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迤水产品请问泥皮要咋样解呢

当前位置:&→&水产养殖池塘中泥皮的处
今天是:日
水产养殖网―水产行业第一信息平台!
水产养殖池塘中泥皮的处理方法介绍
出处:根源水产
作者:刘恒义
中国水产养殖网
水产养殖池塘中的泥皮,上面有着大量的泡沫和有机物。凡是有泥皮的池塘,水质普遍清瘦,青苔容易滋生。泥皮主要有以下两种:墨绿色的泥皮和黑色或深褐色泥皮。墨绿色泥皮手感滑腻,不易分散,有时一抓能提起一大把,用手捻磨会沾在手心成油脂状,色泽为墨绿色或深绿色,仔细观察会有丝状藻类在其中。这种泥皮是一些大型浮游藻类或青苔部分死亡后漂浮在水上随风堆积在下风处,这种情况下水质清爽,不易肥水,池水PH值偏高。漂浮沉积在池塘四角引起恶臭。处理方法:药物化学法:杀青苔药物每亩200克,晴天上午对兑塘泥或腐植酸钠泼洒,下风头重点泼洒。第二天底益净?除臭型1包3亩全池干撒,池塘下风头重点使用。微生态分解法:第1天中午使用底益净?降解型1袋10亩,水自然?调水专用1包4亩混合浸泡后,兑水泼洒。着重泼洒在泥皮集中处,分解有机物及抑制泥皮生长。晚上适时干撒增氧剂。第2天上午使用水自然?解毒专用1瓶3亩兑水均匀泼洒,间隔2小时后,使用渔水旺?速肥型1000毫升/亩?米配合水自然?EM&nbsp500毫升/亩?米和水自然?调水专用100克/亩?米加水浸泡后泼洒。 (本文已被浏览 3634 次)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文章分类
& 相关文库:
& 相关资讯:
 &文章链接
扫一扫互联网平台入驻
客服热线:
电话:025-
技术:客服:
地址:中国南京汉中路185号4F 邮编:210029
南京问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加入中国水产养殖网微信正在发布中的职位
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大王镇工业园1号
下次自动登录
没有账号,
&&&&&&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当前位置:&→&春季海蜇圈泥皮处理一例_
今天是:日
水产养殖网―水产行业第一信息平台!
春季海蜇圈泥皮处理一例
出处:利洋
作者:周存垒
中国水产养殖网
  辽宁省丹东东港小岛子村徐老板有一45亩的海蜇圈(见图1),水深1.2米,养殖模式为海蜇、“小人仙”(缢蛏)、中国对虾、y虎鱼混养。日,首先向池塘中投放“小人仙”苗,规格为粒/斤,放养密度为400-500粒/m2。漂浮泥皮时,池塘中仅投放了“小人仙”。&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4月12日,徐老板致电利洋水产药店反映,圈里漂起了不少泥皮,块较大,且池底还有很多泥皮(见图2、图3),担心漂起的泥皮再落到仙床上,堵住“小人仙”眼,对其生长不利。下午四点取水样检测:pH值9.0,盐度27‰,温度10.8℃,溶解氧11.15mg/L。镜检泥皮中有大量底栖藻类(见图5),取泥皮观察发现其表面有许多气泡(见图5)。根据此情况,当天下午直接撒“活底莱”3亩/包,泥皮多的地方多撒。&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4月14日电话回访,泥皮上浮的少了;划船去圈里捞泥皮,泥皮易碎,且在下风口聚集着许多小块的泥皮(见图6、图7)。&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4月16日,池底基本上没有泥皮了,“小人仙”眼清晰可见(见图8)。徐老板很满意,并介绍给其他客户使用。&nbsp  分析:&nbsp1、春季是池塘泥皮多发的季节。随着水温不断上升,泥皮中的有机质分解和底栖藻类光合作用产气,在泥皮表面形成气泡,使其比重变小,最后导致成块的泥皮漂浮于水面。若不及时处理,当泥皮重新落到仙床上时,会堵住“小人仙”眼,影响生长。&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活底莱”是新型生物底质改良剂,富含高浓度的芽孢杆菌,具有分解能力强、作用效果快、安全副作用小的优点。通过“活底莱”的分解作用,大块泥皮变成易碎的小块。当小块泥皮重新落到池底时,它可以被贝类摄食利用,从而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利洋水产药店菩萨庙店&nbsp周存垒提供&nbsp) (本文已被浏览 3143 次)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文章分类
& 相关文库:
& 相关资讯:
 &文章链接
扫一扫互联网平台入驻
客服热线:
电话:025-
技术:客服:
地址:中国南京汉中路185号4F 邮编:210029
南京问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加入中国水产养殖网微信中国水产养殖网青虾螃蟹池塘泥皮怎么防止_百度知道
中国水产养殖网青虾螃蟹池塘泥皮怎么防止
青虾与河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饲料,在基本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获得虾、蟹双丰收,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
一、池塘准备
1.池塘选择 实行虾蟹混养的池塘,面积5亩--10亩,水深1.0m--1.5m,塘埂坡度1:3左右,不渗不漏,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体溶解氧丰富,无工业或生活污水污染。
2.清塘消毒 要求养殖池塘清除过多的淤泥,冬季经阳光曝晒,放养前半个月至一个月用生石灰75kg/亩--100kg/亩化浆或漂白粉20ppm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野杂鱼,改善池塘底质。
3.防逃设施 池塘四周做好防逃设施,一般用高0.5m的铝泊、塑料薄膜或塑板圈围,插入土中0.2m。防逃设施内留1.0m以上的坡埂,以方便饲养管理,并有充足的地域供河蟹活动。整个养殖过程,进水口用60目--80目的尼龙绢网袋过滤进水,防止野杂鱼及鱼卵进入池塘中,排水口安装密眼网以防青虾外逃。
4.移植水草 年初,在离池塘边缘1.0m处的浅水带沿四周种植或移植水花生、空心菜、水浮莲等水生植物,草带宽1.0m左右,水草面积控制在其生长旺盛时占池塘总面积的25%左右,多余的水草应予人工割除。水草移入池塘前,需用10ppm的漂白粉消毒。
青虾与河蟹混养池塘种植水草有以下好处:(1)充分利用水体,增加青虾与河蟹的栖息场所,供虾蟹隐蔽、蜕壳和不受或减少敌害生物的残杀;(2)水草的嫩叶、根须、腐屑可供虾、蟹摄食,促进其良好生长;(3)有利于天然饵料生物的繁衍;(4)高温季节具有降温作用,减轻虾、蟹对环境的应激反应;(5)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解氧;(6)吸收池塘内过多的营养成分,净化水质;(7)使虾、蟹外壳呈青绿色,防止或减少“水锈虾”的产生,提高虾、蟹的品质;(8)消浪护坡,避免池埂坍塌。
二、苗种放养
放养一龄扣蟹600只/亩--800只/亩,或当年豆蟹1000只/亩--1200只/亩,放养青虾虾苗4万尾。放养的蟹种、虾苗要求品种纯正,规格整齐,附肢完整,无病害。一龄蟹种放养要避开严冬低温期,放养豆蟹则尽量要早,以提高成蟹的出池规格。
此外,池塘搭配放养一龄花、白鲢80尾/亩。搭配放养滤食性鱼类,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池塘饵料生物,显著改善水质,减少高温季节蓝藻、绿藻的爆发,还可以减少青虾秋苗的数量,控制放养密度,提高上市规格,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三、饲料和投喂
饲养前期以颗粒饲料与动物性饲料如螺、蚌、蚬、小杂鱼等相结合进行投喂为主,辅以少量水草,既满足虾、蟹的营养需求,又可避免或减少互残现象,降低生产成本;中期高温期间,增加植物性饲料的投喂量;后期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以保证河蟹的生长及育肥。颗粒饲料粒径为1.5mm--2.2mm,粗蛋白含量35%--40%;动物性饲料要轧碎。日投喂2次,其中上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下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颗粒饲料日投喂量控制在虾蟹体重的3%--5%,鲜活饵料投喂量则为虾蟹体重的10%--15%。饲料要均匀地投放至离池塘边1.0m左右的水草带,日投喂量还要根据虾、蟹的存塘量及生长情况、水温、天气等情况灵活掌握,既要避免浪费饲料,败坏水质,又要保证虾、蟹吃食,满足其生长需要,并做到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为便于检查摄食情况,可在池塘四周设几个饲料台进行观察,一般以1小时--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度。
四、水质调控
整个饲养过程,池塘水质始终保持适当的肥度,透明度掌握在0.25m--0.3m。一般放苗初期水位保持在0.6m--0.8m,以利升温;中后期(特别是秋末及冬季)加高水位到1.0m--1.5m,以利于保温越冬。适时做好注、排水工作,并根据季节、气温灵活调节水位,以保持虾、蟹比较适宜的生长水温。平时每隔半个月至一个月加注1次新水,7月--9月高温季节增加到每隔5天--7天换水1次。注入新水前先排出下层老水,每次注水量为0.2m--0.3m。每隔10天--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每次5kg/亩--10kg/亩,以增加钙质,改善水质,满足虾、蟹生长需求。
鉴于水质调控对水产养殖的重要性,建议在虾、蟹混养池塘施用光合细菌。实践表明,应用光合细菌的池塘,养殖的虾、蟹不易发生病害,平均能增产10%左右,生产的虾、蟹规格大,色泽好,且换水及增氧机的使用均明显减少。
五、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遇闷热天气增加夜间巡塘,仔细观察青虾、河蟹的活动、摄食、蜕壳、疾病及防逃设施等情况。夏秋季雷阵雨天气,青虾及搭配放养的花白鲢容易发生浮头,更应特别重视。同时,要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也便于总结经验教训。
六、疾病防治
虾、蟹的疾病防治要从苗种质量、水质调控入手,做到“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池塘保持良好的水质,定期泼洒生石灰,投喂优质、新鲜的饲料,一般可防止病害的发生。对发生纤毛虫病和细菌性疾病的池塘,可以采用0.2ppm的硫酸锌全池泼洒;细菌性疾病用0.5pp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亦可基本治愈。
河蟹在10月间即可起捕上市,陆续至春节前后,可采用池塘边徒手捕捉和干塘起捕两种方法。青虾则在元旦至春节期间上市,采用抄网抄捕,最后干塘起捕,小规格青虾则可根据市场行情持续养殖至翌年再上市。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青虾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产养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