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弱能进土木工程进设计院设计院么???? 本人色弱??色彩能分辨,但体检时看图看不出是什么??

有色弱,能进中铁吗_土木工程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2,857贴子:
有色弱,能进中铁吗收藏
我有色弱,红绿灯都是能辨别的,进铁路局被拒了,想请问一下前辈们色弱能进中铁吗
TOEFL 考试,90% 的考生均进入了第一或第二志愿的大学。
没这要求吧?
【一品设计论坛】上分享了很多资料,老大,我来点个赞,想看看
反正体检要检查色弱这方面
楼主知道答案了吗。。。
没事,根据以往的经验出了质量事故施工员最多判10年
好好学技术去施工
色狼都要,色弱为毛不要?
没有中建系统的人知道吗?
中铁么 是条狗都要 反正是人是狗都会在三个月内受不了跑掉的 重新招就行了
中铁是个男的就要…集体改造,流放。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眼睛色弱怎么办?根本不影响正常生活,红绿灯都能看见,就是体检时看色弱测试图看不见,我也是才知道的,_百度知道
眼睛色弱怎么办?根本不影响正常生活,红绿灯都能看见,就是体检时看色弱测试图看不见,我也是才知道的,
睛色弱怎么办,就是体检时看色弱测试图看不见,我还打算考警校,我也是才知道的,我该怎么办?根本不影响正常生活,红绿灯都能看见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情况尤其严重唯一需要做到的就是躲避考驾照,但那条路是很窄的 以后恐怕行不通的,虽然你可以不需要学习就能驾车
有那么严重吗?色弱而已,要不是看色弱测试图我都不知道
建议去医院听取医生的提议理疗,祝你早日康复!
退货!!!!
去专业的眼科医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色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的当前位置:>>
潮州公务员
我想报某质监局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股科员,从事辖区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但我本人是色弱或者色盲,这样子体检能通过吗?我看过体检标准,还是很不确定能不能报。
&广东公务员考试网的回复
请等待官方回复...
考生咨询热词论色盲色弱色觉障碍色觉异常
论色盲色弱色觉障碍色觉异常
---读懂这篇文章,轻松通过色觉检查图检测
知道为什么那多品牌的相机是日本产的吗,您的家人有高考或驾考因色觉受限的吗?请您关注此文。色盲或辨色能力差的朋友更要仔细地关注一下,对于研究色彩或是好奇的观众也可以来读一下,这或许与你有关。因为色盲或弱辨色能力是分显性或隐性的,是由基因隐性遗传的(遗传说有待考证)。男性色盲由女儿遗传给外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色盲检查图谱第五版俞自萍版第13页汉字错,写成外甥了!)。即使你不是色盲或色弱,你也可能是基因携带者,这就会与你的子女有关了!说严重点儿这或许与其一生的命运相关,因为辨色能力强弱与其将来所能从事的职业息息相关。
首先我们随机举几个例子来做一下这个有趣的游戏,以确定你的辨色能力(注意不能看文字提示否则就失去意义了,每图读完再对照答案):
图1、红绿色盲者中的红色盲者只能找到紫色的线,而绿色盲者只能找到红色的线,但红绿色弱者、正常者则两线都找得到。
图2、正常者能读出45,但色盲色弱者读不出来。
图3、红绿色盲者及红绿色弱者大多能读成5,但全色弱者及正常者则大多都读不出来。
图4、左图看不出图来的视觉异常,右图只能看出一种图案的色觉也异常,最明显,毫无疑问所有人都能看出其中的鸭子来那么还有什么呢。
图5、正常看应是一幅“牛”的图案,如看到的是一头“鹿”,就有可能是色盲或色弱。
图6、正常者能读出6,红绿色盲者及红绿色弱者读成
5,而全色弱者则全然读不出上述的两个字。
图7、读为N红色觉异常,读成P正常,检出红色盲,部分红色弱。
图8、读成S红绿色觉异常,读成E红色觉异常,读成B绿色觉异常,读成BE正常。&
&图9、读成马为色觉正常,读成羊为红绿色觉异常。
&&图10、不能读为色觉异常,读出鱼为正常。
&图11、读为五角星为色觉正常,读成三角形为全色盲和后天全色盲。
&图12、多数字组,认为不能读为色觉异常,读出812为色觉正常。
图13、多数字组,完全不能读为重级色盲,读出621989为正常,红色盲不能读红字,绿色盲不能读绿字,那种色的字模糊为那种色弱。
一、为什么这个问题需要被这么特别地重视呢?
1、色盲或色觉障碍者往往是不自知的。
2、不经过专门的图谱或仪器测试,不易被发现和确认。在我国,小孩出生后,也许到高考体检时才被发觉,而他/她如果以前学习努力的方向,至那时才发现是他将来根本不能从事的行当,想象一下会是什么一种境地呢?
3、从发生的机率来说也算是相当高的。之前的统计和调查认为,在我国色盲率男性约为5%~8%、女性0.5~1%,色盲基因携带者8.98%;日本男性约为4%~5%、女性0.5%;欧美男性8%、女性0.4%。在我国色盲占正常人群的5%-8%,色弱则要更多一些。也就是说100个人中通常可能有5个以上是色盲色弱!
4、色觉检查对人才选拨和使用至关重要,色觉检查在高考和驾考中是必检项目,军检等则要求更严。
5、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与其所能从事的职业息息相关,某些职业上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交通运输、化学实验、化工生产、纺织印染、冶金铸造、彩色印刷、医疗、绘画、工艺美术、照明技术、彩色显示、消防服务、防卫部队、彩色摄影等。
6、中国好事之人甚多,你懂的!(具体请看后面关于中国仍然在使用的色盲检测方法是不科学的)
至今,我经历过两次对于人生来说比较重要一点儿的体检,一次是高考,再一次就是学驾驶办驾照了。两次体检身体各项指标都很好,只是每次都要遇到那么几个不能辨别的色觉检测图,感觉很是烦人。医学上把完全不能辨别的色觉检测图的称为色盲,把不能辨别部分色觉检测图的称为色弱。这样的一部分人被定义为“色盲、色觉障碍或色觉异常”。
二、色盲色弱的定义
1、对于色盲或色弱的定义:
;色盲是指缺乏或完全没有辨别色彩的能力。通常说的色盲多是指红绿色盲。
人们臆测出来的色盲和正常人看到的红绿灯的效果图(因为从来并没有哪个科学家从别人的大脑中提取出色彩成像,以及他的色彩感受),这两张图是人为模拟出来的。我们推定正常人可以看到这两种效果,色盲只可以看到上边一种情况,实际状况真的是这样吗?(理论认为全色盲患者看这两张图的时候只有一种效果那就是黑白的,但色弱者看到的应该还是有两种效果)。
上-色盲看到的红绿灯&
下-正常人看到的红绿灯
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约翰·道尔顿(1766~1844),英国著名化学家、物理学家。他不是医学家,但他是第一个将色盲写进书里的人。
1808年他发表了《道尔顿原子学》,从而被誉为原子理论的创建人。为了纪念他,科学家至今还把他的名字用作原子量的单位。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同时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患者。
圣诞节那天,青年道尔顿到街上买了一双长筒袜作为节日礼品,送给母亲。母亲收到这份礼品非常高兴。她打开礼品盒一看,“啊,原来是一双红色的长筒袜。”她感到颜色实在太鲜艳了,与自己的年龄和身份不太相称。她笑着问道:“约翰,你的礼物真让人高兴,但是你怎么看上了这么鲜艳的颜色呢?”
道尔顿感到有些奇怪,他不以为然地说:“难道深蓝色还不稳重吗?妈妈。”“什么?约翰,它和樱桃一样红呀!”“不对,妈妈,是我亲手挑的,是深蓝色。”“是红色,约翰。你的眼光不坏。”母亲重复回答。
道尔顿找来弟弟,弟弟也说是蓝色的。而且,他俩对颜色的感受完全一样。
可是,他的朋友们和他俩的识别力却不同。朋友们开玩笑说:“照你所说,你将永远也看不到女性美丽动人的容颜,你会把她们面颊上那羞涩的红晕,看成一片浅蓝。”
从那天起,道尔顿才知道自己的色觉与别人不同。道尔顿没有放过这一偶然的发现。他不但仔细分析了自己的体验,还对周围的人做了各种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他又经过多方考查验证,写出了一部科学著作——《论色觉》。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色盲症,所以色盲症也称作道尔顿症。
有资料证明,世界上第一个意识到“色盲”存在的人是比道尔顿早出世400多年的中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朱元璋扫灭群雄,一统江山,当上了皇帝。有一次,朱元璋一时兴起,挥毫画了幅《雄鸡报晓图》,并在图上题了首不合格律却气势如虹的“七绝”,以抒发身经百战、一朝登极的喜悦之情。朱元璋令太子朱标将画挂出,赢得群臣满堂喝彩。朱元璋龙颜大悦,一高兴便将此画赐给了在侧的首辅大臣徐达。徐达受宠若惊,奉承地赞道:“这雄鸡的大黑鸡冠多威风!”朱元璋和群臣闻言一愣,心想,画上明明是红鸡冠,徐达为何说是黑鸡冠?如此当庭“信口雌黄”,岂不是故意谩君!?但朱元璋转而一想,徐达为人忠厚,不会故意戏弄我,便将话题转移,没有降罪于徐达。
  朱元璋散朝回宫后,觉此事蹊跷。无巧不成书,第二天他就患重感冒而影响胃口,进食美味时竟觉得其味平平,还隐约觉得有点苦味。他猛然醒悟:既然人在病时难辨五味,那么,倘若人患眼疾,也就会难辨六色(朱元璋当时不知世存七色)。如此,朱元璋脱口叫道:“险错怪朕之忠臣……”
“”“”“”“”
后来的理论认为,在人的视网膜上有一种感光细胞——锥细胞,它有红、绿、蓝3种感光色素, 它们各自对三种波长的光最为敏感,分别是红光、绿光和蓝光。每一种感光色素主要对一种原色光产生兴奋,而对其余两种原色光产生程度不等的反应。如果某一种色素缺乏,则会产生对此种颜色的感觉障碍,表现为色盲或色弱(辨色力弱)。色盲又分许多不同类型,仅对一种原色缺乏辨别力者,称为单色盲,如红色盲,又称第一色盲,比较多见;绿色盲,称为第二色盲,比第一色盲少些;蓝色盲,即第三色盲,比较少见。如果对两种颜色缺乏辨别力者,称为全色盲,较为罕见。
  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与夜盲(视杆细胞功能障碍)恰好相反,患者尤喜暗、畏光,表现为昼盲。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观黑白电视一般,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此外还有视力差、、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等。它是色觉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较少见。
  B.红色盲
  又称第一色盲。患者主要是不能分辨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以及紫色不能分辨。常把绿色视为黄色,紫色看成蓝色,将绿色和蓝色相混为白色。曾有一老成持重的中年男子买了件灰色羊毛衫,穿上后招来嘲笑,原来他是位红色盲患者,误红色为灰色。早年还有过报道,一红色盲患者当了火车司机,因看错了信号而造成火车相撞。
  C.绿色盲
  又称第二色盲,患者不能分辨淡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把绿色视为灰色或暗黑色。一美术训练班上有位画画得很好的小朋友,总是把太阳绘成绿色,树冠、草地绘成棕色,原来他是绿色盲患者。临床上把红色盲与绿色盲统称为红绿色盲,患者较常见。我们平常说的色盲一般就是指红绿色盲。
  D.蓝黄色盲
  又称第三色盲。患者蓝黄色混淆不清,对红、绿色可辨,较少见。
  E.全色弱
  又称红绿蓝黄色弱。其色觉障碍比全色盲程度要低,视力无任何异常,也无全色盲的其它并发症。在物体颜色深且鲜明时,则能够分辨;若颜色浅而不饱和时,则分辨困难。患者也少见。
  F.部分色弱
  又称三原色盲.是所有色盲病中,严重的一种视觉障碍.现实世界在其眼睛中.如同一幅纯真的底片.患者将红色视为绿色.黑色视为白色.所有看到的颜色与现实完全相反。
2、色盲是先天性、遗传性,男性多于女性的。色盲的遗传方式有规律可循,有五种方式:
  一是先天性。多为隐性遗传,如父亲有色盲可通过女儿传给外孙。病因主要是由于视网膜上视锥细胞缺少三种感觉色泽的物质而造成的。如缺少红色的感色物质时,就产生红色盲;缺少绿色的感色物质,则形成绿色盲。
  二是后天性。眼的各种病变,如屈光间质、视网膜细胞、视神经、视中枢患有疾病,都会引起色盲、色弱,其中以色弱为多。要治好后天性的色觉障碍,前提是要先治好眼病。
  随着研究的发展,有日本学者发现,印花布工人的色觉辨别力比正常人高200倍,于是认为色弱还与后天各种色泽刺激缺乏有关。国外一学者曾做过动物实验:将一组动物放在黑暗环境里喂养,另一组放在明亮并有各种色光刺激的环境里喂养,待动物长大后测定视力色觉时发现,在黑暗中长大的一组比在明亮环境中长大的相比,视觉和色觉敏感性明显减弱!
色盲的遗传方式是:
  (1)、父亲色盲,母亲正常,所生男孩正常,女孩全为基因携带者。
  (2)、父亲正常,母亲为基因携带者,所生男孩一半色盲,女孩一半为基因携带者。如果仅一男一女则可能都正常,也可能男色盲,女为基因携带者。
  (3)、父亲正常,母亲色盲,所生男孩全部色盲,女孩全为基因携带者。
  (4)、父亲色盲,母亲为基因携带者,所生男孩一半色盲,女孩一半色盲,一半基因携带者。
(只有女性可隐性携带,男性均为显性。男性基因XX,女性基因XY,由于Y臂短小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色盲带位于X短臂上,女性只有当两个X均有色盲带时才表现为显性,所以有的是显性,有的是隐性的也就是只是携带者)
注解:XX、XY是基因对,n是正常基因,p是色盲位点。黄色为色盲携带者,绿色是色盲表现者。圆圈(内均为XX)是女生,方框是男性。黄色圆圈是女性携带者、绿色方框是携带并表现的男性、白色方框是正常男性、绿色圆圈是携带并表现的女性、白色圆圈是正常女性。
驾考时听考察官对一个色感检测未通过的人说:你这是先天的,而且还是遗传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就这样吧。这是真的吗?
提出这一论调的人做过全面准确的调查吗?人家父系祖辈和母系祖辈用图谱检测法均未测出色盲色弱来,可他/她却完不能识别这些图片,为什么?
对于色觉遗传的问题还是有人持怀疑态度的。全色盲基因遗传或许有可信之处,对于色弱者以及其它所有人,辨色同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一样同是一种感官能力,它也是遗传的吗?色觉辨别既然同样也只是一种能力,那后天是完全可以通过治疗和强化训练(也是一种后天的学习)得以提高的。如同人对于声音的辨别,出生之初,对于各种声音所表达的内容和意思也是完全无法辨别的,这一能力的形成完全是因为人是智能高等动物,有语言交流能力,然后通过后天学习交流获得的,有的人对于声音的表达和感受更超于常人,所以他们成为了音乐家。有个朋友问我:那动物会讲人话吗?你这个问题问得还真好,动物本身也有它们自己的语言,而且还真有动物会讲人话的,鹦鹉学舌只不过是一典型的例子罢了!同样两个色弱者,一个人对于这一问题置之不理,另一个通过对色彩及乱色构图进行一些简单的训练,其后果是可知的。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真的能完全归咎于基因的问题吗?那是否可以推导出弱听等生理现象也是遗传的,是否也有等位基因什么的?
我们来看一下人类基因检测发展史:自1865年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发现遗传规律以来,人类一直没有停止对基因探索的脚步。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历经10年研究,日,美、英、中等六国政府宣布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草图完成。日,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组织正式对外宣布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被称为"科学史上三大里程碑之一"。20世纪中期分子生物学才拉开序幕,DNA双链结构才被发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应用,到DNA测序方法逐渐成熟及PCR技术的诞生,等分子生物学的成就才使用得生物医学进入到临床诊断领域。20世纪40年代我国医学检验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有医学检验专业。而人类意识到色盲色弱这一现象早在14世纪,第五版色谱图认为色盲是1777年Hudart发现的,而确认色盲色弱现象并提出相关理论是在18世纪70年代(约翰.道尔顿,他在1798年前后发表相关的精细论述)。所以这一论断的产生根本原因是,那些人将假设和推论直接当成了结论。提出理论的他们,那时就测过几个家族和几代人的基因吗?显而易见,没有!
2005年7月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色盲基因的研究报道。在西大西洋上有一个叫pringlap
poll的小岛,岛上的很多居民患有一种罕见的全色盲疾病。30
多年来它一直是研究视觉的科学家们感兴趣的地方。其中也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遗传学家们,他们对岛上的居民进行了分子水平的检测工作
,通过比对患者与正常人的DNA序列,研究人员在8号染色体上发现了只有色盲患者才有的DNA片段。然后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确定该基因编码视网膜中锥细胞上铁离子通道的一部分。这是迄今为止关于色盲基因具体分子本质的第一篇研究报道。为什么这次色盲疾病患者地域这么的集中,就没有地理的、矿物质、光环境等其它因素对视觉锥细胞感光色素破坏的因素,而仅仅是因为遗传?所以报道是报道了,其科学性到底又有多少呢,普通人就无法考证了。
3、检查色盲眼有哪些的方法呢?
假同色图:通常称为色盲本,它是利用色调深浅程度相同而颜色不同的点组成数字或图形,在自然光线下距离0.5m处识读。检查时色盲本应放正,每一图不得超过5秒。色觉障碍者辨认困难,读错或不能读出,可按照色盲表规定确认属于何种色觉异常。这是当前仍在使用的普遍方法。  色线束试验():是把颜色不同,深浅不同的毛线束混在一起,令被检者挑出与标准线束相同颜色的线束。此法颇费时间,且仅能大概定性不能定量,不适合于大面积的筛选检查。  颜色混合测定器:是Nagel根据红+绿=黄的原理,设计出的一种光谱仪器,它可以定量地记录红绿光匹配所需的量,以判定红绿色觉异常,此法既能定性又能定量。
其它检查方法:色相因子排序法()、色相测定仪()、基因检查法(目前不能)等。
其中以色盲本检测法最简单但是也是最武断和最不科学的,从色彩理论上看色相因子排序法()也比色盲本检测法合理,基因检测法则是最科学严谨最具说服力的。
三、随色彩理论的进一步丰富、更加的准确和科学,原来的色盲色弱分类和一些观点也应该有所改变。
弱辨色能力的强弱确实又是客观存在的。可是原来在医学上却简单地根据色盲检测图的测定按是或否、对或错一棍子打死的,统称为色盲或色弱。我对于色彩是有所研究的,根据现有人类已经掌握的色彩学理论,可以说这一定义是不科学、不严谨、不负责任的。所以我称之为先天性色盲、色觉异常、弱辨色能力;后天性色盲、色觉异常、弱辨色能力、色疲劳,其实也是按其类别,轻重程度将其分类的。而全色盲和色弱是应该区别对待的,“色弱者”更没必要为其烦恼。
为什么说传统的图谱检测法是不科学的呢?
1、至今比较常用的还是色盲检查图检测法,它是100多年前一位叫石原氏的日本人发明的,中国砖家是不加审慎地照搬照抄了他的方法和模式。
至今我们使用的色盲检查图与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图形上有所改动,页数增加罢了。其绘制方法完全一样。用这种检查图检查的结果武断地说某个受测者是“色盲”,而另个受测者是“色觉正常人”是不科学的。因此基于检查结果来执行升学、工作、办驾照的规定就会形成一种严重而不合理的社会歧视。
从炮制色盲检查图开始,到今日,科学还没有真正对“色盲”现象给出称得上科学的合理解释,科学家对“色盲现象”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的,由于许多研究者都是步色盲检查图发明者的后尘,没有离开这个伪科学的基础,我们在这方面能够称得起专家的人就令人生疑。
2、这些专家的理论只是他们的一种臆测,其逻辑基础就不正确。其理论逻辑基础是---因为多数人能够快速明显的识别出那些或规则有序或散乱无序的色点构造出的图案,识别不出的只是少数,所以是异常的。基于这一逻辑,科学家在所有人群中也是极为少数的,那是不是说,他们的思想或精神也是病态的或异常的呢?音乐家、调香师、品酒师在人群中都是少数,他们都是器官患病了?那你怎么就能确定这部分辨色能力异于常人的人是辨色力弱呢还辨色力超常呢?是可视光谱范围宽了还是窄了呢?
随时间的流逝和科学的发展,色彩学理论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这么多的质疑却不是臆测,而是有着丰富的理论根据的。比如色彩学应用到现代的计算机和其它电子显示领域,也是基于人类对光和色彩的进一步认识。
我们来看一下色彩的一些概念和基本属性:三原色、色相、明度(亮度)、饱和度、对比度、色阶、灰度等。
首先来看一下三原色:原色,又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三原色分为两类:一类是色光三原色,即红绿蓝。另一类是颜料三原色,即红黄蓝。
色彩三原色注意要与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相区别。
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时,会产生其他颜色。在不同的色彩空间系统中,有不同的原色组合。可以分为“叠加型”和“消减型”两种系统。
Blue。这三种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
,加色法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机、监视器等主动发光的产品中。
颜料三原色——减色法原理
而在打印、印刷、油漆、绘画等靠介质表面的反射被动发光的场合,物体所呈现的颜色是光源中被颜料吸收后所剩余的部分,
所以其成色的原理叫做减色法原理。
减色法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被动发光的场合。
在减色法原理中的三原色颜料分别是青(Cyan)、品红(Magenta)和黄(Yellow)。
应用与实践:美术教科书讲的是绘画颜料的使用,由于美术教材编写年代久远的缘故,目前绝大多数教材及论著中仍称红、黄、蓝为三原色。一般电视光色等光色是红、蓝、绿,色彩调色是红、黄、蓝,在美术实践中和生产操作中的情况与教科书上说的并不一致。彩色印刷的油墨调配、彩色照片的原理及生产、彩色打印机设计以及实际应用,都是黄、品红、青为三原色。从调配其他颜色的情况来看,都是以黄、品红、青为其原色,色彩更为丰富、色光更为纯正而鲜艳。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原色的定义出发,还是以实际应用的结果验证都足以说明,美术教材仍把红、黄、蓝称为三原色已经明显过时了,其实这是不恬当的,无论是从原色的定义出发,还是以实际应用的结果验证,都足以说明,把黄、品红、青称为三原色,较红、黄、蓝为三原色更为恰当。
色相:色相,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色相的特征决定于光源的光谱组成以及有色物体表面反射各波长辐射的比值对人眼所产生的感觉。色相环是用来描述颜色关联属性的,从色相环和光谱长短可以看出颜色不象以前中国民众所说的简单的那几种颜色而已。它们是紧密相连没有间断的依次渐变的,因为色彩光谱其实也是连续的。其名称是人为地以其习惯按一定的区间划分确定出来的。
照片描述:色相环
:亮度是指发光体(反光体)表面发光(反光)强弱的物理量。亮度(lightness)是颜色的一种性质,或与颜色多明亮有关系的色彩空间的一个维度。亮度是指画面的明亮程度,人眼从一个方向观察光源,在这个方向上的光强与人眼所“见到”的光源面积之比,定义为该光源单位的亮度,即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亮度的单位是坎德拉/平方米(cd/m2)。
4AcandelacdB lmC1lm1m2lxDnt
既然现代电子显示技术能够完全模拟实际的色彩表现方式,那说明其现理论是科学的。我们用彩色RGBRGB32
原理:  RGB是从颜色发光的原理来设计定的,通俗点说它的颜色混合方式就好像有红、绿、蓝三盏灯,当它们的光相互叠合的时候,色彩相混,而亮度却等于两者亮度之总和(两盏灯的亮度嘛!),越混合亮度越高,即加法混合。
RGB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的,RGB即是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的颜色,这个标准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
  色彩模式使用RGB模型为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的RGB分量分配一个0~255范围内的强度值。例如:纯红色R值为255,G值为0,B值为0;灰色的R、G、B三个值相等(除了0和255);白色的R、G、B都为255;黑色的R、G、B都为0。RGB图像只使用三种颜色,就可以使它们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在屏幕上重现种颜色。( 256 X 256 X 256 =
RGB 模式下,每种 RGB 成分都可使用从 0(黑色)到 255(白色)的值。 例如,亮红色使用 R 值 246、G 值
20 和 B 值 50。
&&&&&&&当所有三种成分值相等时,产生灰色阴影。
当所有三种成分值均为 255 时,结果是纯白色;
&&&&&&&当所有三种成分值为
时,结果是纯黑色。
照片描述:亮度-暗
照片描述:亮度-亮
对比度:对比度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差异范围越大代表对比越大,差异范围越小代表对比越小。对比度是画面黑与白的比值,也就是从黑到白的渐变层次。好的对比率120:1就可容易地显示生动、丰富的色彩,当对比率高达300:1时,便可支持各阶的颜色。
照片描述:对比-小
照片描述:对比-大
饱和度(纯度):(Saturation)彩色强度的浓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饱和度取决于该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
照片描述:饱和度-低
照片描述:饱和度-高
明白以上基本色彩理论,我们再来看看辨色检测方法的的问题:
在驾考辨色时,听一个学员说这块颜色是黑的,检测官立刻严辞道:“黑的和白的是颜色吗?黑白不是颜色!”
有人笑了,黑白也是颜色!而且比颜色还颜色,是最丰富的颜色!
原因如下:比如自然光最接近白色,它是由多种颜色混合而成的。用三棱镜能够将白色分离出多种颜色,那是因为每种颜色光谱长度不一样,而光透过透明镜面时会发生折射,而折射率不一样的色光透过三棱镜时就被分离出来了!
&自然光的三棱镜分离实验图
其实,现实生活中,每种色光或两种以上混合色光,其明度即通常所说的亮度(从前面理论我们已经知道色彩有色相、明度、饱和度三要素)从0-255变化(这个数字是计算机中的一种表示方法),明度越接近0,则越接近黑色,明度越亮越接近白色。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室内容易把深绿深红误描述成黑色的原因。
所谓的砖家们所说的,把深绿墨绿在黑暗室内描述成为黑色的人说成是色盲者,其实恰好他们所描述的是正确的!!!
如果懂得这些色彩的基本理论,我们就可以按颜色深浅对对同一色来进行排序,而测试发现一个所谓的色盲者,对各种单色的排序比其他的人更细化更精准,这又说明什么问题呢???是他辨色力太弱吗?而对于一个不可能懂得这些基本理论的文盲,就算他对色彩再敏感,也是不能对各类单色进行正确排序的。
所以,从有色盲检查图那一天起,直至今日“色盲”的定义并无科学根据,其分类也是很混乱的,只是研究者的主观猜测。该图发明时,只对色盲进行了大量的主观描述,这些描述只是依据“色觉正常人”与“色盲”的不同进行的主观臆测,肆意夸大,根本没有对“色盲”给出精准的定义。而后人,多数也是绕道走,以为通过色盲检查图检查出来的就是“色盲。”
该图无法合理解释客观存在的事实,即被该图定为“色盲”的受测者,都能辨别各种色彩,他们的色彩世界同“色觉正常人”同样丰富。而设计者和其他研究者只能用凭空设想的色盲分类来自圆其说,说有的轻,有的重,这种没有任何客观数据能证实的东西来搪塞。
相反,很多所谓的“色盲”者所感知的色彩的明暗度却是非常真实的。而“色觉正常人”所感知的色彩明暗度同实际物体的色彩明暗度却不一致。根据这一发现,在二战中美国人选择“色盲”做轰炸机的投弹员,取得了很好的实战效果。色盲检查图居然起到了这个作用,没想到这也成了它存在的重要意义之一!
色盲检查图的伪科学性是存在的。一些研究者始终主观的臆测“色盲”者只能识别黑白,不能识别颜色,反正无论如何一个人不可能知道别人到底看到了什么、听到、嗅到、闻到了什么。
所以有人说世界上也许根本没有“全色盲”,而我相信只有盲人可以兼任“全色盲”。
色盲色弱只不过是不同的人在光线条件不一样明暗的情况下的感知略有差别罢了,而更重要的是认识颜色和色彩明暗度同样也是需要一个学习过程,而进一步地细分和认知颜色却需要一个很长的学习过程。许多色盲者也是受到了这个检查图之害,小的时候就说某个孩子是“色盲”,他对认识颜色就失去了信心,中断了对认识颜色的学习过程,更导致了后来“不认识”颜色的这个结果。但是专家们是坚决不愿意否定他们所依赖的这个检查图,始终没有放弃他们想象出的东西。很多国家早已不再使用色盲检查图,而中国至今仍在使用这个检查图。
3、色盲检查图通过人为制造的各种或有序或无序的色点或色块的干扰来混淆看图者用颜色的构图,首先这样的图块构成的图型现实世界也是并不存在的,对于有的图片,看起来当然有一定难度或者说正常人本来就应该是看不出来的,这就是有的图片在不同的人看来是不同图案来的原因。设计者认为多数人看出来象“鸡”,少数人看出来象“鸭”,所以认为是鸡的就是正常的,认为是鸭的就是色盲。通过前面色彩基础理论的讲解,我们知道要辨识出某种图案其实不仅仅只是通过其颜色来辨别的,可以通过色彩的色调、明度、饱和度、灰度等属性来综合识别。色盲检查图这种方法不仅考察了观图者的辨色能力,还考察了他大脑用色构图的能力。所以这一测试本身是超出了人们对图案作简单色彩辨别的范围的。
比如说如下这副图:设计者的使用方法是---正常看到的是29,色盲看到的是70。
其实这副图本身就是隐藏了2、7、0、8、9几个数字,看出是29、20、28、70、78、79的都是对的。你为什么非认为看到29的是正常的,而看到70的是色盲呢,那看到20、28,78、79的又该算是什么盲呢?应该算是辨色能力和想象构图能力超常呢还是患病了呢?(注:此图和原版已有不同)
就是这些图,其难度也是各不相同的,举很简单的示例来说明这一设计绘制的演进过程:
(1)、能分辨简单三原色的人是正常人。那么一个图只有一种颜色,无疑所有的人都能正确辨识。
(2)那么两种及以上的色块混合在一起相比单色难度就大一度了,如果能辨单色得1分,那么能辨双色就该得两分了。
(3)随着色块数量和色彩种类的增加,识别构图形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红-绿、黄-蓝是两对互补的色系,两色放在一起很容易使用我们视觉产生出另外的色彩感觉,色盲检查图正好是根据假同色原理用这两种互补的色系,间或少量其它颜色绘制而成。&
看出上图是什么了吗?是5吗,哈哈,你是色盲!他们把上图定义为看出是5的为色盲色弱,什么也看不出的才是正常的。
(4)基于此种方法,我们可以设计出更为复杂的构图,并且可以可以随意调整其色彩的色相、色阶、明度、对比度和饱和度:
你能看出上图是什么吗?看不出,那没关系,我们可以随意调整其色彩的色相、色阶、明度、对比度和饱和度再看看。
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变成黑白图及反相图:
黑白及反相之后你还能看到么,还能看到?那对不起,你又中标了!这一过程透过现代色彩学理论看来是那么简单明了不过的小儿科了。医学色觉砖家们,你们学过Photoshop吗,没学过呀,快点去看看吧!
(5)、基于同一张图片,放大和缩小看的效果也不一样,它的颜色可是没有发生变化呀,对,但是它的形状大小及明暗对比等情况是发生了变化。下图你看到了什么?(原图作者定义为看见99正常,看见0的为异常)
正如上学考试一样,我们是否能说考了95分的人就比考了90分或85分的人正常呢。
4、色盲检测图准确地说是采用了偷换概念的手法,该图的绘制方法采用了将受测者的色彩辨别能力偷换成对色彩明度(亮度或者说颜色深浅)的感知程度。由于这两个概念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科学至今也不能证明对色彩明暗度感知程度不同的人对色彩的观察分辨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色盲检查图的检查结果根本不能证实受测者的色彩辨别能力如何,其检查结果的意义也是不大的。
该图在偷换概念后,利用
“色觉正常人”(多数人)对色彩明暗感知程度的不一致(注意图谱中惯用的红-绿、蓝-绿两组互补色系),采用“多数人”能够感知到的明暗度大致相同的若干颜色组成一个图形(或数字),再用“色觉正常人”对色彩明暗度感知大致相近的若干颜色组成一个图形(或数字)混在一起,诱导“色盲”读错。然后武断地说大部分认为的那种图形是正常的,少数人看出来的其它图案不算数,这个人就是色盲。
例如对上图就武断的说读为“鹿”的受测者是“色盲”,而读为“牛”的受测者就是“色觉正常人”。其实该图中都用了什么颜色所有的受测者都能说清楚,但读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其实它只是利用人们都是潜意识地循明暗度来观察(因为明暗简单,而色彩可以有千百种甚为复杂),显然色盲检查图是名不符实的,它检查的主要是对明暗度的不同感知,而不是真正对色彩辨别能力。如果我指出来,那么所有人都能看出来,为什么会有人指为“鹿”呢,其实他只不过误将上面的“红色的鹿角”加到下面“绿色的身子”上了,说它画的是鹿也完全正确,多么幼稚的游戏!
每个人自己去多读几本色盲检查图谱后会发现,你可能从某些图片中看出好几样东西。对于前面提到的那张图,现实生活中有“牛”和“鹿”都能看出来的人,他们又该定义为什么人呢。任何设计者都回答不了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因为他们已经掉到色盲检查图最初设计者玩把戏时设下的陷阱中了。如果强要回答,他们只能说:因为读为“牛”的人最多,读为“鹿”的人少,两者到看出来的人更少。这也能叫科学吗!
中国历史上倒是真有的故事,还有叶公好龙的故事。
5、色盲检测图巧妙地利用了人类视觉对于色彩的不同归类法,而诱导读者大脑产生了不同的图案。
不同的人对于所见图案的归类方法通常也是不一样的,多数人容易按颜色归类,而有的人却是习惯性地按明度来归类,有的人易于按饱和度、对比度等来归类。这里举一具体的实例来看看吧:
上图选自《色盲检查图》(第五版)绘著
——俞自萍说,这张图可以用来测试是否“红绿色盲、色弱”。在看了标准答案是这么说的,正常人看是“羊”,色盲人看是“鸡”。
反驳①可笑的是有人既可以看出羊,又可以看出鸡。那么,他是正常人?还是色盲者?又或者他是半色盲?又又或者他是色觉超人?
反驳②注意看,看成羊的人是把羊嘴、羊背、羊腿的绿色区域和羊身体中的蓝色区域混合在一起了,按理说他们是“蓝绿色盲”才对。而看成鸡的人是把红色区域和蓝色区域混合在一起看,按理说他们是“红蓝色盲”才对。
分析: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简单,看成羊的人是以色彩类似原则来归类(绿色=黄+蓝,和蓝色是邻近色),而看成鸡的人则是以明暗类似原则来归类(图中绿色是暗绿色,而蓝色是浅蓝色、而红色也是浅红色)
总结——其实该图测试的不是你是否能看得见颜色,而是利用你天生的习惯归类法来误导你罢了。
仅是因为他们习惯于按明暗来归类,就说是色盲、色弱;还说他们看不见红绿灯的颜色,是否也有些过激(天底下除了瞎子,还会有谁看不清交通红绿灯)?不能考驾照,更不是合适之举!世界上除了中国大陆,很多国家并没有这么做。美国、德国、法国、泰国、韩国、甚至包括发明色盲检查图的日本和发明红绿灯的英国,也早就不用这种简单的图谱在驾考中测试色觉了。
5、这种检测图的出现本来就有商业炒做之嫌。最先发明色盲检查图的人,早就宣传色盲能治,并且早已经用治疗色盲来赚钱了。叫“色觉异常”勉强可以,是因为它比叫“色盲”公正一些。但分为“正常”和“异常”也是不实事求是的。这只不过是两种接受可见光的范围略有差异的两种眼睛。
所谓的“色盲”仍有其优点。正如身高2米的人不能说身高1.65米的人"异常"一样。如果法律这样说,就是制造社会歧视。相反是许多“色盲者”能见到的色或能分辨的颜色差异,“正常人”却见不到或分辨不了。如许多“色盲”可以看见某些颜色的折射光;知道了色相环的概念后就会明白,为什么某些“色盲”能够更进一步细分各种单色光(比如不同的红色或黄色)至几十种并按其明暗深浅准确排序了(例如有些“色盲”可以识别几十种黄色,而在多数“正常人”看来黄色最多也就只几种罢了);“色盲”观察到的色彩明暗度比“正常人”正确,划分明暗调子准确掌握素描极容易入门,因为他们对某些色彩的折射光敏感,描绘色彩比“正常人”更丰富,并有特色;某些“色盲”在大草原上能看到美妙的堂皇华丽的海市蜃楼,许多人却看不到;某些“色盲”能叫出上百个标号的色标颜色的名字,而多数“正常人”却是认不出来的。这样看起来,色盲其实不是比正常人差,而是比正常人强很多啊,他们自己都知道自己世界依然是五颜六色、万紫千红的。呵呵,“色盲”的好处不一而足哇!如果你是所谓的“色盲”,你自身的优势你发现了吗?
6、科学地说,该图检测出来的色弱者通常只不过他们对可见光谱的感应范围与多数人相比不一致,或者说是对色彩的明暗度及饱和度的感应不一致。所以,与耳聋和弱听一样,也应该进一步将全色盲和色弱区分开来,能分辨三原色的人(自然对其他的颜色也能够正常感应)应该说来也是正常的,只不过他们对色彩的感应度与多数人相比较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移。同听觉味觉触觉等其他感观系统一样,不同的人感受不一样,比如同样加10g盐,有的人觉得很美味,有的人却觉得经咸得不能下咽了;加热同样的水温到40度,一些人觉得还是温水,部分人感觉已经很烫了;同理每个人对声音敏感的分贝数也是不一样的。那么,你怎么就一定认为这些被定义为色弱的人是看到的可见光(即色谱)范围比大多数人窄,而其中就没有可能是更宽的呢?
太阳光线是由极其多数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所组成。电磁波波长范围很广,但只有800~400nm(通常是780~380nm)波长的光线,人眼才能看见,因之将这段范围的波长所构成的光谱叫做可视光谱。最简章的实验是将一束太阳光线通过三棱镜,光线就屈折而成一条彩色光带即光谱(spectrum)。它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所组成。其中波长最长的红色光,居于此可视光谱的一端;最短的是紫色光,居于可视光谱的另一端。它们和其它各色光的波长大体如下:
颜色及波长(nm):
红色光750~630
橙色光630~600
黄色光600~570
绿色光570~490
青色光490~460
蓝色光460~430
紫色光430~380
红和紫色光线以外的部分,实际上也有“光谱”,但通常人眼不能识辨。人眼可见的可视光谱,它的波长范围,因人而稍有不同,因光强度不同也有所差异。
7、我国的色盲检查图谱是纸质印刷品,通常某些部门是多次反复使用,多年从不更换,某些颜色的失色,纸张的残旧磨损也会对受测者的判断造成不良影响。
我国《色盲检查图》自1958年初版问世以来,至今,一共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过五版《色盲检查图》,分别为吴乐正版、王克长版、李春慧版、汪芳润版、俞自萍版。新的版本除了将色感进行了轻中重程度划分外,自沿用以来其实根本上没什么变化。而中国的这些砖家对这一套图谱又是推崇备至。
8、读图者没有掌握识别这种图案的方法,这和不能识别这种图案完全不是一回事。
有的人一生当中,之前根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哪知其规律和识别方法,当然在看第一眼的时候就懵了!
其实这些图案并不复杂,它们是有一定规律的,构图原理:这些图中通常用于检测红绿色盲的图案较多一些,
9、即或说是图谱检测法是有用的,但里面某些图很明显也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每个仔细使用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很多人看到的东西是矛盾的,比如同是检测红绿色盲的图某些人就是看不出来,而另外的一些检测红绿色盲的图他又能看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无非有两个:一是这一检测方法不科学;二是这些图的设计有一些问题。经过多次检查的人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因为多数检查结果是不确定的。不同的人对同一图片有的人识别有的人不能识别,不同场景同一个人看同一张图片有时会看出来有时则看不出来、不同的时候能分辨出的图形也不一样,这种不确定性确实存在,我不知道能说明什么?
10、被测者心理因素和对色彩的表达上存在问题也会对测试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图谱上的说明就是限于在3秒或5秒内识别出来才算有效的,而中国一惯的应试心理会让被测者产生心理紧张,导致本来很简单的东西就是看不出来,此时大脑内部的情况完全类似于知识分子提笔忘字的情况。
韦特海默(M.Wertheimen,1880——1943)于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创立该学派、柯勒(W.Kohler,1887---1967)和考夫卡(K.Koffka。1886---1941)
我们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再来看看几个视觉误导和错觉现象:
&它们是如何构成的?
&黑白色块倒底是什么形状?
它们真的转动了吗?
等等这些现象又能证明什么,只不过利用了你的视觉和大脑,纯粹一种误导和错觉!而不是你的眼睛又患了什么病。
四、即或说你是有真正的色盲或色弱那也并不可怕。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你检查出是“色盲”,也根本不必自卑,你的色彩视觉不比任何人差。所谓的“色盲”也根本不是病,不要听信那些商业抄做,去治疗或配什么镜子。其实这个镜子就是可以装在照相机前的滤色镜,但质量比相机的滤色镜还差得多,而且价格昂贵。“色盲”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更不会危害他人。在某些情况下,你的辨色能力比别人差一点,但在另一些情况下你的辨色能力却比别人强得多。对于升学、工作和办驾照的某些不合理的限制,我们相信自己所能看到世界肯定是正常的,大众的呼声也说明了一切问题,我们更应该相信科学和社会的进步。
1、所谓的色盲色弱者也会有很多好处,他们的世界其实更多彩。
(1)、栏杆效应:其实历史上很多著名的画家都是色弱,这被称为栏杆效应,越是在有阻碍的方面越容易作出成绩。
(2)、作战防卫方面:由于色盲者对于色彩明暗度更敏感于常人,即“色盲”所感知的色彩的明暗度是真实的。因此在二战中,为了便于黑夜作战,纳粹德国曾秘密招收过一个色盲的特种部队。二战中美国人也曾经选择过“色盲”做轰炸机的投弹员。
(3)、色盲”最适合从事绘画,因为他们观察到的色彩明暗度比“正常人”正确,划分明暗调子准确掌握素描极容易入门。因为他们对某些色彩的折射光敏感,描绘色彩比“正常人”更丰富,并有特色。其中某个受测者就是所谓的色盲或色弱者(每次结果都不同,忽而色盲、忽而色弱,有时红色弱、有时绿色弱),对每一种颜色的感觉能力非常好,无论你指着哪种颜色让他分辨,他都可以准确地说出1、2、3来。他爱好画油画,在省美术高考联考中,色彩考试92分。
据传世界上油画卖价最高的文森特梵高也是所谓的色盲。
(4)、性格上色盲色弱者可能会更细致。
(5)、历史很多很多的艺术家都是色盲。
2、辨色力通过简单的训练和治疗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
前面我们说了,它既然只是人其中一项能力,那么它就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和治疗来进行提高的。说没有任何办法的那位检测官所说的其实纯属扯D。对于色盲色弱的治疗,在英美,用红光刺激疗法治愈率为35%;日本用生物电疗法治愈率为49%;还有的国家用色光训练法也能治愈。在我国,则是用综合疗法来治疗:
  (1)红光增色仪:刺激视细胞的色黄功能提高。
  (2)色觉矫正仪:包括色盲矫正图表和色盲矫正附镜(非普通色盲镜)。通过对各种颜色的分辨、识别、转换练习,提高色觉功能。
  (3)色盲经络按摩仪:选择能疏通经络、调节肾水、荣卫神目的穴位,达到提高色觉功能!
五、对于色弱色盲的检测我们应该持更科学的态度和更先进的检测方法。
最后,检测色觉有很多方法,包括色觉检测图,D-15色觉子排列试验、色觉镜等。国内一般用的是色觉检测图,这个是最简单粗陋的检测方法。有些人虽然色弱因为只是轻微不正常,完全可以通过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来辅助辨认,所以这种往往就是色觉图的漏网之鱼,换言之色觉图的敏感度没有色觉镜那么高。
色觉镜检测法,是以不同比例的红、绿光混合为黄光为原理制作的,它有一个标准黄光光谱,并且在测试的时候是要求你去旋转旋钮(其实是混合光透镜组)来将你“看到”的混合颜色尽可能的接近它提供的样板(也就是标准光谱)。当你在旋转混光透镜以达到要求的时候,机器就能记录下你用了多少百分比的红光多少绿光了,和标准一比对就能得出结论。譬如你各用了50%(假定标准光谱是40%红光与60%绿光混合),那么自然是有问题的。这个机器绝对严格,是检测色觉的最好的方法。但即或是这一黄金检测标准检测过的人,其使用红绿光的比例也是各有不同的,那么最接近的肯定是最好的,但合格的标准又该定在哪里呢?
色弱者是的世界和大多数人的色觉世界其实也是一样的,更不会危害社会及公共安全,所以对于驾考可以将全色盲和色弱区别对待。国外考驾照是一定要上色觉镜的,只不过这东西价格昂贵,国内车管所都还没有普及这一设备。
色觉检测的终极检测标准是基因检测,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操作上到目前为止可能全世界也并没有研发和使用这一技术??
------五彩麒麟------http://chinanssy./blog/static//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色弱可以报土木工程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