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眠浅怎么办不稳定昨天睡得好今天有浅晚上睡眠浅怎么办

成都日报多媒体报刊
第04版:要闻
&&&&&&&&&&
昨天睡眠日 最近你睡得好吗
&&调查显示&&四川人睡眠质量较高指数居全国第五,但也有三成多的人爱熬夜&&工作是与失眠关系最密切的因素,媒体人睡眠指数连续两年垫底&&昨天是第15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健康心理、良好睡眠”。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据世界卫生组织对2万余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我国有各类睡眠障碍者的比例更是高达38.2%,高于全世界平均27%的比例。&&根据刚出炉的,由中国医师协会等参与发布的《2015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相对于全国参与调查30个省份的总体情况,四川人的睡眠质量较高,睡眠指数得分68.7,位列总排名第五。在接受调查的十大职业中,公务员群体睡眠指数相对较高,而媒体人得分最低,已经连续两年垫底。而在与失眠相关的因素中,工作仍然以56.2%的比例位居第一。&&当然,充分认识睡眠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睡眠的习惯十分重要。为了向公众普及健康睡眠知识,我市各大医院都开展了世界睡眠日健康义诊或讲座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参加。&&睡眠障碍&&晚上过量运动会影响睡眠&&昨天上午,川大华西医院第二门诊部,世界睡眠日主题义诊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参与,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唐向东教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睡眠与健康讲座,并且现场为大家答疑解惑。&&前来听讲座的人当中,中老年人占据了绝大部分,他们对睡眠质量的关注度显然更高。唐向东说,通常情况下睡眠障碍的发生几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睡眠质量的下降,往往会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因此中老年人尤其需要重视睡眠质量,这是维持整体健康的需要。他认为,睡眠不能仅看时间长短,更要看质量高低,有的人觉得自己睡够了,可是到了白天仍然容易疲倦犯困、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影响到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这就说明睡眠质量不高,可能存在睡眠障碍的问题,也应该及时寻找原因,给予针对性解决。&&“睡觉前,过度的体育锻炼也会影响睡眠,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更是如此。”唐向东举例说,有的中老年人喜欢晚上参加跳广场舞等活动,结果回来之后一直感到兴奋,反而睡不着觉,甚至引发了失眠。他认为,晚上参加体育锻炼本身没错,可一旦过量就会影响睡眠。他告诉记者,有研究表明,晚上参加体育活动半个小时以上,人的体温降低速度会比正常情况下慢4至6个小时,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最佳的锻炼时间应该是早晨,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健康风险&&慢性失眠伴随高血压风险&&慢性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大多数人只知道它会降低睡眠质量,却不知道它跟高血压之间也有着密切联系。唐向东教授在讲座中表示,根据他的研究团队经过历时四年半的研究发现,在部分慢性失眠患者中,患高血压的风险可能是正常人的400%。&&据他介绍,从2010年1月开始,通过对在华西医院的219名慢性失眠患者和96名正常人的对照研究,发现在慢性失眠患者中,有40%存在生理性高觉醒特征,而他们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00%至400%。在这项研究中,他们曾让慢性失眠患者在白天分四个时段分别睡眠20分钟,通过脑电图判断客观的平均4次进入睡眠状态的时间,如果入睡潜伏期大于14分钟,则可视为生理性高觉醒特征,也就是说,有生理性高觉醒的失眠患者,不但晚上睡不着,白天也很难入睡。通过一系列研究证明,如果入睡潜伏期大于14分钟,那么这部分慢性失眠患者患高血压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00%;如果大于17分钟,则是正常人的400%。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患有慢性失眠?唐向东告诉记者,慢性失眠具有入睡困难、晚上反复觉醒、醒后难以入睡以及早醒四大特征。如果至少遭遇其中一种,平均每周出现四天,而连续出现至少三个月,则有可能患上慢性失眠,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与此同时,他也强调睡眠时间长短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因人而异,根据国际常用标准,一般认为睡眠小于6个小时,就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应对措施&&遇睡眠障碍应及时就医&&前天上午10点,茶店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李洪毅为市民们带来了有关睡眠的精彩讲座。“总是独处、无所事事会让人感到焦虑失落,这往往会导致睡眠障碍,恶性循环之下,健康状况会越来越差。”李洪毅告诉大家,不久前他就曾接待过这样一位患者,60岁的马婆婆一直一个人在老家居住,跟随子女一起生活后,精神却反而不好了,总是感到失落,睡眠时间也越来越少,常常通宵失眠。&&据李洪毅回忆,经过一段时间治疗,马婆婆的失眠问题得到了缓解,但精神状态却始终无法与在老家居住时相比。“后来,我建议她参与社区活动,与社区居民多来往。慢慢的马婆婆逐渐融入到新的环境,人开朗了,睡眠障碍也得到了根治。”李洪毅表示,多与人交往,性格开朗也是治疗睡眠障碍的好办法。&&在义诊现场,医师们还对市民们关心的问题一一解答。“以前我只用吃半片安眠药就能入睡,现在需要吃一整片了,以后会不会要吃更多才有效呢?”胡奶奶也赶紧提出疑惑。“根据病情需要、症状需要、合理地吃、吃得适当,那安眠药就是对抗失眠的最佳武器,只要是在医生指导下正常服用,就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面对一个接一个的疑问,李洪毅始终耐心地进行了解答。&&睡眠问题不可小觑,必须引起足够地重视,如果怀疑自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市民最好到医院进行确诊,到底是偶尔失眠,还是患有失眠症,甚至有可能是抑郁症等其他心理疾病埋下的隐患。“对于这类问题,我们通常采取药物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患者排除睡眠障碍,及时就医很重要。”李洪毅说。&&数据解读&&四川人睡眠指数排名第五&&根据《2015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四川人的睡眠指数得分为68.7,在全国参与调查的30个省份中排名第五,可以说四川人在睡眠质量上是相对较高的。报告还显示,四川人在工作日的起床时间为早上7点20分,晚上入睡时间为23点26分,排名分别为第五和第六,相对于其他地方,四川人的睡眠习惯属于典型的晚睡晚起型。而在最能熬夜的排行榜上,四川也名列第四,数据显示,24点之后睡觉的比例,四川人达到了31%。&&与此同时,2014年22%的中国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2015年这一比例上升为31.2%。有过失眠经历的人占比也从2014年的6.4%上升为2015年的16.8%。这说明中国人的睡眠问题正呈现严重化趋势。其中,中国人失眠常与工作相关,比例达到了56.2%,梦境中出现最多的也是工作,比例达到了29%。&&2013年,每100个中国人中有14个过了24点还不睡觉,而到了2015年,每100个中国人中有22个过了24点还不睡觉,其中不肯睡觉的首要原因是上网聊天和玩游戏。&&除此之外,在报告选取的十大职业中,公务员群体睡眠指数得分相对较高,而媒体人得分最低,已经连续两年垫底,而在起床后会犯困的比例中,媒体人也以65%位列榜首。同2014年相比,各类职业失眠的比例都有所下降,只有医务人员不降反升,成为2015年最爱失眠的职业,而销售人员2015年失眠频率最低。&&本报记者 杨甦 安羽 实习记者 王静宇&&本报制图 张维颖
Copyright 成都日报数字报刊
所有内容为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大连报业集团主办
阴有小到中雨,1℃~5℃
您当前的位置:
睡得多不见得睡得好 8小时睡眠不是标准
大连晚报&& 04:15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睡眠,关爱心脏”。近日,一条关于中国首个睡眠指数的微博在网络上受到极大关注。据了解,中国医师协会19日于北京发布的中国首个睡眠指数报告中,显示中国人的日均睡眠时间8小时50分钟,指数成绩为64.3分,刚刚及格,其中在所有参与调查的20座城市当中,北上广无一例外都属于睡眠指数不高的城市。虽然大连并不在此次调查之列,可根据大连第七人民医院门诊挂号及病人就诊情况统计,在该院门诊以睡眠问题为首发症状的病人大约占就诊病人总数的40%。市民仍然关心着我睡饱了吗?睡眠时长的基数究竟是多少?
  只有困倦时才上床,不要在床上进行一些与睡眠不适应的活动,如看书、看电视等,但可以保留与睡眠有关的活动;
  如果不能在20分钟以内入睡或重新入睡,离开卧室到客厅走走,只有当再感到困倦时才回到卧室;
  每天晚上可以经常重复以上过程;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早上按时起床,有规律,不要总是计算晚上睡了几个小时;
  白天小睡的时间不要太长。
  多数认为:睡得越多越好
  指数调查:睡多不见得“睡得好”
  记者了解到,“中国睡眠指数报告”用“睡眠现状”、“睡眠管理”及“睡眠环境”等评估指标,将20个受调查的城市分为好梦城市、安眠城市、浅睡城市和失眠城市。其中,北京、广州、西宁、昆明、东莞为失眠城市,上海、南昌、天津、淮南、成都为浅睡城市,南京、武汉、长沙、沈阳、杭州为安眠城市,厦门、郑州、齐齐哈尔、重庆、西安为好梦城市。这里面很有意思的是,东莞是名副其实的“睡城”冠军。不仅在受调查城市中起床时间最晚,平均时间为8时9分,公众平均睡眠时长也达到了8.8小时,但仍属于“失眠城市”。调查显示,家庭压力影响让82.8%的北京民众和82.4%的广州民众睡眠受到影响。此外,南昌当选“最爱赖床的城市”,平均要赖床13.8分钟才肯起床;广州人起床最利索,清醒到起床只需要7.9分钟;天津人的午休时间最长,平均每天要午睡53.9分钟。
  “我到底要睡多少觉才是对身体有益而无害的?”多数人认为睡得越多越好。而心理医生则以东莞为例指出,虽然睡得多,却是失眠城市,可见睡得多不见得就“睡得好”。
  就诊市民:每天睡6小时,不健康?
  我市专家:因人而异,保量保质
  昨日,记者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遇见了市民李先生,他最近为睡觉的事情非常苦恼。“我基本上每天11点睡觉,早晨5点就自然醒了。这个习惯已经延续了很多年,我本身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可是自从交了女朋友之后,女朋友认为我睡得太少了,每天才6小时,不健康。硬逼着我睡觉,说再这样下去会生病,弄得我越来越睡不着了。难道非要保证8小时睡眠才行吗?”记者同他一起咨询了单春杰主任。主任笑着说,前几天还遇见一位市民,和李先生恰好相反。这位市民每天必须睡眠10小时以上才能保证一天都有充足精力。可家里人总说他睡多了不是什么好事,总是在他睡觉的时候叫醒他。搞得他常常精力不足,没办法好好工作。他当时非常担心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出了毛病,为什么总是需要多睡好几个小时呢。
  按照传统的观念,很多人认为成年人应该保证8小时睡眠。而单主任表示,这种说法只是一个概括了大多数人的平均睡眠时间,如果拿这个当标尺衡量睡眠质量就不准确了。其实不同的人对睡眠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睡眠的效果也不同。比如,总处于浅睡眠的人,即使睡了10小时以上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而有些人,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仍精力充沛。所以衡量自己的睡眠不但要看量,更要看质,只要你已经长期养成习惯,并且保证能够精力充沛,能够满足一天的工作、生活要求,就是正常的好的睡眠。千万不要和别人去比睡的时间长短,这种对睡眠不合理的要求会造成心理负担,反而会降低睡眠的质量。
  失眠患者:啥招都用了,就是睡不着
  心理医生:过分关注可能失眠
  “为了睡觉,我真是费老劲了。”日前,被失眠折磨得面目憔悴的市民王先生找到记者诉苦。王先生是一位公司经理,退休后就开始失眠。王先生的失眠很有特点,就是无论有多困,一上床保证睡不着。常常睁着眼呆到天亮,可白天在沙发上看电视、看书的时候却能睡着。当他想把睡眠改在白天时,白天又睡不着了。王先生一直在自己想办法调整,退休这几年没有干别的,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研究自己的睡眠上。相关的书籍看了二十几本,用王先生的话说,自己都算半个睡眠专家了,什么办法都用过了,该注意的也都注意了,气功也练了,羊也数过了,一些保健品更是没少用,说喝酒、抽烟对睡眠不好也戒了,可失眠越来越严重。日前,王先生被医院的心理医生诊断为“心理生理性失眠”。
  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陈保平说,王先生之所以失眠,一是生活不规律,二是太关注睡眠。如何减少对睡眠的关注是个说来简单做起来难的事情。睡不着数羊是很多书上介绍的办法,还包括要去掉杂念、闭目养神、睡前静坐半小时等,但大部分的失眠者用过后都没有什么效果。实际上,睡眠是个生理现象,是大脑从兴奋转为抑制的过程,对睡眠的过分关注会让大脑又兴奋起来。用故意回避睡眠的方式来转移对睡眠的关注,只能让我们对睡眠的关注更加强烈,结果自然就适得其反了。要减少对睡眠的关注,需要对睡眠有个正确的态度,要做到以下几点:不要求每天都睡个好觉,睡多少是多少;生活要安排得充实,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不是为了睡眠;随年龄增大,睡眠需求减少,睡多少都是合理的;晚上没有睡好,白天不要补觉;不要认为自己按要求做了,马上就能睡好觉。
  我市门诊:睡眠就诊趋于年轻化
  专家提醒:情绪不良会导致失眠
  前来医院睡眠门诊咨询治疗的人数逐年增长,也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穿不愁,衣食无忧,为什么反而睡不着了?
  医生解释,失眠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现象,一种由焦虑、抑郁、其它精神问题或疼痛等引起的现象。可以说,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躯体上的不适、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些药物的作用以及滥用安眠药和兴奋药、无节制饮茶喝咖啡,都可以导致失眠。另外,精神疾病以及情绪上的不良体验也可以引起失眠。当今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竞争激烈,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焦虑、抑郁、狂躁等情绪体验,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便会引起失眠。失眠以后该怎么办呢?发觉自己有睡眠问题,且较长时间不能改善时,您就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了,在确诊为失眠后,进行对症治疗,如进行睡眠的心理卫生教育、失眠的行为治疗、认知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方式,都能帮你找回正常的睡眠。&■本报记者 常婷
上一篇:下一篇: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 健康 & 正文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 你睡得好吗?
      实习生 刘华莹 记者 刘媛媛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根据国内的一项调查,我国有38%的人群存在各类睡眠问题,睡眠有障碍或会导致心理障碍、脑功能异常、躯体功能紊乱及其他多种疾病,而失眠也已成为神经科第二大疾病。
  记者近日走访了市区各大医院,发现在综合性内科就诊的20%患者有失眠症状;来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的70%患者有比较严重的失眠问题。  “每天,心理卫生中心的门诊都会遇到10至20个失眠患者,还有五台山医院的,就更不止了。”市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叶青表示。“每天,在我们科门诊上也会有10余患者出现睡眠障碍。”苏北医院临床心理科专家石元洪告诉记者,再加上其他医院、其他科室,一年里,会有上万市民到医院里寻求“睡眠帮助”。  问卷  调查  六成市民对睡眠不满意  私营老板和学生失眠多  记者邀请专家设计了一份睡眠调查表,内容涉及“你每天入睡时间如何?每天夜里醒几次?在睡眠时大脑是在休息吗?如果睡眠时间少了,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学习吗?”昨天,记者在各大医院进行了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问卷48份。  数据 六成市民对睡眠质量不满意  29份问卷中,出现了入“睡时间过长”、“睡觉醒的次数多”、“睡觉时多梦”等各种问题。而目前影响市民睡眠质量主要有两大类原因:失眠和打鼾。专家表示,调查显示有六成市民对睡眠质量不满意,但却很少有人因为睡不着而求医,往往是等到出现其他问题才会来看病,睡眠不好只是所有病症中的表现之一。   人群 私营老板和学生是失眠重灾区  记者调查发现,失眠人群中,干部和私营老板最容易失眠。此外,教师、会计、营销人员及脑力劳动者失眠的较多。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的职业人群为易感人群。同时,下岗、无业人员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因经济原因也常失眠。另一方面,在中小学生中,有不少孩子存在睡眠障碍,大部分是由考试升学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其实更准确地说,他们存在的是情绪障碍。”叶青告诉记者,在学业的重压下,家长孩子都不敢放松。“没有别人的好脑子,就只能少睡一会儿,笨鸟先飞嘛。”这已经成为许多家长“剥夺”孩子睡眠时间的无奈理由。在相对自由的大学生中,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恋爱、人际关系等都是导致失眠的原因。  典型案例  三岁的女娃,呼噜声让家人“恐惧”  60岁的他,打呼噜能惊动邻居  A 呼声能惊动周围邻居,他一入睡就呼吸暂停  方先生今年60岁,30年前就睡不好觉,并没有把这当个问题。直到最近,方先生开始出现严重的“呼吸睡眠暂停”,才去医院看个究竟。现在,只要一睡着,方先生就打呼,没几分钟便开始憋气,100多秒内呼吸被阻塞,等到气一上来,巨响连周围邻居都能听见。方先生夜里要醒十几次,白天一坐下来就能犯困。医生检查发现,方先生不仅打呼憋气、头晕、睡不好觉,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东方医院耳鼻喉科田树昌博士称,成年男性中,1/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打鼾,其中又有1/3的人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因打鼾造成“睡眠呼吸暂停”就诊的病人每年增长50%。  据介绍,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人,表面上是打鼾,实际是全身性缺氧。“夜间睡眠时,呼吸停止持续超过10秒即为呼吸暂停,此时血液中的氧减少,机体处于缺氧状态。”  B 为治失眠,她每晚吞下12粒安眠药  市民林女士,今年50多岁,10年前开办了一家公司,工作压力大,每日处理、思考的问题太多。大约七八年前,林女士睡眠出现了问题,就开始服用安眠药。起初是每晚一片,3个月后每晚两片,发展到去年,林女士每晚要吃12片安眠药才能睡着。直到去年年底,林女士开始出现精神萎靡、神情呆滞等表现,家人才强压着她到医院就诊。  石元洪博士告诉记者,睡眠障碍多为心理或生理疾病,心理方面主要由忧郁、焦虑、兴奋等情绪引起;生理疾病是由中枢神经或者鼻、喉等呼吸系统上的疾病引起。病人最好不要随便吃药治疗。“我们提倡患者到医院来,医生会根据病人情况采用心理、药物、仪器等手段来治疗。”  C 孩子三岁半,呼噜响不断  三岁多的妞妞,每到晚上入眠,就会让家人感到“恐惧”。“她打呼噜,竟然跟大人一样响!”妈妈告诉记者,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打呼噜了,当时声音很小,她和爱人并没有在意,还以为宝宝睡得香。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家伙的呼噜声越来越大。  市一院儿科专家周维克表示,妞妞的问题其实就是“儿童睡眠障碍”。 “他们有的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有的睡着后呼噜之声此起彼伏、夜间频频醒来、睡不安稳、夜间磨牙、遗尿、呓语……”这些都是儿童睡眠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打鼾。  专家表示,睡眠障碍不容小视,有可能导致儿童智力损伤、记忆力下降甚至智商降低,还会引起一系列行为问题,如好斗、多动症、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像打呼噜,多是增殖体肥大所致,如扁桃腺肥大、腺样体增殖等,早产、窒息等也会导致睡眠障碍。”  记者体验  “催眠软件”,听了没啥效果  专家:类似音乐催眠,长期听或会有依赖  失眠的人都会试图寻找解决睡眠的方法,包括各种药品、保健品、音乐等等。最近,有读者向本报热线打来电话,咨询一种“手机催眠软件”。“据说只需睡前聆听15分钟,就能轻易获得5倍于平时的深度睡眠效果。”真的会有这么神奇的催眠效果吗?  记者首先搜索了这一软件,据称已经3000人经过测试,第一次使用就能改善睡眠质量。记者随后进行下载,并安装在手机上。晚上临睡前,记者播放了此软件,耳边听到的是“嗡嗡”的轻微蜂鸣声,还掺杂着类似海浪拍岸的声音。听了15分钟后,即使关了软件,记者的耳边似乎还有这些声音,没有太大的睡意。第二天起床后,记者感觉睡眠质量和平日里差不多。  “为什么大家愿意去尝试这种‘睡眠软件’?一是很多人都有过失眠的经历,二是他们找不到更好的有助于睡眠的办法。”石元洪博士告诉记者,这种软件可以被认为是治疗失眠办法中的一种——音乐放松疗法。“不过单靠一种旋律和一首曲子就要治疗所有失眠症显然是不现实的,长期听一种音乐,有可能造成依赖。”  夏季 22:00~23:00 -> 入睡 6:00~7:00 -> 起床  冬季 21:30~22:30 -> 入睡 6:30~7:30 -> 起床  推荐作息时间  时报讯(记者 刘媛媛)  睡眠是所有人的生理需要,人的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苏北医院临床心理科专家石元洪告诉记者,睡眠不仅可以使个体的精神和体力得到恢复,而且与个体的情绪、记忆等心理活动密切相关。这项大家的本能活动却时不时地衍生出很多困扰:有人会因为缺乏睡眠而焦虑不安,也有人会因为睡眠过多而精神不振。到底是谁动了我们的睡眠?  在世界睡眠日到来之际,本报联合苏北医院临床心理科开展针对睡眠障碍患者的义诊活动。“我们有一些针对睡眠的量表,前来咨询的市民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检测。”考虑到心理咨询所需时间较长,今天的前20名患者可免费进行睡眠质量检测,如有必要,他们可以免费进行心理咨询。参与方式为持扬州时报直接至苏北医院一站式导医台领取专家号。  睡眠5 问  ■为什么把睡眠日定在3月21日?  专家解释说,之所以每年的世界睡眠日都定在3月21日,是因为这一天是春季的第一天,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期。从这一天往后,白昼逐渐变长、气候变化趋于复杂。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季节变化的周期性和昼夜交替规律与人们的睡眠质量存在密切关系,而这一天又存在着气候特殊性,所以其才被确定为世界睡眠日。   ■怎样才算睡好?  一般情况下,人体对睡眠的要求是青壮年一夜睡7~9小时,少年幼儿增加1~3小时,老年人减少1~3小时。  每个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差异很大,这与人的性格、健康状况、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等许多因素有关,与每个人的睡眠习惯也有一定关系。睡眠的好坏,并不是完全取决于睡眠的时间,而要看睡眠的质量,也就是整个睡眠中深睡时间的长短。评价睡眠质量好坏的标准,不是睡眠时间的长短,而在于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只要第二天感觉精力充沛,没有觉得不舒服,这就表明睡眠质量高,是健康的睡眠。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足部保暖:研究结果表明,双脚冰凉的妇女的睡眠质量比足部舒适暖和的妇女要差,专家建议,穿着厚袜子睡觉。  不开窗:引起人们过敏的物质和影响睡觉的噪音通过开着的窗户进入卧室。海因建议:关上窗户睡觉。  晚上不打扫卫生:清扫房间使用的喷雾剂和化学清洁剂都可能刺激呼吸道,从而影响睡眠,海因建议:只在早晨打扫卧室。  卧室里只能摆放郁金香:卧室里不能有花卉,因为它们能引起人们的过敏反应。海因建议:卧室里只允许摆放郁金香,郁金香不会有引起过敏反应的危险。  擦掉化妆品:带着化妆品睡觉会导致皮肤发炎,夜间抹香水的人,应该考虑到引发哮喘的可能性。  每天多睡15分钟:专家提到了一个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妇女每天所需要的睡眠时间比男子多15分钟。  ■睡觉摆个什么pose?  睡觉要保持合理的睡眠姿势?那么你该摆什么POSE睡觉?专家一致认为,向右侧卧、身体轻微弯曲据说是最佳的姿势,这样可以让全身肌肉松弛、血液流动增多、呼吸畅通。  ■各年龄最佳睡眠时间是多少?  新生儿 20小时  婴儿 14-15小时  学前儿童 12小时  小学生 10小时  中学生 9小时  大学生 8小时  成人 8小时  老人 6-7小时
心血管外科主任
[责任编辑:wyxuho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视觉焦点网络热图
精彩推荐评论过往今日
行业信息 区县新闻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晚上睡眠浅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