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传为什么叫詹瑞文的喜剧不好笑?难道好笑吗?是炒作吗?

《武林外传》是国内情景喜剧的巅峰吗?为什么后来的作品越来越多的抄袭和水分?
按投票排序
《武林外传》算是巅峰个人觉得《我爱我家》是鼻祖,但是和巅峰还是不一样的两者的编剧风格都有十分深刻的时代色彩,所以很难对比
巅峰难道不是 《编辑部的故事》?
《编辑部的故事》才是巅峰,原因很简单,它是唯一一部超过美国同期同题材的sitcom,(很有可能也是受那部启发)实际上《编辑部的故事》之后,马未都和王朔还搞过一个《海马歌舞厅》,试图搞一个中国版的Cheers(只是模仿,不像爱情公寓那样抄袭),但在我看来很不成功。爱情公寓这种抄袭的东西永远不会是巅峰。我爱我家,其实是水准一般的一部家庭sitcom比美国的那些差远了。武林外传应该是个很不错的尝试,不过,并没有超过美国同期同风格的sitcom.
换个思路来看这个问题,其实这种现在其实是欧美情景喜剧这20多年的飞速进步,速度快的已经把当初水平相当的国产情景喜剧甩的远远的结果。回顾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情景喜剧的格局当时美国最经典的情景喜剧是《成长的烦恼》这种,还有《宋飞传》——这个剧历史地位比《老友记》还高,可想而知有多么经典。《老友记》94年才开播。
英国有憨豆先生主演的《黑爵士》系列。而这段时期国内有《编辑室的故事》《我爱我家》等经典国产情景喜剧。 如果把这些剧都看过的人会发现当时国外的情景喜剧制作也蛮粗糙的,我记得《我爱我家》里面有些梗,美剧直到几年后才有。虽然我没有证据说《我爱我家》里这些梗是首创,但是能看出来国产情景喜剧的水平在当时可以说和国际一流的作品互有高下,不相伯仲。大家都是刚起步,差距很小。然后到了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英国出了《布莱克书店》《冤家对对碰》《小不列颠》等佳作,特点是口味都很重,各种荤段子和恶俗的笑话充斥其中,不过这也让英国情景喜剧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美国这个时候出了《威尔和格蕾丝》《70年代秀》,《老友记》还在继续热播,而很快《老爸老妈的浪漫史》《好汉2个半》等等一系列佳作即将登上历史舞台,而这个时期日本情景喜剧才开始出现比较正式的制作(《HR》传说中日本唯一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情景喜剧。。。),这又从侧面说明当时国内情景喜剧的发展还算是在世界前列的。留洋回国的英达,和梁左搭档创造了不少好剧。也支撑起了国产情景喜剧的舞台。这几年国内出了《东北一家人》《中国餐馆》《候车大厅》《新72家房客》《家有儿女》《闲人马大姐》等作品,宁财神的《都市男女》这时候开始崭露头角,里面的主演几乎都成为了后来《武林外传》的主角。相对而言国内这块的质量也没下降太多,不过能明显的发现国内情景喜剧的制作水平已经和国外同行有了不小的差距。当初粗糙的国外情景喜剧变的越来越精良,类别也开始丰富,而国产情景喜剧里面已经开始出现抄袭模仿的苗头了,制作方面还是和当年那样寒酸粗放,内容有重复之嫌。很快到了05,06年美国方面,《老友记》完结后,《老爸老妈浪漫史》《好汉2个半》等一系列精彩,富有新意的情景喜剧登场,没过几年《生活大爆炸》横空出世。随后佳作层出不穷《废柴联盟》《破产姐妹》《摩登家庭》等等根本数不过来。英剧方面有《IT狂人》,之后出的《米兰达》也不错,延续了英剧那种夸张癫狂的风格,英国情景喜剧自成一派。总之国外情景喜剧已经走上了一条稳定向上的道路,完全没有让人看到巅峰在哪的感觉。而且国内方面05《地下交通站》06年《武林外传》2部非常精品的国产情景剧播出,看似国产情景喜剧又要走向巅峰了,但谁知道后面竟然全是下坡路。。06年以后国内就没出过什么好的情景喜剧,一直到09年《爱情公寓》播出并在年轻人群中火爆。这里问题就来了,既然《爱情公寓》火爆?这不是可以说明国产情景喜剧又走向巅峰了吗?你们也太乐观了吧。。。我个人分析《爱情公寓》火爆的原因很简单,它只是赶上了国内网民数量大爆炸的快车,顺应了时代潮流而已。看了下面这个图你们就懂了06年之后网民数量急剧增长,06年到10年竟然增长了3倍多!网民中又以年轻人居多,国内年轻观众慢慢从每天守着电视看剧,开始往网络转移。电视这个媒介在年轻人群体里开始慢慢边缘化。这个趋势发展到今年,你们都看到广电已经坐不住了,被逼的什么烂招都用上了吧。。。其实关注过《爱情公寓》早期走红史的人会很容易发现一个特别现象:09年《爱情公寓》在电视上的收视率只能用惨淡来形容,平均收视率只有0.5,而一个比较火的电视剧收视率应该是1.5-2左右。据爱情公寓主创们回忆,当时他们就没想过这剧能播出。。。所以除了好不容易卖给江西卫视,当时卖给视频网站的版权费只有几万块(要知道2014年《爱》4卖了几千万)。可谁也没想到《爱情公寓》在网络上火了起来,《爱情公寓》起初的走红完全靠着网络的力量,后期爱3 爱4因为网络上的巨量人气才在电视上取得了好成绩,但依旧不算很红,平均收视率也就在1.2(14年一部火热的电视剧应该在2左右)。人气还是集中在网络上。这种现状反映了一个现实,从09年开始国内电视上放的电视剧开始充斥着清宫剧,脑残剧,抗日神剧。这些题材已经无法满足年轻人的口味了。而《爱情公寓》找到了他们的需求点,给年轻人(现在感觉是给小学生)拍他们爱看的题材。并且《爱情公寓》相对于粗制滥造的国产剧,布景,场景设计还是很讨好年轻人的。这都成为了这部剧能红的原因。另外仔细观察《爱情公寓》的粉丝圈和《武林外传》的粉丝圈就能感觉到,一个是大量集中在学生群体,一个是从老到幼,范围更大的群体。以前的国内情景喜剧因为需要在电视上面向全年龄段的观众播出,在创作的时候要反复考量,宁财神创作《武林外传》的时候,很多台词都放到网上给大家评论,或者找朋友交流,经过多次打磨后才搬上银幕。而《爱情公寓》,根据主创自己的说法,他们就宅在房间里面看看美剧看看电影,找到其中一些好段子就拿来致敬而已。随着年轻观众大量转移到网络媒体上的大潮,现在只要一部剧符合他们的喜好,质量只要不太差就能获得很高的收视率。电视剧市场开始细分化,网络视频的丰富性让很多人可以有所选择,就算是小众的剧都会有一定市场。这都和以前不管男女老少都要守在电视前面看同样节目的时代完全不一样了。很明显的老一辈国内情景喜剧的制作者和广电一样完全跟不上这个时代。老人已经和时代脱节,新人又没有成长起来,很多编剧为了赚钱可能根本就不会考虑去写情景喜剧。还有不少新手选择了抄袭国外情景喜剧的梗和段子,并且抄袭的结果还不差,网络视频的高速发展让他们也有活下去的空间。既然能靠抄袭赚钱赚名声,并被一部分人所追捧,为何要原创哪?就像陈凯歌评价自己的《霸王别姬》时说的那样,以为拍完《霸王别姬》中国电影才刚刚上路,结果发现巅峰既是终结。中国情景喜剧也差不多,巅峰竟然在起步阶段,随后一路下坡。-----------------------------------------------------------------------------------------------------------------
回复大部分在讨论谁是巅峰的问题。我回答一下为什么抄袭好了。个人之见,谢谢。 1,编剧最初看其他作品可能只是找灵感借鉴一下,而并非抄袭之意。 2,天朝子民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积淀,其实并不好找既不露怯而又恰到好处的笑点。 3,国内市场不怎么能接受喜剧,这一前提就很挑战。比如《家有儿女》《武林外传》没看过的人就不怎么看好,而其经典只有看过的人知道。 4,喜剧电视剧是个大工程,不像电影,哪怕三观不正,那一个半小时过了人就忘了。而电视剧既要正三观还要抖刚刚好的包袱挺难的。 5,当前情况可能就是钱不够,演员未定,剧本暂无,but 好的剧本 + 粗制滥造也挺坑爹的。
中国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这样:能在创业很短的时间内达到及其高度发达的地步,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或者螺旋式发展了。
《我爱我家》才是巅峰
·只能说是最接近《我爱我家》这个真正的巅峰……尚敬这个班子还是不如梁左 NB 啊……·
《我爱我家》的意义大于实际。
个人感觉就目前来说、《武林外传》是个巅峰。
对不同年龄段的人 巅峰的定义可能会太不一样。。比如我就觉得武林外传是我国情景喜剧的巅峰。。在它之前之后都没有看到过比它优秀的原创作品。还有就是武林外传之后情景喜剧出的少了。后来抄袭实在是编剧的无能和不要脸。并且,近年来 观众对美剧中的形式等更容易接受。老友记实在太棒了(个人水平有限),导致抄袭模仿(并且技术能力有限)老友记的作品都能成功。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我觉得武林外传一点也不好笑,更谈不上经典
350回复/20亮 36383浏览
句号那一集。
虎扑刷级别的梦幻家园
你是不是饿滴慌牙 呀呼一呼嘿
虎扑刷级别的梦幻家园
郭芙蓉跟吕秀才 学拳皇那一集
虎扑刷级别的梦幻家园
大嘴装病 小六断案那一集
虎扑刷级别的梦幻家园
引用104楼 @ 发表的:
没问题
老友记
钱德勒妈妈来的那一集,和罗斯Kiss的那一集,你可以去看看
成长的烦恼暑期打工卖冰激凌那一集
还有单纯的看这一集 根本不可能觉得好笑!因为根本不会理解笑点在哪里,根本不理解老友记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 怎么会觉得搞笑?你随便找出一集就说很好看,只能说明 你根本不懂老友记...
感觉 老邢 小六 在的时候都挺搞笑
我爱我家 和 武林外传
别的感觉都跟这个差点 呵呵
虎扑刷级别的梦幻家园
就看得这些情景剧觉得炊事班的故事和地下交通站蛮好看的,个人觉得比武林外传有意思
《南京梦魇》― 无数中国人至今仍没有看到过的影片!
【影视厅】/499605.html
估计和习惯和年纪有问题吧,武林外传也看过一些,还算不错,但是感觉没有我爱我家好。我爱我家里面的京味幽默和讽刺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讽刺小品,对那个年代的产生的事物的反映,譬如气功热,彩票什么的,所以现在好多年轻人看不懂,这个应该是和年纪有关系的。武林外传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更多一些网络上的段子什么的,上了年纪的人根本看不明白。所以他们的收视群体并不一样,也无法比较
但凡有评论的地方,中国人必然分成几派吵架,对骂。倒是那些色-情-论-坛,一派和谐之气,全部都是“楼主好人”“好人一生平安”
我看武林外传和东北一家人都笑不出来。
现实中我的朋友中,不喜欢武林外传的比喜欢武林外传的人多得多。但为什么你们会觉得大家都说武林外传好呢?因为你们喜欢,你们就一天到晚说它好笑,并乐此不疲地说给别人听,说有多好笑多好笑。而现实中有人来跟我分享武林外传时,我也不会当面泼他冷水的。
另外像我这样不喜欢武林外传的人呢,也不会逢人便说它不好笑。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比较包容的,会允许他不喜欢的现象存在。另外宁财神还是很有才的,他的《疯狂的石头》我就很喜欢。
不同地方的人确实有不同的笑点。我哥在北京待了8年,酷爱看郭德纲,常讲郭德纲的段子给我听,我也是哭笑不得。我看周立波时,他也觉得巨无聊。
上次有个哥们,凌晨1点打电话给我,一定要让我看一个叫《路牙子》的视频,说笑得不行了,要跟我分享。把我郁闷的。
还有个东北的朋友,讲那个盖中盖的高钙“屁儿”的笑话给我们听,他对这个笑话是喜欢至极,逢人便讲,搞得我们一大帮子人哭笑不得。
话说我笑点也不算高,也不算冷僻,在电影院,一般大家都笑的场景里,我也会不由自主地贡献自己的“哈哈”声。
引用245楼 @ 发表的:
还有单纯的看这一集 根本不可能觉得好笑!因为根本不会理解笑点在哪里,根本不理解老友记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 怎么会觉得搞笑?你随便找出一集就说很好看,只能说明 你根本不懂老友记...
你懂就好,呵呵
引用1楼 @ 发表的:我喜欢武林外传和美式喜剧
我不喜欢东北一家人,觉得赵本山也没有那么好笑你讲了这么多,只讲出了自己主观上喜欢武林的理由,并未从多少客观的角度去分析,跟楼主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只是你分析自己更彻底一点,为什么还要反讽楼主呢?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楼 @ 发表的:我喜欢武林外传和美式喜剧
我不喜欢东北一家人,觉得赵本山也没有那么好笑引用错了,不好意思&&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楼 @ 发表的:武林外传比其他情景喜剧好的地方:1 大量地区方言的出现。当时播出的时候带动了人们对于方言的兴趣。对于当时执行广播电视去方言化的广电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要知道连当时(并且现在仍是)连毛XX也讲起普通话了。2 情节结构紧凑,对白流畅,剧本设计精巧。大陆电视剧最令人无法忍受的就是讲话过慢,像 我爱我家 那种电视剧才真的是时代的产物,里面的京式幽默和相声包袱今天看起来落后无比,土鳖至极。3 演员的表演功底。里面从主角到配角到每集的客串,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口音。即使像无双这种疑似潜规则塞进去的人物,仍然不乏亮点和支持者。而导演对于对白节奏的把握很流畅,完全去掉了英达式情景喜剧中的相声包袱模式――这种模式至少现在我是看不惯的。最能看出演员功底和台词设计及流畅性的一件事儿:台湾的制作人王伟忠曾经山寨过一部叫做江XX湖.com的情景剧,他是眷村人,从小就很爱学全国各地口音、方言,我猜正是武林外传中各种方言的有趣运用让他产生了山寨的想法。可是台湾演员的表演完全撑不起他的创意,那台词念起来根本就惨不忍睹。以上是我对武林外传的看法。接下来是我对楼主这样的人的看法。虽然那个调侃LZ吃香的哥们儿被xhw了,但我认为事情就是他所说的那样。我觉得总有一些事情或是一些道理,像欧式几何中的公理一样,是不需要证明的,是有点智商都能看出来的。武林外传的优点,是稍有点儿常识的人都应该看得出来的――哪怕你并不喜欢这种风格。而武林外传从播出的时候起,就不讨某些群体的喜欢,甚至直接斥之为垃圾。我只能说,中国人多,你总得允许XX的存在。PS:既然被点亮了就加上少了的红字――第一次发的时候虎扑说我有广告。怎么说呢?我觉得楼主只是说出了自己的主观感受,你和他一样,也仅仅是说出了自己的主观感受而已,本质上是一样的,你为何要赞同那位&调侃&人士呢?你和楼主是一样的啊!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楼 @ 发表的:
你现在看武林外传 肯定觉得不好看???
但是你要切换到当年的那个时候???你就知道啥叫好看了???
你看看06年 开放区的这个帖子???好好扫扫楼吧???
我看了10遍了 还在看
主要是没有比他好看的了
陈奕迅 ---对不起 谢谢
你的善良,他的倔强,你们的小孩会像谁模样,常常在想几年之外,你们的小孩会有谁模样,长睫毛女孩,短JJ男孩。
50很多内容都是喷社会现象的
现在见怪不怪了
自然觉得当时没喷点 没笑点了
从没看过一集
1、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比起死不认错来,更能凸显你的形象。
2、不要参与骂战(切记),金钱、时间、精力都比你丰富的人多得很。
3,博彩还是量力而行的好,事后无卡嚣张再来解释都是RP问题。小赌怡情,大赌伤身
看喜剧嘛,当然就是休息放松的时候看了,你心情放平自然就会笑了,如果你非跟一部电视剧过不去,只能说你生活太不幸福了。 发自手机虎扑
看喜剧嘛,当然就是休息放松的时候看了,你心情放平自然就会笑了,如果你非跟一部电视剧过不去,只能说你生活太不幸福了。 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259楼 @ 发表的:看喜剧嘛,当然就是休息放松的时候看了,你心情放平自然就会笑了,如果你非跟一部电视剧过不去,只能说你生活太不幸福了。 发自手机虎扑 非常赞同你的最后一句话,这是我正在努力的目标。发自手机虎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119人参加识货团购309.00元81人参加识货团购99.00元37人参加识货团购289.00元54人参加识货团购419.00元136人参加识货团购179.00元53人参加识货团购299.00元187人参加识货团购499.00元132人参加识货团购369.00元76人参加识货团购259.00元97人参加识货团购415.00元97人参加识货团购549.00元111人参加识货团购689.00元做喜剧过程痛苦 但搞笑是认真的_网易新闻
做喜剧过程痛苦 但搞笑是认真的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做喜剧过程痛苦 但搞笑是认真的)
上周日,第二季《欢乐喜剧人》正式落下帷幕,奖项各有归属。虽然并未取得《欢乐喜剧人》“喜剧之王”的头衔,但是大潘和搭档佳佳的表演还是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更多的观众记住了大潘——潘斌龙这个操着一口东北话的小个子演员,那句“好尴尬啊”也广为流传。几个月的喜剧人录下来,经历过惊艳的时刻,也体味了从淘汰到复活的惊心动魄。从当年的初登春晚,到随着《爱笑会议室》走红,再到如今的《欢乐喜剧人》,大潘坦言,搞笑是认真的,做喜剧痛并快乐着。
从助演到主演 “观众是最可爱的人”
日,第二季《欢乐喜剧人》正式播出。由大潘——潘斌龙、佳佳——崔志佳演出的小品《老爸》在第一轮第一场排位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对于大潘、佳佳而言,可谓取得了开门红。《欢乐喜剧人》的舞台,大潘和佳佳其实并不陌生,在第一季中二人曾作为贾玲的助演在《欢乐喜剧人》中有过演出。大潘告诉记者,去年接到喜剧人剧组的邀请电话时,自己正在外地拍戏,他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对这个舞台一点都不陌生,反而会有点向往。”
从助演到主演,看似只有一字之差,内里的门道却又天壤之别。在几个月的录制过程中,大潘和佳佳熬夜到天亮几乎成了家常便饭,用大潘的话说,这也许就是助演和主演的不一样。“因为你是主演,你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压力。”由于录制节目的间隔较短,新作品往往要在几天之内就要成为能上台演出的成品,对于大潘来说和时间赛跑成了录制《欢乐喜剧人》期间的常态,“那段时间我和佳佳一宿一宿的不睡觉是常事儿。但是你既然选择了主演,选择了成为舞台聚光灯的中心,那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承担更多。”
在第三轮第二场淘汰赛中,大潘和佳佳的作品《小城大爱》请来了知名摇滚乐队“二手玫瑰”作为助演。大潘和佳佳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全场观众“嗨”起来,然而却事与愿违,大潘和佳佳由于竟演名次不佳而遭到淘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大潘笑言对于被淘汰,自己有点“后知后觉”,“下来之后光顾兴奋了,郭老师宣布结果的时候我都没太反应过来。”面对被淘汰的事实,大潘告诉记者,亢奋的情绪平复下来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心里的难过,“真的很舍不得喜剧人这个舞台,心里确实不好受。”然而紧接着被观众投票复活,又让大潘的心情从地狱到了天堂。“说实话,听到观众们把我们两个人‘复活’了,我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觉得所有的观众都是最可爱的人。”
大潘坦言,三个月的《欢乐喜剧人》录下来,自己收获良多。“在这个舞台上,我看到了很多喜剧形式,也让我对自己的表演有了很多的思考。”此外,和众多优秀戏剧人的同场竞技,也让大潘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许多感动自己的地方。“就比如潘长江老师,六十岁的老艺术家了,能放下身段跟我们这些晚辈同场竞技,我首先看到的是他身上的勇气。和我们一样,潘老师为了打磨作品也是天天熬夜,这份对喜剧的坚持,对作品的一丝不苟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2008年初登春晚 冯巩是严师更是慈父
回忆起自己如何走上演艺道路的过往,大潘笑言自己是因为曾经的“自告奋勇”,让自己和舞台结缘。1996年,大潘应征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初到部队,演出队为新兵演出,演出结束后,演出队的干部问台下的新兵谁有才艺可以上台展示。大潘举手示意,毛遂自荐。“我记得当时唱了首歌,而且我当兵之前就学过小提琴,有一些音乐基础。”短短的才艺展示,让人印象深刻。不久,大潘就被招入演出队。
大潘告诉记者,当时演出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一个进入演出队的男兵都要在业余时间学习跳舞。然而,正是这个规定,让大潘第一次尝到了表演带来的荣光。1998年,大潘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业余文艺汇演,他参演的舞蹈《受阅在明天》并获得全军一等奖。也正是从那时起,大潘开始代表部队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并且在许多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3年,大潘从部队退伍,“现在回想起来,在部队的几年刻骨铭心,不是有那么句话么,‘当兵后悔几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一年之后,大潘考入中央戏剧学院相声表演班,成了贾玲的师弟,师从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老师。大潘告诉记者,在中戏的两年让他受益匪浅,除了跟随冯巩学习之外,大潘还利用业余时间去蹭别的老师的课程。
在2008年央视春晚中,大潘搭档老师冯巩出演《公交谐奏曲》,回想起当年的往事,大潘记忆犹新。“当时冯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在他的小品里留了一个角色给我,我当时特别感动,二话不说就答应老师了。”演出之后,大潘和老师冯巩一起吃饭,在饭桌上冯巩表示想正式收大潘为徒。“当时受宠若惊,但也特别坦白的跟冯巩老师说,在部队的时候曾经拜过相声师傅,所以不能再拜师傅了。”即便如此,冯巩依然对大潘喜爱有加,“冯老师就跟我说,相声门里的规矩不能坏,既然你不能拜我为师,那我就认你当‘干儿子’吧。”大潘表示,多年来冯巩在表演上给过自己许多的建议与帮助。对他影响很大,从冯巩身上大潘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爱笑”的经历终生难忘 “喜剧的核心是给观众欢乐”
如果说2008年春晚让大潘第一次走进了全国观众的视野,那么2012年参演《爱笑会议室》咋让大潘真正成了一个喜剧明星。“大潘”这个名字,也正是从当年的“爱笑”中叫响的。在3月27日的半决赛中,大潘和佳佳更是邀请到了张子栋、张一鸣作为助演,看到曾经的“爱笑兄弟”时隔五年再聚首,许多观众都感慨时光飞逝。
对于大潘来说,曾经在“爱笑”的经历可谓终生难忘。“其实网上很多网友都希望我们能有机会再同台,我们每一个‘爱笑’的兄弟姐妹其实也都有这个想法。”大潘还表示,除了一众主创间的情谊之外,当年在《爱笑会议室》的创作状态也令人怀念,“我们那个时候可能一周要出三四个节目,大家每天都在一个特别亢奋的状态里,互相碰撞,互相争论。”大潘坦言,当年《爱笑会议室》中的许多节目非常经典,即使放到今天,经过仔细的打磨,依然会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走出《爱笑会议室》之后,大潘的演艺之路越来越宽,当主持、演电视、拍电影。在2015年上演票房神话的电影《煎饼侠》中,大潘也有精彩演出。一路走来,大潘坦言,自己对喜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大潘看来,无论怎样的表演形式,喜剧的核心应当是给观众带来欢乐、带来笑声。大潘告诉记者,其实很多喜剧演员在台上台下都是不同的,而且几乎所有的喜剧演员在创作的过程中都是非常痛苦的。“拿我自己来说,常年得熬夜让我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就在几分钟前我心脏还特别的疼。”但对于喜剧,大潘也有着自己的坚持,“做喜剧过程虽然有时会很痛苦,但是能给大家带来欢笑,是很快乐的。”新报记者 邵毅
作者:邵毅
本文来源:天津网-每日新报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回复大部分在讨论谁是巅峰的问题。我回答一下为什么抄袭好了。个人之见,谢谢。 1,编剧最初看其他作品可能只是找灵感借鉴一下,而并非抄袭之意。 2,天朝子民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积淀,其实并不好找既不露怯而又恰到好处的笑点。 3,国内市场不怎么能接受喜剧,这一前提就很挑战。比如《家有儿女》《武林外传》没看过的人就不怎么看好,而其经典只有看过的人知道。 4,喜剧电视剧是个大工程,不像电影,哪怕三观不正,那一个半小时过了人就忘了。而电视剧既要正三观还要抖刚刚好的包袱挺难的。 5,当前情况可能就是钱不够,演员未定,剧本暂无,but 好的剧本 + 粗制滥造也挺坑爹的。
《武林外传》算是巅峰&br&个人觉得《我爱我家》是鼻祖,但是和巅峰还是不一样的&br&两者的编剧风格都有十分深刻的时代色彩,所以很难对比
《武林外传》算是巅峰个人觉得《我爱我家》是鼻祖,但是和巅峰还是不一样的两者的编剧风格都有十分深刻的时代色彩,所以很难对比
巅峰难道不是 《编辑部的故事》?
巅峰难道不是 《编辑部的故事》?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笑的喜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