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产品体验报告需从哪些方面细节入手 客户体验

给几家互联网公司投简历应聘产品实习生,要求附上针对这几家公司产品的体验报告。请教下各位,除了优缺点分析和改进建议,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分析?
话说我当初投简历也是凭着这样一份报告作为敲门砖,产品体验报告写的好一定会有很大帮助的,不过如果纯粹给简历加分而写报告,有可能流于表面和公式化,下面说一下我的个人建议1.要了解产品一定要了解这个产品,不了解产品的情况下就谈产品体验和使用体会,甚至优缺点的描述是很不靠谱的,所以一定要亲自去用去体会每一处细节,而且是真正作为用户的角度去使用,而不要像个测试人员一样去跑全每一个业务和流程就大功告成。起码2-3天的时间,最好一周,持续不断去用让自己变成这个产品的重度起码是中度用户,在这种日常的频繁使用中最能感受到产品的细节,是否方便好用2.一次只做一款或一类产品的报告精力是有限的,最好不要同时做多种不同的产品的体验报告,专注一点更能出成绩3.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通常可以在报告中提及同类产品,从同类产品的使用中提炼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及对比出当前产品的优势何在4.纵向发展这个基本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不过是运营策略也好,公司战略也好,都可以根据自己对行业的了解来发挥一下,但是别吹破天,要根据自己的了解情况来说,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瞎扯就有可能被觉得太浮夸了有可能起反作用,实在不了解没有也无妨的————————另外,个人感觉这样的报告不应该等公司来要,其实个人更倾向于定点有针对性投简历,比广撒网的办法更靠谱,前期做好这些相关的资料准备去应聘会比普通毫无准备去加分很多
想了几次答是不答,最后觉得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的,于是。一般很多人都喜欢留实习报告这样的作业给面试者,希望从面试者的报告中看出一些信息:0.最基础的办公软件使用能力(大把不懂怎么用word和ppt的)1.学习、分析等能力(体现在:优缺点分析、改进建议)2.行业产品关注度(体现在:改进建议)3.关于自身产品的新观点(体现在:优缺点分析)4.相关经验(整个报告的深度)5.细节(整个报告)以上绝不是全集,欢迎补充。写的时候,技巧就挺多了。技巧只是更好的展示你的能力,但绝不是捷径、窍门、必杀技、大招。真正能否征服面试官,还是得靠你真的本事和积累。0.千万别喷,整体态度要好。知子莫若父。不管你觉得你多了解这产品,都要谦虚的表达你的观点。因为多数做产品的人,会比你更理解他做的产品。(当然确实tmd有混子,自己每天在做什么都不知道)1.像普通用户一样,用用要体验的产品。最好记住自己对产品的第一感觉。2.想想同类的竞争产品都有哪些,也去用一遍。最好记住第一感觉。3.梳理1、2的差异。分清什么是核心差异,什么只是表现上的。这俩重要性完全不在一个层面,混在一起,只会给你减分。甚至不如少写点。。。。4.想想1、2能帮你满足什么需求,是否有你更喜欢的方式----
改进建议逐步出来了5.结合2的产品,看看哪些已经有了,哪些没有。有了的,也许是真的需要改进的。没有的,自己深入想想,甚至问问你周围的朋友他们的感觉。千万别武断,觉得1、2的产品都没有,那这点子一定特nb。那很可能会sb。。6.尝试着拿点宏观数据,但一定要沾边,要靠谱。review下现在你体验的产品或你提出的建议,分量到底如何7.尝试着就着宏观面去提出点方向,但千万千万小心。没把握宁愿别写,否则减分概率大。相反,放到面试时候说,也许会有加分细节?第一个0-5和第二个0-7。刚好是正反例子。在忙,不检查错别字了。希望对你有用~祝顺利!
最近刚好也给实习生制作了一份产品体验模板,考虑到实习生身份与实习周期限制,主要会以体验界面是否友好、信息架构与流程是否合理、功能是否满足需要等几个方面进行。1、概览:包括体验人、产品名称(版本号)、使用机型环境、体验时间等2、效果体验:包括产品视觉表现、文字信息传达、动画特效、控件使用等整体效果体验。这一块对实习生来说比较容易入手,通过对产品的第一轮体验,发现外观部分的问题,如某个模块文字描述理解困难、视觉排版混乱、控件使用错误、动画效果生硬等。当然这部分需要避免个人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提出的问题必须有原则根据。3、任务走查法:分析总结产品所有任务,并以产品任务操作为线索(剧本)进行操作流程进行测试。这一块主要希望能够通过对产品完成各种任务的走查,这样思路会较为清晰,以可用性为准则,发现与记录影响任务的问题,如某操作逻辑架构不合理、步骤繁琐、不能便捷的完成任务等,对于每条问题,也需要提出自己的分析建议。4、竞争对手比较:分析竞争对手优秀功能与体验细节,分析提出本产品可参考改进的设计建议。这里目的不在于做市场产品分析报告,主要是希望以本产品为基础,列出更优秀与可借鉴的点,在同类对比中寻找优化方案。5、结论概括:一方面,结合自己对产品及竞争对手产品的使用,说说自己对本产品整体用户群与市场的理解,功能点是否能满足用户群需求,是否还有可挖掘的需求。另一方面,经过2-4三个模块的分别体验,得出各模块情况的概述与对各模块发展建议的概述,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能力情况,对各个问题进行重要程度、与紧急程度的划分,对产品设计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优先级别的建议。
思考能力有限的玻璃心略多,累感不爱笔者是个股票爱好者,经常会做一些行业分析,所以这里分享一下个人如何着手分析一个行业的思路。&br&&b&一、从国家政策大方向、战略方向去分析一个行业的前景&/b&&br&
分析一个行业,首先就要看国家的政策大方向,这个行业所处的大环境。比如,十八大,中央做了深化开展改革的重大决策。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航天军工。所以与改革密切相关的一些战略新兴产业将长期受益,前景广阔,比如绿色能源,节能环保,环境治理,4G,智能设备,航天军工等相关产业。中国是一个政策市,很多好的行业都是靠政府去推动的,所以我们看一个行业,一定不会抛开这个行业所处的政策环境。&b&“站在风口浪尖上,猪都会飞。”就是这个道理。&/b&&br&
具体分析方法:多关注国家发改委官网、国家产业政策网站、人民网、各财经网站,了解国家的一些产业政策。&br&&br&&b&二、看这个行业的规模&/b&&br&
关注一个行业,也要思考这个行业的规模。行业圈子越大(比如服装、医药),意味着这个行业可以无限深入扩张,你的选择机会就越大,在这个行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行业越小,一旦你离开某个公司,或者某个地区,你的选择机会就小很多。&br&
判断一个行业的规模,可以看这个行业所服务的用户群,是大众用户还是某一类特殊用户群。可以看这个行业是否有地域限制。看这个行业的产值规模,一般有机构公布相关数据。&br&&br&&b&三、这个行业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b&&br&
大部分的行业都会经历起步、成长、繁荣、稳定、衰落等几个发展阶段。很少有行业能够长久不衰。快速成长期和繁荣期是一个行业黄金时期。比如移动互联网处于成长期接到。PC互联网处于繁荣期和稳定期。现在如果要你选择从零开始进入这两个行业,你会选择前者,还是后者?&br&&br&&b&四、看这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股票走势及一些相关经济指标。&/b&&br&
股价是行业景气度的先行指标。上市公司的估价走势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这个行业未来的景气度。&br&
这些相关的数据和经济指标,可通过炒股软件,国家统计局官网等查找到。&br&
另外,某些行业可通过一些经济指标来反应行业的景气度。比如有色金属行业可通过美元指数走势来反应。发电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制造业的景气程度。房屋销售情况数据,可以反映出与之相关的家居装饰、建材等行业的增长情况。&br&&br&&b&五、从这个行业的龙头公司及行业顶尖人物言论来分析&/b&&br&
了解一个行业,要了解这个的龙头公司有哪些,有哪些关键人物。多关注他们的一些发言,演讲,微博、及博客更新。因为他们在这个行业具备一定的话语权,他们的一些看法往往代表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br&
比如电子商务,最重要的无非是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等几家公司,与之相对应的代表人物无非是马化腾、李彦宏、马云、雷军等几位企业家。他们的关注点就反应在他们的一些言论上,就是关于电商的未来发展方向。所以你会看到这几位教父级人物,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大谈移动互联网。&br&&br&----------------------------&br&&p&齐志勇
@历练后的飞翔&/p&&p&新浪微博:@Fometor齐志勇 &/p&&p&微信公众号:@zhiyong-1989 (分享探讨电商)&/p&&br&&img src=&/6cac7f4c60ae_b.jpg& data-rawwidth=&150& data-rawheight=&1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0&&
笔者是个股票爱好者,经常会做一些行业分析,所以这里分享一下个人如何着手分析一个行业的思路。一、从国家政策大方向、战略方向去分析一个行业的前景 分析一个行业,首先就要看国家的政策大方向,这个行业所处的大环境。比如,十八大,中央做了深化开展改…
教你怎么输出一份高逼格的产品体验报告&p&同学们在找实习、找工作时,许多公司除了要求携带简历之外,还会要求输出一份该公司产品的体验报告。这可难倒了不少同学,下面小编以应聘宝安卓客户端为例,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产品体验报告的写法。(此处应该有掌声)&/p&&p&&b&应聘宝体验报告&/b&&/p&&p&一、定位分析&/p&&p&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定位、用户定位,还可加上市场定位等内容。用户定位主要包括:简述目标用户群体、产品能为这些群体带来什么帮助。&/p&&p&1.1 产品定位&/p&&p&应聘宝是一款移动端的求职辅助应用,旨在解决大学生寻找互联网行业的工作时会遇到的一系列困惑,包括简历的撰写、笔试答题方法与技巧、面试经验及技巧、专业能力不足等。通过在这些方面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来帮助提高应聘成功率。&/p&&p&1.2 用户定位&/p&&p&应聘宝的目标用户为希望找到互联网行业好工作的同学。这包括了准备找实习或正式工作但缺乏相关经验的新人、找工作碰壁,急需收获信心的应届毕业生以及对现有offer不满意,渴望提升自己的有志之士。&/p&&p&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对互联网行业充满了兴趣与热爱,渴求获取知识,拥有极强的学习能力,但会缺少专业人士提供的专业帮助与建议。为此,应聘宝致力于提供专业详尽的辅导,从行业职位介绍、简历指导改写、刷笔试真题、面试技巧讲解、牛人一对一亲身说法等各大方面帮助用户完成拿到互联网名企offer的梦想。&/p&&p&二、功能分析&/p&&p&有条理地分析产品的若干个主要功能,部分功能可合并说明。&/p&&p&主要包括:目前功能简述(你的理解)、功能为用户带来的好处等&/p&&p&2.1 查宣讲&/p&&p&快速、方便地获取近期宣讲会信息并提供分享、收藏、校外导航、校内指路等功能。&/p&&p&这个功能通过向用户提供完整地招聘信息,解决用户费时费力搜寻信息的痛点,为用户走向企业之路开辟了一个方便的入口。&/p&&p&2.2 刷真题&/p&&p&提供分大类的名企招聘笔试真题、综合性题库及部分答案;支持用户生成回答并与其他用户分享、交流。&/p&&p&投递简历后公司通常会进行一轮笔试考核,笔试一般会筛选掉大部分求职者,这也突出了平时做针对性训练的重要性。&/p&&p&2.3 学技巧&/p&&p&提供分专题的求职相关优秀文章,包括百强互联网企业大揭秘、各热门岗位全面立体化解析等。供求职者学习。&/p&&p&许多同学刚接触互联网这一领域,对很多问题(例如产品经理是做什么的)还一知半解,又苦于周围没有专业人士可以咨询。这一板块就提供了许多优质内容以帮助用户利用碎片时间获得提升。&/p&&p&2.4 其他功能&/p&&p&登录功能以及个人信息有利于未来对用户间交流功能的扩展;&/p&&p&积分系统则会在将来联系起其他功能,使它们形成一套完整的产品体系;&/p&&p&约导师则给用户一种全新的体验,用户通过模拟面试环节、向牛人咨询来寻找自身缺陷并加以改进。&/p&&p&从这些功能点的设置上,能看出应聘宝的野心及决心,它希望为用户的求职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以萌生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念头为起点,以拿到offer为暂时的终点。&/p&&p&三、交互分析&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file:///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E6%95%99%E4%BD%A0%E6%80%8E%E4%B9%88%E8%BE%93%E5%87%BA%E4%B8%80%E4%BB%BD%E9%AB%98%E9%80%BC%E6%A0%BC%E4%BA%A7%E5%93%81%E4%BD%93%E9%AA%8C%E6%8A%A5%E5%91%8A.docx#_msocom_4&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李4]&i class=&icon-external&&&/i&&/a&&/p&&p&交互分析主要从整体上分析产品的用户界面、操作难易程度、图标理解的难易程度、是否存在闪退现象、是否存在明显bug等。也要说明不足之处。&/p&&p&3.1 应聘宝整体UI简介大气,显得非常专业;&/p&&p&3.2 文字与图标的配合让使用者很容易理解每个功能的用途和操作方式;&/p&&p&3.3 客户端整体操作流畅,较少出现闪退、严重bug的现象;&/p&&p&3.4 查宣讲页面数据较多时存在操作困难。&/p&&p&四、优化建议&/p&&p&优化建议可按功能分析的顺序依次提出。&/p&&p&建议一般包括:解决现有bug,你认为未来可能会新增的功能,你心目中需要加上的功能。&/p&&p&一定要就其中某一点给出更加具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提出应该增加什么功能。&/p&&p&更加具体的解决方案包括:方案理由、调研数据、开发成本、运维成本、预期目标等。&/p&&p&4.1 关于查宣讲&/p&&p&辅助用户管理自己的未来行程,提示用户未来几天内需要参加的宣讲会;&/p&&p&提供用户自定义备注,让用户能够提醒自己的着装、携带资料等;&/p&&p&除了宣讲会,还可加入实习信息、招聘信息等方面的查询。&/p&&p&4.2 关于刷真题&/p&&p&提供更精准更易检索的行业细分真题,让用户做到有的放矢;&/p&&p&真题中优秀的内容可以沉淀下来,供用户分享、交流;&/p&&p&鼓励用户贡献自己的答案并与其他用户交流。&/p&&p&4.3 关于学技巧&/p&&p&突出栏目细分模块,让用户能够更加直观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合理优化文章分类导航,适当加入专栏、活动、用户论坛等入口以丰富这一板块;增加更多更精华的原创经验,有利于与市场上产品产生区分度。&/p&&p&4.4 关于约导师&/p&&p&增强用户与导师的互动,让导师不再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起到更好的提高面试技巧的作用。&/p&&p&五、竞品分析&/p&&p&寻找2个左右的竞品,简单描述存在竞争的功能点,随后分析二者相比的优缺点。最好通过截图来完善你的表达。&/p&&p&注意客观分析,并不能一味讨好你分析的产品。&/p&&p&竞品一:某网站&/p&&p&某网致力于查询宣讲会、实习信息等。拥有简单的操作流程,且将赢利点放在了和用人单位的人才交流上。在web端相对应聘宝优势明显。&/p&&p&对于用户而言,查询宣讲信息等只是一个开始,用户需要更多更好的功能辅助完成全部的面试流程,而应聘宝能在从岗位入门到顺利拿到offer这一整套环节帮助用户成长。&/p&&p&竞品二:某网站旗下app&/p&&p&该app在竞品一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求职攻略。该网站多年来致力于校园招聘,用户量庞大,短期难以撼动。&/p&&p&该app求职攻略全部为文字版,不如应聘宝的多样立体化攻略;且内容多从网络中扒取,质量不高,应聘宝正努力获取最优质的内容并沉淀在产品当中,相信在未来会惠及全行业。&/p&&br&&br&&br&&p&&b&注意事项:&/b&&/p&&p&产品体验报告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点:定位分析、功能分析、交互分析、优化建议、竞品分析等。&/p&&br&&p&除了主要要点,还可加上市场数据、发展前景等。但这些并不是核心要点。&/p&&br&&p& 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定位、用户定位,还可加上市场定位等内容。&/p&&p&用户定位主要包括:简述目标用户群体、产品能为这些群体带来什么帮助。&/p&&br&&p& 有条理地分析产品的若干个主要功能,部分功能可合并说明。&/p&&p&主要包括:目前功能简述(你的理解)、功能为用户带来的好处等&/p&&br&&p&交互分析主要从整体上分析产品的用户界面、操作难易程度、图标理解的难易程度、是否存在闪退现象、是否存在明显bug等。也要说明不足之处。&/p&&br&&p& 优化建议可按功能分析的顺序依次提出。&/p&&p&建议一般包括:解决现有bug,你认为未来可能会新增的功能,你心目中需要加上的功能。&/p&&p&一定要就其中某一点给出更加具体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提出应该增加什么功能。&/p&&p&更加具体的解决方案包括:方案理由、调研数据、开发成本、运维成本、预期目标等。&/p&&br&&p&寻找2个左右的竞品,简单描述存在竞争的功能点,随后分析二者相比的优缺点。最好通过截图来完善你的表达。&/p&&p&注意客观分析,并不能一味讨好你分析的产品。&/p&
教你怎么输出一份高逼格的产品体验报告同学们在找实习、找工作时,许多公司除了要求携带简历之外,还会要求输出一份该公司产品的体验报告。这可难倒了不少同学,下面小编以应聘宝安卓客户端为例,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产品体验报告的写法。(此处应该有掌声)…
&p&1、我的建议是尽量不要去写大而全的一个完整的网站或产品的分析报告,&/p&&p&找一个点,深入去挖 掘,然后就这一个点谈谈你的体验,你的分析,你的看法,最后给出你的建议。尽量不要扯什么界面不美观,哪里的体验反人类。你可以尝试分析它的流程(常见的比如支付流程,登录流程,产品引流路径等等),也可以尝试分析某一个模块的算法逻辑,推荐逻辑,排序逻辑是否合理。&/p&&p&相信我,任何公司或面试官招你是让你干活的而不是让你提建议的,而这样做,能给面试官&/p&&p&一个肯钻研,肯动脑而且踏实的印象&/p&&p&--&/p&&p&这其实就是产品的主要工作内容辣。&/p&&p&说了这么多,是因为想让那些对产品这个行业有梦想有理想的同学在求职这一步能够避免犯&/p&&p&错,同时给你提供一些切实可操作的建议,就酱&/p&&p&~
&/p&&p&2. &/p&&p&产品分析报告究竟分析什么?&/p&&p&产品是什么&/p&&p&需求是什么,如何被满足的,是一次满足的,还是多次满足的,哪些是核心需求,哪些是边缘需求,每次版本更新的核心需求点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定义&/p&&p&与竞品相比,优劣势如何&/p&&p&从用户与市场角度看,它目前的状态如何,短板在哪里,有没有机会做到更好&/p&&p&产品背后的公司预期、产品经理的逻辑、优先级排定是如何的,能否找到依据,对应的版本更新的市场反馈、数据变化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有这些特征&/p&&p&要写分析报告究竟要做什么工作?&/p&&p&了解产品。知道产品从何而来,重大的版本变更有哪些。&/p&&p&了解用户。知道需求从何而来,哪些被满足,哪些还没有。&/p&&p&了解市场。知道市场对产品的接受度如何,产品的市占率如何。&/p&&p&了解商业。知道产品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推敲背后的逻辑。&/p&&p&等等&/p&&p&……&/p&&br&&br&&p&尽可能寻找有影响力的产品&/p&&p&——&/p&&p&一些排名参考比如百度指数、&/p&&p&alexa&/p&&p&、&/p&&p&App store&/p&&p&排名、&/p&&p&Play&/p&&p&商店排名、第三方应用市场排名等可以帮助你挑选相对看上去比较受众广泛的产品&/p&
1、我的建议是尽量不要去写大而全的一个完整的网站或产品的分析报告,找一个点,深入去挖 掘,然后就这一个点谈谈你的体验,你的分析,你的看法,最后给出你的建议。尽量不要扯什么界面不美观,哪里的体验反人类。你可以尝试分析它的流程(常见的比如支付流…
最近刚好也给实习生制作了一份产品体验模板,考虑到实习生身份与实习周期限制,主要会以体验界面是否友好、信息架构与流程是否合理、功能是否满足需要等几个方面进行。&br&1、概览:&br&包括体验人、产品名称(版本号)、使用机型环境、体验时间等&br&&br&2、效果体验:&br&包括产品视觉表现、文字信息传达、动画特效、控件使用等整体效果体验。这一块对实习生来说比较容易入手,通过对产品的第一轮体验,发现外观部分的问题,如某个模块文字描述理解困难、视觉排版混乱、控件使用错误、动画效果生硬等。当然这部分需要避免个人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提出的问题必须有原则根据。&br&&br&3、任务走查法:&br&分析总结产品所有任务,并以产品任务操作为线索(剧本)进行操作流程进行测试。这一块主要希望能够通过对产品完成各种任务的走查,这样思路会较为清晰,以可用性为准则,发现与记录影响任务的问题,如某操作逻辑架构不合理、步骤繁琐、不能便捷的完成任务等,对于每条问题,也需要提出自己的分析建议。&br&&br&4、竞争对手比较:&br&分析竞争对手优秀功能与体验细节,分析提出本产品可参考改进的设计建议。这里目的不在于做市场产品分析报告,主要是希望以本产品为基础,列出更优秀与可借鉴的点,在同类对比中寻找优化方案。&br&&br&5、结论概括:&br&一方面,结合自己对产品及竞争对手产品的使用,说说自己对本产品整体用户群与市场的理解,功能点是否能满足用户群需求,是否还有可挖掘的需求。&br&另一方面,经过2-4三个模块的分别体验,得出各模块情况的概述与对各模块发展建议的概述,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能力情况,对各个问题进行重要程度、与紧急程度的划分,对产品设计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优先级别的建议。
最近刚好也给实习生制作了一份产品体验模板,考虑到实习生身份与实习周期限制,主要会以体验界面是否友好、信息架构与流程是否合理、功能是否满足需要等几个方面进行。1、概览:包括体验人、产品名称(版本号)、使用机型环境、体验时间等2、效果体验:包括…
想了几次答是不答,最后觉得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的,于是。&br&一般很多人都喜欢留实习报告这样的作业给面试者,希望从面试者的报告中看出一些信息:&br&0.最基础的办公软件使用能力(大把不懂怎么用word和ppt的)&br&1.学习、分析等能力(体现在:优缺点分析、改进建议)&br&2.行业产品关注度(体现在:改进建议)&br&3.关于自身产品的新观点(体现在:优缺点分析)&br&4.相关经验(整个报告的深度)&br&5.细节(整个报告)&br&&br&以上绝不是全集,欢迎补充。&br&&br&写的时候,技巧就挺多了。技巧只是更好的展示你的能力,但绝不是捷径、窍门、必杀技、大招。真正能否征服面试官,还是得靠你真的本事和积累。&br&&br&0.千万别喷,整体态度要好。知子莫若父。不管你觉得你多了解这产品,都要谦虚的表达你的观点。因为多数做产品的人,会比你更理解他做的产品。(当然确实tmd有混子,自己每天在做什么都不知道)&br&1.像普通用户一样,用用要体验的产品。最好记住自己对产品的第一感觉。&br&2.想想同类的竞争产品都有哪些,也去用一遍。最好记住第一感觉。&br&3.梳理1、2的差异。分清什么是核心差异,什么只是表现上的。这俩重要性完全不在一个层面,混在一起,只会给你减分。甚至不如少写点。。。。&br&4.想想1、2能帮你满足什么需求,是否有你更喜欢的方式----
改进建议逐步出来了&br&5.结合2的产品,看看哪些已经有了,哪些没有。有了的,也许是真的需要改进的。没有的,自己深入想想,甚至问问你周围的朋友他们的感觉。千万别武断,觉得1、2的产品都没有,那这点子一定特nb。那很可能会sb。。&br&6.尝试着拿点宏观数据,但一定要沾边,要靠谱。review下现在你体验的产品或你提出的建议,分量到底如何&br&7.尝试着就着宏观面去提出点方向,但千万千万小心。没把握宁愿别写,否则减分概率大。相反,放到面试时候说,也许会有加分&br&&br&细节?第一个0-5和第二个0-7。刚好是正反例子。&br&&br&在忙,不检查错别字了。希望对你有用~&br&祝顺利!
想了几次答是不答,最后觉得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的,于是。一般很多人都喜欢留实习报告这样的作业给面试者,希望从面试者的报告中看出一些信息:0.最基础的办公软件使用能力(大把不懂怎么用word和ppt的)1.学习、分析等能力(体现在:优缺点分析、改进…
哈哈,这个问题我能回答。&br&&br&饿了么 是我们交大的校友创办的,起步的时候仅面向交大闵行校区,那时候我大一。当时已经有一家叫小叶子当家的订餐网站&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做得挺好,范围覆盖上海很多高校。后来,饿了么一步步发展壮大,而小叶子却渐渐式微。刚访问了一下,已经挂了。 就像团购一样,订餐网站进入门槛不高、盈利模式简单有效,这些年各地区兴起过无数订餐网站,可谓风起云涌。但最终幸存并发展壮大的,我就知道饿了么。&br&&br&当时我曾经问过饿了么的创始人,怎么看待他们的对手小叶子当家。给我的感觉是,他们当时就没有把&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放在眼里。因为,&他们不专注&。是的,当时打开小叶子当家的网站,除了订餐之外,还有游戏页面、论坛页面等等。而饿了么的哲学是,专注于订餐,把这个工具做到极致。&br&&br&普通的网站,希望用户停留时间越长越好。而饿了么不一样,它希望你停留时间越短越好。我记得饿了么的创始人有这么一个说法,打开网站后,最少只要点3下鼠标,就能完成一份订餐。他们追求的是这个。&br&&br&对我来说,我为什么选择用饿了么而非小叶子当家? 可能的原因是,我更喜欢饿了么简洁的界面和精致的交互。用当时流行的话说,饿了么的界面,很WEB2.0。 相比之下小叶子的界面象是上一代的网站。 还有一个原因,大概是饿了么这个名字。如果你属于大学生群体,听到这个名字是什么感觉? 青春,朝气。用他们的话说,他们致力于提供一种年轻化的生活方式。这是我喜欢的,也是学校里学生喜欢的。当舍友问:饿了么? 饿了,但不想动,于是大家起哄一起上饿了么订餐。&br&&br&但饿了么做到的不仅仅于此。&br&&br&上面提到专注、工具,或许有人会问,一个简单的订餐网站,一个专业的开发者,一个月就做好了,需要多专注? 其实任何一件看起来简单的事,只要你把极致作为目标,都是不简单的。饿了么除了我们用户能够感知到的订餐界面,还有商家后台界面。他们给商家提供了打印订单的工具。甚至于我们打电话去订餐,也可以看到饿了么印的订单——他们找了一个博士,为商家提供电话订餐的解决方案。所以饿了么号称技术型公司,对于商家,他们提供的是一整套数字化解决方案。&br&&br&一头连接用户,一头让商家低成本接入,也许一个订餐行业的淘宝就这么起来了。&br&&br&提问者问了好几个问题,着重于网站UI\界面\操作等方面。不是说这些不重要,我自己之所以选择饿了么,就是因为网站本身。但对于一个订餐网站来说,线下的体验更加重要,比如送餐时间。&br&&br&交大闵行校区,我认为是全国范围内网上订餐产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数以万计的年轻群体聚集地,和专门服务于他们的商家。送餐时间最短可以稳定在10分钟之内。而其他地方估计要一小时以上。&br&&br&饿了么之所以发展起来,是不是得益于这块风水宝地呢?我的理解正好相反。这样的市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象饿了么这样的订餐网站鼻祖的培育。很简单的道理: 商家送餐速度快,学生们才乐于叫外卖;而学生们叫的外卖更多,商家才有动力提升送餐速度。这样的互相促进,需要推动,也需要时间。&br&&br&这也就决定了饿了么扩张起来不会太容易。他们需要在每一个地方去运营、去精耕细作、去培育市场。 但从另个角度来说,也奠定了他们的门槛,不大容易受到后来者的压力。而且互联网巨头们也很难复制、进入。&br&&br&虽然扩张肯定不是一帆风顺,但至少在知乎上看到了讨论。饿了么再也不仅仅属于交大人了。也算是少见的学生创业的励志故事了。&br&&br&饿了么最近加入了支付功能,一个整合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餐饮行业电商平台隐约可见。可能饿了么做的是脏活、累活,赚的是巨头们不屑的小钱。但我还是保持好奇,一个餐饮行业的淘宝,如果做起来了,会是什么体量的?饿了么最近校招的口号是:送外卖,也能改变世界? 他们自己应该是有信心的。
哈哈,这个问题我能回答。饿了么 是我们交大的校友创办的,起步的时候仅面向交大闵行校区,那时候我大一。当时已经有一家叫小叶子当家的订餐网站,做得挺好,范围覆盖上海很多高校。后来,饿了么一步步发展壮大,而小叶子却渐渐式微。…
不强,哪个便宜选哪个。
不强,哪个便宜选哪个。
&p&体验产品是PM工作中经常做的事情,企业也常留一些这样的实习作业给面试者,是因为产品体验报告一定程度上直观的反映了面试者的专业水平。求职过程中,如果能提交一份专业的体验报告,将大大提升简历通过率,获得面试机会。&/p&&p&作为刚入门的PM,我撰写了一些产品体验报告。因为是新手,为了打好基础,大部分采用了word形式,这样更全面更有利于整理思路,而且产出PPT也很方便。下面我将结合我的《微信电影票体验报告》抛砖引玉,给大家做一个产品体验报告撰写的简单分享。&/p&&br&&p&? 关于体验报告思考&/p&&ol&&li&&p&产品体验报告的定位&/p&&/li&&p&依据用户的需求分析,体验产品怎样满足用户的需求,并判断是否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最后针对体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给出适当建议和解决方案。&/p&&li&&p&产品体验报告考察内容&/p&&/li&&/ol&&ul&&li&&p&基础技能(Office、Xmind、Axure、PS等类型工具的使用)&/p&&/li&&li&&p&学习、分析等能力(优缺点分析、改进的建议)&/p&&/li&&li&&p&行业产品关注度(改进建议)&/p&&/li&&li&&p&关于产品的新观点(优缺点分析)&/p&&/li&&li&&p&产品相关经验(整个报告的深度)&/p&&/li&&li&&p&细节的把控(整个报告)&/p&&/li&&/ul&&p&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方面,还有很多可以展现和发挥,不过值得强调的是一份产品报告足以让面试官或读者了解你的专业程度。那么,现在把握了这一点,我就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展现给别人我哪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呢?这也是做其他任何事情需要首先思考的问题。&/p&3. 撰写的注意事项和一些原则&br&&ul&&li&&p&要真正的使用、了解产品,以用户的角度,注意第一感觉&/p&&/li&&li&&p&文章的结构和具体工作的规划在内容的排序上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文中先写的不一定就要先做&/p&&/li&&li&&p&不要写成吐槽报告,细节固然重要,宏观(例如差异化)同样不可忽视。而且对于新手来讲,你所注意到的所谓细节,在非常了解他们产品的专业人员是很幼稚的,所以要把握好度&/p&&/li&&li&&p&不要写成流水账,要重点突出,要根据产品本身的属性,思考应改关注的重点&/p&&/li&&li&&p&要根据情况选择报告的形式(小而精PPT、相对全面word),PPT更加直观,文档则更细致&/p&&/li&&li&&p&记得你只是初学者,你体验的是面试官每天都研究和接触的产品&/p&&/li&&li&&p&横向比较同类产品是基本,纵向分析则锦上添花(小心不要弄巧成拙)&/p&&/li&&li&&p&不要教条,针对不同的产品,文章基本的框架相似,但也可以寻找自己写作的创新点&br&&/p&&/li&&/ul&4.
着手撰写前的准备&br&&ul&&li&&p&资料收集阅读(产品公司新闻、已有研究报告、网络分析博文、企业招股书等)&/p&&/li&&li&&p&常用工具使用(Office、Xmind、Axure、PS等)&/p&&/li&&/ul&&br&&p&? 体验报告的撰写&/p&&ol&&li&&p&整体流程的规划&/p&&/li&&p&图1&/p&&img src=&/fc445f03b82b11ba5cffee1f2ce20c90_b.jpg& data-rawwidth=&630&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0& data-original=&/fc445f03b82b11ba5cffee1f2ce20c90_r.jpg&&&br&&p&? 通过阅读资料和产品初步的体验,已经对产品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这个时候,你就要做一个规划,确定你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事情,注意的事项、获得哪些数据和结果。&/p&&li&&p&文章结构的确定&/p&&/li&&p&图2&/p&&img src=&/28ca746f9ae91ae0a98b52a28a321790_b.jpg& data-rawwidth=&674&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4& data-original=&/28ca746f9ae91ae0a98b52a28a321790_r.jpg&&&br&&p&注:文章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考虑产品本身的特性、产品体验的侧重点等因素。本文的结构只作为一般参考。一些常有的内容有:&/p&&p&┏&/p&&p&图3&/p&&img src=&/0aa1623aab34c9ca091d5ac_b.jpg& data-rawwidth=&586& data-rawheight=&2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6& data-original=&/0aa1623aab34c9ca091d5ac_r.jpg&&&br&&p&?「前言」,主要是对一些基本情况的介绍,包括体验报告的背景、体验的环境、需求分析(我这里把需求放在前言是因为用户的需求是一切的根本,掌握需求后再去体验产品则更能抓住关键点)&/p&&p&图4&/p&&img src=&/dfbaf9fc8efd3d_b.jp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2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dfbaf9fc8efd3d_r.jpg&&&br&&p&图5&/p&&img src=&/9c4c6a6455d94ade084daa6f91c7112f_b.jpg&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3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9c4c6a6455d94ade084daa6f91c7112f_r.jpg&&&br&&p&?「产品体验」侧重以用户的角度对产品做直观体验,包括效果体验和任务走查两个部分,其中任务走查可以按照功能设置任务,也可以通过场景设定,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都要结合需求考虑。&/p&&p&图6&br&&/p&&img src=&/4af41acd80a75a00fa9c4a971f5cb541_b.jpg& data-rawwidth=&688&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8& data-original=&/4af41acd80a75a00fa9c4a971f5cb541_r.jpg&&&br&&p&?「产品分析」,作为产品经理的角度体验产品,基本思维和原则:体验→总结&提炼→建议&解决方案。&/p&&p&┛&/p&&li&&p&数据采集、记录、分析&/p&&/li&&p&数据分析是作为产品经理的重要工作,尤其是跟专业的搜索、商业产品经理,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数据,数据处理已经成为产品经理的重要内容。所以,无论是用户研究、市场分析都需要有数据做支撑,即使你的数据来源非官方,测试数据不准确,但更重要的是展现你分析问题的思维和逻辑。对于数据分析网络中有很多方法,我在这里不做详细展开。&/p&&li&&p&文章撰写&/p&&/li&&p&接下来就是进行文章的撰写了。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一些专业的话和结论,但不可全盘照抄,一定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无障碍的表达出来。&/p&&/ol&&br&&p&? 后续的不断完善&/p&&ol&&p&一个人的思路总是受限的,这个时候就要充分发挥协作的精神,可以多个人一起来完成这样一件事情,也一定要听取别人的反馈,及时更新和总结。&/p&&/ol&----------------------------------------&br&个人微信:tsesup&br&工作邮箱:
体验产品是PM工作中经常做的事情,企业也常留一些这样的实习作业给面试者,是因为产品体验报告一定程度上直观的反映了面试者的专业水平。求职过程中,如果能提交一份专业的体验报告,将大大提升简历通过率,获得面试机会。作为刚入门的PM,我撰写了一些产品…
网上有一份电商产品分析报告,&a href=&.cn/s/blog_am4c.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移动电子商务app竞品分析&i class=&icon-external&&&/i&&/a& 你这个基本上都是格式照搬过来的。但是你确定真的适合这么做么?&br&&br&不是说不能借鉴,但是分析报告这种东西并没有统一格式,不同产品分析重点也不一样,搬的时候想想别人为什么要提出这页 PPT ,而不是因为模板有,所以你的分析也要有。&br&&br&小小吐槽下: PPT 模板都跟那份东西一样这真的大丈夫么?好歹也有诚意的搞一个好看点的。&br&&br& 指出几个比较浅的问题吧:&br& 1、你这个报告的里头 iPhone 的写法没写对,第一页的
PPT 里头两种写法,都错了。往小了说也没啥,就是粗心了点,往大了说叫你对互联网还不够了解或者可以说态度不够严谨。&br& 2、如果让我给这份东西命名,我会命名为“ 饿了么 iOS 版 产品体验报告”而不是“饿了么 iPhone 版分析”&br& 3、排版非常的差,我举个例子,你看下你的 “SWOT 分析”这几个字,英文单词直接跨行了;&br&如果把你这份报告看成一个产品,我作为用户来看,你给我的用户体验并不好。PPT可以不用华丽,但是精致还是要有的。&br& 4、用语比较口语化,有些语句也有语法错误,建议修改;&br& 5、数据出处,任何数据都应标明来源;&br& 6、内容上还比较空洞,分析报告谈不上,只能是体验,而且还是轻度的体验。在提到功能改进的时候并没有很好的与前一版本进行对比,导致阐述功能改进的好处时说服力不够。最后的总结有种空话、套话的感觉,这并不是一个分析报告应该有的总结;&br& 7、最后夹带私人吐槽:同学,你好好研究下配色,最不济你用苹果配色也可以。你这份 PPT 的配色实在是比较差。&br&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br&&br&一份好的分析报告应该是:&br&1、对于各个功能明确划分后,针对核心功能进行分析,至于怎么确定,需要根据产品定位确定;&br&2、得到我们要分析的内容后,开始阐述这个产品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能拿到数据可以做一个功能更新前后的对比。&br&3、在明确定位、核心功能,我们在干什么之后,竞品又在干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我们可以借鉴的有哪些?&br&4、市场,盈利、渠道等因素分析,蛋糕还够不够分?&br&5、最后才是针对上述内容,得到我们的产品还有哪些不足,还可以为产品做出什么样的改进,新招式还可以有什么?&br&对我个人而言,我喜欢把结论放到开头,这样看报告的人更容易看到重点。&br&&br&最后最后:加油吧少年,多学多问多思考,至少我当年就没敢把自己的作品丢到知乎来求指导。你已经踏出了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
网上有一份电商产品分析报告, 你这个基本上都是格式照搬过来的。但是你确定真的适合这么做么?不是说不能借鉴,但是分析报告这种东西并没有统一格式,不同产品分析重点也不一样,搬的时候想想别人为什么要提出这页 PPT ,而不是因…
1、可以叫产品体验报告,分析报告,差了点&br&2、分析报告可以不要用PPT,哪怕用脑图也可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推敲功能和界面背后的需求来源、竞品对比等,才能进而去分析改进点。否则就是拍脑袋。&br&3、另外,PPT的使用,需要再深入点。&br&4、建议深度体验,再作分析。&br&&br&多说两句。&br&&br&&ul&&li&为什么尽量不用PPT?&br&&/li&&/ul&PPT用来做演讲辅助的产出物,很好。&br&但是,一份有深度的产品分析报告,并不是一份简单的PPT可以容纳的,原因是:&br&&ol&&li&内容可能太多&br&&/li&&li&维度可能太多&br&&/li&&li&页数可能太长&br&&/li&&li&没有人要看那么多字的PPT&br&&/li&&/ol&&br&&ul&&li&为什么要做产品分析报告?&br&&/li&&/ul&&ol&&li&研究竞品,同一类需求有不同的产品来满足,满足同一类需求的不同公司所提供出来的同类产品是竞品,竞品分析能力的好坏,对产品路线、市场占位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br&&/li&&li&培养反推策划案的能力,从而逆向培养产品感觉和产品经理的思考角度。&br&&/li&&li&发现产品功能与需求的内在逻辑,梳理用户需求点,对不同产品的研究可以提高需求的洞察力,须知:不是所有需求都应当满足,不是所有需求都是真的需求。一款产品,无论做的好坏,产品背后是凝结了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需求发现能力、需求满足能力、优先级管理能力等产品能力和产品经验的,如果要认真的从中找到一些方法和经验,那么需要做分析报告。&br&&/li&&/ol&&br&&ul&&li&产品分析报告究竟分析什么?&br&&/li&&/ul&&ol&&li&产品是什么&br&&/li&&li&需求是什么,如何被满足的,是一次满足的,还是多次满足的,哪些是核心需求,哪些是边缘需求,每次版本更新的核心需求点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定义&/li&&li&与竞品相比,优劣势如何&br&&/li&&li&从用户与市场角度看,它目前的状态如何,短板在哪里,有没有机会做到更好&br&&/li&&li&产品背后的公司预期、产品经理的逻辑、优先级排定是如何的,能否找到依据,对应的版本更新的市场反馈、数据变化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有这些特征&br&&/li&&li&等等~&br&&/li&&/ol&&br&&ul&&li&要写分析报告究竟要做什么工作?&br&&/li&&/ul&&ol&&li&了解产品。知道产品从何而来,重大的版本变更有哪些。&br&&/li&&li&了解用户。知道需求从何而来,哪些被满足,哪些还没有。&br&&/li&&li&了解市场。知道市场对产品的接受度如何,产品的市占率如何。&br&&/li&&li&了解商业。知道产品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推敲背后的逻辑。&/li&&li&等等……&/li&&/ol&
1、可以叫产品体验报告,分析报告,差了点2、分析报告可以不要用PPT,哪怕用脑图也可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推敲功能和界面背后的需求来源、竞品对比等,才能进而去分析改进点。否则就是拍脑袋。3、另外,PPT的使用,需要再深入点。4、建议深度体验,再作分…
2236 人关注
613 个回答
49291 人关注
695 个回答
10226 人关注
195 个回答
3193 人关注
715 人关注
4073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加2入手体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