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肌腱采用手臂肌腱那跟肌腱

我一年前做的手臂上深肌腱移植手术,但是现在做手术的地方又意外受伤了,求专家意见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我一年前做的手臂上深肌腱移植手术,但是现在做手术的地方又意外受伤了,求专家意见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主要是想问下,因为意外受伤感觉肌腱好像拉坏,现在怎么处理?拜托了
去医院鉴定一下.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性别:男年龄:26岁标签:
指导意见:手大拇指肌腱移植重建,要看在哪级医院。如果肌腱来源于自己,费用大约。如果是异体肌腱,就要再贵。不过大部分都是取自体肌腱移植。
回复医生:
性别:男年龄:35岁标签:
指导意见:脚背受伤,拇指伸肌腱缺如,如果想进行肌腱重建的话需要伤口完全愈合后再进行,一般来说伤后3-6个月比较合适。
回复医生:
性别:男年龄:27岁标签:
指导意见:你好,要看患者情况而定,一般需要一个月,之后可以尝试积极加强关节功能锻炼调节,恢复好了就不影响的,你可以放心
回复医生:
性别:男年龄:27岁标签:
指导意见:你好,像你这样的情况,可以做皮瓣去脂整形术!不过两个月时间有点短。至少建议半年以后,待皮瓣稳定以后!踇指背伸肌腱还是会影响行走的,还是建议肌腱移植手术!祝你早日康复!
回复医生:
性别:男年龄:28岁标签:
问题分析:可以做肌腱移植,可以自体,也能够做异体的肌腱移植,很常见意见建议:但是 如果你照片是近期的 手指就现在这个状况,做不了那种手术,必须先控制感染,等皮肤养好了,不再有坏死的情况,才可以做,要不
回复医生:
性别:女年龄:24岁标签:
问题分析:对于病人的情况因为肌腱断裂已经一年时间了,和周围的韧带和筋膜发生严重的粘连所以在此手术治疗的话成功率是不高的意见建议:可以去医院骨科让医生检查一下肌腱断裂以后现在的情况,如果形成了疙瘩就不
回复医生:
性别:男年龄:34岁标签:
问题分析:目前来看您的神经损伤较重,过去的时间较长了,神经损伤再恢复的可能性很小意见建议:治疗上建议可以考虑肌腱转位手术,以恢复踝关节的功能,矫正足下垂
回复医生:
性别:男年龄:27岁标签:
问题分析:大拇指下垂影响走路,因为踇趾承载了接近一半的力量,肌腱移植可以逐渐恢复功能。如果恢复的好,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游离皮瓣以后容易水肿,会逐渐消失。意见建议:可以口服阿莫西林和云南白药,消肿以
回复医生:
性别:男年龄:26岁标签:
指导意见:肌腱断裂以后如果出现了肌腱的缺损。只需要做肌腱移植手术的,因为,如果不做移植接不上。两头太短了,够不着。你明白了吗?你是想来齐鲁医院吗?这个手术一般的医院骨科都能做。
回复医生:
性别:男年龄:26岁标签:
指导意见:你好!肌腱再植需要一周内进行,拆线需要半月时间。
回复医生:
你知道吗?
问题分析:那你现在这种情况你说的这家医院已经是在你们省里来说数一数[]
指导意见:对于异体肌腱移植的一般都是需要3万多块钱的。他有专门有人工[]
指导意见:你好,可以改善拇指屈曲功能,需要锻炼后才能明显恢复拇指功[]
病情分析: 最好不要让宝宝看电视,现在的电视辐射太强,而且本身灯光强.....
病情分析: 性生活时间短属于早泄,早泄原因很多的,如:手淫,包皮手术.....&& && &&胳膊的肌腱在哪
胳膊的肌腱在哪
“胳膊的肌腱在哪”相关文章
摘要:用胳膊绕圆圈,先慢后快,先少后多,先小力后大力。左胳膊绕完换右胳膊。正反各绕二十圈时,会有很大改善。此法简单易行,必须持之以恒。 ……
摘要:患肩袖损伤的人一开始胳膊是可以抬上去的,当胳膊和身体的角度在60度~120度时,患者会感觉到疼,超过120度时就不疼了。除非是撕裂的程度特别大,患者才会抬不起胳膊,而患肩周炎的人,胳膊抬不起来,越往上抬越疼。 ……
摘要:肩膀疼痛最常见的病症还包括肩峰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等,其中肩峰撞击综合征占到门诊肩痛患者40%,而这两种肩部疾病也恰恰常被当成是肩周炎而误诊的疾病。 ……
摘要:网球肘是指手肘外侧的肌腱发炎疼痛,疾病疼痛的产生是由于手腕及手指背向伸展的肌肉重复用力而引起的一种疾病。那么,网球肘都有哪些症状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胳膊的肌腱在哪”相关疾病
“胳膊的肌腱在哪”相关问答
如果仅仅是肌腱断裂的话两周(甚至不用打石膏)就可以拆石膏了!~
可以拆了,进行功能锻炼!
肌腱是肌腹两端的索状或膜状致密结缔组织,便于肌肉附着和固定。一块肌肉的肌腱分附在两块或两块.....
你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肌腱粘连引起的,需要进行功能锻炼,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进行肌腱松解术治.....
手在活动时,肌腱即在腱鞘内滑动,部分腱鞘即因这种摩擦而逐渐增厚,狭窄、结果该肌腱运动就发生.....
你好,局部肌腱炎症可能,肌腱炎会引起胳膊疼痛,需注意休息结合药物治疗,局部患处热敷理疗,外.....
你好:打排球一下子伤着胳膊了考虑是胳膊肌腱腱鞘的炎症,是长期过度劳累,受凉等造成的,好转慢.....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解答。从你的描述来看,不排除肌腱、神经的问题。建议你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查.....
是正常的,再观察看看。
你好,可能是肌肉拉伤和软组织挫伤, 一旦出现疼痛反应,应立即停止运动,可以查查X光片看看。也可.....
根据你的情况,你的手术是在左颈部打的左侧臂丛麻醉,这样手术不会损伤神经,你的这种痛属于肌肉.....
“胳膊的肌腱在哪”相关互动话题
“胳膊的肌腱在哪”相关医生同种异体肌腱移植
是手部常见创伤,肌腱缺损约占的25%。自体肌腱移植的方法,虽然行之有效,但因取材受限,尚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虽然人工腱的研制与组织工程腱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但距临床应用尚有一些距离。自20世纪80年代起,异体肌腱移植的相关研究渐被人们所重视。异体肌腱的优点有:来源较充足、取材方便、手术时间短、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及可能给供区带来的功能障碍。国内外学者对异体肌腱的获取、保存、处理,临床应用和预后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使异体肌腱移植技术日臻完善。
与一样,异体组织移植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降低供体组织抗原性,并为受体所接受;维持供体组织的生物活性,益于组织移植后的修复和重建。
近年来,国内外对异体肌腱移植的相关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认识与看法,为我们临床工作中肌腱移植提供了理论与应用的依据。
(一)异体肌腱的基础研究
异体肌腱的基础研究,是围绕着降低肌腱组织抗原,保留组织相关活性展开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肌腱抗原的认识
证实了肌腱组织属于低抗原性组织,其抗原性主要存在于肌腱细胞的细胞膜上,为组织相容性抗原(HLA)。而其胶原纤维并不表达明显的抗原性。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组织抗原性,同时维持其组织活性是要探索的关键问题。
降低异体肌腱抗原的途径很多,主要有物理的和化学的方法。如X射线照射,γ射线照射,戊二醛、高浓度酒精、丝裂霉素C、胶原溶酶处理等。实验证实以上方法可以降低组织的抗原性,但对组织的损伤较大。经上述处理的肌腱,移植后易发生坏死。深低温冷冻和冷冻干燥处理方法,不仅可以降低腱组织的抗原性,且保留了相应的组织活性。低温技术的应用,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异体肌腱移植的处理方法。
2.异体肌腱制备的冷冻与复温
组织细胞在冷冻过程中,首先是细胞外液结冰,细胞内液的增加,冰点下降,最终在零下某一温度结冰。先是凝结成小的冰晶,细小的冰晶对细胞损害较少,但小冰晶表面势能大,往往互相结合成大冰晶。该现象易发生温度在-30~-40℃。大冰晶会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坏死。即使小冰晶在冷冻过程中未完全形成大冰晶,在复温过程中也会结成大冰晶,同样导致细胞死亡。为了防止在冷冻过程中对肌腱组织的损伤,掌握与控制冷冻温度及复温的速率非常重要。实验数据认为:冷冻降温速率2℃/min,降至4℃后,维持20分钟,再继续按上述速率降至-40℃,维持20分钟,转入-80℃低温冰箱保存。采用20℃快速复温。应用计算机控制降温方法处理的肌腱,其细胞存活的数量明显高于直接一次性降温的结果。目前,肌腱处理方法与模式已基本以此为依据。
3.异体肌腱处理过程中防护剂的应用
低温防护剂的基本原理是,减少细胞在冰冻和复温过程中小冰晶和大冰晶的形成,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使肌腱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存活较多的细胞。目前冻存处理的低温防护液很多,一般分为可渗透性防护剂和不可渗透性防护剂。前者主要有二甲基亚砜(dimethlsulfoxide,DMSO)、甘油(glycerd)、丙二醇等。后者主要有蔗糖、右旋糖苷、等。一般认为防护剂的浓度越大,对降温速率的要求越低,冰晶的形成越少,越有希望达到玻璃化状态,对细胞的保护作用越好。不同实验证实,作为细胞的低温冷冻剂,DMSO和甘油的效果是肯定的,其中以10%~15%为常用的浓度。由于DMSO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毒副作用较大,而甘油的结构简单,毒副作用小,更适合作为异体肌腱冷冻的保护剂。在其复合的防护剂中,加入了MEM液,对其中的大分子蛋白也增加了低温防护作用。较单一应用甘油作为低温防护剂的作用更为明显。
4.异体肌腱经冷冻处理后的细胞活性
异体肌腱移植后能否真正重建肌腱组织,主要取决于移植的肌腱是否成活。体外肌腱组织培养发现,在肌腱细胞原代培养时,新鲜肌腱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低温冷冻和程序降温冷冻处理的肌腱细胞,而程序降温冷冻处理的细胞生长速度又快于一次性降温方法处理的肌腱细胞。但3种方法处理的肌腱细胞,经数代传代后,其生长速度差异既明显缩小。深低温冷冻方法处理的肌腱,虽然有肌腱细胞的死亡,但仍有肌腱细胞存活。在的条件下,可以增殖分裂,并且可以观察到肌腱培养基中,有水解羟脯氨酸的含量变化。肌腱细胞不仅具有分裂增殖的现象,且有合成胶原的能力。对于肌腱移植于受体后,其肌腱细胞功能及修复过程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5.异体肌腱移植的免疫监测
异体肌腱移植后的组织免疫水平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了解移植物植入后机体的免疫反应机制如何,直接关系到移植物能否被受体所接受。异体肌腱的抗原性来源于肌腱细胞表面的MHC-Ⅰ型抗原,MHC-Ⅰ抗原可激活体内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T细胞被MHC抗原激活并在细胞表面表达特定分子,转化为CD4+ T细胞和CD8+T细胞,即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T细胞,参与组织免疫反应。而B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在深低温冷冻方法处理的异体肌腱的移植中的作用很小,由于肌腱属于低抗原性组织,移植后引起的反应很小,所以在监测上很难表达出来。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毒检测和白细胞介素系统监测,但也仅限在实验中进行监测,而在临床上尚有一定的困难,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6.异体肌腱的愈合
异体肌腱移植后,其愈合过程与自体肌腱相同。由于异体肌腱曾经深低温冷冻处理,在减少抗原性的同时,肌腱细胞的活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故其愈合过程要长于自体肌腱移植。而愈合过程中,以肌腱外愈合方式为主,来自肌腱周围组织的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长入肌腱移植段,生成新的肌腱细胞并分泌胶原。早期形成的胶原纤维方向,与修复的肌腱纤维长轴垂直,随时间延长,胶原受张力的影响重新排列,其方向渐平行于肌腱的长轴。此外,还有少量内愈合存在,即存留的腱细胞合成并分化胶原。移植的肌腱组织有少许细胞存活,特别是腱外膜的细胞早期为休眠状态,恢复血供后渐开始增殖,并在细胞间有新生的胶原纤维充填,但最终的修复过程尚不完全了解。
7.肌腱的生物力学强度
异体肌腱移植后力学强度是否低于自体肌腱移植,研究中发现,在肌腱移植后早期(4周),冷冻异体移植肌腱的力学强度低于自体移植肌腱。在移植后12周,二者间的差异即不明显。其原因是,肌腱经冷冻处理后,腱细胞的数量减少,内愈合的作用下降,新生胶原纤维间隙增大,并且其直径明显小于自体新鲜肌腱移植者。异体肌腱移植的新生胶原纤维直径为30~80nm,而自体新鲜肌腱移植的胶原纤维直径为90~140nm。
(二)异体肌腱移植的临床应用
在异体肌腱移植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异体肌腱移植的临床应用有了长足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异体肌腱应用方法多样性,改变了一些传统肌腱修复方法的观念,开阔了肌腱修复的思路。
1.异体肌腱来源
(1)因外伤截肢,无条件再植,但肌腱尚完整者。
(2)健康人意外死亡尸体自愿捐献者。
2.肌腱选材标准
(1)无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及类风湿病、皮肤病等。
(2)近期内未接受过内科治疗,未用过激素或类激素类药物。
(3)经检验供体未患过艾滋病、结核、肝炎、、、麻风等疾病。
(4)为了防止有害疾病通过肌腱移植传播,凡不利于受体健康者,一律不予采用。
3.深低温冷冻处理
将无菌条件下切取的肌腱浸入MEM液中5~10分钟,转入肌腱容器内每一条或两条分装,密闭后,作好标记(取材日期、肌腱名称、长度等),放入低温冷冻箱内,由-20℃逐渐降至-80℃,控温于-75℃~-80℃。10天后即可应用。
4.冷冻干燥处理
将切取的肌腱浸入10%甘油+MEM液内5~10分钟,然后置入密闭的肌腱容器内,-80℃深低温冷冻,10天后取出,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冷冻干燥控制条件为,真空态下-45℃、10Pa、48小时。经此条件处理后肌腱内保留±5%水分,肌腱取出后,分类,每一条或两条封密于肌腱容器内。4℃或室温下避光储存。
经处理后的肌腱储存期间要定期检查,监测。
5.深低温冷冻异体肌腱移植
根据临床要求,从冷冻箱内取出屈或伸肌腱容器,首先检查记录是否符合要求,容器有破损或密封不严者不予应用。采用快速复温,术前30分钟从容器中取出肌腱,置入16~20℃生理盐水或林格液中,10~15分钟后肌腱恢复正常状态后即可应用。
6.冷冻干燥异体肌腱移植
根据临床所需肌腱的类型和数目,术前4小时从容器中取出肌腱,置入16~20℃林格液中行水和处理,2~4小时后恢复正常的肌腱形态后即可应用。
7.临床应用情况
积水潭医院手外科自1992年以来在临床上应用深低温处理的异体肌腱移植500余例;冷冻干燥处理的异体肌腱70余例。无一例伤口,未发现明显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总优良率为78%。肌腱松解率为32%。
8.多条肌腱缺损的修复
由于异体肌腱库的建立,使肌腱取材、保存、处理更加安全可靠,保障了临床的需要。近年的文献报道中,有大量的病例为多条肌腱缺损,甚至有屈、伸侧肌腱同时缺损者。异体肌腱的类型及长度可以自由选择。避免了由于自体肌腱不足,一条肌腱移植带动几条肌腱,或因肌腱长度不足而不得不用邻近肌腱移位的方法。从而,异体肌腱移植可为多条肌腱缺损的修复提供良好的修复材料,缺多少长度可补多少长度。在大量长期随访的病例中,未发现排异反应的病例,其效果与自体肌腱移植者相近。
9.滑膜肌腱与非滑膜肌腱可按不同类型、不同部位取材
肌腱大致可分为滑膜肌腱与非滑膜肌腱。由于其所在部位环境的不同,肌腱的表面结构不同,血供方式各异,移植后愈合过程也不一样。临床传统的肌腱移植,供腱多取自体非滑膜肌腱。经验告诉我们,在鞘管内移植滑膜肌腱,结果明显优于非
左腕部离断行再植术,屈伸肌腱均缺损,二期行异体肌腱移植
A. 屈指肌腱移植5条;B. 伸指肌腱移植5条;C. 术后8个月行肌腱松解移植段肌腱愈合良好;D. 伸指功能
右手背及前臂机器伤,皮肤及肌腱缺损,急诊行腹部皮瓣移植。术后5个月行异体肌腱移植。肌腱术后6个月行肌腱松解术
A. 移植肌腱外观正常,愈合良好;B. 屈指握拳功能;C. 伸指功能
左手及前臂电,中、环、小指缺损,拇、示指屈肌腱及正中神经缺损
A. 异体肌腱移植修复屈拇及屈指肌腱,并同时修复正中神经;B. 术后6个月用异体肌腱移植行拇外展功能重建;C. 术后伸拇、示指功能;D. 示指屈曲及拇对指功能
左环指屈肌腱缺损,肌腱术后8个月行松解术,术中与术后功能情况
A. 异体肌腱移植段外观正常;B. 肌腱接合部愈合良好;C. 术后12天伸指功能;D. 屈指功能
示指屈肌腱缺损Ⅰ~Ⅲ区
A. 术前示指无主动屈曲功能;B. 异体;C. 毕;D. 术后6个月伸指功能;E. 屈指功能:掌指关节90°,近指间关节90°,远指关节45°
滑膜肌腱。在异体肌腱移植中也发现,异体滑膜肌腱在鞘管区移植的结果,明显优于自体非滑膜肌腱的移植。可能与肌腱移植后,早期由周围组织液提供营养,滑膜肌腱表面结构较容易渗透组织液,更易于获得营养,有利于肌腱的愈合有关。而非滑膜肌腱表面为腱周组织,依赖于腱内血液循环而获得营养,肌腱移植后,需待血管长入植腱内,肌腱才能愈合,因而,植腱在愈合过程中发生粘连的机会要多。
伸指肌腱Ⅱ区的肌腱缺损,临床上修复是非常困难的。传统的方法可用伸指肌腱侧腱束交叉缝合方法修复,但结果常是伸指功能恢复,屈指功能又发生障碍,甚至使肌腱的屈伸活动都不如术前。修复结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是,修复后使伸指腱正常结构发生改变,屈伸活动时中央腱束与侧腱束不相协调的关系。为解决上述问题,用异体伸指肌腱中央束连同侧腱束(伸指肌腱腱帽)一起移植,分别修复中央束,两侧腱束。临床应用报道早期结果较为理想。
(三)异体肌腱移植面临的问题
1.异体肌腱移植的安全性
制备异体肌腱移植材料主要问题是防止组织污染、问题。为提高异体肌腱移植的安全性,减少移植的副作用,避免因移植造成疾病的传播,建立肌腱库是非常必要的。应该规范取材标准,完善肌腱的处理、保存、运输的无菌操作。通过供体来源的控制,选择健康的供体,包括供体血液学检查如HIV、HBV、HCV等。要绝对保证异体肌腱不被污染及传播疾病,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异体移植材料。
2.深化肌腱移植的基础研究
异体肌腱移植的工作尚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肌腱细胞在肌腱移植后修复过程中的作用;肌腱基质在愈合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分子生物学、基因方面的作用等。
总之,异体肌腱移植虽然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少进展及经验,但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还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研究,使该项技术更成熟、更安全、更易推广和应用。
二、人工肌腱移植物
1909年Kirschner报道了自体肌腱重建韧带手术的研究结果,为传统的治疗开辟了新的纪元。此后,Mayer和Mason等继续对游离肌腱愈合情况进行了研究;O’ponoghue用狗的髂胫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提到由成纤维细胞转化为韧带;Solonen用兔的带神经血管的半腱肌进行缺损肌腱修复;Clancy用恒河猴的髌韧带重建其他韧带缺如获得成功。至今,自体肌腱仍是比较理想的组织相容性材料,为临床广泛应用。自体肌腱有相容性好、强度高、愈合快等优点,在早期的重建手术中被广泛采用。但是,随着运动创伤的诊治水平增高,对于肌腱和韧带损伤的重建手术日益增多,有限的自体腱移植材料已不能满足手术重建的需要。此外,自体肌腱还存在其他一些明显的缺点:①部分自体肌腱有先天性缺如的现象。Reinmann对1600个肢体进行解剖,掌长腱缺如左为3.6%,右为4.7%;钟世镇报道跖腱缺如为8%。②自体腱移植取材过程中增加了患者的创伤和手术时间;另外还引起供区腱功能的部分丧失。
Teneff、Peacock等最早开创了同种异体肌腱研究,发现肌腱植入后,排斥反应较为严重、坏死率较高。1982年Minami等采用低温冷冻、多聚甲醛等处理后明显降低了免疫排斥。其他文献也报道了深低温冷冻后对异体移植物的免疫原性有明显降低。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得以在临床上更广泛地应用。
(一)异体骨-髌腱-骨(B-PT-B)移植物
自体B-PT-B较早成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手术的“准”。其优点是:初始强度较大,两端带有骨瓣,骨瓣直接被界面钉固定于骨隧道内,固定非常可靠。有研究证明,以青年人的ACL强度1730N为100%,则B-PT-B中1/3为175%。骨-髌腱-骨也被用于重建PCL,国外早有报道骨-髌腱-骨移植物效果明显优于髂胫束。内1/3髌腱不仅骨片较小,而且抗拉力强度也较中1/3髌腱差;并且取内1/3髌腱使关节的内外侧组织失衡,容易造成髌骨。其缺点主要是与供区相关的并发症,包括:①术后残留膝前痛;②髌腱炎;③髌腱撕裂;④髌骨骨折;⑤易损伤隐神经髌骨上支等。有些患者术后出现股四头,但目前尚无证据说明与髌腱移植物取材之间有联系。此外,自体B-PT-B不宜首选为双束解剖重建和翻修手术的移植物,在应用范围上受到限制。
如果使用异体移植物,在手术探查的同时可以进行移植物的修整,则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手术创伤,避免了取材区的并发症,肢体外形更美观,而且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对移植物的大小进行选择,尤其在翻修手术中有更重要的地位。同种异体组织移植重建交叉韧带,在国外应用较多,但国内临床应用及相关报道较少。常用的异体组织有骨-髌腱-骨、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骨-ACL-骨、跟腱等。异体组织移植物与自体移植物在关节内的演化过程相似,都经过坏死、血管化、细胞增殖和再塑4个阶段。其优点有:避免取材部位的并发症,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损伤,获得更大的移植物,具有更大的初始强度。国内有学者在临床上通过对比研究自体组织移植重建ACL及同种异体组织重建ACL,并且平均随访19个月。结果发现,同种异体与自体移植重建ACL的疗效相近,对于多发韧带损伤、韧带重建翻修及中老年或运动量较少的患者,同种异体移植是重建ACL良好的替代物。但是同种异体移植物重建交叉韧带也存在一些缺点:传播病原体,特别是HIV和肝炎病毒,局部的免疫排斥反应影响移植物与宿主结合的程度与速度,费用高及供体来源有限。对同种异体移植物的二次消毒既往采用氧化乙烷气体,但由于该气体及代谢产物对移植物和关节滑膜具有不良刺激作用,现在已很少使用。目前多采用γ射线消毒,常使用1.5~2.5Mrad的辐射剂量,但国外有报道2.5Mrad剂量并不能完全破坏HIV的遗传物质。同种异体移植物的保存有深低温冷冻法和冻干法,前者对移植物的力学性质影响较小,移植后效果要好于后者。
(二)异体骨-髌腱-骨(B-PT-B)移植物的愈合与转归过程
韧带止点分为直接止点和间接止点。ACL止点是典型的直接止点,包括4个区,即纤维组织、纤维软骨、钙化软骨和骨组织。这种高度分化的止点结构,主要起应力缓冲作用。重建ACL的目的在于恢复其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重建术后ACL的止点对于恢复韧带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ACL重建后止点的转归决定着整个韧带转归的好坏。从组织学的愈合过程来看,形成止点结构实际上并不是肌腱组织长入骨内的过程,而是其骨隧道周围组织的成骨反应,大量的细胞由骨髓腔进入肌腱组织内,肌腱逐渐软骨化、骨化的过程。
自体和同种异体移植物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重建ACL的材料,了解其在体内重塑和成熟的过程和时间,对于制定术后康复计划和最终取得良好疗效均有重要的意义。Shino研究了犬异体髌韧带重建ACL的成熟过程,发现术后6周异体移植物完全血管化,随后血管成分减少;术后12个月,移植物组织学和微血管造影显示与正常ACL一样。Goradia研究了羊自体腘绳后1年的组织学变化,发现术后4周时,移植物中心部位无细胞,8周时有纺锤形细胞重新长入;4周时中心部分胶原纤维排列紊乱,12周才开始排列有序。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自体B-PT-B成熟更快,但尚未见有关自体与同种异体B-PT-B转归过程的组织形态学比较研究的报道。
正常ACL的胶原纤维中,大直径纤维(≥80nm)和小直径纤维(&80nm)呈双峰分布。自体和同种异体移植物在重塑形过程中,其纤维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移植物中大直径纤维逐渐被小直径纤维所取代,而逐渐转变成单峰型分布。Shino等使用多种同种异体腱组织重建ACL后3~96个月,通过活组织检查分析其胶原纤维构成,发现术后6个月内尽管大直径纤维比例有所下降,但其大、小直径纤维仍呈双峰分布;此后大直径纤维消失而被小直径纤维取代,呈典型单峰分布。这种重塑形过程是由于在腱组织与韧带组织中的细胞功能不同所致。在组织学来源上,腱组织与韧带组织中的腱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均属于成纤维细胞型,但腱细胞分泌Ⅰ型胶原(形成大直径纤维),而成纤维细胞则分泌Ⅰ、Ⅲ型胶原(形成小直径纤维)。
本研究发现,在组织学上自体B-PT-B和同种异体B-PT-B都要经历移植组织细胞坏死、宿主细胞长入、再血管化及胶原重塑的过程,移植物最终被小胶原纤维与成纤维细胞所形成的韧带样结构所替代。自体移植物植入后,由于移植组织缺血而难有细胞成活,与同种异体移植物一样在体内主要起胶原纤维支架的作用,供移植物周围的滑膜细胞爬行替代。本研究使用的同种异体移植物,先经过DMSO处理,然后程序降温,以减少冰晶形成,有利于维持移植物的初始强度及其胶原基质的稳定性。术后24周,同种异体移植物的最大抗拉伸强度大于以往研究所报道的结果。本研究表明,术后12周自体B-PT-B移植物的最大抗拉伸强度高于同种异体B-PT-B的最大抗拉伸强度,而术后24周两者的最大抗拉伸强度无明显差异。超微结构观察可见术后24周两组均以小直径纤维为主,呈单峰型分布。表明两者在重塑形速率上有所不同,自体B-PT-B快于同种异体B-PT-B,但两者具有相似的重塑形和组织学愈合过程。
组织形态学和MRI观察发现,ACL重建术后3个月移植物为滑膜组织所包裹,MRI显示移植物的表面呈高信号;术后6个月韧带表面滑膜层变薄,血管翳减少,MRI呈均匀的低信号,这说明术后6个月移植物已趋于成熟。正常骨髓含较多的脂肪颗粒,而骨隧道周围新生的编织骨由于含水量少,缺乏参与成像的氢成分,其MRI表现为骨隧道界面周围印戒状的低信号区。MRI检查和组织学观察相结合,为临床B-PT-B重建ACL术后移植物和胫骨骨隧道的MRI评价,提供了组织学依据。
同种异体B-PT-B移植与自体B-PT-B移植相比术后骨隧道扩大是否有差异,文献报道不一致。Fahey等曾采用X线,对自体与同种异体B-PT-B重建ACL术后骨隧道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自体组胫骨骨隧道平均扩大1.2mm,而同种异体组平均扩大2.6mm,统计结果表明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Zijl等采用同样的方法,发现自体组平均扩大2.2mm,而同种异体组平均扩大2.8mm,结果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我们以MRI作为对比研究手段,发现胫骨骨隧道扩大主要发生在骨隧道内口附近,术后两组胫骨骨隧道扩大的情况相近,术后6周骨隧道扩大最显著。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钻取骨道过程中的热效应、关节液的“浸泡效应”和移植物在隧道口的雨刷样摆动有关,术后渗漏至骨隧道中的关节液含有大量的致炎因子,这些高表达的细胞因子可以活化破骨细胞、引起骨溶解,并可阻碍新骨长入,导致骨隧道扩大,早期这两种因素的协同作用可以造成骨隧道一定程度的扩大。术后3个月,由于骨隧道内不再有关节液渗入,消除了关节液的“浸泡效应”,因而骨隧道的变化较小。同种异体B-PT-B移植重建ACL术后,早期关节液中的致炎因子水平相对高一些,而同种异体B-PT-B移植可以选择最合适的髌腱长度,减小移植物在骨隧道内口附近的雨刷效应。
(三)人工肌腱
人工肌腱按照材料组成可以大致分为非生物材料和生物材料。非生物材料人工肌腱始于1900年Lange等利用丝线制备的植入材料。此后,陆续有学者采用合金、尼龙材料等制作人工肌腱。早期的非生物材料人工肌腱设计,并未考虑到诱导自体腱细胞长入,因此大部分移植物在植入后中远期因磨损、固定失效而失败,另有部分移植物因粘连、降解而失败。戴尅戎等在家兔实验中采用辐射硫化硅胶管外壳包裹蚕丝和涤纶线肌腱,可见术后移植物周围纤维组织较多,但未见典型的鞘样组织。尹相华等用改进的仿Hunter人工肌腱,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严重,效果也不十分理想。Salisburg最早开始改良人工肌腱的固定设计,利用两端的多孔设计促进周围成纤维细胞的长入而达到加强固定的作用。1980年报道了碳纤维人工肌腱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够诱导腱细胞的长入,但是碳纤维降解时间较快,不能满足临床上早期功能锻炼的需要。
1991年,国外学者用重组胶原肌腱材料修复,取材于牛皮的胶原,经过纯化重组成胶原纤维制备肌腱。通过电镜发现,这种重组胶原人工肌腱诱导生成的新生肌腱与正常人体肌腱皱褶长度显著不同。近年国外研究的人工肌腱(LARS)韧带,临床用于前交叉韧带断裂修补替代,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尤其对早期功能恢复最为显著。1991年,国内王铁丹等用人发胶原蛋白制成人工腱,比未处理的人发腱更能满足机体的力学需要,生物适应性和可吸收性能好。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均证明人工腱作为肌腱代替物可被机体吸收腱化。
按照人工韧带的功能分类,可以分为永久型人工韧带、加强型人工韧带和支架型人工韧带。加强型人工韧带即韧带加强装置(LAD);支架型人工韧带在膝关节内提供支架结构,刺激宿主胶原纤维长入,形成一条新的正常韧带;永久型人工韧带虽然不能完全达到正常交叉韧带的生理功能,并且有易疲劳、折断、磨损及蠕变等问题,但其优点也非常显著,即手术操作方便、创伤小、避免取材部位并发症、术后可早期恢复运动水平、重建后早期强度大于其他移植物。尤其适用于运动员急慢性韧带损伤、急需早期恢复竞技水平的患者、重建失败者,以及希望提高早期生活质量的老年患者。LARS韧带属于永久-支架型人工韧带,可以用于重建和加强,它与组织的相容性好,可以承受最大5000N的拉力。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交叉韧带时,韧带残端不予清除,尽可能保留韧带上的本体感受器。
(四)其他肌腱移植物
1.髂胫束重建交叉韧带 国外有报道髂胫束的强度是前交叉韧带的30%~40%,早在1986年荣国威等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髂胫束移植关节后仍能保持成活,受到应力后能够向韧带组织转化。王连璞等通过尸体研究,提出在髌骨上缘水平以下的髂胫束前后区是用于膝交叉韧带等腱性结构损伤修复的较理想材料。但是,切开关节手术存在组织损伤大、术后关节易粘连等缺点。随着的发展,国内部分作者在下用髂胫束重建ACL及PCL,得到较理想的效果,并且不影响术后膝关节肌力平衡等问题。但是髂胫束有强度弱、不宜固定等缺点,并且取髂胫束对膝关节侧方的稳定结构造成破坏,限制了其应用。
2.半腱肌腱重建交叉韧带 有研究证明,单股半腱肌腱力学强度为交叉韧带的70%~75%,双股半腱肌腱的强度约是正常ACL的1.5倍。由于半腱肌腱移植后要经过缺血坏死及再生重建的过程,所以移植后早期其强度明显降低,7~12个月时大约恢复到正常交叉韧带的30%~50%。王予彬等在下用双股半腱肌腱重建ACL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单股或双股半腱肌腱重建交叉韧带的强度弱、直径细,在隧道内易发生摇摆,因而不能满足早期康复运动的要求,不能获得膝关节良好的稳定性。国内李学金等通过临床对比研究将四股半腱肌腱与骨-髌腱-骨重建ACL获得相似的效果,其强度大、直径粗、骨隧道扩大效应弱。对于多股半腱肌腱移植物的固定,包括使用界面螺钉、挤压钉、可吸性螺钉、微型钢板、肌腱打结骨栓嵌入固定法、横钉固定法等都取得良好效果。
总之,目前还没有哪一种材料适合所有的ACL损伤患者。20世纪80年代人工韧带风靡一时,但长期随访结果不理想。由于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膝关节复杂的生物力学环境、ACL独特的解剖形态与空间分布,在目前阶段尚难有合适的材料开发与临床应用。而同种异体B-PT-B应用方便、损伤小,临床疗效与自体材料相近,尤其对中老年患者、多发韧带损伤患者和翻修病例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尤为可喜的是,目前部分学者正在尝试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以加速同种异体移植物在体内重塑形的过程,倘若获得成功,同种异体移植物将有取代自体移植物的可能。
自体绳肌腱移植物
绳肌腱包括股二头肌腱、缝匠肌腱、股薄肌腱、半腱肌腱和半膜肌腱。股二头肌腱位于外侧,其余四个肌腱位于内侧,在膝关节后方的两侧很容易触及。股二头肌腱和半膜肌腱对于膝关节的稳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少被用于重建韧带。缝匠肌腱、股薄肌腱、半腱肌腱在胫骨的内侧组成鹅掌肌腱,止于胫骨结节的内侧骨面,其下有滑囊和胫骨内侧骨膜及内侧副韧带相。缝匠肌的远端形成薄的腱膜和深筋膜相融合,位于鹅掌肌腱的表层,股薄肌腱和半腱肌腱的末端相融合,位于其深面下方,三腱相互融合,形同鹅掌状故而得名。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生物学特性与交叉韧带相差较大,抗疲劳能力不佳,牵拉后产生应变较大,可能出现重建韧带的松弛。有文献报道:绳肌收缩可拮抗股四头肌收缩导致的胫骨前移,从而起到稳定胫骨作用。同时切取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使膝关节在90°屈曲位屈曲扭矩变小。
鹅足肌腱有屈膝和内旋胫骨的作用,缝匠肌还有屈髋和外旋髋关节作用。自体绳肌腱移植多选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股薄肌较弱小,被取出后对下肢的影响不大;半腱肌虽然是较强大的肌肉,但由于人体有强大的肌肉储备,半腱肌腱取出后对膝关节的功能影响不大。绳肌腱是最常用的膝部韧带重建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取腱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取腱区临床症状较少,临床效果可靠,是交叉韧带重建的理想替代材料,近几年用绳肌腱重建ACL 逐渐增多。
鹅足腱解剖结
一、自体绳肌腱移植后的组织学转归
有人用狗的双膝为模型,研究自体趾长伸肌腱在胫骨骨道内的愈合情况。术后2 周显示肌腱‐骨道界面肉芽组织中有血管长入,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游移,胶原纤维缺少连续性。4 周肌腱‐骨道界面细胞外基质增多,血管减少,肌腱内有外观正常的成纤维细胞,骨道内有新的衬层;8 周时肌腱‐骨道界面有胶原纤维跨过连接处,但与肌腱内部胶原不连续,12 周时胶原纤维连接周围骨与肌腱,并沿肌腱拉伸方向排列;26 周时可见骨道边缘骨硬化,新生编织骨逐渐板层化。有的学者使用髌腱外1/2 重建ACL,在重建术后韧带用改良氯化金方法染色,光镜下,对系列标本中的感觉神经末梢进行形态学确认后记数,结果发现重建后的韧带和对照组髌腱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小体数目,在术后各时间段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20 世纪70 年代Zaricznyi 采用开放手术进行半腱肌腱移植重建ACL,至今已经三十多年的历史。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应用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1989年Bil ot i首次完成了下单股半腱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1994 年Wolfgang等进行了34 例双股半腱肌腱移植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报道。1989 年Thomas 和Rosenberg 首次应用三股和四股半腱肌腱镜下重建ACL,1994 年FAlan 等用三股半腱肌腱镜下进行重建ACL 的临床研究。有人观察了2例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1 年后的组织学改变。其中1 例四股半腱肌与周围骨道愈合良好,四股合为一束,胶原纤维排列分布正常,有类似sharpy 纤维的结构从肌腱生长到骨;另1 例肌腱组织明显退变,与骨道未愈合,胶原纤维溶解,被疏松组织代替,骨道壁出现广泛的骨吸收。作者认为后者是由于腱‐骨界面的血运不良导致的,其原因可能是移植物张力过高和肌腱‐骨道直径不匹配所致。有人下再次观察了四股绳肌腱重建ACL 的效果,发现11%的移植物有松弛,34%的移植物有部分撕裂。
二、绳肌腱移植物生物力学研究
绳肌腱的强度和硬度不同于前交叉韧带,可能引起早期的移植体松弛。单根半腱肌腱的强度为1216N,为正常前交叉韧带强度的70%,反折成双股后强度可达2329N,虽然强度接近髌腱中1/3 的2900N,但是,Beynnon 的研究发现双股半腱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效果较骨‐髌腱‐骨的要差。单根股薄肌腱的强度为838N,为正常前交叉韧带强度的49%,反折成双股能达1550N。单股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并用,初始强度平均可达2736N,大于正常前交叉韧带的断裂强度,如果双折后四股并用,初始强度平均可达4589N,远远大于髌腱中1/3 的初始强度,从而弥补了单根肌腱强度差的弱点;大量的临床随访研究证实四股半腱、股薄肌腱的治疗效果与髌腱的效果相同。
Noyes等研究表明,正常前交叉韧带的毁损负荷为(1725 ±269)N,刚度为(182 ±33)N/mm,与ACL 强度相当的和有潜力的自体移植物包括骨‐髌腱‐骨(BTB)、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其刚度也与完整的ACL 更近似。Woo 等人在1991 年进行的研究表明,在年轻人中,前交叉韧带的毁损负荷为(2160 ±157)N,刚度为(242 ±28)N/mm。目前,绳肌腱(半腱肌和股薄肌)在前交叉韧带的重建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Dyson L Hamner 研究了半腱肌和股薄肌的生物力学,对其分别进行了单股和双股、双股和四股的生物力学比较,认为四股绳肌腱移植物其抗张强度超过Noyes 等描述的正常ACL 抗张强度的250%,可能是重建前交叉韧带最好的移植物。
半腱肌腱平均最大负荷强度1060 ±227N,股薄肌腱平均最大负荷强度837 ±138N,双股半腱肌腱加双股股薄肌腱的强度已超过PCL 强度(1627 ±491N),双折后腱长度足够,便于固定;3 折或4折肌腱强度提高,但移植物长度过短,骨隧道内保留移植物长度不足,腱骨固定部位可能成为薄弱环节。
自体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力学一直是关注的课题,双股绳肌的强度与ACL 相似,但刚度较差。有人对单股、双股和四股肌腱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单股股薄肌的最大负荷为837N,单股半腱肌的最大负荷为1060N。双股股薄肌的最大负荷为1550N,双股半腱肌为2330N。单股股薄肌的刚度为160N/mm,单股半腱肌的刚度为213N/mm。Zarzycki 研究显示四股半腱肌腱最大载荷强度为ACL 的229%,双股半腱肌腱强度为ACL 的130%,中1/3 髌腱骨(BPB)最大载荷强度为ACL 的114%。双股股薄肌的刚度为336N/mm,双股半腱肌的刚度为469N/mm。四股绳肌联合移植的最大负荷为4090N,刚度为776N/mm。Noyes 测量半腱肌和股薄肌的最大负荷为1216 和838N。有人测量了国人四股绳肌腱一般横截面直径为7~8mm,半腱肌‐股薄肌联合移植的横截面积为50mm 2时可与正常ACL 接近,生物力学特点类似。有关绳肌腱移植物的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单股半腱肌腱移植物由于强度低于ACL 的70%,不能单独作为移植物。即使是强度最大的股薄肌腱,也不能满足早期康复运动强度的要求。双股半腱肌腱的强度可以满足移植物的要求,但Wolfgang临床研究发现,双股半腱肌腱移植后由于移植物的直径比骨隧道直径细小,关节运动时移植物在骨隧道内发生微小移动和摩擦,导致骨质溶解,使骨隧道扩大和膝关节的稳定性降低。
单股和双股半腱肌和股薄肌的生物力学比较
双股和四股半腱肌和股薄肌的生物力学比较
三、绳肌腱的切取
双侧膝关节屈膝下垂位,在胫骨结节水平,可选用纵行或横行切口,纵行切口损伤隐神经髌下支的概率较横口大。自胫骨结节的内侧1.5cm开始,向远侧做一个2~3cm长的纵行或直切口。我们常规采用斜切口,可以兼顾取腱过程中切口的延伸情况。分开皮下组织和深部筋膜,于胫骨内侧由近端到远端沿骨面滑行,可感到高出骨膜面的鹅足腱。钝性分离筋膜下,显露鹅足,确定鹅足后内侧的半腱肌腱,此肌腱在鹅足肌腱的最低处,股薄肌腱位于半腱肌腱的近侧。半腱肌的止点在胫骨前内侧和胫骨嵴的Y 形止点,常与小腿筋膜混合在一起。
对于合并内侧副韧带急性损伤的患者,纵行切口向近端的延长也可以处理内侧副韧带损伤。切口的长度约3cm,在鹅掌腱的上缘用止血钳分离鹅足下滑囊,可清晰看到股薄肌腱和半腱肌腱隆起的腱性组织,用90°直角钳将肌腱勾出。
由近向远为缝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
绳肌腱示意图
用直角钳勾出半腱肌腱
将位于肌腱表面的筋膜和缝匠肌腱膜分离,在股薄肌腱远端可见半腱肌腱,采用同样的方法将半腱肌腱分离。半腱肌腱有时与内侧副韧带之间有筋膜相连,此筋膜可能遮挡视野,影响半腱肌腱的暴露,这时将筋膜分离即可暴露肌腱。在半腱肌腱暴露困难的情况下,牵拉股薄肌腱,在其胫骨附着处寻找与其融合的半腱肌腱,切忌用止血钳挑拨,使肌腱从中部断裂。剪断肌腱上所有的羽状筋膜附着,使肌腱剥离子能顺利通过,否则剥离器可将肌腱劈裂。半腱肌腱后方有一个副腱,将其后方筋膜剪开,牵拉肌腱可见肌腱滑动自如,牵拉向前方,将肌腱套入取腱器,用力牵引肌腱,从远端向近端取腱器沿肌腱方向水平推进避免肌腱与取腱器的刃成角,以免切割断肌腱。如果前推时遇到较大的阻力,应该再次分离肌腱与周围的联系,个别人股薄肌腱在股骨内髁后方有一纤维环,注意分离,取腱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取半腱肌腱
对于合并膝关节后内侧韧带复合结构损伤的患者,不宜采用半腱肌肌腱进行前十字韧带重建,因为此方法会进一步损伤膝关节后内侧的稳定性。注意勿损伤隐神经的缝匠肌支和隐静脉。在股薄肌腱的前方有隐神经走行,伸膝时,神经和肌腱的关系较近,套取肌腱时容易引起神经的损伤,如果屈膝到90°,神经和肌腱松弛,不易受到损伤。分别完整的取出半腱肌和股薄肌腱,肌腹可自行回缩。切取肌腱时连同肌腱止点的扩张部和骨膜组织一起切下,有利于增加半腱肌肌腱的总长度。
四、肌腱修整编织缝合
肌腱取出后,将近端附于其上的肌肉剔除,切除近端细弱的部分,将肌腱的两端用2 号涤纶编织线编织缝合20mm,缝合方法如垒球缝合法。肌腱编好后需用15~20 磅的力量做预张处理10~15 分钟,以减少蠕变。由于绳肌腱移植物为粘弹性物质,具有蠕变和应力松弛的特性,在肌腱植入前先给予预张力,有利于克服肌腱蠕变造成的韧带松弛而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大多数医生认为,在肌腱牢固固定前给予初始预张力是必要的。由于预张力的作用具有时间和负荷依赖性,所以从预张力后到移植物固定之间的时间越短越好。Chian HL 等的研究表明:已经预张的移植物,从预张完成后到植入体内被固定之间的时间越长,则先前进行预张的效果越差。Numazaki 的研究发现,在预张力超过80N 时,加大预张力,并不能带来生物力学方面的优势,但是,对移植物预张力太低将会导致其力学特性迅速丧失。目前,预张力的大小和持续时间仍无定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肌腱端编织缝合
如果选用挤压螺钉固定或Rigifix 固定,肌腱端必须编织缝合,可用1 号可吸收缝线编织30mm,以防止挤压钉固定时肌腱切割。
有实验证明编织比不编织的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力学性能好。Ferret i 等比较了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编织和非编织的生物力学性质,显示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非编织组的平均最大载荷为(1709.3 ±581.9)N,而编织组为(2428.3 ±475.4)N,平均刚度分别为(213.6 ±72.4)N/mm 和(310.3 ±97.3)N/mm,两者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Tis JE 等采用对照试验方法对编织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认为编织绳肌腱与非编织四股绳肌腱和骨‐髌腱‐骨相比,体外的平均拉力和强度均较差,肌腱编织在重建ACL 时并没有力学上的优势。我们对肌腱断端编织缝合与没有编织缝合的肌腱,采用界面螺钉固定后,进行抗拔出生物力学实验,研究发现肌腱编织缝合组为364N,没有编织缝合组仅为176N,抗拉强度具有明显的差异。
绳肌腱取出后可以再生,在术后的B 超和MRI 检查上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在动物实验中也得到证实。随着梭形细胞转化为腱样细胞,患膝屈肌的肌力逐渐恢复,但新生的肌腱的强度和直径均较正常的肌腱小,止点并不在胫骨上,而是止于远端的软组织上,甚至可以于皮下组织粘连,屈膝时由于肌肉的牵拉引起患者的不适。再生的肌腱是否可以再次作为重建韧带的材料受到人们的质疑,目前还没有利用再生的半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报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的获取较为简单,取材过程不会影响到关节内的结构。
五、绳肌腱移植物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由于绳肌腱固定技术的改进,绳肌腱的供区并发症相对较低,使用绳肌移植物越来越多。采用绳肌腱移植进行ACL 重建术没有绝对的禁忌证,除非患者从前已经切取过绳肌腱,无法再次提供移植物。自体绳肌腱移植与骨‐髌韧带‐骨相比,取材部位隐蔽,手术切口小,无取材部位并发症,术后康复快,而且在切取移植物后不影响伸膝装置。中老年人如果有髌股关节疾病,有膝前痛病史者、职业需要跪或爬行的人,不愿使用骨‐髌腱‐骨的患者,对切口美容方面有要求的患者,ACL翻修术但髌腱已经被切取过的患者,可以采用绳肌腱重建。绳肌腱的取腱部位离胫骨骨道定位位置较近,不需要另附加切口,而且取腱切口较小,较为美观,取腱方便快捷,在双束双骨道重建时较多采用。
Hamada进行了79 例三股半腱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随访2 年获得了良好的关节稳定性。三股半腱肌腱+松质骨移植重建方法能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其最大优点是骨块‐韧带组织完全填充股骨隧道和胫骨隧道口,移植物固定牢固,可以避免移植物在骨隧道内移动,消除了骨隧道扩大或由于移植物异常移动而导致的固定失败。Scranton PE 等前瞻性研究了四股绳肌腱重建ACL 随访2 年的结果,Lysholm 评分平均提高42 分,Lachman 试验、渗出液评估、前抽屉试验、KT‐1000 和Tegner 运动水平评分都有明显改善,30%的患者存在轻微膝前痛。四股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足以满足早期康复强度的要求,认为四股绳肌腱重建ACL 总体效果满意。Ejerhed L 等比较了自体髌腱移植和自体半腱肌腱移植物重建ACL 的2 年随访结果,发现两组间Lysholm评分、Tegner 活动水平、KT‐1000 关节仪测试、单腿跳测试或IKDC 都未发现显著差异。自体骨‐髌腱‐骨组占53%,半腱肌腱组占2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作者认为半腱肌腱移植,供区并发症的机率少,跪行能力强,半腱肌腱与骨‐髌腱‐骨重建ACL 的临床效果至少等同。Colombet P 等总结了200 例绳肌腱重建ACL 的临床效果,随访至少1 年,证明自体绳肌腱移植重建ACL 的临床效果是可靠的。四股半腱肌腱移植物胶原纤维的数量相应增加,对骨隧道的顺应性好,安全可靠,可重复性强,适合于ACL 重建,结果令人满意。四股绳肌腱完全能够达到ACL 的力学强度。目前认为四股半腱肌腱可能是重建前交叉韧带最好的移植物。
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物的免疫原性
同种异体胶原移植物免疫特性争议较多,Minami 等研究在体内和体不同方法处理后的胶原异体移植物,没有发现细胞毒性反应和组织排斥表现,经冷冻和复温处理的胶原异体移植物没有抗血清活性。他们提出异体移植物的免疫反应仅依赖于移植物的细胞成分,通过冷冻和复温处理,可杀灭肌腱细胞中的免疫抗原。消毒和保存技术也影响免疫反应,低温保存的异体移植物,其细胞结构仍会引起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方面,冻干保存法优于新鲜冷冻法。使用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另一个缺点是宿主对移植物发生免疫反应的可能性。在同种异体移植物重建ACL 后可发生局部的宿主免疫反应并影响移植物结合的速度及进程。
在选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 时,患者考虑得比较多的问题是免疫排斥反应。任何一个正规组织库产品,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降低免疫排斥反应的风险。人的骨‐髌腱‐骨及其他韧带和肌腱本身的组成成分多是Ⅰ型胶原,胶原纤维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在结构和成分上表现出较强的保守性,即在高等生物向人进化中胶原纤维的组成和结构变化不大,人与人之间的Ⅰ型胶原的免疫源性就更低。清洗和冷冻可以减少移植物的抗原性,主要是通过清洗和冷冻去除了血液的免疫排斥因素和杀死了带有免疫排斥作用的细胞。组织库产品的辐射处理也可以减少组织的抗原性,而且,新鲜的异体组织,经过辐射处理,可以安全地移植到同种异体。临床应用也证实了产品的可靠性,长期的临床随访未发现对人体有害的免疫排斥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体对异体组织不存在任何微弱反应。因此,医生向患者介绍异体肌腱在ACL 重建中的应用的时候,应该向患者客观交代有关免疫排斥反应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的证据都表明了从免疫学角度考虑,该手术还是安全的。
异体肌腱的术后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依据表明,使用异体肌腱重建ACL 的率高于自体肌腱。
异体肌腱经过组织库的加工程序后强度降低的问题,有学者指出异体BPTB 移植重建ACL 的再断率较高,尤其不推荐运动员和运动量很大的患者常规应用。还有人指出,γ射线消毒在除去病原体的同时可能改变移植物的力学特性,减少抗张强度等。
笔者观察发现异体肌腱移植组术后的,在术后第三天和第四天才会有小于0.3℃的改变,是非常微弱的。
温馨提示:对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纠错,如果被采纳可以获得一定积分的奖励,积分可以换取浏览资源的权限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
京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 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臂肌腱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