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不使血糖升高的抗精神病的药?我服奋乃静二十几年了,最近一年发现空腹血糖升高原因7到7.3,请问那种抗

有关抗精神病药的知识(9月7日修正)_好大夫在线
有关抗精神病药的知识(9月7日修正)
全网发布: 15:32:36
发表者:颜文伟
(访问人次:33879)
早在195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氯丙嗪这种化合物居然能够使的症状有所缓解。从此就有了‘抗精神病药’这个崭新的药物品种。此后,各国医药界研制了成千上万种化合物,进行了无数次的临床试验,筛选出了不少可供临床应用的抗精神病药。&& & 精神药理学家对于这些抗精神病药、曾经提出过多种归类的方法:&(1)经典抗精神病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当初精神病学家发现氯氮平的疗效居然优于氯丙嗪,究其原因,猜测(注意:仅是猜测)可能在于氯氮平除了能够阻滞多巴胺(DA)受体外,还能够阻滞5羟色胺(5HT)受体。于是一窝蜂似地、研制了一大堆既能阻滞多巴胺受体、又能阻滞5羟色胺受体的药物;把它们统称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但是,随后的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用PET可以清楚地分别确定脑组织内DA和5HT受体被占的百分比。结果发现:临床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后,只要很低剂量,就有几乎98%的5HT受体被占,而临床症状却毫无变化。研究又发现:DA受体被占的百分比、却与药物剂量的大小以及临床疗效,具有密切相关,直到药物剂量增加到一定量、DA受体被占80%左右时,临床上就出现了明显疗效。这些经典的实验研究,实际上已经完全否定了当时所谓的“DA与5HT双受体”学说。但是,那些已经花了上亿美元研究开发费用的大药厂,说什么也不愿意让这些经费‘水漂’,所以至今还坚持着这个错误的理论。实际上,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那些凡是能够阻滞5羟色胺受体的药物,都会诱发状,确实是又一种难以避免的缺陷。&(2)“第1代”与“第2代”抗精神病药:& & 有的学者就来个变通办法,把分类方法改为“第1代”、“第2代”...,但实际上并没有解决问题。有的药物,例如阿立哌唑,自称除了符合“DA与5HT双受体”的作用之外,还有部分DA激动剂的作用,便自诩为“第3代”;其实与临床实际不相符合。不见得第1代就不如第2代,也不见得第3代就比第1代更好。这种分类方法,还不如改称之为A类、B类、C类,更为合适。&(3)“多受体”与“单一受体”抗精神病药:& & 最近,有的学者提出一种根据药物所作用受体多寡的分类方法,分为“多受体”与“单一受体”。他们主张把氯丙嗪、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等药物统归“多受体”一类;把氟哌啶醇、舒必利、氨磺必利、五氟利多等只作用于DA受体的药物归为“单一受体”类。或许这种分类方法,对于临床应用,有一些指导意义。&& &&现在,且不管怎么分类,我想在此仅就目前仍在临床上应用的抗精神病药,做一个比较公正的概述:&1、氯丙嗪:这是最老牌的抗精神病药。它对很多受体有作用,因此副反应比较多。但是锥外副反应不算严重。从临床角度看来,它对的疗效只能说是一般。它对肝功能有一定损伤。近年来已经较少应用。&2、奋乃静:自从出现了氯丙嗪之后,合成了不少类似的药物,例如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等等。在这些药物中,奋乃静的疗效最差,但是锥外副反应比其余两种轻一些。于是,在临床上,氟奋乃静和三氟拉嗪的应用越来越少,而奋乃静却留了下来(并不是因为它疗效好)。氟奋乃静另有长效针剂称为“氟奋乃静癸酸酯”,每2周注射一次,可以应用于拒绝服药的病人,但是锥外副反应相当明显。&3、氟哌啶醇:它只作用于多巴胺(DA)受体,因而不会诱发状,体重增加也不明显。因为疗效比较确实,所以在国际上被定为抗精神病药临床试验的“标准药”。由于氟哌啶醇曾经应用得十分广泛,所以出现过一定数量的TD病例。其实,当时几乎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病人都在应用氟哌啶醇。在这么多病人中、出现了一些TD病例,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能由此就结论说氟哌啶醇容易发生TD。据报道,静脉注射氟哌啶醇,比较容易出现,所以已经禁用(只准肌注)。但是口服氟哌啶醇相当安全,并没有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应用氟哌啶醇的剂量,往往是国外报道剂量的2倍,大致是每日20-40毫克,甚至50毫克。由于我国从来没有进口过氟哌啶醇,也从来没有人做过双盲对照,所以谁也不能结论是否国产与国外的氟哌啶醇在质量上有无差别。从我的临床应用看来,氟哌啶醇的疗效是十分肯定的,锥外副反应也是可控的,并没有见到过多少TD病例。此外,氟哌啶醇也有长效注射制剂(“安度利可”),每2-3周注射一次,锥外副反应明显少于氟奋乃静癸酸酯。当年上海郊区曾经有不少慢性病人被家属用铁链关锁;就曾由该药厂出资给予免费按期注射,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但是后来该厂的经营理念发生变化,丢弃了“安度利可”。另一家药厂把它拣来,命名为“哈力多”,至今仍在临床应用于拒绝口服药物的病例,相当有效。&4、氯氮平:是1970年代上市的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结果发现其疗效优于氟哌啶醇。一般说,它的有效剂量是每天300到500毫克。它所作用的受体很多,因此其副反应较多、也很特别。有的在服药后会出现血象改变。少数患者会有一时性的白细胞数增高,但会自行恢复正常。然而有的患者却会出现白细胞持续降低,甚至达到“粒细胞缺乏”的程度,遭致病危、甚至死亡。因此,在应用氯氮平时,必须每周(或每2周)检查血常规。一般说,服药1年而未见血象改变,才可放心应用。还有一个副反应是:流口水。其原因不明,治疗也没有办法,看来其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再有一种副反应是诱发状,程度往往比较严重。至于体重的增加,以及对肝功能的影响,可以说在抗精神病药中首屈一指。值得一提、而且迄今还没有搞清楚的是:有些病例在服药后,每天下午会定时出现焦虑紧张、原有的幻听等症状加重、甚至其他问题,数小时后自行好转;但是第二天又复如此。对这种情况,没有学者进行过认真的研究,也没有相应的处理方法。最后一个问题,迄今也尚无人予以研究,因此也就没法定论:氯氮平似有一定的成瘾性。患者一旦服用氯氮平后,往往很难减量或停药,否则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难受症状。至于氯氮平与猝死的关系,迄今也无结论。有的学者认为,氯氮平有可能导致猝死;有的认为还没有一定依据。&5、舒必利:因为是法国产品,故遭美国排斥。舒必利对的疗效,往往因人而异,不太稳定。一个可能是因为它在口服后吸收得比较差,而且即使吸收后、也比较不容易进入血脑屏障。所以口服剂量必须较大,每天至少10-12片(每片0.1克)。舒必利的特点是几乎没有锥外副反应,对肝功能没有什么影响,然而对月经却有明显影响,往往导致闭经。如今新一代的产品是氨磺必利,在有些方面与它有所类似,但是对的疗效就远优于舒必利,简直不可同日而语。&6、五氟利多:& & 氟哌啶醇是一种化学结构与氯丙嗪、奋乃静之类完全不同的一类抗精神病药。随着氟哌啶醇临床应用的成功,又上市了不少同类产品,但是大多数未能被临床医生所认可而退市。当初,首创合成氟哌啶醇这一类药物的杨森博士,并不满足于肌肉注射的长效制剂‘安度利可’,又合成了一些可以口服的长效抗精神病药,例如五氟利多。& & 五氟利多的特点是它的半衰期很长,超过1周以上。所以当初主张每周服药1次,每次20到80毫克。临床应用后发现在服药后一二天,静坐不能副反应十分严重;于是就被临床医生弃用。但是,我发现五氟利多的疗效相当不错,问题可能出在服药剂量和方法上面。只要每次服用的药量不超过20毫克,那么静坐不能副反应还是可以用苯海索或心得安所缓解对抗的。 & && &&五氟利多还有不少其他药品所不具有的优点:它不溶于水、所以无味,可以混在食物中、供拒药病人治疗之用,它不会增加体重,对心脏肝脏等功能没有影响,它不影响血糖代谢,不会诱发状,等等。所以我先是把它作为首选的维持药物用以预防的复发。二十余年的经验证明,五氟利多明显地优于其他药物:按照我的服药方法,就毫无副反应,可以让患者像没有服药那样地正常生活,而却又能有效地预防复发。国外学者花了很多年寻觅一种不会增加体重的维持用药,最后算是找到了齐拉西酮。但是齐拉西酮的锥外副反应不轻,特别是它对于心脏的潜在性危险,总是一大威胁。我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作为维持用药,五氟利多远胜于齐拉西酮,堪称理想之选。每周只需20毫克(药价只要1元),可以一次服用,也可以分次服用。如果是一次服药,那么第2天随着血浓度高峰的出现,就有可能出现轻度的静坐不能,需要用苯海索或心得安来对付。如果能够分成7份,每天服用1/7片(或隔天服用1/4片),那就什么副反应也没有了。多年来把五氟利多用于预防复发,也让我看到了一个难点:患者往往没有自知力,往往不承认自己患病,多数不愿意长期服药;而五氟利多不溶于水,他们就可以把那么小的药粒、长时间地含在舌下,假装已经吞服,然后伺机把它吐掉。那些能够用五氟利多很好地维持几年的病例,往往就是这样病情再次复发的。& &&如今,我又把五氟利多与奥氮平、氨磺必利等药物合用于难治性的治疗,使那些被耽搁拖延了七八年、甚至十几年的病例重新获得了新生。&7、利培酮一类:& & 当初顺行“多巴胺与5羟色胺双受体”学说,比利时的杨森博士就把氟哌啶醇的能够阻断多巴胺受体的那部分、与能够阻断5羟色胺受体的ketanserin结合起来,组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就是利培酮。临床试验证明利培酮能够治疗。当初药厂推荐的治疗剂量是每天6毫克,但是我们在临床应用时发现锥外副反应不少,于是药厂就把推荐剂量改为每天4毫克。那个时候正好我国在推行‘以药养医’。利培酮的定价不太低,医院可以有相当好的收入;又不太高,病家(医保)负担得起。于是,几乎全国各地的精神科医生都普遍应用利培酮治疗,几乎完全取代了氟哌啶醇和氯氮平的地位。我们从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的那份比较公正的报告可以看出,实际上利培酮的疗效并没有超过氟哌啶醇或氯氮平。国内有人汇总资料,说明利培酮的疗效不错,但是必须用每天至少2毫克维持,否则症状仍会复现。这也就是说,利培酮的治疗往往不能十分彻底,往往不能顺利地转换为小剂量五氟利多维持。此外,利培酮这一类药物,也会增加体重,对肝脏功能和血糖也有一定影响,也会诱发强迫,只是没有氯氮平那么严重。它的锥外副反应,也与氟哌啶醇不相上下。& & 利培酮在进入人体后,由肝脏代谢成具有活性的代谢物(仍有药理治疗作用的代谢物)9-羟基利培酮,也称‘帕利哌酮’。其药理活性是母药利培酮的70%,但比母药有更长的半衰期和更高的稳态血药浓度。于是,药厂就把它作为新药上市,取名‘芮达’。实际上,不论疗效、还是副反应,它与利培酮没有什么区别。& & 药厂把利培酮制成微球注射液,让这些利培酮微球在体内慢慢地释放出来,这就是长效注射剂,叫做‘恒德’。药厂又制成棕榈酸帕利哌酮(善思达),肌注后会慢慢地释放出帕利哌酮,发挥长效治疗作用。& & 总之,帕利哌酮(芮达)就是利培酮(维思通)的代谢产物,与利培酮本身没有什么区别。棕榈酸帕利哌酮(善思达)与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恒德),就分别是帕利哌酮和利培酮的长效注射剂,适用于拒药的病例。& &&这些药实际上都是利培酮的化身,并不是新药,只是新瓶装旧酒。&8、奥氮平:& & 奥氮平是按照氯氮平的基本化学结构改造而成的,结果保留了氯氮平的优点,摈弃了氯氮平不少缺点。在临床上大量应用之后,我们发现奥氮平对的疗效不亚于氯氮平,但是它不会导致血象异常、没有引发粒细胞缺乏的可能;它对心脏没有不良影响;它也没有‘流口水’这个难以对付的副反应。此外,不像氯氮平必须慢慢地逐步加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把奥氮平的剂量‘一步到位’地、在一、二天内加到20-25毫克的治疗剂量。但是,它也秉承了氯氮平的一些问题:它仍然会影响食欲、增加体重;它仍然会影响血糖和血脂的代谢;它仍然会产生静坐不能副反应;它仍然会诱发强迫。但是,重大问题解决了,奥氮平的应用比氯氮平安全得多,而疗效依然位列前茅。奥氮平的说明书所介绍剂量仅为每天20毫克。实际上很多学者认为剂量可以更大,25到30毫克的疗效可能更好。药厂也曾为此给美国FDA提出过更改说明书的申请。如今大量的临床应用,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如果的病程较短,单用奥氮平治疗、就可以获得较为彻底的效果,那就有可能把剂量减到每天2.5或5毫克,用以维持、预防复发,而对代谢等影响则降到极小的程度。& & 总之,除了药费比较贵一些,应用奥氮平治疗,应该说是目前首选的方法。&9、氨磺必利:& & 氨磺必利是舒必利的后代。与舒必利一样,只作用于多巴胺受体,所以副反应比较少。与舒必利一样,它的吸收也比较差,也较难透过血脑屏障。但是它对的疗效,却远远优于舒必利,在众多抗精神病药中,堪称首屈一指。然而,由于美国商业的地方保护主义,对氨磺必利一直采取排斥态度,十余年来,一直没有让它在美国上市。但是,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还是采取了比较公正的、科学的态度,在评价抗精神病药的研究中,把氨磺必利的疗效列为首位。由于氨磺必利较难透过血脑屏障,所以口服剂量必须较大。每天必须口服1200毫克,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疗效。至于说明书上所写的‘400毫克可以治疗阴性症状’这种说法,实际上只是误解。那些所谓‘阴性症状’,只是患者以前所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的副反应,在改用小剂量氨磺必利之后,没有了这种副反应,就使药厂和家长误以为是‘400毫克治好了阴性症状’。我在此建议病家不要误信其为真。氨磺必利并不由肝脏代谢,所以对肝功能没有不良影响。氨磺必利主要由肾脏排泄,这并不是说它会影响肾脏功能。其实,我们服用的所有药物,都是从肾脏排泄的,只有极少数是从胆汁经肠道排出。与舒必利一样,氨磺必利的锥外副反应比较轻。它们的主要副反应是影响月经,甚至导致闭经。但是,在减量或停药以后,可以完全恢复,不必过虑;更不必为此去找不了解情况的妇产科医生制造‘人为’的月经。当然,也完全没有必要去找中医进行调理。此时,如果乱用黄体酮等内分泌治疗,只会适得其反,使以后月经的恢复更为延迟。从我应用的病例看来,氨磺必利对于心脏功能的影响也不是问题,仅有极少数患者的QTc有一点点延长,减量后就能恢复,不必过虑。& & 从众多抗精神病药看来,氨磺必利还是比较最为有效的治疗药物之一,缺憾的是药价过贵,希望今后能够尽量降低。&10、喹硫平:& & 喹硫平是随利培酮和奥氮平之后,按所谓“DA-5HT双受体学说”刻意制造出的第3个抗精神病药。从临床应用结果看来,其疗效还不如利培酮,与奥氮平更不能相比。明显的副反应是嗜睡,其余副反应较轻。当初推荐剂量为800毫克,但是应用结果并不佳。于是,药厂又推荐每天1200毫克,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实际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喹硫平的疗效很差。&11、阿立哌唑:& & 生产药厂自诩阿立哌唑是第三代抗精神病药,因为它除了能够阻滞DA和5HT受体之外,还有D2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他们的解释是这些“部分激动作用”对阴性症状可能有好处。但是,实际上阳性症状、还是阴性症状,都只是对于症状描述的归类,它们并没有特殊的相应受体。所以这种说法仅只是‘臆想’、‘猜测’而已,并没有可靠的事实依据。或许正好相反,这些“D2部分激动作用”却不利于治疗,也很难说。临床应用结果表明,阿立哌唑的副反应并不严重,但是疗效也不明显;即使用足剂量每天30毫克,也远远比不上利培酮的水平。从理论上看,阿立哌唑还有一些多巴胺激动剂的药理作用,谁知道它会不会产生与治疗相反的效果?!&12、齐拉西酮:& & 一般说,抗精神病药都会导致体重增加,所以齐拉西酮似乎是一个特殊例外。但是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体重的增加的确不明显,但是疗效却并不理想,远远比不上利培酮的水平,与奥氮平或氨磺必利相比,不是一个等级。其锥外副反应甚至比利培酮更明显,而疗效却相差不少。特别使医生和病家提心吊胆的是其潜在的对心脏的不良影响。曾经上市的甲硫哒嗪和寿廷多,就因为它们会明显延长QTc、甚至导致,而被FDA禁用。齐拉西酮也就因为这个问题,拖迟了两年多,才勉强为FDA批准上市,但是附带条件是:必须在药盒和说明书上用黑体字写明它对心脏有潜在影响的可能。&--------------------------------&以上所介绍的是有关抗精神病药的一般知识。&& & 在此,再一次附上美国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对抗精神病药的评价。& &&图1是对所有研究报告进行荟萃分析的结果。& & 图2是把生产药厂自己提供的研究报告剔除之后、进行荟萃分析的结果(因为生产药厂所提供的资料往往含有水分)。& & 凡是在“-0.2”这一条横线以上的,应该说是疗效较好(较氟哌啶醇更好);在这条横线以下的,那就不够理想了。&&图1&图2&&
发表于: 15:32:36
颜文伟大夫的信息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强迫症的诊断和治疗颇有研究。
颜文伟,精神科主任医师,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数十年来一直在上...
颜文伟的咨询范围:
患友您好,感谢您的信任,欢迎您与我沟通有关您的疾病问题,但是,我需要您提供如下信息:
1、简单病情描述:
曾经就诊的医院
曾经的诊断
以往的药物治疗:品种?剂量?
目前的情况
2、请先看看我的几篇主要文章;很可能你要提的问题、在文章里都已经有了答复。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分析下列处方是否合理?WHY?患者:男,80岁;诊断:急性细菌性肠炎,2型糖尿病。诺氟沙星片:口服, 0.3g,Q12h.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0.85g,tid分析诺氟沙星对糖尿病患者属禁用。糖尿病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可出现血糖异常,主要是由于氟喹诺酮类干扰患者糖代谢,引起血糖升高或降低所致,不同的氟喹诺酮类药品发生血糖异常的风险会有所不同。医生在给糖尿病患者处方氟喹诺酮类药品时应考虑这些风险,谨慎处方。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心悸、出汗、面色苍白、饥饿感、肢体震颤、一过性晕厥等现象,应考虑患者出现血糖紊乱的可能性。如下列举可影响血糖的八大药物:1、喹诺酮类抗菌素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可引起血糖异常。其中加替沙星能引起症状性高血糖和低血糖。可在糖尿病人身上发生,也可在无糖尿病史的正常人身上发生。可出现高血糖昏迷或低血糖昏迷,少数人可导致死亡的后果。2、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本类药物调节糖代谢,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出现代谢异常,包括血糖升高。3、利尿药呋塞米(速尿),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乙酰唑胺、吲达帕胺可抑制胰岛素的释放,使胰岛素分泌减少,诱发血糖升高。对血糖正常的人影响不大,对糖尿病病人可使病情加重。4、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萘普生、阿斯匹林等,偶可引起血糖升高。5、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可诱发糖尿病,加重原有的糖尿病或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可使血糖升高。7、β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心得安),使糖尿病人血糖降低。8、抗疟药羟氯喹:对糖尿病人有降血糖作用。文献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关注微糖,回复序号学习!01. 糖尿病能活多久?02. 糖尿病能逆转和治愈吗?03. 血糖高怎么办?04. 影响血糖的因素?05. 糖尿病什么能吃,不能吃?06. 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07. 糖尿病如何吃零食?08. 加餐有哪些注意事项?09. 初发糖尿病怎么办?10. 纠结血糖波动的问题?11. 是否能停用胰岛素?12. 预防糖尿病和有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主要措施?13. 糖尿病患者可以拔火罐吗?14. 糖尿病书籍推荐。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微糖 APP。微糖 -- 中国最大的糖尿病管理平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血糖10.7空腹的,要怎么办
血糖10.7空腹的,要怎么办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血糖10.7空腹的,要怎么办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22249
问题分析: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是在3.9~6.1mmol/l之间,您的空腹血糖已经升高,要积极控制,避免血糖升高对您的各个器官造成损害。意见建议:您好建议您,以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为基础,饮食要清淡一些,控制饮食总量,养成低油无糖少盐的饮食习惯。积极运动增强自身体质刺激自身胰岛素分泌,定期监测血糖根据结果来调整用药进行治疗。争取把血糖控制在安全理想的范围内!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16052
问题分析: 低糖低脂饮食,多运动,减轻体重,提倡用粗粮、面和一定量杂粮,忌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意见建议:建议积极治疗积极护理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6814
问题分析: 这位朋友你好!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症状,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最常见的即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空腹血糖≥7.0mmol/L,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服糖后2小时内血糖≥11.1mmol/L可确诊为糖尿病。意见建议:建议您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确诊病症,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通过适当运动或体力劳动,可以增强末梢组织对糖的利用,改善糖代谢使血糖下降,从而提高疗效达到治疗目的,但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体质、年龄、病情轻重来确定运动疗法的时间及运动时注意的事项等。祝您健康。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4594
问题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空腹血糖10.7是属于糖尿病。意见建议:是属于糖尿病,建议你最好是吃降糖药优降糖,平常饮食要注意,不要吃含糖高的食品,不要喝酒,注意休息,不要着凉。
职称:医师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25958
问题分析: 您好,您这个如果是空腹血糖的话,那就说明您可能有糖尿病了。意见建议:建议您空腹降糖药治疗如二甲双胍、美吡达等,平时一定要控制饮食,多加锻炼。
职称:医师
专长:妇产科
&&已帮助用户:60936
问题分析: 您好,你的情况糖尿病,建议正规二甲双胍或胰岛素治疗,平时吃升糖指数低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青菜,芹菜等.水果如柚子,猕猴桃,草莓,青苹果.蛋白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牛奶,鱼类等.意见建议:主食最好选择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燕麦面做成的馒头.但都的注意量.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90
问题分析: 检查前一天有没有吃甜食,您的空腹血糖偏高,有没有其他症状如心慌乏力,多食易饥,多尿,近期是否有体重下降意见建议:建议复查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249
问题分析: 空腹血糖10.7的话,可以用双胍类药物加上磺脲类药物联合降糖,并且注意饮食、锻炼。意见建议:1.饮食:少吃肥腻、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
2.注意锻炼:每天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慢跑、快走半个小时。
3.戒烟限酒。
4.保持心情愉悦。
5.加用上述降糖药。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职称:医师
专长:中医科
&&已帮助用户:515000
指导意见:你的情况是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过高代谢障碍,一般药物很难根治,服用西药降糖也只能暂时控制,长期大量的服用有一定的副作用,还会损害肝肾功能,西医目前对糖尿病没有特别好的治疗办法,称之为不治之症,所以一定要及早正确的治疗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人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但很多
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加,各种莫名的病症都找上了门,严重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社会的进展,这种良性的作息
血糖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糖升高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