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洗脑口号我最强最棒水平,人类历史上哪个理论最强

马前卒的理论水平怎么样?有何优点及缺陷?
马前卒自称共产主义者,其理论水平究竟怎么样?
223 个回答
一、严肃认真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由于某些原因,对马前卒支持或批判的人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没搞明白马前卒究竟秉持什么理论?我想从这个角度回答问题。首先认同
的答案,这么做并不好。左翼中有传统渊源的那几支对
一定是批判态度,但不该把要害的事情放在知乎上(虽然有很多了)——那么做就和马前卒的某些拥趸拆别人台没有差别了。本人虽然是流浪汉,也知道一些江湖规矩,会注意的。二、回到正题。扫一遍答案可以看到,许多批判马前卒的“左翼”人士,观点可以汇集为两大类:一、马前卒的理论表达水平差(文章又臭又长);二、马前卒的理论观点错误(工业党,机械唯物,机会主义,阴谋派,集权等等),是个伪社会主义者。产生这两类观念的原因都值得分析。马前卒的文章肯定是长的,但有些人觉得香,有些人觉得臭。长不一定就臭,觉得臭的原因其实是可以总结的,我认为有这么几点:1、马前卒历来不挑明结论。2、马前卒爱陈述大量知识碎片,却多有错谬,无法支撑他的逻辑推演。3、马前卒的结论无论逻辑还是立场上都是错的。三、谈谈马前卒文章对结论讳莫如深的问题。对观点成熟的左翼、右翼而言,对长文只需要结构性地扫一扫,一般能看懂对方的理论结论,然后瞬间判断敌我,准备点赞或开撕。而马前卒文章特别的长,扫来扫去找不到提纲挈领的东西,最后还不给出结论。这让观点成熟的某派人看他文章,感到无用功特别多。要证明这点,就要举马前卒2015年以来最重要的一篇文章:这篇发言稿特别的长,最后自己总结了八个观点:1 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最本质的特性之一。2 原始社会是一种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和谐状态,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我们的基因就是在这个状态下形成了平等的本性。(以百万年-十万年为单位)3 因为外部环境的压力,我们发展出了文明。具体的转型过程是通过宗教神权这个精神驱动做到的。4 文明就意味着阶级和剥削,不剥削的统治集团会被消灭。到现在为止我们依然处于这个历史阶段。(以万年为单位)5 现代社会是从双元革命开始的。在近代的门槛上,英法两个国家争霸,结果英国赢了,出现工业革命;法国输了,出现政治革命。工业革命不仅在法国引发革命,接下来200年在全世界引发革命。法国大革命只是头一个革命而已(以百年为单位)6 双元革命的结果是证实了经济基础转变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在双元革命之后出现了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总结——马克思主义。从此底层造反不再是简单的破坏旧制度,而是追求建立新的经济结构。所以造反变成了革命。法国大革命是最后一次造反,第一次革命。从这个规律来看,唯物主义思想是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东西。7 马克思开创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很强大的工具。但是也有固有缺陷。而且因为意识形态本身的固化,批判修正主义。所以,它的很多缺陷直接导致了革命未能成功,其中很多问题一直延续到今天。8 马恩列斯毛的观点都是他们在唯物主义原则上做的具体阐述。不等于唯物主义原则本身。我们可以用唯物主义原则加上新的科学事实去批判继承他们的遗产。这些话在左翼看来每一句都是有严重错误的,很明显可以看出马前卒要颠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史观;更关键的是,给了这八点,也看不出马前卒颠覆这个史观的结论是什么。人的逻辑层次有论据,论点(对论据的抽象),逻辑(对论点的组织),观点(对事物的结构化描述),高层逻辑(多个观点的组织),结论(更高层的观点,可以继续迭代)。马前卒写了几万字,才到了“观点”层,结论还是深藏不露,你敢信?四、谈谈马前卒为何要隐藏结论的问题。 总是特别刻意的隐藏自己的真实结论,在这篇文章中最接近他结论的一段话是:但是,所有的共产主义革命不是失败就是褪色,本身就说明19世纪的理论不能完全指导现实,我们应该拿出唯物主义这个工具,不仅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也批判整个共运史,批判整个共产主义运动自身,然后才能突破思想枷锁,探讨适合今天的共产主义理论。所以,我今天要谈人类简史。为的是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中的位置,以及我们今天这个后革命时代在历史中的位置。有了这个位置,我们才能考虑下一步要干什么。浓缩一下,马前卒说他这篇文章在:1、批判共产主义运动史2、通过批判暗示下一步该干什么结果“共产主义运动哪些历史行为和观点是错的”,“下一步该怎么办”,这两个结论还是没有给出来。对理论派而言,这种文章写法好比一直在蒙着眼睛说“猜猜我是谁”,令他们很烦躁。因此说马前卒的文章又臭又长,是有道理的。有理论水平低的成分(论据到逻辑特别单薄),但也有刻意回避结论的因素。换而言之,这就是“忽悠”。马前卒有他的观点和结论,但直接说出来肯定被大部分听众凭经验就拒绝。因此他不息用大量篇幅来诱导读者思维,好比用磁石去磨铁,把人“磁化”后惯性地就能接受他的结论。这一点马前卒比他的拥趸
等人要高明多了。后者结构上接受了马前卒创造的共识后,总是怀着智力和道德上的优越感,在论战中把结论都塌出来,然而引起许多人的围攻。五、其实马前卒隐藏结论,还有一个历史的原因。他的理论目标并没有变化,但观点和结论一直在大幅度嬗变。读过他那个特别长(连载数十篇)又特别无聊(讲常识,立了很多争议观点,不论证也不说结论)的《……》(标题忘记了),可以摸到他当时的理论目标是什么,但他写了数十篇文章,支撑他逻辑的具体观点还是受个别门派理论和历史观点引导,结果越写越支撑不了他的理论目标。太监是必然的。马前卒在2015年前通过大目标和观察者,把他之前对各种议题积累的小观点都先行变现了,又不停在吸纳其它人的,有利于他理论目标的观点(例如苏拉密,微博工业党等)。有了这些准备后,马前卒在2015年找到了知乎这个特别利于个人的新平台,写了对他而言很重要的一系列文章。典型的是对委内瑞拉社会主义斗争的批判,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歪解,对老国企职工扣帽子。这些文章准备了许多重要的观点,能串起来导向他原先的理论目标。因此他写了这几年最重要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得到的重视不够,马前卒肯定是不满意的。要批判马前卒的朋友,在拿马的那个长连载就过时了,还是得看明白这篇。六、上面说马前卒长文另一个问题是琐碎的论据不足以支撑逻辑推演,有没有例子呢?看看
, 举一个例子吧。大家从这些科普条幅可以看到,现在科学界已经达成了比较普遍的认同——抽象思考能力和虚拟符号体系才是人类超出其他物种的关键优势。很多动物都可以制造物质工具,还有一些生物拥有语言,但只有人类能想象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用声音、手势乃至后来的图画、文字来描述这些抽象概念,再把概念落实成现实的工具。……这就把恩格斯的逻辑倒过来了,不是制造工具的能力改造了我们的思维。而是因为我们祖先的想象力比其他灵长类物种丰富,才能制造更好的工具。马前卒对马克思主义一个核心哲学观点提出了根本的批判,但他写了成千上万字的生物学,考古学观点和资料,才来了一句逻辑(逻辑还不是在论据之前的)。只要这个逻辑错了,前面的论据堆砌基本是废话。那这个逻辑错了吗?逻辑意义上当然是错了。马前卒的驳论构成了一个鸡蛋问题,先有劳动还是先有进化,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本来是辩证法才能处理的问题。恩格斯阐述强调了劳动对人类进化的意义,到毛泽东内因外因的论述之后,鸡蛋先后问题在辩证法的框架里已经彻底解决了。可马前卒却用了一个典型形而上学的观点,要么基因决定了劳动,要么劳动决定了基因,不考虑这在时间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或者空间上是多个种属共有的过程,把二者对立起来。不论马前卒的观点是对是错,都无法构成对恩格斯的批判,因为他用马克思主义不认同的形而上学去否定一个辩证法的概念。逻辑推演输在了起点。所以,他成千上万字的论据之后才抛出的这个观点,过于单薄,没有意义。而他的文章通篇都是这种内容。说到这里,我做一个结论,一部分人批判马前卒文章又臭又长;而他总是刻意隐藏结论,又用庞大琐碎的论据去支撑几个特别单薄的逻辑,没有逻辑层本身的推演。结果是一些读者感觉花在大量琐碎论据上的时间毫无意义。所以说马前卒文章又臭又长是正确的。七、话说回来,马前卒长文隐藏什么观点呢?
每一个论点都是颠覆性的。但因为他没说清楚,不容易知道他要干嘛。万一假设了马前卒的结论,可马前卒不认,就绵绵地化解了。我没有这种心理负担,果断解读一下马前卒的观点吧。1 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最本质的特性之一。这个特性让我们变成地球的统治者恩格斯说劳动塑造了人,马前卒反驳了这点,认为抽象思维让人成为地球统治者。这个颠覆有啥用呢?一切革命理论的目的都在于“未来怎么办”五个字上。按马恩列斯毛的逻辑,在生产劳动中人类才会逐步发现社会主义的方向,而且他们已经总结了一整套路径理论。马前卒无非是有另一套路径理论,而马恩列斯毛成了他理论的历史阻碍,必须一个一个搬石头罢了。从他否定劳动塑造人类社会可以看出,他要的是“抽象理论”塑造人类社会,而这个抽象理论不必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实践和斗争,那么,自然可以出自一群脱离劳动人民的“先知”,比如马前卒和他的拥趸了。八、2 原始社会是一种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和谐状态,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我们的基因就是在这个状态下形成了平等的本性。(以百万年-十万年为单位)马前卒又说平等是人类的本能。按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中,因阶级地位需要平等的人才会认同平等,因阶级地位特别反感平等人会表现出极端自私,但并非人性,而是一种阶级性(社会性)。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强烈怀疑剥削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按马前卒的说法,平等是本能,所以阶级地位等社会性不影响脱离劳动人民的“先知”们向往共产主义。那么他们这批“先知”就可以参与革命了。3 因为外部环境的压力,我们发展出了文明。具体的转型过程是通过宗教神权这个精神驱动做到的。马前卒又说人类文明(农业文明)的转型是因为宗教和观念(构建了新社会蓝图,又用先进的方法组织了人)。这个说法说真的,我觉得都不值一驳了。而马前卒自己也没找到好的论据,这里逻辑无比单薄,要驳都没有对象。这段用意是什么呢?马恩列毛主张的共产主义是劳动者组织起来,然后组织起来的劳动者来解决路径问题;马恩向往的是工人民主,列宁至少做到党内民主,他们多少有点矛盾;毛泽东发扬了民主集中制和建立了群众路线,把这两个悖论用辩证法统一得比较好看,结论是人民创造了历史,先锋队要向群众学习。马前卒彻底否定了人民史观,既然农业社会由少数宗教精英靠想象和组织化才诞生,那未来的共产主义也可以靠他这类的“先知”和先锋队在想象中创造,而不像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做法。同时马前卒又特别强调组织技术,不仅语焉不详地认为农业文明来自先进组织技术,更主要的是他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靠的就是组织,甚至是强制组织(红军也抓壮丁)。所以可以看出,先锋队集权或曰先锋队专政,是马前卒这一派在理论高度上的共识。九、综上所述,做个阶段性结论,马前卒是典型的唯心主义革命论者。有人要惊讶了,马前卒不是通篇在宣传唯物主义吗?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核心区别,根本不在于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而在于如何在实践上承认物质第一性。人类因基因而成为统治者,是为先验论;人本性平等,是为性善论;宗教创造文明,是为英雄史观;先进组织是少数人头脑的创造,更是直接唯心主义;这些都是唯心主义在实践层面的核心特征。而马前卒引而不发的理论,则是精英专政论,又是唯心主义的典型做派。不要被科学用词误导了,别说用量子力学论证佛学,用引力波论证基督教的人了,就连马前卒批判的韩德强,也是承认人类由物质构成的。马前卒理论本质和韩德强是同一类的,他看不起韩德强,无非因为韩德强的理论构建更弱智罢了。十、4 文明就意味着阶级和剥削,不剥削的统治集团会被消灭。到现在为止我们依然处于这个历史阶段。(以万年为单位)结论是仍处在这个历史阶段。而马恩列斯毛的观点是人类已经应该迈入社会主义了。那么,马前卒如果又是共产主义者,又对当前历史阶段悲观,他如何自处呢?逻辑结论很直接,当然是“曲线实现共产主义”了。他们肯定很欣赏马克思主义有一句“恶是历史的动力”类似的话,用欣赏necessary evil的目光来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只是觉得这个资本主义应该被引导走更短的路径(发展生产力)。这个流派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太常见了,社民派,孟什维克,托派取消派,数之不尽。有些左翼认为马前卒一派属于托派,多半是从这个视角。而且大概因为这个理论观点,马前卒和杜建国之类的人走得近,是可以理解的。十一、5 现代社会是从双元革命开始的。在近代的门槛上,英法两个国家争霸,结果英国赢了,出现工业革命;法国输了,出现政治革命。工业革命不仅在法国引发革命,接下来200年在全世界引发革命。法国大革命只是头一个革命而已(以百年为单位)6 双元革命的结果是证实了经济基础转变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在双元革命之后出现了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总结——马克思主义。从此底层造反不再是简单的破坏旧制度,而是追求建立新的经济结构。所以造反变成了革命。法国大革命是最后一次造反,第一次革命。从这个规律来看,唯物主义思想是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东西。这个话又是彻底颠覆马克思主义史观,却语焉不详的。在马克思主义革命中,工业革命和大革命、巴黎公社等是一个历史规律的两个角度,共运史特别强调工业发展对大革命的促进,比如主要力量,主要诉求等。而在马前卒这里,与右翼史学家合流,认为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是形而上学领域才会提出的“双元”革命了。两者和劳动与基因的关系一样,被解开成两个轨迹。显然,马前卒自己的理论体系特别需要这种分割才会如此投入形而上学怀抱。那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如果是双元革命,而工业革命又在马前卒的“唯物主义”里是决定性的(成为“先知”社会主义观念所需的“必要条件”),则不成熟的社会革命则是聊胜于无的了。马前卒作为先知和专政的先锋队,想推动的是工业革命,又对社会革命保留意见,那自然是要大为发扬“necessary evil”了。简单来说,由先锋队领导的国家资本主义超工业化革命。而剥削在这个历史时期是必要的。要理解马前卒这番苦心,这个图说的很充分了 十二7 马克思开创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很强大的工具。但是也有固有缺陷。而且因为意识形态本身的固化,批判修正主义。所以,它的很多缺陷直接导致了革命未能成功,其中很多问题一直延续到今天。8 马恩列斯毛的观点都是他们在唯物主义原则上做的具体阐述。不等于唯物主义原则本身。我们可以用唯物主义原则加上新的科学事实去批判继承他们的遗产。马前卒的“唯物主义”,根本的作用是说明先知们搞精英专政,组织群众实现他们设计的理想国这个唯心主义结论的,只是用于支撑他的路径理论——搞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力。这种组合关系在现代之后很常见,经典的哲学理论中是难得一见的。所以许多人真以为马前卒是唯物主义。他这两段话很关键,说来说去,就是把革命不成的锅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在要“批评自由”。然而列宁早就告诉左翼,批评自由的关键不在于反对对立面的哪些错误,而在于要树立自己的什么观点。马前卒在批评自由之后宣传的究竟是什么,才是如何对待这种批评的出发点。另一个重点是,马前卒从方方面面颠覆了共产主义经典理论,要批评自由,最后宣称要“继承他们的遗产”。这句话反映的,自然是马前卒对自己的历史定位咯。既能全方位颠覆前人的理论,还能继承他们的遗产,然后走一个倾向于先知、先锋队、组织化专政的“剥削社会”工业化道路,这条路要走通,马前卒当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了。我读马前卒的文章,看他观点一直摇摆不定,但方向很明确,就是一直指向他给自己的这个历史定位。十三、上文解读了马前卒究竟是怎样的理论风格和观点,谨代表本人的个人认识。至于如何评价他理论水平的优缺点,就交给大家了。
督工是80后,矿区大国营企业的优秀子弟(河北高考去上海同济(不好意思走神打成复旦了))督工少年时代享受过社会主义的余荫,督工也从家族老人那里知道中国过去50年甚至更久的真实生活状态。从督工的描述看,督工少年时代对科学是很有兴趣的(在华国锋短短的当政期间,有一段洋跃进,对科学技术的普及有非常大的动力,当年的少儿科普非常出色,这个去旧书摊找找当时的少儿科学读物就可以一窥全豹,不仅仅有十万个为什么)督工上大学的年代,已经不是80年代全盘西化的年代,在看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懂得思考的人已经感觉自由民主的迷药似乎有点不对。随着而来的大下岗更令人迷茫。在2000年前后,也就是《中国可以说不》的幼稚民族主义叫嚣的年代,督工从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也可以进入了互联网,那个时候,有了舰船,有了西西河,有了MitBBS,有了SB(后来的SC)。实际上,萨苏、马亲王,督工都是在这些时代成长起来的。而且多多少少都有点军迷的底子。男孩子天性喜欢战斗,进而到青少年时代迷恋军事,而军事深入下去是政治,政治深入下去是经济。于是各种观点,看法在互联网碰撞,就有了真理探索的冲动。官方媒体说的对不对?外媒说的对不对?经济学大师说的对不对?历史大师说的对不对?这是一个对真理探索追求的过程,互联网让sb万劫不复,但是也让善于思考的人有了更多的素材,看到更深的规律。今天没有很多阅历的知乎小白领,看到马前卒写的东西有眼前一亮,原来如此的感觉,而当年督工和SCer在探索,在阅读,在思考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原来媒体是喉舌,大师是流氓,言论都有阶级和目的,那么真相在哪里?真相很简单,我们要过好日子,一是如何创造更多的财富(或者掠夺更多的财富),二是如何把财富分给自己。督工身为一个P民,深深懂得要过好自己的好日子,而且越过越好,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苏联和东欧的灾难,是每一个P民阶层都不想面对的噩梦。身为P民,目标是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一是让国家好,能创造出,或者掠夺到更多的财富,二是让社会制度好,把财富更多比例的分配到自己身上。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看督工有时候赤胆忠心,有时候是反则。有时候站在赵家人立场说话,有时候给香港暴民帮腔。而事实上,督工无论那个观点,都是为自己P民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也代表知乎上最广大阶级,不是有千八万,有个百万年薪,有几套一线城市房子,有个创业公司就不是P民了)马克思也好,恩格斯也好,毛也好,共产主义也好,提倡的根本还是为了督工身处的阶层利益。现在因为第二共和国与网络媒体资本以及赵家人共同的洗脑,年轻一代对过去的生活是妖魔化的印象。而经历过社会主义余荫的督工知道,过去没有那么糟,以今天的物质与科技,我们可以生活的更好,获得更多的利益。督工只是把他多年来思考与探索的结果告诉知乎小清新们,让小清新们早点经过幼稚偏激的中二阶段,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在那里,为自己的利益发声。因为哪些阶段,督工也经历过。最后,安利一部比知乎小清新年龄大的多的老电影(喜剧,不枯燥,还挺好看),这是督工少年时代经历的生活。
谢邀。大约十年前,我在西西河上看到了马前卒《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和共产主义的兴起》一文,当时惊为天人,现在……呃,记不清楚具体写什么了。上面有的网友建议整理马前卒的回答写综述,我觉着我够懒,是没精力那么干的。所以呢,下面就说说我对他文字的残余印象吧。《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和共产主义的兴起》和《大目标》合起来,写的应该是同一个主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一切不满足于自己柴米油盐、不希望人类世界停留在目前水平的学人的共同情怀。马前卒在他的作品里写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世界观,那就是如何用唯物主义历史规律解读从古到今的人类社会发展,从而给共产主义的兴起提供方法论。所谓唯物主义历史规律,就是人类社会如何实现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物质生产,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统治机器;统治机器又如何从生产活动中抽取资源,再反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这一反作用往往是负反馈的,但是也可以是正反馈的。负反馈的统治终究会在动荡中灭亡,而动荡不等于进步。人类只有认识到了唯物主义历史规律,采取能够为生产提供正反馈的统治方式,才能减少动荡,少经历痛苦,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马前卒的书对这样的规律概括的很好,可以矫正小清新们傻白甜的毛病。星辰大海的粉丝们也可以冷静点,可以学到不要步子大了扯到蛋。马前卒写《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和共产主义的兴起》,写到二战前夕卡壳了。后来和人合写《大目标》,讲了二战之后、新中国建立的历史和对未来的一些建议,算是对前书的补充,然而据说有不少内容被和谐掉了。不过那在那和谐掉的那部分里,马前卒有没有把二十世纪后半叶共产主义失败史想明白也是不清楚的事情。我猜是没有的,因为他在知乎里的回答也没有突破那两本书的内容。然而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不是马前卒一个网民的责任。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文献何其多也,分歧也何其多也。伟大导师曾经说社会主义无法在一国之内建成,然而别的最高统帅也曾说一国之内建立社会主义是可能的。有的共产党领导人躺在功劳簿上混日子还不许别人革命,有的先知和革命导师则说要继续革命、不断革命、七八年来一次。然而不幸的是,革命的火焰最终还是在20世纪70年代熄灭了。比起先辈来说,如今的左派年轻人对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都无贡献,连“左”是什么都说不清楚,结果是大家在论坛上斗的不亦乐乎,热衷于开除辩论对手的“左”籍,让右派看笑话。这种现象并不局限于当代中国的网络论坛上,上世纪的日本左派青年也是一样的毛病。大家都为了改变世界而选择做了左派,然而对未来的迷茫让他们的手上沾满了自己同志的血。如今的世界,经济危机远未结束,但是前沿科技进展时不时提醒我们21世纪的降临。看着人工智能发展,我时不时在想我们这些网民是不是蒸汽机时代前的小农。生产力的发展即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变迁,然而现有的世界统治秩序对生产力发展是一个正反馈呢,还是负反馈呢?总体上不好讲,但是起码可以肯定地球上很多国家是负反馈,而所谓的先进国家至少也有着不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局部短处。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当代的中国年轻人应该怎样做呢?
我有幸与马先生有几面之缘,虽然从没有进行过真正的深入对话。但是我觉得用文理科划分这种方式来区别和鉴定马先生是极不科学的。用这种方式划分和评价马前卒理论水平的人,不管是赞同其观点也好,还是反对其观点也好,其实是错犯了高考教育体系引导下的惯性思维的谬误,是将自己的认识粗暴加之与他人之上。但是我在这里却并不想具体反驳这些谬误,我只是想想用我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来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当然,我首先要声明一点的是,因为我对马前卒并不深入了解的缘故,所以我不准备在这里评价马前卒的理论水平。也不准备通过贴一些政治身份的标签的方式,例如缓则,五毛,马克思主义者,修正主义者,共产主义者以及帝国主义者等,来给人随意地盖棺定论。再加之,我不是传统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更不是毛泽东主义者,也不是托洛茨基、斯大林以及其他各种流派的马克思主义者。所以作为一个“我流”的马克思主义者,或者更准确地说,作为一个“不入流”的马克思主义者而言,我想讨论的更多是“马前卒现象”,而非马前卒这个人。换而言之,我关注的是作为社会现象存在的马前卒,而不是马前卒这个具体的人。当然,如果我们要谈马前卒现象的话,不可能不会涉及到马前卒这个人。但是作为现象研究来说,我关心的不是马前卒在真正想什么,他真正想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我更关心的是为什么马前卒这个人,为什么会在社会上得到如此多元性质的极端的评价。换而言之,我关心的并不是真实的马前卒,因为我不是他老婆,我不可能知道真实的马前卒是什么样子的(而且老婆也不一定知道真实的老公是什么样子,他知道的仅仅是作为妻子的她对老公的感觉)。我关心的是通过社会意见这面镜子所折射出的马前卒到底反映了我们如今社会舆论到底出现了什么状况。也正是基于这个思路,我们要问如下一些问题:1、即当下社会为什么会产生马前卒?如果马前卒在上学前因为车祸而不幸早夭。那么当下社会还会不会出现一个跟马前卒类似的牛前卒或驴前卒。2、马前卒在社会评价上两极分化,是因为马前卒确实是个精神分裂的疯子呢,还是因为理论水平不够,而导致其无法自洽,还是他就是一个政治立场不坚定的投机分子?或者这种现象所内在折射出的其实社会舆论自身的内在分裂?如果是,那么这种社会舆论的分裂对立的社会基础到底是什么呢?3,透过马前卒现象,来探讨网络上左翼舆论分裂的社会意义。(我觉着把这个问题回答完以后,就可以写一篇长文了。)—、如何看待马前卒的政治身份……(待续)
现实和督工交流过。这应该算个噱头吧----------------------------------------------------------------------------------------------------------------------我们人类其实对于所有问题都可以分为四类:是什么,为什么,会如何,怎么办。分别代表了人类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推理,和主观能动性。这四点其实是呈逻辑递进关系的,前一个不对,后一个必然也是错的。如果后两个一直都对,那么就能反推前两个的正确。那么回到问题,督工为什么在知乎上评价如此不一呢?,我只说我看到的。要我说,督工在知乎上其实写的其实有两种东西,1.对现实中某些我们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认知的事物和事件,给予有理有据的,普通人认知程度之外的分析,说白了,把主流知识体系中,为人知或者不为人知,有意或者无意,简化掉或者歪曲掉的那些要素-----事实(是什么),原因(为什么),结果(会如何),目的(怎么办)-----重新翻出来,在知乎上让观者看到这些事物和事情更复杂的一面,让他们把过去认知逻辑链里缺失的部分补全,从而达成认知逻辑通顺的效果。比如知青下乡,比如石碑断裂,等等等等。。。。。我比较懒,就不一一列举了,督工在知乎的答案里大概70%是这样的。这部分是最能说服人的,也最给督工加赞和加粉的,因为这部分是有益无害的,可证伪的,俗称干货,加之督工作为一个媒体人,深谙知乎网红秘诀,每每加上各种大图,旁证左引。有了这些,督工在知乎变身网红几乎是一个必然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上,督工在知乎的回答是很少有争议的。如果督工的回答止步于此,大概不不会有多少关于他的争议。2.督工对于制度和思想的分析。这就是“会怎样”和“怎么办”了这就得往深了说了。我先说两个事情:借着最近火热的阿法狗,各位可以想一下,有限变量的围棋有最优的下法吗?无限变量的社会上有最优的制度吗?黑棋白棋分个先后都要贴目,人就一定是天生平等的吗?这两个问题往上推其实是结果正义还是规则正义的问题。因为从对现实事物的判断上,督工无疑是结果正义的一方。但是在制度选择和理论依据上,督工却又表现出规则正义的一面。而这两方是矛盾的。这恰恰是督工无法自洽的地方,他自己也没招。所以督工谈理论从来都是说我们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却从不说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而且也正是这个原因,督工的回答中由干货推导出来的理论往往也给人一种牵强之感。大多数点赞是点在前面的干货上,而不是点在后面的结论上。更好玩的是,督工是相信理论上的规则正义(比如人一定是平等的,比如阶级分析),但未必认同制度上的规则正义(他从未公开认同任何一种已有的社会制度)的。而在知乎,不管左派右派什么派,其实都是相信制度决定论(规则正义)的,只不过路线不同。所以我们发现,当他们面对马前卒这么一个裹着大量粉丝,动辄几百上千赞,干货开路,看着好像一路人,分析却又不认同,关键是还不肯站队说亮话的家伙的时候。督工收到的帽子就变成了。左派,工业党,伪左,帝国主义者,缓则,赵家,托派。。。。。所以这其实没什么奇怪的。。。先写到这把。-
的回答,与S兄一样,通过几次交流,我也认为马督工未免缺乏一些基层经验,与对非工业地区发展的深入了解,但是S兄的评价还是有些偏颇与居高临下了。我与S兄成长经历有些相似,毕业后又很不幸的扎根某贫困县的乡镇基层,所以对S兄叙述的某些现象有非常深刻的共鸣,我曾经目睹过当过三十年村长的老党员修不起房子,也见过已经有两个儿子患癌症的家庭在第三个儿子癌症确诊时候的绝望,也经历过年轻妇女因为强制引产而落下终身残疾,也曾经连夜赶工把领导视察的目的地整修的焕然一新,这些经历让我对各种宏大叙事有坚强抗性的同时,也让我沾染了许多基层出身的人惯有的问题:习惯性的觉得肉食者鄙,觉得“你们这些上层根本不了解情况,只有我见到的才是真实”,后来工作上的许多事情也在不断加强着我这个固有印象。直到后来我亲身参与一些工作部署,接触一些上级领导,才发现他们确实不了解许多实际问题,但是同时,他们看待问题的高度和规律的把握,也是一般埋头于实务的基层人员不能企及的。S兄虽然非常情深意切,但是无意之中,他还是犯了以立场决定正误,或曰屁股决定脑袋的错误,他把自己与马督工分别划为了“从底层往上奋斗的苦逼”和“工业大院子弟”的代表,并且认为自己的生活“显然,它要比大院生活更震撼,比课堂更深刻”,这是人之常情,谁都更相信自己的亲身经历,但是按照这种“谁比较惨”的逻辑推导,那么必然能够得出把我们县低保户家庭出来的大学生拢在一切讨论,能得出比知乎的大神们乃至政治局委员们开会讨论还要更为深刻正确的结论,毕竟这些人肚子里的苦水,简直就是血泪史,倒出来都让人不忍心听。我对S兄的生活更有共鸣,对所谓的大院子弟生活没有概念,但是我认为,无论哪一种生活,都是中国社会的一面而不是全部,也许有生活比别的生活更震撼,但是没有那种生活会比别的生活更深刻,大家都是摸象的盲人,菜鸡互啄没法去说别人是养生爱好者,如果说80后是出身决定脑袋,那么承认别人的生活和出身决定的理论有合理性,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相信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得出的理论不是那么离谱。
1.回忆马前卒口中的“社会主义”也好,“共产主义”也罢,不过是这帮成长于80年代工业大院的大院子弟们的集体回忆。营养早餐、夏令营、少年宫、电影院、天文馆、体育馆、游泳池、小学四五年级就开始学VB,这些即便放在现在都要让大部分国人羡慕不已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他们早在80年代就习以为常了。无处不在的政治洗脑,再辅以与之匹配的优越生活条件,足以在工业大院子弟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社会主义”的种子,这种由被动洗脑+主动认同共同构建起来的价值导向与身份认同,以及对带来这一切好处的工具制度,就是今天他们宣传的“社会主义”的全部内容。他们有充分的理由去追寻哪个业已逝去的时代,那是一个值得他们致敬的理想之国,即使这样的理想国要靠体制外的血与肉来供养,然而社会主义王国的臣民是不会承认剥削的,这叫为了远大理想而做出的牺牲,对,自我牺牲。不难看出,他们极力渲染的制度优越性,就是一种屁股决定脑袋的东西。这种因身份焦虑和价值认同而产生的意识形态上的偏执,并不比广场舞大妈偏执于最炫民族风、健身爱好者偏执于器械锻炼、大爷大妈偏执于养生保健更高明。它和胡同老炮儿口中的“规矩”,和街头少年脚下的“滑板鞋”,和城乡结合部的“杀马特”,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都是一个区别身份的标签,一场自娱自乐的游戏。正如你不能指望养生爱好者会提出多么高明的医学见解一样,你也不要指望这帮出身于工业大院的工业子弟能讲出多么高明的社会学理论。因为这根本就是工业50后“红歌”基因在工业80后后代身上的遗传和变异,80后渲染的制度优越性,与50后津津乐道的红歌的10种唱法一样,都是他们对过去美好生活的集体缅怀,只不过80后的表现形式更高明一些而已,但在精神实质上,他们是一脉相承的。演技高超者,就是圈子里的达人。2.分裂既然这是一种屁股决定脑袋的东西,有屁股的人,就会有标签,就看你愿不愿亮出来了。比如说我吧,我也是80后,也是体制内的工程师,我父母也都是体制内的职工,按常理推断,我也该有和马前卒类似的“共产主义”情结,然而投胎时的一不留神,却让我走上了另一条不归路。当年我投胎时遗憾地错过了所有的工业/机关/军队/研究机构等社会主义大院,一头栽进了一所专为“社会主义事业割脉输血”的“国家级贫困乡镇”的“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卫生小院(乡镇卫生院),从此开始了从底层往上奋斗的苦逼人生。和所有的80后一样,我早期的意识形态塑造,一半来自课堂的洗脑,一半来自乡镇的生活现实。就是那种以农民为主,兼有少量的贩夫走卒的普通小镇,仅有的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也仅限于技术和规模都上不了台面的食用油厂、棉纺厂、水厂、变电站、广播站、小学中学高中、乡镇机关、卫生院等。我的父母,一个教书,一个从医,这是两类十分奇妙的职业,站在他们身后你所看到的世界,刚好可以覆盖到大多数乡镇居民必然要经历的几个关键的人生节点。当你在成长的早期,见过太多人的生老病死敛手待毙、等米下锅将儿卖女、发奋图强坎坷不平,你就会对庙堂上宣讲的“社会主义优越性”无动于衷。这是一种不同于工业大院的生活,显然,它要比大院生活更震撼,比课堂更深刻。在我当时看来,所谓的“教育福利”,就是校长站在操场的旗杆下聒噪的催款通牒,是交不起学费的父亲领着他颤栗发抖的孩子来敲我家的大门求老师给学校说说好话,是从小学课堂开始一直持续到高中课堂每年都会消失几个的女同学,是被新校区占用农田却得不到土地补偿的农民推倒的学校围墙,是为盖新教学楼而临时搭建的施工电梯在全校学生面前垮塌后压死的农民工,是为应付全国教育普查而被强制返校的退学人员之间的残忍械斗,是女老师被男同学调戏男老师出面干预被一刀捅翻在地的刀疤,是站在观礼台上因拦路抢劫而被公审宣判的高年级同学。直到今天,一聊起“义务教育”,我脑子里还是会闪过这些画面。在我当时看来,所谓的“医疗福利”,就是建议看不起病的病人去练法.轮-功的门诊大夫,是院长打麻将被抓后大夫们给派出所所长开的满满一口袋感冒药,是每年夏天隔个几天就会送来一位的喝农药求解脱的农村老人,是抢救失败后在医院门口停棺摆尸索要钱财的老人们的孝子贤孙,是90年代卫生院经常停发的每月300多块钱的基本工资,是半夜来治腹痛的大妈听说今晚值班的大夫是自己儿子时扭头就往回头说换个大夫再来看的笑话(这大夫水平差到爹妈都不找他看病)。直到今天,我都不建议大家去学医。在我当时看来,所谓的“先进制度”,就是不请客吃饭不给找小姐就拒付一年材料打印费的镇政府办公室主任,是今年还是“要想富种梨树”明年就变成“要想发种棉花”的政策忽悠和劳民伤财,是一群每日来给交不起提留摊派款而关进镇派出所的丈夫送牢饭沿途哭爹喊娘的农妇,是被“穷凶极恶”的村民用雷管炸飞的村书记的半间农房。直到今天,我还保持着哪个环境下的人特有的爱好,特别爱说政府和TG的坏话,特别爱输出负能量,以上文字就是证明。3.身份很多年之后,我离开小镇来到城市,也混进了工业界,和规划院、设计院、设备厂家、大型国企的人打起了交道。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和我年龄相仿的同僚,只要他/她出身于工业大院,即便他有海外留学经历,大概率会是毛左(不要在意称呼,我也不知道),只要他/她出身农村,大概率会是毛黑。没错,80后出身在一个出身决定脑袋的时代。你出身在哪里,就会打上哪里的印记。这样的印记,如黑帮的刺青,如镖局赶趟是吆喝的番号,如武者亮出的把式,瞬间就能暴露你的门第和出身。4.遭遇终于,30年后的今天,不分出身不分地域,当所有的脑袋都汇聚到城市,汇聚到网络,一场前所未有的遭遇战,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开打了。然而这样的战争,并不比社区广场上老年健身团体之间的地盘抢夺战更显高明,但是绝对和广场团战一样世俗,一样热闹。广场舞观战和参战的重点都是舞技,而不是门第之间,更不是意识形态的对抗。
知乎上本就没有谁能给你所谓的答案。
每个人的见解都局限于自己的利益阶层、认知水平、平台高度(视野)。
马前卒的答案固然是有问题的。但是其中的一些观点未尝没有给我启发。
在我国dang史如此扑朔迷离的情况下,多一点启发就是好的。毕竟即使神如太祖,二十七岁前也很难说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
即使临去世前,难道太祖真的做到了让华夏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怪圈了么?太祖赢了当时,输了未来,败给了人性。(三十年见证了官僚阶级的下限)
不评价他的知识量或者理论水平到底如何,因为以我的知识水平还无法回答……我感觉马前卒先生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他不遗余力地向我们宣传工业化的好处,不惜被人冠上工业党的称号,而自己写文章的方式也相当工业化。他的文章里有很多内容都是从自己的别的文章中引用的,也就是说假如他打算用5000字的篇幅来回答一个问题,他可能自己要写的东西只有3000字左右,因为他可以从自己的其他文章中引入2000字的内容。你总不能把复制粘贴算作当场的创作对吧?马前卒先生在写文章的效率上不可谓不高,就像他自己讲述的工业化的优点一样:工业化最大的好处就是“积累”,机床生产的零件可以组成更大的机床生产更大的零件………而马先生的文章也是一样,一篇文章能为其他文章提供更多的引用素材,而更多的素材组成的文章可以为更多的文章提供更多的素材……马先生写同样字数的一篇文章绝对是比一般人快很多的。马前卒先生就这样,通过更快的提供文章的速度,变成了知乎上有名的一号人物。现在马先生写一篇文章不知道要引用几篇文章的素材呢?我不太懂。然而这种写文章的方式……挺好的。这就是工业化写作的优势。虽然他还要背上“文章又臭又长”的恶名。然而这只是因为他的拼贴技巧不够到位,居然还要注明出处……naive啊……哪里像知乎著名的涨工资一样,同样的一个梗翻来覆去地说。任我行不服的三个半人啦;贾政老爷的傲娇啦;他用这些材料同样熬出来一篇篇文章不是吗?然而也没人批评他这一点对不对?所以说督工还是要学习一个……
不请自来……作为一个认识马前卒NN年的人,该出来说些什么了。NN年以来,结识了很多曾经和马前卒一样立场、信仰和行动力的人,但随着时光的流失,这些人要么默默的从身边消失,要么一点点的转变,直到变成无法在一起讨论沟通的人了。与这些绝大多数人相比,马前卒除了头发和头顶之外,依旧是他,大家所熟识的他可能是最早的天涯和SC/SB,再到之前的微博上,和现在的知乎之上,而在现实中的他是同样具有行动力和执行力的,同时不乏坚忍和坚持(请原谅这里的隐晦),仅就此而言,某些内部矛盾之后对他的评价完全可以用歪曲去形容。《大目标》这本书曾经引起了左翼内部的很多争议,大家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物质是精神的基础,精神对物质就没有反作用了?把饼做大就可以不再用考虑公正分饼的问题了?考虑到当前的大环境,这本书早早收笔本身就是出版的前提,既如此,读罢之后的独立思考才是更有意义的。当然,马前卒也有自己的问题,他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咱们这些屌丝们共同的,换而言之:历史局限性。所拥有的理论武器(唯物主义辩证法+阶级斗争方法论)是异常锋利的武器,可以轻易的穿透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迷雾,把真相暴露在面前……可是,然后呢?可以用各种语言多角度的讽刺荒谬的世界,但是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在哪里?新的模型在哪里?过去的失败又如何不会重现?马克思也好,列宁也好,毛泽东也好,他们的一切是建立在成人文盲率70-90%的时代和国度之上的,理论上的瑕疵和缺陷尚且不论,单单是快200年人类社会以及生产力的发展和前进,没有全新科学系统的理论而是沿用过去的一套,如何能够指导现在和未来? 以上的这些问题,绝对不是现在这个姓马叫前卒的人可以回答和解决的,而是需要一个新时代的姓马叫克思才可以系统化搞定的,不过这个不意味着前者就失去了价值,相反,前者恰恰是后者的基础和基石。当然,马前卒身上会时不时冒出一些国家主义和集权主义的倾向,对此,不断的黑他即可。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最强b0dy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