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拟人专乡镇武装部长述职报告见面谈话

[转载]新闻策划是报纸周刊变被动为主动的法宝
在当前新闻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报纸周刊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在新闻实践中占据优势地位?新闻策划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法宝,是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在激烈竞争中制胜的首要条件。
新闻策划,是指新闻机构遵循新闻规律,对一个时期或一项专题的报道所进行的有创意的设计、指挥和调控。其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选择最适当的时机、运用最恰当的方式推出报道,以求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当前,激烈的新闻竞争促使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发生很大变化,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新闻策划的作用被凸显了出来。与网媒相比,传统媒体无法在时间上抢先,只能通过在新闻报道中的精心策划,最大限度地开发新闻资源,以更多更好的报道吸引受众,从而树立报纸的品牌效应。
新闻策划一般包括策划者、策划目标、策划对象、策划手段、策划成果。新闻策划不是凭空的臆造,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它是人们的主观意识活动,这种主观活动是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活动后进行的,是在坚持事实第一性的原则下,新闻工作者意识能动性在新闻报道活动中的充分反映。这些信息包括对采访对象各种新闻要素的了解,对各种报道手法和技巧的运用,对本单位、本地区、全国以至世界范围新闻单位对同类或相似报道的历史资料的掌握。
设想一篇没有经过策划的新闻被报道出来,它既没有考虑受众的利益和兴趣,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必定是一次不成功的新闻报道,不仅谈不上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也不利于媒体自身的发展。
当我们判断新闻报道的策划是否成功时,不仅要看其产生的社会效果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于客观存在的基本事实,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运用夹叙夹议、抒情、评议等多种表现手法,融各种表现手段于一体。对新闻题材的策划,要策划到位、采访到位、编辑到位、点题到位,经得起推敲。当我们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新闻报道进行有效的策划,那么呈现给广大受众的必将是一部上等之作。
报道策划,是新闻媒体对已占有的新闻线索、新闻资源,按照新闻规律进行有创意的谋划和设计,制定出可行的报道计划,使新闻传播达到一定规模、一定层次、一定深度,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新闻就像大理石,策划就像雕塑,新闻需要策划,将好的雕塑释放出来。新闻策划要求新闻工作者有一双具有洞察力的眼睛,有一颗善于分析的头脑,通过新闻策划把“新闻点”找出来。
报纸编辑的业务能力
1、信息能力 他是传播活动的基础,是报纸编辑主动地积极地接受信息的能力。
2、鉴别能力 就是迅速、准确地判断新闻事实的报道价值的能力。
3、创造能力 就是突破传统办报思维、创新编辑业务的能力
4、组织能力 就是组织报道和组织新闻人才的能力。
5、写作能力 就是撰写、修改稿件的文字运用的能力
6、现代化技术与工具的运用能力
做职业记者须具备哪方面能力
新华社老社长郭超人在《在写作技巧的背后》一书中说:“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好记者?我的回答是: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个好记者。惟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这几句话可能不太科学,但它们概括了我从事记者工作二十多年的深切感受和经验教训。”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梁衡说:“有四种人做不得新闻。一是有私心、好忌妒,遇事不肯说人之好;二是少理性,缺思路,选材析理抓不住要害;三是爱偷懒,不吃苦,不深入采访,不认真剪裁,抓不到最本质最典型的材料;四是好卖弄,喜粉饰,为文总要喧宾夺主。”
第一条:就是坚持每天写作。作为职业记者,最低的要求就是要能够很容易地将你采集到的新闻和你对新闻的思考,用文字顺畅地表达出来,传达给受众。
第二条:坚持每天看新闻,至少细看十条。将每天你认为重大的新闻事件记下来。而后,对一些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跟踪看下去,既看事件的进展,也看媒体对事件报道的方法和步骤,从中体会新闻写作的一些规律。
第三条:坚持对同源新闻进行对比,从中总结新闻采写的规律性的东西。经常作同源新闻的比较分析,写出别人没有写出的独特角度、独特见解、独特思考、深刻解读和全面剖析。同时要不断地问自己三个问题:记者为什么要写这条新闻?记者在这条新闻中写了什么?记者是按什么结构和顺序写这条新闻的?
面对一个具体的新闻事件,在动笔之前,记者必须搭建这条新闻的叙事框架,这个框架包括新闻价值的基本因素、报纸(媒体)的定位、读者(受众)的需求和喜好、新闻纪律的规范等,比如,要确定是突出时效,还是突出重要,还是突出显要;是从法律层面介入,还是从社会道德层面来表述;如何适应报纸的定位;读者的关注点在哪里;有没有违背新闻纪律的事实及观点。然后再根据这些因素设计适当的叙事方式,这里就包括确定体裁,安排结构,组织语言等。
1896年接掌《纽约时报》并由此创造了该报辉煌的阿道夫.奥科斯,经常讲给他的下属们一个关于“三个石匠”的故事:中世纪的一个行吟诗人在路上先后遇到了三个石匠。他分别问他们:“嘿,干什么呢?”第一个说:“在凿石头呢。”第二个答曰:“我在雕刻一块基石。”惟有第三人的回应令人振奋:“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奥科斯深谙新闻写作之道。在他心目中,三个石匠的活计代表了新闻写作的三个阶段(境界)。第一阶段:新闻记者正在对手头的事实材料进行“打量”,好比石匠在打量那块石坯,看它能派什么用场。第二阶段:新闻记者已经考虑好要将手中的材料写成一篇报道,而正在将它打磨成新闻素材,好比石匠已经决定用毛坯材料盖房子(消息或通讯),正在将它打造成奠基石。第三阶段:新闻记者认定了手中掌握的是一块难得的良材,他正在着手写一篇有力度的大报道,如同第三个建筑师,已经投入了一座大教堂的建构。
没有美编是绝不可能做好一张报纸的
没有美编是绝不可能做好一张报纸的!因为一张好的报纸是由出色的内容和优秀的设计包装组合而成的。美术编辑与策划编辑、文字编辑一样重要。最重要的职责,简单地说就是
"规划版面"
;亦即负责标题的设计及颜色的选择、图片的配置,以及字体尺寸的设定。排版时候,应注意形式与文章内容相应,版面格式前后统一,图、文一致,字体、字号、颜色搭配协调,各个模块具有节奏感,也有内在呼应结构。有时可突破常规(比如斜放、出血版、文压图等)。最重要的是版式要有创意。报纸版面美化设计是一门艺术,它既包含了平面设计中的设计法则,也包含了新闻学、语言学中的很多知识,并且又需要一定程度上的艺术美学知识和造型能力,需要我们的编辑下大力去研究。
一般情况下,针对该版面的主稿和二条等,策划主色调。其它线框等,取邻近色为主。小窍门是,主意版式留白。图片是版式是否漂亮的关键!主片就是主片,不要太小里小气,做大做强!尤其是分量很重的头条,主片如果精彩,一定要做的有冲击力,有霸气!大胆裁片!
报纸版面设计的素材构成(1.正文 2.标题 3.图片、图表、插图 4.报头 5.栏、框、线
6.色彩7.空白)
报纸版面设计的基本方法(1.报纸整体形象的设计 2.版式设计 3.图片、图表、插图在报纸版面上的应用 4.图版的设计原则
5.报纸版面设计中容易出现的弊病
报纸版面设计的风格与创新(1.报纸版面的“造相” 2.优秀报纸版面的学习和借鉴 )
什么是“深度”?构成新闻“深度”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一般媒体都称自己的调查报道是“深度”报道,也称自己的报道是对某个热点事件进行“解读”,那么,这里的“深度”报道的定义是什么?如何判定一篇报道是“深度”报道?“解读”报道究竟如何理解?是否等同于解释性报道?
一、根据《现代大辞典》“新闻”有两层意思:1、指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2、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报道”的意思: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也就是说,新闻从词形上来说是名词,而报道既可以指新闻稿件,还可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二、深度报道是一种新闻理念,在我国深度报道也称为“全息报道”,“全方位报道”、“揭示新闻”、“大特写”、“社会纪实”。甘惜分的《新闻学大辞典》对深度报道下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深度报道所报道的内容较一般的报道更有深刻性和广延性,他不局限于只报道事情的5W(who.where.when.what.why.)还加上了how就是怎样,他更倾向去阐述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内容。
三、解读,即理解、解释、翻译。指把一个不太容易理解的事情,重新进行主观的理解和表达,从而让别人有更加清晰、透彻或更加深入本质性的理解。解读只是一种行为方式。
消息的种类(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
1.动态消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最新出现的情况、动态、成就、问题。
2.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
3.综合消息
: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
4.述评消息: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观点正确,评论得当。
通讯和消息的区别
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从内容方面看,消息大多是一事一报,而且只报道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况,如果有细节也是非常少的。而通讯报道的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涉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同时,通讯十分重视细节的刻画,在一篇通讯中往往有大量的细节。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形式一般是指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
从结构上看,消息是一种程式化的文体,它的外部结构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组成,标题、导语又都有一些常用的模式。而通讯则不然,它的写作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另外,消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都有一定的程式。而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语言常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运用,显得溢彩流光,摇曳多姿。
3.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
4.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
手法的不同自然会造成风格的不同。消息一般没有文学性,朴素实用。通讯则有较强的文学性,生动活泼而富于文采。在一期报纸上,只有消息的凝重则不够活泼多样,只有通讯的文采则不够朴素踏实。这两种不同的风格是各有所长的,二者之间的相互映衬和相互补充,使新闻媒体的面貌臻于完美。
5.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都市报类报纸“深度报道”的几点思考
《华夏时报》执行总编胡富
一、所谓的深度报道不是忧国忧民指点江山救民于水火的激扬文字,更不是假作深沉的哲学思考,同时也不是一般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问题调查,它仍然首先是新闻,具有新闻所要求的一切特性,它跟正常的意义上的新闻的最大区别也许就是提供更多的阅读资讯;
二、都市报的深度报道的核心要求,是满足读者对新闻事实本身的进一步期待,所以我们讲“事实就是深度”。这种事实首先是读者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其本身具有可读、不易挖掘、鲜为人知等等的特性;
三、深度报道的“深度”,体现在事实对结果的逻辑力量,而不是记者或者编者的评述,从某种意义上讲,记者或者编者的评述是对深度报道的整体破坏,也是报道本身缺乏自信的必然表现。用事实说话最有深度。
四、都市报的深度报道要坚持几大原则,
一是个案原则,即题材选择以一个可能引起读者兴趣的个案事件为主,而不是在一个主题之下的多个只有逻辑上相关的所谓新闻素材的拼凑——那只是一种充其量的浅层次的社会调查;上述的主题先行的所谓深度,在90年代曾经流行过,那时叫做“社会大特写”,以《北京青年报》为始作俑者。这种“社会大特写”强调的是“本质真实”而不是“事实真实”,因为事实是在大主题下的素材拼凑,而不是一件事件的自始至终的挖掘,所以就出现了“某a某b”等等类似的版面语言,给读者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我们现在强调的是,事实本身的真实,而且通过这种真实来达到深度的效果。
二是地域原则,也就是说,都市报的深度报道的选题,最好以其服务的地域为限,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全面开花,这也是都市报的本质要求;
三是民生原则:它的题材要以关心民生关注民情关乎民意为根本指向。一般情况下,深度报道不以针对政府尤其不以所谓的“针对时弊”为题材方向。这么说并不是说深度报道的内容不具备“正义”性,而是说深度报道的逻辑起点是“善意”和“建设性”,不是“恶意”和’“破坏性”,即使是所谓的“揭露”也是一种善意的提醒;这一点必须明确。从某种意义上讲,老百姓关心的题材也应该是政府关注的焦点,把老百姓欲知的事实想表达的意向展示出来,就是对政府的一种善意。我们甚至可以明确,深度报道原则上只打苍蝇不打老虎。这是我们的国情决定的,跟所谓的新闻人“理想”无关。
五、都市报的深度报道也要讲究新闻由头和新闻时机。我们做的不是社会调查,而是新闻报道,于是也要讲究新闻的时效性,讲究新闻由头和新闻时机。尽管深度报道的新闻时效性跟其他新闻比如时政新闻/突发事件相比没那么严格,但仍然需要“时效”。深度报道的“时效性”更多是指读者的阅读心理时效,也就是对新闻进一步了解的心理期待——这种期待是一种对已经发生并且已经报道了的新闻的延续欲知——于是深度报道同样需要把握新闻时机,新闻时令,讲究新闻由头。
六、都市报的深度报道在“个案原则”之外,不完全排斥主题性调查,但这种主题性调查一般只限于“话题性”调查,也就是社会热点问题的新闻性求证。它必须满足几个要件:一是话题必须是大众谈论的焦点,但由于缺乏具有个案性质的新闻事件阐释而没有得到充分的报道,比如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问题,政策虽然允许但其社会影响如何大众不得而知,同时由于抓不到具有新闻性的事件而使得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报导苍白无力。这个时候就是话题性质的深度报道出击的最好时机;二是调查必须是真人真事,而不能用想象中的任何事来取代——尽管这些“想象中”中的人和事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也就是说是“本质真实”的,但我们不能这么做,那样我们就会失去报道的力量;三是调查必须是全面的,即既有随即性质的“点”,也要有带有普遍性的“面”;
七、都市报的深度报道从阅读效果角度说,必须强调报道本身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八、深度报道跟其他新闻相比真实性和客观性要求更高。这是因为它的题材所涉及的人和事的性质决定的。尽管我们把深度报道的题材规定为“善意”的和“民生”的,但从结果看,它仍然具有“揭露”性质,它的社会影响可能比其他新闻更加深刻。这就要求我们报道的内容本身首先真实,然后才是“度”的把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更是深度报道的生命。同时,深度报道更加讲究“客观”,尤其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听一面之词,不能带着记者的感情色彩。报社的倾向和立场态度,是通过事实本身来体现的,这种事实,是一种全面的立体的客观的事实,而不是单方面的事实。真实/客观/全面/立体,这样的事实才真正有力量,也才真正有深度。所以,作为深度报道的记者和编辑,一定要树立对事实的高度敬畏的职业习惯,一定要想方设法进入事实核心,挖掘最真实生动,最鲜为人知的事实,这是深度报道的底线要求。
九、深度报道的主要矛盾是选题来源。从一般意义上讲,新闻选题具有可预知性(比如时政新闻)和偶然性(比如社会新闻),但对深度报道的选题而言,两者都不足以支撑。深度报道的选题更多的是“发现”。这种“发现”,有的是通过外界的提供,有的是对已知新闻的下落追踪,有的是记者自己的分析和独自发现,但基本都不是“预知”——这点跟时政新闻具有明显的不同。所以,对深度报道部而言,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拓宽选题思路,拓宽选题来源,这是维系深度报道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十、深度报道的版面制作方向,仍然是新闻版面性质,而不是专刊副刊性质,也不是冰点新闻的性质,所以在版面操作上,要按照新闻版面的一般规律,尤其在标题制作上,还是要注意对事实本身的挖掘和提炼,还要遵循“以点带面”的基本要求,还要注意生动和吸引力,切忌做概括式的面面俱到的标题——这点我们的编辑已经有所体现——比如“xxx事件呼唤xxxx”等。请注意。
十一、“感动新闻”也是深度报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题材选择。具有人情味的选题,能让人的心灵受到震撼的新闻和故事,说的更加极端一点,一些“正面报道”也可以成为深度报道的一个品种。
十二、深度报道的版面安排要讲究题材的跨度,要讲究题材的丰富性,要讲究节奏感的把握。不能把同类题材集中在一周或者一个时期,除非这个题材具有连续性(包括连续报道)否则,我们要有意识的把不同类型的题材岔开,这样既可以显示报纸的视野,也会减轻读者的阅读疲劳。
&&&&&&&&&&&&
&都市报新闻策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使新闻策划成为媒体的杀手锏,然而在报纸新闻策划中出现了一系列策划异化、同质化、商业化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媒体的健康发展和生态平衡。
  新闻策划实质上是指一切有关新闻传播的决策活动,包括新闻媒介策划、新闻报道策划和新闻活动策划。媒介策划是指有关新闻媒体风格定位和板块栏目设置的策划活动。新闻报道策划则是媒体编辑层面的策划活动,主要指“主体受新闻触媒刺激,为满足受众传播的需要,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客观事物所进行的合乎新闻真实性原则和媒体宣传目的的群体决策思维活动。”①
  &&&&&&&&&&&&&&&
当前都市报新闻策划存在的问题
 1、新闻媒介策划同质化
  新闻媒介策划同质化是指新闻媒体运用相同的媒介操作手段,形成新闻信息内容处理的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然而,策划是没有专利的,在一种新型媒体类别或媒体板块成功开拓市场之后,往往有大批媒体跟进者对成功模式模仿抄袭,造成媒介市场上同类产品严重饱和。媒介同质化主要表现为:一城多份定位都市的综合新闻报,形成报业市场发展瓶颈;媒介版面设置大而全,栏目策划雷同;新闻信息来源与处理方式相似。同质化竞争,引发了一系列媒介生态问题。
  其一,导致价格战和疯狂扩版;其二,客观上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三,媒体媚俗化倾向加剧;其四,媒体监督出现盲点。一般报纸对大客户的依赖性增大,客观上使这些企业易于控制该地区舆论市场,媒体监督出现盲点②。同质化竞争致使媒体经济力量和媒体声音分散,报业春秋战国格局包含着潜在危险信号。
  2、新闻报道策划的异化
  新闻报道策划的异化是指新闻报道策划丢失了服务新闻本体的主功能,甚至干扰、制造新闻本体的现象,往往表现为新闻策划的泛化、新闻秀和假新闻。
  新闻策划泛化。在策划大战中,媒体为了表明自己对热点新闻事件的关注,报道面面俱到,每事必录,热衷记者本位叙述,版面编辑华而不实,使新闻策划流于琐碎和表面化,新闻核心价值被淹没,策划也失去了本义和效力。
  新闻炒作。新闻炒作实质上是媒体以“吸引眼球”为新闻价值判断标准,对新闻事实和细节人为夸大、歪曲、突出或对非新闻事件进行“议程设置”的注意力经济。
  “策划”新闻。“策划”新闻是指因新闻工作者的主观谋划而促成新闻事实或新闻报道失实的行为,是为了某种经济或政治目的,采用煽情、虚构、嫁接的手段,造成新闻报道部分或整体失实。
  3、新闻活动策划商业化
  新闻活动商业化是指媒体隐藏了同新闻活动主体的深层经济关系,组织、参与、报道的新闻活动过多卷入商业活动,使新闻版面呈现浓重商业色彩的倾向。主要表现为:
  广告新闻和新闻化广告大行其道。据调查报告显示,新闻工作者反对为企业制作广告、担任公关和策划人,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业界大量存在的事实③。出自行家手笔,广告、软广告愈来愈像新闻,媒体与商业显在的经济和潜在的私人姻亲关系都促使媒体为广告新闻和新闻化广告大开方便之门,长此以往,会降低新闻模式的“话语权威”和“公信力”。
  针对目标广告主的新闻活动策划盛行。为了吸引目标广告客户,媒体会经常制造一些新闻热点,吸引该广告的客户关注,最终带动媒体目标广告客户的广告投资。这种新闻策划是一种迂回的引资策略,但如果媒体过多地制造新闻事件,就会忽视受众的广泛要求,绝非长久之计。
 &&&&&&&&&&&&&&&&
都市报新闻策划存在问题之对策
  1、媒介策划拓展多种空间
  开拓城镇和农村市场。从发展趋势来看,城乡纸质媒体市场日趋成熟。中心城市报业竞争白热化,收入增幅减缓,而部分地市报收入增加,突破报业发展瓶颈必须重视城乡市场。童兵教授预测,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对地市报来说,是一个大好的发展和推进的机会。市场成熟是一个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信息需求量,所以策划出适合不同阶段需求的报业品种,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农村报纸发行体系,开拓城镇和农村报业市场,将成为未来报业发展的一个方向。④
  充分发挥党报信息公开和媒体监督职能。党报的政治地位较高,但在市场竞争中,却陷入以子报养党报,以行政促发行和被读者束之高阁的窘境,党报改革迫在眉睫。《广州日报》的市民化战略为党报改革提供了一种成功模式,它的特点在于一扫党报官僚刻板、空泛、模式化的语态,呈现亲民近民的报道风格。因此,党报的媒介策划方向,应是宣传、服务、监督三棋并举,通政令,表民意,加快我国政治民主进程,增加政府执政的透明度和权威性。
  专业化报纸发展尚有余地。报纸专业化发展策略近年来呼声较高,现有行业报基本为行业主管部门所办,内容上政策性、专业性强、形式刻板,服务意识淡薄,新闻性弱。在媒体追求特色化的今天,行业报走向市场,以独特的专业视角关注社会新闻,拥有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和发展空间。目前,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律、建筑、信息服务等行业报市场尚待进一步开拓。
  2、新闻人策划专业化与策划人队伍职业化
  新闻策划能力成为采编人员的重要素质,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见识力、创意力和协调力的专业策划素质。新闻策划不只对个人素质有所要求,还需要策划主体从“智多星”式的个体向“智囊团”型的群体化发展,即:媒体要建立人员结构科学的策划班子,整合媒体力量使策划本身从点子为主的经验策划,上升为统筹全局的科学策划,建立科学的报道策划机制,既要有灵感和创新,又要有对策划过程中的选题、切入点分析、报道部署、版面图文信息资料整合的科学设计。
  3、新闻报道策划基于“实”而始于“新”。
  新闻策划作为报道手段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北京青年报》总编张延平说:“重策划不能轻采访;读者会欣赏策划,但更看重新闻事实。”⑤对于不同的新闻,报道必须立足新闻时效要求、价值大小和报道效果,权衡是否策划、如何策划。
  新闻报道策划必须立足新闻本身。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媒介的生命之源,无论新闻报道怎样策划,都必须坚持新闻事件真实与报道真实相一致,信息传递局部真实与总体真实相一致,舆论导向与新闻文本导向相一致,议程设置与新闻价值大小相一致,坚决杜绝报道中造假、煽情、浮夸、炒作、嫁接、歪曲新闻等现象。
  新闻报道策划必须不断创新。策划创新就是要以创新思维打破旧有报道模式束缚,既不“削足适履”,也不“小脚穿大鞋”,报道方式依新闻事实的变化力求突破。创新活动不是一劳永逸,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创新意识常态化、日常化。但创新意识常态化并不意味着策划泛化,新闻报道策划创新的宗旨仍在“策划不惊人死不休。”
  策划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虽然学界曾对“新闻能否策划”存在争议,但业界的新闻策划活动已经远远走在学术研究的前面,唯有及时解决好新闻媒介策划、新闻报道策划、新闻活动策划三个层面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新闻策划坚定前行。
  参考文献:
  ①南长森:《新闻思维与主体运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②③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1至15页。
  ④童兵:《未来十年中国地市报走势展望》,《新闻战线》,2001年第10期。
⑤张延平:《对几个新闻“关键词”的重新认识》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学院)
论新闻策划的基本要求
有人说,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出新的“魔棒”;有人说,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信息量新的“增长点”;还有人说,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这些话都从某个侧面说明了新闻报道策划对于充分利用新闻资源、提高新闻媒体竞争力的重要性。那么,新闻报道策划应该如何进行?它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一、要有超前的意识
  策划先于行动,先于别人分析现实,预测未来,发现并抓住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予以报道,具有前瞻性,这是“超前”的一层含义;策划构思“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好我快”,这是“超前”的另一层含义。策划的“超前”,不仅仅是一个“早”字所能代表的,它是建立在对信息和全局的准确把握基础上作出的一种预见性策划。
  同样一类体裁,你也策划,我也策划,谁的效果好,就看谁有“超前”的真本事。南京电视台的《社会大广角》栏目从诞生之日起,每天都有新的重大题材播出。从开播当年的系列报道《历史不能忘记》到1998年跨海采访高等法院对东史郎案的终审判决的系列报道和长篇专题报道《罪恶,掩埋不了》,每次策划都具有超前性。究其原因,其策划新的切入点的形成,主要来自新闻报道策划者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和运用发散性思维寻找最佳新闻效果的决心。他们沿着各种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寻找思维的多向性。
作为具体的策划者,其策划的效果与策划的超前意识成正比。而超前意识的运用,往往集中体现在对事件本身作充分准备的过程中。
香港记者吴小莉采访江泽民主席的情况可以说明这一点。日,江泽民主席在吉隆坡参加有关会议。香港凤凰卫视APEC报道组也在那里。中美领导人双边会议开始前,新闻媒体被允许入场拍摄。江主席突然对着吴站的方向说,有香港媒体在。然后指着吴说:“是你吧,是你吧!”江主席接着说,吴小莉,吴小莉,现在成了有名人物了。吴轻声说:“谢谢主席。”在见到江主席之前,吴早就对这次采访作了具体的策划。当时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是:面对东南亚的金融风波,中国大陆的人民币是否贬值?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中国高层领导提供的信息,这一直是吴深深思考的问题。她设计了好几种方案,经过比较,觉得直观、简单的方案最可行,于是准备了一张10元的人民币,一直在会场门口等侯。当江主席步出会场时,吴大声提问,今天一连串的会谈如何?江主席说,你们还在等啊!吴赶紧扬起手中的10元人民币,高声问:“江主席,我手中的10元人民币,明年是否还值10元?”江主席听到后立刻回头,转身走向吴,坚定地说:“当然,人民币不贬值!”“到明年为止,都是呀?”江主席笑着说:“我说人民币不贬值,是很科学的,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这要讲scientific(科学性)。”(见日《中国青年报》)由于吴事先作了策划,从而很轻松地获得了一篇《大陆人民币不贬值》的新闻。而这事先的策划,与吴的超前意识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曾作为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学者访谈》主持人的白岩松,为采访与本世纪同行的11位著名学者,整整作了3个月的事先策划。为了把这些学者鲜明的个性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白天白岩松采访他们周围的人,晚上翻阅他们的各种资料。精心的准备,使得他自然而然地面对这些学者,于谈笑间让观众看见一个个个性不同、意境不同的至情至性的名人。“采访的技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超前的意识,有充分的准备。”一次,他在采访当时任国家林业部部长徐有芳时,一开始就说:“徐部长,您好,非常高兴在您就任林业部部长第3年零12天的日子时见面。”徐有芳听了很惊讶,问秘书:“我今天就任3年零12天吗?”他秘书一查,果然如此。白又说:“在简称‘3.12’(植树节)的日子,采访林业部部长,简直是一种非常好的巧合。”独特的开场白一下子为他的采访奠定了好的基础。于是,他事先策划的有超前意识的主题,在采访过程中“水到渠成”。
“人无我有”,这是新闻报道策划具有超前意识的又一成果。这一点可以从美联社摄影记者亚伦&阿尔迪亚兹拍摄“强夺埃连”照片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在美国复活节的4月22日凌晨5时10分左右,美国司法部一批全副武装的联邦特工以接近军事突袭的动作,将6岁古巴小男孩从其亲威家里带走。就在其他新闻媒体仍处于一头雾水状态时,美联社摄影记者亚伦&阿尔迪亚兹却在事发不到30分钟内,将第一画面呈现给全世界。这是唯一两张有现场感的屋内照片。第一张是当时救起埃连的渔夫抱着埃连躺藏在衣橱里的照片,两人脸上露出惊慌无助的表情;另一张是全副武装的联邦特工一手持枪指着渔夫,一手去抓埃连,埃连哭得整张脸皱在一起的照片。在短短的时间里,美国所有的电视台都不得不采用这两张照片。为什么所有的记者当时只能被隔在封锁线外,而美联社摄影记者亚伦&阿尔迪亚兹却能在屋里?为什么他在突袭行动中,能捕捉到这些稍纵即逝的画面?从各种客观条件分析:如果没有超前的策划意识,他决不会留在埃连亲戚家;如果他不是跟埃连亲戚混得很熟,建立起一种友情,那么,根本不会被允许在屋里过夜;如果他虽住进埃连亲戚家,却也是呼呼大睡,那么,面对这突袭行动,可能连照相机都拿不稳,更别说拍下这些珍贵的照片了。
二、要有鲜明的倾向
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提出了新闻的倾向性问题。他说:“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该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在策划过程中充分体现倾向性,是我们策划的前提。倾向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评什么,都要心中有数。只有观点突出,才能深化主题。
日,《湖北日报》在第一版显著位置刊登了一幅十分感人的大照片。画面上朱总理展开双臂,深情拥抱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龚谷成,代表江泽民主席感谢人民子弟兵在抗洪救灾中所作的贡献。作者《湖北日报》摄影记者杨发维在谈起这难忘瞬间时的情景说:“最佳瞬间的照片最能体现事先新闻策划的倾向性。听说朱总理要来视察荆江防汛第一线,我早就有表现党和政府与人民心连心的念头。如何表现,我策划了好几套拍摄方案。8月8日上午,等我赶到沙市机场,总理的专机已经降落了。我手拿相机,直盯着总理专机的出口。总理走下飞机,和前来迎接的省领导一一握手。我透过镜头发现,总理走到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龚谷成中将面前,展开双臂,深情拥抱。突然出现的瞬间,我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快门,再仔细看,龚谷成中将的脸被遮住了一点,我快速移动了半步,按下了第二张,等想再按第三张时,已经没有机会了。”新闻摄影重在瞬间。正因为作者在事件发生前已经有了鲜明的倾向性,所以紧紧地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遇,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1978年3月和1979年4月,正值具有划时代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新华社资深记者穆青先后发表了《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和《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这两篇人物通讯。前一篇(与陆拂为、廖由滨合作),塑造了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的典型形象;后一篇(与陆拂为合作)则塑造了植树老人潘从正的典型形象。这两篇人物通讯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传媒天地》杂志记者在采访时,向穆青请教:“您在《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文的结尾写道:‘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像吴吉昌这样的遭遇,连同产生它的时代背景,都一去不复返了。’可是在您采写这篇人物通讯的当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公开讨论还没有在全国展开,文化大革命更没有被彻底否定。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您为什么能率先作出如此惊世骇俗的论断?”“您在《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中,借主人公之口,大声疾呼:‘俺不怕穷,只怕乱。今后可不能再折腾了!越折腾越穷,将来国家靠什么?只有大家齐心搞建设,国家才能富起来!’像这样振聋发聩的历史性的结论,又是怎样总结出来的呢?”穆青感触地说,在写这两篇稿子之前,我经过了反复的思考,共产党人和新闻记者,肩负神圣的使命,是应该对我们党的事业、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具有高度的使命感,时刻关心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帮助党和人民,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认识和掌握这一条至关重要。时刻想到党、国家、人民,这就是他在构思时所体现的倾向性。
人民日报著名记者艾丰在谈到《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一文的策划过程时说,在未写稿之前,已经有了“水是宝贵的资源”的倾向性思路。他说:“说实在的,所讲的问题和材料并没有多少是全新的,但是我对水作为一种资源从三个角度――数量角度、质量角度、使用角度来加以概括,并且用了一种新的表述方式:数量――‘无限的循环掩盖着有限的数量’;质量――‘低廉的价格掩盖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用――‘各自取用掩盖着水资源是一个整体’。”由于倾向性的思路与扎实的材料相结合,鲜明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日,新华社驻平壤记者发了一条题为《金日成前往机场迎接巴特蒙赫来访》的消息,全文如下:“新华社平壤11月8日电 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今天上午前往机场,迎接蒙古领导人巴特蒙赫的来访。金日成看上去身体很好,时而同周围的人交谈。”就这条仅49个字的简讯,却是一条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新闻。因为它本来就是针对两天前西方通讯社纷纷报道金日成“遇刺身亡”的谣言而写成的,并赶在朝中社对外发稿之前,率先向世界公布,世界各大通讯社和报刊迫不及待地纷纷转发或者引用,美国有的报纸在刊用时,还用了“通常可靠的新华社今天报道金日成在平壤露面”的大标题,49个字就足以平息国际上谣言四起的风波,可见这种倾向性的策划的作用之重大。
《中国记者》杂志2000年第6期,曾刊登了《北京青年报》记者李彦写的《发现何家庆――我的采访和我的感悟》一文。他在文中说,一次极为细心的采访,使我写出了《魔芋大王何家庆 扶贫西南九死一生》的人物通讯。之后,国务院领导同志李岚清、温家宝分别对何家庆的事迹作出了重要批示;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安徽日报》等新闻媒体均作了报道。他在谈到策划中的感悟时说,年初,中央开发西部的号角已经吹响,而何家庆的事迹正符合中央精神。配合主旋律宣传,作为新闻媒体应该有这样的倾向性:“何家庆及何家庆式的‘傻子’,该是支撑我们社会中的脊梁。报道脊梁,新闻媒体的天平上应有这样的承载,他们让所有的苟活者失去重量。” 
三、要有真实的基础
  新闻报道策划,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手段;而新闻事实则是客观存在,这就决定了新闻报道策划必须以新闻事实为基础,所有的策划必须围绕新闻事实来实施。超越这一界限,就成了假新闻。
  1998年夏天,《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在长江九江采访。8月7日这天,他听到决口的消息,立即直奔决口处的4号闸。他在冲锋舟上,一面抢拍决口现场,一面用手机向远在北京的编辑部报告现场实况。编辑部在策划这组报道时强调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真实是现场报道的生命,在真实性的问题上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失误。贺延光按照编辑部强调的原则,采用实况“播报”的形式,用简讯作滚动式报道这一重大突发事件新闻。于是从8月7日16时5分第一条简讯发出,到次日零时45分,共集纳8条标有报道几时几分的短讯,最短的40个字,长的有200多字,并冠以《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的标题,分别从不同角度,逐步递进地将决口现场洪水滔滔,军民奋力抢堵的现场情景,及时、真实地向读者作了报道。正因为这组简讯是九江决口后见诸报端的首篇报道,而且报道形式新颖、精巧,语言文字简洁、现场感强,几乎每一句话都是读者关注的信息,致使当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洛阳纸贵”。此稿荣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在当年抗洪抢险好新闻评比中获一等奖。然而,就是这样一条新闻,却差点让贺延光背上了“违反纪律”的处分。他在《从“违反纪律”到获新闻大奖》一文中写道:“谁想到,本报在8日上午就接到有关领导的电话,严厉批评我违反了‘新闻纪律’!9日,朱总理视察九江。晚上9时30分,我听到一位部队的新闻干事说,朱总理讲了,不能向群众隐瞒灾情。我一把抓住他:‘消息来源可靠吗?’他说:‘军首长说的。’我马上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值班副总编辑等。三个电话打完,已是9时45分了。15分钟后,中央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播发了九江决口的头条新闻。”获奖后,领导和同仁们都向他祝贺,但他从内心里感谢编辑部为他们拟定了正确的策划方案。多亏在报道的真实性问题上没有出一点问题,否则,倒真的要“违反纪律”呢。
  法新社1999年5月曾发过一幅《为雕像过滤空气》的照片。日,画面上那位绿色和平人员正在给危地马拉城的一尊雕像上呼吸过滤器。它让人感到有一点点嘲讽的意味,不是因为他针对危地马拉政府漠视保护环境的抗议行为做得巧妙、诙谐,而是5月16日――这个行为发生和时刻,更大的环境灾难正在西方强国的蓄谋下发生,但没有更多的声音从这个角度呼吁:为了环境和人类生存,这场战争应该受到谴责。当时,发达的西方国家为了实现其“人道价值”,在那里投下了各种先进和不太先进和炸弹,所造成的环境灾难,使迄今所推行的任何一项环保措施都显得虚伪和无力。这个策划是非常成功的,其中所蕴含的真实性是显而易见的:其一,这个场景是真实的;其二,西方国家组织投弹所造成的环境灾难这个事件的背景材料也是真实的;其三,拍摄者为了环境和人类生存谴责非正义战争的情感更是真实的。
  四、要有灵活的方法
  新闻策划是一个集体行为,往往是由几个或者更多的编辑记者参与。它既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前者是指最初展开的出点子、搞谋划、作部署的过程。在最初策划时,对被策划对象的因果关系、背景情况、地域环境等还不完全清楚,往往只能凭已知的不完全情况和以往的经验,对报道方案作出初始的谋划,这就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新闻策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无任何弹性的,而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灵活性。当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新闻策划就要不断进行修正,切忌“硬做文章”。大至主题结构,小至一篇稿件,最终还是应以发生的新闻事实为依据。当采访结果与预见的策划不一致时,就应毫不犹豫地修改初衷,切忌把手段当目的。
  日凌晨,福建省晋江市港资企业裕华制鞋厂突然着火,睡在厂里的19名女工、13名男工因被铁窗围困而在烈焰中烧死。《中国青年报》记者在策划这一报道时,把报道的主题定位在:这不是一起孤立、偶然的事件,要解剖事件的本质;关注普通人不普通的命运,不仅要让人们记得这起火灾烧死多少人,而且还要让读者了解这些死难者也曾经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像剥笋似地层层推进,搞成连续报道。在此基础上,他们制定了与事件进展保持同步的策划方案,并开始实施。在了解火灾现场的情况后,他们觉得主题定位是正确的,但按照与事件进展保持同步的思路报道下去,只能走向“死胡同”。现实逼他们及时修改了原先的策划计划,改变了常规事件性报道模式。就在有关方面对事件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他们离开了晋江,兵分三路去死者的故里――安徽、江西和福建的永安、南安等地,了解死者的生前死后情况,记录死者并诠释促使死者踏上动荡人生的那些复杂的动因。这是一次灵活的策划和操作。三路人马长途跋涉采集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来,通讯在“大火竟成青春祭坛 千里寻访生死两界”的通栏标题统领下,占据了10月9日中国青年报《社会周刊》的两个版面。这组稿件,不仅在报社内部引起了震动,而且也得到了社会上的好评。《新闻出版报》就此发表题为《可贵的快速反应》的述评文章,称:由灵活的策划而带来的“对死者‘故乡生存环境的调查’的文章,反映死者故乡存在的‘活税多’、罚款多等问题与农民外出打工的关系;还刊登江西省瑞昌县金鸡村两姐妹生前给父母的信,在沉重之中再现了她们的情感及烦恼;”“笔者敬佩中国青年报人这种可贵的快速反应、可贵的平民意识”。 
  《大众日报》记者于晓波,因策划某一个新闻专题,到青岛去采访。在感到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他偶然翻到了当地一张报纸,被一条广告吸引信住了:“第二天青岛‘教师之家’将有一场拍卖会,面向下岗工人笔拍卖道路保洁权。职业的敏感,使他对原策划的内容灵活地作了调整,便马上投入到采访之中。日,《十四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在《大众日报》第一版刊发。当时正值全国安置下岗工人会议前夕,稿子刊发后立即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全国有300多个城市派代表到青岛学习取经,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组据此拍摄了专题片。他写的稿子更是屡获殊荣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998年全国党报好新闻一等奖、1998年山东省新闻奖一等奖。于认为,看广告“拾”来了个中国新闻奖,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新闻报道策划上的灵活性,使他受益匪浅。
  & 五、要有立体的思路
近年来,少数新闻作品枯燥、呆板、干瘪的痼疾,一直无法克服。新闻界一直呼吁,要多写一些“视觉新闻”、“现场新闻”,其核心是要彻底摆脱新闻写作只是平面叙事的表现用法,应多采用一些融人、事、理、景于一体的立体化写作方法。因此,在新闻报道策划过程中,要多采用一些立体的思路。
   曾荣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通讯《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充分体现了作者在这篇稿件的策划中所表达的“立体”精神。不可否认,这是一篇策划得十分成功的佳作。新华社两位记者何平、刘思扬,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无限深情,全力以赴地投入了悼念邓小平同志的最后一次报道。他们捧出了震撼人心的精品、历史性的佳作。质朴的纪实性、深刻的政论性、浓烈的抒情性,构成了这篇佳作的立体感。在纪实性方面,记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选取了这历史性的一刻:银色的专机好象不忍离开邓小平同志长期生活的地方,“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然后描写了卓琳同志、胡锦涛同志和小平同志的子女和孙辈们、小平同志的卫士们的表情和动作。一段段朴实无华的文字蕴含着惊天动泣鬼神的力量;一幕幕忠实的记录催人泪下,感人肺腑。记者的现场描写十分真实,没有着意的夸张渲染,字里行间渗透着真情,字字句句打动人心。朴素的纪实性描写,达到了叙事、状景、融为一体的境界。在政论性方面,记者没有停留在骨灰撒放的纪实与描写上,而是把它与邓小平同志的革命生涯紧紧地联系起来。如何联系?作者巧妙地选择了大海为契合点。记者的思绪随着浪花翻腾,而读者也随着记者的笔回肠百转。一次又一次的回述具有鲜明的政论色彩,把通讯的思想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抒情性方面,记者采取了两种表现手法:其一是拟人化的抒情;其二是运用诗歌的反复咏叹手法,一咏三叹。追念亲人之情,崇敬领袖之情,痛悼伟人之情…….既悲痛又激昂的感情在通讯中贯穿始终。在记者笔下,以大海比喻小平同志的思想;以波涛寓意小平同志的人生;以浪花负载小平同志的追求。“飞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邓小平同志的高大形象在我们面前立了起来,人民对伟人的情感活生生地显露出来。
(作者系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编辑;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见面谈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