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类图书2011的书有哪些推荐

我的2015年书单&非虚构类(上)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陈嘉映、陈家琪、陈仲丹、赵勇、黄骏、邵燕祥、黄波。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陈嘉映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人类简史》,[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著,林俊宏译,中信出版社,2014
作者从7万年前智人的出现写起,写到我们这个世纪,还写了几行对未来的预想,中文不过400页,利用了生物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等好多领域的知识,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人类历史,作者有他自己的见解,例如,“历史从无正义”,你也许不同意或不愿同意吧,但读读书里的内容,对这类让人不快的结论会多一点儿理解。我自己最受益的是第一部分史前史的部分,这方面的新研究最多,作者替我们做了一番搜集梳理,省了我们自己很多气力。
《亦摇亦点头》,刀尔登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这是本写读书的书。我们都读书,读到别人读书的经验感想,常生会心一笑。刀尔登的议论聪明但不卖弄,视角独特但不刁钻。他不只是读了书发议论,不少篇什在讨论我们常会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今天的人为什么还要读古书?(古书在语言实验上相当成功,古书有助于我们建立历史感等等)通俗小说和文学小说的区别何在?(通俗小说的特点之一是总想取悦读者)一个人喜欢的书若与“公认”的名单不一致,是该感到不安还是该庆祝自己的特立独行?(作者建议,在一定程度上承认“权威”,不是要服从权威,而是对社会淘汰莠见功能的一种信任)当然,《亦摇亦点头》远不是读书百问的答题,恰好相反,作者信笔由心,一路让读者点头称是,当然,难免也有摇头的时候。
《英雄》,[美]保罗&约翰逊著,张薇薇译,中信出版社,2014
历史兴亡,浪淘尽,多少英雄?历史学家约翰逊挑出了这么十几个,虽然多是我们已经了解的,但被他寥寥几笔就写得这么绘声绘色,还是让人爱读。约翰逊的书的确好看,难怪畅销,据说,这一本尤其深受读者喜爱。他的其他的书也值得推荐,读过的有《知识分 子》《文艺复兴三百年》《丘吉尔》。《创作大师》还没读,也准备读。
《论施特劳斯》,陈建洪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15
列奥&施特劳斯在国内热了已经有些年头了,但我这个井底之蛙此前还没读到综述其思想的书。书很小,小开本,130页,但内容挺厚。陈建洪专研施特劳斯有年,下笔有相当把握。在大多篇幅,作者联系古今重要政治思想家如柏拉图、霍布斯、施米特等绍述施特劳斯的思想,涉及政治哲学中的不少基本问题,隐隐也透出作者本人的取舍。施特劳斯在深处思考,表述难免曲折复杂,常引发迥异的解读,陈建洪的解读也包括对国内外他人某些解读的批驳,这些批驳,用作者自己一处的话说,“深入理路、平心静气”,这也是眼下学术争论中不多见的。
黄骏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秋风宝剑孤臣泪:晚清的政局和人物续篇》,姜鸣著,北京三联,2015
作者姜鸣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专攻晚清军事史,尽管日后转换人生航向,离开了学界,但对晚清史的兴趣与热情未有消退。继几年前出版了《天公不语对孤棋》后,作者现今又以晚清历史人物为探讨对象,出版了一部姊妹篇的历史随笔《秋风宝剑孤臣泪》。
本书书名既源于李鸿章临终之言“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李鸿章自然也就是作者叙述的重点。书中收录了五篇关于李氏的专论文章,占到全书近四分之一篇 幅。李鸿章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欲以个人之力挽救清廷,然而时也,运也,终究非个人之力所能改变。对于这位晚清史的极具争议性的重要人物,姜鸣报以“同情之理解”的态度,体谅他在一片狭窄空间内苦苦支撑的不易。当然,作者也未因同理心而失去评断的客观性,对李鸿章在“中俄密约”轻率盲信的行为,作者也借黄遵宪之诗提出了批评,即所谓“老来失计亲豺虎”。
本书的表现形态虽是历史随笔,可作者在书中皆标注有文献出处,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史料的谙熟与理解深度,以及写作时的严谨态度,所以,本书亦可视为一部关于晚清政局与人物的论文集,加之作者文笔优美流畅,感情常浓缩于笔端,值得对晚清史有兴趣者反复阅读。
陈家琪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中国文明的本质》,陈宣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这是一套“巨大的书”,有六卷之多,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卷一和卷二两册。作者陈宣良,旅居国外近三十年,尽管不得不为谋生而奔忙操劳,但也无日不在思考着中国文明与人类文明(主要是西方文明)间的异同。对陈宣良来说,他的理想就是要把张光直先生在 《连续与破裂: 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 中的 “连续” 与 “破裂” 这两个概念说清楚。在中国受到西方哲学的训练, 在西方的长期生活中再回望中国, 他依然以哲学的方式看待历史, 但却又是以政治学、 社会学、人类学甚至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于是就有了 “全责组织结构下的公共权力” 这一概念。
当我们无法为 “全责组织” 和 “公共权力” 寻找到其起源上的任何合法性依据时, 它也就更凸显出了其政治上的意义。所以中国作为一个政治上早熟的国家, 也就有了弗朗西斯&福山近来所反复谈到的一个国家在 “国家能力”上的强盛与衰亡。就此而论, 要认识中国的过去与现在, 陈宣良的这套书应该是案头必要的参考书籍。
《无法说再见》, 张红军著, 重庆出版社, 2015
当我们正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都转向伊斯兰教时,我向大家推荐张红军的这本既包含人生的 “脚步”, 也聚焦于自己的 “目光” 所及的散文集。张红军的父亲1955年到了克拉玛依, 打开了那里的第一口油井; 张红军是1958年从老家河南扶沟县一个叫董村的地方来到了克拉玛依。他比我小两三岁, 在克拉玛依从小学三年级上到高一, 然后就是 “文化大革命”, 就是下乡插队, 就是招工, 成了一名我们在那个时代梦寐以求的勘探队员, 在两年时间 () 里走遍了新疆的山山水水。然后, 然后嘛, 他就成了一名诗人, 成了一位作家, 成了电影 《魔鬼城之魂》 的编剧, 成了 《油城文艺》 的编辑。那是1978年, 他29岁了; 编辑部就他一个人, 办公费是每月五角钱。
再后来, 当我在克拉玛依见到他时, 他已多次获奖,是一级编剧, 在文联就职, 正在办理退休的各项手续。读他的这本书, 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那个时候的汉人与当地人在婚俗习惯与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微妙关系,感受到创业中的艰辛与性压抑下的发泄。这是一本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
邵燕祥 作家
《革命寻思录》, 林贤治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5
林贤治先生的这部书, 好学深思, 以充足的史料、 政治学理论、 思想家论著为基础, 经过个人的感悟和发挥, 融成这一部眼光宏放的30万言长篇。绝不枯燥,不仅因为他有理有据的探讨, 更因为它回答的恰是我辈读者心中的问题,且因他不故作高深,而以叙事性、 论辩性和诗性之笔写成随笔式篇章。它不同于高头讲章的说教, 读来亲切, 引人入胜。
林贤治主要根据近现代史上英国、 美国、 法国和俄国的四次革命为例, 探讨了革命的成因, 革命过程中暴力机制的复杂性, 革命的领导层, 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角色,以及革命与革命建立的新政权等问题, 令人茅塞顿开, 或至少 “明白了一点点”。
虽然, 林贤治的这本大书, 同样可以说是 “纸上得来”的书生之见, 但他在 “革命” 这一主题下执著的认真的“寻思”,证明了不能简单地把 “告别革命”归之为伪命题,它毕竟提醒我们, 在实际生活中, 革命这个历史上沾带着光环和血迹的字眼, 仍然葆有鲜活的性质和醒目的色彩。
《鲁迅的人际关系:从文化界教育界到政界军界》, 朱正著, 中华书局,2015
朱正从年轻时写 《鲁迅传略》 开始研究鲁迅,已达六十年,不断有进益,有修正, 可以说逐步深入。其间,避不开鲁迅的人际关系;鲁迅正是在这个“场”中,在与这些或同道、或论敌的不同对象应对交往中,演出了言行事迹确定的形象,形成或说发展了独具魅力的性格。鲁迅的人际关系,不但反映了他那个时代, 甚至暗藏着历史的密码。
在这个题目下, 朱正写过多篇文章, 也曾结集。现在这一最新版本, 增加了根据新出现的材料补写的鲁迅与宋庆龄、与林语堂、与胡适的关系诸章。这样,全书两大部分 “与文化界教育界人士交往”“与政界军界人士交往”各章涉及的共28家。
此中独缺胡风一章, 引起我这读者一些题外的浮想。胡风在1950年代沦为所谓反革命小集团的为首者。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写过 《有个集团又何妨》; 近来年轻朋友以微信建立 “朋友圈”, 成千上万, 我憬然而悟: 这不都是小集团吗?
再看此书附录之一,“对鲁迅友人在后来特定年代的一些遭遇做了追踪”, 列名者 49 人。他们作为鲁迅的“朋友圈” 中人, 也许相应可成为虚拟的鲁迅 “小集团(或集团)” 成员的候选人。这不是玩笑!尽管这些人在历次运动中所获指控之罪, 大多发生在鲁迅身后, 但看看他们的履历, 他们的教养, 他们身上或有的传统士人风节与受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影响, 那些与鲁迅的性格和精神相通的因素, 似也不难成为特定时代的致祸之由吧。
陈仲丹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晚明大变局》,樊树志著,中华书局,2015
樊先生自称 “30” 后, 已到 “逾七”、“奔八”的年纪, 但著述的劲头却丝毫不减。没有了先前课题任务的拘牵, 读书写作全凭兴趣, 率性而为, 这样写出的书就更有了生机。此书有新视角, 提出晚明时的中国已卷入全球贸易的网络, 海禁政策松弛, 江南市镇繁荣, 文人结社成风, 这一切都在世界潮流的激荡中显现。该书主要从经济和思想文化两方面切入, 认为晚明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让人感喟的是, 这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却全不见头巾冬烘气, 无枯燥乏味之态, 可读性很强。樊先生称不喜把历史书写得面目可憎, 希望能兼顾 “提高” 和 “普及”。此书显然合乎这一标准。
《耶路撒冷三千年》,[英]西蒙&蒙蒂菲奥里著,张倩红、马丹静译,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
这是本有点来头的公共史学或曰大众史学著作, 预设的读者是非专业的普罗众生。作者兼备良好的史学和文学素养, 出身国际知名学府, 又有显赫的家世背景, 家族与耶路撒冷关系密切, 还有对传媒运用的丰富经验,这就有了使之成为畅销书的先决条件。果然写就后声名远播, 获奖多多,并得到克林顿、 基辛格等名人好评。这实际是本通过介绍人物透射 “圣城”历史的书, 以几个大家族的兴衰更迭为主线, 通过各种各样人的活动, 无论是士兵和先知、 诗人和国王, 还是农民和音乐家, 以人论世, 叙述往事。耶路撒冷在中世纪曾被当做世界的中心, 现在依然是被关注的热点。
赵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颓废与沉默:透视犬儒文化 》,徐贲著,东方出版社,2015
在我的印象中, 徐贲是揪住犬儒不放的学者, 也是把现代犬儒主义阐发得非常通透的思想者。本书中的各篇文章用犬儒主义视角解读当下中国, 指出了现代犬儒主义的不同面向, 常常以小见大, 发人深省。在他看来, 犬儒式生活便是 “利用私欲、 酬劳顺从、 犒赏沉默、 鼓励逃避。在这个新的社会契约中, 共识代替了强制, 合作消弭了批判, 理解瓦解了反抗, 玩世玩完了异见。这种思考就振聋发聩。读此书, 可使人检点自己, 看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已成了犬儒主义的同谋。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王小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为一个大众文化的研究者, 我读此书并非把它作为闲书, 而是把它看作进入中国当下大众文化现场的一个个入口。邓丽君、 崔健、 王朔、 贾樟柯、汪峰、 明星、 粉丝……他们差不多都是大众文化的生产者, 但为什么又让作者生发出 “只有大众, 没有文化” 的感慨呢?书前的序言值得一读。那里不仅有作者近距离观察大众文化现状之后的一些思考, 而且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如下断言:“如果阿多诺还健在, 他那套过时的、 后来常被大众文化研究者诟病的理论, 几乎是他在上世纪40年代对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现象的伟大预言。” 曾几何时, 阿多诺的大众文化理论已被中国学界当作 “过气” 的话语
集体抛弃了。这时候, 听听这位资深主笔的说法, 可以给我们醒醒脑。
《旧梦与远山》,童庆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此书是童庆炳老师的散文集, 也是他人生重要节点或日常琐事的珍贵记录: 故乡的山水, 柴路弯弯, 祖母的手, 地拉那 “偷书”, 潮白河放龟, 上课的感觉, 王蒙印象, 钟敬文的手杖……这些文字组合到一起, 便构成了一个学者的生命之旅。在人们的 “套板反应” 中, 搞理论的学者似乎个个都像康德那样按时散步, 刻板得一塌糊涂, 但童老师却并非如此。他直率、 纯真,讲生活情趣, 懂情理并重。唯其如此, 他才深得散文写作的精髓:朴实, 自然, 真切, 透明, 在直抒胸臆中展示性情, 在情景交融中澄怀味象。读他的散文, 我们能闻到久违的泥土气息, 顿时明白了何谓道法自然, 何谓返朴归真。什么是学者的人间情怀呢?这就是。
黄波 南方都市报编辑
《袁家有故事: 袁世凯后裔记忆拼图》,张永久著,中华书局,2015
这是一本好读的书, 也是一本悲悯之作。读这本书, 容易让人想起国亚的那本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国亚说:“我所要讲述的故事, 是我们这个典型而普通中国家族的故事。我们这个家族的遭遇, 也是一个半世纪以来风云激荡、 变化无常的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 其实袁家的故事何尝不是一个典型而普通中国家族的故事?假若说有什么区别, 那就是由于 “袁世凯” 这个无法摆脱的烙印, 袁家遂成为一个欲做普通人而不能得的群体。国亚家族的故事, 袁家的故事, 还有赵钱孙李家的故事, 共同构成了中国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一个中心线索就是不论你是否远离政治,但政治却一定会笼罩你。
《纪事录笺证》,(明)俞本撰,李新峰笺证,中华书局,2015年
历代各朝皆有皇帝实录, 但这个 “实” 字的含金量如何却颇费踌躇。若果欲求实, 想知道 “英明神武” 的另一面, 非用心辨正不可。但辨正无法托诸空言, 必须立足于掌握各种史料的基础之上。针对明太祖实录的辨正,作为亲历元末战乱和明初拓边长达数十年的老兵, 俞本晚年所撰的 《纪事录》 的价值向来为人重视。此书不是 《纪事录》 的第一个整理本, 但笺释之功不浅, 不仅几乎将明初相关史料一网打尽, 于众说纷纭处亦能断以己意。上个世纪四十年代, 王崇武先生取无名氏 《明本纪》 与 《太祖实录》 逐条对勘, 又采择他书注其本末, 勒成 《明本纪校注》 一书, 其结论是 《明本纪》“就史料价值言, 远胜于今本 《实录》”, 学界誉为杰作。此书能否继武 《明本纪校注》 姑置不论, 但史学求真的魅力同样显露无遗。
《秩序的沦陷:抗战时期的江南五城》,[加]卜正民著,潘敏译,商务印书馆,2015
二战期间, 多个国家都曾经被敌国所占据, 成为 “沦陷区”。对沦陷区的研究成为战后欧洲史学的一大热门, 与之相较, 中国的抗战史著作虽然汗牛充栋,但研究焦点却一直集中于 “国统区” 和 “解放区”, 而为日军占领的沦陷区则成了抗战研究的边缘。汉学家卜正民的这本著作让人耳目一新, 因为它关注的正是一个过去被国人有意无意忽略的灰色地带。需要指出的是, 这并不是西方汉学家研究中国抗战沦陷区的第一次努力, 在 《灰色上海 ()》(中文版由三联书店2012年推出) 一书中, 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傅葆石将当年上海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概括为三种: 隐退、 反抗与合作。与傅著相比, 卜著更关注小人物, 如果说在知识分子那里,“乱世求生与民族大义” 是一个无法躲避的自我拷问, 那么身陷沦陷区对无数升斗小民来说又意味着什么?相较之下, 阅读卜著对人性和战时社会的复杂都更能增进同情与理解。
您将要订阅:
南方周末热点新闻
116615位用户
南方周末网是南方周末新媒体有限公司依托南方报业的强大资源以及南方周末报系的优质内容制作能力所创建的,在上线初期便获得了迅猛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朋友圈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生活繁杂,唯有读书和旅行不可辜负。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旅行作家 ,自由撰稿人,搜狐旅游专栏
环球旅行作家、绿色生活家
旅游名博,搜狐金牌自媒体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旅游达人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2013:我心中的十大好书—非虚构类
所谓2013,并非是指2013新上市的书,所谓心中,自然纯属个人喜好,充满了傲慢与偏见。排此清单更大的原因是对一些媒体排出的所谓“十大好书”不以为然,别人自然也可以对我的清单不以为然。
1、& 世纪文景
《汉译世界史纲》:2001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版的《世界史纲》“一战”结束戛然而止,梁思成等译版的《世界史纲》在此之后,还有诸多评论,比如对社会主义可能的困境就进行了很多的讨论,他的那些担心,后来无一不印证,梁版的几位译者都颇具古文功底,所以译出的译文颇有些《史记》味道。
我的评论:从《时间机器》到《世界史纲》
2、& 浙江大学出版社
《多难与伟大的十九世纪》、《歌德与托尔斯泰》:穿行于不尽时空的每一本书以及它们所蕴涵的思想正是托马斯·曼的《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及《歌德与托尔斯泰》里提到的那些大师所能留给我们的,至于他们的功过自然是由后人评说,无论他们有怎样的瑕疵,一点也不影响他们的伟大。
我的评论:他们比别人高出一头
3、& 中央编译出版社
《无限的清单》:《无限的清单》虽然是一本继《美的历史》、《丑的历史》之后的另一本学术著作,但凭他所列的那些千奇百怪的清单,我宁愿相信,这是他的一本游戏之作,让读者备受折磨之余,产生康德仰望天空的感觉,同时在那些近乎疯狂的清单面前发出哈哈大笑。
我的评论:难以言喻的清单
4、& 上海译文出版社
《重生: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63年苏珊·桑塔格的小说处女作《恩主》问世,那一年,她刚好三十岁。苏珊·桑塔格死后,她的儿子戴维·里夫将她生前来不及整理的日记与笔记编辑出版,巧合的是《重生——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第一卷截止也刚好是1963年。桑塔格自己在日记里说:“在日记里,我不只是较之对任何人更加敞开心扉,我创造我自己。”,她的日记和笔记不仅展示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为解开其小说密码提供了一把方便的钥匙,虽然这一切并非出于苏珊·桑塔格本人的意愿。
我的评论:在虚无的温柔背后
5、& 汉唐阳光
新星出版社《古拉格:一部历史》:看了几篇关于美国女作家安妮·阿普尔鲍姆的《古拉格:一部历史》的书评,我很奇怪,很少有人结合曾经在中国发生过的事件进行评论的。“古拉格”惨绝人寰,但它绝不只发生在前苏联,建国以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红色高棉时期的柬埔寨、如今的朝鲜,都可以找到“古拉格”的身影,说到底,“古拉格”只不过是红旗下的蛋,与个别政权领导人的人品并无必然的联系,用陈独秀的话说就是:“是独裁制造了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制造了独裁。”
我的评论:古拉格:红旗下的蛋
6、& 三辉图书 上海三联出版社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可以说,普通的德国民众,从他们把希特勒选上台的那一天,就注定他们成为了纳粹的帮凶,而希特勒是怎么最初赢得民心,关于这一点,三七先生的《1933:为什么不投票给希特勒?》一文中有精彩的论述,而普里莫·莱维则认为,其实德国民众以及犹太人的命运在希特勒写下《我的奋斗》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就已经写就了。
我的评论:每一声丧钟都为所有人而鸣
7、& 上海译文出版社
《俄罗斯的安娜》:她一生的经历本身就是二十世纪俄罗斯(前苏联)苦难史的一个缩影。很难说安娜·阿赫玛托娃最终成为诗人是因为她天生的诗人气质,还是源于俄罗斯悠久的诗歌传统,抑或是她所经历的苦难。安娜·阿赫玛托娃一生的历史可以分为情史、创作史和苦难史,而这三者之间又彼此难分难舍地纠缠在一起。
我的评论:没有幸福,只有平静与自由
8、& 凤凰壹立 上海三联出版社
《历史的细节2》,此为杜君立《历史的细节》细集,我在评论《历史的细节》时说它是是一本信息量非常丰富的历史著作,书中涉及的书籍除是大多数普通读者所知道的《山海经》、《春秋》、《史记》、《诗经》、《资治通鉴》等古籍,还涉及大量普通读者所不知的古今中外历史、文学名著。这样的评论用在2上,一样是合适的。
我的评论:历史深处的忧虑
9、& 凤凰壹力 海峡文艺出版社
《色非色-经典情爱电影20品》:在评论《亨利和琼》时,薛希白曾引用《北回归线》的作者亨利·米勒的话:“这不是一本书。不,这是无休止的亵渎,是碎在艺术脸上的一口唾沫,是向上帝、人类、命运、时间、爱情、美等一切事物的裤裆里踹上的一脚。”
这段话用来形容《色非色,经典情爱电影20品》中的每部电影及这本书本身,大概也是合适的。
我的评论:情色电影的情色之旅
10、 华章同人 重庆出版社
《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莱不尼茨不是黄油饼干》颇有点帮我们捡回半条命的意思。它虽然不能励志,不能教给我们一些所谓的成功学,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现实的好处,但解答的都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关心的一些终极问题,使我们可以明白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在生活中的责任等大是大非的问题。
我的评论: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哲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作者:金荣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编辑的使命,就是让读者&读好书&。然而,这有个前提,就是要让读者&爱读书&。如果读者对我们的图书望而生畏,再好的书也会失去其意义。就这个角度而言,提升图书&悦读性&,应该看成是编辑的核心工作而孜孜以求。
  非虚构类图书包括科技、人文、经管、政治等类别,它们中的很大部分传播的是专业性和针对性较强的信息。读者对这类图书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他们能用于阅读的时间总是有限,于是必然产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的需求,同时希望这个过程是轻松愉快的。图书编辑为了满足读者的这一需求,就必须在图书的各个要素上下工夫。就笔者的经验和感悟而言,以下3个方面是增加图书&悦读性&的抓手所在。
  书名 力求自然通俗
  就非虚构类图书而言,什么样的书名才是好书名呢?导演冯小刚在介绍电影《唐山大地震》的时候,用了一个很生动的说法&&&接地气&。将其用于判断书名的优劣颇为妥帖。什么叫&接地气&?按照笔者的理解,就是自然、通俗,能够直接在读者心里唤起积极的响应。如果一个书名让读者一眼看去不能马上明白,其实已经形成了传播障碍。
  书名要做到&接地气&,有几种常见的方式。比如直接落实到日常生活,像《每天学点经济学》,就比《经济学通俗读本》要好;《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肯定比《中国经济现状分析》要来得有力。又比如作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判断,引发读者强烈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典型的如《细节决定成败》,干脆利落,有醍醐灌顶般的力度;《即将来临的第三次世界大萧条》,危机意识直透出来,读者看了估计都是心头一震。还可以创造出富有冲击力的名词,从而营造一种让读者不知不觉间融入其中的氛围。如《蓝海战略》,一听就让人陡然生出开拓事业的雄心。很多富有感染力的书名,其诉求点都是人类本身的表情、身体感受、生活态度乃至本性。《人性的弱点》一书常销不衰,因为其着眼点是人的内心本质。《别笑,我是英文单词书》,把人的表情和单词书这两个元素放在一起,别出心裁,颇能吸引眼球。《鸡皮疙瘩系列丛书》直接引发读者的惊悚感。无论书名怎样的&接地气&,其共同的特点就是简短有力,明白通晓,一看就知道作者要讲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有些专业图书,其内容本身就决定了书名没有太多锤炼的空间。对此笔者也是认同的。但我们不能就此形成定见,一见图书内容专业性强,就认为书名无可琢磨。举一个大名鼎鼎的例子,《辞海》是一部十分严谨的工具书,如果一般化地取书名,也许可以是《汉语词汇释义及探源》,但现在用了&辞海&两字,一种浩瀚感扑面而来,同时读者也能清楚地对书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概念,高下不可以道里计。
  装帧 让读者&一见钟情&
  市场上的图书产品汗牛充栋,不计其数,要脱颖而出,封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判断封面是否优秀,有美学上的标准,比如元素布局、字体运用、色彩的对比和搭配,等等。在实践中,有一个对于封面的主观判断方法。将封面摆放在离自己两三米远之处,如果一眼望去,仍然赏心悦目,令人舒坦而印象深刻,肯定是个好封面,否则仍需细细打磨。另外,除了封面本身外,还要对同类书的套路进行研究,思考如何让封面在其中能够跳出来。这要求编辑和设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掌握足够的资料,并且运用创造性思维,让读者对自家图书的封面&一见钟情&。
  就图书的版式而言,目前的潮流是以清新、疏朗、简洁、大气为美,推崇&留白的艺术&。这当然符合社会的进步和读者的爱好,不过仍需留意读者对象为何。对于幼儿和长者,大字号和大行距是一种体贴,但对于篇幅巨大的专著,如果也用这种方式,则不免有&卖纸&之嫌。
  无论是封面设计还是内文版式,都要注意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则。第一是整体感。笔者曾经看到过一本书,内文的版式和封面的设计都有可圈可点之处。然而该书内文用的是橙黄和黑色的双色印刷,封面用的却是深蓝的底,两者形成撞色,感觉上瞬间降低几个档次,白费了一番苦心。整体感不光是装帧几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一致性,更要注意装帧形式和内容的一致性。试想一本给幼儿看的图书,装帧上却追求简洁高雅,那就无论如何都不搭调了。第二是注重细节。假如一本传播前沿理念的图书,各方面都做得很大气,内文中却用了一个很小儿科的图标,就会严重影响整体效果。
  架构 内容充实引人
  图书&悦读性&的第三个抓手是内容架构,这同样是难度最大,也是最考编辑功力的。古人对文章的前中后安排,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论述:&凤头猪肚豹尾&,精辟中肯,而且同样可以应用于图书的编辑工作中。
  按照笔者的理解,&凤头&,就是开头要动人心魄,能吸引读者看下去,&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清代李渔语)。这其中的要点就是&惊&字。如果开头都是老生常谈,读者就会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要让读者惊叹,有很多的方法。常见的如设置一个大家都关心的疑问,让读者忍不住想继续看下去,寻求答案。如《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一书,开头就提出&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这么难&这样一个和读者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读者看了马上就会产生共鸣。又比如突出想要介绍的人物和事物的特异之处。《筋长一寸寿延十年》一书,一开头用了两个小标题:&名医中的名医&,&替父接访轰动香港&,富有传奇色彩,读者无形中就产生了认同感。
  所谓&猪肚&,就是内容丰富饱满。这要求我们从各个方面把所要阐述的观点、所要介绍的事物说得明明白白,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本质核心,周边外延,都要涉及。这其实体现了一个&聚焦&的原则,把文字的能量都集中到一件事情上,让读者深入了解。而不是讲讲这个,又讲讲那个,没有明确的主线和中心。在这个部分,详略取舍就显得非常重要。这种取舍不光要考虑内容是否围绕中心展开,还要考虑在逻辑上的关系与着墨的程度是否一致,有时候甚至要在内容的不同形式间进行平衡。比如讲一个保健的方法,可以有方法本身的说明、疗效的事实、医学上的原理、实践中要注意的问题。内容的呈现方式有说明性的、论述性的、故事性的,哪些详哪些略,非常值得编辑细细斟酌。
  所谓&豹尾&,就是结尾要有余韵,有升华,有延展,最重要的是,要让读者的思维从图书过渡到自身实际。以经济管理类图书为例,讲企业管理的图书,如果结尾能升华到人性和哲学的高度,必能让读者掩卷思索;讲经典投资技术的书,如果结尾处能够讲讲作者自己的应用案例,也可以让读者的理解更上一层楼;对经济现状进行分析的书,结尾可以对未来作一展望,并提出作者自己的政策建议。图书的结尾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让读者看完了最后一页,却仍然不想把书放下,而是在脑海中回味,并且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思想观念联系起来,甚至产生立刻行动的强烈愿望。
  结束语
  最后笔者想谈谈非虚构类图书呈现方式的选择。如前所述,非虚构类图书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如果通篇都是大段大段的文字,极易造成阅读疲劳。怎样让读者既读得懂,又读得快,还读得不累,这是摆在编辑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呈现方式进行精心挑选和组合,是解决这个课题的选择之一。
小编工资已与此赏挂钩!一赏一分钱!求打赏↓ ↓ ↓
如果你喜欢本文章,请赐赏:
已赐赏的人
我的电子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虚构类图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