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到肝癌变成肝癌有几个阶段

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五类人患肝癌几率大
本文导读:肝癌已经接近是致死率最大的一类癌症,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会患上肝癌,但是有些人患病的几率不一样,下面来看看容易患上肝癌的分别是哪几类人。
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史等)、母婴传播及性传播,皮肤粘…
  生活中患有肝癌的朋友不在少数,很多朋友对肝癌疾病更是闻风丧胆。那么,是不是每个人患有肝癌疾病的概率都是相同的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朋友并不是很清楚,下面一起来看一下相关专家的介绍吧!
  有什么人会更容易有肝癌呢
  一、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是肝癌的前身,也就是说,肝硬化到肝癌之一步之遥,当随着病情发展极易衍生为肝癌,因此,对于肝硬化患者一定要引起警惕,定期并积极针对性与控制是防癌的关键环节。
  二、患者:乙肝-肝硬化-肝癌,这是乙肝的三部曲,之所以有这三部曲,说明乙肝转为肝癌的几率仍然是很大的,所以,对于乙肝患者,尤其是一些无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大三阳,乙肝小三阳都需要积极治疗,将肝癌之萌芽扼杀在摇篮中。
  三、嗜烟酒者:有酗酒嗜好者,酒精肝、肝硬化的患病率很高,如果大量吸烟,就会加快、加剧肝硬化的生成,可帮助肝癌的产生。
  四、中:大多数肝癌的高发年龄在四十岁以后,这是由于致癌因子的作用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甚至长达数十年之久。所以肝癌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50&60岁之间是个高发年龄段。因此,对于中老年人积极做好肝癌的方法,不能疏忽。
  五、有肝癌家族史者:其直系亲属三代中有肝癌家族史,甲胎蛋白低滴度持续阳性者,应及时就诊检查。
  99温馨提醒:肝癌早期如果能够发现并进行治疗是有彻底治愈的可能的,所以自己肝脏要注意好,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责任编辑:朱泗夷)
乙肝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33岁小伙多年携带乙肝病毒 送医时查出已肝癌晚期|小伙|乙肝病毒_凤凰科技
33岁小伙多年携带乙肝病毒 送医时查出已肝癌晚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国是&肝炎大国&,乙肝病毒感染人群数量尤其庞大,在常规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前,乙肝病毒感染率达1/10。虽然患者基数巨大,但对该病有正确认识的人相当少,患者及家属普遍对该病存在一
乙肝病毒感染率达1/10 我国是&肝炎大国&,乙肝病毒感染人群数量尤其庞大,在常规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前,乙肝病毒感染率达1/10。虽然患者基数巨大,但对该病有正确认识的人相当少,患者及家属普遍对该病存在一些认知误区,殊不知,这些不科学的态度和做法,会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 马上就到全国爱肝日了,市西溪医院重症肝病科、人工肝治疗中心主任傅晓晴近日作客早报名医大讲堂,专门为大家整理出了临床中最常见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乙肝不是病,无所谓 平时生活中,大多数乙肝感染者为病毒携带状态,肝功能正常,人体无不适症状,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所以,有些患者认为,他只是比别人多了病毒,其他没有影响,因此照常喝酒、熬夜,不当回事。殊不知,感染乙肝病毒后,如果病毒复制活跃,依然会产生相当严重的后果。 &我想告诉大家三点:一是乙肝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能会影响到身边的亲人和密切接触的人;二是乙肝发病是有阶段性的,没有特异症状,甚至有人在病情较严重的情况下,仍然没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现,或者出现乏力、肢体酸软等情况但休息后可缓解,不会引起重视;三是乙肝病毒的感染可增加肝功能损伤的机会,是引起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的高危因素。&傅主任说。 前几天,她接诊了一位33岁的小伙。这位病人工作时突然头晕、腹痛被送医。他小时候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没有出现明显症状,就一直没有在意,而这次检查发现,已发展到肝癌晚期。 傅主任说,临床上经常会碰到一些病人,平时不体检,突然出现腹胀腹痛,才发现已经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此时,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傅主任提醒有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必要时尽早治疗。 【误区二】得了乙肝,一辈子有阴影 与那些认为乙肝无所谓的人相反,有些患者得了乙肝之后出现一些心理阴影,有的会因此自卑,在工作、生活、婚姻、社交等场合总觉得自己会把疾病传染给别人,会被人歧视。 &虽然近几年社会在消除乙肝歧视方面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我们仍希望社会能对乙肝患者有更多的关爱。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其实并没有那么强,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途径传播,正常的社交活动、一起吃饭、游泳、共用座便器、呼吸等不会传染乙肝病毒。而输血、共用注射器吸毒、不洁性交等危险行为需避免。&傅主任说。 还有的患者因得了乙肝而过分焦虑,总是担心疾病进展,变成更可怕的肝硬化、肝癌等。有不少患者因此去接受所谓的转阴治疗或中草药治疗,结果促使乙肝发病。 乙肝感染有可能会发展,但这并不是必然的,人群中每年还有2%的患者在免疫耐受期时自然转阴,即自身免疫力战胜了乙肝病毒,不药而愈。 建议乙肝患者一定要在肝病专科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相关项目,需要治疗的时候及时配合治疗,尽可能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误区三】得了乙肝就无药可治 目前的药物很难实现乙肝病毒的彻底清除,因此,有些抗病毒药物需长期用,使一些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不愿接受抗病毒治疗。 &事实上,自从有了抗病毒药物后,大多数病人是获益的,他们得以长期生存,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傅主任说。 抗病毒治疗是乙肝的病因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目前大多数药物能实现最大程度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使病情得到长期稳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肝组织学的损伤。 傅主任讲到一个病例:一位早期肝硬化患者,经5年抗病毒治疗后,原来的病已变为轻微肝炎。但需要明确的是,真正能使病毒消除的患者概率不到10%,大多数患者需要接受更长期的治疗。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经专科医生判断,对已有炎症活动或一定程度纤维化,或已形成肝硬化的患者,应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免病情进展。 抗病毒药物方案应由肝病专科医生制定,首选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因临床中常遇到一些患者初始选择不当或治疗时机不合适,发生了耐药情况,再来寻求帮助,此时治疗就会变得复杂。 【误区四】乙肝治疗长期稳定后自行停药 抗病毒治疗可使乙肝病毒得到最大限度的抑制,肝功能长期稳定,因此,一部分患者会麻痹大意,看每次检查一切正常后,就想着停药或不规范服药。于是,病毒重新活跃,再次出现肝功能损伤,甚至出现肝衰竭,严重的则危及生命。 傅主任说,&病毒不能彻底清除,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时机,达到停药标准后方可停药。停药后,还要继续密切监测病情,以防再发。& 提醒各位乙肝患者,定期复查相当重要,一般肝功能能各项指标稳定后,仍建议3&6个月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三系、DNA、甲胎蛋白、B超等项目,尤其是肝硬化患者需更加密切监测,以防发生变化。 而乙肝阳性的男性4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存在肝硬化,有饮酒史,或有肝癌家族史等,这几类人群被临床医生称为肝癌的高危人群,应进行加强随访。
更多精彩,请关注凤凰探索频道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李大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1072933
播放数:781712
播放数:5778031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您好,分享的企鹅
乙肝母亲不明原因去世 四个儿子全都查出肝癌
汉网-武汉晚报武叶 田巧萍
绘图宗华  5月中旬,52岁的陈光胜(化名)接受了第10次肝癌介入手术,术后一周回家休养。现在,他能做一点轻松的活计了。  家住湖北省京山县罗店镇的陈光胜,2010年4月查出患有肝癌。4年来,肝上的癌症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  陈光胜兄弟五个,一个妹妹。六兄妹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除了大哥和他,二哥在查出肝癌两年后去世;今年三月,42岁的老五也查出肝癌。肝病魔咒困扰着这个家庭,陈光胜祈祷:患病的兄弟们一定要坚持着好好活着!  他和大哥相隔6年  患上同样要命的病  2010年4月,陈光胜在医院查出直径2.8厘米肝肿瘤。确诊结果下来,陈光胜如雷轰顶,他想到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大哥,一个是母亲。  大哥出生于1953年。1994年那年查出肝癌,当即做了切除手术,2012年复发做了介入治疗,目前恢复得比较好。  再往前追溯,2006年,她68岁的母亲去世时,浑身浮肿,肚子很大,农村条件差没查出原因。回想起来,浮肿、浑身黄、肚子大这些特征,十有八九就是肝病引起的腹水。  患病前,陈光胜平时有点烟酒嗜好,一天要喝上半斤。发病后,医生告诉他,患乙肝的人好酒,无异于慢性自杀,他一下子就戒了烟酒。并做了第一次肝癌介入治疗。  从此,陈光胜每隔3个月就做一次B超,观察病情的变化。他属于多发性肝癌,和大哥相比严重得多,肿瘤像割韭菜一样长了一茬又一茬,4年间一共做了10次介入手术。  兄妹们“顺藤摸瓜”  五兄弟查出四个患肝癌  陈光胜在五兄弟中排行老三,他和老大相继患癌,引起警觉。在他们的催促下,其他三个兄弟和小妹也去做定期检查,结果令人震惊,二哥也患上了肝癌!  2010年10月,陈光胜的二哥确诊肝癌。他和陈光胜一样,属于多发性肝癌,做过两次介入手术后,因为经济原因放弃治疗。2012年1月,肝癌长到8厘米大,全身转移,不久就离开人世。  今年3月,42岁的老五在定期检查中也查出了肝癌。  至今只有老四没有“中枪”。兄弟们会经常在一起分析交流治疗肝病的心得,互相鼓励着坚持。他们分析,老四没有患肝癌可能得益于抗病毒治疗。老四是一名高级工程师,经济条件好,他很早就查出乙肝,服用抗病毒药物已经10年。  “假如老五和老四一起坚持抗病毒,可能就不会患癌。”陈光胜惋惜地说,老五做生意赔了本,无业在家,嫌药贵就没有吃。  他说,现在就是希望妹妹和老四不要有事,希望老五的病能和大哥一样恢复得那么好,不要像自己和二哥。  六兄妹追根究底  为何肝癌集中在我们家  “为什么这个病这么巧,就集中在我们一家人身上?”这是兄弟们聚在一起,讨论得最多的话题。  他们仔细理清家族病史:母亲不明原因去世,生前患乙肝,父亲并未感染,属于无疾而终;五个兄弟一个妹妹,无一例外从母亲那儿感染了乙肝病毒;但到了下一代,五兄弟的子女都无恙,唯独妹妹的两个女儿,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肝病魔咒,似乎总是随母亲传给子女!”他们的疑问,在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肝病专家朱清静那里,得到部分证实。  朱清静说,乙肝通过血液和密切接触传播,理论上父母都有可能把病毒传播给子女,但实际上以母婴垂直传播为主。他说,病毒无法通过脐带和胎盘,因此怀孕过程中发生感染的概率不大,更多是生产过程中的感染。由于自然生产容易对胎儿造成产伤,导致母婴血液直接接触,母亲通过血液把乙肝病毒传给了子女们。  乙肝病毒会整合到肝细胞中,这些不正常的肝细胞会大量增生,导致肝细胞产生缺陷,这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变成肝癌的基本原理。  朱清静提醒,三道关口可阻断母婴之间的乙肝病毒垂直传播: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妈妈怀孕5个月时,用药把病毒水平降下来;剖宫产生孩子;孩子出生12小时接种乙肝疫苗,间隔2小时打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我治疗过的30多个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妈妈,她们生下的婴儿没有一例感染。”朱清静说。  乙肝病毒可激起免疫系统  对肝脏的自相残杀  乙肝→肝硬化→肝癌,被称为乙肝三部曲,有的人会跳过中间环节,直接从乙肝转化为肝癌。那么,乙肝病毒是怎样一步步侵犯肝脏的呢?  朱清静介绍,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发现乙肝病毒这个外敌入侵时,会主动发起攻击,在杀灭病毒的同时误伤肝细胞。第一步导致肝细胞受损,表现为病毒性肝炎,标志是转氨酶升高;第二步是肝纤维化;两者共同作用,最终导致肝硬化。  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超声科主任余松远说,从母亲那里感染的乙肝病毒,使陈光胜六兄妹成为肝癌高危人群,不过在朱清静看来,原因不止于此。他分析,谢家兄弟很可能携带癌症基因,这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可以查出来。此外,共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也是肝癌出现家族聚集现象的重要因素。  肝癌中90%由乙肝而来  两类人群需抗病毒治疗  2006年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7.16%的人携带乙肝病毒。余松远说,肝癌中有90%是由乙肝转化而来,但不意味着乙肝90%会转化为肝癌。  肝癌无从预防,只能从预防乙肝入手。朱清静说,第一道防线是接种疫苗,避免感染乙肝;第二道防线是,乙肝病人要积极抗病毒抗纤维化;第三道防线是定期检查及早发现。  服用抗病毒药物,是唯一可以对付慢性肝炎,延迟和阻止其进一步恶化的方法。什么情况下需要抗病毒治疗呢?朱清静介绍,首先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父辈、伯父或兄弟中有人患乙肝;其次是没有家族史,但做肝穿发现炎症活动度大于2(肝脏的炎症活动度区间为0-4级)。他强调,转氨酶正常不代表肝脏没有损害,不能以此为据。  陈光胜和大哥、五弟,都是采取的介入治疗,就是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将穿刺针送达病灶,借助专门设备把肿瘤“烧死”或“冻死”。这种方法创伤小,病情复发可以反复操作。  刚得病时,陈光胜一度有过绝望的念头,四年下来虽然病情不断反复,却也相安无事,他的心态也趋于平和,目前他和两个儿子一起生活,带孙子,做家务,种种菜。除了下雨天或干重活时,肝区隐隐作痛,平时能吃能喝能干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irenewang]
热门搜索:
热门排行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得了乙肝一定会发展成肝癌吗?
核心提示: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正确的认识应该是: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肝癌发生的最重要的基础,肝硬化、肝癌是乙型肝炎发展的最终结果。但是,三部曲不是每个乙型肝炎患者的必然之路。
  专访:八一医院全军肝病中心主任&汪茂荣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人们谈论“--三部曲”。所谓“三部曲”,即感染了,患上,进一步发展到肝硬化,最终罹患肝癌。那么,得了乙型肝炎就一定会发展成肝癌吗?“三部曲”的过程能不能被阻断呢?  汪茂荣教授指出,可先来认识一下第一部曲“阶段”。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一般可分为4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和再活动期。在这个阶段中,免疫清除期和再活动期的病人病情进展快,非活动期或低复制期的患者病情最稳定。尽量使病情处于低复制期,避免病情活动是比较有利的,也是现有条件下治疗的基本目标。  第二部曲是肝硬化阶段,反复的病情活动,肝脏的持续损伤是肝硬化主要原因。肝硬化又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肝硬化病情相对稳定,无并发症,如果治疗恰当可以维持正常生活很多年。失代偿期肝硬化是肝硬化的比较严重阶段,主要的界限是患者出现了、腹水、、或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通常这个阶段的患者平均存活期为5-7年。  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是“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发生的确与肝硬化有很大关系,非肝硬化的患者较少发生肝癌,肝硬化患者中肝癌的年发生率为3%-6%。肝癌的发生与病毒的量有很大关系。另外,年龄大、男性、转氨酶水平高、有肝癌家族史也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对于“三部曲”正确的认识应该是: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肝癌发生的最重要的基础,肝硬化、肝癌是乙型肝炎发展的最终结果。
  但是,三部曲不是每个乙型肝炎患者的必然之路,只是很小部分的乙型肝炎患者会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  那么,怎样才能打破三部曲的链条呢?  汪教授认为,首先,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控制三部曲进展的根本,病毒的数量和机体的免疫状态是病情发展的基础。只有控制住病毒的复制,才能够减少或阻断慢性肝炎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第二,肝炎的活动与肝硬化的发生呈明显的正相关,与肝癌的发生也有明显的相关性。保护肝脏不受侵害和肝功能正常,可以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第三,定期检查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以及肝脏的影像学检查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即使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病情稳定时,也应每半年做1次肝脏B超检查,这样才有可能做到在发现肝癌时,肿瘤处于早期状态,从而争取到早期手术治疗治愈的机会。因此,只要能正确地认识三部曲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早地进行监测、预防和治疗,三部曲的链条是有可能打破的。同时,戒酒、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体能锻炼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也会有很好的帮助。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有降低谷丙转氨酶,保护及促进肝...[]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我国作为乙肝大国,乙肝患者占了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而85%的肝癌患者又伴有乙肝,这让不少乙肝患者开始担心自己离肝癌有多远?乙肝患者是不是摆脱不了“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命运,在这次的癌症真相与误区中,我们请来南方医院郭亚兵教授为大家解答疑惑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近年来,儿童银屑病患者的人数越来……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从肝炎、肝硬化到肝癌(预防肝癌)的三步曲,影响着每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敏感神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肝会变成肝癌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