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导师简介MSE有导师带吗

  导师姓名:林耀荣
  性别:男
  职称:高工
  招生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招生层次:招收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所属院系:电子与信息学院
  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数字图像处理,无线网络,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汽车主动安全系统
  联系电话:020-
  电子邮件:eeyrlin@
  ?导师简介
  1972年7月出生.1994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1999年于华南理工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师从韦岗教授和欧阳景正教授。国家移动超声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移动互联研发部部长,电子与信息学院数字音视频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华南理工大学-美国德州仪器数字信号处理方案实验室副主任。
  ?研究领域
  嵌入式系统(DSP、MCU)开发及应用,图像处理,嵌入式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无线网络,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移动APP,汽车主动安全系统
  ?承担项目
  基于手势识别的消费电子设备智能人机交互处理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车道偏离识别算法研究(企业横向合作项目)
  无线超声波分析仪开发(企业横向合作项目)
  近距离无线通信网络与人机交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
  USB接口游戏IO控制卡开发(企业横向合作项目)
  SMV等算法研究(深圳华为公司合作项目)
  移动微波设备远程监控项目
  ?参与项目
  机间动态网络下的安全态势可靠共享理论与方法(973项目)
  数码语音录放音机的研制,智能数码多媒体学习通的研制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承担课程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本科)
  MATLAB语言(本科)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硕士研究生)
  ?部分软件著作权
  1基于iOS平台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软件
  2基于Android平台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软件
  3嵌入式车道偏离识别软件
  ?部分发表论文
  1基于Android系统的影音播放器开发
  2基于USSD的远程微波设备监控系统,通信技术
  3基于梯度的方向图估计改进算法,科学技术与工程
  4嵌入式安全芯片AT98SC008CT的应用,金卡工程
  5TwoSimplifiedaffineProjectionAlgorithms,控制理论与应用
  6基于三角形分块的快速运动补偿算法,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个人简历
  4,7:上海交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获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士学位;
  9,7: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获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学位。
  9,3:华南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任研究助理;
  实验室:逸夫科学馆406
  办公室:逸夫科学馆4楼
  华南理工大学接收外校推免研究生流程:
  网上报名;
  联系导师;
  导师推荐面试;
  面试;
  (招收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华南理工大学相关信息:
华南理工大学论坛新帖:
考研帮最新资讯
华南理工大学热点文章
华南理工大学热门话题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考研帮地方站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这个教授不寻常――记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烈军
日10:50&&来源:
李烈军(左)指导学生做模具。 车颖琪 摄
人民网广州9月30日电(李士燕 实习生 车颖琪)9月23日晚,武汉科技大学黄家湖校区南苑运动场,6000多名新生集聚一堂,聆听一位校友的报告会。他以自己不寻常的人生经历,启迪新生们该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现场气氛热烈,报告屡次被掌声打断。
1979年,他第三次参加高考,终于如愿以偿,从乡村步入大学校园;
1987年,他第三次考研,又一次实现梦想,进入钢铁行业的最高学府――北京科技大学;
2010年,他毅然放弃大型国企要职,投身高校,圆自己的教师梦;
2016年,他被评为《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他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总结为:知行合一,致真立人。
他是李烈军,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冶金和材料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学生口中的“李哥”。无论是成长历程、育人理念和行为方式,李烈军都和传统意义上的教授不太一样。
从教6年,李烈军先后主持18项省、市和企业科研项目,有两项成果分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他任班主任的2012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班,在600多个本科班中脱颖而出,成为华工“校园十佳班集体”。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李烈军有着太多的不寻常――
转型不寻常:从行业高峰归零重新开始,五年实现华丽转身
2010年,李烈军放弃广州钢铁企业集团研发中心主任(国家级技术中心)的职务,调进华南理工大学,圆了自己的教师梦。“我想把自己20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知识和理念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他说。
进入没有工厂喧嚣的校园、褪去企业领导的光环……李烈军踏入校园的那一刻,就意味着过去一切清零,重新开始。这种身份的转变,需要努力调整心态来平衡。
身份的改变仅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初进华工,李烈军就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申请硕士、博士导师资格。对于像李烈军这样的“转型教授”来说,这是产业和学术间的一道“高坎”。
高校的评价体系不同于企业,李烈军过去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的项目,许多都不符合学校标准。第一次申请硕导、博导资格,他没有通过。“过去科研成果不被认可,当时内心真的有过一阵绝望。”李烈军说。
低谷只是一时,李烈军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
评导师需要论文,李烈军一年内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论文;做导师要课题、要经费,他一年内申报并获批了6项课题;产学研结合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点,他就把广东金属材料加工企业几乎跑了个遍……短短一年,李烈军就完成了获得硕导、博导资格所需的学术成果和论文数量。
“怨天尤人没有用,提高自身水平、努力适应环境才是硬道理。”回想起那充满压力和激情的一年,李烈军十分坦然。他说,规则不能因个人改变,既然选择进入校园,就要服从考核规则,并且要做得更好。
招生不寻常:从劝说招学生,到学生慕名而来
2011年,当时李烈军还没有硕博导师资格,研究所考虑到其实际能力,还是给了他单独指导研究生的机会,不过他的学生只能暂时挂靠在别的教授名下。
一般情况下,学生“被迫”转给新导师,都会有些抵触情绪。李烈军的第一个学生能愿意吗?
日,是彭政务难以忘怀的日子。当得知自己要被转给待任教授李烈军后,他的内心很忐忑。
原来,彭政务本科学的是材料加工专业,与李烈军的钢铁专业并不十分对口。在和李烈军见面前,他就已下定决心要“婉言拒绝”。
但接触之后,彭政务的态度就发生了180度转变。“李老师推心置腹地同我谈课题、谈人生、谈理想,以自己的经历给我启迪。看得出,他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当时我就想,这样的老师我怎么能错过?” 彭政务回忆。
如今,正随李烈军读博士的彭政务更加认定自己的选择。 “从李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如何待人接物,也学会了如何脚踏实地朝着目标努力,而不是单纯地追逐功利。”他说。&
  有了第一个学生,很快,李烈军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便在同学中口口相传,慕名而来的学生越来越多。
“我当年就是猜拳才赢得了李老师的机会。” 张伟鹏目前在李烈军的指导下读研二。当年因名额有限,他和另一位同学,要争一个李烈军的硕士生名额。面对两个同样优秀的学生,李烈军把决定权交给他们自己。
“多亏我当时了‘石头’。”张伟鹏说,那位败在这记“石头”下的学生,虽未能加入李老师的课题组,但仍保持着与老师不错的关系。
教学不寻常:博导兼任本科班主任,多个岗位一肩挑
跨过了导师资格、研究生招生的两道难坎,李烈军终于稳定下来,但他闲不住,马上给自己揽了一份在别人看来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担任本科班的班主任。
博导做本科班的班主任,这种情况实不多见,特别是还担任两个本科班的班主任和一个博士班的班主任,在高校中更是罕见。
“我从这些90后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李烈军认为,和学生在一起、多交流,可以让老师一直年轻、永远充满激情。“看到学生的成长,对我来说就是幸福。这种幸福不是用金钱和财富可以比拟的。”
李烈军重视对这些孩子们的培养,提供给他们与硕士、博士生平等交流的机会,鼓励同学们开拓自己的视野、参与到实践中去。他经常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到班里开主题班会、办讲座,开展素质拓展活动,还自费组织所有的学生前往1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学习参观。
提到李烈军对学生们的关心和爱护,目前已经是博士在读的“大师兄”彭政务颇有感触。他表示,与学生一对一聊天,是李烈军一直以来保持的习惯。“有一次我跟他汇报同学们的情况时,我发现他居然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李烈军(左二)和学生们在一起。
如今,在李烈军陪伴下走过了大学四年的2012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班已经毕业,并荣获华工“校园十佳班集体”称号。该班34名学生,除了保研、读研和出国外,其余的人都走上了理想的工作岗位。
教育理念不寻常:传授知识竟是第三位
“我觉得一个老师传递给学生的理念和思想远远比知识更重要。”提起教育理念,李烈军认为,有三样东西最重要:一是给学生正确的理念和目标方向,即授理念,第二是给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方法,即教方法,第三是给学生专业知识,即传知识。
作为一名企业前高管,李烈军非常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知道怎样才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的学生既要达到学校的学术要求,又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这就是知行合一。”
李烈军把自己的学生们联合组成一个实践型团队,并利用自己的资源,让团队与企业对接。他的研究生在入学的前一个暑假都要到相关企业实习,从企业生产现场提炼出工程技术研究难题,并逐渐上升到工程科学的理论研究高度。
李烈军的“大弟子”彭政务就是在谈话后,被他“安排”到了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公司,由企业师傅带着学技术。
两个月直接扎根企业去当工人?这样带硕士教学方式乍一听不免让人担心会影响学生们的科研水平。“学生气少了,接地气多了,能充分与一线技术人员交流,能发现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彭政务回忆,在李烈军的教导和帮助下,他很快和厂里的工人们打成一片,也渐渐在钢厂扎下了根,后来还搭建了课题组校外实践基地。
“我为什么选择继续读博士?就是因为我在实践中接触到了许多‘高人’。”几年前的钢铁专业“门外汉”彭政务,如今已决定继承导师那份钢铁情怀,做一名出色的钢铁人。“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找到了人生目标与方向。”
今年中秋,李烈军(前排中)和学生们一起用运动的方式庆团圆。
“李老师真诚爱护每一个学生,且贵在‘真’字。”作为李烈军的同事和学生,高吉祥对于李烈军的“致真立人”最有感悟。他说,在李烈军带领下的课题组,有一种独特的氛围。
“他的育人理念对于培养高端工科人才很适用。”学生胡玲认为,李烈军的课题组就像大家庭,师生们在一起都感觉很幸福。“所以要想读他博士的人才特别多。”
李烈军为学生党员上党课。
九月,新学期开始,李烈军又开始忙起来。这个学年,他虽然不再担任班主任,他开始当“班主任”的导师,到更多的学校当导师。“我要让‘知行合一,致真立人’的理念传播出去、流行起来,培养出更多卓越的人才。” 李烈军说。
(责编:李士燕、王星)
这11类人,可能基本与长寿无缘了
我们站在同一条生命起跑线上,有的人笑着挺到最后,有的人中途就被罚下,而开出罚单的正是我们自己。研究发现,单身女性比已婚女性少活7~15年,死亡风险增加23%,单身男性比已婚男性寿命短8~17年,死亡风险高出32%,相当于折寿10年。华南理工导师各方向情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华南理工导师各方向情况
上传于||文档简介
&&华​南​理​工​化​工​导​师​信​息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求助】 推荐下华南理工高分子导师
小弟,今年考华南理工的材料学,成绩出来了有390多,希望各位大哥大姐们介绍下华工高分子方面的导师。谢谢啊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南师范大学导师信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