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通风铸铁管泄漏临时封堵堵活动框架设计

当前位置:>>
>>正文内容
年度主要通风机 临时停风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的应急措施
XXXX2013年度主要机
临时停风或系统遭到破坏的应急
按照《》第124、140条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
主扇停风有以下几种情况:
1.因检修、停电或其它情况下矿井主扇有的停风。
2.因电网故障造成的矿井主扇停风(时间不确定)。
3.井下发生突发(瓦斯、煤尘、火灾等造成系统破坏)造成的停风(时间不确定)。
在主扇停风期间,为了杜绝井下瓦斯积聚,防止瓦斯煤尘爆炸、人员窒息等发生,特制定如下。
一、因检修、停电或其它情况下矿井主扇有的停风的操作方法及
(一)供电系统停电的操作方法及
(1)热电公司和一矿地面、井下变电所停电前,必须同热电公司调度取得联系,将预计停电时间通知矿调度室,经调度同意后,方可开始操作。
(2)停电前必须认真检查所用电气设备操作电源供电情况,保证送电时正常操作。
(3)停电前井下水泵房提前抽水,以保证停电后水仓储备正常水量。
(1)停6KV主变压器时,必须由机电科变电所值班人员将全矿所有负荷全部停掉,方可操作。
(2)停电时,严格执行工作票。
(1)停电完毕后,通知热电公司调度,可以正常解除一矿6181#、6062#线路正常供电。
(2)停电后严禁有人在配电柜内工作。
(3)停电后,必须将1#、2#进线隔离开关断开。
(4)停电后,必须将付井绞车后备电源(UPS)关闭。
(二)供电系统送电的操作方法及
必须同热电公司调度取得联系,并通知矿调度室,经同意后按要求正常送电。
送电后,必须检查仪表是否正常、设备有无异声,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及有关领导。
(三)停送电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时,必须由两人执行,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2)操作时,必须佩戴绝缘用具。
(3)各项工作均必须设专人负责。
(4)各项工作必须严格遵守《技术》及《》的有关要求。
(5)各部门需要进行检修工作时,必须编制工作组织及,并在机电科及矿调度室备案,各项检修工作完成后,必须通知矿调度室,方能正常送电。
(四)主扇停风井下人员的操作方法及(有计划停风和地面停送电同时进行)
(1)停风前调度室必须把主扇停风的原因以及预计恢复送电的时间通知到矿所有单位,各做好主扇停风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做好立井防爆门的开启工作,由机电科组织好人员、器具。
(3)根据预计停风的时间,由当班调度员通知5141采煤工作面、5242采煤工作面、5243采煤工作面、450变电所掘进工作面、5243上顺槽掘进工作面、5243下顺槽掘进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的工作人员立即停止工作,撤至进风巷道中,由矿当班总值班人员决定人员是否升井。
(4)当班值班调度员应立即电话通知井下中央变电所和715变电所值班人员立即切断井下所有电源。具体为:5141采煤工作面、5242采煤工作面、5243采煤工作面、450变电所掘进工作面、5243上顺槽掘进工作面、5243下顺槽掘进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的电源,包括专用线电源、所有运输线路上的皮带及绞车电源等。
(5)井下所有工作人员升井后,由当班矿灯自救器发放室、调度站负责人根据入井人员的人员定位系统考勤、入井人员互保责任书名单和领取矿灯、自救器牌号码,检查井下所有人员是否撤出,确保井下所有人员全部撤出。
由机电科主扇司机及有关人员开启风井防爆门或三通道风门进行自然。
3.主扇送风
地面变电所恢复正常工作后,调度员必须先通知瓦斯检查员检查主扇风硐及风井内的瓦斯浓度,并查看监控系统各地点的瓦斯浓度情况,确认瓦斯浓度在1%以下后,电话通知主机房工作人员,关闭风井防爆门、第三行人通道的风门,调度命令主要机司机恢复主要机正常。
4.恢复井下局扇送电
&&&&(1)主机恢复10~30min后(要根据实际停风时间长短而定),调度员通知当班瓦斯检查员、井下中央变电所配电工下井,配电工在井下中央变电所就地待命,无命令严禁进行负荷送电工作。
(2)瓦斯检查员检查5141进、回风巷、5242进、回风巷、5243进、回风巷、450变电所掘进工作面、5243上顺槽掘进工作面、5243下顺槽掘进工作面的局部机及开关1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确认瓦斯浓度在0.5%以下后,汇报调度室,由调度下令送局部机专用电源。
5.局部机恢复送风
&&&&(1)瓦斯检查员检查巷道内瓦斯浓度,证实掘进头内瓦斯浓度不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局部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后,方可由瓦斯检查员开动局部机,恢复正常。
(2)如果掘进头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时,必须在矿总的全面指挥下,科有关领导和瓦斯检查员根据现场的条件,进行瓦斯排放:
a.排放瓦斯前,必须在排放瓦斯风流经过的巷道交叉点处设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入内,并切断排放瓦斯风流经过地点的所有电源。
b.排除巷道内积聚的瓦斯必须先检查瓦斯浓度,当局部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机,送入有限的风量排除巷道中的有害气体,严禁一风吹,必须使停风区(独头巷)中排除的风流在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浓度不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
c.排放瓦斯时,严禁局部发生循环风。
d.排放瓦斯后,经检查证实整个独头巷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1%、氧气浓度不低于20%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稳定30分钟后,瓦斯浓度没有变化,才可恢复局部机的正常。
e.电气设备的送电必须由掘进电工对掘进头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证实完好后,方可人工恢复局部机供风巷道中的一切电气设备的电源。
(3)如果掘进头中的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时,必须由科负责制定排除瓦斯和二氧化碳的专门,并经矿总批准,由矿长负责指挥,严格按经批准的进行瓦斯和二氧化碳排放,并经过瓦斯浓度检查,证实恢复的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后,方可人工恢复局部机供风巷道中的一切电气设备的供电。
6.采面及其它地点恢复送电
(1)恢复采面供电时,首先由采面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采煤工作面、采面上隅角、采面回风巷及总回风巷瓦斯浓度,证实整个采面进、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1%,氧气浓度不低于20%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稳定30分钟后,瓦斯浓度没有变化时,方可由采面电工对采面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证实完好后,方可人工恢复供风巷道中的一切电气设备的电源。
(2)东轨道下山、西轨道下山、七区上山、东翼总回风上山、西翼总回风小上山等地点绞车和皮带下山一部至三部机头电气附近必须进行瓦斯浓度、氧气浓度检查,证实无危险后,方可送绞车、皮带及其它设备电源。
(3)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点的送电工作必须在调度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未经调度室的允许不得送电。
(4)井下恢复工作后,所有安装电气设备的地点附近20米的巷道内,都必须检查瓦斯浓度,瓦斯浓度不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开启。
二、因电网故障造成的矿井主扇停风、井下发生突发(瓦斯、煤尘、火灾等造成系统破坏)造成的停风(时间不确定)
(一)主扇停风后操作办法及应急&(停风后)
1.主扇风机司机、及发现停风的人员及时向调度室、机电科和科汇报。&
2.当班值班调度员立即责令、5243采煤工作面、450变电所掘进工作面、5243上顺槽掘进工作面、5243下顺槽掘进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的工作人员立即停止工作,撤至进风巷道中,主扇风机在10分钟内不能启动时,由矿当班总值班人员下令井下人员升井。
3.当班值班调度员应立即电话通知井下中央变电所和715变电所值班人员立即切断井下所有电源。具体为:、5243采煤工作面、450变电所掘进工作面、5243上顺槽掘进工作面、5243下顺槽掘进工作面和其它地点的电源,包括专用线电源、所有运输线路上的皮带及绞车电源等。
4.调度室及时向热电公司调度联系,确定停电原因,如果供电系统单回路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向热电公司申请第二回路(备用)&恢复供电。
5.二回路供电正常后,停风时间不超过10min前提下调度室及时命令地面变电所输送扇风机房电源,并通知扇风机司机启动主扇恢复正常。
6.以上情况下,由于备用回路供电及恢复主扇时间较短,因此不必开启风井防爆门或三通道风门进行自然。也不必要井下人员撤退升井。但掘进头或局扇供风的巷道内作业人员必须撤退到全负压的巷道内,严禁在独头巷道内停留。
7.如果电网双回路都出现故障时,预计停风时间较长(超过10min)因此调度室及时下令扇风机司机必须立即打开风井防爆门或三通道风门,利用自然风压进行。
(二)供电系统送电的操作方法及
必须同热电公司调度取得联系,并通知矿调度室,经同意后按要求正常送电。
送电后,必须检查仪表是否正常、设备有无异声,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调度及有关领导。
(三)送电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时,必须由两人执行,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2.操作时,必须佩戴绝缘用具。
3.各项工作均必须设专人负责。
4.各项工作必须严格遵守《技术》及《》的有关要求。
5.各部门需要进行检修工作时,必须编制工作组织及,并在机电科及矿调度室备案,各项检修工作完成后,必须通知矿调度室,方能正常送电。
(四)主扇停风井下人员的操作方法及(无计划停风)
由机电科主扇司机及有关人员开启风井防爆门或三通道风门进行自然。
2.主扇送风
地面变电所恢复正常工作后,调度员必须先通知瓦斯检查员检查主扇风硐及风井内的瓦斯浓度,并查看监控系统各地点的瓦斯浓度情况,确认瓦斯浓度在1%以下后,电话通知主机房工作人员,关闭风井防爆门、第三行人通道的风门,调度命令主要机司机恢复主要机正常。
3.恢复井下局扇送电
&&&&主机恢复10~30min后(要根据实际停风时间长短而定),调度员通知当班瓦斯检查员、井下中央变电所配电工下井,配电工在井下中央变电所就地待命,无命令严禁进行负荷送电工作,瓦斯检查员先到:首先检查5243进、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和450变电所掘进工作面的局部机及开关1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确认瓦斯浓度在0.5%以下后,汇报调度室,由调度下令送局部机专用电源。
4.局部机恢复送风
&&&&(1)瓦斯检查员检查巷道内瓦斯浓度,证实掘进头内瓦斯浓度不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局部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后,方可由瓦斯检查员开动局部机,恢复正常。
(2)如果掘进头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时,必须在矿总的全面指挥下科有关领导和瓦斯检查员根据现场的条件,进行瓦斯排放:
a.排放瓦斯前,必须在排放瓦斯风流经过的巷道交叉点处设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入内,并切断排放瓦斯风流经过地点的所有电源。
b.排除巷道内积聚的瓦斯须先检查瓦斯浓度,当局部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以人工开动局部机,送入有限的风量排除巷道中的有害气体,必须使停风区(独头巷)中排除的风流在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浓度不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
c.排放瓦斯时,严禁局部发生循环风。
d.排放瓦斯后,经检查证实整个独头巷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1%、氧气浓度不低于20%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稳定30分钟后,瓦斯浓度没有变化,才可恢复局部机的正常。
e.电气设备的送电必须由掘进电工对掘进头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证实完好后,方可人工恢复局部机供风巷道中的一切电气设备的电源。
(3)如果掘进头中的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时,必须由科负责制定排除瓦斯和二氧化碳的专门,并经矿总批准。由矿长负责指挥,严格按经批准的进行瓦斯和二氧化碳排放,并经过瓦斯浓度检查,证实恢复的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后,方可人工恢复局部机供风巷道中的一切电气设备的供电。
5.采面及其它地点恢复送电
(1)恢复采面供电时,首先由采面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采煤工作面、采面上隅角、采面回风巷及总回风巷瓦斯浓度,证实整个采面进、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1%,氧气浓度不低于20%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稳定30分钟后,瓦斯浓度没有变化时,方可由采面电工对采面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证实完好后,方可人工恢复供风巷道中的一切电气设备的电源。
(2)东轨道下山、715回风下山、七区上山、东翼总回风上山、西翼总回风上山等地点绞车和皮带下山一部至四部机头电气附近必须进行瓦斯浓度、氧气浓度检查,证实无危险后,方可送绞车、皮带及其它设备电源。
(3)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点的送电工作必须在调度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未经调度室的允许不得送电。
(4)井下恢复工作后,所有安装电气设备的地点附近20米的巷道内,都必须检查瓦斯浓度,瓦斯浓度不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开启。
三、其它注意事项
1.停电、送电期间由值班矿长在调度室统一指挥,机电科、科必须安排好人员及布置好各项停送电工作及工作,做到各尽其责,调度主任必须现场值班。
2.调度员在停电、停风期间,必须认真协调好各项工作,做好调度记录。
3.机电科做好各项停送电工作记录。
4.科瓦斯检查员都必须做好瓦斯、氧气检查记录,标明时间、地点、瓦斯、氧气浓度等,交术员汇总。
5.安检科负责上述措施的检查落实工作。
6.每周由机电科对井下所有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做全面检查,确保完好无误。
7.参加此项工作的各类人员必须进行本措施贯彻学习。
四、组织机构
组&&长:矿长
副组长:总&&生产矿长
成&&员:矿长&&机电矿长&&&副总&&调度室主任&&机电科长&科长&&生产科科长&&运输队队长
调度总指挥由当班的矿值班领导负责。
现场指挥由总负责按照《》的一百四十一条的有关规
定,特制定本措施。
XXXX2013年度掘进工作面临时停风的
掘进工作面供风的局部机因机械故障或电网故障停止运转(时间不确定),造成掘进工作面停风时必须遵守以下:
一、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必须立即撤至全负压巷道中,并及时向调度室报告,并由长负责在独头巷道外口挂上&停风,禁止入内&的警示牌。
二、调度室接到报告后,明确停风原因并立即向科或机电科等有关单位通知,组织人员处理故障。
三、处理完故障,恢复前,必须通知瓦检员首先检查停风区内的瓦斯。证实停风区内瓦斯浓度不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局部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由作业场所专管人员开动局部机,恢复正常。
四、停风区内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时,必须采取以下,控制风流排放瓦斯。
1.当班瓦检员、安检员、电工等有关人员必须到位。排放前必须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2.安检员负责排放瓦斯时现场的及监督工作。电工负责开启风机后通过局扇专用变频开关(瓦斯自动引排器)调设电源频率来控制风量,排放瓦斯时风机不准满频率运转,严禁&一风吹&。电工必须服从瓦斯检查员的指挥,严格按瓦斯检查员的要求调风。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查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该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1.5%。
3.排放过程中瓦斯检查员每10分钟检查一次全风压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如果检查浓度达到或超过1.5%时,必须通知电工及时调节风机,降低供风量。
4.瓦检员经检查全风压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降到1.0%以下,方可进入排放巷道内,从外往里逐步检测气体,证实恢复的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机供风的巷道中的一切电气设备的供电。
5.安检员负责上述措施的落实工作。
五、停风区内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0%时,必须严格按《》规定首先制定排放措施,报矿总批准,方可进行排放。因此矿针对2012年度生产的每个掘进作业工作面情况,出现局扇或电网故障等突发事件而造成停风区内瓦斯超限、积聚时,为了及时消除隐患,尽量缩短隐患存在时间,预先制定了以下每个掘进作业面的排放瓦斯专项措施。
(一)450水仓、变电所掘进工作面瓦斯排放
1.排放瓦斯前,回风流经的所有巷道范围内必须断电、撤人,设置警戒。具体操作如下:
a.断电范围由调度室(总指挥)按本措施规定落实。负责通知715和
810变电所切断450变电所掘进电源和580回风下山运煤线电源,东翼回风上山绞车电源。
b.撤人警戒范围由科按本措施规定地点负责设置,责任到人。指
派当班掘进作业人员设警戒,所指派的警戒人员必须服从科现场指挥人的统一安排。
2.利用启动局部机送风的方式排除掘进头瓦斯时,在启动局部机前,瓦检员必须检查局部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只有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机。
3.电工负责开启风机及调节风量工作。开启局扇后通过局扇专用变频开关(瓦斯自动引排器)调设频率来控制风量,排放瓦斯时风机不准满频率运转,严禁&一风吹&。电工必须服从瓦斯检查员的指挥,严格按瓦斯检查员的要求调风。
4.排放瓦斯过程中,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查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该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1.5%。规定每10分钟检查一次全风压混合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如果检查浓度达到或超过1.5%时,必须通知电工及时调节风机,降低供风量来控制排放量。
5.排放瓦斯过程中,瓦检员每次检查结束后都必须将检查结果和排放进展的具体情况向现场指挥人和调度室汇报。
6.瓦检员经检查全风压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降到1.0%以下,并稳定15分钟后,首先调整好掘进头正常量(风机频率恢复到原来的运转状态)方可进入排放巷道内,从外往里逐步检测气体,这时瓦检员不准一人单独行动,必须派人监护。证实恢复的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机供风的巷道中的一切电气设备的供电。
7.恢复掘进工作面供电由掘进队电工负责。送电前,必须检查好工作面的所有电器设备防爆状况,确认电器完好,无失爆,方可送电。
8.排放工作完毕后,由调度室(总指挥)下令恢复送电及撤人,撤出警戒,但恢复送电前,必须派瓦检员和电工检查回风流经路线上所有电气设备,硐室的气体情况。具体操作顺序及注意事项如下:
首先检查掘进工作面风流中气体浓度,证实符合送电规定后,715变电所接到调度室通知,方可送450变电所掘进工作面动力电源。
然后检查东翼回风上山绞车附近风流中的气体,证实符合送电规定后,810变电所接到调度室通知,方可送东翼回风上山等处的绞车电源。
9.排放瓦斯流经路线:
450水仓、变电所掘进工作面&回风下山&东翼回风上山、西翼回风上山&203总回&970回风上山&风井&地面。
10.警戒地点:
1)轨回四横川轨道侧;2)450移变硐室轨道侧;3)5243下顺槽回风联络巷口;4)5243上顺槽回风联络巷口;5)5242回风联络巷口处;6)715变电所西门内;&7)715变电所东门外;8)西轨上平台;9)老石门上山风门处;10)&920候车室;11)地面第三通道口。
(二)5243上、下顺槽掘进工作面瓦斯排放
1.排放瓦斯前,回风流流经的所有巷道范围内必须断电、撤人,放警戒。具体操作如下:
(1)断电范围由调度室(总指挥)按本措施规定落实。负责通知715和810变电所切断掘进巷道、回风联络巷、580回风下山内所有电源及东翼回风上山绞车电源。
(2)撤人警戒范围由科按本措施规定地点负责设置,责任到人。指派当班掘进作业人员设警戒,所指派的警戒人员必须服从科现场指挥人的统一安排。
2.启动局部机送风的方式排除掘进头瓦斯,因此启动局部机前,瓦检员必须检查局部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只有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机。
3.电工负责开启风机及调节风量工作。开启局扇后通过局扇专用变频开关(瓦斯自动引排器)调设频率来控制风量,排放瓦斯时风机不准满频率运转,严禁&一风吹&。电工必须服从瓦斯检查员的指挥,严格按瓦斯检查员的要求调风。
4.排放瓦斯过程中,瓦检员每次检查结束后都必须将检查结果和排放进展的具体情况向现场指挥人和调度室汇报。
5.瓦检员经检查全风压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降到1.0%以下,并稳定15分钟后,首先调整好掘进头正常量(风机频率恢复到原来的运转状态)方可进入排放巷道内,从外往里逐步检测气体,这时瓦检员不准一人单独行动,必须派人监护。证实恢复的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机供风的巷道中的一切电气设备的供电。
6.恢复掘进头供电由掘进队电工负责。送电前,必须检查好工作面的所有电器设备防爆状况,确认电器完好,无失爆,方可送电。
7.排放工作完毕后,由调度室(总指挥)下令恢复送电及撤人,撤出警戒,但恢复送电前,必须派瓦检员和电工检查回风流流经路线上所有电气设备,硐室的气体情况。具体操作顺序及注意事项如下:
首先检查掘进工作面、回风联络巷及580回风下山风流中气体浓度,证实符合送电规定后,715变电所接到调度室通知,方可送5243掘进工作面动力电源。
然后检查东翼回风上山绞车附近风流中的气体,证实符合送电规定后,810变电所接到调度室通知,方可送东翼回风上山的绞车电源。
8.排放瓦斯流经路线:
5243上顺槽掘进工作面&5243上顺槽回风联络巷&580回风下山&715回风下山&东翼回风上山、西翼回风上山&203总回&970回风上山&风井&地面。&&&&&&
5243下顺槽掘进工作面&5243下顺槽回风联络巷&580回风下山&715回风下山&东翼回风上山、西翼回风上山&203总回&970回风上山&风井&地面。&
9.警戒地点:
&&&&5243上顺槽掘进工作面瓦斯排放时的警戒地点:
1)5243上顺槽回风联络巷口往外10米处;2)专回一横川回风侧往下10米处;3)5242回风联络巷口处;4)715变电所西门内;&5)715变电所东门外;6)西轨上平台;7)老石门上山风门处;8)&920候车室;9)地面第三通道口。
5243下顺槽掘进工作面瓦斯排放时的警戒地点:
1)5243下顺槽车场风门外;2)450移变硐室回风侧;3)5243上顺槽回风联络巷口处;4)5242回风联络巷口处;5)715变电所西门内;&6)715变电所东门外;7)西轨上平台;8)老石门上山风门处;9)&920候车室;10)地面第三通道口。
(三)皮带下山巷修段瓦斯排放
1.排放瓦斯前,回风流流经的所有巷道范围内必须断电、撤人,放警戒。具体操作如下:
(1)断电范围由调度室(总指挥)按本措施规定落实。负责通知715和810变电所切断580车场以下所有巷道及回风下山内所有非本安型电源,东翼回风上山绞车电源。
(2)撤人警戒范围由科按本措施规定地点负责设置,责任到人。指派当班掘进作业人员设警戒,所指派的警戒人员必须服从科现场指挥人的统一安排。
2.启动局部机送风的方式排除巷修段巷道内瓦斯,因此启动局部机前,瓦检员必须检查局部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只有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机。
3.电工负责开启风机及调节风量工作。开启局扇后通过调节风筒开度来控制风量,严禁&一风吹&。电工必须服从瓦斯检查员的指挥,严格按瓦斯检查员的要求调风。
4.排放瓦斯过程中,瓦检员每次检查结束后都必须将检查结果和排放进展的具体情况向现场指挥人和调度室汇报。
5.瓦检员经检查全风压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降到1.0%以下,并稳定15分钟后,首先调整好巷修段巷道内正常量(风机频率恢复到原来的运转状态)方可进入排放巷道内,从外往里逐步检测气体,这时瓦检员不准一人单独行动,必须派人监护。证实恢复的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机供风的巷道中的一切电气设备的供电。
6.恢复掘进头供电由掘进队电工负责。送电前,必须检查好工作面的所有电器设备防爆状况,确认电器完好,无失爆,方可送电。
7.排放工作完毕后,由调度室(总指挥)下令恢复送电及撤人,撤出警戒,但恢复送电前,必须派瓦检员和电工检查回风流流经路线上所有电气设备,硐室的气体情况。具体操作顺序及注意事项如下:
首先检查掘进工作面风流中气体浓度,证实符合送电规定后,715变电所接到调度室通知,方可送东轨延伸巷修段各巷道及回风下山内动力电源。
然后检查东翼回风上山绞车附近风流中的气体,证实符合送电规定后,810变电所接到调度室通知,方可送东翼回风上山绞车电源。
8.排放瓦斯流经路线:
450皮带下山&延伸五横川&580车场以下各巷道&580回风下山&715回风下山&东翼回风上山、西翼回风上山&203总回&970回风上山&风井&地面。
9.警戒地点:
1)四横川皮带侧;2)五横川轨道侧往上10米处;3)5243上顺槽回风联络巷口处;4)5242回风联络巷口处;5)715变电所西门内;&6)715变电所东门外;7)西轨上平台;8)老石门上山风门处;9)&920候车室;10)地面第三通道口。
(四)5141-3号工艺巷瓦斯排放
1.排放瓦斯前,回风流流经的所有巷道范围内必须断电、撤人,放警戒。具体操作如下:
(1)断电范围由调度室(总指挥)按本措施规定落实。负责通知715和810变电所切断580车场以下所有巷道及回风下山内所有非本安型电源,东翼回风上山绞车电源。
(2)撤人警戒范围由科按本措施规定地点负责设置,责任到人。指派当班掘进作业人员设警戒,所指派的警戒人员必须服从科现场指挥人的统一安排。
2.启动局部机送风的方式排除巷修段巷道内瓦斯,因此启动局部机前,瓦检员必须检查局部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只有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机。
3.电工负责开启风机及调节风量工作。开启局扇后通过调节风筒开度来控制风量,严禁&一风吹&。电工必须服从瓦斯检查员的指挥,严格按瓦斯检查员的要求调风。
4.排放瓦斯过程中,瓦检员每次检查结束后都必须将检查结果和排放进展的具体情况向现场指挥人和调度室汇报。
5.瓦检员经检查全风压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降到1.0%以下,并稳定15分钟后,首先调整好巷修段巷道内正常量(风机频率恢复到原来的运转状态)方可进入排放巷道内,从外往里逐步检测气体,这时瓦检员不准一人单独行动,必须派人监护。证实恢复的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机供风的巷道中的一切电气设备的供电。
6.恢复掘进头供电由掘进队电工负责。送电前,必须检查好工作面的所有电器设备防爆状况,确认电器完好,无失爆,方可送电。
7.排放工作完毕后,由调度室(总指挥)下令恢复送电及撤人,撤出警戒,但恢复送电前,必须派瓦检员和电工检查回风流流经路线上所有电气设备,硐室的气体情况。具体操作顺序及注意事项如下:
首先对回风风流流经的所有停风掘进工作面之上而下依次进行检查,需进行瓦斯排放的严格按照各掘进工作面排放瓦斯进行排放瓦斯,并恢复正常。
其次检查掘进工作面风流中气体浓度,证实符合送电规定后,715变电所接到调度室通知,方可5141进风巷以下所有巷道内动力电源。
最后检查东翼回风上山绞车附近风流中的气体,证实符合送电规定后,810变电所接到调度室通知,方可送东翼回风上山绞车电源。
8.排放瓦斯流经路线:
5141-3号工艺巷&5141进风绕道口、四部皮带机头往下的所有巷道及5242工作面回风下山&715回风下山&东翼回风上山、西翼回风上山&203总回&970回风上山&风井&地面。
9.警戒地点:
1)5141进风绕道口往上10米处;2)四部皮带机头往上10米处;3)5242回风车场三岔口口;4)715变电所西门内;&5)715变电所东门外;6)西轨上平台;7)老石门上山风门处;8)&920候车室;9)地面第三通道口。
XXXX2013年度治理瓦斯的技术方案及
{C}一、&{C}矿井生产接续情况
2013年度我矿开采和5243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作业地点为5243综采工作面的准备巷道,450水仓变电所,450皮带下山(巷修),其中5141综采工作面目前处于封闭,当5141工作面具备启封条件后,进行启封回采,计划2013年10月开始回采5243工作面,5243采准巷道预计2013年9月份安装。
二、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危险性
1.瓦斯来源:经新疆监察局批准,潞新公司一矿现水平历年的瓦斯等级实际鉴定均为低斯矿井,工作面瓦斯来源主要为工作面老空区和工作面采煤机落煤和放煤时。整体来看,矿井正常生产落煤及放顶煤时,矿井瓦斯涌出量略有加大,矿井产量是影响瓦斯涌出量的主要因素。
2.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危险性:
(1)工作面采用上行,采面上隅角的瓦斯浓度较其它地点为高,是容易积聚瓦斯的异常地点,为防治瓦斯的重点。
(2)回采工作面停产收作期间,受工作面风量影响,工作面的瓦斯容易积存,因此工作面停产或收作期间必须加强,确保。
(3)采掘工作面过临近的采空区或废巷时,过断层、煤体裂隙发育等地质构造带时,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浓度会明显增加,必须高度重视。
(4)顶板大面积陷落时会把采空区积存的瓦斯挤出来,在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中造成瓦斯超限(推进速度快时发生的机率大)。因此5243回采面开采初次放顶期间,周期来压期间,根据生产科提供的顶板活动规律,科、综采队等部门预先做好防范工作。
(5)回采工作面是没有分层开采的工作面,回采时比分层开采时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预计要大,也是防治瓦斯的重点。
(6)采煤工作面放煤、移架、上隅角回柱放顶时采面瓦斯涌出量增大,对生产的威胁较大。
(7)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还受大气温度、气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换季时,大气压力急剧下降,瓦斯涌出量会增加,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防治瓦斯重点区域
我矿回采工作面采用上行,因此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巷道冒高点、密闭区域、采掘机械落煤部、停风、无风区、放炮落煤过程等是发生瓦斯积存的区域。
1.回采工作面:今年瓦斯的重点为、5243综采工作面。
2.掘进工作面:5243进、回风巷掘进面,皮带下山巷修处,450水仓变电所掘进面。
四、瓦斯治理方法
我矿属于低瓦斯矿井,煤层瓦斯含量都偏低,根据矿井实际情况,针对重点防止区域制定了以下瓦斯治理方案:
1.针对上隅角瓦斯治理,利用井下移动抽放系统对上隅角瓦斯进行插管抽放,对上隅角瓦斯进行治理。
2.加强KJ73N监控系统的维护。发挥监控系统应有的作用,采取监控系统对井下瓦斯实现24小时监测,采煤工作面实现瓦斯电闭锁,掘进工作面实行&三专两闭锁&。
3.采煤工作面设专职瓦检员24小时现场盯班,对工作面比较容易积聚瓦斯的上隅角回风巷进行实时盯岗检查、每两小时向调度室汇报一次,在工作面上隅角处安设瓦斯传感器和悬挂瓦斯报警仪。
4.针对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容易积聚瓦斯的特点采取风幛引风法和压入式风机引风稀释瓦斯,及利用压风喷嘴形成扰动风流防治瓦斯积聚等治理方法。
5.针对采面周期来压,老顶垮落时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大规律,做到&只认瓦斯不认人&,瓦斯超限时,采面必须立即停止工作进行处理,瓦检员要行使好绝对停产权。
6.严格执行以风定产,优化系统,确保采面风量稳定可靠。
7.针对目前千米以上长距离掘进工作面采用2&30kW大功率局部机(并配有变频调速器)和配套的&P800mm的大截面风筒,做到风筒末段至工作面距离不超过5米,按质量化的要求好局部,在掘进工作面实施双风机双电源供风,并实现自动切换,确保掘进工作面风量稳定可靠,有效地稀释瓦斯。
8.每月制定瓦斯检查计划及巡回检查路线图表,对采煤工作面严格执行24小时跟班检查及定时汇报,掘进工作面和其它瓦斯检测地点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和定时汇报。
9.专职的瓦检员及防灭火检查员每周对井下所有防火墙密闭和挡风墙进行一次瓦斯检查。
10.跟班领导、放炮员、安检员、员、长、流动电钳工、技术员,采煤机司机下井必须佩带便携仪式瓦斯报警仪,对井下采掘工作面、有瓦斯涌出的地点可随时检查瓦斯浓度。
11.对于冒高点的瓦斯治理,采取利用导风筒引风方法进行对冒高点瓦斯进行吹散,并对冒高点进行挂牌管理,对于较深的冒落空间要进行充填浇筑。
五、预防瓦斯的措施
&&&&1.认真宣传,使我矿全体职工树立&第一&的思想,宣传瓦斯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入井人员要严格按照&三大&作业,杜绝&三违&现象发生。
&&&&3.加强矿井系统管理,采掘工作面、硐室、及其它地点均要严格配风,消除不合理的&三风&(串联、扩散、老塘),合理分配风量,各采掘地点及硐室的供风量符合要求,严格执行&&以风定产&的规定。
&&&&4.科测风人员要按时测定好井下各地点风量,做好测风报表,对井下供风量不足的地点要及时汇报,科根据风量情况能够及时对风量进行调整,防止采掘工作面和其它瓦斯涌出地点发生瓦斯积聚或超限。
5.严格并加强施工管理,不人为地造成盲巷,一旦出现盲巷,必须在24小时内予以封闭。
6.巷道贯通,排放瓦斯必须制定专门的,并严格按措施执行。
7.加强局扇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局部管理的有关规定。&&&&8.采掘工作面放炮要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联锁&放炮,严禁违章装药,违章放炮。
9.瓦检员要杜绝空班漏检,一旦发生瓦斯超限,立即按规定予以处理,要特别注意检查并处理回采工作面上、下隅角和巷道冒高点的瓦斯。
&&&&10.彻底消除电气设备失爆隐患,杜绝引爆火源。
11.严格管理监控设备,保证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转。做到对井下和各采掘工作面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速实施二十四小时连续自动监测。
12.采、掘工作面瓦斯传感器瓦斯浓度达到1%时能够立即发出报警,瓦斯浓度达到1.5%时能够自动切断采、掘工作面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源。
13.调度室安全监测工做好瓦斯等传感器的日常标校、维护工作。
14.进一步完善矿井隔爆设施。
15.健全井下通讯设施,确保抢险救灾信息传递工作正常进行。
16.所有下井人员必须一律佩戴自救器。
17.充分发挥好瓦斯抽放系统作用,实现对上隅角瓦斯、瓦斯异常点的预抽,有效降低瓦斯超限次数。
六、采煤工作面瓦斯管理
1.采煤工作面要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24小时盯岗。
2.瓦斯检查员必须每班认真检查上隅角气体情况,并每两小时给调度室汇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如出现瓦斯局部积聚、超限等特殊情况时,要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立即责令采面停止一切工作,处理完积聚瓦斯后方可恢复工作。
3.工作面风量必须严格按计划配风,测风人员对采面风量按规定每旬测定一次外,其它时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测风,保证风量稳定、可靠。
4.工作面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每次进行放炮作业都必须做好瓦斯检查,并认真填写&一炮三检&记录。
5.采面上、下出口,特别是在上隅角附近20米范围内进行打眼、放炮,端头支架迁移,上、下隅角放顶回收、支护等作业时,瓦斯检查员必须先严格检查瓦斯,只有在瓦斯不超限时方可进行打眼放炮等工作,坚决杜绝瓦斯超限作业。
6.强化电气设备管理,特别是采面前后部溜子电机和上隅角附近所用的煤电钻及电缆必须保证完好,杜绝电气失爆。综采队安排电工负责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7.工作面上隅角及时回柱放顶,严禁滞后。
8.在周期来压期间,瓦检员要加强上隅角瓦斯的检测,在采面上部放煤时,要根据瓦斯涌出情况控制放煤速度,以减少瓦斯涌出量,防止瓦斯超限。
9.工作面严格执行&只认瓦斯不认人&,瓦检员有绝对的停产、撤人的权利。气体超限可立即停产处理。严格执行《》第136条、138条、139条有关规定。
10.上隅角出现瓦斯浓度达到2%,体积0.5m3以上的积聚超限现象必须按《》138条规定,在附近20米以内停止工作,撤除人员,前后部溜子也立即停止运转,瓦检员负责,经处理浓度降到1%以下方可开工。
11.采面回风流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或是一氧化碳浓度超过0.0024%时,严格按照《》第136条规定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必须停止工作面作业,撤除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2.每次出现以上第九、十条情况时,瓦检员必须做好瓦斯处理结果记录,交接班时必须认真仔细交接采面瓦斯情况,并填写好交接班记录。
13.根据上隅角易积存瓦斯的特点,必须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处理,一是利用导风幛引风的方式排除上隅角瓦斯,二是利用局扇引风稀释和排除上隅角积存的瓦斯。
14.上隅角每次放顶,移架、回柱前,必须用乳化液枪先将上隅角顶、帮冲洗一遍,并经瓦检员检查气体不超限后方可开工。
15.上隅角浮煤必须班班清扫干净,后部溜子机尾浮煤每次移溜前必须攉干净,严禁浮煤压入在老塘内。
16.上隅角每班由班、组长负责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两台),一台悬挂在上隅角离顶不大于300mm、离邦不小于200mm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定),另一台悬挂在采煤机机组,连续检测割煤后气体涌出情况,发现瓦斯超限,按上述第十条执行。
17.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设备严格按规定加强管理,传感器必须每10天调校一次,采煤工作面瓦斯传感器每10天进行一次瓦斯超限断电实验,保证瓦斯断电系统功能完好,传感器的挂设位置必须符合规定。工作面瓦斯传感器离工作面距离不得大于10米。
18.对工作面上隅角气体每天进行取样(用色谱仪),及时了解、掌握上隅角瓦斯涌出规律。
19.严格落实潞新公司一矿&&管理考核办法,对破坏&&设施者进行严惩。
20.安检人员必须对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采面后部溜子机尾浮煤清扫情况和有关人员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携带和使用情况等。
七、掘进工作面瓦斯管理
1.强化局部管理,严格按计划配风,局部机严格按规定及安全质量化要求安装使用,杜绝局扇循环风和掘进工作面风量不足。
2.掘进工作面实施双风机双电源供风,一台运转一台备用,并能自动切换,当运转风机出现故障,停止运转时,备用风机能够自动启动,确保掘进工作面可靠。
3.掘进工作面局扇必须设专人管理,以确保正常运转,严禁无计划停风,任何人不得随意停开局扇或断开风筒,严禁损坏局部设施。
4.严格按安全质量要求接设风筒,做到接头严密不漏风,无破口,吊挂平直,逢环必挂等。
5.工作面必须实现&风电瓦斯&闭锁功能,当局扇停止运转时或工作面瓦斯超限时,都能自动切断供风巷道的一切非本质安全型电源。
6.交接班或临时停工时,不得停风,因检修或其它原因有计划停风时必须按局扇停风措施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恢复前必须瓦检员到位,检查工作面、风机及启动装置附近1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当检查结果符合《》规定,方可开动局扇进行,否则必须制定排瓦斯措施进行处理。
7.爆破作业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放炮员和长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必须随身携带,当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放炮。
8.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设备严格按规定加强管理,瓦斯传感器定期调校,并进行瓦斯超限自动断电的瓦斯电闭锁实验,保证监控系统功能完好。传感器的挂设位置必须符合规定,瓦斯传感器离工作面距离不超过5米。
9.风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大于5米,保证迎头风量。
10.电气设备严禁失爆,发现电气问题,电工要及时处理。
11.掘进作业严格落实执行巷道贯通、瓦斯排放等专项&。
XXXX2013年度防治采空区自燃发火专项
一、采面生产接继情况
2013年度我矿开采、5243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作业地点为5243综采工作面的准备巷道,450水仓变电所,皮带下山巷修处,其中5141综采工作面目前处于封闭,当5141工作面具备启封条件后,进行启封回采,计划2013年10月开始回采5243工作面,5243采准巷道预计2012年9月份掘进完工&&.&
二、工作面和下列地段有煤层自燃发火的可能
&1.5141综放工作面具备启封条件后,进行启封回采,综放开采免不了老塘丢煤,采空区能够大量遗煤,存在老塘漏风、氧化,最后导致采面老塘浮煤自燃发火的可能,特别在工作面推进速度缓慢,氧化带不能及时进入窒息带时,隐患就会更严重。另外5141综放工作面回风巷两帮帮鼓严重,煤体比较破碎,进入老塘后,有自燃发火的可能,并且该巷道局部地点顶板较破碎,煤体裂隙较发育,还有断层,因此该巷道有往采空区供氧自燃的可能。
2.5242综放工作面计划2013年9月份回采结束,综放开采免不了老塘丢煤,采空区能够大量遗煤,存在老塘漏风、氧化,最后导致采面老塘浮煤自燃发火的可能,特别在工作面推进速度缓慢,氧化带不能及时进入窒息带时,隐患就会更严重。另外5242综放工作面进风巷在掘进过程情况来看,巷道顶板比较破碎,因此该巷道有自燃发火的可能。
3.5243综放工作面计划2013年10月份开始回采,综放开采免不了老塘丢煤,采空区能够大量遗煤,存在老塘漏风、氧化,最后导致采面老塘浮煤自燃发火的可能,特别在工作面推进速度缓慢,氧化带不能及时进入窒息带时,隐患就会更严重。另外5243综放工作面进、回风巷在掘进过程情况来看,巷道顶板比较破碎,因此该巷道有自燃发火的可能。
4.一矿为老矿井,封闭的采面多,防火密闭封闭时间长,已封密闭存在漏风通道可能性大,有自燃发火的可能。
5.受灾巷道由于受过高温,顶板及两帮煤体交破碎,有发火可能。
6.延深巷道及5243上、下顺槽矿压显现大,顶帮破碎,有发火可能。
&&&&三、灌浆防灭火方案
灌浆防灭火技术是我矿最主要的一种防灭火措施,经验较丰富,因此5141工作面收作完,密闭里必须采取灌浆措施,治理采空区发火隐患,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面收作完采空区有发火可能性,因此,在密闭施工前,必须把灌浆管路形成,等密闭施工完之后,对采空区实施集中灌浆,形成隔离带,为采空区防灭火的安全推进创造条件。
&(二)其它已采区防火密闭根据防灭火检测预报情况,发现隐患及时灌浆降温,阻止采空区煤炭自燃发火。
&1.灌浆方法
&&&&灌浆材料用黄土、矿井防灭火灌浆的土水比应为1:2&&1:5。
&&&&制浆方法:黄泥浆的制浆方法是水力制浆,一般采用人工取土或机械取土,将土疏松,经水力冲刷混合成浆。当采用水枪直接取土时,其供水压力、水流量和台数应能满足取土制浆的要求。水力制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土水比。在浆液流入输浆管路前,应设置筛网过滤,网的孔径宜为15~20mm。
&&&&灌浆方法:根据我矿的具体条件,可选择以下几种灌浆方法。
&2.密闭墙插管注浆
&&工作面回采完后从密闭墙上方的注浆管向采空区注浆。此时,密闭墙
的强度应满足注浆的要求,注浆时应派专人监护,一旦发现有溃浆征兆时,
应立即停止注浆。
&&其它顶板破碎煤体或采区隔离保护煤柱等地点防火隐患情况下,进行
打孔洒浆,浆液出口压力应不大于0.3MPa。
&&4.注浆区的排水措施
&&注入采空区的浆液的脱水时间一般为7~15d,浆液中脱出的水一部分
被围岩吸收,一部分滞留在灌浆区的下部空间。灌浆区的排水措施主要采取两种:
&&&&(1)在灌浆区下部的密闭墙的底部设置排水孔或溢水孔,在注浆后应随时观察这些密闭墙的排水量的变化情况。
&&&&(2)在注浆区下部进行采掘前,必须对注浆区进行打钻孔或采取其它措施进行泄水。&
&&&&5.注浆防灭火的效果考察
&&&&(1)灌浆区温度和气体成分的检测
&&&&(2)派专人定期检测灌浆灭火区、注浆防火工作面及其采空区内的气温、煤温和出水温度。
&&&&(3)具有自然发火危险的地点应建立完善的火灾束管监测系统或地面气体实验室。气体成份主要有: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4)采集气体的地点为:&回采工作面的回风巷、上隅角、采空区氧化带回风侧。
&&&&6.采用人工取样在地面进行气体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取样必须使用专用取样袋或取样器,取样后应在5h内送到地面实验室进行;
&&&&(2)注浆防火区域应定期对各取样点取一次样;
&&&&(3)注浆灭火封闭区域内每天取一次样;
&&&&(4)回采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在发火期间(未封闭的情况下)每班取一次样。
&&四、氮气防灭火设计方案
&XXXX井田内主采4#煤层,属自燃的特厚煤层,矿井采煤工作面采空区采用以注氮为主的防灭火系统。矿井设有2套制氮设备,一台300&m3/h能力的井下移动式制氮设备,能满足井下每小时注氮300m3的要求;一台800m3/h能力的井下移动式制氮设备,能满足井下每小时注氮800m3的要求。
&(二)氮气防灭火工艺&
&&1.矿氮气防灭火的氮气源由井下移动式制氮机经已辅设好的&70mm管道将纯度97%以上氮气注入到采空区以达到防灭火的目的。
&此项措施作为综放工作面采空区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工作面推进速度慢时,采空区自燃发火隐患大,采取向采空区实施注氮。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在、5243工作面下顺槽埋设直径为&70mm钢管,每隔30米设置一个三通,注氮严格按照规定的执行,一旦需要注氮则接通埋管与主管,对采空区实施注氮。埋管期间综采队要注意保护好注氮管,严禁注氮管被撞开,影响埋管质量。
&2.5242工作面
路线为:主副井&主副井车场&中央石门&皮带下山、东轨下山&5242进风顺槽&工作面&5242回风顺槽&580回风下山&715回风下山&东、西翼回风上山&203总回&970回风上山&风井&地面。
&3.5141工作面
&路线为:主副井&主副井车场&中央石门&皮带下山、东轨下山&5141进风顺槽&工作面&5141回风顺槽&715回风下山&东、西翼回风上山&203总回&970回风上山&风井&地面。
4.5243工作面
&路线为:主副井&主副井车场&中央石门&皮带下山、东轨下山&5243进风顺槽&工作面&5243回风顺槽&580回风下山&715回风下山&东、西翼回风上山&203总回&970回风上山&风井&地面。
&5.5141工作面计划供风量1230m3/min,5242工作面计划供风量1327m3/min。5243工作面计划供风量1327m3/min.
&(三)&注氮气可靠性计算
&1.制氮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PSAN-300型 &&&&&&&&&&&&&&&&&&&&&&&&&&&&&&&
&氮气产量300m3/h
&出口压力&0.5&MPa
&氮气纯度≦97%;
DT-800/8型 &&&&&&&&&&&&&&&&&&&&&&&&&&&&&&&
&氮气产量800m3/h
&出口压力&0.8&MPa
&氮气纯度≦97%,
&2.输氮系统
&从移动制氮机&、5243)下顺槽口,采用直径为&108mm的钢管,管路全长1640m,从顺槽口到、5243)采空区采用&70mm的钢管,全长900m。
注氮管路能否满足输送氮气要求通过下式计算
P1-p2=0.0056(Qmax/1000)2xL&&&&①
式中:P1-管道始端的绝对压力Mpa
P2-管道末端的绝对压力Mpa
Qmax-最大输氮量m³/h(两台制氮机同时制氮时输氮量最大,&300m³/h+400m³/h=700m³/h)。
L-管路当量长度km
L-计算式为:
L=&S(D&O/Di)5&(&i/&&)&CLi&&&&.②
式中:DO‐‐‐‐基准管径(DO=150mm)
阻力损失系数:&&=0.026
Li‐‐‐‐相同直径管路长度km
Di‐‐‐‐实际输氮管路内径mm
&i‐‐‐实际输氮管路直径的阻力损失系数
Di=60,&i=0.0296,D2=100mm,&2=0.0275
将以上数据代入②计算
L=(150/60)&5&(0.)&0.9+(150/100)&5&(0.)&1.34=23.44km
假设管路末端绝对压力0.2Mpa
将以上数据代入①计算得
P1=0.0)&2&23.44+P2=0.39Mpa
&根据以上计算,从井下制氮机到)采空区的输氮管路长度为2240米的情况下,管路初端压力只需0.41&Mpa,便可将300&m3/h&或800&m3/h的氮气输送到采空区内,未端的绝对压力还有0.2&Mpa,因此无论是PSAN-300型制氮机的氮气出口压力(0.8&Mpa)还是DT-800/8型制氮机的氮气出口压力(0.8&Mpa)均能满足要求。
&3.注氮地点安全量
&在输氮管路的沿途或工作面,假设800m3/h的氮气量全部泄漏到巷道里或工作面,是否能造成漏氮的地区缺氧,其安全量是多大可按下式计算:
&Q≧Qn(Cn+C2-100)/(&C1-&C2)&&&&&&&&&&&&m3/min
&式中:Q----安全量
Qn------氮气最大泄漏量11.7m³/min
C1------工作面或进风巷中的含氧量2O.8%
C2-----注氮时采掘工作面安全含氧量&18.5%
Cn-----氮气纯度99.95%
计算得Q=11.7&(99.95+18.5-100)/(20.8-18.5)=94.1m³/min
根据计算工作面或巷道风量只要是大于94.1m³/min便是安全的,同时可算出11.7m³/min的氮气量全部泄漏到巷道里或工作面中,则氧含量只降到20.6%也是安全的。
&井下日注氮量计算:
(1)井下日注氮量计算:
按火区空间的体积计算:VK=LI[h(1-a)+m]
式中VK--------火区空间体积m³
L---------火区走向长度m,取L=3.2m
I--------火区倾斜长度m,取I=200m
a------取冒落体碎裂系数,取a=1.3
h------顶板冒落高度取煤层厚的3倍
m------采高m,取m=13m
所以VK=LI[h(1-a)+m]=3.2&200&[3&13&(1-1.3)+13]=832m³
根据防火空间的大小及燃烧程度,阜新矿务局由实际提出,注氮量应按防火空间的0.37-2.5倍计算,我矿暂定日注氮量为防火空间体积的1.5倍。Q=KVK=1.5&832=1248m³/d。
制氮机能力完全满足每日大于1248m³/d的注氮量要求。开单台压缩机供应制氮机组(300m³/h或400m³/h)可以4.2或3.2个小时就满足一天的注氮量,如果同时开两台制氮机注氮1.8个小时就可满足要求。
&(四)注氮操作方法
&1.注氮前必须认真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注氮埋管期间科要与综采队密切配合好,确保氮气管路及其附属安全装置完好,检查各阀门开闭状况是否符合要求,制氮装置完好性。
&2.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制氮机组操作人员应通知调度室。
&3.调度室同意后,通知采面注氮人员打开注氮阀门,同时通知制氮机司机按规定时间及质量要求开机制氮、送氮。
&4.制氮机严格按进行操作,制氮过程中要司机必须坚守岗位,随时注意观察氮气的压力、浓度和机组各处的阀门等,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及氮气质量。
&氮气(窒息性气体)虽无毒无害,但是井下狭窄的巷道或工作面内大量泄漏会降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使人窒息死亡。因此,必须做好注氮期间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1.为确保安全,注氮前科巡管路人员必须巡视管路的完好情况,确认完好汇报调度室。由调度室通知综采队工作面当班安全负责人和采面专职瓦斯检查员后,方可进行注氮。
&&2.注氮前必须认真检查管路、注氮位置和各阀门开关状况是否符合要求。
&&3.为防止注氮管路开关被随意开和关,应在阀门上挂上&注氮危险,勿动&的文字警告牌,并对所有开关加锁。
&&4.定期对氮气出口的安全阀进行可靠性检测。
&&5.采空区防灭火注氮时,应在进风顺槽挂上&工作面正在注氮&的文字警告牌,并通知三班作业工人。专职瓦检员检查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回风顺槽的氧气浓度,一旦氧浓度降到18.5%时,立即通知制氮机司机停止注氮,及时寻找原因和撤离人员。
&&6.同时检查好工作面、回风流及采面上隅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沼气以及气温。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汇报调度室、科。&&&&&&&&&
&&7.注氮期间,科安排专人携带测氧仪全面检查输氮管路的严密性,每次开始注氮后,必须有两人一起沿管路仔细进行管路与阀门的检漏,在注氮期间,每人巡视一遍管路,一经发现氮气泄漏时,应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排除故障,漏气严重时,应立即停止注氮,并关闭最近阀门,防止氮气大量泄漏。同时通知调度室停止注氮,处理时严禁人员口鼻正对漏气点。
&&8.在注氮过程中,如发生主扇停风,造成工作面停风,瓦斯检查员或综采队值班队长应立即将人员撤至进风巷,并通知制氮司机立即停止注氮。
&&9.注氮结束后,继续检测工作面及回风流的各种气体浓度。
&&10.采煤工作面大面积垮落可能造成工作面采空区注入的氮气大量涌出,给采面工作人员带来危害,为此要做好采面顶板垮落的预测预报工作,在顶板大面积垮落前,生产科要及时给科及综采队下通知,在采面顶板大面积垮落前要加强气体监测,顶板大面积垮落时工作面及回风巷人员必须撤到采面进风巷安全处。
&&&&11.所有参与注氮及相关的人员,必须由各有关科(队)组织学习,并严格按措施执行。
五、凝胶防灭火设计方案
&顺槽高温点和工作面前方高温点对放顶煤工作面威胁很大,我矿有使用凝胶防灭火技术的成功经验,此项技术堵漏和灭火效果很好。
&1.凝胶防灭火机理
&基料和促凝剂按一定比例混合配成水溶液后,发生了絮凝作用,形成凝胶。胶体内部充满水分子和一部分NH4OH、NaCl,硅胶起框架作用,把易流动的水分子都固定在硅胶内部。成胶过程是吸热过程。同时,有一小部分NH4OH分解成氨气和水,在卫生允许范围内。煤对氨有很好的吸附性,由于煤对氨的吸附,可降低煤对氧的吸附量,从而降低煤与氧的接触几率,使煤的自燃倾向性减弱,用铵盐作促凝剂。
&2.凝胶材料的选择及配比
&基料(A):硅酸钠(泡化碱)。分子式:Na2SiO2(液态)
&胶体水溶液中的SiO2浓度越高,凝胶越好,强度也越大。胶体强度与促凝剂用量无关。基料浓度(总比量)应小于9%。
&促凝剂(B):NH4HCO3最佳,NH4Cl次之,(NH4)2SO4最差。
&时间控制:
&①封闭堵漏和扑灭高温火源的成胶时间控制在混合液体喷出枪头30s&&&&内。
&②用于封闭阻化浮煤控制在混合液体喷出枪头5min~10min内。
&影响成胶时间的主要因素:
&①基料模数越大,成胶时间越短。
&②当促凝剂浓度固定时,基料浓度对成胶时间的影响有个最小成胶时间浓度值,当基料浓度大于或小于这个极小值时成胶时间都增大。
&③当基料浓度确定后,总趋势是随着B浓度的增大,成胶时间缩短。且成胶时存在一个临界值,当促凝剂浓度大于某大值时,B浓度变化对成胶时间的影响显著减小。
&④不同浓度的促凝剂对成胶时间影响相当大。
&⑤基料与促凝剂的总浓度越大,成胶时间越短。
&⑥溶液温度越高,成胶越快。
&具体实施方法:
&(1)采面上下顺槽顶板比较破碎、压力大、淋水较严重等地段要实施注凝胶,做好裂隙堵漏工作,阻止破碎地段漏风氧化。
&(2)开采过程中,认真开展防灭火预测预报工作,对采面进、回风顺槽、采面上隅角气体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隐患立即进行处理。
&保证措施:
&(1)要求注胶设备完好,并有备用。
&(2)在井下备足注胶用料,一旦需要,可立即实施。
&(3)在施工现场,有漏胶地方氨气浓度很高,不仅刺激人的眼和呼吸道,而且有窒息作用,在施工中必须有良好的条件,人员应在进风侧。
&六、工作面防治煤层自燃发火的措施
(一)5141工作面概况
5141综放工作面位于+580水平西翼上部,上为4143采空区,下为实体煤。本工作面进、回风顺槽间的煤柱均为20米,该工作面北为4143工作面采空区,以南实体煤,本工作面没有分层开采,整个煤层为实体煤。
工作面采用上行,计划配风量为1230m3/min,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采煤。
&煤质牌号为不粘结煤,属中下侏罗系煤窑沟组,普氏硬度f=1.7~3.0,容重1.4t/m3。
&瓦斯:本矿井为低沼气矿井。2012年瓦斯等级鉴定CH4相对涌出量为1.45m3/t,CO2相对涌出量为1.11&m3/t&,CH4绝对涌出量为4.98m3/&min,CO2绝对涌出量3.81m3/&min。
&煤的自燃:4#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倾向,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属自燃煤层。矿井无煤与瓦斯突出。
&煤岩尘:煤尘爆炸指数26.64%,具有爆炸性。
&地温&:地温一般为15℃&18℃,最大为20℃。
&&&(二)5242工作面概况
&&&&5242综放工作面位于+580水平东翼上部,上为5241采空区,下为实体煤。本工作面进、回风顺槽间的煤柱均为20米,该工作面北为4243工作面采空区,以南为实体煤,本工作面没有分层开采,整个煤层为实体煤。
工作面采用上行,计划配风量为1327m3/min,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采煤。
(三)5243工作面概况
&&&&5243综放工作面位于+580水平东翼下部,上为5242采空区,下为实体煤。本工作面进、回风顺槽间的煤柱均为20米,该工作面北为5242工作面采空区,以南为实体煤,本工作面没有分层开采,整个煤层为实体煤。
&&&&工作面采用上行,计划配风量为1327m3/min,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采煤。
&&&&(四)、5243防治煤层自燃发火的措施
1.工作面采取快速推进的方式杜绝采空区浮煤自燃。
&采取在工作面中部埋观测管的方式确定采空区氧化带宽度,根据氧化带宽度确定合理推进速度,提高回收率,减少采空区遗煤,达到防止采空区遗煤自燃的目的。
&2.采取采空区埋管注氮的防灭火措施。
&此项措施作为、5243回采工作面防治煤层自燃发火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受煤炭减产或其它因素的影响下,工作面推进速度低于采空区氧化带宽度时,则必须采取向采空区实施注氮的防灭火措施,在、5243下顺槽每隔15米沿采面老塘埋设直径为&70mm钢管,埋设长度为采面斜长的3/5,注氮严格按照规定的执行,移动制氮司机要按注氮执行,制氮浓度必须达到要求。一旦需要注氮则接通埋管与主管,对采空区实施注氮。埋管期间综采队要注意保护好注氮管,严禁注氮管被撞开,影响埋管质量。
3.对工作面采空区进行预防性灌浆。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在采面上隅角老塘压设高位灌浆管,采取随采随灌的预防性灌浆防灭火措施。
4.顺槽破碎顶帮注凝胶等防灭火材料、上隅角每次掐顶后对上隅角进行喷黄土,对上隅角跨落煤体进行包裹,防止上隅角跨落煤体的氧化。
&5.工作面回采期间,加强对采空区遗煤管理,尽量少向采空区丢煤。
支架放煤时尽量把顶煤放空,支架之间的浮煤做到班班清扫干净。此项措施必须由综采队制定严格的考核进行落实。
&6.工作面一氧化碳浓度偏高时,从系统上考虑采取小风量,低压差,即均压技术。必要时在工作面下顺槽设置调节风门,降低工作面两端的压差,减少向采空区的漏风。
&7.减少漏风带的宽度。在工作面下端头设置一道导风幛,减少漏风带的宽度,使风量尽量通过工作面,减少向采空区的漏风。
&8.工作面推进缓慢,如采空区或工作面煤层顶板发生自燃发火,则及时采取如下防灭火应急措施:
(1)严格执行《XXXX2013年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所规定的灾害预防处理措施,迅速组织好抢险救灾人员和物资供应,以及组织好工作面人员和受CO波及范围内人员的安全撤离,并迅速向调度室汇报。
&(2)成立防灭火特别领导小组组织抢险救灾。
&(3)采取如下迅速灭火:
&a.当工作面顶底板或采空区局部发生火灾时,可采取注凝胶或灌浆直接灭火方法。
&b.当工作面火势太大,其它灭火方法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在、5243进、回风顺槽迅速打防火墙的办法,切断工作面的供风,封闭采面。利用、5243进风顺槽的氮气管路与密闭上预埋管接通向工作面、采空区实施注氮。封闭采面注氮灭火技术如下:在工作面发火的情况下,砌筑上下顺槽密闭工作必须由矿山救护队队员负责。科及矿其它单位做好配合工作,严禁人员在有CO气体超限的地点作业。
&9.采煤工作面防治自燃发火其它措施
&(1)加强采面检测、汇报记录工作(特别是采面过断层或遇煤体破碎时),现有的各类安全仪器仪表必须保证完好,测量数据要准确可靠。认真填写自燃发火预测预报记录,做好汇报。上隅角CO气体超过0.0024%必须立即向调度室、总工汇报。
&(2)加强采面上隅角气体管理,瓦斯检查员执行24小时现场盯岗,连续不断地检测气体,上隅角至少每班检查4次,每次检查结果必须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气体一旦超限立即停止人员作业。利用和维护好上隅角排瓦斯导风幛,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杜绝上隅角有毒有害气体积聚。
&(3)使用和维护好KJ73N监控系统,系统出现故障要立即进行处理。调度员要密切注意观察采面气体变化情况,传感器报警要通知总工及科,以便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做好风量测定调节工作,除保证每旬一次的风量测定外,还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对采面的风量进行测定和调节。确保工作面风量的稳定、可靠。
(五)工作面收作期间的防灭火技术
&采面收作期间停采收作需一个月左右时间,采面有害气体超限和自燃发火的可能性极大,为防止停采前后及收作期间的采空区自然发火,特采取如下防灭火技术:
&&&(1)当采面推进至停采线30米左右时,加强对采空区遗煤管理,尽量少向采空区丢煤,上、下端头支架放空顶煤,支架之间的浮煤做到班班清扫干净,放煤尽量放空,使之形成一个30米左右的岩石隔离带。
(2)为防止工作面上隅角有害气体浓度增加或积聚,并挂设风障向上隅角引风的方法稀释气体,上隅角气体必须控制在安全浓度以下。
(3)停采前,上顺槽必须每隔10米在上隅角压设高位灌浆管路系,可随时对采空区实施灌浆或注水。
&&&(4)在距停采线20米位置压设贯穿全工作面的注氮管路一趟,停采后,对老塘进行注氮。&&&&&&&&&&&&&&&&&&&&&&&&&&
(5)减少漏风带的宽度,在工作面下端头,设置一道导风幛,减少漏风带宽度,使风量尽量通过工作面,减少向采空区的漏风。
(1)当采面推进至停采线后,撤架期间为保持工作面正常供风,利用回采期间向上隅角引风的局扇向工作面供风,保证工作面风量充足,将有毒有害气体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
&(2)回撤期间,调整好工作面的风量,并严格按配风计划控制工作面风量,防止工作面的风量过大或过小,引起采空区自燃发火。
(3)工作面设备回撤完毕,在上、下顺槽各设置两道壁厚500mm的砖混密闭,墙体顶部设置观测管和灌浆管,观测管一端带扣,安装上死堵,灌浆管也要用死盘堵死。并及时向两道密闭间灌浆,直至将两道闭间充填实。
(4)工作面封闭完闭后,将上、下顺槽密闭灌浆管与灌浆管路系统连通,由地面制浆站进行间歇性灌浆,反复若干次,直至封堵严实为止。
&1.停采前,工作面机组内、外喷雾、架间喷雾,前后溜子、转载机喷雾必须坚持正常使用,上顺槽粉尘要定期清扫,严禁粉尘超标。
&2.工作面回撤必须在30天内完成,以确保采空区在45天内得以封闭。
&3.密闭墙体要牢固可靠,掏槽要见硬帮、硬底,掏槽深度不得小于1米,墙体要作水泥勾缝(或罩面),罩面时要留有不少于0.1米的裙边,以堵塞采空区漏风通道。
&4.密闭墙体内至少2-3架棚子或锚网梁支护不得回撤,密闭前棚子要重新维护。
&5.采面回撤期间必须加强采面检测,汇报记录工作,现有的各类安全仪器仪表必须保证完好,测量数据要准确可靠,、调度、安检应相互协调好,确保矿井风量稳定,测定数据准确可靠。重点检测好上隅角CO气体,发现气体异常必须立即向调度室、总工汇报,以便立即对隐患进行处理。
&6.经常观测闭内气体及温度变化情况,回风密闭必须安装束管并每周抽取气样送进行化验,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七、5243采准巷道、450水仓变电所掘进工作面防治煤层发火的措施
&&&&1.在巷道掘进过程中,要加强巷道顶板的管理,进行超前支护,严禁出现宽帮,高顶区,一旦出现冒落区,要及时汇报,通知科加强观测,并积极对冒落区进行处理。
2.对于出现的冒落区域,要及时利用马丽散进行充填并固化顶板,并对出现冒落的巷道段进行锚喷或浇筑,彻底消除发火隐患。
3.在巷道掘进时,在巷道内要提前砌筑防火门,出现自燃发火,火势不能控制时,可以迅速封闭巷道。
4.对于掘进巷道中,顶板比较破碎的地段,要对顶板破碎处进行预防性注胶,并设置观测点进行重点观测。
5.做好掘进巷道的气体监控,在掘进工作面回风口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对掘进工作面的一氧化碳进行24小时实时检测,一旦出现一氧化碳要立即查明一氧化碳来源,并积极对隐患点进行处理。
&&&&八、其它防治煤层自燃发火措施
&1.认真宣传,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使全矿员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使每个下井员工都掌握煤层自燃发火的早期识别方法和预防发火的措施。
&2.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巷、井下高温,气体异常密闭,其它发热地点均要进行自燃火灾预测预报工作,并严格按照《自燃发火预测预报》组织实施。同时,集团公司实验室要予以配合开展气体化验工作,以保证我矿预测预报工作正常开展。
&3.回采工作面的进、回风侧必须预先选定适宜的防火墙位置或构筑防火门,并储备足够的构筑材料,以便随时封闭。
&4.加强各采区地表塌陷区裂缝的填堵勾缝工作。
&5.搞好防灭火检查工作,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已采区密闭情况,测定采区回风巷和可能发热地点的温度、气体和风量,重点检查回采工作面,掘进中的巷道所出现的顶帮冒落及发热挂汗的异常地点,所回收封闭的废巷密闭或采区收作密闭及闭前煤柱、发现隐患及时汇报矿领导。&
&6.加强密闭管理工作,及时维修失修密闭,杜绝漏风。&
7.加强工作面管理,采面要严格按配风计划,加强采区&&管理工作,特别是防灭火检查,束管监测等预测预报工作,对工作面上隅角、气体定期取样,,及时了解,掌握好采空区残煤氧化及气体变化规律等情况。
8.地面裂缝进行定期检查,如有必要必须用推土机推土填封,杜绝地表漏风。
9.管好、用好工作面设置的、防火、及束管监测和安全监测等设施,严禁破坏。
XXXX2013年度综合专项措施
一、矿井生产接续情况
2013年度我矿开采、5243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作业地点为5243综采工作面的准备巷道,450水仓变电所,皮带下山巷修处,其中5141综采工作面目前处于封闭,当5141工作面具备启封条件后,进行启封回采,计划2013年10月开始收作5242工作面,5243采准巷道预计2013年9月份掘进完工。
二、防治粉尘的重点区域
所有的采掘作业工作面,井上、下皮带运输系统、选煤系统,矿井的主要回风系统和其他有人作业的场所是防治粉尘的重点地区。
三、井上下作业地点粉尘的危害性
XXXX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25%~30%左右。
1.主要危害为引起井下煤尘爆炸。
2.引起井下职工的煤矽肺病、污染井下作业环境。
四、粉尘预防措施
1.认真宣传,使全矿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宣传煤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严格按照&三大&作业,杜绝&三违&现象发生。
3.加强矿井系统管理,实行分区,消除不合理的&三风&(串联、扩散、老塘),合理分配风量,各条巷道及采掘作业地点风速必须符合规定,通过调整风量、风速来控制作业地点粉尘飞扬,浓度超标。
4.严格按《》及有关规定进行粉尘的测定、化验、工作和风量检测工作,根据矿井实际生产情况及有关气体及粉尘的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风量,发现粉尘积聚超标现象及时汇报并落实处理。
5.加强爆破管理,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联锁&放炮,坚持使用便携式沼气报警仪或光学瓦斯鉴定器,防止瓦斯积聚,一旦发生瓦斯超限,立即按规定予以处理,要特别注意检查并处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和巷道冒高点的瓦斯,每次爆破必须做到提前洒水降尘等预防措施来预防瓦斯、煤尘的发生。
6.严格按安全质量化要求进一步完善矿井综合供水管路系统及各种设施,保证管路、设施齐全,灵敏可靠。
7.管路及设施施工人员,严格按规定施工,日常对井下系统净化水幕、转载喷雾等各种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特别对各作业地点的设施以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各采掘工作面要加强工作面的煤尘管理,工作面必须定期冲洗、扫尘,采掘机组的喷雾设施和掘进工作面的放炮喷雾设施要完好,使用正常,工作面必须实施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洒水喷雾等综合措施,上、下顺槽要定期进行冲洗扫尘工作,特别在回采工作面的破碎机附近加强冲尘,防止煤尘积聚,并按规定设置采掘工作面隔爆水袋。
9.各单位严格按粉尘管理责任区划分范围及要求,负责各自管辖范围的扫尘、洒水灭尘工作。主要进回风大巷要每月冲刷一次,采区进回风、皮带运输机巷及其他产尘地点等必须每周冲刷一次,所有巷道必须保证不积聚煤尘及超标现象。
10.彻底消除电气设备失爆隐患,严禁违章装药,违章放炮,杜绝引爆火源。
11.加强综合工作,井下所有煤尘飞扬工作地点转载点,应加强喷雾洒水及风流净化工作,所有巷道内的粉尘应定期清扫、冲洗,各(科)队应用好、管好井下综合设施,加强各作业场所的粉尘测定工作。
12.进一步完善矿井隔爆设施。
13.积极推广使用自动喷雾降尘设施。
14.每年必须进行主要大巷的刷白工作。
15.做好职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职业病检查。
16.采掘作业、地面选煤系统等粉尘接触人员必须佩带个体用具,加强个体防护工作。
17.健全井下通讯设施,确保抢险救灾信息传递工作正常进行。
18.掘进工作面:
(1)掘进机内外喷雾必须确保完好无损,有效,必须实行开机先开水,无水不开机。喷雾必须能够有效地抑制煤尘飞扬。
&&&&(2)炮掘工作面必须使用水炮泥。放炮地点及其前后20米范围内,放炮前后必须冲洗煤(岩)帮。必须采取放炮喷雾措施,放炮净化水幕必须能够有效地封闭巷道全断面。装煤时必须洒水灭尘。
&&(3)各转载点必须安装喷雾装置,开机运煤时必须喷雾降尘,正常使用。
&&(4)必须安排专人负责冲刷巷道和洒水冲尘。掘进工作面30米范围内至少每日冲刷一次;其它外围巷道每周冲洗或清扫一次,清扫范围包括巷道中电缆、管路、设备表面等,保证巷道内不积聚煤尘。
&&&(5)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口罩,作好个体防护工作。
&&&(6)根据掘进进尺,及时敷设管路,安设设施,确保掘进作业需要,按规定安装隔爆设施,安装地点、数量、水量、安装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作好掘进面隔爆措施。
&&&19.采煤工作面:
&(1)采煤机内外喷雾必须确保完好无损,雾化效果好,能覆盖滚筒,必须实行开机先开水,无水不开机。喷雾必须能够有效地抑制煤尘飞扬。
(2)工作面放顶煤放震动炮必须使用水炮泥。每次放炮前首先对回风巷20米范围和隅角附近必须进行洒水冲尘。
(3)综采工作面必须设移架同步喷雾和架间放顶煤同步喷雾装置,必须正常使用,有效地抑制煤尘飞扬。
(4)各转载点必须安装喷雾装置,开机运煤时必须喷雾降尘,正常使用。
(5)必须采取净化风流措施,按规定正常投入使用工作面进、回风巷安装的所有净化水幕。
(6)必须安排专人负责冲刷巷道和洒水灭尘。工作面进、回风巷30米范围内至少每班冲刷一次;其它外围巷道每日冲洗或清扫一次,清扫范围包括巷道中电缆、管路、设备表面等,保证巷道内不积聚煤尘。
(7)在皮带机头产尘严重地点安设捕尘网进行降尘。
(8)所有接尘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口罩,作好个体防护工作。
(9)按规定安装隔爆设施,安装地点、数量、水量、安装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作好工作面隔爆措施。
&&&&五、发生后的紧急措施及处理计划
我矿矿井的煤尘有爆炸危险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煤尘爆炸,特别是瓦斯爆炸,会引起煤尘爆炸。因此,发生时必须采取以下紧急措施及处理计划:
1.人员自救:
&&&&当发生时,首先发现的人利用附近电话汇报调度室,说明灾害地点、性质、范围及波及面。同时,发现人利用各种办法通知灾区回风侧人员应立即戴上自救器,由基层干部带领,按规定的避灾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地点待命或撤出矿井,如估计在自救器的有效期间内撤不出灾区时,应利用现场一切可用材料建筑临时避难硐室,等待救护队员来抢救,为了避免冲击波的伤害,发生时要背向冲击波方向,用湿毛巾保护面部和口鼻,躺在水沟一侧。调度室接到通知后,立即通知有关领导和矿山救护队组织抢救。
&&&&2.避灾路线:
&&&&在爆源进风侧人员,应迎向新鲜风流,撤至副井车场升井,在爆源回风侧人员,应立即佩戴好自救器,避开爆源,向邻近新鲜风流撤退。
(1)5141回采工作面避灾路线:
爆源进风侧人员:&5141进风巷&皮带下山上行&810进风联络巷&810新石门大巷&810大巷&副井筒&地面。
爆源回风侧人员:首先佩戴好自救器5141回风巷&西轨底弯道风门&通过715天窗&皮带下山上行&810进风联络巷&810新石门大巷&810大巷&副井筒&地面。
(2)5242回采工作面避灾路线:
爆源进风侧人员:&5242进风巷&皮带下山上行&810进风联络巷&810新石门大巷&810大巷&副井筒&地面。
爆源回风侧人员:首先佩戴好自救器5242回风巷&通过5241进风绕道车场风门&东轨下山上行&715上平台&810进风联络巷&810新石门大巷&810大巷&副井筒&地面。
(3)各掘进工作面的避灾路线:首先必须佩戴好自救器,撤出施工巷道后迎着新鲜风流向副井筒撤退升井或按规定的避灾路线撤退。
5243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发生时,掘进作业人员的避灾路线为:首先佩戴好自救器,工作面&通过5242进绕道车场风门&(可摘掉自救器)东轨下山上行&715上平台&810新石门大巷&副井筒&地面。
5243进风巷掘进工作面发生时,人员的避灾路线为:首先佩戴好自救器,工作面&皮带下山(上行)&810进风联络巷&810新石门大巷&副井筒&地面。
450皮带伸掘进工作面发生时,掘进作业人员的避灾路线为:首先佩戴好自救器,工作面&沿皮带下山上行&延伸五横川&东轨下山上行(到五横川往上10米处,可以摘掉自救器)&715上平台&810进风联络巷&810新石门大巷&副井筒&地面。
450水仓变电所掘进工作面发生时,掘进作业人员的避灾路线为:首先佩戴好自救器,工作面&东轨下山上行(到达东轨下山往上10米处,可以摘掉自救器)&东轨下山上行&715上平台&810进风联络巷&810新石门大巷&副井筒&地面。
5141-3号工0艺巷掘进工作面发生时,掘进作业人员的避灾路线为:首先佩戴好自救器,工作面&5141绕道风门&东轨下山上行(到达5141绕道口往上10米处,可以摘掉自救器)&东轨下山上行&715上平台&810进风联络巷&810新石门大巷&副井筒&地面。
3.抢救人员的措施:
(1)发生灾变时,班(组)长负责领导工人的撤退工作,人员要清点清楚,撤到新鲜风流中再与矿调度室联系,听从统一指挥。
&&&&(2)组织矿山救护队探查地点和范围,查清地点的CH4、CO2、CO及O2等气体浓度,以利制定防止进一步扩大的处理计划,要注意防止连续爆炸,等爆炸平息后方能进行救灾工作。
&&&&(3)切断灾区电源,千方百计扑灭燃烧火源。
&&&&(4)集中力量抢救遇险人员,救护队员下井应多带自救器或备用呼吸器,使遇险者安全脱险。
&&&&(5)矿山救护队接到通知后,应立即按《煤矿救护》及《军事化矿山救护队战斗行动准则》进行工作,抢救遇险人员,恢复破坏的巷道和设施,恢复矿井正常,排除烟雾,清理巷道。
&&&&(6)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原则:
A.任务:抢救遇险人员,对充满爆炸烟气的巷道恢复,抢救人员时清理堵塞物,扑灭爆炸产生的火灾。
&&&&B.首先到达地点的小分队应对灾区进行全面侦察,查清遇险人员数量及分布地点,发现幸存者立即用防护仪器救出灾区,发现火源要立即扑灭。
&&&&C.爆炸发生后,要派一个小分队沿回风侧,另一个小分队沿进风侧进入灾区救人。
&&&&D.为了抢救人员,排除爆炸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要在查清确无火源的基础上,尽快恢复,如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流方向的人员,为了紧急救人,保证进风流方向的人员已安全撤退的情况下,可采取区域反风或局部反风,这时矿山救护队要进入回风侧引导人员撤离灾区。
&&&&E.矿山救护队在侦察中遇到冒顶引起堵塞时,侦察小分队要迅速退出,寻找其它通道进入灾区,清理工作交给后续小分队。如遇独头巷道应及时清理堵塞物,巷道堵塞严重,短时间内不能清理时,应恢复后再进行清理。
&&&&F.当独头巷道较长,有害气体浓度又大,支架损坏严重的情况下,在确知无火源,遇险人员已牺牲时,严禁冒险进入强行救人,要在恢复、维护支架后方可搬运人员。
&&&&G.在火灾引起爆炸或在抢救遇险人员时有明火存在,应同时救人灭火,并派专人定时检查。
&&&&H.进入灾区,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领取任务时,要问清情况,进入灾区前,要切断电源,注意检查灾区内CH4、CO2、CO、O2的浓度,检查温度及设施破坏情况,穿过支架破坏地区,要架好临时支架,保证通路安全,通过支架不好地点时,队员要一个一个顺序通过,不要推拉支架。
&&&&在抢救过程中,如有连续爆炸可能,为抢救人员可利用爆炸间隙进入灾区,但要掌握爆炸的最短时间。进入灾区时,要有专人检查瓦斯,沼气达到2%仍在迅速上升时,救护队要立即撤出灾区,灾区无人或已经牺牲时,不得利用爆炸间隙进入灾区,待采取措施,消除爆炸危险后再进入。
&&&&(7)对处理所必须的设备、材料及存放地点规定如下:
A.矿山救护队井下救人和处理的小分队所必须具有的技术装备,必须遵照《军事化矿山救护队战斗行动准则》第227条及第229条规定执行。
&&&&B.所需支护材料,可在就近的采掘工作面材料场取用。
&&&&C.调整恢复设施用料,可在井下消防器材库取用。
D.其它用料,由供应科负责按需要供给。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
本月排行TOP20
协办: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投稿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
备案号:苏ICP备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诚信自律同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根管治疗临时封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