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小学数学题 快点哈四年级上册数学题的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找一些数学方面的图文
写上几个有趣的数学知识 或着是题目
相信你能行
大家还关注小学四年级数学题,你会做吗?快进来看看吧!!!
甲乙两人学英语单词,甲比乙每天少学2字,乙中途停止了15天没学,40天后,乙所学的单词正好是甲的一半,这是两人各学了多少单词
08-12-05 &
甲J,乙Y J/40=Y/(40-15)-2 Y=0.5J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没办法,一直以来最最怕的就是这类应用题了 实在有点头疼,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这个题有问题,无解。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设甲每天学习x字,乙每天学X+2字。 40x=(x+2)(40-15)*2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好像有点问题吧, 假如甲每天学X个,那也就每天学X+2个。40天的时间,甲所学的是40X,已只学了40-15=25天,所学的只有(X+2)*25个。因为已所学的是甲的一半,那么已就学了20X个 即20X=(X+2)*25 X=-10个 好你有点不可能吧,呵呵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投降,太浪费脑细胞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若甲每天学X个,则乙为X+2个,天数为N天,则有: XN=2(X+2)(N-15) 则N=(30X+60)/(X+4) 当X=1时,N=18;
X=2时,N=20;
..................... 当X为无穷大时,N近似等于30,而题目要求N要超过40天,所以此题是错误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设乙每天学x个字,则甲每天学学(x-2)个,根据题意得 (40-15)x=1/2(x-2)×40 化简得5x=-40,x=-8,x-2=-10 所以本题无解。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题应改为:甲乙两人学英语单词,乙比甲每天少学2字,乙中途停止了15天没学,40天后,乙所学的单词正好是甲的一半,这时两人各学了多少个单词? 解:设乙每天学x个,则甲每天学(x+2)个,由题意得: 40(x+2)=2(40-15)x 解得:x=8 40(x+2)=40×(8+2)=400 (40-15)x=25×8=200 答:甲学了400个,乙学了200个。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解:设乙每天学x个,则甲每天学(x+2)个,由题意得: 40(x+2)=2(40-15)x 解得:x=8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题目出的不严谨~ 40天后?是总共40天~还是停止了15天之后40天? 如果按总共40天~负数啊~ 你是不是记错了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赞同51888lczh的回答。 题应改为:甲乙两人学英语单词,乙比甲每天少学2字,乙中途停止了15天没学,40天后,乙所学的单词正好是甲的一半,这时两人各学了多少个单词? 解:设乙每天学x个,则甲每天学(x+2)个,由题意得: 40(x+2)=2(40-15)x 解得:x=8 40(x+2)=40×(8+2)=400 (40-15)x=25×8=200 答:甲学了400个,乙学了200个。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算出来是 甲是-10
晕,题目有问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小学四年级的数学题,怎么做啊_百度知道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小学四年级数学题,你会做吗?
A,B,C三人各有若干枚硬币。
A将自己的硬币分给B,C,使他们的硬币各增长了一倍。之后,B将自己的硬币分给A,C,使他们的硬币各增长了一倍。最后,C将自己的硬币分给A,B,使他们的硬币各增长了一倍。这样3人的硬币都是24枚,请问A原来的硬币是几枚?
&&上一帖:
下一帖:&&
共有108人发表观点
1(1%)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2(2%)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41(38%)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4(4%)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1(1%)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完全没有思路。:
6(6%)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报告LZ,我小学没毕业。:
18(17%)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现在的00后太猛了。:
35(32%)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10-03 15:0010-03 15:0110-03 15:0110-03 15:0110-03 15:0110-03 15:0110-03 15:0210-03 15:0210-03 15:0210-03 15:02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6 开心网小学四年级的数学题目    虽然出生在荒唐的岁月里,可也抓住机会登上了刚启动的重视教育的列车,装模作样地学习过多年,别人看起来似乎还挺认真的。有幸被喻过班上的数学尖子,微积分也啃过二年,虽然是前学后忘,毕竟曾经艰难地理解过。  踌躇满志地工作了,信心充足到膨涨,抛弃书本犹如讨厌夏夜里的蚊虫,驱赶唯恐不力。忙不跌失地参加了各色饭局,转战牌局昏天黑地,没有硝烟的战争充满了香烟味,声色不动地留连声色。  梦醒时分,一个大大的×字红得发艳,分外的醒目惊心!满腔怒火地捧起试卷匆匆一看,无奈地按奈下了习惯发作的咆哮,强作镇静地对正面现惶恐的儿子说:“等一下爸爸给你讲。”  终于发现小学四年级的题目已经让我也感到深奥了,不知是社会的发展使知识进步的太快还是我的脑子里面充斥着太多的娱乐已经无力思考。  王英、赵明、李刚三人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四项中的一项比赛,问报名的结果会出现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思考良久,有了答案,可是仍无法交卷。因为不知怎么才能把这道看似简单的题目给儿子讲明白。  于是上网来请教高人,帮我找出一个能让小孩易懂的解题思路来。你千万别整排列组合,数列函数那玩意噢,那个即使你支招了,我现在也听不懂了,就更别想一时半会儿让小孩子能懂。以我昏昏,使子昭昭,不敢想啊!    (进来的即使不愿意讲课也请留下你的答案啊,好统计一下有多少人做对做错!)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现在做貌似很简单   数列是高中才学的吧  但小学生吗··  也可以的  1个个数啊   也就24个
学历越高脑袋越笨。找张纸,一个一个排下去不就解决了。
  其实不用排列组合,这个题目考的意图就是发散思维 把问题考虑全面    可以这么考虑:  1.三人报同一个项目
4种  2.三人报其中两个项目
很多种(哪两人同一组、有两人报的是哪一组)这一类最麻烦、在纸上一个一个的写出来,再排除重复的  3.三人报三个项目
(及只有一个项目没有人报)也一个一个列出来    我不觉得有什么高深的,对小学生是有点难,但也不至于没人会做。而且这种考思维能力的题比单纯的应用题好玩,也更符合教育的意义:思考方式。    以上是我的浅见,欢迎补充更好的思考方式。
  是啊!改去改来我们这家长都无法辅导小学的功课了
  无法辅导更好,这样你们才能出钱请家教。哈哈。。。。。。。。
  最基础的排列组合,作为小学四年级的题目,启发一下小孩思路,似乎也说的过去。
  简单嘛,每个人都有四个选择,三个人就是3*4=12个了塞
  我觉得要你儿子写出他的思考方式,比单纯的给个答案更好。  这种题目限制条件太少,老师的思维方式又比较固定,如果不是参考答案上的数字绝对一把红叉叉。其实,可能小孩考虑的跟全面。  比如上面我的解法,就没有考虑不报名的情况。如果小孩考虑到了,最终结果肯定不一样。很多时候小孩要去揣摩出题者的心态,不然就是一把红叉加父母的咆哮。  出这个题的人是个混蛋(条件太少,可能性太多,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所以我的结果可能是错的,但是请鼓励你的儿子,充分考虑各种情况。至少别看到红叉就咆哮)
  没说不能报同一个项目,那么,每个人3种选择,3个人就是3X3X3,一共27种可能  各报一种的话,第一个人3个选择,第二个2个选择,3X2,6种
  额,,,刚刚没看清楚,是3个人选4个项目  那就是4X4X4,64种  或者,4X3X2,24种
  作者:nbzxowen 回复日期: 12:04:51 
    没说不能报同一个项目,那么,每个人3种选择,3个人就是3X3X3,一共27种可能    各报一种的话,第一个人3个选择,第二个2个选择,3X2,6种  ------------------------------------------  这种思考方式最简单明了,只要你能给你儿子讲明白。  
可以报同意项目且可以弃权:3个人,每人有5种选择(四项目+不报名),所以有5×5×5=125种选择  不可以弃权,4×4×4=64  不可以报同一项目
4×3×2=24  
  排列组合的前身,概念相乘法  3个人每人4个选择,可多选,所以这不过是个乘法题  3*3*3*3=81  我不认为这题超出了4年级范围,要知道数学的天赋不是学来的,尤其排列组合!
  窃惶惶揣测上意,外加小学四年级的事实,出题者的意图应该是三个人必须报项目且不能报同一项目。  有50%把握
  王英、赵明、李刚三人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四项中的一项比赛,问报名的结果会出现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这问题就不清楚....那3人能同时选1个吗?能的话那就4*4*4=64种. 如果不能重复,那就是4*3*2=24种.
  不好意思,刚才答错了,应该是4*4*4*4=256,  每个项目4种可能:0人、1人、2人、3人  道理还是概念相乘
  王英、赵明、李刚三人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四项中的一项比赛,问报名的结果会出现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不好意思又看了一下题目,发现审题不清,每人只能选一项  所以应该是每人4种可能,4*3=12
  作者:马王爷四只眼 回复日期: 12:14:30 
    请给出确定答案,!    最好能再解释一下!    ==============================  按题意,答案应该就是4X4X4=64种  解释:3个人选4项目,每个人有4种选择,而且每个人的选择不影响别人的选择,所以可能性应该相乘,即4x4x4。。。其实用独立事件的概念会更容易。。不过对小学生似乎解释不清楚    也别发散思路了,你儿子先把这个最容易的条件理解了再说吧。。。这个没理解,加入其他限制他就更晕了
  作者:haoshaner 回复日期: 12:20:19 
    不好意思,刚才答错了,应该是4*4*4*4=256,    每个项目4种可能:0人、1人、2人、3人    道理还是概念相乘  -----------------------------------------------  这个提醒了我,还有一个人报几个项目的可能。受教了
  又从新审题,发现题目有争议,如下:  王英、赵明、李刚三人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四项中的一项比赛,问报名的结果会出现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简化以下:  可以有两种理解:  1、三人报名参加四项比赛中的一项,题目要求三人同时报一项,结果和人数无关,结果为4(用这个和出题人争执 ,对方无奈,只能承认题目清)  2、三人报名参加四项比赛,每人只能报一项。结果每人有4个选择,4*4*4=64,jany这位大虾明显是正确答案(这个结果应该是出题人的本意)  
  本来挺佩服janw的心思明镜,不过在我的误导下居然变卦了,哈哈,不过你还是先做对的,在下还是佩服!
  这么较真就错了。。。    小学题    按照答案再做 就是最好的    哈哈
  ...都喜欢把题目理解的那么复杂干吗,他只是4年级学生,你要求他想到这么多??  还一个人报多项,允许弃权,  这个题目说容易容易,说复杂,你去叫个研究生,未必答的全面。  好比出个题目,10个鸟一枪打死1个剩几个,你去考虑啊?给你一天你也列不完可能性。还发散思维。。。那你小孩问你他怎么生的,你是不是从有丝分裂,细胞全能性开始给他讲啊??  你这个题目如果是出现在今年考研试卷上,你这么想,没问题,应该的。既然是4年级试卷,那就不能要求他们想这些!  你自己设身处地为小孩子想想!你是小学生,一个题目要你想这么多,你会觉得有趣吗??  一方面提倡什么减负,一方面把要求提高的象培养博士生。  幸亏你们不是当老师的,要是当老师,小学生就没活路了!
  我不是老师,只是闲着。  我觉得你可以把大家的想法一个一个讲出来。  步骤:1.把条件限制的最多。即一个人只能选一个项目且不能重复不能弃权。让小孩一个一个排出来(也就十来种)。  2.发散一下,一人选一个可以重复不能弃权。按照3人同一项目、三人报两项目、三人三项目分开,一个一个排出来(也就60来种)。  3.给孩子讲简单的方法,即4×4×4的法子。给他讲数学的奇妙,不用一个一个排,也可以快速得到结果。  4.再发散一下,一人一项目,可以弃权。让孩子熟练运用5×5×5方法  6.(这就需要家长有一定数学基础了,可以选择。且题目限制了不能选多项目)再发散一下,一人可以多项目。即每个项目有4种可能,所以用4×4×4×4=256种。    这样一套下来,估计要一天(根据小孩基础来,可能小孩直接可以做到乘法阶段)。而且这样做有副作用,就是小孩会在考试的时候考虑太全面,面对混蛋出题者的题目时,不知道写哪一个答案。  所以建议加上第七条  7.揣摩出题者的意图。‘我才小学四年级,应该那老师的水平也就是要我填12’。
  其实lz不用非要和孩子讲清楚,这就好像在初中的时候学点的轨迹,高中的时候学排列组合,其实这与年龄、数学基础都没关系,孩子会就会了,不会也没啥的
  作者:nbzxowen 回复日期: 12:42:03 
    ...都喜欢把题目理解的那么复杂干吗,他只是4年级学生,你要求他想到这么多??    还一个人报多项,允许弃权,    这个题目说容易容易,说复杂,你去叫个研究生,未必答的全面。    好比出个题目,10个鸟一枪打死1个剩几个,你去考虑啊?给你一天你也列不完可能性。还发散思维。。。那你小孩问你他怎么生的,你是不是从有丝分裂,细胞全能性开始给他讲啊??    你这个题目如果是出现在今年考研试卷上,你这么想,没问题,应该的。既然是4年级试卷,那就不能要求他们想这些!    你自己设身处地为小孩子想想!你是小学生,一个题目要你想这么多,你会觉得有趣吗??    一方面提倡什么减负,一方面把要求提高的象培养博士生。    幸亏你们不是当老师的,要是当老师,小学生就没活路了!  ------------------------------------------------------------  当然,如果只想把小孩打法走,授以鱼。  我只是不想再多一个呆子而已  高中学了那么多公式,现在没几个记得。但是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方式,可以伴随一生的。    
  我有小孩,就让他会背个乘法口诀表就是了,上学只是能让他同同年人一起而已,学习就让他见鬼去吧,次次倒数也没有关系。以前韩寒说的数学到初二就足够了,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享受父子时间,他会把你当成英雄。    有老爸给解惑的儿子是幸福的,儿子长大以后团聚的日期是少的。
  楼主应该慢慢来。。    先给小孩子讲,1个学生选两项运动,然后2个学生选3项运动,然后才是3个孩子选4项运动    因题意有歧义,所以假设学生选项目不能重复。    (1)1个学生选两项运动  这个比较明显,一看就知道了,两种选择。  (2)2个学生选3项运动(王英、赵明两人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跳远和掷垒)  这个可以在本子上画一下,左边是学生,右边是运动项目。先让学生A选,再让学生B选。把每一种情况都例出来,比如:  1,王英 -- 跳高,赵明 -- 跳远  2, 王英 -- 跳高,赵明 -- 掷垒  ....  可以看出,王英每选一种项目的时候,赵明都可以选另外剩下的两种,也就是两个组合。  当王英选跳高时,是2  当王英选跳远时,是2+2  当王英选掷垒时,是2+2+2    最后结果为6    讲到这里一定要停下来,让他消化一下,他可能还会有个疑问:王英是每一个都选到了,那李明是不是每一个都选到了呢?最好是让他自己看看刚刚例出来的组合(这段时间要尽量给充足,不要一步到位,给他思考的时间)。然后让他给你讲为什么要这样排列,让他总结一下这种事情的规律,就像当初学乘法一样,1X2好理解,2X2,2X3也好理解?那呢?要让他总结这种规律,这个才是基础,如果其中他发现了其它的捷径,那一定要奖励或者鼓励他。    (3)3个孩子选4项运动可以让他自己来做了!      最后留个思考题给他:4个学生选3项运动有多少组合?
       作者:janw 回复日期: 12:13:21 
    作者:nbzxowen 回复日期: 12:04:51        没说不能报同一个项目,那么,每个人3种选择,3个人就是3X3X3,一共27种可能      各报一种的话,第一个人3个选择,第二个2个选择,3X2,6种    ------------------------------------------    这种思考方式最简单明了,只要你能给你儿子讲明白。     可以报同意项目且可以弃权:3个人,每人有5种选择(四项目+不报名),所以有5×5×5=125种选择    不可以弃权,4×4×4=64    不可以报同一项目 4×3×2=24      我认为是125,用高中的知识解答!是数列那一章!
  楼上的好多排列组合的思想,都是一步到位,太抽象。小孩子不能这么早给他固定一个思维。要形象的给他讲,其中他可能想到的情况比你多。
  貌似高中的
  这可是高中的题目    每个人都有4种选择,4*4*4=64
  想不通,理还乱  这个既不是排列又不是组合  按楼上的算法如下:  每人01234种选法,就是5*5*5=125  每个项目0123种选法,就是4*4*4*4=256  这个明显不对。我觉得应这样算:  假设m、n、l三人,A、B、C、D四个项目。  那么m有0/A/B/C/D/AB/AC/AD/BC/BD/CD/ABC/ABD/BCD/ACD/ABCD共15种选法,那么一共就是16*16*16=4096  或者A有0/m/n/l/mn/ml/nl/mnl共8种选法,那么一共就是8*8*8*8=4096
二者吻合  
  作者:马王爷四只眼 回复日期: 13:05:43 
    nbzxwoen说的很在理啊,听进去了!    我一看这题目,开始就和janw一样把各种可能性性考虑进去了,试着和孩子一讲,他云屯雾集,就直接告诉了他答案,并说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仍是不理解,我就没了辙!    但我仍认为janw的做法是对的,应该培养思考能力,慎密思维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  教小孩要慢慢来,别小孩不懂就动粗。一起看看家庭电影,像新加坡的《小孩不笨》(虽然我完全不同意电影里的观点)。    从限制条件最多的开始讲,一个一个排,二十来种排列小孩十来分钟就可以排出来,这个不会就你自己排,教他排列的方法。哪怕一下午就做到第一步,没开始发散,也是胜利。不要一开始就把各种可能情况都讲出来,要让他在解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问你。  可能性太多,小孩直接懵了,不知如何下手,没勇气一个一个的去排。  
  作者:空穴来者 回复日期: 13:10:18 
    想不通,理还乱    这个既不是排列又不是组合    按楼上的算法如下:    每人01234种选法,就是5*5*5=125    每个项目0123种选法,就是4*4*4*4=256    这个明显不对。我觉得应这样算:    假设m、n、l三人,A、B、C、D四个项目。    那么m有0/A/B/C/D/AB/AC/AD/BC/BD/CD/ABC/ABD/BCD/ACD/ABCD共15种选法,那么一共就是16*16*16=4096    或者A有0/m/n/l/mn/ml/nl/mnl共8种选法,那么一共就是8*8*8*8=4096 二者吻合  ----------------------------------------------------   关于一人可以多选项目情况,前分析:每个项目0123种选法,就是4*4*4*4=256是错误的。是我考虑不周
一个项目几个人选,哪几个人选,确实有8种选择而不是4种  故8*8*8*8才为正解。  另:“每人01234种选法,就是5*5*5=125”  这是一人只能有一个选择(弃权或报一个项目)时候的结果。与一人多选不一样。
  220种 C3/12
  我晕了,这种题很复杂呀,首先要分情况来讨论,一个人可以报几种项目。
  答案是64?
  这是道组合题,解释起来很麻烦!
  每人只参加一项,排除掉不报名和多报德情况。    三人同参加一项比赛:4种情况    只有两项比赛被覆盖:先选2项比赛项目--6种可能组合,再分配选手--3种可能,所以一共有3*6=18种情况  有三项比赛被覆盖到:同样,先选比赛项目--3种组合,再分配选手--6种可能,所以一共是3*6=18种情况,    综上,一共是4+18+18=40种。
  只是简单的组合问题,但小学四年级可能只是初涉,不很理解,可以试着从每个人的选择一一顺推,然后用归纳法总算答案.不要一开始就从数理开讲,小孩子学东西理解最重要!认同janw所言,最终答案不是最重要的,小孩应自小培养思考能力,慎密思维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更正一下    每人只参加一项,排除掉不报名和多报德情况。        三人同参加一项比赛:4种情况        只有两项比赛被覆盖:先选2项比赛项目--6种可能组合,再分配选手--6种可能,所以一共有6*6=6种情况    有三项比赛被覆盖到:同样,先选比赛项目--3种组合,再分配选手--6种可能,所以一共是3*6=18种情况,        综上,一共是4+36+18=58种。
  笨蛋何其多啊,小学没毕业的何其多啊。给你们上一课。  根本就不用用排列组合,这是小学2年级就能做的,不要4年级。  先看清楚题目,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四项中的一项比赛,意思就是必须选一项目(不选你报啥名啊),且只能选一个项目,那么每个人就是4种选法,3个人就是12种。答案就是3*4=12这么简单。明白了没有啊,各位猪。
  刚忘了说了,这是小学2年级的课外兴趣题。前天在辅导我外甥女时看到了和这一样类型的题目。楼主儿子上4年级了还做这题目?  看清楚题目,理解题意,很简单很简单的。
  题目是:三人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四项中的一项比赛,问报名的结果会出现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简而言之是三人报名参加四个项中的一个,即完全不考虑多报或漏报的情况,是最简单的组合问题,小孩子自个儿数都能数出来的!    
    阁下连加法原理和乘法都搞不清楚就敢言出不逊。    作者:xy96611 回复日期: 15:42:14   
    笨蛋何其多啊,小学没毕业的何其多啊。给你们上一课。    根本就不用用排列组合,这是小学2年级就能做的,不要4年级。    先看清楚题目,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四项中的一项比赛,意思就是必须选一项目(不选你报啥名啊),且只能选一个项目,那么每个人就是4种选法,3个人就是12种。答案就是3*4=12这么简单。明白了没有啊,各位猪。
    如果报名的项目不重复,那就是18种    作者:谁受益谁负担 回复日期: 15:58:26   
    题目是:三人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四项中的一项比赛,问报名的结果会出现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简而言之是三人报名参加四个项中的一个,即完全不考虑多报或漏报的情况,是最简单的组合问题,小孩子自个儿数都能数出来的!
  其实题目所问很简单,沿袭新课标一惯要求,小学数学以用为先但并不包含太高深数理,拿到题目先读清楚!不要吓着小孩子。
  只是最简单的几选一的组合问题,完全不需考虑相关排列。对小学二年可能有点难理解,但四年级就真的数都能数出来的。
  4*4*4=64  其他不要考虑了,自找麻烦,题目没说不同人不可以报同一项就认为可以,题目说要报名就必须报名不能弃权。    
  再重申:  题目是:三人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四项中的一项比赛,问报名的结果会出现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简而言之是三人报名参加四个项中的一个,即完全不考虑多报、漏报或二人(或以上)报同一项目的情况,所以是最简单的组合问题,小孩子自个儿数都能数出来的!    如要“报名的项目不重复”就变排列了,那结论又不同了。
  晕!这么简单的题目还有这么多人做错!  4×4×4=64!  我改变下题目傻子都会做的!  小明要去买雪糕,雪糕颜色有红黄白黑四种,样式有圆柱、长方、锥形、葫芦四种,口味有奶油、巧克力、草莓、香蕉四种口味,请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雪糕?
  既然有人名,当然是排列问题。    王英参加跳高,赵明参加跳远,跟 王英参加跳远,赵明参加跳高是两种不同的情况。
    你在想当然而已,自己想象这样有多少重复计算的情况没有剔除    作者:birdmanxp 回复日期: 16:43:37   
    晕!这么简单的题目还有这么多人做错!    4×4×4=64!    我改变下题目傻子都会做的!    小明要去买雪糕,雪糕颜色有红黄白黑四种,样式有圆柱、长方、锥形、葫芦四种,口味有奶油、巧克力、草莓、香蕉四种口味,请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雪糕?
    什么叫排列啊?  什么叫组合啊??    我晕  
  题目条件不明。。。。。。。
        作者:天凉不宜偷情 回复日期: 16:47:50 
        你在想当然而已,自己想象这样有多少重复计算的情况没有剔除        作者:birdmanxp 回复日期: 16:43:37            晕!这么简单的题目还有这么多人做错!      4×4×4=64!      每个人都有四种报名参赛的可能,而他和每种可能的报名情况同样对应第二人的四种报名可能,而第二人的每种报名可能亦对应于第三人的四种报名可能,如此类推,组合中没有重复。
  王英、赵明、李刚三人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四项中的一项比赛,问报名的结果会出现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  这题沙发上算的对.  这题对小学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我也不知道按小学的算法应该怎样讲解).  这题已经被当成文字游戏来讨论了.  其实题中已经说明了每人只能参加一项比赛,不能不参加,也不能多参加.  题中也隐含了不能两人同时参加同一项比赛的条件,但这个隐含的条件不是太严密的,已经被各位当成文字游戏来玩了.
  这是明显的排列问题,怎么有那么多人认为是组合问题呢?
  我也已经忘了怎么做了 要是我的话 还是一个一个数吧
  题目:三人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四项中的一项比赛,问报名的结果会出现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即:  1. 每人只能参加一项比赛,不能不参加,也不能多参加;  2. 三人(各自)报名参赛四个项目中的一个,没有排除多人同时共同参予同一项目。
  一、王:跳高  
1.赵:跳远  
李:100米跑或掷垒 共2种  
(以下2.3.同1.也是各2种)  
2.赵:100米跑  
李:跳远或掷垒
3.赵:掷垒  
李:100米跑或跳远 共2种  
至此在王选跳高的情况下共有3×2=6种  二、王:跳远   
同上也是6种  三、四同理也各6种    最后答案:4×3×2=24种  
    一、王:跳高     1.赵:跳远     李:100米跑或掷垒 共2种     (以下2.3.同1.也是各2种)     2.赵:100米跑     李:跳远或掷垒 共2种     3.赵:掷垒     李:100米跑或跳远 共2种     至此在王选跳高的情况下共有3×2=6种    二、王:跳远      同上也是6种    三、四同理也各6种        最后答案:4×3×2=24种  --------------------------------------  最后可归纳为:  第一个选项目的人有4种选法  第二个选项目的人有3种选法  第三个选项目的人有2种选法  也就是说在4种选法下的每一种选法下都还有3种选法  而在3种选法下的每一种选法下都还有2种选法  总的选法就是4×3×2=24种    
  王英、赵明、李刚三人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四项中的一项比赛,问报名的结果会出现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    四种!    “王英、赵明、李刚三人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四项中的一项比赛”这句话应该理解成三人只能同时参加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四项中的一项比赛。    并没有说王英、赵明、李刚三人可以分开报名。
  不知我这种讲法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能不能听明白,关键是要能明白这种思路,明白了以后其他类似的简单排列问题就可以直接计算出结果了。
  题目有一点不严谨,应该加一句:且一人只能报一个项目,且每个项目只能一个人参加    答案:  A B C 三人  甲乙丙丁 这个选择  A甲 A乙 A丙 A丁 有四种  同理  B甲 B乙 B丙 B丁  C甲 C乙 C丙 C丁    但是因为A报了甲,则剩下二人不可以报甲,同理类推  所以:  A无论选哪个,B有三种变化,C有两种变化  这里说下C,因为B占了一种选择,而A又占了一种,剩下就只有两种变化    这样看就很简单了,A的每一种变化,B分别有三种,C有两种  而这种情况,可以把ABC互换,A=B A=C B=C  4*3*2=24
  每个人有4种选择(题目说选一项意味着不能弃权并且要选且只能选一项),那3个人的组合就是4的3次方。别扯什么排列组合
  作者:飞过山 回复日期: 18:07:56 
    题目有一点不严谨,应该加一句:且一人只能报一个项目,且每个项目只能一个人参加        答案:    A B C 三人    甲乙丙丁 这个选择    A甲 A乙 A丙 A丁 有四种    同理    B甲 B乙 B丙 B丁    C甲 C乙 C丙 C丁        但是因为A报了甲,则剩下二人不可以报甲,同理类推    所以:    A无论选哪个,B有三种变化,C有两种变化    这里说下C,因为B占了一种选择,而A又占了一种,剩下就只有两种变化        这样看就很简单了,A的每一种变化,B分别有三种,C有两种    而这种情况,可以把ABC互换,A=B A=C B=C    4*3*2=24  --------------------------------------------  晚上来看看,同意这位老兄的观点;“且一人只能报一个项目,且每个项目只能一个人参加。”出题者的意图应该是这样的。  24种应该是比较好的答案。  
  小学4年级..就要用到排列组合知识~~
   作者:garymssj 回复日期: 18:23:55 
    小学4年级..就要用到排列组合知识~~  -------------------------------------------------------  小学4年级当然不能用排列组合知识了,否则用P下4上3(这个符号我不会打)一下子就出来答案了    
  忒简单了
4的3次方……至于怎么讲
没想法……
  你们难道没学过阶层这个问题?就是4的阶层啊,24嘛,还有给小孩子讲的时候,可以叫他数 ,因为小雪的题都不会太难。数不会太大,是可以数的。
  这不就是一道平方题吗,三个人四种可能性,那就是四的三次方了,4*4*4=64。楼主估计年纪大了,有些知识都忘了,其实也正常,现在要问我COS,SIN之类的我都不知道怎么算了。
  我知道,问我。
  明明就是,每人只能报一项,也就是说,ABC三人,报四项之一,慢慢数,不会错的。
  既然是小学四年级 可能不会很复杂   可以先看看老师最近教了哪些东西 这些练习题一般都是对最近所学东西的操练  个人猜测就是4*4*4=64的那种情况....
  作者:飞过山 回复日期: 18:07:56        题目有一点不严谨,应该加一句:且一人只能报一个项目,且每个项目只能一个人参加    -------------    王英、赵明、李刚三人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四项中的一项比赛,问报名的结果会出现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你先审一下题,题目中不都写了一人报一项吗,所以你那个且一人只能报一个项目,根本是多此一举。    题目什么时候说每个项目只能一个人,不要随便附加条件。    
  p4 3 答案24
  题目信息不全阿
我有2个疑问
1.每个人可以报几个项目 2.每个项目最多几个人参加(因为如果按照班级报名一般来说每个项目每班只有2个名额)       如果默认1个人只能报一个项目
项目不限报名人数的话.(这个假设比较简单,适合小学生理解)  那么3个人每个人有4种报名的可能
就是 4x4x4 = 64  
  现在的小学教育真变态。吾儿二年级,昨天拿回来一题:有7个数字,和是560,每个数字相差18,问是哪7个数字?我看了题目真想问候出题人的母亲。现在的教育,除了打击小孩的学习兴趣,还有什么用处?
  从小就有个不仔细审题的毛病,至今未改。居然给算了个4096,吓死人咯  
  现在的小学教育真变态。吾儿二年级,昨天拿回来一题:有7个数字,和是560,每个数字相差18,问是哪7个数字?我看了题目真想问候出题人的母亲。现在的教育,除了打击小孩的学习兴趣,还有什么用处?  
楼上的,这种题其实是考察或者说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和技巧的,看似复杂,其实就一个数火柴棍的问题,俺以前就喜欢咬这些东东
  作者:hz_pang 回复日期: 19:16:54 
    现在的小学教育真变态。吾儿二年级,昨天拿回来一题:有7个数字,和是560,每个数字相差18,问是哪7个数字?我看了题目真想问候出题人的母亲。现在的教育,除了打击小孩的学习兴趣,还有什么用处?    --------------------------------------------  告诉你小孩这么蒙:7个数字560,平均每个数大小为80。再去凑数字,很快就得答案。  如果学到x了,就不是难题了。简单的x+(x+18)+(x+18*2)+...+(x+18*6)=560 简单明了
  每个人最多可有四种选择:4*4*4=64。  至于可以选择弃权和限制每个项目只能有一个人报名,我觉得不合乎题意,也不合乎实际。既然要弃权,何必报名,何况这里问的是报名结果有多少种,而不是三人成绩如何。要是限制每个项目只能有一个人报名,那还比什么?
  王英、赵明、李刚三人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四项中的一项比赛,问报名的结果会出现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  嘿,乖,这个题这么做呢。你看啊,你就想象成参加运动会的是你自己、小强、旺财3个人,就你们3个,都是平时一起玩的朋友哦。比赛项目有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四项,但是呢你们每个人只能报名参加其中一项,你们是家长的宝贝、国家的栋梁、民族的未来、地球的希望。。。。累坏了身子怎么办?``    下面我们一起想想:  如果你报名了*跳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1、只有你一个人参加,你的好朋友小强旺财都不够哥们不来给你扎起。2、小强和你。3、你和旺财。4、哇,你们三个都来了!想象还有其他情形没有呢?好像没有了哦,那现在就是4种不同的情况了是不是?    一样的道理,如果你报名的是其他三个项目的报名,也不外乎这样子,那么我们现在就做一道算数题:    参加一个其中项目的出现的情况数是:4  总共的比赛项目数:4    那么不同的情况总共是多少呢?哈哈,乖乖真聪明,4*4=16啦。听懂了吗,不明白爸爸再给你讲一遍。      在下长期数学不及格,高数16分,不懂线代、积分、数列、组合,错了大家莫见怪。以上只是纯属教育小孩子方法探讨。  
   作者:hz_pang 回复日期: 19:16:54        现在的小学教育真变态。吾儿二年级,昨天拿回来一题:有7个数字,和是560,每个数字相差18,问是哪7个数字?我看了题目真想问候出题人的母亲。现在的教育,除了打击小孩的学习兴趣,还有什么用处?  -----------------------------------------------------------  560/7=80,这其实就是第4个数。  按照每个数字相差18,很快就能求出这组数:  26、44、62、80、98、116、134
  哦,总共是3只小崽,应该16*3=48才对哈?
  我儿子也是四年级的~~  刚刚也给他做了,答案也是64~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四年级路程数学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