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己制作小型核反应堆堆

《核反应堆设计原理》 -
《核反应堆设计原理》
《核反应堆设计原理》本书是按1987年原核工业部教育司规定的对高等学校教材的要求编写的,可作为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与核能利用、核能与能源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核反应堆管理、设计和运行人员参考。核能将在我国能源中占有愈来愈显著的地位。根据我国情况开发和设计哪几种堆型比较现实有效,这是值得分析的问题。与此同时,用于核反应堆实际开发、设计计算和审批等的步骤、方法和相应的计算程序也就具有实际意义。这本书是从实用与发展的角度编写的,其中结合实际设计过程的压水动力堆物理设计计算部分占了较大比例,其他各章虽然也是着重于实际设计和应用程序开发,但限于篇幅只能采取典型描述的方式。在堆型上重点放在我国近期主要发展的压水动力堆上。
首先,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对能源的需求情况,从资源、、经济力量和国内基础等方面,综合考察了从现在到下一世纪的能源供应情况,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核裂变和聚变堆型的技术特征。接着,在核反应堆物理、热工水力、结构和安全分析等内容上,由浅入深介绍了设计计算方法和程序,并列出了相应的参考文献。这些程序大都是目前适用的和正在开发应用的。
在较全面地了解了核动力工程内容后,例如阅读了格拉斯登和塞桑斯基合著的《核反应堆工程》第三版,可以从本书中了解我国的情况及进一步熟悉核反应堆的设计计算。
编著了第二、第三章,赵兆颐编著了第四章,编著了第六章,兴编著了其余章节并统稿。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张、徐及明及花家宏对本书稿进行了审校,并与作者进行过多次讨论。核工业总公司核电部贺嘉忱参加了初审。上述有关人员及、、等参加了审定会,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水平,书中难免有片面、不妥,甚至是谬误之处,深望读者提出批评和改正意见。
《核反应堆设计原理》 -
本书介绍了核反应堆的基本设计原理。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核动力堆的发展方向和选型、设计概述、堆物理设计计算、热工水力分析、堆结构和燃料元件设计,以及安全分析。书中也介绍了计算、分析和设计中所用的计算机程序。 本书为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能源和核能利用、核能与能源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核反应堆管理、设计和运行人员以及关心核能利用的有关人员参考。 本书由张敬康主审,经核反应堆工程教材委员会核应堆设计原理及安全课程组于1990年5月由花家宏主持召开的审稿会审定,同意作为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核反应堆设计原理》 -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核能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典型核动力堆 一、压水堆 二、重水堆 三、高温气冷堆 四、钠冷快中子堆 五、聚变-裂变混合堆 第四节&本书的内容和范围 参考文献 第二章&核反应堆设计概论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堆芯设计综述 一、堆芯物理设计 二、堆芯热工水力设计 三、堆芯结构设计 四、安全评价与经济分析 第三节&堆芯设计准则 一、堆芯物理设计准则 二、堆芯热工设计准则 第四节&堆芯方案设计计算流程 一、堆芯总体方案设计模块 二、宏观模块 三、通量-功率-反应性模块 四、热工- 五、控制-调节模块 六、燃耗模块 七、燃耗经济分析模块 第五节&堆芯主要参数的确定 一、堆芯方案设计的任务 二、堆芯几何大小的确定 三、基本燃料栅元的确定 四、反应性控制设计 五、堆芯内燃料管理方案设计 六、堆芯热工参数的确定 参考文献 第三章&堆芯物理设计计算 第一节&堆芯物理设计计算综述 一、设计计算流程 二、设计计算的计算机程序 第二节&群常数的计算 一、引言 二、核截面数据库 三、计算少群常数的基本方法 四、栅元的平均少群常数计算程序(LEOPARD) 五、燃料组件平均的少群常数计算 第三节&功率分布和反应性设计计算 一、引言 二、基本的计算理论 三、功率分布及不均匀系数 四、反应性设计计算 五、动态参数的计算 第四节&燃耗分析和堆芯燃料管理 一、引言 二、燃耗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燃耗计算程序简介 四、燃料栅元燃耗计算 五、堆芯燃耗计算与燃料管理 参考文献 第四章&堆芯热工水力设计 第一节&引言 一、热工水力设计的主要任务 二、计算模型和数值分析方法 三、设计参数的选择 第二节&单通道模型稳态热工设计 一、一般步骤和方法 二、平均通道计算 三、热通道计算 第三节&子通道模型热工分析 一、引言 二、流体动力学方程 三、两相流模型 四、方程的求解 五、全堆芯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五章&核反应堆结构和燃料元件的设计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典型核反应堆简述 一、压水堆 二、重水堆 三、高温气冷堆 四、钠冷快中子堆 五、聚变-裂变混合堆 第三节&结构设计简述 一、反应堆结构设计及其作用 二、反应堆结构设计要求 三、燃料元件的结构设计 四、设计准则和限制 第四节&轻水堆燃料元件简化模型程序 一、程序适用范围 二、计算步骤与公式 第五节&燃料元件微观模型程序 一、假设条件 二、力学方程 三、应力的位移解法 四、轴向力平衡 五、时间步进 六、芯块开裂的影响 第六节& 一、石墨包壳的辐照寿命 二、力学方程 三、有限元解法 参考文献 第六章&反应堆安全分析 第一节&引言 一、反应堆安全分析的目的 二、运行与事故工况的分类及其验收准则 第二节&安全分析模型与程序概论 一、核电厂系统分析模型与程序 二、核电厂部件分析程序 三、堆芯中子物理分析程序 四、燃料元件行为分析程序 五、放射性后果分析程序 第三节&典型安全分析程序 一、TRAC-PF1的流体动力学模型 二、构件热传导模型 三、数值处理和求解方法 四、系统的部件模化 第四节&典型事故的安全分析 一、压水堆系统的部件划分 二、压力容器内的节段划分 三、稳态和瞬态计算结果的分析 第五节&反应堆概率安全评价方法 一、概率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 二、主要研究成果及方法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A&ASME规范中的一些规定 附录B&弹性力学中的基本符号与公式 附录C&国际单位制(SI)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9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3:44:20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当前位置 & &
& 碉堡了:美国18岁少年设计出简易核反应堆
碉堡了:美国18岁少年设计出简易核反应堆
07:54:38&&
编辑:雪花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4-04][04-04][04-03][04-03][04-03][04-03][04-02][04-02][04-02][04-02]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第一座核反应堆的设计者费米
第一座核反应堆的设计者费米
&&&&恩利克·费米,美国物理学家。193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为了纪念费米,物理学界以费米作为长度单位之一。
&&&&费米生于罗马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母亲是一位中学老师,菲米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罗马度过的。1918年考入比萨大学高等师范学院。1922年以研究X射线的论文获得物理博士学位。不久后,他赴德国格丁根大学,成为玻恩的学生。1924年回到意大利,在佛罗伦萨大学任教。1926年起,任罗马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由于他才华出众,很快出名,成为新成立的罗马大学物理研究所的核心人物。他的妻子是犹太人,由于受到意大利法西斯的迫害,1938年,费米借领诺贝尔奖金之际,携家移居美国。他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物理学教授。1942年,他来到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从事研究工作。日,以费米为核心的科学家,在这里成功的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1946年,他被授予梅里特国会勋章后回到芝加哥大学,任该校和物理研究所教授。1953年任美国物理学会会长。日由于胃癌,逝世于芝加哥,终年53岁。
&&&&1938年由于
“通过中子照射展示新的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通过慢中子核反应获得的新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但是就在这时他却在意大利遇到了麻烦。一是因为他的妻子是犹太人,意大利法西斯政府颁布出一套粗暴的反对犹太人的法律;二是因为费米强烈反对法西斯主义——墨索里尼独裁统治下的一种危险的态度。
&&&&1938年12月他前往斯德哥尔摩接受诺贝尔奖,此后就没有返回意大利,而是去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主动为他提供职位,并为自己的师资队伍中增添了一位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1944年费米加入美国籍。
&&&&在1939年初,据李泽·梅特纳、奥特·哈尔姆和弗里茨·斯特拉斯曼报导,中子被吸收后有时会引起铀原子裂变。这项报导发表后,和其他几位主要的物理学家一样,费米立即认识到一个裂变的铀原子可以释放出足够的中子来引起一项链式反应,而且还和另外几位物理学家一样,费米马上就预见到这样的链式反应可用于军事目的潜在性。
  1939年3月,费米与美国海军界接触,希望引起他们对发展原子武器的兴趣。但是直到几个月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此课题给罗斯福总统写了一封信以后,美国政府才对原子能给予重视。
  那时候,同盟国的科学家虽然已经在讨论原子弹的可能,但是还没有正式开始进行制造的工作。后来由于同盟国在战事中一再失利,德国又开始禁止由他们占领的捷克铀矿区的铀矿出口,使得同盟国意识到,德国可能已经在认真进行原子弹计划。
&&&&不久,一位德国科学家傅吉出人意料地在德文科学期刊上,公开发表了一些德国核分裂研究的新近成果。这位科学家本来是故意突破当时德国尚未完全开始的信息封锁,让同盟国得知德国研究近况,但是同盟国科学家反倒因而误认为,如果德国能够发布这么多资料,那么他们真正的发展情况,恐怕还要更加先进,这就更加促使美国原子弹计划开始酝酿产生。
  匈裔科学家齐拉于是决定采取一些行动。首先他认为要能控制比属刚果的铀矿,于是请求和比利时皇家熟识的爱因斯坦帮忙,爱因斯坦欣然同意。接着他和银行家沙克斯共同具名拟就一信,准备敦促罗斯福总统在美国进行原子弹计划,为了增加这封信的分量,他们也要求爱因斯坦共同具名,爱因斯坦同意了。这一封有爱因斯坦共同具名的信函,确实是促成原子弹计划的一个关键因素,而这件事到战后曾引起爱因斯坦相当的后悔。
  美国政府一有了兴趣,建立一个模式原子反应堆就成了科学家的首要任务,以探明自持的链式反应是否确实可行。由于恩利克?费米是世界上主要的中子权威,且集理论与实验天才于一身,所以被选为世界第一台核反应堆攻关小组组长。他最初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随后又到芝加哥大学工作。
&&&&1941年底,费米在哥伦比亚大学主持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实现了自持式链式反应,为制造原子弹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日,在费米指导下设计和制造出来的核反应堆首次运转成功。这是原子时代的真正开端,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核链式反应。试验成功的消息以意味深长的预言形式一下子就传到了东方:意大利航海家进入了新世界。……随着这项实验的成功,即刻做出了全速开展曼哈顿工程计划。费米在这项工程中作为一位主要的科学顾问,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费米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在发明核反应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十分显然,这项发明的主要功劳应归于费米。他最先对有关方面的基础理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随后又亲自指挥第一座核反应堆的设计和建造。
&&&&1953年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主席。还被德国海森堡大学、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罗切斯特大学和拉克福德大学授予荣誉博士。
  1954年,为纪念费米对核物理学的贡献,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建立了“费米奖”,以表彰为和平利用核能作出贡献的各国科学家。
  1955年8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科学技术会议中,根据人工合成这个新元素者们的建议,将100号元素命名为fermium镄,以纪念20世纪中在原子和原子核科学中作出卓越贡献的著名物理学家费米。100号元素符号定为Fm。
&&&&费米是为数不多的兼具杰出的理论家和杰出的试验家天才的人。他在其生涯中写了250多篇科学论文。费米还在发明原子爆破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尽管别人在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上也起了同样重要的作用。
  从1945年以来,原子武器从未用于战争。出于和平目的,大量的核反应堆建成用来产生能源。在未来,反应堆将成为更重要的能源来源。此外,一些反应堆被用来生产有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用在医学和科学研究上。反应堆还是钚的一个来源,这是制造原子武器的一种材料。人们对核反应堆可能对人类产生危害存有害怕心理,但没人抱怨它是个无意义的发明。不管是好还是坏,费米的工作对未来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的更多文章:
( 16:50:45)( 06:58:47)( 00:38:34)( 00:21:28)( 00:20:31)( 00:35:26)( 08:36:16)( 06:35:19)( 02:25:38)( 07:14:2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型核反应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