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眼跳同时跳好大夫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刘如恩大夫本人发表
双眼跳怎么回事?
状态:就诊前
建议看眼科。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双眼皮和眼睛不停的跳&&
检查及化验:没检查
治疗情况:只是眼药水,未有改善。
病史:最近1个月跳的很厉害,不知是什么问题,很担心!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问一下怎么回事?是否需要到医院做检查?哪个医院眼科比较好...
疾病名称:眼帘痉挛&&
检查及化验:验血不是甲亢引起的
治疗情况:打封闭针,吃中药。不见好。针灸刚严重。
病史:开始一侧上眼皮跳,能看见,偶尔下眼皮跳。现在双眼皮跳。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后果是什么,可以治嘛...
疾病名称:如题&&
检查及化验:无
治疗情况:双眼皮切开手术,去脂肪,没有去皮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双眼皮手术拆线之后右眼就一直不停的跳,隔几秒钟就跳一次,都跳了好几天了,弄得我心情整天特别烦...
疾病名称:还没就医&&
检查及化验:还没去就医
治疗情况:拆线过后到现在10天左右发现两边宽窄不一样后还没去就医
病史:做完切开式双眼皮和开眼角,今天是第17天,发现两边眼睛的宽窄不一样,刚做完没拆线的时候没发...
疾病名称:眼睛比较小,是个内双。希望开眼角和双眼皮&&
检查及化验:
治疗情况:
眼睛比较小,是个内双。希望开眼角和双眼皮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问来找您看门诊需要预约吗?还有您1月份可以亲自为我开刀吗?您的门诊时间...
疾病名称:割双眼皮&&
检查及化验:
治疗情况: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疾病名称:眼睛肿&&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做了双眼皮手术!前天哭了之后,昨天早上起来就肿的很厉害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1月份割了双眼皮,但前天晚上哭了很久,昨天起来眼睛就特别肿...
疾病名称:双眼皮术后眼皮跳&&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大夫 您好 我的眼睛之前做过一点微创 手术后头半年眼皮跳 后来的一年半都不跳了 最近又跳了 是怎么回事啊 手术后两年了
疾病名称:眼睛一单一双&&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单眼皮比内双的眼皮脂肪比较多'我怕做完了两眼不对称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您好大夫'近期我想割双眼皮'就是单眼皮的比内双的脂肪多点'我怕做...
疾病名称:割双眼皮,去眼袋&&
检查及化验:
割双眼皮,去眼袋 开眼角
治疗情况: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我眼皮是内双 然后贴双眼皮贴了好几年 眼皮松弛 加上有点小脂肪 不知道适合不适合割双眼皮...
疾病名称:割双眼皮 隆鼻&&
检查及化验:无
治疗情况:服用助睡眠的药物,能做双眼皮和隆鼻术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双眼皮,隆鼻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刘如恩大夫的信息
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颅内肿瘤,癫痫外科
刘如恩,医学博士,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江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江西省神经科学研究所...
刘如恩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神经外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长海医院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梁建涛大夫本人发表
眼睛酸胀 脸部肌肉不停跳动
该怎么治疗?
状态:就诊前
&副主任医师
&& 面部肌肉是双侧跳?还是单侧跳?有没有什么诱因?如劳累、公众场合、情绪激动等。如果是单侧阵发性跳动,紧张时加重,发作间期完全正常的话,可能就是面肌痉挛。如果确实是面肌痉挛,而且对你的生活影响很大,就建议你接收微血管减压术,因为其它针灸、理疗、注射肉毒素等都不能完全根治。
咨询电话:
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
状态:就诊前
是单侧的跳动,位于眼眶及左脸的局部区域,跳动次数还是比较平凡!谢谢您梁医生
我们会通过你的建议去医院检查,希望能找到病因。谢谢!
状态:就诊前
现在所吃药物有卡玛西平片和一些维生素药片
吃卡玛西平片会出现头晕现象 是否需要换其他药物服用?
&副主任医师
说实话,卡马西平等药物对三叉神经痛还有一定效果,但对面肌痉挛效果较差。维生素B12、弥可保等神经营养药物也没有特别的疗效,如果面肌抽搐对你的生活影响巨大的话,我还是建议你接收微血管减压术。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起初怕光,怕风,最近一星期,抬眼无力,影响视觉 .&&疑似眼睑惊挛,干眼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需要就诊?就诊前做哪些准备?
病情描述:眼睛怕光,见光睁不开眼。说话,吃饭时眼晴眨动频繁,眼球易累,走路时视觉出现模糊,躺下好些
疾病名称:教授您好!我是东北的患者,从网上慕名找到您。面肌痉挛,右眼总跳,同时嘴也跟着一起向右抽动。已有十年了&&
希望得到的帮助:1.症状是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加剧。2.我是哈尔滨的,去准备去上海慕名找 教授面诊,去之...
病情描述:发病在2015年,当时在省中医院,针灸,电击,一直也没什么效果,当时也没这么明显。现在右眼眨的比较频繁,同时嘴也跟着向右抽动,眼睛感觉小了,好像睁不开似的。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梁建涛大夫的信息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听神经瘤术后面瘫、舌咽神经痛、垂体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颈...
梁建涛,男,副主任医师,山西介休人,神经外科博士,师从国际国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凌锋教授。擅长三叉神经...
梁建涛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神经外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长海医院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金海大夫本人发表
能否在你们医院治疗好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所就诊医院科室:
当地中小医院
检查资料:
&副主任医师
您好,根据症状判断,初步判断是面肌痉挛!
状态:就诊前
怎样治疗,是要吃药吗?
&副主任医师
建议先神经内科看看!
状态:就诊前
我在当地医院看过吃了十五付中药不起作用,这几天又扎针也没作用,王医生你说该吃什么药
状态:就诊前
忙了吗王医生?
&副主任医师
药物没什么可以吃的!
副主任医师
王金海大夫通知出停诊:各位患者朋友,由于五月份给学生上课,上课时间与门诊时间冲突,故而周二上午门诊停诊,周四下午门诊照常出诊!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太阳穴疼,血管跳动疼 头晕晕的&&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孕期里头就晕晕的昏昏的,太阳穴疼 血管有时跳动疼,尤其烦躁时更明显 去年3月份做过ct 磁共振,做的多普勒是血管痉挛,因为怀孕不敢吃药,产后几天里还是有点头晕 而且左边太阳穴疼
疾病名称:没查出病因&&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是否需要就诊?就诊前做哪些准备?,我在网上挂粟大夫的号...
病情描述:从2010年春节前夕,总感觉感冒没好,吃药轻了药停了就重,再后来就呕吐。去运城市中心医院就珍,大夫开了三天括血管的药,后来我又在镇上医院又输了五天的甘露纯等阔血管药,输的我头发胀难受睡...
疾病名称:你好在省立医院东院住院可以找你咨询病情吗&&
希望得到的帮助:想确诊什么病因
病情描述:左面部麻木肿,头晕,住院20多天了还不好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王金海大夫的信息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脑梗死,脑梗死后遗症,眩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症等消化...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王金海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中医科可通话专家
北大人民医院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门县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汕大第二附属医院
常州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高安亮大夫本人发表
我眼睛下面不停的跳,怎么办
状态:就诊前
&&& 你好,请问你的眼皮跳是单侧还是双侧?
&如果是单侧跳,多半是面肌痉挛,&& 双侧跳就要看门诊了
&&&面积痉挛是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
&& 病因有很多,需要做头部的MRI检查,排除肿瘤的可能后,主要就是血管的压迫,
&&&治疗方法很多,药物,一般效果不好。通常是肌肉松弛的,或者镇静药物,药物有效期一般是半年。
&&&&&&&&&&&&&& 针灸治疗,建议不要做了, 没有用的!
&&&&&&&&&&&&&& 手术治疗,主要是把病因去除,把血管的压迫解除,这个需要开颅手术。
手术效果可以有90%。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起初怕光,怕风,最近一星期,抬眼无力,影响视觉 .&&疑似眼睑惊挛,干眼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需要就诊?就诊前做哪些准备?
病情描述:眼睛怕光,见光睁不开眼。说话,吃饭时眼晴眨动频繁,眼球易累,走路时视觉出现模糊,躺下好些
疾病名称:教授您好!我是东北的患者,从网上慕名找到您。面肌痉挛,右眼总跳,同时嘴也跟着一起向右抽动。已有十年了&&
希望得到的帮助:1.症状是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加剧。2.我是哈尔滨的,去准备去上海慕名找 教授面诊,去之...
病情描述:发病在2015年,当时在省中医院,针灸,电击,一直也没什么效果,当时也没这么明显。现在右眼眨的比较频繁,同时嘴也跟着向右抽动,眼睛感觉小了,好像睁不开似的。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高安亮大夫的信息
脑积水,颅骨修补,癫痫的诊断以及治疗,特别是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手术治疗,面肌痉挛以及三叉神经痛的...
高安亮,男,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200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师从著名功能性神...
神经外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长海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蔡岩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眼科问答(转载)
眼科问答发表者:&4103人已访问&1.人眼由哪些组织器官构成?人眼由眼球、眼肌、眼眶等组织器官构成,如图1:&&&&&&&&&&&&&&&&&&&&&&&&&&&& 图1&&&&&& 眼球的前端是透明的角膜,后段由坚韧的巩膜组织构成。角膜后是房水、虹膜、晶体、玻璃体。巩膜内层有脉络膜视网膜.如图1、2:&&&&&&&&&&&&&&&&&&&&&&&&&&&&& 图2眼肌有6对,分别是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和下直肌。如图3:&&&&&&&&& &&&&&&&&&&&&&图3眼眶是一个外向22.5°的锥形,眼球的位置。如图3、4:&&&&&&&&&&&&&&&&&&&&&&&&&& 图42.人眼的光学系统由哪些组织构成?角膜、房水、晶体、玻璃体都是透明的组织,就像一组透镜组成的组合透镜。如图5:图53.人眼是怎样成像的?远处的光线相对人眼都是平行的,当远处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都能汇聚在视网膜上时(如图6),视网膜上就形成了这个物体的像。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仰望星空,漫天星斗,发出的光线都该是平行光线。当每一束平行光线都汇聚在视网膜上时,眼底就形成了满天星斗的倒影。图64.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当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地成像之后,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在视中枢形成一个虚拟空间,这个虚拟空间反映了外界真实的物体。这就是视觉的形成过程。5.双眼是怎样看到一起的?需要什么条件?双眼成像的电信号进入视中枢之后,经过中枢系统的加工,将两个存在细微差别的像同时展现,将两个像融为一体,再将不同角度拍摄的微小差别处理成与自然界相当的空间来。要求双眼成像的清晰程度基本一致,大小、位置基本相当。6.什么是眼表?上下睑缘间的粘膜、上皮、衬里及其腺体统称为眼表。7.眼表包括哪些组织结构?泪膜、结膜上皮、角膜上皮;睑腺、主、副泪腺及睑缘。6.眼表异常包括哪些内容?眼表异常包括眼表不稳定和眼表疾病。9.什么是眼表不稳定?眼表不稳定包括:泪液分泌量减少泪液成份改变&&& 脂质减少导致过度蒸发&&& 粘液减少导致泪液破膜时间(BUT)缩短眼睑运动改变如瞬目减少或不完全瞬目增加眼睑结构异常如兔眼、睑内外翻等角、结膜上皮不完整等等。10.眼表疾病包括哪些?眼表疾病包括干眼病(狭义)和角结膜浅层疾病、眼表泪液疾病(广义)。11.什么是泪膜?泪膜有多厚?由什么构成?怎么来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泪膜是涂布在眼表的泪液层。泪膜的厚度约35-45μm。由脂质层、构成。脂质层由睑腺分泌功能是抗蒸发。水样层由主副泪腺分泌是泪液的主要成分有湿润传氧和清除功能。粘液蛋白层由杯状细胞和角结膜上皮细胞分泌,主要起粘滞和平衡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泪液膜如图7:&&&&&&&&&&&&&&&&&&&&&&&&&&& 图7泪膜的功能包括了构成亲水界面、湿润和滑润眼表、抗菌作用(机械冲刷、抗菌成份)、营养修复作用和光学作用。12.什么是近视?在睫状肌松弛状态下,一束平行光汇聚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异常。如图8(图片来源)&&&&&&&&& 图8由于近处的发散光可以汇聚在视网膜上,所以看近可以是清晰的;看远时视网膜上没有清晰的成像,所有看远不清晰。13.近视眼分哪些类型?按病理分:单纯性近视;病理性近视。按程度分:低度近视&&& <-3.00Ds;中度近视&&& -3.00Ds ~6.00Ds;高度近视&&& >-6.00Ds。按屈光性质分:轴性近视;曲率性近视;混合性近视。按发病年龄分:早发性近视;迟发性近视。14.近视眼是怎么来的?诱因有那些?举一个有名的实验,有人将猴子分成三组,第一组让它们生活在野生动物园,第二组让它们生活在动物实验室,他们动物实验室的大小与我们的教室差不多,第三组则把它们养在小笼子。结果发现第一组的猴子完全没有近视,第二组的猴子少部分有轻度近视,第三组的猴子则全部得到高度近视。这个简单的实验可以让我们了解到,狭小的生活环境是会导致近视的。当然,这样的实验重复起来费用太高,无法作为动物模型使用。实验室主要运用以下四个方面实验模型。实验动物选用刚出壳的小鸡,因为小鸡的视觉发育与人类有着相似的过程,人类在0-12岁之间完成的视觉发育过程,小鸡可以在3个月内完成。这些动物实验摸型,可以对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的诱因提供一些证据。①遮盖实验将刚出壳的小鸡一眼缝合,正常喂养,3个月后检影验光,可发现大部分小鸡被遮盖眼的屈光状态已经出现了近视。这一现象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中也可以看到。保持儿童视觉形成过程中的良好的注视环境,也是预防近视的必要措施。②去焦点实验给刚出壳的小鸡双眼各缝上不同度数的隐形眼镜,3个月后小鸡双眼的屈光状态与所缝隐形眼镜的读数呈正相关改变。这一实验也可以解释那些戴镜不合适诱发近视加深的的现象。由于部分验光设施及方法不够完善所产生的验光结果大部分偏大,这些偏大的验光结果极有可能产生去焦点效应。准确的配镜,可以预防近视的进一步发展。③环境限制实验将刚出壳的小鸡放在一个视距不足30cm的环境中生长,3个月后验光,将会发现近视眼的机会显著增多。城镇儿童近视眼发病率高于农村儿童也可以用这一实验作解释。给儿童一个良好的视力发育环境,将会减少近视的发生。④调节紊乱实验将刚出壳的小鸡放在一个垂直方向的细条纹环境中,再让这些条纹以水平方向震动,不让这些小鸡很容易地看清。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小鸡,大部分出现近视。在儿童的视觉发育期,可能遇到许多这样的情况,象长时间在摇动中注视、走路或乘车时看书等等。还有一种情况也属于调节紊乱,散光是由于两个方向上屈光力不一致造成的,这种不一致也可以造成调节紊乱,如果散光长期得不到矫正或在戴镜时为了验配方便,用球镜替代了柱镜,这些情况都可以加速近视发展。如能避免调节紊乱的出现也可以减缓近视的进程。除了这四个实验所证实的诸多因素之外还有,还有许多原因可能使近视进行性加重。如:遗传因素,有一种病理性近视,与遗传因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基因的调动或正视化过程的调节都与遗传有关。有些遗传性近视可能是基因突变造成,有些可能是几代人的积累造成。基因突变与用眼关系不是很大,这种突变的基因可以随着染色体遗传给下一代,一般没有预防和控制的办法。另一种是人类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适应环境的产物,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近距离用眼的机会越来越多,每一代人都在选择适合环境的屈光状态,正视化过程的终点就是近视眼。还有药物诱发的近视、性近视、睫状肌痉挛诱发的急进性近视、特发性下睑倒睫、高眼压等等都会通过各种途径诱发或加重近视。15什么是眼的调节?人眼是怎样完成调节功能的?&眼睛随着注视点的远近而变化自身屈光度的过程,就叫调节。人眼的调节是一项发生发展较晚的生理过程,大约在3岁以后才较为完善。调节肌的作用与其他肌肉的作用有所不同,它的收缩不能使其主要功能方向上所牵拉的悬韧带紧张,反而使其松弛。这时候晶体凭借着它自身的张力回缩使其屈光力增加,这种状态适合于看近。当睫状肌放松时由于肌肉的回弹力,使悬韧带张力增加,晶体受牵拉变得扁平,屈光力减弱,这种状态适合于看远。一个正常儿童的眼睛,可以产生大约14D的调节。这样大的调节范围,是任何一个自动调焦的照相机都难以实现的。调节功能的主要方向是增加屈光力,让人眼看清近处的目标。临床上我们有时可以看到外伤或病理性晶体半脱位时,部分悬韧带断裂,晶体受到的牵拉减小,晶体表面屈率增加,眼的屈光力明显增强,相当于睫状肌收缩,放松了悬韧带。这时,很容易清看近处,但看远就不容易了。调节功能还有一部分可以使晶体屈光力减小,被称为负相对调节。这部分调节能力占调节量的比例很小,能否通过锻炼加强,还有待研究。16.近视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近视眼在看书写字时,感觉与正常人没有差异。只有在看远时不太清楚。即使剩下0.2的视力,坐在教室前3排也不会影响看黑板。这样就不会引起家长的重视。等到视力继续下降,近视度已经年年增加,甚至朝着进行性近视的方向发展了。17.怎样早期发现近视眼?为什么一定要早期发现?有人作过这样的统计,将1000个正常视力的人屈光状态画了个曲线,如图9:&&&&&&&&&&&&&&&&&&&&&&&&&&& 图9由此看来,10岁以前还有远视+3.00Ds的远视,这辈子都可能是好眼睛。如果在儿童期就建立个视光档案,早期发现近视眼的迹象,将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是,许多人不会认为今天的好视力,意味着明天可能会有问题。孩子这时候一般不会主动告诉家长,需要家长的细心观察才可以发现。通常,孩子的远视度数快要消失,随时可能进入近视状态时,是会有许多表现的。有些高年级的小学生或中学生,看书时间一长,字迹就会重叠串行,抬头再看面前的物体,有若即若离、浮动不稳的感觉。有些人在望远久后再将视力移向近处物体,或望近久后再移向远处物体,眼前会出现短暂的模糊不清现象。这些都是眼睛睫状肌调节失灵表现,是由眼疲劳所致。另外,有的少年儿童会反复发生霰粒肿、麦粒肿或睑缘炎。这些儿童视力虽然可达到1.0以上,其实已经开始有了近视的征兆。在发生眼疲劳的同时,许多人还伴有眼睛灼热、发痒、干涩、胀痈,重者疼痛向眼眶深部扩散,甚至引起偏头痛,亦可引起枕部、颈项肩背部的酸痛,这是由于眼部的感觉神经发生疲劳性知觉过敏所致。 原来成绩好的孩子对学习会产生厌烦情绪,听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反应也有些迟钝,脾气变得急躁,对喜爱的东西也缺乏兴趣,学习成绩下降。晚上睡眠时多梦、多汗,身体容易倦怠,且有眩晕、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变化也是即将发生近视的信息。以上症状也称之为“近视前驱综合征”。从中可见近视前首先出现的并非视力下降,而是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近视眼也并不单单是眼睛的问题。而是与全身变化息息相关。专家统计:近视眼发生的前兆症状,40%先表现在敏感的三叉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如果能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及时发现,加以注意推迟近视出现还是能够实现的。不要等到已经出现视力异常再作处理。即使视力已经有异常,也很少有人能够及时发现,很少有孩子因为看不清而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实践证实,视网膜成像不清晰是诱发近视继续加深的因素之一,视力在0.6一下,近视会有更快的发展。一旦孩子视力下降就该及时处理,让孩子在这种条件下用眼,时间越长近视越重。因此,对孩子的视力异常一定要强调尽早发现。18.怎样尽早发现儿童视力异常?&&&&&&&&&&&&&&&&&&用转动轮鼓条栅观察眼震的办法,可以看到,17个月的儿童,就可能达到相当于1.0的视力。一般3~5岁的儿童,大部分视力能够达到1.0。到了4岁,就可以用标准视力表检查孩子的视力。把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让孩子站在规定距离处,用挡眼器遮住一只眼睛,进行单眼的检查。双眼的视力如果分别达到1.0,就属于正常。一般来说,2~3岁的幼儿,视力能够达到成年人的一半。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视力观察得不够细致,认为只要孩子对送过来的物品有反应,就说明视力没问题。实际上,由于父母的忽略,使得有些孩子的先天性和遗传性眼疾未能及早发现,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期限,有的患儿甚至一生都不能恢复。怎样尽早发现孩子的视力异常呢?对于婴幼儿来说,进行视力检查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无法使用标准视力表检测其视力。但是如果父母细心,就可以从孩子平时的表现中捕捉到问题。比如,当发现孩子总是眯着眼睛看东西,或者看一个东西的时候,两只眼睛不在同一平行的位置上,让孩子观看一些小动物的图案(有些地方有形象视力表),或者用手遮挡住孩子的一只眼睛,观察孩子是否还能继续正常玩耍等等。如果孩子出现拒绝家长的遮挡一类的反应,就应考虑其未被遮挡的眼睛是否视力不佳。初生婴儿的视力水平很低,出生后1~2周,视力才会逐渐提高,喜欢柔和散射的光线,讨厌强烈的光线直接照射;2个月左右,婴儿喝奶时能随着妈妈的面部活动而转动眼睛(有些婴儿更早);4个月时,视力相当于0.02~0.05,看到色彩鲜艳的物品,能表现出兴奋的样子(医学上称为“视动性反应”,指正常的哺乳婴儿对出现在眼前的视觉刺激所做出的双目注视的反应)。如果孩子年龄正处在上述阶段,而并未出现上述应有的反应,应该想到可能是视力出了问题。8个月的婴儿,双眼已经能够固定注视一个物体;到了1岁左右,幼儿对较远、较小的东西都能产生兴趣。此时可用彩色物品来检查婴幼儿的视力,父母用颜色好看的玩具逗引幼儿,逗的时候认真观察幼儿的双眼反应,能否追踪玩具移动,能否准确捕捉目标。检查完双眼之后,最好能再分别检查孩子的单侧眼。最常用的办法是遮住一眼,仔细观察孩子的反应,看看分别遮盖两眼的反应是不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就有可能放弃一侧视力。一旦发现孩子的眼睛有问题,应及时就诊。19.哪些儿童易患近视眼?&&&&&&&&&&&&&&&&&&&&&&&(1)睡觉时间少的孩子易患近视眼。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加速期,特别是7~14岁时,如果孩子睡眠时间减少,或人为剥夺睡眠时间(功课负担过重),会引起部分儿童发生近视眼。(2)低出生体重的孩子易患近视眼。凡出生时体重小于2500克的小儿,其在青春期前容易发生近视眼。这主要由于低出生体重儿童的先天发育不良,后天遇到不良因素导致眼轴发育过长所致。(3)早产儿童易发生近视眼。早产2周或2周以上的小儿,其在儿童期常发生近视眼。这些儿童发生近视眼的机理,与低出生体重儿童发生近视眼的机理是一样的。(4)父母为近视眼,其子女易患近视眼。近视的遗传程度随度数的加深而增加。一般来说,300度以下的近视与遗传关系不大:300~600度的近视与遗传关系密切;600度以上的近视几乎都与遗传有关。20.近视眼是病吗?近视眼是一种与人类文明同步的现象,是人类适应自然的表现,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低度近视不一定是坏事,到了老年,摘镜看近会比到处找老花镜更方便一些。如果这些低度近视是稳定的,戴一副眼镜也无大碍,当然不能算是疾病,也就没必要作治疗了。但随着近视眼度数不断增加,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出现,不仅会影响矫正视力,甚至会造成眼球萎缩,这就成了疾病,不仅需要治疗,更需要提早预防。21.近视眼会引起哪些并发症?玻璃体液化、混浊、后脱离;黄斑出血、渗出、Fuchs斑、新生血管(CNV);视乳头旁脉络膜缺损(半月裂);视网膜变性、萎缩、裂孔;孔原性视网膜脱离;眼轴过长、后巩膜葡萄肿;病理性近视伴发青光眼;牵引性黄斑部视网膜劈裂;无裂孔性中心凹视网膜浅脱离;视乳头旁视网膜脱离;血管性视网膜微摺等等。22什么是近视眼病?近视眼病有哪些危害?如果近视眼发生在眼球发育完善(12岁)之前,或者在青少年时期曾经出现过近视持续过快的发展(一般每年发展超过1.00D,连续3年),还有一些先天因素,则有可能发生许多并发症。存在许多严重并发症的近视眼,则被称作近视眼病。轻的可以造成眼前黑影、视物变形、视野受损等,重的则可能出现严重的视力损害,更有甚者则可能造成完全失明。23.近视眼可以预防吗?怎样预防近视眼?有个有趣的现象,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在上个世纪初极少看到近视眼,而在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近视眼的发病率已经明显地高于其他的美洲地区。这就不难看出,近视眼的发病与学习(尤其是过早的用眼)有明显的关系,与环境因素也不无关系。还有一些事例,如:澳大利亚医生发现在新加坡生活的印度人有70%患有近视,而在印度生活的印度人近视率只有10%。又如,经常研读宗教书籍的以色列青少年的近视率达到80%,而就读于国立学校的以色列少年因为阅读这些宗教书籍的时间相对要少得多,他们中患近视的人只有30%。这些数据表明,近视和遗传并无太大关系。如果孩子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用计算机或者看电视上,则更容易患上近视。其实,人的眼睛,自出生后到12岁,完成了一个正视化的过程。刚出生的婴儿多为远视眼,在4-6岁之间远视可能最高,12岁时逐渐地发展到正视眼。在这期间的变化可能超过300度,也就是说一个4-6岁的儿童有300度远视,才可能是个正常眼睛。如果在学龄前过早的近距离用眼,6岁之前就没有了远视,到了12岁肯定是个近视眼,到了这个时候再去治疗或预防已经失去了机会。所以说近视眼的预防应该从幼儿作起,在儿童的视觉发育期,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用眼环境,多作些户外活动,少一些过早的期望。待到视力发育基本稳定后(6-8岁)再去有序的智力开发。这种早期预防是最基本的,也是预防近视最为关键的一步。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受着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针对不同的诱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只要能够找到诱发近视眼的诱因,预防是完全可以作到的。(1)针对成因:遗传因素,优生优育。环境因素,户外活动。调节因素,减少近用眼或在近用眼时戴近用镜照明因素,孩子出生后就应该控制照明时间;尽量避免在过强或过暗的换镜下阅读。成像因素,尽早矫正屈光不正;必要时戴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矫治不当,睫状肌麻痹验光,区别真假近视,避免过矫戴镜。社会因素,减轻学生压力,合理调整学习时间。(2)光学干预:干预发育曲线:尽早发现屈光度偏离正常曲线,通过离焦适应,尽早干预。但在干预时应注意避免诱发眼位异常。干预隐斜视:发现内隐斜,可通过减少调节性集合的办法,戴凸透镜;发现外隐斜可通过调节集合训练解决。干预调节:调节痉挛可导致近视,戴凸透镜看近,用以减少调节。但需要注意可能诱发外隐斜。干预成像:任何原因导致的视网膜成像不清晰都可能是近视发生发展的诱因。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质量最好。对一些考虑可能有这方面原因的可以选择RGP。(3)社会干预:干预学龄前教育:4岁之前禁止持续近用眼。干预学校教育:每次看书写字时间不能超过40分钟,6岁前每天近用眼时间累计不能超过1.5小时,9岁之前每天近用眼时间累计不能超过3小时,9岁之后每天近用眼时间累计不能超过6小时。干预家庭教育:减少学生负担,避免增加课外学习时间,鼓励户外活动。普及科普知识: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盲目轻信,丧失有效控制的机会。提高认知程度:认识近视,了解近视。防止伪科学的蔓延:人的个体差异很大,一个方法解决了一个问题,不一定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一个成功的案例让所有人都去沿用,尤其是夸大效果的宣传,只能耽误机会,有些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4)针对形觉剥夺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先天性疾患,如:白内障、上睑下垂、睑内翻倒睫等。注意控制感染性疾病,如:结膜炎造成的长期分泌物、角膜炎导致的角膜等。(5)推荐几种有效的控制方法RGP及角膜矫形;调节集合训练;周边视力调整;阅读附加镜。24.近视眼的预防措施中哪种方法最可靠?针对近视眼的诱发因素,可以设计出许多防治方法。但这些方法选择使用因人而异。幼儿时期可以多作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注视。即使有些遗传因素存在,也可以不让他早期表达出来。近视眼发生的初期,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减少调节,延缓发展。最初的近视可能表现为不稳定视力。长时间近距离工作之后抬头看远时不能马上看清晰,需要一个调整的时间,这一时间随着远近注视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逐步过度到无法调节过来,这一过程一般只有3个月左右。近视眼在这段时间内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缓解,如能抓住这一机会,延缓近视的进程还是可以实现的。这些近视有时在睫状肌麻痹验光时还可能是个正视或远视眼,临床上将这种正视眼或远视眼表现出来的近视状态称为假性近视。其实假性近视在一次彻底的睫状肌麻痹后就能消除,也可以讲治愈了假性近视。但近视的进程还没有终止,随时都可以再出现。长期使用这些睫状肌麻痹药物是否能够一直控制下去呢?实践中获得的收益并非想像当中的理想。前苏联曾有报道,长期运用睫状肌麻痹药物,高度近视发病率上升。让人们在运用这类药物时药心理上产生了顾虑,考虑可能与升高眼压有关。近年来,国内学者合成了一种高选择性M1 受体阻滞剂,在不产生散瞳作用的情况下麻痹睫状肌,同时作用于视网膜及巩膜,试验获得了理想的效果,但距实际应用还有一些距离。我们所看到的那些治疗设备,大多数源于一种被称作调节集合训练的原理。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的一位眼科学家曾作过这样一个大样本的对比,5万人与5万人对照观察了5年时间。结果,第一项统计很令人失望,近视眼的发病率没有多大统计学意义。但第二项统计却令人震惊,这一训练坚持了5年与没有这项训练的对照组相比,高度近视的发病率相差10多倍。这一训练其实非常简单。只需每天将注视点由远至近,再由近至远,来回移动累计约40分钟。近处注视约30cm,远处注视时要求找到能够清晰辨认的远处目标,多远少近。这种方法简单易学,操作方便,对近视眼的控制作用明显,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控制近视的好方法。目前市售的各种治疗仪器、设备很少注重双眼的协调运动,更无法做到真实的远距离注视。接受治疗的眼睛始终有一种脱不开仪器深度的近距离感。所以获得并保持3个月以上持续疗效的病例几乎找不到。另外,口服药物(中成药)在提高视力,改善眼内环境,减少近视眼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作用,但需要长期使用,机理尚不明确。预防是个长期过程,用长期用药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值不值得也有待商榷。总之,这些预防措施中,没有一种方法对所有的近视都能起作用。只有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才可能对近视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25.近视眼的不断发展有办法控制吗?12岁前后,最好还有﹢1.00D左右的远视,长大后很少出现近视。但由于父母的遗传(如细长睑裂、内眦赘皮、散光)、围产期的影响(出生后眼部感染、过亮过暗的环境等)、过早的持续用眼、照明时间延长、隐性斜视、倒睫、屈光间质混浊、刘海的遮挡、不正确的戴镜等等原因,有些孩子过早的出现了近视。在这些因素的持续影响之下,近视眼还会不断加深。这种逐渐加深的速度,如果超过每年1.00D,第二年还可能会出现。如果连续3年都是这样发展,则很难控制。到了20多岁,有些近视度还在发展。如果我们能在较小的年龄发现这些异常的存在,及时处理、加强训练、配戴一副合适的眼镜,就可能减少每年的发展的度数。如果让近视度数的发展速度不超过每年1.00D,绝大部分都可能在16~17岁之间停下来。这类缓慢增长的近视,在稳定之后几乎没有并发症出现(这部分近视也称早发行近视)。还有一部分近视是在12岁以后出现,随时都可能停止发展。如果在十六、七岁之前停止发展,几乎不会有任何并发症发生(也称属于早发性近视)。另有一类近视,无论是哪一个年龄段出现,到了该停下来的时候(生长发育结束,以停止身高增长为准)还没有停下来,或者到了成年后才发生,则称为迟发性近视。近视度发展不停、或停止后再次出现近视度增加、还有成年近视(主要是过度近用眼时的持续调节引起),绝大部分都曾经出现过持续较快的发展(每年发展超过1.00D,连续3年或一年内近视度增加超过2.00D)。近视眼病也多在此列。正确地配戴一副合格眼镜也有利于近视眼的控制。当远视力低于0.6时,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不清晰,远注视时睫状肌已无法放松,长时间只能看清近处而看不清远处,与处在一个视近的环境中无异,近视发展也就理所当然了。但当戴镜看近时增加了调节,调节又是加重近视的因素之一。那么怎样戴镜才可以既能看远时放松调节,又不至于在看近时加重调节呢?许多学者主张-3.00D(近视300度)以下的近视,散光不重时可以摘掉眼镜看近,戴上眼镜看远。当近视超过-3.00D时,过近的注视产生的双眼汇聚,容易加重调节;有较大散光存在时,无论视远视近都可能需要调节,在这两种情况下眼镜就需要长期佩戴。这里要纠正一个错误的导向,有些医生给患者交代,用眼时戴镜,不用时就不要戴了。这在原则上也没有错误,但多数患者理解为上课戴,下课不戴。这就可能会在看近时加重调节,看远时得不到放松,必须纠正这种说法造成的误区。其实,上课只是看黑板需要,大部分时间看书写字,低度数眼镜则不需要戴镜看书写字;而下课后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外,室外看远时,最需要戴镜看清来放松调节。主动降低近视度数阅读,或用渐进光镜控制儿童近视发展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控制效果,但很微弱;而且对大部分进展中的近视作用不是很明显,仅对存在隐内斜的患者起到了控制作用显著。26.&影响持续调节的因素有哪些?用什么方法减少持续调节?&影响持续调节的因素有两种。一是睫状肌痉挛。长时间持续的近用眼,在睫状肌紧张不能得到放松时,人眼可能表现为一种暂时的近视状态(假近视)。如果能够自然缓解,则不会对屈光状态造成影响。如果这种现象长期持续下去(超过3个月),就会变成真近视。对于睫状肌痉挛,睫状肌麻痹药物就可以缓解。许多散瞳后视力提高的例子正是因为放松了调节。当然,在没有痉挛或已经成了真近视的情况下,用药物缓解调节就不一定能够提高视力了。也有些放假后户外活动,让视力刚刚下降的孩子得到了恢复,这也是缓解了睫状肌痉挛的作用。当视力下降到一定程度(视力低于0.6),户外活动就可能不再有效了。如果散瞳后还不能提高视力,戴镜矫正,看清远处,才有可能放松睫状肌。叠加在真近视基础上的睫状肌痉挛,也是近视进一步加深的途径之一。二是注视方向改变。注视方向改变对持续调节的影响就要复杂一些,向下注视时,可能产生三种效应:(1)下方眼睑的作用。下方眼睑如果触及角膜的光学区,对角膜的压力可以产生一个下方曲率高于上方曲率的光学效果,这是一种像差。人眼总希望看得清楚一些,但总也不能看清,无意中过度地使用了调节。(2)视轴偏离的作用。过量地向下注视可能使视轴偏离光学轴而产生另一种像差——慧差。这些像差出现后,均无法通过调节产生视网膜上清晰的成像,长此以往,加重调节,促进了近视发展。(3)下直肌的集合作用。下方注视时下直肌的内收作用可加重隐内斜,对于存在隐内斜的近视,则有可能产生双眼中枢性模糊像,可能诱发调节冲动的产生。通过以上分析,改变眼球下转,似乎可以缓解调节。在持续近距离用眼时,用一个凸透镜加一个底向朝下的三棱镜,附加在常用的眼镜上,看书写字时加上,平时只戴一副矫正屈光的普通眼镜看远,这就是阅读附加镜。为了方便,将这副附加的镜片做成半幅夹片形式,上课时加上,看近时用下半,看远时用上半,下课后拿掉。这样,不仅减少了调节,同时也避免了诱发调节加重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近视眼在看书学习后,有一个清晰的远注视条件;也不用担心长期戴渐变镜加重散光;更不用担心因为长时间改变水平方向的眼球运动而离不了辅助的棱镜;在近视度相对稳定时,随时放弃,也不会出现反跳。在附加镜的验配中,同时需要考虑到水平隐斜视(远、近),垂直隐斜视等参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调整,才能确保完美的控制效果。27.有没有专门治疗近视眼病的药物?真正对近视眼能够起到治疗作用的药物到现在还没有看到。正在研究中的药物,如哌伦西平,据说有控制眼球拉长的作用。到目前还没有看到在给药途径上新的突破,因为要在玻璃体腔内注射才有作用。我们期盼着一种能够通过滴眼或口服就能起到作用的药物出现,但一直没有看到这一研究的进展。传统的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许多配方或手法都可能提高视力。这一点也可以用于近视眼病的防控,因为我们在临床上看到:许多近视眼的视力在0.6以上,其屈光度变化的速度很慢。一旦低于0.6起变化的速度明显加快。所以,规定患者矫正视力低于0.6就必须换眼镜。这种水涨船高的换镜,也可能使近视度越来越深。那么,当我们发现患者矫正视力低于1.0时,用一些药物或手法让他提高一些视力,一直保持在0.6以上,不也是一种延长换镜时间的办法吗?有人可能觉着长期用药来延缓那点发展,是不是有些不值。如果这个患者已经有一次每年近视度发展超过1.00D的表现,站在能不能控制发展,减少并发症的角度上讲,不但值,而且是必需的。还有些中成药对近视眼的并发症,如玻璃体混浊有控制作用,可以作为近视眼治疗的辅助用药。28.为什么戴近视眼镜能矫正近视?从近视眼的光学光学模型可以看到,近视眼在调节完全放松的条件下,将一束平行光汇聚在视网膜之前。如图10(图片来源)。近视镜是一个中央凹下的球镜,也称凹透镜。它能让一束平行光发散。眼球的屈光系统再将这一发散光汇聚时,凹透镜的发散作用起了减少汇聚的作用。因此,将本来汇聚到视网膜前的状态改变得可以汇聚在视网膜上,从而使视网膜上获得了清晰的成像。&&&&&&&&&&&&&&&&&& 图1029.什么是远视?怎样分类?在调节放松的条件下,一束平行光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折射后,汇聚在视网膜之后。如图11:&&&&&&&&&&&&&&&& 图11远视眼的分类按屈光度分:低度远视  <3.00Ds中度远视  3.00Ds~6.00Ds高度远视  >6.00Ds按性质分:轴性远视 &眼轴短曲率性远视 屈光力减小混合性远视 眼轴短加屈光力减小无晶体眼及晶体脱位造成的远视状态30导致远视眼的原因是什么?远视眼是怎么形成的?大部分远视眼的形成与发育过程有关,刚出生的婴儿,绝大部分是远视。由于眼球小、眼轴短,为了给发育过程留一些空间,只有远视眼才可能发育成正常状态。这个发育过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在参与。一是角膜曲率在变化,眼球越大角膜越平,屈光度在减小,这是一个增加远视的过程。二是晶体在变平,也是个增加远视的过程。三是眼轴在增长,这是一个增加近视的过程。如果这三个因素的变化不协调,哪个因素占了上风,那个方面的表现就会突出一些。如果眼轴变化的速度过慢,眼球长小了,晶体变化或角膜曲率变化较快,屈光力也减小了,这时候,一束平行光在没有调节的情况下,只能汇聚在视网膜之后,这就是远视。6岁前的孩子,远视在+3.00Ds~4.00Ds之间,都可能是正常的。如果没有斜视参与,一般不会影响视力。相反,如果没有在这个范围内,则有可能制造一系列麻烦。12岁还能有+1.00左右的远视,得近视的机会则会少得多。还有一种因为晶体摘除或晶体脱位导致的屈光力大幅度减低,也会出现高度远视状态。&31.远视会有哪些临床表现?首先是视力的表现。如果调节力够用,远视眼在看远时、看近时都可能是看清的,有些甚至是超常视力。如果调节力不够,看远、看近都可能不清晰,如果调节力只够看远,就可能出现看远时清晰,看近时不清晰。其次是疲劳症状。如果一睁开眼就需要调节,加上看近时需要更多的调节,疲劳症状会随时出现。随着调节能力的下降或远视度数增加,疲劳症状会随之增加。三是并发症。由于过分依赖调节、眼球小、视疲劳等因素,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32.远视眼相关的病变有哪些?怎么来的?远视眼引起的相关病变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节引起的并发症。包括调节性内斜、弱视、睫状肌增厚引起的房角变窄、房水引流不畅所致的高眼压、青光眼等。二是小眼球本身的问题。包括先天性视乳头发育异常、先天性视网膜脉络膜缺损、晶体发育异常、小角膜等。三是疲劳因素引起的并发症。包括睑缘炎、睑腺炎、麦粒肿、霰粒肿、干眼症等等。33.怎样矫正远视眼?什么情况下需要戴镜?什么情况下不需要戴镜?怎么戴?带什么样的眼镜?简单的说,远视眼用凸透镜解决。如图12&&&&&&&&&&&&&&& 图12凸透镜能将一束平行光预先汇聚,这束已经有所汇聚的光,经过远视眼的屈光系统的再次汇聚,将汇聚点提前,就有可能汇聚在视网膜上。儿童时期,本该有些远视。这部分远视如果没有造成内斜视,也没有导致弱视,就没有必要戴镜矫正。即使有些生理性散光,也很正常。但由于远视增加了调节需求,导致的调节性内斜以及内斜视造成的弱视,都需要戴镜治疗。弱视治疗中,戴镜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随着年龄增加,调节力减弱,有些远视眼会出现疲劳症状及频繁揉眼导致的睑缘炎、睑腺炎等,即使有个好视力,也需要戴镜矫正。对于成年远视,如果能够接受眼镜,无论是哪种情况引起的,有没有明显的症状,都建议长期戴镜。因为长期持续的调节,会使睫状肌异常发达。人的肌肉发达不是坏事,但睫状肌在眼球内会占了其他有用的空间,导致房水引流不畅,逐步增高眼压,会使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眼镜不仅能够解除视疲劳,还能够防止青光眼,戴镜与不戴镜差异会很大。34.什么是散光?它有哪些类型?在调节放松的条件下,眼的屈光系统将一束平行光不能完全汇聚在视网膜上,每个方向上的屈光度都不一致,或每个点上的屈光度都不一致时称为散光。根据散光的规则程度可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规则散光两个子午线上的屈光力相差最大,多数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大于水平方向上的屈光力。这种由于眼睑压迫造成的状况较为普遍,也是个规律。符合这一规律,也称为循规散光的(或顺规散光)不符合这一规律的一小部分散光就称为逆规散光。还有一类不在垂直向和水平向的散光称为斜轴散光,也属于规则散光,规则散光可以用柱镜矫正。不规则散光除了在每个子午线上找不到规律之外,每条线上不同点的屈光度也有不同。这种散光不能用柱镜矫正,或柱镜不能完全矫正。根据散光的性质可分为:单纯近视散光,只有一个方向上有近视。单纯远视散光,只有一个方向上有远视。复性近视散光,一个方向上近视度深,一个方向上近视度浅。复性远视散光,一个方向上远视度深,一个方向上远视度浅。混和散光,一个方向上有近视,一个方向上有远视。以近视反方向为基础,需要矫正远视散光,以远视方向为基础,需要矫正近视散光。35.散光是怎么形成的?散光的形成机理是怎样的?散光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两方面。一是角膜因素,二是晶体因素。这也是在人眼屈光成分中最大的两个因素。如果角膜表面没长圆,由于上下眼睑的压迫,或倒睫,一个方向上屈光力过大就会形成近视散光。发育过程中一个方向上长得过平,则形成远视散光。晶体位置偏了,或长得不够规整,也会有散光出现。许多不规则散光的形成,与感染、外伤、倒睫以及一些先天性因素有关。当一个接近规则球面的角膜受到外力长期压迫时,这个组织就会在压迫下产生变形,这样的变形,久而久之,这种变形就不会在恢复原状了,这就出现了散光。有些感染、外伤、倒睫等因素使角膜表面产生了永久性损伤,修复后也不能恢复原来规则的表面形状,这种散光多为不规则散光。还有一些先天性因素或基因变异,使角膜基质层的修复能力减弱,弹性下降,即使没有外力的压迫,也会出现角膜中央突起,形成圆锥角膜。当然,在形成圆锥角膜时,不可能规则的突起,绝大部分角膜顶点下移,出现较大的散光。还有一种情况,晶体半脱位或晶体发育异常,导致了不同方向上屈光力不同。36.出现散光后会有哪些症状?散光会有哪些临床表现?&轻度散光的轴位如果是180°方向的近视散光或90°方向的远视散光,都可能是在生理性的,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也不会影响视力。只是在验光时能表现出来,可以不用处理。有些散光尽管度数不高,但有症状,矫正后不仅视力提高,而且许多症状都会明显改善,这种散光就需要矫正。散光的表现有视物不清、视物变形、眼痛、眼胀、头痛、畏光、视疲劳、阅读跳行、矫正视力下降等。如图13:&图1337.散光会出现哪些相关病变?散光,可能因视网膜成像不清或为了获得较清晰的成像,导致一系列继发症状如侧视、眯眼、揉眼、睑缘炎、睑腺炎、弱视等等。许多散光还会影响双眼同时视。38.有散光的眼睛是怎样成像的?怎样矫正?散光的光学成像如图14(图片来自)图14规则散光的眼睛,两个子午线(互相垂直的线)上屈光力不同。如果一个方向上有近视,那么平行光在这个方向上就会汇聚在视网膜之后。如果一个方向上有远视,平行光在这个方向上就会汇聚在视网膜之前。视网膜上就不会形成清晰的成像。图14中,水平方向上有远视,垂直方向上有近视,这是个混合散光。如果水平方向上正好汇聚在视网膜上,只有垂直方向上有近视,这就是单纯近视散光。如果垂直方向上有近视,而水平方向上近视度更大些,这就是复性近视散光。余此类推,还有复性远视散光。这些散光够可以用柱镜矫正。如图15:&&图15&柱镜象一个圆柱上劈下来的一部分,如图16。他能在一个方向上产生折射,而另一个方向上没有折射作用,柱镜与球镜组合就可以解决大部分屈光不正。&&&&&&&&&&&&&&&&&&&&&&&& 图16还有一部分散光是不规则散光,无法用柱镜解决。有一种硬性隐形眼镜,可以通过泪液膜填充解决这些不规则散光。其实人的眼睛几乎不存在绝对的正视,或多或少地都会有些屈光不正,其中包括了近视、远视、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柱镜只能矫正规则散光,而那些不规则散光就可能造成矫正视力下降或视觉质量下降。硬性隐形眼镜可以同时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它是是视觉质量最好的一种眼镜。39.什么是屈光参差?屈光参差有哪些表现?会产生哪些并发症?&双眼的屈光度不用,性质不同称为屈光参差。一般双眼的度数相差不超过2.50D,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初次戴镜,这样的差异已经很难接受了,但逐步适应可以适应到更大的一点的度数。由于框架镜的镜片与角膜顶点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可以造成视网膜上成像大小不同。同样的度数,距离越近成像大小的差异越小;同样的距离,度数差异越大成像大小的差异越大。视网膜上成像大小的差异(直径)超过5%,双眼的成像就很难融合,可能造成一系列问题。轻度屈光参差不会有任何症状,可能会有一个眼睛的视力差些,不戴眼镜可能会出现一个眼睛看远,一个眼睛看近,久而久之,会影响双眼同时视、单眼注视、放弃一侧的视力形成弱视;有些屈光参差只用一个偏近视一点的眼睛看近,这只眼睛的近视度就会不断增长。因此,发现一眼视力下降时,应及时戴镜。戴镜后轻微屈光参差不会影响看远或阅读,也不会有任何不适,即使有些不适,也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去解决。但屈光参差较重时,戴镜就难以适应了。屈光参差较大时,戴镜后双眼成像不等,不能融合。强迫戴镜会出现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除了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一般都不能戴框架镜矫正。40.屈光参差怎样戴镜?戴什么样的眼镜?不能戴镜怎么办?屈光参差就没有办法了吗?办法还是有的。我们先看看为什么不能戴框架镜矫正。当框架镜的镜片距角膜顶点的距离(镜角距)12mm时,戴镜度数相差超过2.5D双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大小(直径)差值就会超过5%(镜角距越大、屈光参差越大,成像大小的差值也会越大),这样的差值被传入视中枢,已经超出了可以融合的最大范围,强迫适应也很难接受。在过去,对大于3.00D的屈光参差,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放弃一侧视力。曾有一种设计,将镜片的弯度作大一些,也可以减少成像大小的差值,但这种眼镜不仅难做,更不好看,也不能完全解决屈光参差,几乎没有人能够接受。如果将镜片距角膜顶点的距离放近一些,成像大小的差值就会减小,戴镜后对屈光参差的耐受就可能增加。将镜片贴到角膜表面,会不会不表现出现成像大小变化呢?原则上讲还会有变化,只是可以耐受的程度要比12mm处大得多,20.00D的屈光参差都可能接受。这样,隐形眼镜就基本上解决了屈光参差的问题。当然,角膜屈光手术较隐形眼镜,会更方便、更安全、更容易接受。现在,许多专家在解决屈光参差问题上,已经大大放宽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年龄限制。41.什么是老视?它与远视的区别在哪儿?老视,俗称老花眼,是由于年龄因素造成的调节能力不足引起的视近困难。戴凸透镜可以帮助调节,看清近处的物体或图像。同样都是戴凸透镜,它与远视眼的区别在哪儿?远视眼是睫状肌放松条件下,一束平行光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汇聚在视网膜之后。通过调节,可以使汇聚点落在视网膜上,不仅能看清远处,调节够用的条件下,还可以看清近处。而老视则可以发生在任何一种屈光状态下,远视、近视、散光的基础上都可以出现老视。42.老视为什么看近会不清楚?老视不戴眼镜会出现哪些问题?无论在哪种屈光状态下,到了一定年龄都会出现调节不够用,不能使近处的发散光汇聚到视网膜上。如果没有屈光不正,看远时当然不用调节。无论哪种年龄状态,都能看清远处。但看近的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退。这是因为人眼中负责调节后增加凸透镜的晶体中含水量减少,弹性变差。负责调节的睫状肌再使劲,晶体的变形能力也不够了。因为这种状态是逐渐出现的,我们只能感觉到看清近处的距离在逐渐拉远,视近不清的范围也在逐渐增大。这是因为43.老视怎么能查出来?怎样矫正?&& 老视检查,最简单的方法是看近。一般用近视力用标准近视力表, 或Jaeger视力表。国际标准视力表,按一分为单位的视角的倒数计量。Jaeger视力表视标从J1~J7(J1最好,J7最差)。视力表置于距眼30cm处,正常近视力为1.0/30cm或J1/30cm。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则可能出现近视力下降。如果远视力正常(含矫正视力),近视力出现异常,则考虑老视。当然,有些远视眼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而通过验光加以区别。矫正老视的方法与矫正远视的方法一样,都是用凸透镜(正球镜)。戴正球镜的量与年龄及原本的屈光状态有关。正视眼只需要一个度数的近用镜,一般自45岁左右开始戴近用镜,起步从+1.00Ds~+1.50Ds开始,每5年增加+0.50Ds,对多+4.00Ds。如果原来就有远视,则需要再加上这些度数。如果有近视,当然需要配一副减去这些度数的近视镜作近用镜,平时还需要戴上原本该带的眼镜看远。除了戴镜能够矫正之外,还有些手术的方法可以矫治老视。如准分子激光手术,将一个眼作成近视用于看近,另一只眼睛看远,或通过Q值调整,改变焦深。在作一只近视眼的同时调整Q值会使双眼的配合更为理想。这一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有些缺陷,会影响双眼同时视,对术后仍需要精细工作的人员不大适用。还有几种手术,如角膜热成型术(CK手术)、巩膜缩短术、飞秒激光环形切开术等,可以对老视有所帮助,正在尝试中,效果均不理想。44.什么是视疲劳?为什么会出现视疲劳?视疲劳的表现有哪些?.怎样解决视疲劳?指用眼工作时出现的一系列主观症状。患者的症状多种多样,它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疲劳综合征。正常情况下,人每次眨眼之后,都能修复一次泪膜,可以保持眼睛湿润和舒服,因此不易产生眼干、疲劳等症状。但如果长期盯着一个目标(如用电脑、看书),持续时间太长,眨眼反射比较少,不能及时修复泪膜,就会导致眼表面干燥,引起视疲劳。其发生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l)屈光因素,如: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等;(2)眼肌因素,如隐斜视、麻痹性斜视等;(3)感染因素如结膜炎、炎、睑缘炎等分泌物增多;(4)配镜因素,如:眼镜度数不合适、瞳距不合适等、戴镜方法不合适等;(5)调节因素,如:长时间近距离阅读、阅读太小的文字、刻字、电脑操作时间过长;(6)全身因素,如:如神经衰弱、身体过劳、癔病或更年期的妇女;(7)环境因素,如:环境适度过小、光照不足或过强,光源分布不均匀或闪烁不定,不稳定等。(8)年龄因素,如:老年人由于调节力下降看近物不清,强迫阅读,也会出现视疲劳;(9)疾病因素,如:青光眼时眼压高、眶上神经痛以及副鼻窦炎都可引起视疲劳;(10)其他因素,如脑力劳动过度、写字时桌椅高低不合适等等。常见的症状有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出现眼及眼眶周围疼痛、视物模糊、眼睛干涩、流泪等,严重者头痛、恶心、眩晕。可引起眼球胀痛、发干、视物模糊、眼睑沉重等视疲劳症状,严重时还可出现头痛、眼眶痛,甚至恶心、呕吐。专家认为, “视疲劳”人群的大量出现,也是现代生活方式改变和社会进步的表现,除了阅读和接触视屏时间增加等原因外,也与人们对眼睛,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关系密切。其实,没有哪种方法可以解决所有原因引起的视疲劳。只有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策略,避免诱发因素出现,才有可能减少或减轻视疲劳。许多眼药水虽然能够暂时缓解疲劳症状,但不可能根治视疲劳,长期用药只会加重干眼症,导致视疲劳的进一步加重。&45.&低视力专指哪些情况?低视力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分类?低视力指双眼中视力较好的一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的患者。首先,不同的年龄段人群中,导致低视力的原因有很大不同。根据国外的资料,在29岁以下人群中,先天性眼病占了病因的绝大多数,按顺序排列分别是先天性眼部结构缺损及眼球震颤、先天性白内障、黄斑部营养障碍、先天性视神经萎缩、白化病、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晶体后纤维增生等;在30~59岁人群中,按顺序排列分别是视神经萎缩、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性视网膜病变、黄斑部营养障碍、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在大于60岁的人群中,则是老年性黄斑损害占了绝大多数,达50%以上,其次是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如果不分年龄,根据我国的调查结果,占低视力病因第一位的是高度近视,第二位的是视神经萎缩,第三位的是先天性小角膜及小眼球,第四位的是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第五位的是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其次是黄斑变性、青光眼、先天性眼球震颤、老年性白内障及先天性白内障等。低视力分两个级别:一级低视力: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而低于0.1。二级低视力: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1,而低于0.3。&46.&发现低视力,应该怎样解决?低视力患者大部分继发于许多慢变或已经宣布不可能在提高视力的疾病,医生已经宣布,治疗没有意义了。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选择了放弃。其实,这些残存的视力还可以利用起来,不仅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能力,还可能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解决的办法有3个:一是远距离视角放大,即远距离助视器。如轻便的望远镜,能够帮助患者看见远处的目标。二是近距离视角放大,即近距离助视器。如近距离阅读,用+10.00Ds~+30.00Ds的凸透镜,使患者能够在10cm~3cm的距离下阅读或辨认。还有些组合透镜或带照明的放大镜,既能够近距离放大视角,又不至于靠读物过近。三是借助于电子设备,放大读物便于阅读,即各种电子助视器。&47.什么是斜视?斜视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发现斜视该怎样处理?是指正常头位下两眼不能一直保持同时注视一个目标的现象,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共同性斜视的眼位偏斜较恒定,总是有一只眼不能注视目标,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视混淆等主角症状;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近期发生的麻痹性复视还可能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  共同性斜视中先天性内斜视虽与眼的调节无关,但对双眼视功能发育影响很大,最好的治疗是在2岁前,视功能发育初期做手术矫正。2~3岁以后发生的内斜多与远视眼引起的调节辐辏过度有关,可能会发生弱视,这种斜视要充分散瞳后验光,有远视者配足量眼镜,坚持戴镜3~6月使斜视矫正或部分矫正后,待双眼视力平衡后,再对于残存的内斜手术治疗。戴镜后内斜无改变的,只有手术治疗。斜视完全矫正后仍需继续戴镜,若远视度数很高,也可通过手术矫正斜视后逐步降低戴镜度数。  对于显性外斜视者,排除明显的屈光不正后治疗原则也是早期手术。若视力不良也需充分散瞳验光,若外斜是经常不用调节引起的,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外斜有可能获得矫正。如果是远视合并弱视,应按矫最好的视力较低度数配镜,并作弱视训练,如仍存在外斜者,则需手术治疗。 & 儿童麻痹性斜视多由先天发育异常、产伤和出生后数月内患病引起,应首先寻找病因,并请耳鼻喉科、神经内科、脑外科、小儿科等会诊,排除眼周鼻窦、脑神经和颅内肿瘤等疾病,准确地诊断原发病,防止延误治疗时机。治疗近期出现的麻痹斜视除针对病因治疗同时可予口服和肌注维生素B1、B12、肌苷、辅酶A、ATP等。还可作针炙、理疗促进麻痹肌的恢复。治疗半年后不能恢复,可考虑手术治疗。但儿童麻痹性斜视多为先天性,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因为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形成弱视机会不多,单视功能往往因为代偿头位而保持;即使双眼单视功能不健全或丧失,只要手术时间早,手术作的合适,眼位得以矫正,代偿头位很快全消失,双眼视功能也会很快恢复,达到功能性治愈目的。 48.&怎样检查、诊断斜视?交替遮盖法与遮盖打开法是检查斜视时常用的两种方法。前者主要用于证实隐斜视的方向及类型,配合三棱镜检查即可测定隐斜视的程度。后者用以检查显性斜视,主要用于共同性斜视的检查。可以确定共转性斜视的方向及类型,何眼为注视眼等。当然用交替遮盖法亦可检查共同性斜视,遮盖打开法亦可用于隐斜视的检查,只是其结果不如前述精确而已。交替遮盖时,如果刚刚放开的眼球是朝外转的,可以肯定,患者存在内斜视,有可能是隐性内斜、调节性内斜或共同性内斜的一种。如果刚刚放开的眼球是朝内转的,就要根据其传动的量加以分析和判断。内转小于5°还有可能是隐内斜。内转等于5°,一般是正常眼位。内转大于5°就会是外隐斜、间歇性外斜或共同性外斜视。用眼球跟踪的方法观察眼球运动受限,眼球运动受限可能是麻痹性斜视,麻痹性斜视一出现复视。发现复视,可以用红玻璃试验对眼肌进行逐一判别。&常用的斜视检查方法还有:角膜映光法、马氏(Maddox)杆法、马氏杆加三棱镜法、Von Grafe方法等等。&49.近视与斜视有关吗?远视与斜视有关吗?戴眼镜能治疗斜视吗?近视眼发上发展过程中,隐斜视可能是近视眼急剧发展的内因。长期不戴眼镜的近视眼,有可能因为远处不能融像、看近缺少调节性集合而导致隐性外斜视或间歇性外斜视。远视眼由于调节性集合、双眼同时视不健全或视远视近均不清楚而导致调节性内斜视,这种斜视称为屈光调节性内斜。屈光调节性内斜还可以分无安全调节性内斜和不完全调节性内斜视。还有一种调节集合的匹配关系不正常(一般调节性集合过强),即使没有远视眼也会出现调节性内斜视。这些与调节有关的斜视,都可以通过戴远视眼镜减少调节来缓解,有些还可以治愈。当然,不能完全矫正时还需要手术。隐性内斜视伴有近视时,戴近视镜可以增加调节性集合,阅读时间过久,可能破坏融像功能,导致中枢成像模糊。这种中枢成像模糊,有可能导致近视眼迅速加深的内因。可以通过近用时戴凸透镜减少调节来防止这部分近视迅速加深。50.什么是弱视?弱视是怎么来的?哪些原因可以形成弱视?弱视是怎样分类的?弱视是由于视觉发育敏感期,异常视觉体验(如遮盖、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等)导致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同龄孩子的正常视力。形觉剥夺是导致弱视的常见原因,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成排的倒睫、单眼的感染变、外伤后包扎等等,都可能导致双眼的视觉形成出现异常。斜视常常与屈光参差、屈光不正同时存在,有些斜视可以导致双眼屈光度不等,有些远视可以导致调节性斜视。无论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均可导致双眼的成像在中枢系统出现竞争性抑制。通俗的讲,就是互相再关对方的开关。如果关掉得多,打开得少,双眼或单眼的视力就会越来越差,而且戴眼镜也不能矫正,这就形成了弱视。有些先天性原因如眼球震颤等也可导致弱视。弱视的分类:依成因可分:斜视性弱视、屈光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和其他类型的弱视。依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种。最佳矫正高于0.6为轻度弱视,低于0.3为重度弱视。0.3~0.6之间为中度弱视。51.&弱视检查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弱视检查中首先要注意的是视力。影响视力检查的几个因素:光线因素、距离因素、时间因素、视标因素等等。一般要求在照明情况较好的环境下测量,最好用标准的视力表灯箱,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在室外环境下贴一张视力表测量。距离按标准视力表距离5m或按视力表规定的距离测量。有些过近的视力表,需要注意调节因素。视力检查的时间以9秒钟内看到的为准,时间过短可能视力减低,时间过长,可能多看几行。在弱视检查中有一种视觉拥挤现象,整张视力表查出的视力,比单行视力要差,单行视力比单个视标查出的视力要差一些,有些整面视力表比单个视标查出的结果要差上3~4行。不能单以视力来评价弱视,而应以视知觉及运动功能来综合评价。视知觉功能异常的表现在空间辨识能力下降,包括视野的压缩或扩张、辨认物体的时间延长、空间扭曲不确定等;对比敏感度(CSF)下降,主要表现在高频区CSF下降明显,治疗中CSF改善比视力改善更敏感;还有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如:立体视功能下降或立体视形成障碍、视动性眼震(OKN)能力减弱及对视能力下降。弱视的运动功能改变主要表现在偏心注视(不能持续使用黄斑部中心凹视力,常出现中心旁注视、旁黄斑注视以及固定的周边注视等)、持续注视功能下降(不稳定注视及调节功能缺陷,调节力随视力下降而下降)、扫视运动潜伏期延长、跟随运动不平稳等等。&&&&52.&用什么标准诊断弱视?弱视的诊断标准目前仍以最佳矫正视力为准。但每个年龄段的视力标准不同。见表1:&年龄 (岁)&&&&& 视力低限&&&&& 看到1.0的百分比1&&&&&   & 0.1-0.2&& &&&&&&&--2&&&&&&&&  & 0.3-0.4 &&&&&&& &--3&&&&&&&&  & 0.5&&&& &&&&&&&&50%4~5&&&&&& &&&0.6&&&&& &&&&&&&70%6~7&&&&&& &&&0.7&&&& &&&&&&&&92%8~&&&&&&& &&&0.8&&& &&&&&&&&&95%表1& 每个年龄段的视力标准&从弱视的定义看,每个年龄组达不到视力低限,就可以诊断弱视。每个年龄段的视力检查,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见表2:&年龄&&&&&&& 视力&&&&&&&&& 视力表&<3岁  --   &&& PL OKN VEP&&&&&&&&&&&&&&&&&&&&&&& 单个视力表3~5岁&&& 0.5&&&&&&&&&& 图形视力表6岁以上&& 0.7(20/30)& 标准视力表表2& 每个年龄段的视力检查表2中:PL视力为选择观看法(Preferential looking,PL)检查的视力。如图15:图15& PL视力检查卡OKN检查为条栅轮鼓眼震检查法。如图16:&图16 OKN检查&VEP为视觉诱发电位检查。&53.弱视治疗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弱视治疗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注意的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不同类型弱视的敏感期结束时间可能各不相同。形觉剥夺性弱视敏感期为出生到6岁,斜视性弱视为出生到9岁,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为出生到10或12岁。如果超出敏感期,治疗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需要及时采取延长敏感期的办法。二是注意调整戴镜。屈光不正、斜视,都可以用戴镜矫正,而且这些值随时都在变化,这就需要及时调整。一般6岁前3个月调整一次,半年就需要一次阿托品散瞳验光;6岁后半年调整一次,一年一次散瞳验光,建议阿托品散瞳,也可以用环喷托酯散瞳,依全身反应和内斜的调节性成分而定。三是要注意区分注视性质。区别对待不同注视性质的弱视患者。对于黄斑部中心注视的患者,直接采取兴奋措施;需要遮盖时,只遮盖优势眼。对于旁中心注视的患者,需要纠正注视点,先使用光刷等设备,再采取中央兴奋的措施。对于顽固的周边注视,则不能只遮盖优势眼,否则周边注视会更顽固。一般采取抑制的方法,如:后像、先弱势眼遮盖等方法。四是注意视力检查。视力检查不仅是观察疗效的手段,还是选择治疗、遮盖、训练必须的指征。一般要求每两周查一次视力,实时记录。视力达到1.0,维持3年不降才可以放弃治疗。视力达到1.0只是基本治愈,维持3年后才能痊愈。五是治疗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起着关键作用。只注重某一个环节,而忽略一些看上去不是很起眼的环节,最终还有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在弱视治疗中,戴镜、遮盖、训练、用药,每一个措施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那个方法可以包揽所有的功能。54.什么是眼球震颤?发现眼球震颤怎么办?眼球震颤(nystagmus),简称眼震。是一种不自主的、节律性的、往返摆动、钟摆样或跳动样摆动的眼球运动。可表现为显性、隐性、显-隐性状态。显性眼球震颤:不论是否遮盖一眼还是同时睁开双眼均存在眼球震颤,双眼眼震的幅度和频率通常是一样的。隐性眼球震颤:遮盖一眼时出现眼球震颤,而双眼同时注视时眼震减轻甚或肉眼难以分辨的眼球震颤。眼球震颤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1)眼源性眼球震颤 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黄斑中心注视反射不能形成而形成的眼球震颤,最常见原因为白化病、白内障、全色盲、先天性无虹膜、先天性视神经发育异常等,多呈水平型震颤。(2)前庭性眼球震颤 是由于前庭核或其与小脑或脑干的联系通路发生病变而引起的眼球震颤。(3)中枢性眼球震颤 为炎症、肿瘤、变性、外伤、血管性疾病引起前庭或其与小脑干的联系通路发生所致的眼球震颤,多为冲动或水平性眼球震颤,一般无眩晕症状,但有时出现震颤性复视。 (4)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是一种原因不详,表现复杂,危害较重而且难以治疗的先天性眼病。眼球震颤从发病原因分类,又可分为知觉缺陷型和运动缺陷型眼震。知觉缺陷型眼震:由于黄斑区没有足够的图像刺激(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无虹膜症、先天性上睑下垂等重度弱视);黄斑、视网膜或视神经器质变引起的中心凹注视丧失(白化病的中心凹发育不全、黄斑缺损、Leber先天性黑朦、先天性静止性夜盲和全色盲等)。知觉缺陷型眼震通常双眼性的水平钟摆样震颤,即眼球摆动在两个方向速率一样。运动缺陷型眼震:由于传出通道受损,可能包括中枢或控制眼球运动的联合通路,眼部没有异常。眼震为冲动型,有快慢相之分,震颤方向包括水平型、垂直型、旋转型和混合型,在某一注视眼位,眼震的幅度和频率可能减轻甚或完全消失,代偿头位视力较正前方视力提高1~4行。这使得病人采取一种异常的头位,这种头位为眼震最轻的位置(称中间带)以增加视力。临床表现:1)眼球跳动或摆动;2)视力下降、弱视;;3)代偿头位; 4)斜视;5)无晃视感(自觉周围物体向某方向移动或称视动性眼震);6)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改善,眼震可以减轻甚至消失。发现眼球震颤,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诊断:一些病例眼震是由于眼部存在异常而引起的,因此早发现和早诊断尤为重要。发现眼球震颤,尽早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疾病,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及小儿遗传性眼底病等可治疗疾病。在婴幼儿视觉发育的关键期(2岁之前)恢复清晰视觉,促进正常发育。早期治疗:及早治疗原发疾病,积极治疗弱视,提高视力。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手术治疗目的主要包括改善代偿头位和/或提高双眼视觉质量(减少眼震幅度)两个方面。视觉质量的提高对眼震患者而言主要包括双眼及单眼视力的提高和注视野范围的扩大两个方面。1)病因治疗:对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和眼底病等应尽早手术。2)增进视力:防治导致弱视的原发病变,有屈光不正的需配戴眼镜,防止重度弱视形成。3)非手术治疗:负球镜过矫可刺激调节性集合,抑制视远时的眼震提高视力;使用棱镜可以消除代偿头位,提高视力。4)手术治疗:运动缺陷型眼震,可以进行手术。眼球震颤手术是复杂性手术,应根据不同患者设计不同的手术方法,能找到中间带的患者手术效果较佳。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6:20
蔡岩大夫的信息
蔡岩大夫电话咨询
蔡岩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蔡岩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蔡岩大夫提问
蔡岩的咨询范围:
眼底病,屈光不正,小儿弱视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眼之间有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