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酒店查询预订,教师多大退

       
       
       
       
       
       
乡村教师下班回家吃饭被通报批评 感叹无尊严
乡村教师下班回家吃饭被通报批评 感叹无尊严
条 点击: 143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洋 实习生 薛瑞环
  “我们乡村老师本来收入就低,现在连基本的尊严和自由都没有了”
  “有时候我们搞岗前培训,有的年轻人培训完一看,我们这儿交通不发达,条件那么艰苦,掉头就走了”
  “一个教师的成长,除了他的学历,更重要的是他的责任心、他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下班回家吃个饭也被通报批评
  “下班回家吃个饭,就被通报了,心里真的很委屈。”
  3月21日,广西百色市西林县教育系统内部下发了一份《关于西林县教育系统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暗访督查情况的通报》,李红(化名)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个人违纪现象的名单中,所犯问题是未办理请假手续擅自离校返回县城。
  李红是西林县一所乡镇小学的教师。她还记得,3月3日,下午5点下班后,她就回县城的家去吃饭了,没想到晚上7点被到校督查的暗访组认定为脱岗。
  今年3月初,西林县的每个教师都签了一份师德师风承诺书。其中第一条要求教师“每周一至周五放学前必须留在学校”,这并不是指周一到周五的上班时间要留在学校,而是从周一上班至周五下班的全部时间都要留在学校。
  “我家虽然在县城,但距离学校才几公里,何况学生也不上晚自习,为什么下班时间也不让回家?”李红感到不理解。
  这条新规实行后,李红的家庭生活就被打乱了,不但年迈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得不到她的照顾,而且连家务都做不了。
  跟李红一样被通报批评的还有她的几个同事,第一次挨这么重的罚,有的老师第二天上课都没有心情。
  教育局的新规实行后,以前在家住的老师,现在必须在学校住宿,李红跟其他老师两人一间宿舍,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我们乡村老师本来收入就低,现在连基本的尊严和自由都没有了。”在西林县另一所村校教书的杜萍(化名)对教育局的这一举措也有意见,“再这样下去,没准哪天我就想辞职不干了”。
  不让教师“走教”是为了转变风气
  3月24日,带着基层教师的疑问和不解,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来到西林县教育局。教育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黄有志给记者出示了西林县教工委和教育局联合下发的《加强在教育系统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的通知》。“我们确实出台了这样的规定不让农村教师‘走教’,是为了把之前懒散的风气整治好。”他说。
  现在西林县有一些教师虽然在农村工作,但家却安在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的县城。黄有志说,此次通报提到的几所乡镇学校离县城有10多公里,学生早上7:30开始进教室,老师如果从县城赶过去的话,起码要提前1个半小时出发,这样来回奔波老师还有多少精力应付教学?
  黄有志表示,这种情况下,有的老师平时对教学纪律敬畏心不强。比如,本来星期五他还有课,可为了提前回县城的家就私下跟别的老师换课。还有的老师因为家离得远,上课经常迟到早退,教学质量下滑,导致有的学生家长都跑到教育局来告状了。
  此外,工作日把教师留在学校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把更多时间花在教学研究、备课上。目前西林县正在大力推广“5+1”有效合作课堂教学实施方案,教育部门希望能借此提升教学质量。
  当被问到出台这样的规定有何政策依据时,西林县教育局纪检监察室主任拿来两份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一份是日下发的《百色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方案》,另一份是2014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坚决纠正基层领导干部“走读”问题的通知》,其中均提到要查处整治干部“来去匆匆”的“走读”问题。
  “我们根据这个,对教师的‘走教’行为进行规范。”该主任表示,上级下发的文件虽然没有明确提到走教,但两种行为的性质是一样的。
  尽管规定出台后,教师中间出现了一些抵触情绪,但黄有志表示,学校的管理严了,老师更加尽职尽责。3月23日,他从县纪委获悉,这段时间,群众对教育的评价提升了。
  “但教师也是受《劳动法》保护的,8小时之外的时间强制他们留在学校,违反规定的还被通报处分,这会不会涉及行政违法?”
  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黄有志表示,现在对未办理请假手续擅自离校返回县城的老师进行内部通报,并不是什么处分,主要目的是提醒他改正。
  “我们不是要去整哪个老师,而是要引导他从内心认识到转变作风的意义,单纯我们强压的话,他出工不出力,教学质量还是上不来。”黄有志说,一项改革政策刚刚推出时,会有这样那样不完善的地方,以后还会把这项规定更加细化,人性化,跟老师交流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怎么都打不破的“空编”魔咒
  西林是广西最西部的偏远山区县。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的到来,让黄有志有些意外:“难得有媒体朋友关注这里。”他希望记者把西林县作为样本,多关注西部教育举步维艰的局面。
  黄有志坦言,面对社会各界对教育越来越高的期待,教育局领导身上的压力也与日俱增。但优秀教师的流失、教师队伍结构的老化,导致基层学校教学和管理很难抓上去。没有好的教学质量,好的生源从乡镇外流到县城乃至别的地方,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困扰着当地教育的发展。
  “教师空编问题是最让人头疼的。”黄有志给记者出示了一份统计数据,西林县核编后全县中小学、职校、特校和幼儿园编制总共1660个,但2015年5月统计显示,全县各类教职工空编414名,占总编制人数的25%。
  空编数多导致在编的教师要承担更多的工作量,在农村基层任教,待遇低、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安全责任重,使得农村教师招不进、留不住成为当地教育系统最突出的问题。
  每年五六月,西林县都会通过多种途径招收新老师。
  网络公开招考是主要的渠道之一。西林县把报考者的学历下放到大专,但百色的考生大都选择报考右江河谷平原一带的地市,不愿意来西林。2014年西林县成为广西唯一一个进行了两次公开招考的县。那年计划招考218个岗位,第一次公开招考才招到70人,第二次别的县都不再招考了,只有西林县一家面向所有的社会考生,结果也只招到50人,计划数还是没招满。
  和公开招考相比,双选会招聘的要求更高。除了要求毕业生有教师资格证,还要有大学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而且招来的老师只能在乡下任教,面对西林县偏远艰苦的条件,这么高的要求很难招来人。
  还有一种途径是通过特岗教师政策招人。黄有志介绍说,这几年上级给西林县争取到100个名额,报名的有70个,但最后进入面试环节的就只有二三十个人,“有时候我们搞岗前培训,有的年轻人培训完一看,我们这儿交通不发达,条件那么艰苦,掉头就走了”。
  对偏远地区政策不要一刀切
  由于好几年教师空编问题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西林县县长欧阳可爽在县教育局调研时,曾严肃地问道: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年了,怎么一直解决不了?
  据了解,目前在西林县乡镇中小学从教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月工资一般是3000多元,扣除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能拿到手的有2000多元。这个收入是在两年前广西实行农村教师“增薪计划”后,由自治区财政给农村教师发放300元和200元的偏远津贴和交通补贴后的薪酬。西林县为了给边远地区执教的老师更多安慰和鼓励,县财政按每公里2.5元给乡村教师额外发放交通补贴。
  黄有志说,虽然因为有额外补贴,西林农村教师的工资比县城教师还多几百元,但同比其他财政较好的地市还是低,所以每年都还是会有教师想办法调往百色市或是离省会南宁近的地方。
  他建议,国家和自治区能否一盘棋考虑,对越偏远地区的教师,给的待遇越高,才能真正帮助这些地方留住教师。目前教师工资是参照当地公务员收入的平均水平来发放的,这也导致越穷的地方越难吸引人才,加剧教育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公。
  这位基层的教育局领导还呼吁,在教师招录时,标准不要“一刀切”。五六年前,支撑西林县教育体系的最大力量就是他们这代从中师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还有右江师专毕业的老师。
  “本科生补充进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肯定有作用,但一个教师的成长,除了他的学历,更重要的是他的责任心、他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黄有志认为,学历只是一个基础而已,像双选会招聘规定只能招本科生,就限制了一大批愿意来基层从教的人。
  截至2014年,西林县教育系统有中级资格证书人数566人,未聘任201人,岗位设置缺陷也影响着基层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黄有志告诉记者,以前教师评上职称了,马上就能聘,从一所学校调到另一所学校待遇也会一直跟着走。但现在由于岗位设置过少,导致不少人评上了职称也拿不到相应技术岗位的工资。符合条件能评定中级职称的人员群体,都是每所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过少的岗位设置量,导致有的教师等了多年仍未被聘上,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h2 id="dig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延安信息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延安信息网新闻一周评论排行
标题点击数
标题点击数黄陵县仓村乡中心小学
网校通行证
暂无上级单位
暂无查询!
网校荣誉:县级优秀
网校版本:初级版
季度排名:36345
网校积分:1764
季度积分:13
运营天数:1989
总访问量:23041
本周访问:83
今日访问:12
注册职工:0
注册教师:24
注册学生:0
注册家长:0
文章数量:7
图片数量:32
视频数量:0
资源数量:9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栏目(可以多选),你宝贵的一票将成为下一步网校改版的参考
教师Office
黄陵县仓村乡中心小学官方APP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我失败伟大” —— 西安市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及研究.pdf8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80323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我的失败与伟大” ――西安市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研究 作
康 指导教师 李少梅 副教授 学科专业 学前教育学 提交日期 二○一一年五月 “你问我是干吗的 我是作家、钢琴师、主持人、 还是漆匠、木工、裁缝, 更是一位十足的清洁工, 擦地、拖地、扫厕所、捡垃圾,洗尿裤...... 我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刀剪织缝样样精通。 其实,我只是一名教师, 来自幼教战线, 一名普通的幼儿园教师。” ――摘自网络《一位幼儿园教师的自白》 1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人已申请学位
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
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学位论文若有不实或者侵犯他人权利的,本人愿意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责
任。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及使用授权声明书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及相关成果,知识产权归属陕西师范大
学。本人完全了解陕西师范大学有关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允许本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
和电子版,有权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
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本论文或使用本论
文成果时署名单位仍为陕西师范大学。 保密论文解密后适用本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往期回顾 &
被清退的八百民办教师
□ 本刊记者
&&&&“被辞退后,他们就是农民了,他们还有土地,可以从土地上获得收入;他们还有子女,也应该赡养他们。”&&&&曾存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民办教师,如今早已走进历史。这个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群体,无疑对中国农村基础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有教育部官员曾说,没有民办教师,中国的文盲要多好几亿。&&&&可是,如何从时间上定义这个群体,似乎没有统一答案。&&&&1978年后,全国开始把控民办教师入口关,各地随后制定文件,明确了各自吸收民办教师的截止时间。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并不同步。关门最早的省份是浙江,为1978年12月,其次是福建省,在1979年2月,其他省多在1980年左右,最晚的则到1986年。&&&&陕西省民办教师关门时间为1981年7月底。&&&&然而,这个日期对延安800多名民办教师而言,却成了心里始终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这800多人,大多是1981年7月底以后开始任教的,且持有延安地区(现延安市)颁发的民办教师任用证,他们中的多数在三尺讲台上站了20多年。&&&&“延安把我们耽误了!”高竹梅的声调不高,但底气十足,她是这800多人中的一员。这个来自延安市子长县、拥有城镇户口的中年女教师清楚地记得,刚参加工作时,身为县中学校长的父亲告诉她,先安心做民办教师,总有一天会等来转正机会。可是,20多年过去了,机会渐行渐远,等来的却是“被清退”的消息。&&&&高竹梅曾无数次地假设过:如果延安有关部门在她任教之初便明确告诉她自己只是代课教师,不会有转为公办教师的机会,或者在1997年教育部刚下发“97年32号”文件时,就能把文件精神传达给他们,“至少我还有时间去抉择,要不要继续留在这个连自己都养不活的岗位上?”&&&&&然而,自从希望的羽翼被“民办教师”与“代课教师”编织而成的丝网捆住之后,再有力的奋争也无济于事了。&&&&逝去的,注定要被历史打上沉甸甸的“铅封”。&&&&1981这扇门&&&&到底是不是民办教师?这个问题,800多个“高竹梅”曾在各自的县里寻找答案,在市里寻找答案。他们甚至到国家教育部、国家信访局去寻找,得到的回复都是:“你们是不是民办教师,这个还要回到你们延安市去问。”&&&&而延安市教育局给他们的答复是:“根据政策,你们现在已经不是民办教师,而是代课教师。”之所以这样说,依据是陕西省教育厅2003年下发的文件,“我省已于2000年底以前,按照‘关、招、转、辞、退’的五字方针,全部解决了1981年7月底前任教并持有省证的民办教师问题。”显然,目前已经没有民办教师这种说法了。&&&&“之前的民办教师也说的是1981年7月底前任教并持有省证的民办教师。”陕西省教育厅师资师办处处长罗侃淳参与了当时全省民办教师清退的整个过程,他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对持有延安市教育局颁发的民办教师资格证的,按照陕西省政策,不属于民办教师行列。&&&&“为何这个门槛要定在1981年?据我们了解,有的省份定在1985年。”高竹梅认为,如果陕西省的政策可以放宽到1985年,这样就能把他们这些拿市证的人囊括在转正行列。&&&&根据罗侃淳的说法,其他省份的情况大同小异,只是“关门”时间不同。至于为何定在1981年,似乎谁也说不清楚。但按照省教育厅的说法,总是要设个截止的时间点。&&&&“既然不承认我们是民办教师,延安市教育局为何会在1992年给我们颁发市证?”在一封题目为“延安市持市证民办教师的请求”中,教师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们认为,根据规定,持有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发放的民办教师任用证并在教育部门备案的就应承认。&&&&关于这个问题,2006年延安教育局一位副局长就已经向媒体透露,“当年正是为了控制民办教师人数不断膨胀、形形色色的人都充斥到教师队伍造成人浮于事的局面,延安市教育局才给广大教师颁发了市证。发证时,我们也没有对任何一位老师承诺过类似‘拿市证就有机会转正’之类的话。”&&&&虽然没有承诺,但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转正的路已经被堵死。这些教师一直认为转正是有希望的。&&&&1998年教师节,子长县教育局开展工作表彰大会,高竹梅也是受表彰的一位。她清楚地记得,一位地区教育局领导在会议开始后上台讲话鼓励他们:“你们好好干,将来都会慢慢转成公办教师的!”当时,高竹梅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现在看来,不过是一句大大的空话。&&&&“9分”竟然可以转正&&&&在延安市,让这800多名教师耿耿于怀的还有一件事。&&&&日,延安市举行了一次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通过的可以成为公办教师。多名教师回忆,这次考试像他们这样持有市级民办教师任用证的人群是可以报考的,但必须具备大专学历。&&&&“当时很多人都花钱买假证,目的就是为了参加考试。”没有大专学历的高竹梅回忆,自己曾与几名老师连夜乘火车赶往西安,按照朋友提供的联系方式,在陕西省师范大学门口跟办假证的人取得联系,花了500元办了个假的大专学历证书。这样一折腾,路费加上办证费将近一年的工资就没了。当时,高竹梅的工资一个月仅有80元。&&&&据说,参加此次考试的有1千多人,而经市教育局进行资格审查后,仅有331人符合报考资格。而最后公布的结果却是这331人全部考试合格,并被正式转为公办教师。多名受限于大专学历而未能报考的老师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这批转正的人中,有的考试分数只有9分。&&&&“如果我们有考试资格,肯定比他们考得好。”安塞县的民办教师李涛和高竹梅都不理解,凭借“9分”的考试成绩最后竟然可以转正。&&&&陕西省教育厅负责人认为,这次考试属于“好心办坏事”。依据政策,2000年“民转公”的大门已经关闭,陕西省为了能够解决更多的优秀民办教师转正问题,又给地方一些公办名额。但是,僧多粥少,只好将门槛提高到有大专学历。&&&&考试之后的几个月内,高竹梅等一些教师陆续拿到了真正的大专学历,但他们却再没等到报考的机会。&&&&“小学教师用人标准中明确规定,只要取得中师学历就可以任小学教师,正是因为看到这一规定,我也就没有再继续攻读大专。”李涛认为,这个考试报考标准违反了《教师法》规定的“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的规定。&&&&事实上,当时低廉的工资也让很多教师根本上不起大专。李涛给《民生周刊》记者算了一笔账,上大专除了要花费3年时间,学费和资料费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节省每年也得花销6000元左右。“这其中还不包括为上学来回奔波的路费、住宿费和伙食费等。”&&&&据这些教师计算,教龄在20年以上的代课教师,直到2000年左右年收入也不超过3万元。&&&&因不具备大专学历而导致无法参加最后一次转正考试,自然成了这群人心中永远的痛。“如果知道这是个必要条件,就是砸锅卖铁也会在考试之前读个大专出来。”高竹梅感到非常遗憾。&&&&代养费的平衡术&&&&转正成公办教师的梦想越来越渺茫,适当提高待遇如今成为这个群体的诉求。&&&&2006年11月,延安市政府出台意见规定:对持有原延安地区民办教师任用证或连续教龄在20年以上的代教人员,目前已无岗可上或本人不愿继续执教者,执行退养政策,每月发放200元生活补助。&&&&延安市教育局副局长杨宏录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延安市200元的退养费在陕西省范围内已经是最高标准,其他市县有的仅为60元。”&&&&2006年,延安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志富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透露,“教育局第一次向市政府提出200元的退养标准时,当即遭到反对,理由是你们只考虑到教师要拿补助,其他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的‘八大员’(售货员、服务员、理发员、驾驶员、邮递员、保育员、炊事员、售票员)问题怎么解决?政府一下子怎么能拿出那么多钱?”&&&&杨宏录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这个费用是由市财政统一发放,200元的标准最终也是由市教育局和市财政局等多部门共同协商的结果。&&&&“如果市财政给不了那么多,能否放权给各县,让县政府或教育局再多给我们一点补助。”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诉求,是因为延安市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县,曾经也想过给代课教师增加退养费,但遭到了市里的拒绝。&&&&延安市“拒绝”的理由是,延安市各县区财政收入极不平衡,一旦给富裕县开了口子,穷县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他们很可能会向政府提出“公平对待、向其他县区看齐”的请求,上访问题将没完没了。&&&&如此看来,200元的代养费几乎没有上调可能。《民生周刊》记者在一份退养协议上看到:退养标准属一次性政策规定,与今后各类社会公职人员调资加薪等没有关系。&&&&8年过去了,这些被辞退的民办教师过着每个月200元的生活,外面高速飞涨的物价似乎和他们没有关系。&&&&“以前一个月买一袋面和一桶油还能剩点钱,现在买完之后几乎不剩下什么。”对志丹县60多岁的民办教师韩满盈来说,每个月除了政府补给的200元,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他们已经没有工作岗位了,200元只是退养费。”杨宏录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被辞退后,他们就是农民了,他们还有土地,可以从土地上获得收入;他们还有子女,也应该赡养他们。”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多大年龄退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