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切掉,要用什么来说话喉咙痛

您好,分享的企鹅
男子患癌喉咙被切 学会用食道“说话”
食道语培训班三个新参加的患者练习食管语的第一步打嗝和普通人靠声带和喉咙发声不同,49岁的何勇用食道语交流,他不是传说中的武林大侠,而是喉咙被切的喉癌患者,也是食道发声训练班的老师,这个班的课程是免费的,目前,班上学生6人。“你好!”这是见面后,何勇说的第一句话,虽然声音带着沙哑,还能听到努力发声气流振动的声音,但却沉稳有力。说起食管语,他很感谢食道发声给了第二次说话的机会,这个坚强的中年男人眼睛里突然有了泪光,“希望和我同病相怜的人都坚持下去,用最短的时间重新学会说话。”重新开口出院后每天坚持练习何勇看起来比实际年纪年轻,偏黑的健康肤色,五官棱角分明带着一点硬汉气,何勇在某装修公司做主管,他说,自己喉癌是在声音嘶哑3个月时检查出来的,那是2012年底。术前谈话时,医生说有半喉切除的指征,可以保留喉说话的功能,但也告诉他,根据术中所见具体情况,也可能会改为全喉切除,到时候会和他的家属沟通。手术时,由于何勇的具体病情,医生在告知家属后进行了全喉切。“术后几天家人一直没告诉我是全喉切除,怕我承受不了。”后来何勇还是知道了自己失去了整个喉咙,陷入了既被动又主动的沉默,就连最喜欢的女儿来看她,何勇也是默默地背过身去。后来护士小徐开导他,说可以教他用食管发声,出院就可以开始练习。何勇这才有了精神,等到出院后依然每天到医院报到,徐护士每天利用午休时间教他如何用食管发声,并陪他一起练习,从不间断,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来,两人就通过视频来坚持练习。会打嗝是食管发声的关键一步,何勇在2013年2月时开始学习食管发声,学习两天后开始打嗝,但打嗝质量不好,坚持了一个月,才能打嗝时声音响亮,5月时发出一个音。一天中午,何勇如常来医院练习,由于平时女儿常常陪他一起来,当天何老师却一个人到医院,徐护士就顺口问了一句女儿呢?“上班”,这个沙哑的词语是何勇第一次完整说出一个词语,徐护士和他反应过来以后就红了眼眶,旁边其他护士都不由自主鼓起了掌。就这样坚持练习,7月时,何勇能断断续续说三个字到四个字,9月,终于可以一句话连着说。等到2014年,何勇已经能与人简单交流,现在他已经回到单位上班。说起漫长的练习过程,何勇很感慨,“练习很辛苦,时间长,除了不能说话,还要承受自己心里的痛苦和压力。”何勇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我现在上班,和别人进行简单基本的交流没有问题,但是我还要加强练习,相信再过一年,我可以达到正常人的水平。”练习障碍扁桃发炎、胃反酸重庆某医院头颈外科护士长周迎春告诉记者,这个训练班的起始来源于我国头颈肿瘤泰斗屠规益,一次屠老到肿瘤医院讲课,发现许多这里喉癌患者都因为再不能开口说话痛苦不已,屠老说,“不能从手术台下来一个就残疾一个,你们选个护士来北京培训吧。”屠老告诉周迎春,必须要选一个“想打嗝就打嗝”的护士,因为这是学习食管发声的最关键一步。周迎春把所有护士聚在一起,不说原因,就让大家打嗝。最后选中了科室最年轻的护士,当时22岁徐凤莲。徐凤莲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学习了一周,了解了食管发声的整个流程和相关知识,然后带着视频和资料回重庆一边工作一边继续练习,过程是辛苦的,由于每天不间断的练习,徐凤莲常常扁桃发炎、胃反酸。“想着患者们不能说话时的痛苦,我才坚持下来。”大概一年后,徐凤莲熟练掌握了食管发声的方法,在徐凤莲的精心指导下,一年后,有了第一位全喉切除后成功用食管说话的患者何勇。“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听见何老师用食管发声和我说话,我真的发自内心的高兴。”老张的希望老师能学会我也一定可以61岁的张明家住五里店,这次报名参加了培训班。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坐在病房的陪伴床上喝汽水等待下午课程的开始。记者提出采访,老张爽快答应了。和张明的交流的确不太顺畅,对着口形连蒙带猜,更多的,还是用笔写。老张告诉记者,自己曾有6年的声音嘶哑史,但一直未引起重视。确诊喉癌后,医生告诉他已经没有半喉切除术余地,要治疗就做全喉切除术。“但是我明白,全喉切除后就不能说话了,我为此纠结了好几天,情绪很低落,还考虑过放弃治疗。是医生和护士告诉我全喉切除后也可以练习食管发声,相声演员李文华全喉切除后经过练习也能说话,我才鼓起勇气接受手术。”老张说,为了适应术后生活,他曾在术前就尝试不说话,和家属用文字交流。“的确很麻烦很心酸,但这并不阻碍我选择手术治疗,我觉得活下去是最重要的,病好了,一切才有可能,我也相信我能通过练习能重新说话。”整个交流过程中,张明一直面带笑容。“听说训练班有个老师就是全喉切除的患者,现在也学会了说话,我所以有信心。”食道语发声原理食管发音就是将空气引入食道,借助胸内压力,如同打嗝一样,将空气从食道内逼出,冲击食道上端或者咽部黏膜而与舌、齿、鼻等器官共鸣发音,形成一个新的振动源。熟练掌握以后就可以说话。要学食道语首先学打嗝周迎春告诉记者,使用“食道语”听起来音调高低差别较小,爆破音较重。“听起来有点像普通人得了感冒。”周迎春说,其实也有一种叫做电子喉的辅助器具,棍棒的外形,放在喉部经过练习后可以发声,但由于发出的声音机械呆板,类似于机器人说话的声音,许多患者都有心理排斥,不愿使用。全喉切除后,食管发声被认为是最便利和人性化的发声方式。不用辅助工具,容易掌握,接近正常喉发出的声音。“无喉患者说话,打嗝是第一步。”徐凤莲说,整个过程首先是要教会患者用食管打嗝,然后再在打嗝时同时发出一个音节,然后再学习两个音节、三个音节。坚持练习,当患者熟练掌握后,不需要发出打嗝声也可以说话了。至于怎样打嗝,徐凤莲也有诀窍。●首先是放松咽喉,将气体从气管呼出●然后堵住气管口,下巴前伸,头向后拉,快速使劲吸气,再将腹部气体挤向食管,就容易打嗝了。提醒,食管发声法的训练正常人不要模仿,容易伤害咽喉。记者手记如果不是记者亲眼看到,很难想象这些人怎样练习借助食道打嗝的声音说话,每天站立练习发声几个小时,过程中还要猛灌碳酸饮料让自己有嗝可打。喉癌,由于对晚期患者一般采取全喉切除手术治疗,他们为了活下去不得已交出了声音。因为渴望与社会交流,他们学会这种方法练习,从一个字到一个词,再到一句话,要练习一年,才能不用打嗝,用沙哑的声音和人交谈。他们不惜花时间受苦练习也想有自己的声音。所以,当我听见,他们带着笑容说出:“你好,谢谢你”,觉得这是最动听,最感动的声音。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shirleyzh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手术切除半个喉咙
本报讯(通讯员吴杨 周汉桥)一男子患喉癌不愿切除全喉成“哑巴”,医生昨日尽最大努力通过手术为其保留了半个喉咙。
55岁的魏先生喜爱抽烟喝酒,烟龄超过20年。半个月前,他突然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被医院确诊为喉癌。他跑了多家医院,均被告知必须拿掉喉咙才能保住性命。
不愿此后成“哑巴”的魏先生经人介绍来到市第三医院。该院耳鼻喉科主任梁耕田检查发现,他的喉咙里长了一个菜花状肿瘤,几乎占满整个声门,本来拇指粗的喉咙管被挤压得只剩一条圆珠笔芯般细的“通道”,导致他呼吸困难。
梁耕田介绍,喉癌切除手术中至少需要保留1/3的部位才能不影响发声。昨日,医生为魏先生做手术,只切除了其癌灶部位,保留了正常的半个喉咙。休养半个月后,他就可以重新说话。
作者:吴杨 周汉桥
(本文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相关微博推荐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99957条
评论102434条
评论94925条
评论88391条
评论80661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说话喉咙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