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得龙帐篷有内帐吗?是单层的帐篷单层好还是双层好的?

谁能介绍下,单层双人帐篷和双层的有什么区别?_其他_土巴兔装修问答
谁能介绍下,单层双人帐篷和双层的有什么区别?
填写手机号码,获取预算明细
你的装修预算约
查看预算明细
0元卧室预算:
0元客厅预算:
0元厨房预算:
0元卫生间预算:
0元阳台预算:
0元其他预算:
*本价格为新房估算价格(半包,不含水电工程),旧房价格由实际工程量决定。
* 稍后装修管家将致电您,为您提供免费装修资询服务。
谁能介绍下,单层双人帐篷和双层的有什么区别?
提问者:纪德佑|
浏览次数:200|
提问时间: 14:34:06
热门活动:
已有3条答案
回答数:16568|被采纳数:28
最后的致意
所有回答:&16568
<p class="ask_one_p edit_、单层帐篷  
  单层帐篷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其最大的特点是轻便、经济、体积小  
  2、双层帐篷  
  双层区别于单层的地方,是在设计上增加了一层透气性较好的内帐。在较为凉爽的季节,人体排除的热气在帐篷外空气的作用下,会在帐篷内壁凝结水珠,如果是单层帐篷,水珠就会顺着帐篷内壁流下,打湿睡袋。而加设内帐后,外帐不直接和内帐连接,此时人体散发的热气就会透过内帐,从而使凝结在外帐的水珠流入地面
回答数:11890|被采纳数:16
所有回答:&11890
单层双人帐篷和双层的区别:
1、单层帐篷  
  单层帐篷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其最大的特点是轻便、经济、体积小  
2、双层帐篷  
  双层区别于单层的地方,是在设计上增加了一层透气性较好的内帐。在较为凉爽的季节,人体排除的热气在帐篷外空气的作用下,会在帐篷内壁凝结水珠,如果是单层帐篷,水珠就会顺着帐篷内壁流下,打湿睡袋。而加设内帐后,外帐不直接和内帐连接,此时人体散发的热气就会透过内帐,从而使凝结在外帐的水珠流入地面,这很好的解决了单层帐篷内壁结水的问题。
回答数:2951|被采纳数:23
banlinghun
所有回答:&2951
双层的是有两层的,纱帐+雨帐。气汗水凝结于外帐内侧,内外帐间的空隙保证冷凝水不会弄湿内帐。单层的只有一层,雨帐。气汗水凝结于雨帐内侧,环境湿度大,帐内外温差大的话冷凝水会弄湿帐内物品。这些都是相对的,通过增加帐内空气的流动性,可以把气汗水带走,不过总体来说,单层帐多少都有冷凝水的问题,而且相同环境,相同搭建水平,会比双层帐严重不少。不过因为省略了内纱帐,所以单层帐的重量会轻一点,多用于高山环境(风大,湿度小)。
已有 3 个回答
已有 3 个回答
已有 3 个回答
已有 3 个回答
已有 3 个回答
已有 3 个回答
已有 3 个回答
已有 3 个回答
已有 3 个回答
已有 3 个回答
我已阅读并接受
*&&请放心填写,您的隐私将被严格保密
填写您的手机号码,获取预算明细
你的装修预算约
查看预算明细
0元卧室预算:
0元客厅预算:
0元厨房预算:
0元阳台预算:
0元卫生间预算:
0元其他预算:
*本价格为新房估算价格(半包,不含水电工程),旧房价格由实际工程量决定。
*稍后装修管家将致电您,为您提供免费装修资询服务。
下载土巴兔APP
中国装修网&|&&|&&|&&|&
帆布篷布帐篷保温蓬炮衣塔衣架子热合机棉帐篷棉门帘养生蓬
期待您的来电……
固定电话:06
销售一部:
-技术资料Technology
从内帐到帐杆--户外野营对于帐篷的选择
从--户外野营对于帐篷的选择[图]&
  帐篷根据使用的需求分很多类型,例如露营、高山、沙滩、钓鱼、打猎、救灾、丛林、军用等等,以下主要谈些露营、登山帐篷的用料和设计。
牧高迪冷山2铝支架野营露营三季双人
  露营、登山外帐一般采用轻薄型的涤纶、尼龙面料,这样携带就会轻便,而且可以提高面料的经纬向的密度,国外高档的帐篷采用210T至300T(经纬密度),密度高了其防水性也会相对提高,但太高的密度其丝也要求细,这样强度就会有所下降。
  外帐的涂层有多种,露营、登山帐篷一般采用PU、PE和涂银,PU最为理想。外帐防水指标一般800~2500mmH2O,太高会影响帐篷的透气性,国外高档的帐篷也很少在2500以上。而且帐篷的防水指标只是动态的防水指标,不是静水压指标,2500mmH2O只是雨水下来的瞬间水压,如果用2500水柱肯定是要漏水。我用过绝大多数帐篷的外帐在长时间的淋雨下都会湿透,这时双层帐篷的设计就体现其优点了,外帐内侧聚集水珠会滑落到地面上(如果外帐防水性差、暴雨时,外帐内侧的水珠会直接滴落到内帐上)。根据这些特点露营、登山帐篷建议不要选择单层的,单层帐篷的水珠会滑落在帐篷里面的。
  露营、登山内帐一般采用轻薄型的涤纶、尼龙、涤棉透气面料。涤棉的优点是吸湿性好,缺点是容易发霉,涤纶、尼龙优点是容易护理。有些内帐是大面积的网布,优点是透气好,缺点是光线太透,夏天只用内帐,外面就能很清楚得看到里面,睡觉容易走光。
  露营、登山帐篷地料用PE、普通尼龙、牛津布。低档用PE底,PE不耐磨,容易老化发脆。防撕裂尼龙底用在高山帐篷上,优点轻,缺点耐磨性差,容易扎破。牛津布底最成熟,牛津布以丝的粗细指标D标称,210D比150D粗,耐磨就相对好些,但分量也相对提高一些。底料的防水指标越高越好,一般mmH2O。
  露营、登山帐篷的帐竿一般用玻璃纤维竿和铝竿。玻璃纤维竿优点是便宜,缺点容易老化、脆裂、折断、重。铝竿优点是轻便、强度大,缺点是贵。铝竿的材料采用01T6,早期铝竿只有韩国、美国和德国能够生产,德国的品质最好,韩国的性价比最高,所以大多数铝竿帐篷的铝竿都产自韩国。前几年国内的铝竿都是韩国进口的,而且是定码成套后进来的,后来国内为了节省成本从韩国进铝管,自己裁断装配成套,也称韩国铝竿。最近听说国内做导弹外壳的某家原军工企业也能做铝管了,但原料也是来自韩国的。真正的韩国原装成套铝竿上都印有EASTON&7075。
  很多朋友认为露营、登山帐篷不管内帐、外帐都要紧绷,其实应该是外帐靠打地钉的橡皮绳紧绷,挂帐竿的内帐要稍松些,这样的设计在大风下才有一定伸展空间。大家可以去看一下MSR帐篷的风洞测试。
  露营、登山帐篷使用注意事项:
  1、搭帐篷时,外帐一定要绷直,避免和内帐有接触,防水外帐内侧的水珠渗透到内帐里;
  2、帐篷不要在高温下暴晒,底布不要放在高温的沙滩和地面上,这样可防止PU老化,避免防水性能下降;
3、收帐篷时,要慢慢卷,要有方向性赶跑帐篷内的空气,如果空气在没有出口的情况下卷帐篷,空气只能突破防水层出来了,这样会大大影响防水性能。
帐篷可分为四季帐篷、三季帐篷,单人帐、双人帐、多人帐,又分高山帐、旅游帐,单层、双层。帐篷主要由帐篷支竿、外帐、内帐、帐钉组成。主要指标有大小、高度、重量等。支竿用来把帐篷支起形状,分为几节存放,中间由松紧绳穿起来,用时可以很容易地接起来。一般帐竿材料有玻璃刚和铝合金两种,铝合金的强度更高些。内帐比较轻薄,在气温高天气好时,可只支内帐。外帐没底,所以内帐帐底的防水性要好。外帐是防风防雨的,而且有不同的门厅设计。一般支帐篷是把帐竿穿在内帐上,再撑起来,最后挂外帐,钉帐钉,还有另外一种是把内帐平铺在地上,帐竿穿入四角,先撑起来,挂上外帐,抵挡住寒冷的大风,人钻进去,再把内帐挂在竿上,这两种帐篷有不同的结构设计。
  1、&D,旦尼尔=g/L×900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表示单位长度内丝线的重量,D前的数字越大,表示其同样面积的布料就更重一些。通常的帐篷选用150D或70D的尼龙,兼顾成本/重量/耐磨性。
  2、T,一般指涤塔夫(polyester&taffeta),是种尼龙,仿丝绸面料,一般用做帐篷的外帐和内帐,轻且坚固。190T,前面的数字则表示1英寸(2.545CM)内经纬纱根数(密度)的和,实际上是个密度单位,你同样可以简单的认为,T前的数字越大,那么相同面积的布料就越重。对外帐来说,考虑到其恶劣环境中的易破损性,应注意其是否采用防刮(ripstop)结构,简单来说就是成小方格型编织,即使破损一个点,不会在强风中越扯越大。
  关于,已经讲过很多了。论坛里太多新驴只知道问什么帐篷好,但未必会正确的使用。老实不客气的讲,就算你买顶3K银子的帐篷,使用不好一样不舒服。
  今天图解几个帐篷使用的小窍门,一部分先给大家看。因为图是请同事帮忙画的,所以现在只有这几张,以后有新图了我再加。
  钆帐钉时,不要90度角下钉,帐钉应该和帐杆成直角的角度,才会有最大的固定阻力。所以一般是与地面45-60度角来下钉的。
  帐篷的侧面,底边一定要拉开,绷紧下钉以分离内外帐,同时可以形成空气的流通减少帐内凝露水的可能。市场上也许很多帐篷没有这样的设计,我个人建议你可以自己加上去,具体的做法就是在侧面底边的中间位置,缝一根橡皮胶的圈上去(最好是双圈以便使用时根据地形可调节长短),使用时就可以用帐钉绷开它了。
  帐绳一定要拉紧,但是千万不要绑成结(在外露营时见到过很多朋友是把帐绳绑结来用的)。请参照示图5中的使用方法来抽紧帐绳。
  好了,正确使用帐篷的方法介绍给大家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举例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帐篷吧。
  永生加强版三季,是广受好评的永生3季双人野营帐的升级版,同时延续了永生一代的人性化设计。双向前门可自上而上打开,形成前窗,使用更加方便并增强透气性能;双开门,前后门形有所不同,为了对应不同的外帐门形;帐钉采用新的7001铝合金彩色地钉,强度增加30%以上;帐杆袋外侧增加修补包,内含帐杆修复套1根、修补胶1支,修补面料1块;铝合金双杆交叉式结构顶部采用KAILAS独有扣件固定,令结构更稳固;帐内顶部增加挂钩,方便悬挂小物品,如头灯、手电等;外帐与内帐的插扣有颜色区分,方便搭建;八个颜色,选择面更广。前部双拉链大开门,增加进出帐篷的空间位置,并且可用登山杖挑起来,拓展功能成为一个前门篷。加强版的前门为专利设计,双向可以自上而上打开形成前窗。使用更加方便并且增强透气性能。八个方向的13根地钉有效稳固帐篷,令你无惧风雨。并能有效分离内外帐,避免结露现象。
  完美的坚固的帐篷,适合任何天气条件下露营,3根铝杆提供极强的支撑力,l双门双延伸,再多东西也不怕了吧,内帐的透气性大家可以在图片上看到,居然每一个都可以关上,疯狂,传杆式设计虽然在搭建的时候没有挂钩式方便但是考虑到支撑力方面就不用多说了吧,外帐kelty的经典flyboy设计,我一直就很喜欢。
  这款帐篷重量为2500G,210T防水涂层PU2000涤纶,防水贴条。内帐是210T透气涤纶,高精度编尼龙网纱,1500D防水涂层PU4000MM涤纶牛津布,防水贴条。
  超轻2人双层帐篷,超大拱门设计保证了极佳的通风效果和较大的存放空间,外帐披挂式结构,采用连体式组合撑杆使帐篷的搭建变得非常简单快速,采用超耐用防UV抗老化材料,采用了高柔韧性、耐用的特级铝合金材料撑杆,Hogan&Ultralight连续荣获了年度欧洲户外杂志一等奖,适用于登山、露营、徒步等户外运动。
  TNF的产品就不用说的太多了,大家人人知道。尤其是它的高海拔帐篷,是世界最为顶级的。可以适用于任何一座8000米以上山峰,此款也是TNF帐篷中的旗舰产品(VE25),它作为高山帐的其中一款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登山家的共同认可,以致有很多的人在说,TNF的VE25是20世纪大多数登山家们的第二个生命,可想它在人们中的地位。
  符合高山地形环境的设计为使用者提供了宽敞的内部空间,流线型的外部结构为在高山恶劣气候使用提供了保障,超轻的重量和极小的体积能最大程度减少登山者的负担,本款帐篷专为登山爱好者设计。
尼龙网纱上的小孔在夜晚空气温度发生变化时,更能够保证内外帐冷热空气的顺畅流动,从而使帐内湿度及温度达到平衡,人体舒适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经过拉力实验测试,在每个受力点加上额外保护块的同时,采用先进的缝合工艺,牢牢锁住每个受力点,使得整顶帐篷更加牢固,提高使用安全度。根据欧洲标准,合理配置内帐的透气网纱,确保每人至少200MM/2的空气流通面积,使用者也可根据外部温度通过拉链盖幕自行调节空气流通量,防止因帐内温度的骤升或骤降而引起人体的不适应。另:根据冷暖空气的运动特点,内帐特别配置的较低位置的小型网纱窗,打开后能巧妙引入外部干冷空气,帮助帐内暖湿气流的上升和导出外帐更好的完成空气循环。为配合使用者的实际需要,设计者提供了多种灵活使用又可方便拆卸的存储袋,如:顶部存储袋:储物的同时也保证了帐灯的方便使用;同时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可吊挂的网纱存储袋挂在帐内,放置一些必须品,如手机等,拿取方便。外袋由意大利名师设计,袋长≤40CM,既能放在背包内,又能附在背包外,非常利于携带。同时考虑到使用者的需要,整个外袋分为两大部分,主袋放置卷包后的内帐和外帐,附袋放置航空铝杆和帐钉,节省了包装时间。引入轻型帐底概念,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每个配件的作用,整个帐篷尊崇重量达到最小化,易于携带,减轻徒步旅游的载重。内帐大面积使用了每孔小于1*11MM的网纱,既保证了整顶帐篷的最佳透气性能,又避免了夏日小蚊蝇的入侵,适合三季使用。内帐单独使用时,更有引景入室的独特效果。现双重作用,固定帐篷的同时,夜间拉绳会散发荧光,避免被帐绳绊倒的危险。
牌子:MSR&elbow&room&2P朋友给推荐的一款帐篷,今天拿到手时感觉很重,打开包装后看个做工和配件,觉得大厂商的东西真是没有挑剔的,唯一就是很重,而且2人并排睡时宽度空间不是很好!有关MSR的配件大家也都知道什么DAC&Featherlite营柱,Catenary&Cut&Fabric抛物线式剪裁,高防水性等等就不一一在说了,外面的纸盒包装,有点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
本文来源 :转载必须保留 |||||||厂||&链接 ,否则追求法律责任相关阅读推荐:
.帆布.............
CopyRight & 郑州市永生篷布厂_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电话:
地址:郑州市新郑里路4号MOUNTAINEERING
江西周边推荐
当季热门推荐
中国的山友们,您喜欢怎样的帐篷?
欢迎大家各抒己见,更欢迎拍砖补充:有高见山友我亲手打样A塔相赠。
3重量最重要
4重量尚好,空间,人性化更重要
6必须自立式
一般爬山是不带帐篷去的, 因为就算是需要住宿也会是在山上有住宿的地方入住, 身上最多就背包里装水装吃的东西, 很多都会是当天上下的, 因为不会像专业人士一样,从山脚下就爬, 都会先坐汽车到不能再上去的地方, 有缆车的就坐缆车了, 所以时间上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一般爬山是不带帐篷去的, 因为就算是需要住宿也会是在山上有住宿的地方入住, 身上最多就背包里装水装吃的东西, 很多都会是当天上下的, 因为不会像专业人士一样,从山脚下就爬, 都会先坐汽车到不能再上去的地方, 有缆车的就坐缆车了, 所以时间上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理想中的帐篷和现实使用的帐篷总有差距。现实的帐篷是你自己在各方面的平衡。所以商家的成功帐篷是在市场上最成功的帐篷的改进。或低端一点,或高端一点,以赢取最大利润而不是制作最好的帐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因为在生活在江浙一带,所以防水很重要,特别是防渗水,夏天的时候驴行,山里有小气候,碰到晚上一阵大雨的情况是很多的,而且这种情况是不可预见的(山里小气候天气预报查不到),帐篷除了能防雨之外,一晚雨水冲击之后还能保持内部干燥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与防水相矛盾但又不得不谈的就是透气了,透气的话,个人希望能达到内部不产生露水为好,考虑到大部分的驴友还只是会搭帐篷,还没达到搭好帐篷的程度,内外帐之间不会撑得很开,但是产生露水后,内外帐粘在一起后会大大影响帐篷的性能,所以建议设计时即将内外帐从结构上尽量分开;
双层的话是考虑到南方蚊虫较多,内层帐可以挡蚊虫的效果;
重量的话,不会太苛刻,毕竟大部分驴友还是以休闲娱乐为主,ZN探险性质的相对较少,所以空间,人性化的设计会更被大家所看好;
价格方面,因为大家都是以好奇体验为动力,所以定价太高的话,一定程度上会吓退不少想尝试的驴友,个人心里价位五百到八百,毕竟很多驴友买了帐篷,一年也用不上几次,再加上配备睡袋,防潮垫,地席等的费用,尽量控制在一千左右,相信大家还是会乐于尝试的;
关于自立,个人感觉一来是便于帐篷的搭建,二来是可以适应不同的搭建地面,之前也见过在硬地面扎营,非自立帐,帐钉打不进去,只能找东西压住帐篷的情况,毕竟普通帐篷配备的只是一般的铝合金地丁,碰上硬地面就无能为力了,三来就是碰上突来的雨水可以立即搭建起帐篷而避免装备被淋湿
最后谈谈其它,比如可以增加防风绳的晾衣功能,一般情况下防风绳的使用频率不是很高,是否可以设计成具有晾衣功能,这样天气恶劣的情况就拉起来增加帐篷的抗风能力,天气晴好的时候就可以晒晒毛巾之类的,还有门厅的设计,希望空间能控制在放下一双鞋并且可以坐在帐篷里做饭的程度,如果再大一些可以放下背包就更好了;关于修补包,可以针对常见问题配备一些修补工具,现在一般都会配备浇水,修补片,然后增加帐杆套杆,以及备用地丁就更好了
以上就是个人的一些小小心得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喜欢自由的作品。
目前面料在防雨上各家基本都能过关,所以我考虑的首先是:
1、空间,1.5人帐做到出行舒适,休息好是很关键的,如同汉庭的口号1.8米大床;
2、重量,这也是山地运动帐篷发展趋势,控制在1-1.5KG;
3、工艺,品质保证毋庸置疑。
在上述基础上,关于价格目前基本上是500以下,1000以上,建议开发500-1000元的帐篷,应该可以被国内山友大部分群体所接受,这个价格带暂时是空白。
去年端午使用A塔在鳌太
补充一点,对于无杆帐可以作为概念产品出现,但主流还是自立帐为主的,毕竟无杆帐受搭建经验和地形条件有一定限制,不一定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虽然去年鳌太使用A塔多少有了点小插曲,当然今年狼塔线路,我还是坚持A塔出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用过kingcamp 的入门双杆交叉帐。。 用过迪卡侬的速开。。用过牧高笛 自驾。 后来是迪卡侬的基地。。 再到后来的hubba 。。 最近去泰国带回了一个sea to summit的 超轻双人 650g 单层但含内帐的。
对帐篷的理解是。。&&轻量。牢靠。易用。空间合理。&&最推崇的是hubba. 所以三峰的卖的那么火。。&&然后就是符合国情。。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接受的了一个帐篷等于自己一个月的工资。。
去年下半年开始爬山。 真的感觉UL 太重要了。。 尤其那些城市里的白领。体能之差。恢复之慢远超自己的想象。&&作为这一个考虑。轻量。 简易。价格适中,要么跟当年的苹果一样。。 一招鲜。。一款iphone。。 全拿下。。 要像丰田。旗下再来一个雷克萨斯。。 高低结合。。
sea to summit 打开后的样子。。 重量含内置的帐杆。
我最常用的 HUBB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重量最重要& && & 价格也重要(不然米不起)
最后要做大的化还是要渠道说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应该说明使用地点吧,南方小动物多,要两层。在满足睡眠情况下,重量是我比较看中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双层,结霜,结露控制比较合理。重量并不是最敏感的,但要往轻做。价格,差异化,相同设计不同面料,更多的配件,譬如雪裙之类,500-1500价格最合理。自不自立无所谓,还是看应用。设计,主要还是空间利用和人性化的东西。最后一个最重要,质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个人喜欢外杆式的,目前希望高度在坐起后略高就行,不需要过高,宽度是我最需要的。抗风性,重量是最优先考虑的。防御性只要能顶住暴雨就行,要求不高吧。
空间尽量的大,在重量上找个平衡,还是标准2人帐最需要。总量我希望是1.5公斤,如果接近完美,价格反而不是问题,只要不超过国外就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人性化的设计,重量过得去。价格别太贵。太贵买不起,说啥都没意义了。
单层还是双层?最好可以任意组合的。冬天就双,夏天就单,任意组合。
我不喜欢太过UL的东西,那样可靠性就缺少保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不喜欢太复杂,能够简单快捷又实用最好,出去的时候最后露营时总是很累的时候,这时候能够简单便捷的把帐篷搭起来会是一种心理上都感觉到一种放松,必竟不想多花时间动手,特别是在大雪等复杂条件气候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 && && &&&1000以内,不需要自己打胶,BA的飞溪2水平的单人帐。尤其是质量和重量控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自由之魂帐篷,适合有一定经验的玩家,在进行帐篷升级时选择。
个人有三顶无杆帐,三峰的雨衣帐(配内帐)700克,客栈仿trail star480克,阿悠的双尖塔800克,分别用于夏季穿越,春夏秋腐败和冬季露营。这些帐篷的设计都能满足我在使用它们时的需要,使用的面料,做工,都优于一般的入门级帐篷,但价位都不高于500元,所以这些小厂都有大量的粉丝,特别是三峰,已经是低价位轻量化的标准配备。
没有一顶帐篷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开发更多的新产品,是具备超强设计能力的自由之魂的强项,但强迫症会要求你只推出自己认为完美的帐篷。
小众高端的新产品不好做,因为驴友当中有很多那种喜欢大牌装X的,即使拿着好的产品,也不能把它的优点体现出来。比如最近给朋友推荐淡总和黑冰羽绒服,朋友更喜欢小太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就我而言,重要的是2,3,6,重要性也是如此排序,当然,2和3,6有点难以调和
我通常自己找些高海拔徒步新线,穿不穿越不要紧,能到一定的高度,近距离瞻仰自己仰慕的雪山足矣,如果不能找到垭口穿越,不介意原路返回。最高住过4500,更高处是登山的范畴,目前还没这个财力和精力玩
之所以看重2,是因为高原抗风保暖太重要了,好的双层帐,搭建科学,这两点都能很好的兼顾,而且双层帐可以再内外帐之间形成个门厅,用来做做饭烧烧水太重要了。外面太冷,里面生火不安全,门厅里生火,注意一点的话,安全和方便也能兼顾,外帐也能起到一定的挡风板的作用。
重量就不必说了,谁都想背负轻
自立嘛,个人比较执着。非自立搭建比较考手艺,对地钉啥的,牢靠性要求也蛮高。很多时候,需要在草甸之上,冰雪坡下沿找营地,林木是没地方找了,吃地钉的土层又太浅,帐崩不起来,容易被整面拔掉,很不放心。
简单来说,还是觉得自立的双层帐比较合用,能轻则轻,不能再减重,也不愿意用单层自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用的次数不多,碰到过雨夜,更多是在夏秋季使用的。总之有这么几点体会:
1、稳定的质量(性能),这需要良好的材料和优秀的加工工艺做支撑。
2、在保证防水性的同时具备优良的透气通风性。首先要保证在雨中能保持帐内物品的干燥。同时,在较热的时候,能有优秀的透气性能。不然闷啊~
3、在安装时具有简便性,减少在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中的浪费过多精力、时间,早点睡近帐篷。多爽~
4、收拾后又较轻的重量和较小的体积,方便携带。
5、具有带有明显标识异于环境的色彩(荧光)。这样在方便意外时的搜寻,也能方便在批量扎堆的帐篷中识别子自己所要找寻的目标。同时色彩的搭配要能调节帐内的光线就更好了。
一不小心说了很多,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多说无益,看看卖的最好的款式,& &牧高笛冷山2air!
自立 必须& & 双层 必须&&搭建简单必须&&便宜必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单层和双层,其实大多数的人可能会选择双层。第一是感觉上来说双层要比单层保暖,再一个是普通海拔的地方,蚊虫蛇鼠各种骚扰,双层基本能解决这些问题。至于单层,高海拔地区优势更明显,那时候很明显保温已经不能靠帐篷了,单层的重量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重量方面,在保证双人帐不是为了过分追求轻量而压缩成只能睡一个胖子的前提下,当然是越轻越好喽。功能方面,就不多说了,现在各品牌的帐篷细节也越来越好。无杆帐,好吧,这是我偶一直在纠结的事情,纠结了N久到现在也没下手买一个,无杆的能轻至少1/3,但不是每个人都能hold住吧。
价位,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倒是真的,但是有些大牌动辄好几千,作为一个平民,就接受不了,赚钱无可厚非,但是太夸张了,就。。。
其他,看到有人说结露问题,结露这问题真心很烦,有时候湿漉漉的外帐放包里,增加重量不说偶尔还要殃及别的东西。有个小想法,你们说把用在游泳眼镜上的防雾喷剂喷在外帐的内层,会不会就能有效防止结露了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不同的登山方式风格、不同的线路,用的帐篷完全不同,很难一类帐篷包打天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既然题目是询问山友!
那么我的回答是,
一、首先最重要的是帐篷表现的稳定性
二、单层双层不是太在意。
三、在大本营我选择空间大,舒适性高的帐篷,重量不是特别重要了
& && & 在ABC、C1这种地方,我更倾向于相对轻量的。例如BD那款单层
四、若是能有为攀登设计的一些细节更好了!
总的来说,帐篷表现的稳定性、4&&重量尚好,空间,人性化更重要 、5价位;这几点很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我也想了下,如果能做个气柱支撑的结构的话,应该重量可以降低下来。至少杖杆可以减少了,自立也应该问题不大,就是不知道抗压不?如果不上雪山的话,一般登山应该可以应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要求很多,不多想来想去可以简化为这样的帐篷----1.5kg的 类似hubba那样的 双人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个人觉着,只要帐篷质量过关,售后到位,具体需要什么样的那个个人有个人的不同,就看您想走什么路线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2、3、4、5。
从来没有卖不动的产品,产品定位是关键。
对于帐篷各人有各人的需求,要做到大同小异,难。所以分客户群体定制产品是最关键也是最难做到的。
就UL而言,大多数追逐者不在乎价格,所以他们会选MSR、BA或更高端的品牌(再高端的俺就不知道了,不要怪矮矬穷见识窄哦!)要在重量上折腾就只有耗银子了,当然也有例外,A塔较之所有类型更轻,但属于小众。工厂化生产走量的话得有良好的分销网络,不然就不能大规模生产以降低成本,而且用户群体的培养也是关键。
说到底,从最熟悉的用户群体入手打造标志性的产品才是王道,集中全力,一击即中才是关键。目前而言就想要轻盈如羽、双层通风、能扛大风大雨的多栖帐篷。别太贵就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市场需求什么的不懂,就说说自己的需求和心目中理想的帐篷!1.双人帐,1.5-1.8kg之间,,,单面涂硅& &2.最好是双向拉链,在风大的时候又不想把帐篷从底部拉开时,可以单独拉开上面顶部& &3.最最最看重的一点,一定要有一个大一点的门厅!因为我一直不好发帖求教,在风大雨大,特别是冬天,半夜在野外闹肚子是怎么解决的???夏天还好办,冬天那种冻雨真的不好解决啊!4.1000元以下,是我接受的范围!
最后,不管这些建议用的着用不着,希望能帮上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必须重量很重要,但是江浙夏季多蚊虫,A塔也不太适合,如果能做成水电教主的阁楼那种,但是透气性又大于阁楼那就完美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不一样的环境有不同的要求。
但重量尽量轻,人性化,耐操和可靠性都是必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关于重量 关于可靠性 其实该说的 不论在82还是在装备者论坛上 很多前辈大佬都说了
我只想说实际点的
如果题主能做一款 整体重量控制在1KG 以内的 自立单人帐 或者1.2KG以内的自立双人帐 那么我相信是同等重量 国内帐篷中质量和可靠性最高的(非自立帐我还是觉得水电的更专业) 即使贵一点 我也是会考虑购买的
而非自立帐的话 我觉得 国内做的也太多了 而且 也不能充分发挥题主的强项
还是更希望你能做出可靠而轻量的自立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我心中的帐篷其实很简单&&A塔+澡盆布 两者用网纱连接&&这样露水能顺着帐篷侧壁滑落网纱上漏下去,不会掉到澡盆布里, 澡盆布兼顾了地面防水&&2侧登山杖支点旁边设计气窗 可以透气 另外外帐的每个下钉拉点内侧再加一个高一点的拉点 这样冬天的时候只要把帐篷搭的低一点就带雪裙功能了&&总体重量算上地丁风绳控制在1KG以内& &希望高端国货的价格也能控制在1000以内 (要让国人记住一款帐篷绝不是靠高昂的价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双人帐,重量10000,价格1.1米,完善的售后服务,那我第一个购买,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俺不是山友俺是水友,国内国外貌似还没有一款真正专为钓鱼大军设计的帐篷,题主给开发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个人使用后的感受:第一要可靠,给使用者以信心。第二要轻巧和小的压缩体积,毕竟在长距离高海拔徒步过程中会节省许多空间和体能。第三搭建尽可能方便,繁琐的搭建和收纳会比较头疼,尤其在恶劣天气更是如此。第四是价格因素,自由的帐篷一直叫好不叫座和价格有很大的关系。最后说的是自由能尽快推出国货精品,期待你的呕血力作尽快面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我基本上走江浙的周末户外线路,对帐篷的要求是:重量1.5-1.7公斤,双层,可自立至少半自立,一般睡一人,紧急情况下睡两人,这么看来温室2或者Nook是最适合的,马刺2的面料是个大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冬季元旦鳌山
12月的 太白HW这个A塔 本来是有雪裙的,我自己剪刀了,
在野外的环境下,地面10厘米以内,风速其实很小。
有了雪裙 反而感觉通风不好,
A塔的通风 是第一条优先考虑的。
冬季 只要营地选择好,也应该 注意通风,不能把自己包成粽子
鳌太穿越, 我带的A塔, 结果同行的深圳朋友喜欢来,因为外面风太大,在A塔门里面一起做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重量轻,防水透气,价格低廉,空间大,抗风性强,耐磨耐刮耐刺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我也来说两句,就我个人使用过的帐篷来说,迪卡侬的ultra T2 pro和飞溪2,基本上是一个类型的,从开始买第一顶帐篷时就觉得不要太重的,天气恶劣就不出门了,基本上在帐篷里就是睡觉,所以我觉得空间并不是我在乎的,而重量则相反。价格来说我本人不喜欢捡便宜,认为性价比更多的来自于真正的需求,适用和使用频率,说白了当你知道你需要什么产品的时候,价格其实就不是最重要的了,而你不清楚你需要什么产品的时候,价格自然很重要。
反过来说,如果我是你,我觉得现实和理想同样重要。现实是企业要生存,必须有利润,而高端产品虽然毛利高但现金流可能会断,而且高端产品的设计研发加工都需要高额投入,在目前品牌知名度和普及率较低的情况下,高端产品可能会短命,国外不少大牌DD被marmot收购,MHW被哥收购,始祖鸟也换了几次母公司,连volvo都被吉利并了就说明单纯高端很难长久,必须有利润支持这种研发,那么适销对路的产品恰恰可以提供这种所需的利润。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研究市场上卖的最好的几款帐篷,无非是冷山,秋梦,luxe的等等,找出其优缺点对比,再结合现在大众最广泛的使用需求进行设计,第一自然是价格,因为大众不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帐。如何提供跟对手性能基本相同的产品保证利润的同时更便宜,是问题的关键,材料上省钱是坑人,那么剩下能够操作的就是设计和渠道。
好设计的例子就是日本产品,简称日货,虽然很多人抵制,可仍抵制不了的原因就是它做的足够好,日本国小贫瘠,同样性能的产品总是想着如何设计才能节省,结构简单耐用,非关键部件都不需要用最好的材料,而关键部件上则不会马虎,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所以设计很重要。
渠道方面如今不像以前代理商这一种渠道,网上,论坛的体验和直送都是很好的推广渠道,例如华巍的帐篷在论坛山友中流转,大家轮流试用体验就是很好的办法,既节省成本又有很好的推广效果。
如果让我来做肯定是将产品分为几个系列,根据用户的分类需求来设计产品,低端产品标准化,高端可以个性定制,两条腿走路,标准化产品保证现金流,定制产品保证研发。
剩下的问题就简单了,不说lz也知道那7个选项该如何选择了,不可能给所有人用同样一顶帐篷。
希望看到如自由之魂一样的国产自主设计的品牌早日发展壮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其实这个标题我老早就看了,就是不想点开,因为来这里做市调,得到的结果可能是没用的。晚上看见居然这么多回复了,打开看原来是有赠品啊,那我也简单说几句。户外市场上80%以上的消费者都是伪户外,买来只是在城市内使用,或是偶尔在公园、郊外使用,抓住伪户外这点就容易确定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有X狼的冲锋衣卖的特别火。
也看到了你家的帐篷上了三夫的官网,品牌效应很重要,恭喜。从此推测你家的目标顾客可能定位于高端专业,但是走这条路会很难很累,因为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已经很多了,除非在技术和价格上有相当的优势,否则很难打开市场。
对你提的几点问题:帐篷我喜欢双层的,因为可以根据季节更换内帐,雪线没上过,所以不知道雪线以上什么情况。重量上当然越轻越好,但是前提是保证不影响使用效果(牢固可靠、空间大小等),空间什么的还是大一些的好,至少成年人座在帐篷里能伸直腰,隧道什么的不喜欢,价格其实真不是重要的,凡是东西都讲究性价比,这个帐篷具有1000块钱的性能,那我就很乐意花1000块去买,但是只有300块的性能,那我不会花500块去买,太高端我也接受不了,700-1500是比较接受的范围。啥叫自立式我不懂,是自动的吗?那我不要,太沉。估计你说的是有支撑的吧?款式和结构是你们设计,消费者没有设计的能力,只有对比市场上商品的能力,谁家的更好更适合就选谁家的。没其它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长线轻量化四季单人
短线双人三季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我想最重要的还是一个价格吧
动辄1、2000的帐篷 对于一些初入户外的人来说还是买不起的
不过如果你要做高端市场&&那我也没法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说说我看中的几点,首先我偏爱能自立的帐篷,结构不要太复杂,并且方便快速搭建,单双层方面尽量两层,然后是重量和体积,单人的在1.5双人的2以内都可以接受,单节帐杆不要太长以便收纳,价格结合帐篷自身情况参考国内外类似产品价格区间,质量不说了,你的东西应该ok。另外还有一点,最好能外接一个可扩展的门厅,这个需求相信不少人会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原来用的vaude快寿终正寝了,正好最近在研究下一个户外新家。本人购买关注点从高到低,仅供参考。
品牌—一&&一般考虑口碑较好的品牌,在户外因为帐篷漏水什么的睡不好觉是件很痛苦的事。所以要被骂得少的品牌。
重量——&&一天当中帐篷大部分时间躲在背包里睡觉,越轻越好
价格——在前面两个条件基础上挑实惠的
能自立—— 水泥地上扎营到处找大石头压帐篷角还是很痛苦滴
双层——&&野外帐类结露还是很厉害的
其它—— 如果帐内空间小就一定要大门厅,方便放背包。空间大的可以无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2 双层的& && &&&我有个阿悠刚出的那个单层帐,按道理可以下雪时候用(没考虑结霜等问题),还很轻。但是就是没有安全感。所以买来就露营烧烤什么时候用,绝不过夜。
3 重量& && && &&&真正背起来,感觉2500g和4000g差别不大,就是个数据吧,但大家都拿着个说事。我觉得,这个要么就专门搞个系列,出点A塔单杆什么的。没必要全部都是超轻,成本一下就全都上去了。
4 空间& && && &&&这个当然在相同的重量下越大越好,我就喜欢一个人睡双人帐,把背包什么都丢在帐篷里。
再买帐篷,我感觉考虑最多的是外形,配色越骚,造型越古怪越好。毕竟就是个睡觉的,我玩户外2年,就遇到过一次露营下大雨,一次暴雨。
可玩性,如果帐篷就拿出来睡觉,就太没意思了。。。比如,双层帐,我可以正常使用,有时候也能分开,稍微用地丁和风绳改装下,或者加上手杖,分别把内外帐搭成两个独立的帐篷,或者一个帐篷一个简易天幕,大家可以坐一起打牌,吹牛,分食。也能两个同款,或者其他姊妹款可以盖上一个大天幕组合成一个帐篷,多热闹啊。。还拉风。
透气性现在是最看重的,感觉帐篷最大的问题是早上起来什么都是湿的。
上面都是自己亲身感受,前几个月去四姑娘山。不需要自备帐篷,他们的帐篷都是国产的杂牌货,淘宝估计不超过300块,但是真的睡进去,和我自己的真的差别不大……
最后,做工一定要对得起价格。或者创新让人觉得值得花这些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2 双层的&&4&&重量尚好,空间,人性化更重要& && & 5 价位 五六百六七百可以接受。超过800接受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轻量化,空间大,是考虑得重中之重,理想价格500左右,极限800内,其次双层,三季可用!其三外形好看,颜色漂亮,容易搭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1.从商业角度上看,若要大众化一点的,帐篷的价格应该能控制在400-800的区间内.例如那啥春晖,秋梦,虽然我说不出这帐篷有什么好,但每次2天的活动,队伍里总能看到一两顶~
2.有那么一个"真理",用非自立帐篷的,有以下特点:1.玩了一定年头的公驴 2.膝盖都痛过的驴 其实这2个特点的驴占帐篷购买者的数量估计是20% 以内,而这部分玩家在各大论坛的分量(水量)却十分大~
3.如果你要做单层,那么请考虑面料的聚水性和透气性.无论单双层,基本都结露,只是单层的结露后,风一吹,直接打睡袋和脸上了,这个很痛苦.传说爱水电的面料,在帐篷内做饭也不会结露,偶表示很神奇!
4.就算你不做轻量化帐篷,但也不要弄出一大堆2.5KG以上的非高山用双人帐~~这个重量以上的,很难受也很占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如果要分析的话,首先要把帐篷进行分类,不同类型放在一起讨论必然会引起打嘴仗,我把有杆帐(多为双层帐,少数高山帐例外),和无杆帐(多为单层)分开。
双层有杆帐
有杆帐的要求很多,需要对各个特性进行一个排序,我把舒适的空间排在第一位,相信这也是帐杆存在的重要理由,我们需要它支撑出一个宽大舒适的框架空间。空间分为卧室和门厅,卧室空间的要求还要分单人和双人,单人的最好有1.5人空间,双人的最好不要并排太挤,还有就是坐立的头部空间。另外门厅的实用性也很重要,要便于在恶劣天气存放装备和煮食。有杆帐特性排在第二位的才是重量,没有舒适空间光重量轻我不如用无杆帐,但空间和重量是两个矛盾的特性,空间大意味着更多的面料和更长的帐杆,重量也必然上去了。要想减重只有从两个方面入手:1.结构不变,使用更轻的材料;2.材料不变优化结构。第一种方法导致成本飙升,第二种方法可能导致不能自立,外形更多靠风绳、地丁的配合拉出饱满的形状,因此我觉得自立这个特性重要与否,要看你对空间和重量的追求有多强烈的要求,如果非常强烈,自立特性可能是要牺牲的。第4个特性是灵活性。越来越多的有杆帐支持多种搭建方式:适宜夏季的单内帐搭建;标准的内外帐搭建;适宜冬季的外帐+地布搭建;适宜临时休息的纯外帐凉棚式搭建。另外同一款帐篷最好配有三季、四季内帐可选,外帐配有雪裙可选,这些灵活性,让使用者可以根据出行的季节、天气、地形等条件决定带哪种组合,不必每次背上全部重量。
单层无杆帐
无杆帐玩得真不多,还在学习中。无杆帐(A塔、金字塔及其变形等)本身有自重轻的特点,多为单层帐,最好有配套的纱网内帐或澡盆地布。A塔的底面最好是六边形而不是长方形,这样内部空间更大,大面积的外帐可以绷得更紧。无杆帐想做门厅很不容易,在无内帐使用时是厅室混合的,有内帐时可在外面用一块天幕另搭出一个厅。
总结两类帐篷都应具备的共同点,1.重量轻;2.模块化,可根据出行季节和地形选择搭配,3.搭建方式多样。
以上是我个人肤浅的观点,有不同见解请另行表达,莫喷
我想自由之魂这次民调可能要达到明确产品定位的目的。
目前自由之魂品牌给客户留下的印象,分为两个层面看:1.有利:用料高端、做工考究、稳定可靠;2.不利:价格贵,非大众客户群能接受,特点均衡但无特色。
产品没有鲜明特色是最大的问题,导致客户群模糊。自由之魂的帐篷,颜色多样但每款差不多只有一种可选;重量不重但和UL无缘也接近低端产品的重量;产品系列多但用户无从选择感觉都差不多。大家提到了爱水电,爱水电的阁楼和大A塔把重量轻做到了极致,最轻的只有300多克,具有鲜明的特色,如果我追求UL,我愿意花上千元买一个爱水电的A塔,因为在市场上它是独一无二,这是一个产品定位的例子。价格贵并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是为这贵出的价钱买到了什么更棒的价值。 价格便宜的例子如3F的仿hubba hubba,它把价格定在大众可接受的范围内,把一款产品做出多种花样,颜色可选、面料可选、三四季可选、门厅可选、单双人可选,这样的策略很像苹果的产品线设计,一个产品,从NANO、IPOD、IPAD,不用内存大小、带不带3G上网等,提供了非常多的可选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对于国内来说,价格永远是最最第一位的,从昨天的双11活动就能看出来191亿的成交量,都是靠诱人的5折、几折吸引。很多朋友对于帐篷的定位非常不理性,总是把大价钱投入到衣服、包、鞋方面,这样当然不是不对,但是实际体验中,住在帐篷里的时间(基本是睡觉休息)不比其他物品使用时间短。这点我觉得国人慢慢会有所改进,终究会对价格更加成熟理性的看待。
自立,这点也非常重要,基本现在99%的帐篷都是自立的,咱们国人从小没有收到过类似国外童子军训练教育,(完全注重的只是学分、升学),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训练经验,国内也很少没有这方面的学习传播途径。非自立的帐篷对于普通大多数山友来说也是非常小众的范围。
重量其实还好,其实真正到手里时,相差0.1kg相差0.5kg几乎可以忽略不急,只是宣传噱头可能会更让人觉得好听,眼前一亮,需找卖点而已。
其他评~~**大首提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年翻倍
.cn/system//.shtml复制代码这说明什么?之后的日子,国民收入水平会不断提高,真正好的东西更会有市场,希望是给自由一点信心。有些未来是可以从“斯巴达”这里预测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又轻,空间又大,还要自立,
夏天透气好,冬天保暖好,
还要特便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还有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可靠的设计和质量,大家需要可信赖的产品,不要让大家半夜休息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欢迎大家投票并各抒己见,更欢迎拍砖补充:有高见山友我亲手打样A塔相赠。& &&&1:&&单层的& && && && &2 双层的& && &&&3 重量最重要& && && & 4&&重量尚好,空间,人性化更重要& && & 5 价位& && && && &6 必须自立式& && && &7其他··
占沙发,补图···各位久等了,抱歉。
(原创作品,请勿模仿,谢谢)
不能自立的它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层楞和双层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