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和co2o3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水的离子方程式式

2013海淀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_百度文库
2013海淀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化学 2013.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本卷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请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1个选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 2.5的产生与人类活动无关
B.硅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C.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故能消毒杀菌
D.塑化剂是一种化工塑料软化剂,可以大量添加到婴幼儿玩具中
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由植物油制备人造黄油
B.用氯化铁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
C.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金属被腐蚀 D.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析出白色固体
3.下列方案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浓溴水除去苯中的苯酚
B.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苯、乙醛、乙酸
C.在加热条件下,用乙醇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D.将溴乙烷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溴元素
4.某高分子化合物R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R的说法正确的
A.R的单体之一的分子式为C9H10O2
B.R完全水解后生成物均为小分子有机物
C.通过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可以生成R
D.碱性条件下,1 mol R完全水解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2 mol
5.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若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 & Y
B.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
C.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
D.Cs和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IA和IIA族,碱性:CsOH &Ba(OH)2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6 g乙醇中含有的化学键数为7 NA
B.1 mol氯气和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NA
C.1 mol OH- 和1 mol -OH(羟基)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 9 NA
D.10 L 0.1 mol·L-1 的Na2CO3溶液中,Na+、CO32- 总数为3 NA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图可表示水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若2C(s)+O2(g)=2CO(g)
△H= -221.0 kJ/mol,则碳的燃烧热为110.5
C.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已知:Ⅰ:对于反应:H2(g)+Cl2(s)=2HCl (g)
△H= - a kJ/mol, +-
贡献者:wan296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知识点梳理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知识点的认识】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是指根据化合价的原则,结合着常见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来推算式中某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或者是来推断化学式;或者是推算化学式中某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等等.例如,计算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解析:在S{{O}_{2}}里,O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硫元素肯定为正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列:x+(-2)×2=0,解得:x=+4.答: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又如,含有氯元素的酸有多种,高氯酸是其中的一种.已知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则高氯酸的化学式是(  )A.HCl
C. HCl{{O}_{3}}
D.HCl{{O}_{4}}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结合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氢元素为+1,就不难看出选项A是明显不对的;观察比较后三个选项可得,它们只是含有的氯原子的个数不同而已;又知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因此,可以设:氯原子的个数为x,列:(+1)+(+7)+(-2)x=0,解得:x=4.故选项D是正确的.同理可得,交通警察常用装有硫酸酸化的重铬酸钾({{K}_{2}}C{{r}_{x}}{{O}_{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驶,因为乙醇分子可以使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硫酸铬.已知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那么,重铬酸钾的化学式中x的值为 2.
书写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相似的试题还有:
在常温下,l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溶解的氯气部分能够与水起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12+H2O=HCl+HClO).次氯酸(HClO)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杀死水里的病菌.所以,自来水或游泳池可用氯气(在1L水中通入约0.002g&Cl2)来杀菌消毒.(1)某同学收集氯气的装置如图.请你根据以上描述及收集气体的方法,陈述氯气的物理性质:_____.(2)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在常温下,l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溶解的氯气部分能够与水起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12+H2O=HCl+HClO).次氯酸(HClO)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杀死水里的病菌.所以,自来水或游泳池可用氯气(在1L水中通入约0.002g&Cl2)来杀菌消毒.(1)某同学收集氯气的装置如图.请你根据以上描述及收集气体的方法,陈述氯气的物理性质:().(2)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氯气是自来水厂常用的消毒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它的性质很感兴趣,查阅下列有关资料并进行相关实验的探究:【资料1】:氯气的某些化学性质与氧气相似.【猜想一】:氯气有助燃性【实验探究Ⅰ】:点燃,把燃着的氢气放入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氢气能继续燃烧,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由此可知【猜想一】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资料2】:氯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Cl2+H2O═HCl+HClO.其中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猜想二】:氯气可用于消毒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还是次氯酸(HClO)能消毒?【资料3】:某些物质能用于杀菌消毒是因为能分解出氧气.某同学据已有知识和阅读【资料3】后能够确定消毒的物质肯定不是_____.【实验探究Ⅱ】:他将氯气通入装有适量水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把试管放在阳光下照射,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时,发现木条能复燃.【实验结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_____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拓展应用】;次氯酸在水溶液中能离解为H+和ClO-,请问次氯酸能否与烧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若能则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不能则可不写化学方程式.)2014届高三下学期化学考前冲刺训练(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2014届高三下学期化学考前冲刺训练(1)
上传于||文档简介
&&21年​,​广​东​高​考​,​高​三​化​学​考​前​冲​刺​训​练​试​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已知下列反应: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Ⅰ);5Cl2+I2+6H2..
已知下列反应: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Ⅰ);5Cl2+I2+6H2O=10HCl+2HIO3(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Ⅰ中HCl是氧化剂B.反应Ⅱ中Cl2发生氧化反应C.还原性:CoCl2>HCl>I2D.氧化性:Co2O3>Cl2>HIO3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D选项A,反应(Ⅰ)中,Cl-失去电子,HCl为还原剂。选项B,反应(Ⅱ)中,Cl2得到电子变为Cl-,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反应(Ⅰ)可知,Co2O3(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Cl2(氧化产物),HCl(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CoCl2(还原产物),根据反应(Ⅱ)可知,Cl2的氧化性大于HIO3,I2的还原性大于HCl,故选项D正确,选项C错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已知下列反应: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Ⅰ);5Cl2+I2+6H2..”主要考查你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物质的推断&&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物质的推断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一般低价态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2)根据金属(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①金属活动性顺序 ②非金属活动性顺序(3)根据与同一物质反应的难易(条件)判断: 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高低来进行判断。 例:三个反应还原剂都是浓盐酸,氧化产物都是氯气,氧化剂分别是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有反应方程式可得,反应条件越来越难,可得结论:氧化性KMnO4& MnO2& O2 (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 例如:,,可得:氧化性Cl2&S注:不能通过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多少来判断氧化性的强弱。 (5)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①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右,金属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的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非金属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同主族元素从上→下,金属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的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非金属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注:元素在周期表中越是位于左下方,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元素在周期表中越是位于右上方,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6)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根据这个规律也可判断原电池、电解池电极) ①两种不同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级:负极:金属电子流出,正极:金属电子流入 还原性:负极&正极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7)根据物质浓度的大小比较: 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强,反之,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弱。例如:氧化性HNO3(浓)&HNO3(稀);还原性 HCl(浓)&HCl(稀) (8)根据氧化剂、还原剂性质的影响因素判断 ①温度:一般温度高氧化剂的氧化性强(浓H2SO4与Cu常温不反应,加热则反应)。 ②酸碱性:一般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剂的氧化性增强。如KMnO4在酸性条件下氧化能力更强;KClO3能氧化浓盐酸中的Cl- → Cl2,而不能氧化NaCl中的Cl-;又如在中性溶液中Fe2+与NO3-可共存但在H+存在的条件下Fe2+与NO3-不共存等。 知识扩展:一般来说,同种元素形成的物质,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例如:氧化性 KMnO4&MnO2,但是,也不完全按这个规律,比如 HClO&HClO2&HClO3&HClO4,再有HNO2&HNO3 。这是因为:氧化性的强弱是看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容易失电子的物质还原性强,容易得电子的物质氧化性强。次氯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得到盐酸和氧气(2HClO==2HCl+O2),由此可知,次氯酸中氯元素很容易得电子,则氧化性强。亚硝酸只能存在于很稀的冷溶液中,溶液浓缩或加热时,很容易就分解成H2O和N2O3,故HNO2的氧化性更强。概念:&&&& 物质的推断就是运用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同一推断题可能存在多个突破点,可以从不同角度或不同种方法寻找解题突破口,同叫检验推断结果,保证答案的准确性。推断题题型具备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题型多变、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要解好此类题口,要求大家要有扎实的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必须具备科学、严密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黑色固体:MnO2、CuO、Fe3O4、C粉、铁粉(Fe)活性炭蓝色固体:CuSO4·5H2O(胆矾)、Cu(OH)2(氢氧化铜)、CuCO3(碳酸铜)红色固体: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P(暗红色)、Fe(OH)3(红褐色)I2碘(紫红色)黄色固体:硫磺(单质S)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铜绿)[Cu2(OH)2CO3] 蓝色溶液:含Cu2+溶液:CuSO4(硫酸铜溶液)、CuCl2(氯化铜溶液)Cu(NO3)2(硝酸铜溶液)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棕黄色):FeCl3(氯化铁溶液)、Fe2(SO4)3(硫酸铁溶液)Fe(NO3)3(硝酸铁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FeCl2(氯化亚铁)FeSO4(硫酸亚铁)Fe(NO3)2(硝酸亚铁)其他溶液:石蕊试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SO2、HCl(氯化氢)有臭鸡蛋气味:H2S硫化氢&气体的特征:①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SO2、NH3 ②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③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CO2。特征反应:
推断题的解题步骤及突破口的选择:1.解题步骤 (1)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的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2.突破口的选择 (1)颜色特征: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进行判断。包括常见固体、沉淀、溶液、火焰的颜色。 (2)反应特征(3)物质状态特征常见固体单质:Fe、Cu、C,S,P;气体单质:H2、O2、 N2;气体化合物: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H2O、H2O2、酒精、H2SO4. (4)反应条件特征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H2O的电解;MnO2 作催化剂:KClO3分解制O2、H2O2分解制O2;高温: CaCO3分解、C还原CuO、炼铁;加热:KClO3、KMnO4、 Cu2(OH)2CO3的受热分解。(5)以三角关系为突破口&(6)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②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同体是C。 ③能使燃烧着的小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④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⑤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⑦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 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7)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2。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④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⑤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⑦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 ⑧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8)以特定的实验结果为突破口
发现相似题
与“已知下列反应: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Ⅰ);5Cl2+I2+6H2..”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40612388858203374204400325102387148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简易通(..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简易通(四川专用)训练:第3讲 两种重要的化学反应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氯气与水的离子方程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