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有没有治胃神经官能症怎么治疗的

神经官能症到底什么病,有什么影响?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神经官能症到底什么病,有什么影响?
女26岁|科室:神经内科
河间市留古寺镇卫生院
你好,神经官能症是神经症状,以一种非精神病功能障碍的总称,没有器质性病变,需要给与调理神经的药物治疗的。
拇指医生提醒您: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主动脉少量反流,冠状动脉硬化,心脏供血不好,心脏神经官能症能喝克拉霉素吗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主动脉少量反流,冠状动脉硬化,心脏供血不好,心脏神经官能症能喝克拉霉素吗
女50岁|科室:心血管内科
河间市北石槽乡卫生院
你好,克拉霉素不会影响,心脏供血,和心脏神经功能,建议可以服用的。
拇指医生提醒您: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你好,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心理情绪方面的疾病。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导致冠状动脉痉挛的...
您好,这个您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功能性的疾病,并不是器质...
问题分析:
男性,28岁,心脏神经官能症,是排外性诊断,排除器质性疾患,就可以诊断为...
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功能性疾病,一般精神紧张所致,可同时引起全身其他部位血管痉挛,...
你好。克拉霉素属于一种抗生素,主要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你说的心...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顽固性黏液便患者治验体会。。。辨治胃炎 以和为贵。。张景岳对胁痛的辨证论治经验。。。浅析张仲景苦辛法的临床运用
我的图书馆
顽固性黏液便患者治验体会。。。辨治胃炎 以和为贵。。张景岳对胁痛的辨证论治经验。。。浅析张仲景苦辛法的临床运用
顽固性黏液便患者治验体会& && &一位60岁老年妇女,患者自述反复解黏液便2年,病程中服用过量中西药物,但效果不明显症见肠鸣腹痛,痛时欲泻,泻后痛减,大便色白如鱼脑,日大便7~10次,伴有脘腹痞满、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纳呆滞、小便清长、形寒肢冷、腰膝困痛、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沉迟。腹部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大便化验及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从其症见肠鸣腹痛、痛时欲泻、泻后痛减、脘腹痞满、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纳呆滞来讲,当属肝郁脾虚、水湿内困的痛泻,治当疏肝健脾、渗湿止泻,属痛泻要方的主治范围。从其症见脘腹痞满、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纳呆滞、大便色白如鱼脑,日大便次、小便清长、形寒肢冷、腰膝困痛来讲,当属脾肾阳虚、寒湿下注的泄泻,治当温补脾肾、散寒除湿、涩肠止泻,是四神丸合胃苓汤的主治范围。从其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沉迟而知,是内有虚寒之象,治当温阳散寒,遣方用药与上所述相符。因此,决定选用痛泻要方、四神丸、胃苓汤加减。药用炒白术、炒白芍、肉豆蔻、补骨脂、赤石脂、茯苓、炒薏仁、白及各15g,陈皮、炒防风、苍术、藿香、佩兰、地龙、五味子各10g,炙甘草、官桂、吴茱萸、僵蚕各6g,厚朴、三七各3g。10服,水煎服,日一服。& && &一周后,患者再次来诊。自述服药后诸症有所缓解,大便每日3~4次,便中黏液明显减少,但仍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沉迟。遂在上方基础上加用淡附片、高良姜各9g,焦杜仲、炙黄芪各15g,以加强温补脾肾之力,再服十服。& && &20天后患者第3次来诊。诉服药后诸症明显缓解,大便每日1~2次,便中黏液基本消失,舌淡红,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薄白腻,脉濡缓。遂守方不变,又以上方10服,水煎服,日一服。& && &1月后患者第4次来诊。患者大便日一次,便中黏液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濡缓。遂以参苓白术散6g,日3次,开水冲服,以善其后。& && &3个月后随访,腹泻再未发作。由此可见,疏肝健脾温肾、渗湿收敛涩肠之法对顽固持久黏液便有明显疗效。此后,用同样的办法治疗了十余例顽固性黏液便的病人,均获得了满意疗效。& && &痛泻要方,又称白术芍药散。出自《丹溪心法》,由白术、白芍、陈皮、防风组成。功能舒肝健脾,祛湿止泻。主治肝郁脾虚的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细弦者。& && &四神丸由肉豆蔻、炒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红枣、生姜组成,功能温肾暖脾、固涩止泻,主治脾肾阳虚及阴寒內盛所致的大便不实、不思饮食、脘腹冷痛、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腰膝困痛、舌淡苔白腻、脉沉迟者。& && &胃苓汤由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白术、桂枝、茯苓、猪苓、泽泻、生姜、红枣组成。功能燥湿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阳不足及水湿内停的面色虚浮、食纳呆滞、形寒肢冷、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迟者。& && &临床观察发现,白及、三七对胃肠黏膜有保护、收敛作用。藿香、佩兰配防风对消除大便中的黏液有良好效果。地龙、僵蚕对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性疼痛有积极作用。
辨治胃炎 以和为贵
& &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范畴。其病有虚实寒热及气血之辨。但在临床中常呈现出相兼证候,如寒热错杂、虚实俱现、升降失序、气滞血瘀等。故其治疗,不可偏执一法,而应寒热平调、补消兼施、升降有序、气血并举等。以冀在和法中达到阴阳平衡、病去正复之效。  1.寒热平调&&慢性胃炎,每见寒热错杂证候,如既有喜热恶寒之饮食习性,每食生冷之物即胃脘痞满;又有口苦口干苔黄而腻之热象,时或出现口腔溃疡,对此笔者常选《伤寒论》半夏泻心汤,随证增减,获效颇多。方中半夏、干姜辛温散寒,黄连、黄芩苦寒清热。前人称其具“辛开苦降”之功。辛开者,夏、姜之辛热以开之;苦降者,连、芩之苦寒以降之。乃取“阴阳两解,不攻痞而痞自散,所以寒热互用”。(《医方集解》)它如左金丸(《丹溪心法》),取黄连与吴茱萸,一寒一热,寒者正治,热者从治,故能相济而立功。为主治肝火胃寒吞酸嘈杂之良剂。  2.补消兼施&&在慢性胃炎证候中,虚实俱现者亦然不少。如夙有中气虚馁,少气乏力之脾胃气虚证;又有胃脘痞塞,食后隐痛之气滞证。单纯补虚则不利于消胀止痛,而一味行滞则有悖于中气恢复。笔者喜用《伤寒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之。方中既有厚朴、生姜、半夏散邪以除滞气,又有人参、甘草补中以复中气。是治疗中虚气滞痞满的代表方剂。它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均为寓消于补的方剂。只是在应用时,要视虚实之多寡,或补消参半,或三补七消,做到补而不滞,消而无耗。这方面的经验,名医施今墨先生的健脾和胃药对,可资参考。  3.升降有序&&在慢性胃炎中,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的清浊混淆现象亦较常见,如清气下陷而见泄泻,浊气不降而见呕恶、胀满。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但此证与脾阳不振有密切关系。欲升清则有碍于降浊,欲降浊则有碍于升清。张仲景将升清与降浊熔于一炉,创四逆散方。方中柴胡疏肝升清,透达阳气;枳实降浊导滞,行气散结;佐以芍药甘草酸甘解痉,为治疗因肝郁而致脾胃不和之良方。或用于脘腹痛,或用于泄泻后重,或用于阳郁之厥等。元代李东垣创升阳益胃汤,方中既有升清之参、术、芪、柴,又有降浊之半、连、芩、泽等,是治疗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著名方剂。它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均含有升清降浊之意。  4.气血并举&&上腹部痞满与疼痛是慢性胃炎常见病状。其疼痛主要原因是气滞血瘀,古人云:“气滞则胀,血瘀则痛。”但也不尽然,气滞亦可生痛,血瘀亦可增胀。只是气滞多兼肝郁,与胁肋不舒共见,还会出现噫气,噎嗝等。对于血瘀证,不管是否有刺痛,凡舌质紫暗,亦多考虑为血瘀。凡气滞血瘀之痛,余常取丹参饮(陈修园《时方歌括》)治之。方取丹参活血祛瘀,佐以檀香、砂仁行气止痛,气行血活,胃气得安,何痛之有!它如金代刘河间的金铃子散,方取金铃子疏肝行气,延胡索活血祛瘀,为理气活血止痛之方。凡胃脘痛有定处,伴见舌质紫暗者,是为首选方药。  清代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谈到和法时云:“寒热并用,燥湿并用,升降敛散并用,非杂乱而无法也,正法之至妙也。”将两种不同气味、不同趋向、不同作用的药物拟为一方,这是中药相反相成配伍的惯例。它是根据病证矛盾的复杂性而拟定的。在应用时要注意四个问题:一是必须在明确证候性质前提下应用此法;二是取效关键在于药量,药量多少取决于证候虚实、寒热、升降之孰重孰轻;三是慢性胃炎发作多与季节变化有关,因此,要依据六气变化而加减,如春季多风可加柴胡、防风,夏季多火可加黄连、栀子,长夏多湿可加藿香、佩兰,秋季多燥可加沙参、麦冬,冬季多寒可加干姜、附子等。四是慢性胃炎与饮食不节有关,故可随证加入焦三仙、槟榔、鸡内金、莱菔子、大黄等以助消化。
春季多风可加柴胡、防风,夏季多火可加黄连、栀子,长夏多湿可加藿香、佩兰,秋季多燥可加沙参、麦冬,冬季多寒可加干姜、附子
张景岳对胁痛的辨证论治经验
& & 张景岳,名介宾、字会卿,明代著名医家。其自幼天资聪颖,对诸子百家穷研博览,精通易理 ,尤精于医术。不仅十分重视医学理论的研究,同时对临床实践也极为重视,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治疗主张补阴温阳,慎用寒凉攻伐,临证时常用补阴温阳方药。被后世称为一代温补宗师,是对中医学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临床经验颇为丰富,临床屡收奇效。兹就其对胁痛一证的辨证论治介绍如下。   胁痛一证与肝胆关系最为密切。“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然而心肺脾 胃肾与膀胱亦有胁痛之病。…凡以焦劳忧虑,而致胁痛者,此心肺之所传也;以饮食劳倦而致胁痛者,此脾胃之所传也;以色欲内伤水道壅闭而致胁痛者,此肾与膀胱之所传也。至本经无非肝胆之病矣。”(《景岳全书?杂证谟?胁痛》)临证时首先辨清外感与内伤,然后再视具体证型,进行讨论。  1&&外感胁痛  外邪侵袭,邪犯少阳,枢机不利,引发寒热而致胁痛不止,心烦喜呕而聋者,治宜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柴胡、半夏、人参、黄芩、生姜、甘草、大枣)或柴胡饮(柴胡、白芍药、炙甘草、陈皮、生姜、当归)或河间葛根汤(葛根、桂枝、川芎、细辛、防风、麻黄、枳壳、芍药、人参、炙甘草)。若外邪未解而兼气逆胁痛者,用柴胡舒肝散(柴胡、陈皮、川芎、枳壳、白芍药、甘草)。若元气本虚,阴寒外闭,邪不能解而胁痛畏寒者,用大温中饮(熟地、白术、当归、人参、炙甘草、柴胡、麻黄、肉桂、干姜)。  2&&内伤胁痛  2.1&&肝胆气逆情感所伤,肝胆之气不舒,上逆攻冲两胁胀痛,嗳气口苦,治宜舒肝利胆,用排气饮(陈皮、木香、藿香、香附、枳壳、泽泻、乌药、厚朴),或推气散(片姜黄、枳壳、桂心、甘草),或沉香降气散(沉香、砂仁、香附、炙甘草),或木香调气散(木香、白檀香、白豆蔻、丁香、炙甘草、藿香、砂仁)。  2.2 情志伤肝  2.2.1&&郁结伤肝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滞不畅,中脘不快,痛连两胁或痰多者,治宜舒肝理气,用香橘汤(香附、半夏、橘红、甘草、生姜、大枣)。  2.2.2 暴怒伤肝肝气上逆,胸胁胀满,嗳气频作,治宜舒肝理气,用解肝煎(陈皮、半夏、厚朴、茯苓、紫苏、白芍药、砂仁生姜、白介子、枳壳、香附、藿香)。  2.2.3 怒气伤肝愤恚过激,因而动火,胁痛胀满,烦热或动血者,治宜舒肝理气,用化肝煎(青皮、陈皮、白芍药、丹皮、栀子、泽泻、浙贝母)。  2.2.4 气滞不舒情志郁结,气机不畅,肝失调达,肺失宣肃,胸胁疼痛而兼喘者,治宜调畅气机,用分气紫苏饮(苏叶、桔梗、桑白皮、草果仁、大腹 皮、茯苓、陈皮、炙甘草)。  2.2.5&&忧郁伤肝忧思过度,伤及肝血,两胁疼痛者,治宜舒肝解郁,用枳实散(枳实、白芍药、雀脑芎 、人参、生姜、大枣)。  2.2.6&&悲烦伤肝悲哀烦恼,损伤肝气,两胁窜痛,腰脚重滞,治宜舒肝理气,用枳壳散(枳壳、细辛、川 芎、桔梗、防风、葛根、甘草)。  2.2.7 因惊气逆惊则气乱,气血失调,胁痛不已者,治宜镇惊降逆,用桂枝散(桂枝、枳壳)。  2.3 肝肾气滞肝肾之脉瘀阻,气滞不通,自下而上,痛连两胁,治宜舒肝肾,用木通散(木通、青皮、茴香、萝卜子、川楝子、滑石、莪术、木香)。  2.4 食积停滞胃失和降,饮食停积,腑气不畅,胁肋作痛,胃脘胀满者,治宜消食导滞,用大和中饮(陈皮、枳实、砂仁、山楂、麦芽、厚朴、泽泻)。  2.5 痰饮停伏脾失健运,停痰聚饮,胸胁疼痛者,治宜涤痰逐饮,用导痰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胆南星、枳壳)加白芥子。  2.6&&肝火内郁肝郁化火,蕴结于内,二便不利,两胁痛甚者,治宜清肝泻火,用当归龙荟丸(当归、龙胆草、、栀子仁、黄连、黄柏、黄芩、芦荟、大黄)或左金丸(黄连、吴茱萸)。  2.7 瘀血损伤  2.7.1 跌坠血瘀跌扑损伤,血流胁下作痛者,治宜活血化瘀,用复元活血汤(柴胡、天花粉、川山甲、当归、大黄、红花、甘草、桃仁)。  2.7.2&&血滞胁腹瘀血停聚,胁腹连痛者,治宜活血化瘀,用芍药散(白芍药、玄胡、肉桂、香附)或决津煎(当归、泽泻、牛膝、肉桂、熟地、乌药)。  2.8 劳伤虚损  2.8.1 肝脾血虚血虚经脉失养,不荣则痛,甚或寒热胁疼者,治宜舒肝健脾,用逍遥散(当归、白芍药、白术、茯神、甘草、柴胡)。  2.8.2 肝肾亏损肝肾虚衰,精血不足,而致胁肋隐隐作痛,头身疼痛,心悸不宁,或妇人经血不调,经后作痛者,治宜滋补肝肾,用补肝散(熟地、白术、枣仁、独活、当归、川芎、黄芪、山药、五味子、山茱萸、木瓜)或用左归饮(熟地、山药、枸杞子、炙甘草、茯苓、山茱萸)或用大补元煎(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子、炙甘草)或用小营煎(当归、熟地、白芍药、山药、枸杞子、炙甘草)。  2.8.3 耗伤心脾忧思过度,损伤心脾气血,痛引两胁者,治宜补益心脾,用三阴煎(当归、熟地、炙甘草、白芍药、枣仁、人参)或七福饮(人参、熟地、当归、白术、炙甘草、酸枣仁、远志)。  2.8.4&&劳伤肝脾劳倦过度,损伤肝脾气血,两胁隐痛者,治宜补益肝脾,用大营煎(当归、熟地、枸杞子、炙甘草、杜仲、牛膝、肉桂)或大补元煎(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子、炙甘草)。  综上所述,张氏认为胁痛一证与肝胆关系最为密切,和其它脏腑亦有联系,临证随证灵活变通用方,对此证辨证施治,非常详细,分型列方药有十几条之多。风邪侵袭少阳,经病胁痛,兼寒热表证者,为外感,否则皆为内伤。其治疗上有以下几个特点:对肝胆不舒,治用柴胡、木香、香附、乌药、片姜黄等舒肝理气;对情志伤肝,治用柴胡、紫苏、白芍药、枳壳、青皮等舒肝解郁;对痰饮食积,治用白芥子,陈皮、枳实、砂仁、山楂、半夏、胆南星等化痰消食;对瘀血阻滞,治用大黄、桃仁、红花、当归、玄胡、川山甲等活血化瘀。此外,在遣方用药上注重使用柴胡,因其味苦,微辛,入肝胆二经,具散邪解表,舒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是治疗本证首选良药佳品。其次,白芥子也是常用之品,因其味大辛气温开滞,止痛消痰疗饮,对气滞痰凝者效果尤佳。这些经验,用之临床屡试不爽,应引起重视。
对肝胆不舒,治用柴胡、木香、香附、乌药、片姜黄等舒肝理气;对情志伤肝,治用柴胡、紫苏、白芍药、枳壳、青皮等舒肝解郁;对痰饮食积,治用白芥子,陈皮、枳实、砂仁、山楂、半夏、胆南星等化痰消食;对瘀血阻滞,治用大黄、桃仁、红花、当归、玄胡、川山甲等活血化瘀。
浅析张仲景苦辛法的临床运用& && &苦辛法是将苦寒与辛温两种性味不同的药物配伍运用,苦寒药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坚阴止利,并有健胃作用;辛温之品多能发散行气、行水蠲饮、温中散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且有辛辣之味,也能刺激食欲。二者相伍,一阴一阳,一寒一热,一升一降,一开一泄,谓之辛开苦降;能斡旋中焦、调理气机、升清降浊、疏通胃肠,增进食欲,且辛散无动阴之弊,苦寒无碍阳之害,相得益彰;目的在于调和胃肠、肝胆气机,所以,也属于和解法,此法亦被后世医家所推崇和拓展。& & 1.痞证 以胃脘部胀满不适为主症,《伤寒论》131条:“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是谓胃气素虚,寒从中生,因而误下,表热内陷,两相搏结,以致寒热互结,升降失司,痞塞于中。《内经》指出:“清气在下,则生餮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 胀。”故可见心下痞满,呕而肠鸣,腹痛下利等症。此时必须斡旋中焦气机,以使升降相因,仲景列有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149、157、158条),为苦辛法的代表方剂,目的在于和中泄痞,均用半夏、干姜辛温散寒开结,黄芩、黄连苦寒泄热燥湿,人参、大枣、甘草甘温补虚,辛苦合用,有降逆止呕,开结散痞的作用。三方之别,在于半夏泻心汤重在痞而兼呕;若见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食滞为主者,上方减干姜(至二两),另加生姜(四两)为君,名生姜泻心汤,以和胃散水泄痞;若重在脾虚,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不取生姜之辛散,而加重甘草(至四两)为君,以健脾泄痞,即甘草泻心汤(当有人参)。观此三方,病机为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主症为心下痞满,兼症亦有侧重,故在开结泄泻的前提下,仅用一药之变易。& & 另有狐惑一证,颇类似口、眼、生殖器三联症。仲景亦用甘草泻心汤,意在甘草与芩连清热解毒,配以干姜苦辛杀虫。& & 2.呕利 痞证可见呕利,但并不为其主症,若因寒热错杂,上下不和,以呕利为主者,应用辛开苦降法以调和胃肠功能。原文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亦云:“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是谓太少合病,少阳里热偏重,或肠中湿热,暴注下迫自利;而胃有寒饮,上逆而呕,出现呕利并见的上寒下热证,故有黄芩汤清肠热而止利,加半夏、生姜温胃寒降逆止呕。& & 若上热下寒,胃为客热,肠中寒凝,胃肠不和,传化失司者,因胃热气逆欲呕或食入即吐,肠寒不得成聚,腹痛或下利者,则用黄连汤(173条)或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359条)。前者即半夏泻心汤去芩加桂枝,以助干姜之温通;后者以干姜、人参逐寒扶正,芩连清上热止呕,且有通寒格反佐之意。3.小结胸 结胸的成因与痞证有别,谓“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条)证有大、小结胸及寒实结胸之方,仲景用苦辛之品为主治疗小结胸证,目的在于清热化痰。就小结胸证而言,由于内有痰饮,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以致痰热互结于心下,症见心下满,按之则痛,不按不痛,脉象浮滑。饮邪宜化,邪热宜清,用小陷胸汤(138条)清热开结涤痰,方中黄连清热开结,半夏燥湿化痰;苦辛相配,配以甘寒滑润的瓜蒌实,以增清热涤痰之功。《千金方》的黄连温胆汤,《医方考》的清气化痰丸,立意与小陷胸汤相同,且更臻完备。& & 以清热化痰的角度而言,仲景的泽漆汤、鳖甲煎丸、侯氏黑散均伍以黄芩、半夏、生姜之类,意趣相同。& & 4.奔豚 《金匮要略》对奔豚症状的描述,谓“少腹有气,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癔病等,因诱发因素不同,有肝发与肾发奔豚之分。肝发奔豚,由于情志因素(惊恐刺激),肝郁气结,化热上冲,兼有腹痛,往来寒热等症,当以泄肝安胃、降逆止痛治之,故仲景用奔豚汤,方中李根白皮为君,亦用黄芩泄肝清热,半夏、生姜和胃降逆。& & 5.蛔厥 胃中虚寒,隔上有热,蛔虫喜暖恶寒,又善钻小孔,以致蛔动不安,上扰胸膈,窜入胆道,造成寒热错杂的蛔厥证。原文338条云:“晟厥者,其人当吐虫尤,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虫尤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虫尤闻食臭出,其人常吐虫尤。虫尤厥者,乌梅丸主之。”根据前人经验,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借乌梅之酸,敛肝安蛔;黄连、黄柏与干姜、川椒等药苦辛相配,苦酸辛甘合用,共奏温脏安蛔之功,亦寓苦辛杀虫之意。& & 张仲景对芩、连与姜、夏的配伍运用,目的在于开结泄痞,调和胃肠,清化痰热,泄肝(胆)和胃,化湿杀虫,温脏安蛔等方面,主要应用指征有:(1)胃脘部胀满不适;(2)干呕或呕吐;(3)肠鸣或腹痛下利;(4)不欲食或饥不欲食。& & 苦辛法的运用,并非苦味药与辛味药等量齐投,而以苦为主,以辛为辅,苦多辛少,故说是清热和解法之变通。但具体情况,又当分别对待,如寒重热轻者,亦应辛温重于苦寒,如黄连汤,则用黄连三两,而半夏半斤,干姜三两,且尚有桂枝,故非绝对而论。当然对湿胜阳微者,应用不宜。同时根据病情,针对病机,伍以补中,宣表、化痰、祛瘀、利水等法,灵活运用。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戴丽三医案4
邓××教授,男,五十余岁。于1951年患全身水肿,历时半年,经住院治疗,抽水、利尿均未见效,病势危重,延余往诊。初诊之时,即见其面色不华,额部黧黑,头身倾视,毛发、爪甲、皮肤、唇齿均见憔悴枯槁之象。目无精光,神倦息短,动则喘促。两脚显著浮肿,腹部鼓胀,小便短涩。失眠,多梦,肿势延及阴囊。舌苔黄腻而润,脉空无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势至此,亦非一朝一夕。综合言之,此症五脏虚损,精血大亏,神气将脱。何以知之?盖心主血,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发为血之余。心脏亏损,故面色无华,脉空无根,并见毛发枯槁。心藏神,神不守舍,故见失眠、多梦。心阳源于肾阳,心阳亏,肾阳亦亏。肾属水,其色黑,肾水上泛,则额现黧黑。肾主骨,齿乃骨之余,肾亏则齿枯。肝肾同源,肾精上注于目,肝开窍于目,肝肾两亏,精血不足,则目精无光。肝主筋,其华在爪,肝血不足,故爪甲枯焦。肺合皮毛,肺气不足,则皮毛憔悴。今心肺肝肾均亏,脾为中土,亦未有不亏者,其肿势之泛滥,与脾之不能制水有关。更有甚者,头倾视深,目无光泽,为神将脱绝之候。所幸尚能进食,食能知味。精神虽困顿,神智尚清楚。生机未绝,应尽力救治。但五脏俱病,何以为主?经曰:“肾为先天之本”,应以肾为根本。故此症之治,必须峻补命门,俾元气得复,其症始可望愈。然久病之人,最易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经络闭塞,应先温阳解表疏通经络,使经络疏通,气血畅行,然后再以峻补命门之剂,始可化气而行水。辨证清,立法定,遂决定先用自拟方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处方:
附片60克 桂枝9克 杭芍9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川芎6克 独活6克 防风9克 桑寄生15克 陈皮6克
台乌9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 大枣2个
上方服三剂,患者感到全身舒适。说明经络疏通,急宜直补命门,兼利水治之。方用严用和济生肾气汤。处方:
附片90克 熟地15克 淮山药15克 茯苓24克 泽泻9克
淮牛膝9克 肉桂15克 粉丹皮6克 山萸肉12克 车前子9克
汪切庵解是方曰:“此太阴少阴药也。土为万物之母,脾虚则土不能制水而洋溢,水为万物之源(小注略,下同),肾虚则水不安其位而妄行,以致泛滥皮肤肢体之间。因而攻之,虚虚之祸,不待言矣。桂附八昧丸滋真阴而能行水,补命火因以强脾,加车前子利小便则不走气,加牛膝益肝肾,藉以下行,故使水道通而肿胀已,又无损于真元也。”
喻嘉言用此方,主张以附子为君药,指出“肾之关门不开,必以附子回阳,蒸动肾气,其关始开,胃中积水始下,以阳主开故也。”此言实有至理。
余治此症,因恐病重药轻,不能胜任,故施用上方,仝作大剂。初服数剂,病未稍动,守方服至二十七剂,有时方珏赤石脂60克于方中,以加强补土之力。至是,小便渐利,肿亦渐消。然五脏俱虚,补肾已达相当阶段,则兼补肝血亦为当务之急。易方用景岳右归饮和桂附八味丸化裁。处方:
黑附片60克 熟地30克 淮山药2l克 山萸肉12克 泽泻9克
上肉桂15克 杜仲30克 土炒当归15克 枸杞15克
小茴香6克 茯苓15克 炙甘草3克 赤石脂60克
此方用意,附、桂温补肾阳,配熟地、萸肉、山药补阴,可使阳复而有所依附;而熟地、萸肉、山药补阴,得桂附之助阳,可以蒸腾肾气.使肾阳旺盛,仍用茯苓、泽泻渗利水湿,使补中有泻。用杜仲、果杞强腰肾,当归补肝血,赤石脂、小茴香健脾利气。服至二十余剂,小便较长,肿势大消。惟每天午后肿胀反复,此由于阳虽回但尚不足以制阴。改以白通汤、四逆汤各数剂后,午后肿胀得以控制。再以理中汤温脾阳祛中寒,由此肿势全消,息已不短。但患者至此骨瘦如柴,赢弱不堪,心悸失眠,脉如蛛丝,足不任地。此久病后真阴枯涸,有转痿症之虞,应本“损者益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用血肉有情之品服食之。处方:
枸杞30克 海参30克 猪蹄筋60克 老肥鸭1只 老母鸡1只
上方配齐,混合炖熟,仅饮其汁,一日数次。方中老鸭最能滋阴,为虚劳圣药。老母鸡治虚损,长于养血补气。猪蹄筋填精补髓,海参、枸杞滋肾益精。服至五剂,脚已能立,且能行走,皮肉渐充.毛发爪甲均转润泽,心悸失眠已除,饮食增进,病情遂逐渐好转而康复。
肝虚脾湿下肢肿痛
李××,男,三十岁。患者双下肢肿痛已三月余,面色萎黄,举步缓慢而感疼痛,久治未愈,曾经某医院诊为营养不良。舌质淡,苔薄白,右脉沉缓,左脉微弱。系脾虚运化失司,水湿积于下肢而为肿,肝虚疏泄不及,以致经络闭塞,气血凝滞而作痛。先予健脾扶中,散寒运湿。处方:
生大蒜(去皮)30克 花生米(连皮)60克 大枣10个
方中花生米甘、辛、体润气香,性平无毒,健脾开胃,有滋养之功效,大枣甘、平入脾,补益脾胃而扶中;大蒜辛、温入胃、大肠二经,功能散寒湿、辟阴邪、下气暖中、解毒行水。
二诊:上方连服五剂后肿消,惟下肢仍觉疼痛,左脉微弱不起,乃肝虚、气血瘀滞所致。治以补肝祛瘀、活络止痛之剂。用张锡纯《衷中参西录》曲直汤加口芪治之。处方:
北口芪15克 炒知母9克 山萸肉15克 紫丹参15克
当归15克乳香6克没药6克
是方张氏原注“治肝虚腿疼,左部脉微弱者”。余据病情改变剂量而投之,连服三剂而痛止病愈。
方中山萸肉补肝,丹参、当归、乳香、没药疏通气血,活络祛瘀而止痛。因久病体虚,故加口芪以补气,知母监制口芪之热。制方得体,加减适宜,用之必效。
至于肝虚腿疼之理,张氏论之颇详,余不复述。
脾虚肺燥干咳浮肿
马××,女,五十岁。患干咳无痰,面足浮肿,多年不愈。经西医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并肺心病。屡用中西药治疗,见效不大。接诊时,除上述症状外,兼见小便短少,心悸失眠,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舌暗淡苔薄白,脉三、五不整,重按无力。
据症分析:脾虚湿滞,土不生金,肺失滋润,以致干咳日久不止。脾虚化源不足,肺气虚损,清肃失司,不能通调水道,以致浮肿尿少。肺为肾之母,母病不能荫子,肾水不升,则心火不降,心肾不交,以致心悸失眠。肺主气,脾益气,肺脾两虚,则气短乏力。脾虚则运化力差,放食欲不振。
综上所述,断为脾虚肺燥之证。当以扶脾燥湿为主,兼以润肺降逆之品。用《清宫秘方》八珍散加减:
淮山药15克 芡实15克 莲肉9克 生苡仁9克
沙参15克 茯苓15克 陈皮6克 桔梗6克 百部9克
苏子9克 炙冬花9克 白糖18克(分三次调入)
方中,山药补虚扶弱,益肾强阴,且能益脾肺,清虚热,治虚,长肌肉。芡实扶脾益肾,收敛肺气。莲肉、茯苓健脾利湿而补肺,且能交通心肾。苡仁除湿消肿,健脾补肺。沙参养阴清肺,祛痰止咳。桔梗开肺气,利胸膈,引药上升。陈皮燥湿理气,降逆和中,免除诸药之壅滞。百部、冬花、苏子俱能治久咳,又能降逆化痰而润肺。加以白糖和中补虚,润肺生津。诸药相合,共同发挥扶脾燥湿,润肺降逆之功。
嘱服三剂后,症情见减,但心悸眠差尚存。药已中病,仍踵前法加减:
淮山药15克芡实15克 生苡仁9克 茯苓15克
广百合9克 川贝母9克柏子仁9克
服三剂,眠安,精神渐好,惟面足浮肿未全消,改用张锡纯升陷汤加味:
北口芪18克 潞党参15克 淮山药15克 山萸肉9克
升麻6克 炒柴胡6克 桔梗6克 知母6克
此方原治胸中大气下陷之症。张氏云:“大气者,充满胸中,以司肺呼吸之气也。”又谓:“大气即宗气”,“其能撑持全身,为诸气之纲领”。余又据张氏引《金匮》水气门桂枝加黄芪汤下“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之语,而借用此方加昧治大气下陷之虚性水肿颇验。
上方连服五剂,肿即全消,尚有时微咳。改用炮姜甘草汤加昧:
炮姜15克 甘草6克 五味子6克 苏子9克 炙冬花9克
白蜜(每次调入一匙)
炮姜甘草汤苦甘化阴,余药相佐,敛肺止咳。
服二剂,咳即全止。为巩固疗效,又用升陷汤(口芪、知母、升麻、柴胡、桔梗)加龙骨、牡蛎收敛肺气,苏子、牛蒡子理肺祛痰,杭芍养肝,法半夏降逆。连服五剂,诸症缓解,继之,临床症状消失。病情控制未发。
[按]: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在生理功能上.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之气由脾上输于肺以充养全身,故二者关系至为密切,临床上常见脾气不足、肺气虚弱的脾肺两虚江。本例在脾虚湿滞的情况下,不仅肺气虚弱,且兼肺燥干咳,湿与燥成为一大矛盾。因而在用药上的难度亦大:燥脾湿则肺燥增,润肺燥则脾湿盛,所谓棘手之证。经分析病情后,乃借用八珍散加清润益气之品,既健脾燥湿,又润肺降逆,使药扣病机,两全兼顾。药虽平淡无奇,但疗效显著。
阴寒浮肿烦喘
王××,女,七十岁。患全身浮肿,发热,身痛,喘息,烦躁,胸闷胀,大便秘结。病已多日,经治未效,延余往诊。症见:面青无神,舌白滑,脉弦滑。询其起病之因,系由风寒侵袭,兼有积滞。前医不分表里,以致表邪未除,积滞已成,阻遏气机,阴霾满布。当今施治,应分三步:先解表宣肺,兼调营卫;继而表里两解,兼消积滞,后予温壮阳气而治本。一诊先用麻桂各半汤加味。处方:
麻绒6克 杏仁9克 桂枝9克 杭芍9克 苏叶6克
防风9克 独活6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 大枣3个
二诊:服一剂,发热身痛即见减轻,表邪渐解。但胸闷张如故,此里气未和,积滞未消。宜表里两解,兼消积化滞。用自拟方藿香桂枝汤加减。处方:
藿香6克 神曲9克 枳实6克 法夏9克 焦楂15克
苏叶6克 吴白芷6克 桂枝6克 杭芍9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 大枣2个
三诊:上方服一剂,胸闷胀减轻,喘息亦减,惟大便多日不通。以面青无神、舌白滑观之,此因年高,阳气不足,阴寒凝结。宜温壮阳气,单刀直入,交通上下,使陷者得升,浊者自降。方用《伤寒论》干姜附子汤。处方:
黑附片60克 干姜15克
服后大便通,烦喘止,惟吐酸频作。是由于阴邪太甚,服阳药而离照当空,坚冰见融之佳象。今大便虽通,而肿势未消。此脾肾阳虚,阴寒尚盛。宜温阳祛寒,健脾利水。继用白通汤、真武汤各三剂后,浊阴化而水归壑,肿胀消而身轻健。
[按]:“先表后里”,是《伤寒论》重要治则之一,临证时必须牢记。本案既有脾肾阳虚,又有风寒外束,且有肠胃积滞。根据《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及“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后者所云阳明,系指里证。记明表里并见时,不可用下,应以解表为主。故首先用麻桂各半汤加味,使病邪得以外出。第二步用藿香桂枝汤表里两解,兼化积滞。使表邪解,积滞消,为第三步的用药创造了条件。孰先孰后,应做到胸有成竹。只有这并,用药才有准则,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痹证发黄神识错乱
何××,男,六十一岁。平素嗜酒,过去曾患风湿关节炎及风湿性心脏病。今发热,全身疼痛,面浮肢肿,小便不利.咳嗽心悸。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伴上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住某医院,经治疗效果不显,且病情日益严重,延余会诊。查其脉沉紧,苔白腻,面浮,两手及足背浮肿,触之发凉,压之有凹陷,断为风寒湿三邪并犯太阴、少阴之虚寒证。法当温扶肾阳、祛风寒湿。投以自拟方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处方:
黑附片60克 桂枝12克 炒杭芍12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陈皮6克 川芎6克 防风9克 独活9克 桑寄生15克
台乌9克 大枣3个 烧生姜5片
连服二剂,发热退,身痛亦减。肿胀仍未消,小便不利。此脾肾阳虚,寒湿不运。治当温补脾肾,运化寒湿,用《伤寒论》大剂苓桂术甘汤加附片。处方,
黑附片90克 茯苓30克 漂白术18克 桂枝24克 甘草9克
方中附片温肾阳以强心,茯苓、白术、甘草健脾除湿以利水,桂枝通阳化气,使膀胱气化得行,三焦水道通利,则小便自可畅行,水肿渐消。服后,果获预期之效。宜进一步温肾助阳,祛寒化湿,扶持正气,恢复体功。用《伤寒论》大剂附子汤。处方:
黑附片120克 茯苓30克 炒杭芍15克 党潞参15克
漂白术30克
此方乃仲景治“少阴病,口中和,背恶寒”及“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之主方。用治此症,乃以白术和中、调气、祛湿,茯苓行痰利水,杭芍育阴。敛藏相火;附子温肾助阳。肾为胃之关,肾气蒸动,关门得开,更得苓术之淡渗苦降,助水下行,潞党参培补脾肺之气,肺气不虚,治节得行,方能化精利尿。
服二剂,水肿全消,身痛若失。但不料出现黄疸,小便又复不利。面目、爪甲、周身俱黄,色泽不鲜。用附子理中汤加味。处方:
黑附片60克 潞党参18克 漂白术15克 干姜15克茵陈9克
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砂仁6克 炙甘草6克
服后病如前,且增心烦。系水湿停滞、郁热内蕴。改用通阳行水、清热除烦为主,以茵陈五苓散、栀豉汤和温胆汤合方化裁。处方:
茵陈15克 茯苓15克 猪苓12克 白术12克 炒泽泻18克
桂枝15克 焦栀仁6克 淡豆豉9克 法半夏9克 陈皮6克
枳实9克 竹茹6克 甘草6克 干姜15克
上方五苓散助脾转输,通阳利水,茵陈清热利湿以退黄,栀豉汤除烦热。再以温胆汤降胆除痰而安神,加干姜顾护中阳,并制茵陈、栀子之寒。服后心烦减,尿清长,黄疸渐消。
在治疗过程中,忽见右手食指弯曲不能伸,疼痛难忍。谢映庐《得心集》称此病为“肝风撮指”,并指出病因系木强土弱.肝风为病,“肝阴被火所劫,是以筋急而牵引撮紧。但肝为肝脏。一切逐风辛散之药,反能助火劫阴,岂非愈加其病。”乃处以谢氏治此症之效方:
桂枝9克 炒杭芍9克 炒柴胡9克 胆炒半夏15克
龙胆草9克 炒川连4.5克 焦栀仁6克 甘草6克
服一剂,痛稍减,指稍伸。再服二剂,则指屈伸如常。然圈中阳大虚,脾湿不化,症现胸闷,腹胀,大便泄泻。用四逆汤加茯苓,一剂泻止。但又出现精神错乱。查其脉,两手六部散大无根,舌苔青滑。此系心肾升降失调、神识散越所致。症属不足而非有余,当治以交通阴阳,收纳元气为主。盖心主神明,若心阳不衰,神不涣散,则神识自不错乱。先投四逆汤加肉桂、猪胆汁、童便。服一剂,神稍安,继用补坎益离汤(附片、肉桂、蛤粉、炙甘草、生姜)专补心阳,兼滋肾阴。服四剂,神识清明,如大梦初醒,身心大快,仅肢体微现浮肿。再以白通、四逆收纳元气,而诸症消失。最后以济生肾气丸调理,体渐康复而出院。
[按]:中医痹症,范围甚广,非单指风寒湿痹而言。此案表现多端,变化无常,堪称疑难杂症。其病机自始至终似以湿邪为主。其内蕴之湿时从寒化,时从热化,对方药之反应亦颇敏感。若不抓住病机辨证施治,随症遣方,焉能适应其变化。可见,只要掌握中医原理及辨证论治方法,抓住不同时期之主要矛盾,灵活处理,则病邪自无遁形,而险症亦可转危为安。
陈××,男,十四岁。患发热恶寒,头痛,身困.腰酸,恶心欲吐。初服桂枝汤后症状未减,次日出现舌苔微腻,恶寒少而发热增高,症似风温,又改服银翘散与葱豉汤合方,药后日晡发热如疟状。又服西药阿的平无效,竟转全日发热,下肢剧烈疼痛,夜间发热尤盛,体温39.5℃,卧床不起,烦乱呻吟,不得安寐。起病至今已半月余,症情混杂,寒热莫辨,乃延余诊治。细审之,患者初因气候突变,感受寒邪而发病。症见:舌质青滑,舌苔薄腻,脉浮而无力,面色及口唇发青。病已多日,今仍发热,脉浮为表邪尚’在,由于寒湿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故下肢疼痛。脉症合参,证属阳虚感寒兼湿邪内滞。先予温经散寒、调和营卫兼理气机之法。处以桂枝加附子汤加味。处方:
附片60克 桂枝12克 杭芍12克 香附9克 麦芽9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 大枣3个
方中用附片温太阳之经脉;桂枝汤以发表解肌、调和营卫;合香附、麦芽以行太阳之滞气,开太阳气机。
二诊:服上方一剂后,较前安静,但发热未减,下肢仍痛,且出现呕恶,舌脉同前。此乃寒湿凝滞、胃浊不化、浊阴上犯所致。法当以温经通络,驱风散湿,行滞、降逆。处以自拟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
附片60克 桂枝9克 桑寄生15克 杭芍9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台乌9克 陈皮6克 独活6克 防风9克
川芎6克 甘草6克 生姜5片 大枣3个
方中附片、桂枝、杭芍、甘草、生姜、大枣用以温经散寒通络;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合与茯苓增强健脾利湿之功,法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台乌行气、散寒,川芎活血行气,二者合用增强行气止痛之功,防风、独活祛风胜湿、行痹止痛;桑寄生补肝肾、除风湿。
三诊;服上方二剂后,夜问发热稍减,体温渐降,呕止,烦定,已不似前之呻吟,口渴思饮而不多。此系下焦元阳虚衰,阴寒内盛。宜温阳祛寒,处以《伤寒论》吴萸四逆汤:
黑附片60克 炒吴萸6克 干姜9克 甘草5克
方中吴萸温中散寒,疏肝暖脾,善解厥阴肝经的郁滞而行气止痛,且能降逆止呕,合四逆汤峻扶元阳之不足。
四诊:服上方一剂后,发热大减,口渴亦止,多日卧床不起,现已能起床便溺,溺色稍赤。但仍感下肢疼痛,不能移步,苔转白腻,脉仍濡。此系中阳虚衰,以致寒湿凝滞,气机不畅。宜交通阴阳,散寒祛湿。处方:
黑附片60克 干姜15克 葱白3个
麻绒3克 杏仁6克 桂枝6克 白术12克 甘草5克
第一方系自通汤,用以交通心肾之阳,补吴萸四逆汤之不足也。
第二方即《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及麻杏苡甘汤合方用以温散化湿。
五诊:上二方交叉各服二剂后,发热全退,惟觉下肢仍有疼痛,脉濡缓,舌苔薄腻。此乃脾湿不化,阻滞经络,故下肢仍有疼痛。法当健脾燥湿,祛风通络为治。处方:
猪苓6克 炒泽泻6克 茯苓15克 苡仁9克 淮牛膝6克
土茯苓6克 萆薢6克 焦黄柏6克 丝瓜络5克 桑枝9克
防风6克 独活6克 甘草5克
方中猪苓、泽泻利水渗湿,苡仁,白术健脾利水、燥湿,萆薢祛风除湿,合桑枝能利关节除风寒湿痹。丝瓜络通筋络、舒血脉,与桑枝合用增强其通利血脉关节的作用,防风、独活祛风胜湿,疗风痹诸痛,黄柏坚肾、益阴而燥湿,淮牛膝益肾、引药力下达,善治肾虚腰腿疼痛或膝痛不能屈伸。
六诊:服上方一剂后,小便清长,下肢疼痛大减,已能移步。脉已平和,舌心微黄腻。此湿欲化热,处以原方减去萆薜、桑枝、丝瓜络、甘草,加沙参15克、元参9克、知母6克滋阴降火,再加筠姜散寒、除湿以开气血之凝滞。
七诊:服上方二剂后,竟能自由行走,惟步行时感轻微疼痛。考虑患者素禀不足,经此病后,元阳更虚,继以术附、参附、吴萸四逆、白通汤等更番调理而愈。
湿热两膝肿痛
陈××,男,十五岁。患两膝肿痛已四年,久治未愈。来诊时,面黄肌瘦,唇口红赤,精神萎糜,足不任地。舌质红,苔薄黄,脉象细数。以脉症合参,此风寒湿痹,迁延日久,邪气留连,经脉阻滞,郁而化热,湿热之邪注于两膝关节而不散,致成湿热肿痛。证属热痹,治宜清热渗湿,疏利关节为主,兼以养液。处方:
沙参9克 玄参9克 猪苓9克 茯苓15克 泽泻9克
通草6克 萆薢9克 牛膝6克 黄柏9克 土茯苓15克
嘱服五剂,并配合外治法。
外用:生草乌90克,研细末与麦面15克混合,加入适量酸醋,调匀包患处。草乌搜风胜湿,主风痛,通经络,利关节,破积聚,用麦面以作粘合;调之以醋者,《别录》谓其“主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李时珍亦云:“醋主酸收,又有散瘀解毒之功,曲直之性也。”
上方服五剂,并配合外治后,疼痛大减,肿消其半。改拟除湿清热,活血通络,分清去浊之剂。处以下方:
苍术9克 秦艽5克 当归9克 杜仲15克 牛膝9克
知母9克 萆薢9克 苡仁15克 木瓜9克 通草5克
桑白皮9克 桑枝15克
嘱服五剂。外治法如上。
经上述治疗后,痛止肿消,诸症缓解。根据“脾主四肢”、“肺热叶焦”亦能致痿的理论,继以六君汤加麦冬益气健脾,清金保肺。连服数剂,遂愈。
[按]:本例属中医“热痹”范畴。痹证一般分风痹、寒痹、湿痹、热痹四型。临床所见,以阳虚偏寒湿者较多。但素体阴虚,或素体蕴热,或寒湿郁久不散,或过用辛温,均可转化为热痹。热痹多挟湿邪,故热痹之治,宜清热渗湿,疏利关节。日久者兼以养液。关节肿痛者,配合外治亦佳。本例因病程日久,初诊即用沙参、玄参者,因患者湿热久痹,已有足不任地等象,宜予清热保肺养液,以防成痿。又因脾恶湿,主四肢,脾湿不化,下渗经络,流于下肢,故而浮肿,寒湿日久,郁而化热,则湿热互滞,故用二芩、泽泻、通草、萆薢、黄柏、淮牛膝以渗化湿热,导热下行;用桑枝、土茯芩利湿解毒,疏利关节,苍术、秦艽祛风燥湿;知母清热,苡仁、木瓜入肝舒筋,
当归活血养血。杜仲一味,王好古称其为肝经气分药,润肝燥,补肝虚,强壮腰膝,牛膝引诸药下达病所。共呈除湿清热,活血通络,分清去浊之效。
上述诸方,用治湿热痹证,疗效较佳,已治愈多例,值得推荐。但外治法,遇包后过敏(发痒或发皮疹)者,应停用。
赵××,男,二十一岁。患左臂疼痛二月余,曾用西药镇痛及中药温阳除湿祛风等剂均无效。延余诊治。症见:左上肢举动困难,疼痛较剧,无红肿。无汗,恶寒,舌质正常,苔薄白,脉浮紧。询其得病之由,因夜卧当风,风寒湿邪客于经络。法当除湿祛风散寒为治。选方用《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合麻杏苡甘汤加桑枝。处方:
麻绒6克 桂枝9克 杏仁9克 白术12克 生苡仁15克
甘草6克 桑枝15克
连服二剂,患者得微汗,病遂痊愈。
[按]:臂痛一证,虽系小恙,然治不得法,
则迁延难愈。本证属中医痹证。痹者,不通之谓也。“痈则不通”,用辛温微汗法宣通之,遵仲景“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麻黄加术汤乃除湿祛风散寒之重剂,麻杏苡甘汤乃发汗利湿解表之轻剂,轻重合剂,善治风寒显痹。症虽恶寒,乃表阳被遏,由脉浮紧可知,非少阴病之恶寒可此,故不用大辛大热之附子,只用通阳化气的桂枝,俾卫阳振奋,则恶寒自罢。是方之中,尤妙在麻黄配白术,虽发汗而不致过汗,白术配麻黄,善祛表里之湿,同时,可达微汗而解,更加桑枝横达肢臂而通络。方虽简而效验灵。
阎××,女,三十九岁,妊娠二月。近五日来,右下肢疼痛,继之咳嗽,痰清带血,咳引右侧肩背疼痛,胸闷痛,上气喘息,头目眩晕,尿少,食欲减退。于日住入昆华医院(即今省第一人民医院),经摄胸片等检查,诊断为右下肢栓塞性静脉炎合并肺梗塞,经西药治疗一周后拟作人工流产与截肢术。因患者不同意,于3月14日转入陆军医院(即今四十三医院),诊断同前。17日延余会诊,详询病史,患者平素工作疲劳之时常感喘息、胸闷、心悸、短气乏力;此次妊娠后,出现右下肢疼痛,逐日加剧。近半月来咳嗽痰血,一直未止。入院后小便短少,一日仅二至三次。查得舌质青润,苔薄白,脉沉,面青,神疲欲寐,右下肢轻微浮肿,但不红,自觉疼痛拒按,不能站立。脉、舌、症三者合参,系平素心肺阳虚,寒邪凝滞。万全之策,宜先复心肺之阳兼以散寒为治,以俟转机。方用自拟姜桂苓半汤加元肉。处方:
生姜15克 桂枝15克 茯苓15克 法夏9克 元肉15克
二诊:上方服三剂后,上气喘息减轻,胸、肩、背疼痛渐趋缓解,舌质由青转红,脉由沉转弦,苔白腻。但大便不通,下肢疼痛不减,头痛隐隐。用自拟天麻汤加减。处方:
明天麻10克 葳蕤仁15克 北口芪15克 桂枝9克 杭芍9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川芎6克 防风9克 独活6克
藁本6克 秦艽6克 甘草3克 生姜3片 大枣2枚
三诊:上方服三剂后,大便畅通,下肢疼痛减轻,微咳嗽,痰中略带血丝。用《伤寒论》桂枝加芍药汤加减。处方:
桂枝9克 杭芍15克 炙远志6克 炙冬花9克 茯神15克
甘草6克 炮姜9克
桂枝汤为妊娠第一方,具有温经通阳,调和营卫气杌之功,加重芍药有利于安扶胎元。
四诊:服上方二剂后,咳血止,下肢疼痛轻微。此时寒邪已基本消除,心阳渐复,但大便又呈现不通。用《伤寒论》麻仁丸加减,以润肺养血通便。处方:
火麻仁15克 杏仁9克 杭芍9克 瓜萎仁9克通大海3枚
甘草3克(白蜜一匙调入)
五诊:服上方一剂,大便畅通,下肢疼痛亦随之大减,但郁热渐起,虚烦失眠,痰血虽止,仍咳嗽,痰由清转稠。用自拟三豆银翘散合栀豉汤加减。处方:
淡豆豉9克 黑豆10克 红饭豆15克 桑叶10克 连翘10克
浙贝母9克 陈皮9克 茯苓9克
枯芩6克 灯心1束
此方清肺祛痰,“轻可去实”,以除郁热。
六诊:服上方三剂后,咳痰大减,烦躁止,并能安眠,下肢疼痛逐渐消失。为了巩固疗效,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建中汤,卫外守中,调和营卫,温通气机,促进血行,以三才封髓丹纳气归肾,使虚火不致上浮,继以炙甘草汤扶心肺之阴阳,以六君子汤健运脾胃。以上五方交替服用,从本调治,至4月20日,患者已能下楼活动而出院休养,到临产期安全分娩。
[按]:此证关键在于心肺阳虚,寒邪凝滞,营卫失调,血行瘀阻。因此,出现下肢静脉栓塞、肺梗塞及咳嗽痰血等症。据此,以温散寒邪、恢复心阳为主,选用姜桂苓半汤、天麻汤等方,兼施育阴润燥,活血通便之剂(麻仁丸、三豆银翘散),继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建中汤、封髓丹、炙甘草汤和六君子汤等,以巩固疗效。其所以获效者,是由于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本着“如常迟交”,“治本还当治标”的原则,并坚持机体的内外统一、上下统一的原理,才使错综复杂的病症得以缓解,免除了截肢,保住了胎儿。
刘××,男,六十岁。患右侧手足颤抖不止,历时二年多,曾经中西医治疗无效。症见:右手颤抖不已,右手不能取物,亦不能持物。畏寒身重,面色黯暗不泽,精神不振,甚感忧愁。舌苔滑腻,脉象三、五不整。索阅所服中药处方,多系养血祛风,清热涤痰之类。此症时日已久,若再迟延,则有“偏枯”之虞。查其病根在于脾肾阳虚,风痰郁阻。因肾阳即命火,命火不足,火不生土,则脾阳不振,水湿难运,湿痰停滞,阻碍肺胃气机之宣达。因脾主四肢,肺主一身之气,脾肺之机能受抑,木气鼓之,故手足颤抖也。因其标乃风痰,其本在脾肾,故滋阴养血,平肝熄风,非其所宜。根据以上分析,先以壮火扶阳、健脾燥湿、祛风豁痰之剂。用术附汤和郑钦安姜附茯半汤加味。处方:
黑附片60克 漂白术30克 生姜30克(取汁分次兑入)
茯苓15克 法半夏9克 炙南星15克 明天麻9克
白芥子6克 甘草6克
上方附子配白术,名术附汤,专治肾阳虚衰、脾阳不运、湿浊停聚之证。生姜、附子、茯苓、半夏即姜附茯半汤,郑钦安谓为“回阳降逆、行水化痰之方”。生姜宣散壅滞之寒;茯苓、半夏燥湿健脾,降逆化痰;加南星祛风湿,化顽痰,天麻镇静息风,白芥子利气豁痰除寒暖中,甘草调和诸药。嘱服二剂。
二诊:药后精神较好。为求根治,宜予温肾扶阳、调和营卫、祛风散寒燥湿之剂。因此症不仅肾阳大虚,脾湿不运,而且肺胃气机郁滞,易致营卫失调,风寒湿邪阻遏经络不通。若舍疏通经络、调畅气机之剂,则治病之药不易到达病所。乃用自拟方附子桂枝独活寄生汤加南星。处方:
黑附片60克 桂枝9克 炒杭芍9克 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川芎6克 防风9克 独活6克 桑寄生15克 台乌9克
炙南星9克 甘草6克 烧生姜3片 大枣3枚
方解见本书“风寒湿痹”案。
三诊:服二剂,自觉颤抖有所减轻,患者颇感欣慰,要求续为根治。腻苔已退,此乃寒湿虽化而未净。由于经络疏通,脉由三五不整转为弦大,是脾肾之阳未复也。乃用附子理中汤加味。处方:
黑附片60克 潞党参15克 漂白术15克 干姜15克
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炙南星9克 明天麻15克
代赭石15克 紫石英15克 赤石脂15克 甘草6克
上方附子温壮脾肾之阳,理中汤大振中州,执中央以运四旁,此乃理中之旨也,加夏、苓燥湿健脾,降逆化痰,南星祛风痰;天麻、代赭石、紫石英、赤石脂镇肝息风,降逆除湿。
四诊:患者连服三剂,颤抖大减,右手已可取物,精神舒畅,情绪饱满,脉象由弦大而变柔和,舌苔薄腻。此阳气尚虚,寒湿未尽。用《伤寒论》附子汤与桂枝汤合方。处方:
黑附片60克 潞党参15克 漂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炒杭芍9克 桂枝9克 甘草6克 生姜9克 大枣3枚
此方主旨,在于温扶元阳,补脾化湿,调和营卫,通畅经络。连服三剂,症状消失而收全功。
[按]:颤抖即颤振,此病方书记载甚少,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谓:“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王氏分型,有阴血不足,有气虚,有心虚,有挟痰者。临床所见,尚有湿热所致者,此多见于嗜酒之人,亦有阳虚所致者,本例即是。根据病史及以往所服方药,结合现时表现,断为脾肾阳虚,风痰郁阻。采用壮火扶阳、健脾燥湿、祛风化痰之法,竞获全愈。其关键性用药在第三诊,方中所用代赭石、紫石英、赤石脂等味,为养肝、祛痰、降逆之要药,由本及标,故见效迅速。但初诊、次诊方,是为第三诊创造条件,奠定治疗基础的。若不经过这两个步骤,开始即用第三诊处方,则不易有此功效。故临床治病,应当注意分清标本缓急,做到胸中有数。否则,欲连而不达,事倍而功半,良好的动机,未必会有良好的效果。
赵××,男,三十二岁。患腹部疼痛,大便不解,曾用苦寒消导之药无效,随又自吃香蕉数枚,意欲通便。然大便未通,反而腹痛加剧,两胁作胀,从深夜至天明剧痛不止,冷汗淋漓,辗转呻吟,至次日午后,扶来我所就诊。
察其脉弦紧,舌质略青,苔白腻,面色青黯,表情苦楚,不思食。此系肝寒胃冷,寒湿凝滞,木不疏土之故。处以经验方“霹雳汤”:
黑附片30克 炒吴萸6克 公丁香4克 木瓜6克
丝瓜络6克 灶心土30克
方中,附片壮阳补火,散寒逐湿,治脾胃虚冷,吴萸温肝逐寒,散湿开郁,驱厥阴之浊邪,为治心腹疼痛要药,丁香温中、降逆、暖肾,治心腹冷痛,且有壮阳之功,木瓜平肝达郁、舒筋止痛,丝瓜络通经络,散结滞,行血脉,灶心土温中燥湿,暖胃止痛,《本草便读》说:“其功专入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除邪之意。”此方之用,目的在温中、疏肝、燥湿、止痛。不用甘草者,欲使药力由中焦而达丹田也。
二诊:上方服一次后,即觉腹痛减轻,尽剂则痛消失,且思饮食,面已不青,脉转缓和。形神安定,情志舒畅。但皮肤出现红色斑块。此病邪从里达表之佳象。宜因势利导,用通阳化气之剂以调畅气机。方用刘河间大橘皮汤加干姜。处方:
陈皮6克 猪苓9克 茯苓12克 泽泻12克 白术9克
桂枝9克 广木香4.5克 槟榔9克 六一散9克 干姜9克
方中,五苓散化气行水,桂枝又能通阳、开肺气、散风邪,陈皮、木香健胃理气;六一散清热利湿;加干姜以助桂枝通阳之力。
三诊:服一剂斑块即消,但寒结未化,大便不爽。湿从热化,注于膀胱而小便短赤。予《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处方。
黑附片30克 大黄9克(同煨) 细辛3克
四诊:服一剂,大便通畅,但觉肛门灼热、口渴,是湿热又注于大肠。宜泻热和胃。用《伤寒论》调胃承气汤。处方:
大黄6克 炙甘草4.5克 芒硝6克(另包)
前二味同煎取汁,每次调入芒硝3克,连服二次。
上方服后,症状消失而愈。
[按]:《灵枢·五邪篇》云:
“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呜腹痛。”。这是指阴寒所致之腹痛。因“背为阳,腹为阴”,腹部既然属阴,则喜温而恶寒,故腹痛以寒证为多。本例脉证合参,再结合服苦寒药及香蕉后,腹痛加剧,断为肝寒胃冷所致腹痛,殆无疑议。因寒则凝,阳气不能舒展,无力运送,故大便停滞不通,此为寒结。至于肝寒见症,孙思邈《千金方》谓:“肝虚寒,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由于肝寒而导致木郁,郁则肝之疏泄和升发机能受制,必然影响脾胃之消化吸收,此“木郁不能疏土”之谓也。经云。“木郁逸之”,达即条达舒畅之意。故初诊用“霹雳汤”,予吴萸、木瓜温肝散寒,以遂其条达之性,附片、公丁、灶心土扶阳。温中、散寒除湿而培脾土,丝瓜络通络散结而利血脉。药证相符,一剂痛止。此方凡肝胃虚寒所致腹痛、胁痛、呕吐,、用之多效。
又:本例因寒结滞于里,经温通之后,邪气外达,乃出红斑。后因邪郁酿热,终成湿热下注,故治法先后不同。胃脘痛二例
包××,男,四十五岁。因胃脘痛住某医院,诊断为“胃溃疡”。治疗二月余,疼痛未减,反而泄泻不止,日行十余次,大便色黑,已七、八日不能进食,病情危笃,乃邀余会诊。患者精神倦怠,脉细小无力,舌淡苔薄白。证属申气不足,脾虚下陷,胃气不和。治宜温脾健胃。俾脾阳健运复常,则胃痛自缓,泄泻亦可自止。方用吴萸理中汤。处方:
炒吴萸6克 潞党参15克 炒白术12克 炮姜12克
方中潞党参补气益脾,炒白术健脾燥湿而止泻,吴萸温胃散寒,炮姜、甘草苦甘化阴而止血。
二诊:服二剂,泄泻全止,精神好转。继用上方去吴萸,加砂仁6克,法半夏9克,茯苓15克,以开胃醒脾。
三诊:服二剂,胃痛全止,能进饮食。再以陈夏六君汤二剂,补气益脾。最后用黄坤载黄芽汤,干姜改炮姜。以巩固疗效。处方:
潞党参15克 炮姜9克 茯苓15克 炙甘草6克
黄坤载云:“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又云:“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则宜参姜,培土泄水,则宜甘苓”。特制黄芽汤一方,专以益气温中,燥湿利水。
服二剂,便血全止,大便色转黄,精神恢复而出院。
李××,男,三十四岁。因胃脘疼痛,长期反复发作,大便色黑而住某医院。诊断为“胃溃疡”。经治疗二月余,输血2000毫升而病情未见好转。症见:胃痛腹胀,暖气、反酸,畏寒肢冷,声低息短,少气懒言,面色青黯,舌质青滑,脉沉。证属肾阳大虚,阴寒凝滞,气机不畅。治宜扶阳抑阴,回阳祛寒。方用《伤寒论》四逆汤。处方:
附片60克 干姜15克 甘草6克
此方专以驱散阴邪,峻扶元阳。郑钦安说:“凡人一身,全赖一团真火(即元阳、真阳、肾阳),真火欲绝,故病见纯阴。”又说;“四逆汤一方,乃回阳之主方也。……既能回阳,则凡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为病者,皆可服也。”故余临证以来,每遇阴寒重证,均以此方投之,往往应手取效。
二诊:服二剂,胃痛大减,精神好转,大便黑色转淡,微觉腹胀。再就原方加肉桂9克,砂仁6克。桂、砂两味,是阴症开窍药,温胃散寒,并具升降气机之力。
三诊:服二剂,各症续减。改用潜阳汤加肉桂。处方:
附片60克 砂仁6克 龟板15克 甘草6克 肉桂9克
此方有纳气归肾之妙。方中砂仁辛温,能散脾胃寒邪,且有纳气归肾之功;龟板咸平,滋阴潜阳,补血止血,附子辛热,能补肾中真阳,配龟板能阴阳两补;肉桂辛甘大热,补肾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配附子能温肾强心,配砂仁温胃散寒;复用甘草之甘以补中,则先后天并重,阴阳两补。
四诊:服二剂,大便颜色转黄,惟稍觉腹痛,原方加炒吴萸6克,以温中止痛。嘱服二付,诸症消失。
[按]:胃痛一症,原因较多,分类不一,但不出外感、内伤两大类。上述两例均属内伤。例一胃痛兼泄泻不止,辨证为中气不足,脾气下陷,故以理中汤加减,经益气温中而愈。例二亦胃痛,但兼全身虚寒,辨证为肾阳大虚,以四逆汤等方回阳祛寒而愈。病变均在胃脘,但前例以脾气虚为主,后例以肾阳虚为主,具体表现不同,故治法亦异,而疗效均佳。故临证之际,须细审病机,切忌见痛止痛,见血止血。
李××,女,四十余岁。自诉七、八年来每于经期前后均感坐卧不安,心中嘈杂,时吐清水,经多方求医概从胃治,所用处方不外理中汤、六君汤和枣仁、远志、龙骨、牡蛎等安神定志潜阳之品,服后不仅罔效,尤增烦躁不安。今余查其脉,皆弦微细数,舌质微干苔薄白。详问经信情况,诉每月经来色暗量少,且手足心烘热,乳部胀痛,细审此证,系胆气不降,肝木侮土,以致懊(忄农)嘈杂。拟四逆散与小建中汤合方为治。处方:
柴胡10克 桂枝9克 杭芍15克 枳实9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 大枣2个 饴糖15克
方中四逆散疏肝解郁理脾,柴胡、枳实配合具升清阳降浊阴之效;小建中汤滋肝达木、补虚散寒,温建中脏。四逆散佐小建中汤意在使中阳建运,肝木得升,胆气下降则懊侬螬杂之症自消。本“上热之病,甲木不降”之旨立法。
二诊:上方服二剂后,症状大减,续服原方三剂后症状全消。为巩固疗效,嘱守原方于月经前服二剂,并用自拟当归调经汤于经期服用。追踪观察数年均未再发作。
刘××,女,30余岁。患心中嘈杂,口苦,常吐清水,得食即止,伴有手足麻木,心慌,失眠。病已年余,经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查其脉虚弱无力,舌质青滑无苔,兼见神疲乏力。此系烦劳过度心血不足所致。治宜补血安神,稍佐清心降逆为治,用归脾汤加减。处方:
北口芪15克 潞党参15克 当归15克 炙远志6克
炒枣仁10克 白术9克 茯神15克 木香3克 元肉15克
法夏10克 云黄连3克 杭芍10克
归脾汤以补心血之不足,加法夏降胃逆,杭芍养肝敛阴活血以制木香之燥,少佐黄连以清心火。
二诊:上方服二剂,症状见减,仍用归脾汤去黄连再加山荧肉以补肝之不足。
三诊:服四剂后,心中嘈杂及手足麻木、心慌已基本控制。为了巩固疗效以防再发,故嘱患者仍用归脾汤减木香之燥,加天麻15克、法夏10克、杭芍10克,在补心脾的基础上佐养肝镇静为调治。服药三剂后,数年来未见复发。
[按]:嘈杂一症《类证治裁》谓“嘈症属胃”,朱丹溪云“皆痰火为患或食郁有热”。《类证》所言以脏腑立论,病往在胃,丹溪所言以病因立论,痰火为患。二书所立处方多属常法,不外健脾化痰之类。如属变局,拘于常法则难取效。余举此二例均属嘈杂症之变局,例一系肝木乘土,甲木不降、乙木不升,故用四逆散合小建中汤舒肝理脾、温聿中脏。例二既属心脾受损又兼肝气不舒,故虽经三次诊治其方不变,始终以归脾汤补心血为主治,随证加减。由此可见中压精湛之理论及辨证论治的灵活性,不拘常规、常法,力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能取效于临床。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胃肠神经官能症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