肿大外,病人还有贫血、持续发热,血液、骨髓中会出现大量幼稚细胞等表现。 

淋巴瘤: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多见。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肿瘤,同时有一些淋巴结以外的病变,如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脏等处的损害。 

淋巴结的肿大还可出现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疾病。再如过敏反应性疾病及毒虫蜇伤等。所以,对淋巴结肿大不容忽视,特别是发现淋巴结持续肿大时更应及早请医生诊治。 

淋巴结肿大可分为疼痛性及无疼痛性两种。疼痛性肿大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时,感染处得到正确处理后即可消除。引起无痛性肿大的疾病往往较顽固且难以发现,危害较大。一般多见于结核菌感染、淋巴瘤、肿瘤转移至淋巴结、血液病(如白血病)等。 

淋巴结遍布全身,只有在比较表浅的特殊部位才可触及。如颌下、颈部、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最易摸到。女性患乳腺癌时在乳房周围及腋窝可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正确的触摸方法是:将食指及中指并拢,在上述部位上下左右触摸,若感觉到皮下有圆的、椭圆的、或条索状,有鸡蛋大小甚至更大的淋巴结节时,应立即去正规的医院请医生诊断 

淋巴系统是身体的自然防卫组织,可以抵抗感染和毒素的侵入,浅表的淋巴结群存在于颈部、腋窝、腹股沟、膝盖后面以及耳朵前后。 
孩子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肿大的部位取决于感染的位置。喉和耳朵感染可能会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头部感染会使耳朵后的淋巴结肿大;手或手臂感染会使腋窝下淋巴结肿大;脚和腿部感染会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孩子最常见的是颈部淋巴结肿大,母亲很容易注意到孩子的这一部位,带孩子让医生检查后才能放心。 
以大多数人来说,咽喉痛、感冒、牙齿发炎(脓肿)、耳朵感染或昆虫叮咬都是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不过假如淋巴结肿大出现在颈部前面正中间或是正好在锁骨上方,你就 
必须考虑感染之外的原因,如肿瘤、囊肿或甲状腺功能紊乱。 
大多数母亲一看到孩子颈部淋巴性结肿大,首先想到的是肿瘤,这是自然反应,肿瘤的确也是引起孩子淋巴结肿大的一个原因,不过感染是更为多见的原因。对此,进行血和尿的化验、x线检查、皮试以及活体切片检查等,可以证实医生的疹断。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其它疾病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腋下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是什么 会引起狐臭吗
温馨提示: 腋下也有淋巴结?而且淋巴结会有肿大的病变,会有痛觉,那么腋下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是什么?会引起狐臭吗?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根据阅读为你提供的用药资讯
用于分泌大量粘稠痰液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呼吸感染的祛痰治疗。
用于2岁~14岁儿童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治疗对阿斯匹林敏感的哮喘患者和预防运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购买了经典病例:扑朔迷离的淋巴结肿大
作者:rain_轩
这是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生课程&内科学:&全面评估和修正&的经典病例,于近期发表在NEJM上,讲述了一位HIV感染患者,以腹股沟区疼痛、淋巴结肿大就诊,其诊断、鉴别诊断过程扑朔迷离、精彩纷呈,现将主要内容呈现如下:病例介绍Harshabad Singh医生(内科):一位57岁男性因左腹股沟部位疼痛就诊于急诊,患者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既往有腹股沟疝病史。患者有10年的腹股沟疝病史(左侧大于右侧),间歇性膨出,能够自行还纳。大约就诊前3月,与膨出相关的疼痛增加。就诊前3周里,患者左侧疝增大,自觉间歇性发热,夜间盗汗。就诊前1周,自述疝旁出现&硬块&,触之疼痛。就诊前一晚,患者自测口温38.1&C。次日,患者为进一步评估前往急诊就诊。在0-10(10为最严重的疼痛)的区间里评价疼痛,患者评价自己的疼痛为3,无寒战、恶心、呕吐或腹痛。8年前诊断HIV感染时,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为66/mm3,随后不久便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在2月前最近的一次检测中,HIV RNA检测不到(检测范围:20-107拷贝/ml),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为250/mm3(参考范围:348-1456)。患者在八年前左小腿和腭部都曾出现卡波济氏肉瘤,予博来霉素治疗后已经缓解,此外,他还患有传染性软疣、肛门发育不良、肺部鸟分枝杆菌复合体感染(九年前诊断,并接受了十八个月的治疗)、卡氏肺囊虫性肺炎、鹅口疮、眶膈前蜂窝组织炎、及隐孢子虫引起的腹泻。此外,三年前,患者还出现过暂时性的肝功能检查异常,考虑由脂肪性肝病或酒精性肝病引起。患者在诊断HIV感染后不久,检测弓形虫IgG抗体阴性,同时,在就诊前5-8年,多次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均为阴性。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已知的性传播疾病(STIs)。患者用药包括恩曲他滨、替诺福韦、利匹韦林,其对三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过敏,该药引起患者溶血性贫血。患者为异性恋者,离异,现与同样HIV阳性,并接受ART治疗的女伴同居。其报告的最后一次性行为对象是其伴侣,时间为2年前,且使用了安全套,此外,没有报告其他的近期性行为。患者从事建筑行业,有30年的吸烟史(未戒烟),每日饮用1-2瓶酒精性饮料,未服用违禁药品。他还为一只22岁的猫更换垫料,否认曾被其咬伤或挠抓。在就诊前6个月,患者曾去俄克拉何马州旅游。患者系欧洲白人血统,其父亲有冠心病,母亲患纤维肌痛;兄弟姐妹及成年子女均健康。体格检查:体温36.8&C,血压为155/79mmHg,脉博82次/分,呼吸18次/分,血氧饱和度100%(空气)。腹软,无膨隆、触痛。双侧可见腹股沟疝(左侧大于右侧),可轻松还纳,仅在腹股沟管阴囊内陷处有轻微触痛。左腹股沟区可触及三个大淋巴结(最大者直径3cm),触之有轻微疼痛。其他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指数、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查、血清电解质、钙离子、血脂等正常,其他检验结果见表1。患者被收入院治疗。Tarik K. Alkasab医生:入院后,患者行腹部和骨盆计增强CT示,左侧髂总、髂外和腹股沟区多发肿大淋巴结(图1),与前盆腔壁软组织相连。一左髂外淋巴结测量短轴直径为2.4cm,可见与坏死密度相当的区域,,一部分可见的左腹股沟淋巴结,测量其短轴直径为2.2cm。主动脉旁和右侧腹股沟区还可见一些小的淋巴结(直径&1cm)。图1.异常CT扫描。在口服和静脉给予对比剂后,行CT扫描,轴面(A和B)和冠状面(C)显示左髂部和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左髂外区域有一增大的淋巴结(A,箭头),测量短轴直径为2.4cm。一个部分可见的左腹股沟淋巴结(B,箭头),测量其短轴直径为2.2cm。这两个淋巴结包含有低密度区域,与坏死相符。左腹股沟还可见其他肿大淋巴结。同时肝脏也有增大。双侧腹股沟疝不大,内含脂肪,左侧疝较右侧大(最大径分别为3.8cm和1.8cm)。肝脏增大,下缘到达髂嵴,脾脏增大,长度为12.8cm。左侧未见阻塞性肾结石,没有肠绞窄或梗阻的证据。Singh医生:次晨,补充实验室检查结果回报(表1),并实施了诊断性试验。表1.实验室数据。*变量参考区间(成人)&入院住院第2天红细胞压积(%)41.0-53.0(男性)37.638.0血红蛋白(g/dl)13.5-17.5(男性)12.612.8白细胞计数(/mm3)121009600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40-7083.978.7淋巴细胞22-448.311.5单核细胞4-116.88.0嗜酸性粒细胞0-80.61.3嗜碱性粒细胞0-30.20.2葡萄糖(mg/dl)70-110144*将葡萄糖转化为mmol/l,需乘以0.05551;&参考区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群体及实验室采用的方法。这里采用的是麻省总医院针对成人(除孕妇外)、无影响检测结果的疾病状态制定的参考区间,因此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鉴别诊断Rajesh T. Gandhi医生:我清楚该病例的诊断。患者为57岁男性,慢性HIV感染者,临床表现为持续数周的发热、盗汗、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尽管可能引起该患者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很多(表2),我们可以从影像学入手缩小鉴别诊断的范围。Alkasab医生,你可以基于CT扫描的发现告诉我们你的鉴别诊断么?表2.该患者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卡波济氏肉瘤卡斯尔曼病肛门癌转移癌& & & 生殖器肿瘤& & & 黑素瘤& & & 神经内分泌找肿瘤(默克尔细胞癌)感染细菌& & & 巴尔通氏体& & & 梅毒& & & 性病淋巴肉芽肿& & & 软下疳& & & 野兔病& & & 耶尔森氏菌感染& & & 金葡菌感染& & & 链球菌感染& & & 布鲁氏菌病分枝杆菌& & &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 &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毒& & & &单纯疱疹病毒& & & &E-B病毒& & & &巨细胞病毒& &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真菌& & & &隐球菌病& & & &组织胞浆菌病& & & &芽生菌病& & & &环孢子菌病& & & &孢子丝菌病原生动物(弓形虫病)其他原因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结节病药物相关性高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菊池病(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木村病(Kimura&s disease)罗道病(Rosai&Dorfman disease)(窦组织细胞增生)Alkasab医生:HIV感染患者出现这些异常的淋巴结通常提示两类疾病:感染和肿瘤。任何经左侧腹股沟淋巴结引流的局部感染都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包括左下肢和会阴部。受累淋巴结出现坏死,提示分枝杆菌感染的可能性最大。然而,其他感染,包括猫抓病也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坏死。淋巴结肿大还可能意味着左下肢或会阴部恶性肿瘤的转移,但肿大的淋巴结并不提示某种特异性肿瘤。不过,淋巴结坏死少见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因为对未经治疗者,坏死往往是不典型的。卡波济氏肉瘤复发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受其影响的淋巴结往往是高密度的。Gandhi医生:该患者在腹股沟和髂部有淋巴结肿大,可能的原因有反应性增生、肿瘤或感染,感染包括下肢、下腹壁、STI或血行感染。1、反应性淋巴结肿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未经治疗的HIV感染者,好发部位为腹股沟区。然而,本患者反应性淋巴结肿大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患者正在接受ART治疗,另一方面在于其肿大淋巴结的特征:患者淋巴结较大者直径超过1.5cm,肿瘤或肉芽肿性疾病的可能性大于非特异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有触痛,提示存在炎症,但肿瘤的淋巴结出血也可能引起疼痛。最后,从年龄的角度出发,年龄大于40岁者发生肿瘤或肉芽肿性疾病的可能性是更年轻者的20倍。2、肿瘤淋巴瘤是该患者淋巴结肿大的一个可能病因。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中有报道类似的腹股沟疝。HIV感染者患非霍奇金和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升高。尽管淋巴瘤是该患者一个可能诊断,但我认为其可能性低于其他诊断,原因有二:首先,该患者已接受ART治疗数年,而HIV感染者在启动ART治疗后,其淋巴瘤的发生率下降。其次,患者病程表现为快速进展,广泛受累,包括出现症状的时间短,以及肝脾肿大。而进展期淋巴瘤往往累及骨髓,但本患者的血细胞计数接近正常。另一种可能性是与人类疱疹病毒8有关的肿瘤,例如卡波济氏肉瘤(患者既往曾患该病)或多中心的卡斯尔曼病(Castleman's disease)。该患者正在接受的ART治疗,降低了卡波济氏肉瘤的发生率。尽管也有年龄较大接受ART治疗的HIV感染者患卡波济氏肉瘤的报道,但这些患者往往为相对惰性的皮肤表现而非内脏受累。多中心卡斯尔曼病可引起淋巴结肿大,但常伴有明显的系统症状,例如高热,而在本例中并不突出。由于患者有肛门发育异常的病史,其患肛门癌的风险增加。肛门肿瘤可波及腹股沟淋巴结,但患者并未诉肛门疼痛、出血或异物。吸烟史也增加了患者转移瘤的风险,但其并没有明确原发肿瘤的证据。3、感染对于该患者,一系列的感染都应当加以考虑。细菌性蜂窝织炎可能会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但该患者没有下肢感染的证据。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可能会引起淋巴结炎,但患者没有红斑、波动感或化脓。黑死病的病原体,耶尔森氏菌,可通过暴露于感染的跳蚤、啮齿动物或兔子传播,其感染可能会出现皮肤红斑、水肿,出现淋巴结肿大、触痛,以及系统症状。溃疡腺体型或腺体型兔热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可能会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但本例患者无相应接触史,系统症状不多,也没有溃疡性病变。尽管播撒性真菌感染可引起淋巴结肿大,该患者没有组织胞浆菌病、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的呼吸道证据,也没有提示孢子丝菌病的皮损。EB病毒、巨细胞病毒这类病毒感染,HIV反弹(在终止ART治疗后出现)或HIV多重感染等可能性不大,因为这类感染的患者往往出现广泛的淋巴结肿大。基于同样的原因,原生动物感染&急性弓形虫病同样可能性不大。我认为该患者最可能的感染是分枝杆菌淋巴腺炎、猫爪病或一种STI。结核分枝杆菌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淋巴结炎的常见原因,且在HIV感染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发生率增加。分枝杆菌淋巴结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淋巴结坏死,正如本例患者之所见。然而,该患者并没有已知的肺结核暴露。非结合分枝杆菌感染,例如鸟分枝杆菌复合体感染也可引起淋巴结炎,但当HIV感染患者出现播散性感染时,其CD4 -T淋巴细胞计数往往已低于50个/mm3,而本例患者并非如此。另一个可能的诊断是由巴尔通氏体引起的猫抓病。当被抓挠或咬过之后,会出现一个原发丘疹或脓疱,常持续数周,之后出现同侧淋巴结肿大,且会持续数月。肿大的淋巴结常会有触痛,可能会溃烂,相应的皮肤会出现红斑。对HIV感染的患者,巴尔通氏体可引起杆菌性血管瘤病或肝紫癜症及脾炎,这些都是新生血管增生性病变引起的并发症,通常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少于100个/ mm3时出现。患者可能患有猫抓病,但其一些临床表现与该诊断并不相符。首先,他并没有已知被猫抓或咬的经历。其次,他的猫已年老,而巴尔通氏体更常见于通过幼崽传播,可能是因为它们的菌血症更常见,且较老年猫更偏好抓挠。第三,患者并没有猫抓病患者常见的皮损。最后,猫抓病患者的淋巴结肿大更容易表现为腋窝、颈部及下颌淋巴结肿大,而非腹股沟区。另一个可能引起患者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是一种STI。杜克雷氏嗜血杆菌引起的软下疳,表现为伴有疼痛的生殖器溃疡,单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可能会化脓(见于腹股沟腺炎);该患者没有相应表现,该诊断可能性不大。由血清L1、L2和L3型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性病淋巴肉芽肿可能会表现为容易被忽视的小的、无痛性生殖器丘疹或溃疡,也可能会出现单侧淋巴结炎,可能会有波动感或破溃。当感染累及股淋巴结时,可能会出现&沟槽征&,即肿大的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带两侧。然而,在美国,性病淋巴肉芽肿最常见于男同性恋者。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表现为伴有疼痛的生殖器疱疹或溃疡,以及双侧淋巴结肿大。我认为梅毒是引起该患者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STI。在过去20年,梅毒的发生率翻了不止一番,在男同性恋者中尤高。一期梅毒患者常表现为无痛的硬下疳,但患者和临床医生往往忽略。患者还可能出现非化脓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时持续数月。二期梅毒在硬下疳愈合后6-8周出现。二期梅毒患者常有明显的症状,斑丘疹样皮疹、粘膜病变、及广泛的淋巴结肿大,常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二期梅毒可自发缓解,转为潜伏感染,但可能复发,尤其是在感染后1年。梅毒性淋巴结炎尽管并不常见,可表现为痛性腹股沟肿块,可能刺激炎性假瘤形成,特点与本例所见相似。梅毒淋巴结肿大可见于任何时期的感染,由梅毒密螺旋体直接引起。肝脾肿大见于二期梅毒。25%的二期梅毒患者有肝功能检查异常,常为碱性磷酸酶的异常升高。4、其他原因对HIV感染患者,在ART治疗开始数月需考虑一种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但本例中患者已接受ART治疗数年,因此该诊断可能性不大。药物引起的淋巴结肿大与别嘌呤醇、吲哚美辛、苯妥英等相关。本患者服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利匹韦林(rilpivirine),该药可引起超敏反应,但往往出现在第一次服药后不久,表现为皮疹、肝功能检查结果异常。最后,几种自身免疫和特发性疾病可引起淋巴结肿大。结节病患者常出现淋巴结肿大(本例中胸片结果不详)。菊池病(Kikuchi&s disease)(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及木村病(Kimura&s disease)分别主要见于亚洲年轻男女。罗道病(Rosai&Dorfman disease)(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常见于颈部。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多于男性,且淋巴结肿大常在发病时或某次恶化时较为典型,本例患者没有该病的其他表现。5、诊断试验我考虑的该患者位列前三诊断是梅毒、猫抓病和淋巴瘤,我认为梅毒性淋巴结炎是最可能的诊断。我们获知患者近期并没有活跃的性行为。据报道,梅毒性淋巴结炎可出现在梅毒感染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在感染后第一年,可能会出现二期梅毒复发。此外,患者的性行为可能较其报告的更为频繁。为了明确诊断,我倾向于进行梅毒、巴尔通氏体、衣原体的血清学试验,进行胸部影像学研究,寻找胸部真菌或分枝杆菌感染的证据,以及进行潜伏性结核感染的试验。我将实施淋巴结活检,以评估感染、淋巴瘤及其他肿瘤。Eric S.Rosenberg医生(病理学):Bebell医生,当你初次评估该患者的时候,你的映像如何?Lisa M.Bebell(传染病):我们的第一诊断是猫抓病,但考虑到可能引起患者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众多,我们建议其进行切除性淋巴结活检。我们同时建议进行巴尔通氏体血清学试验和血培养,考虑到可能存在鸟分枝杆菌复合体感染,还建议进行分枝杆菌血培养。然而,因为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充足,我们认为播散性鸟分枝杆菌复杂感染可能性不大。其他建议包括对弓形虫的血清学检测、EB病毒的PCR试验、以及检查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以评估淋巴瘤。因患者临床情况稳定,一般情况好,我们反对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临床诊断巴尔通氏体感染(猫抓病)Rajesh T.Gandhi医生的诊断梅毒性淋巴结炎病理讨论Valentina Nardi医生:患者接受了切除性淋巴结活检,对该肿大腹股沟淋巴结的检查显示,其结构完整,局灶性被膜增厚,被膜和滤泡间浆细胞增多,明显的反应性滤泡增生,特殊小肉芽肿,数个形状不规则的微脓肿,沿上皮样细胞排列(图2A-2D)。脓肿包含纤维、中性粒细胞和细胞碎片。这些组织学特征并不提示肿瘤或者其他非感染性、非肿瘤性疾病(例如菊池病或结节病)。针对分枝杆菌的特殊染色阴性。Brown&Hopps革兰氏染色法显示出特殊的粉色结构。这一发现促使我们进行了Steiner 和Warthin-Starry(W-S)银染色,以此来检测格兰阴性细菌(例如巴尔氏通体)和螺旋原虫。两种是因染色均突出了在反应性滤泡和特殊的脓肿间的结构(图2E和2F)。图2.淋巴结组织活检(苏木素-伊红和嗜银染色)。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标本的HE染色显示局灶性被膜增厚,滤泡多形性,及形状不规则的微脓肿(A-D,黑色虚线),沿上皮样细胞排列(D,白色虚线包含)。Steiner银染色(E)和Warthin-Starry(W-S)银染色(F)显示微脓肿周围黑色结构。对这一发现,一些病理学家解释为代表球杆菌类微生物,而其他病理学家认为该表现符合细胞和组织内的嗜银性颗粒。我们的解剖学诊断为感染引起的坏死性淋巴结炎。鉴别诊断包括球杆菌在内的细菌感染。我们与微生物实验室的同事进行商议,进一步探究巴尔氏通体感染的可能性。John A.Branda博士:对活检淋巴结组织的细菌培养显示,虽然针对巴尔氏通体、弗朗西斯氏菌属等生长缓慢、条件苛刻的细菌进行了延长培养,但仅有皮肤共生菌群的生长。淋巴结组织的分枝杆菌和真菌培养阴性,分枝杆菌血培养也为阴性(延长培养)。针对沙眼衣原体的核酸扩增试验的尿检,针对组织胞浆菌抗原的尿检,以及针对沙眼衣原体、弓形虫、巴尔氏通体、贝纳特氏立克次体的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其巨细胞病毒感染血清学阳性状态在9年前就已记录在案。首次检验时,汉赛巴尔通体和五日热巴尔通体IgM和IgG抗体均为阴性。然而,1周后,汉赛巴尔通体和五日热巴尔通体IgG均为临界阳性,滴度为1:128(参考值:&1:128),而IgM抗体仍未阴性。这些结果,加上组织银染色模棱两可的表现,以及临床上对猫爪病的怀疑,促使我们将淋巴结组织标本送往一个参考实验室,用PCR的方法检测巴尔氏通体,结果为阴性。然而,使用针对细菌16S核糖体RNA基因通用引物的PCR反应,检测到了梅毒螺旋体。患者首次就诊后13天,一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学试验提示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提示有反应(1:64稀释)基于这些实验室检查结果,梅毒诊断成立。Nardi医生:在分子学和血清学发现的指引下,我们对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组织进行了梅毒螺旋体免疫组化染色,染色结果凸显了在微脓肿周围和脓肿内、小静脉壁和特殊的的肉芽肿内大量的螺旋体(图3)。图3.淋巴结活检样本(免疫组化染色)梅毒螺旋体特异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大量卷曲微生物(A和B,染为棕色)位于脓肿内外(A,虚线内)。由此推断,银染色所见结构并非微生物,而是嗜银性颗粒。回顾起来,尽管对梅毒性淋巴结炎并不特异,该病例其实存在一些导向最后诊断的组织学线索。其中包括被膜增厚(虽然为局灶性)、滤泡增生、被膜和滤泡间浆细胞增多、微脓肿,及含有中性粒细胞的特殊肉芽肿。因此,在分子和免疫组化结果及进一步组织学回顾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修正诊断为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坏死性淋巴结炎。管理和随访Bebell医生:在出院后一周,我在随访访视见到这位患者。当巴尔通氏体血清学试验呈临界阳性时,我们启动了阿奇霉素和利福平治疗猫爪病。由于利福平与利匹韦林存在相互作用,我们对患者的抗逆转录病毒方案进行了调整。在针对猫抓病治疗1周后的随访中,患者自觉良好,但我们注意到其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转氨酶轻度升高。大约开始治疗后10天,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螺旋体时,我们终止了阿奇霉素和利福平治疗,开始青霉素G注射治疗,按晚期隐性梅毒或分期不明的梅毒,予连续治疗3周。在首次注射后1周,患者的腹股沟区疼痛消失,转氨酶水平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自738U/L降至638U/L(参考范围,45-115)。在3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患者自觉完全恢复正常,仍自觉左腹股沟淋巴结坚硬,但在缓慢缓解中。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曾经以1:64稀释时有反应,如今以1:4稀释时才有反应。此次回访中,我们再次询问了患者的性生活史,其承认在此前1-2年间有过之前未提及的性接触史。事实上,我们查阅了患者约2.5年前的梅毒试验,结果提示阴性。遗憾的是,患者在提及自己性生活史时非常谨慎,因此我们无从知晓其如何以及何时感染了梅毒。无论如何,患者最终得到了完全恢复。最后诊断苍白密螺旋体(梅毒)引起的坏死性淋巴结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猫抓病相关文章
梅毒相关文章
细菌感染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