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格列为一年融合基因检测方法11.23%

bcr/abl融合基因_百度百科
&&&bcr/abl融合基因
bcr/abl融合基因
(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一种发生于的血液系统恶性克隆增生性疾病。在受累的细胞系中可找到Ph标记染色体或(和)bcr/abl重排。
人abl基因位于长臂,有1b、1a和2~11共12个外显子[1]。始自1b或1a,形成的两种mRNA长度分别为7kb和6kb,合成的两种蛋白质分子量均约为145,前者定位于细胞膜,而后者主要在细胞核内。abl主要结构有N端的肉瘤同源2(srchomology,SH2)、SH1。SH2结合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SH1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2]。近C端富含酸性氨基酸残基,可结合DNA。abl蛋白参与细胞周期调节[3]。在G0期,abl-Rb蛋白复合物与DNA结合。在G1→S转变过程中,Rb被磷酸化,abl与之分离,并激活,使RNA聚合酶磷酸化,促进转录,细胞进入S期。bcr基因位于22号染色体长臂,有23个外显子[1]。蛋白产物分子量均为160。bcr蛋白第1~63个氨基酸是二聚体化结构,参与bcr蛋白多聚体的形成[4]。bcr蛋白参与细胞周期调节[5],但详细过程还不十分明确。
&bcr/abl融合基因
版式:| 炫彩版 |跨物种基因融合成功率是多少
子乔23RF52
基本为0,物种不同基因链排序甚至长度个数都不一样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我是慢粒患者服用格列卫3年,最近一次融合基因检测结果...
我是慢粒患者服用格列卫3年,最近一次融合...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我是慢粒患者服用格列卫3年,最近一次融合基因检测结果为0.61%请问这个结果的正常范围是多少?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服用格列卫400mg.每天一次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了解融合基因正常的范围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97184
指导意见:你好 这个没什么问题的,积极服药治疗观察看看,平时注意避免劳累情绪激动,定期复查
职称:药士
专长:药品保健品
&&已帮助用户:66845
指导意见:你好,像这种情况,
这个没什么问题的,积极服药治疗观察看看,平时注意避免劳累情绪激动,定期复查,祝健康
问我是慢粒患者,融合基因1.18%,请问我算是转阴了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中医科,尤其擅长体寒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16915
病情分析: 你好,如果融合基因定量转阴的话,可以认为是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完全缓解,但还应结合临床情况,至于用药治疗方面,更需要临床信息指导。慢粒是一种血液系统疾病,为白血病一种,特征表现为BCR/ABL,Ph染色体阳性,故测定以上两种基因指标。
问检测慢粒是否治愈的标准是
职称:医师
专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
&&已帮助用户:429
病情分析: 慢粒主要累及髓系,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并有不成熟性,在受累的细胞中,可找到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意见建议:慢粒的疗效标准除了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外,还有全血计数和白细胞分类正常,无髓外浸润。故染色体和融合基因转阴并不能说慢粒已治愈,再加上面说的标准,只能说是慢粒完全缓解。即使符合完全缓解,体内仍会存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故若无充分理由,格列卫不能停用。
问我是慢粒患者,吃进口达希纳三年了,每天800毫克,现在...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
&&已帮助用户:63461
问题分析:你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目前最常用的药物就是羟基脲,如果效果不好可以换用一马替尼,意见建议:如果格列卫效果还是不好,那么只能是使用厄诺替尼,也就是第二代产品,达西纳。但是价格很昂贵,必须要去省级医院才能买到,
问服用格列卫融合基因不转阴能否换为达沙替尼片
职称:主任医师
专长: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治疗和骨髓移植。
&&已帮助用户:12
问题分析: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线治疗是格列卫,疗效肯定,需要长期用药,检测融合基因,要不然发生格列卫耐药
移植是根治治疗方法,但是在格列卫年代,移植治疗慎重,对格列卫耐药,考虑移植。
监测融合基因
问慢粒治疗新进展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呼吸
&&已帮助用户:29339
问题分析: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类型很多,除了M3M4型比较好治,其他类型的治疗是很困难的。很多情况对化疗药物效果不明显,只能对症输液治疗了。对于本病很容易发生感冒的,发生感冒后不容易治愈。
建议。意见建议: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中医多认为是气虚感冒,需采用补气散风寒的药物,如参苏饮有一定的效果
问我是慢粒患者,吃进口达希纳三年了,每天800毫克,现在...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
&&已帮助用户:63461
问题分析:你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目前最常用的药物就是羟基脲,如果效果不好可以换用一马替尼,意见建议:如果格列卫效果还是不好,那么只能是使用厄诺替尼,也就是第二代产品,达西纳。但是价格很昂贵,必须要去省级医院才能买到,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溶血性贫血让大家受尽了折磨,需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尤其要知
败血症在出现之后带来的危害后果很大,要注意调理方法,一旦患上这
这种疾病的病首先要从药物上来得到控制,如果我们不按时监测血常规
一旦患上了地中海贫血我们需要及早的去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这个疾病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
评价成功!bcr/abl融合基因 - 王朝網路 -
| 分享&&當前位置: &&&&&&&&bcr/abl融合基因bcr/abl融合基因上一篇下一篇字體: ||
| 來源: 互聯網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nous Leukemia,CML)是一種發生于造血幹細胞的血液系統惡性克隆增生性疾病。在受累的細胞系中可找到Ph標記染色體或(和)bcr/abl基因重排。  1 abl、bcr基因結構人abl基因位于9號染色體長臂,有1b、1a和2~11共12個外顯子[1]。轉錄始自1b或1a,形成的兩種mRNA長度分別爲7kb和6kb, 合成的兩種蛋白質分子量均約爲145,前者定位于細胞膜,而後者主要在細胞核內。abl主要結構有N端的肉瘤同源2(srchomology,SH2)、SH1。SH2結合磷酸化的酪氨酸殘基,SH1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2]。近C端富含酸性氨基酸殘基,可結合DNA。abl蛋白參與細胞周期調節[3]。在G0期,abl-Rb蛋白複合物與DNA結合。在G1→S轉變過程中,Rb被磷酸化,abl與之分離,並激活,使RNA聚合酶磷酸化,促進轉錄,細胞進入S期。bcr基因位于22號染色體長臂,有23個外顯子[1]。蛋白産物分子量均爲160。bcr蛋白第1~63個氨基酸是二聚體化結構,參與bcr蛋白多聚體的形成[4]。bcr蛋白參與細胞周期調節[5],但詳細過程還不十分明確。  bcr基因斷裂點集中在三個區域:主要(major bcr,M-bcr)、次要(minor bcr,m-bcr)和μ(μ-bcr)區域。abl基因斷裂位于第1或第2內含子。因斷裂點不一,bcr/abl融合基因及其mRNA和蛋白産物呈多樣性。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bcr基因斷裂點常位于M-bcr,主要是b2a2和b3a2[4],蛋白分子量爲210kb。  2 分子生物學和血液學形態特點90%以上的CML患者的血細胞中出現Ph1染色體,t(9;22)(q34;q11),9號染色體長臂上C-abl原癌基因易位至22號染色體長臂的斷裂點集中區(bcr),形成bcr/abl融合基因。此基因産生一種新的mRNA,編碼的蛋白爲P210,P210具有增強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改變了細胞多種蛋白質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和細胞微絲機動蛋白的功能,從而擾亂了細胞內正常的信號傳導途徑,使細胞失去了對周圍環境的反應性,並抑制了凋亡的發生[6]。Ph1染色體和bcr/abl融合基因是CML的分子基礎,並可作爲區分典型CML和非典型CML的診斷指標。依據Ph1染色體和bcr/abl融合基因,可將CML分爲3類,第1類爲Ph1陽性和bcr/abl陽性,其臨床表現爲外周血象白細胞升高,以骨髓粒細胞極度增生爲主;第2類爲Ph1陰性而bcr/abl陽性,這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實際上屬于Ph1陽性的CML範疇;第3類爲Ph1和bcr/abl均陰性。前兩者具有相同的臨床表現和血液學特征,爲典型的CML,後者爲非典型CML。正確區分對臨床治療判定預後有一定的指導作用[7]。  3 bcr/abl融合基因檢測3.1 Southern Blot  即DNA印迹,可以對bcr-abl融合基因DNA重排進行分子生物學檢測。將經限制性內切酶酶切及瓊脂糖電泳分離的DNA片段轉移到固相雜交膜上,胚系DNA會産生特征性片段,但發生過基因重排的細胞DNA因酶切位點有所改變會産生有別于胚系的DNA酶切片段。大多數bcr基因的斷裂點集中于5.8kb的主要斷裂點集簇區(M-bcr)。從白血病患者白細胞中抽提的基因組DNA,經一組限制性內切酶消化及瓊脂糖凝膠電泳分離後轉移到尼龍膜上,用取自M-bcr3’和5’端的bcr探針與之雜交。放射自顯影洗片後即可顯示所要檢測的條帶,對于CML患者,除可見到一條與胚系bcr基因組DNA相對應的條帶外,其他的條帶說明存在重排的bcr等位基因[8]。  3.2 RT-PCR  采用異硫氫酸胍酚、氯仿一步法提取細胞總RNA,方法見參考文獻[9],用RT-PCR技術擴增bcr-abl基因接合區mRNA是檢測CML敏感而特異的方法,設計兩對引物,先進行逆轉錄反應合成cDNA,再進行PCR擴增,取擴增後産物10μl,用2%的瓊脂糖凝膠進行電泳,在紫外燈下觀察結果。  3.3 實時定量PCR  PCR擴增時,加入一對引物的同時加入一個特異性的熒光探針。該探針爲一寡核苷酸,兩端分別標記一個報告熒光基團和一個淬滅熒光基團。探針完整時,報告基團發射的熒光信號被淬滅基團吸收。PCR擴增過程中,Taq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將探針酶切降解,使報告熒光基團和淬滅熒光基團分離,從而使熒光檢測系統接受到熒光信號。每個模板的Ct值(即每個反應管內的熒光信號到達設定的阈值時所經曆的循環數)與該模板的起始拷貝數的對數存在線性關系,起始拷貝數越多,Ct值越小。利用已知起始拷貝數的標准品可作出標准曲線,其中縱坐標爲起始拷貝數的對數,橫坐標代表Ct值,然後根據待測樣本的Ct值從標准曲線上計算出該樣本的起始拷貝數。  另外bcr/abl融合基因編碼的蛋白P210可以用Western印迹或酶聯免疫反應加以檢測[10]。  4 治 療CML治療的目的是控制血液學和遺傳學異常、消除症狀、最大限度地延長生存。  4.1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既然酪氨酸激酶在CML的發生中起了關鍵作用,抑制其活性成爲CML治療的一個新途徑。目前已經合成了較特異的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即STI-571(伊馬替尼,格列衛)[11]。伊馬替尼是2-苯氨嘧啶衍生物,它可以選擇性地阻斷ATP與Abl激酶結合位點,有效地抑制bcr-abl激酶底物中酪氨酸殘基的磷酸化,使該酶失活,進而阻止了一系列的信號傳導。伊馬替尼也抑制c-kit(幹細胞因子)和PDGFR(血小板衍化生長因子受體)的酪氨酸激酶活性[12]。實驗表明,伊馬替尼不殺傷bcr-abl- 細胞,只殺傷bcr-abl+ 細胞[11,13]。該藥選擇性抑制CML患者粒細胞-單核細胞集落形成單位(CFU-GM) 和爆式紅系集落形成單位(BFU-E)的生長[13],使骨髓或外周血單個細胞半固體培養中集落形成率降低92%~98%,對正常集落的形成沒有影響[11,14]。伊馬替尼通過抑制bcr-abl活性,使得參與細胞周期、粘附骨架形成等生理過程的多種基因轉錄發生改變,引起bcr-abl+ 細胞分化、凋亡[15]。  4.2 免疫治療  機體抗腫瘤免疫的機制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兩方面,對CML主要以細胞免疫爲主。CML對免疫治療有效,包括INF-α、造血幹細胞移植和供者淋巴細胞輸注(DLI),其機制爲T細胞和其他免疫效應因子的參與[16]。INF-α通過和細胞膜受體結合,激活大量信號傳導途徑,調控相應基因轉錄,抑制白血病細胞增生、促進凋亡。另外幹擾素還可通過免疫調節,增加染色體陽性細胞HLA分子的表達量,結合的白血病肽段可更有效地被抗原呈遞細胞和T淋巴細胞識別,增加NK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功能,從而殺傷白血病細胞[17]。  4.3 造血幹細胞移植  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能根除Ph+ 克隆,恢複正常造血,使大部分CML患者真正達到治愈。因而目前仍認爲治愈CML的唯一方法是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許多因素可影響異基因移植的效果,如患者性別和年齡、移植時所處的病期、供者來源(相關或不相關)、組織相容性及從診斷到移植的時間等[16]。  4.3.1 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SCT)時間 既往經驗表明,當病情進展到加速或急變期後實施異基因SCT後效果不佳,多數專家主張應在慢性期移植,目前的結論是CML診斷後盡早(一年內)移植[18]。  4.3.2 IFN對移植影響 有不同觀點,最近德國CML協作組的研究顯示移植前停用IFN3個月以上再做移植,與從未用過IFN的病人做移植的效果相同;移植前3個月內用IFN則增加移植相關死亡率[19]。  4.3.3 幹細胞來源 與骨髓相比,外周血采集物含有更多的CD34+ 細胞和10倍以上的淋巴細胞;移植後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的恢複均較快;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發生率較高和程度較重;移植後白血病複發率較低[20]。  4.3.4 去除T細胞 去除供體的T細胞可預防GVHD,其代價爲移植物被排斥率增加,免疫重建延遲、複發率增加。對去T細胞移植後預防性的輸注供體源的T細胞可降低複發率[21]。  4.3.5 供體選擇 至今HLA相合的同胞供體仍是最佳選擇。其它可供選擇的有HLA相合或大部分相合的親屬供體、HLA相合的無關供體, HLA相合或大部分相合的臍帶血。非同胞間的配型須采用分子生物學方法。一般說來, HLA相合同胞間移植的效果優于無關供體移植。  4.3.6 預防複發 慢性期移植後5年內複發率爲0~30%,主要取決于移植方案和GVHD預防方式。去T細胞處理、GVHD預防力度強和進展加速期移植者複發率高[18]。  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使大部分CML患者獲得治愈,但仍有少數病例會出現複發,DLI爲複發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法。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能治愈經選擇的CML患者,其治療作用依賴于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疾病複發後DLI可以重新誘導出現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並增強此作用,從而通過增強免疫治療控制疾病複發[22]。&熱門點閱&简体版:&幽默笑話百態軍事探索娛樂女性健康旅遊互聯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王朝網路無關。王朝網路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王朝美圖& 00:54:45&&&&&&&&轉載本文&UBB代碼&HTML代碼複製到剪貼板...&更多內容·&·&·&·&·&·&·&·&·&·&&&&&頻道精選&最新評論&&網友關註·&·&·&·&·&·&·&·&·&·&&&熱點推薦&01&&02&&03&&04&&05&&06&&07&&08&&09&&&&王朝女性&&|&&|&&|&&|&&|&&|&&|&&|&&|&&|&&|&&|&王朝分栏&&|&&|&&|&&|&&|&&|&&|&&|&&|&&|&王朝編程&&|&&|&&|&&|&&|&&|&&|&&|&&|&&|&王朝简体&&|&&|&&|&&|&&|&&|&&|&&|&&|&&|&王朝其他&&|&&|&&|&&|&&|&&|&&&&&2005-&&版權所有&作者:苏晓东等 来源:《基因组研究》 发布时间: 15:16:36
选择字号:小 中
科学家公布脑胶质瘤中融合基因全景图
&&& 图一、中国人群脑胶质瘤融合基因的全景图中,67种为读码框内融合基因。图中显示这些融合基因在不同级别的脑胶质瘤中染色体间的分布及融合情况。&
&&& 图二、 脑胶质瘤中原癌基因cMET酪氨酸激酶新发现的融合基因PTPRZ1-MET(ZM)四种不同的融合形式。
北京天坛医院江涛研究组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苏晓东研究组合作在《Genome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的文章。 该研究提供了首个针对中国人群脑胶质瘤的高通量NGS测序数据库,发表了脑胶质瘤中融合基因的全景图,发现了新的胶质瘤的分子特征,并首次在继发胶质母细胞瘤(secondary glioblastoma)中发现了多次重复出现的PTPRZ1-MET融合基因及其四种不同的融合方式,并且利用独立的192个病例验证了这一发现。 这一研究填补了脑胶质瘤中缺乏融合基因全景图的国际空白,为脑胶质瘤的临床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础。
脑胶质瘤由神经上皮细胞恶化演进形成,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致死率极高,恶性脑胶质瘤5年存活期仅5%,具有浸润生长、易复发、预后差等特点。根据WHO形态学分类标准,脑胶质瘤分为四个级别和多种类型,其恶性程度不同,常规放化疗的预后差别较大,不同分型以及原发和复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也有所不同,因此亟需发展针对分子病理的新的分型标准,指导临床治疗和个体化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正常的cMET蛋白是c-met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是典型的受体型酪氨酸激酶(RTK)之一,与多种癌基因产物和调节蛋白相关,参与细胞信息转导、细胞骨架重排的调控,是细胞增殖、分化和运动的重要因素,已经作为多种癌症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设计靶标,一些cMET抑制剂已经进入I-III期临床试验。 在我们这个工作发表之前,尽管有一些脑胶质瘤相关的干细胞研究中cMET功能作用的报道,关于cMET在脑胶质瘤病人样品中的检测及功能一直没有报道过,我们的工作给在脑胶质瘤中应用cMET抑制剂等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了基础。
本研究工作利用了BIOPIC的Illumina HiSeq2000测序平台对272例WHO II, III, IV级以及复发的脑胶质瘤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发现了214种融合转录本,其中67种为读码框内融合(图一)。 重新独立发现并验证了三种重复出现的融合基因,FGFR3-TACC3、RNF213-SLC26A11、PTPRZ1-MET,在另外的192例独立样品中也具有类似的融合发生频率。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一种发生于原癌基因酪氨酸激酶cMET的新的融合基因PTPRZ1-MET(ZM),融合发生的频率约占继发胶质母细胞瘤总数的15%,具有四种不同的融合形式(见图二),融合基因在DNA,RNA,蛋白水平上均得到验证。 研究表明,PTPRZ1-MET融合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1) PTPRZ1-MET融合可与EGFR扩增事件互斥,并且与脑胶质瘤中常见的IDH1突变不相关。 (2) PTPRZ1-MET融合样本与非融合样本相比,MET、PIK3CA、AKT1基因高表达,提示PIK3CA通路被活化。 (3)外源表达PTPRZ1-MET融合的U87MG细胞与对照相比,具有更高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4) 在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病人中,具有PTPRZ1-MET融合的病人预后更差。以上特征提示,PTPRZ1-MET融合很可能在神经胶质细胞瘤发生过程中起原癌基因的作用。
该工作得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资助。(来源:科学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lk融合基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