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什么的早晨》为题写首诗,3东郭小节漫画以上。

鏈?被鏂囩珷鎬绘帓琛岀増
鏈?被鏂囩珷鏈?湀鎺掕?
鏈?被鏂囩珷鏈?懆鎺掕?
鐩稿叧鏂囩珷《三行诗格式》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三行诗格式
三行诗格式
范文一:课题5、古诗词三首课时总计 9 课时主讲人:许
漪 备课时间:9、15上课时间:9、16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2、通过学习《长相思》,了解有关词的基础知识,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3、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感情:抒发了一种浓郁的思乡之情。教学重点体会古诗词所表达的浓郁的思乡之情。教学难点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感情。教
程个性设计第一课时《泊船瓜洲》一、导入 1、准备上课。回忆已学的与月相关的古诗,《古朗月行》、《静夜思》、《枫桥夜泊》…… 2、认识课题。 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也是一首与月有关的诗,大家首先一起来研究一下“泊”字。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字典中“泊”字的两个音节(bó
pó)及其不同的意义,选择正确的读音。齐读课题。) ??师:谁能根据课前的资料搜集说说“瓜洲”在什么地方? ??师:“泊船瓜洲”的意思是说把船停靠在瓜洲岸边。课前你们搜集了哪些关于这首诗的背景资料,我们来共同交流一下。 ??3、商定学习步骤和方法。 ??师:我们已经学过好多古诗了,你打算怎样学习这首诗呢? ??师:先要——
??(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板书“读、议、背、写”) ??师:我们就按这顺序和方法学习。 二、读诗 1、试读。 ?师:按同学们讨论的方法步骤,先读诗。请自由轻声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试读) 2、正音。讨论并读准以下字。  京口瓜洲一水间(jiān
jiàn), 钟山只隔数(shù
shǔ)重(zhòng
chóng)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ái
huán) 3、自由读古诗,或同桌互读。 4、师生共同读。学生可以自由地站起来读给别人听,然后师范读。 ??师:同学们读得这么尽兴,老师也想读,行吗? ??师:(配音范读)??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老师再读一遍!(再读,学生有激情地高声朗读) 三、背诵 1、试背。 ??师:都会背读了,现在你们想干什么? ??师:背书就背书。自己试试怎样背得快。 ??2、汇报背诵结果。 ??师:谁愿意背诵? ??师:还有谁要背? 四、议议 ??1、交流收获,粗通诗意。 ??师:通过诵读,你一定读懂了不少的内容。四人一组交流,再结合你手边的资料讨论讨论,看看你们弄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呢?还有哪些词句读不懂吗?在学习片上写下你的收获和疑惑。时间10分钟。
(10分钟后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师:汇报一下你的读书收获,好吗? 师:谁能将诗中“瓜洲”、“京口”、“钟山”的按方位画一个简图?
钟山                 △△△△      ◎
~~~~~~~~~~~~~~~~
~~~~~~~~~~~~~~~~
             
瓜洲 师: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  师:老师提供资料让你们自己选择判断。 屏幕展示以下内容:〈1〉 数重:几层。 〈2〉 绿:吹绿了。
〈3〉 还:①指归还。②指的是返回。 师:还有什么弄不懂的字词吗?谁能按书上注释加上自己的理解来说说诗的大意呢?
(说说全诗大意。先同桌互说,再汇报说。) 2、体会诗的情感,简笔勾画。 师:读到这儿,你知道诗人的写作目的了吗? 师:诗中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诗人这种思乡的情绪呢? 师:诗的第三句继续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诗人为什么选作“绿”字呢? 师:“绿”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五、画画 1、启发。 师: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我们再体会一下,诗人写出了一江之隔的几个地点,还展示了春的新绿,月的皎洁。色泽鲜明,多么美丽啊!在你们头脑里,一定能画出了一幅绚丽的图画。现在,你想做些什么? 师:好的,请选择你喜爱的方式表达对这首诗的喜爱。写字时,书写要工整。画画时注意自己笔下的景物特点,加点彩色最好。待会将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好吗? 2、反馈。 师:写完的同学上来将作品投影放大给大家欣赏,最好做些介绍。 六、延伸 ??补充写王安石的诗供学生选择自读。 ??师:同学们学得很好。《泊船瓜洲》是小学阶段学习的唯一一首王安石写的诗。王安石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许多作品脍炙人口。老师从其他地方选新编了几首印发给你们,可以自由选读。 第二课时《秋思》一、导入: 1、课前:组织学生进行以思乡为主题的古诗背诵比赛。 生背诵……(如:《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夜书所见》《泊船瓜洲》《宿建德江》) 2、导入新课:你们背诵的古诗都让人感受到那浓浓的思乡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样的诗:唐代诗人张籍写的《秋思》!请看老师板书诗题。 3、师:同学们,在学诗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看这样一句话:真正会读书的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歌德(德国作家)你们想做会读书的人吗? 二、分层读诗,读通读懂。 a、布置读诗:那好,就让我们先来学习纸面上的文字!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两遍,要把字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 b、检查读诗:读准读通 1)指名读诗。 师:谁愿意第一个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准了没有。 集体评价。 2)齐读。 3、检查读诗:读出节奏 1)师:大家能读得准确、通顺,真让人高兴!下面请大家再读一遍,要读出诗的节奏,注意诗里面字词间的停顿!你们看: 2)课件呈现:《秋思》的节奏。 师:请大家按照老师标出的节奏练习读诗! 3)学生练习。 4)检查练习效果。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5)评价学生,再指名读。 6)全班齐读。 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节奏朗读全诗。 4、检查读诗,读懂大意。 解题: 师:读到这儿,哪个同学先来告诉我,你从诗题“秋思”懂得了什么呢? 指名回答。 指导读题:1、思念的时候心情怎样?2、思念长长,不可短。 师:你们知道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指名回答。 师:你们了解了诗句大意后再来听听老师的朗读,听完后说说老师读得怎么样。 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师:到现在为止,你们只是学习了纸面上的文字。而老师却按歌德说的那样,用另一只眼睛看到了文字的背后,体会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你们也想这样读吗? c:以疑激趣,品读诗句。 师:你们看,诗题虽说写“思念”,但诗句里再也没有出现思字,作者把这个思字藏哪儿呢?现在请你们默读全诗,看哪些字词背后藏着作者的思念,把它们画下来。然后与同桌进行讨论、交流。 d:组织交流,品味诗情: (此一环节以“见秋风”开始为好。如果学生先找到“又开封”等,则可让学生将重点词语全部找出再依次品味。) 1、品读“见秋风”“意万重”。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一定引导学生先说“见秋风”。) 师:秋风没有形状,难道真的能看到吗?那么站在秋风中的张籍到底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 师: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草,凋谢的百花,它们都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这叫叶落归根!而张籍的根在哪里啊?在洛阳吗? 课件:张籍简介 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人(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人)。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写这首诗时,他已离家将近十年,独自在洛阳生活。
师:同学们,张籍的根在洛阳吗?在这些四处飘泊的日子里,张籍能见到父母慈爱的面容吗?……他能得到妻子细心的照顾吗?……他能听到儿女亲热的叫唤吗?…… 师:他离家近十年,四处漂泊,就像秋风中飘落的……(树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花朵)都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毫无疑问,张籍想家了!但他能回家吗?想家却不能回,张籍怎么办!
师:可是,离家近十年的张籍,那他该有多少话要在家书中说啊!同学们,你就是张籍,你在家书中会对谁说? 指名回答…… 师:有这么多的话要对亲人们说!这就是——意万重!(板书!)
师:张籍在写下这“意万重”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悲伤,忧愁,思念,痛苦,无奈…… 就请你读一二两句,读出张籍的悲伤; 就请你读,读出张籍的忧愁; 那就请你用朗读表达出张籍的思念; 张籍的痛苦在哪里,请你读出来!…… (朗读指导:联系体会到的张籍的心情悲伤,忧愁,思念,痛苦,无奈……注意速度、词气、表情……) 2、品读“说不尽”“又开封”。 师:原来,无论是“见秋风”还是“意万重”,词语背后藏着的都是张籍的思乡情!张籍的思乡情还藏在哪儿呢?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他为什么会担心说不尽呢? 张籍“又开封”是在什么时候?同学们,我就是捎信的人,可我怎么也不明白,张籍为什么要这样做?谁能告诉我? 设计“行人”与张籍的对话:张籍啊张籍,我就要走了,我也急着要回家呀!你为什么还叫我停下,要把信打开呢? ……;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看到,张籍把信开封之后,他做了什么? 师:担心说不尽,所以又开封,这就是—— 师:同学们,心中想,手中做,放不下,因思乡。这正是—— 师:千言万语说不尽,字字句句都是情。这正是—— 四、互文印证,悟透诗心。 1、师:张籍的思乡情呀,就是这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2、引入《归信吟》。 1)师:请大家看一看插图!终于,捎信的人带着这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信渐行渐远,张籍会怎么样呢?他的神态,他的举动,你看到了吗? 一直站着,望着“行人”离去的方向…… 2)师:这一刻,张籍的感受,他的朋友——诗人孟郊也深深懂得。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你们看: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课件呈现) 3)教师稍作梳理,学生品读,再读《秋思》。 师:……孟郊说的是当家书被带走的时候,好像自己的心也被带走了。就像张籍,此刻身在洛阳,心已回故乡。这是一份深入骨髓的思乡情呀!你们听!(教师配乐朗读全诗) 4)学习练习配乐朗读;指名配乐朗读。 5)学生配乐齐读:《秋思》。 第二部分:体会古人的思乡情。 一、教师引读:
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与孟郊!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 二、课件呈现:古人思乡名句。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在思乡人的眼中,故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难怪杜甫说——)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cén shēn) (四处飘泊的游子再苦再累也只是默默承受,只因为不愿让家人担心。就像岑参说——) 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李觏(gòu) (夕阳西下,鸟儿回巢,船儿归港,但诗人的故乡在何方?李觏不由得长叹——) 1、学生读。
2、教师导读。(教师注意指导读法,参照《秋思》的朗读方法。) 第三部分:感受今人的思乡情。 1、导语。 师:同学们,古人思念家乡,今天的人们远离家乡又何尝不思念?你们听: 2、音乐:刘和刚《牵挂》。 第四部分:家,永远的向往。 1、师小结:同学们,家乡的山水总让游子魂牵梦绕,家乡的亲人总让游子牵肠挂肚!同学们,也许今天的你们还不能完全体会这种感觉。但是孩子们,你们终将长大,闯荡天涯,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牵挂。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向往! 2、就让我们把这一份思家思亲的美好情感珍藏在心中吧!请背诵《秋思》。下课! ??
第三课时《长相思》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一直在坚持课外积累古诗词,那么你们了解关于积累古诗词的哪些方法?2、结合这些知识,复习本学期所学习的词。学生诗词接龙。3、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学习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词的意思。1、介绍作者。师生共同介绍搜集的资料,并齐读作者的名字。2、学生读这首词,运用以前学习过的方法:查资料,查工具书,疏通词的内容。3、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通过交流,初步感知词的意思。三、精读课文,体会词中描写的景象。1、学习上阕。①、请学生说说上片描写了哪些景象。(学生在黑板上做上记号)②、学生自由画出上片中所描写的任意一种景象。请画得好的同学在黑板上画。③、配插图全班齐读词,再自由读,融入画中的情景。2、学习下阕。①、从词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让学生在词中找一找。②、你们能不能模仿这些声音?并想象一下还有什么声音?指明学生发挥想象回答。③、试想一下,在这么烦躁的声音中,作者能睡着吗?那么这个时候他最思念的是什么?(揭示表达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④、学生一起模仿声音。老师范读,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嘈杂。四、反复诵读,领会词的音乐美。1、读词找出词的韵脚。2、词有节奏,学生给词配上节奏诵读。3、让学生自己给词配节奏,自由诵读,读出自己的感受。4、注意停顿。5、练习背诵。五、课堂延伸。老师分发课前搜集的纳兰性德的其他词,让学生读一读,感受纳兰性德的词的风格。原文地址:课题5、古诗词三首课时总计 9 课时主讲人:许
漪 备课时间:9、15上课时间:9、16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2、通过学习《长相思》,了解有关词的基础知识,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3、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感情:抒发了一种浓郁的思乡之情。教学重点体会古诗词所表达的浓郁的思乡之情。教学难点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感情。教
程个性设计第一课时《泊船瓜洲》一、导入 1、准备上课。回忆已学的与月相关的古诗,《古朗月行》、《静夜思》、《枫桥夜泊》…… 2、认识课题。 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也是一首与月有关的诗,大家首先一起来研究一下“泊”字。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字典中“泊”字的两个音节(bó
pó)及其不同的意义,选择正确的读音。齐读课题。) ??师:谁能根据课前的资料搜集说说“瓜洲”在什么地方? ??师:“泊船瓜洲”的意思是说把船停靠在瓜洲岸边。课前你们搜集了哪些关于这首诗的背景资料,我们来共同交流一下。 ??3、商定学习步骤和方法。 ??师:我们已经学过好多古诗了,你打算怎样学习这首诗呢? ??师:先要——
??(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板书“读、议、背、写”) ??师:我们就按这顺序和方法学习。 二、读诗 1、试读。 ?师:按同学们讨论的方法步骤,先读诗。请自由轻声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试读) 2、正音。讨论并读准以下字。  京口瓜洲一水间(jiān
jiàn), 钟山只隔数(shù
shǔ)重(zhòng
chóng)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ái
huán) 3、自由读古诗,或同桌互读。 4、师生共同读。学生可以自由地站起来读给别人听,然后师范读。 ??师:同学们读得这么尽兴,老师也想读,行吗? ??师:(配音范读)??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老师再读一遍!(再读,学生有激情地高声朗读) 三、背诵 1、试背。 ??师:都会背读了,现在你们想干什么? ??师:背书就背书。自己试试怎样背得快。 ??2、汇报背诵结果。 ??师:谁愿意背诵? ??师:还有谁要背? 四、议议 ??1、交流收获,粗通诗意。 ??师:通过诵读,你一定读懂了不少的内容。四人一组交流,再结合你手边的资料讨论讨论,看看你们弄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呢?还有哪些词句读不懂吗?在学习片上写下你的收获和疑惑。时间10分钟。
(10分钟后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师:汇报一下你的读书收获,好吗? 师:谁能将诗中“瓜洲”、“京口”、“钟山”的按方位画一个简图?
钟山                 △△△△      ◎
~~~~~~~~~~~~~~~~
~~~~~~~~~~~~~~~~
             
瓜洲 师: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  师:老师提供资料让你们自己选择判断。 屏幕展示以下内容:〈1〉 数重:几层。 〈2〉 绿:吹绿了。
〈3〉 还:①指归还。②指的是返回。 师:还有什么弄不懂的字词吗?谁能按书上注释加上自己的理解来说说诗的大意呢?
(说说全诗大意。先同桌互说,再汇报说。) 2、体会诗的情感,简笔勾画。 师:读到这儿,你知道诗人的写作目的了吗? 师:诗中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诗人这种思乡的情绪呢? 师:诗的第三句继续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诗人为什么选作“绿”字呢? 师:“绿”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五、画画 1、启发。 师: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我们再体会一下,诗人写出了一江之隔的几个地点,还展示了春的新绿,月的皎洁。色泽鲜明,多么美丽啊!在你们头脑里,一定能画出了一幅绚丽的图画。现在,你想做些什么? 师:好的,请选择你喜爱的方式表达对这首诗的喜爱。写字时,书写要工整。画画时注意自己笔下的景物特点,加点彩色最好。待会将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好吗? 2、反馈。 师:写完的同学上来将作品投影放大给大家欣赏,最好做些介绍。 六、延伸 ??补充写王安石的诗供学生选择自读。 ??师:同学们学得很好。《泊船瓜洲》是小学阶段学习的唯一一首王安石写的诗。王安石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许多作品脍炙人口。老师从其他地方选新编了几首印发给你们,可以自由选读。 第二课时《秋思》一、导入: 1、课前:组织学生进行以思乡为主题的古诗背诵比赛。 生背诵……(如:《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夜书所见》《泊船瓜洲》《宿建德江》) 2、导入新课:你们背诵的古诗都让人感受到那浓浓的思乡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样的诗:唐代诗人张籍写的《秋思》!请看老师板书诗题。 3、师:同学们,在学诗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看这样一句话:真正会读书的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歌德(德国作家)你们想做会读书的人吗? 二、分层读诗,读通读懂。 a、布置读诗:那好,就让我们先来学习纸面上的文字!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两遍,要把字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 b、检查读诗:读准读通 1)指名读诗。 师:谁愿意第一个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准了没有。 集体评价。 2)齐读。 3、检查读诗:读出节奏 1)师:大家能读得准确、通顺,真让人高兴!下面请大家再读一遍,要读出诗的节奏,注意诗里面字词间的停顿!你们看: 2)课件呈现:《秋思》的节奏。 师:请大家按照老师标出的节奏练习读诗! 3)学生练习。 4)检查练习效果。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5)评价学生,再指名读。 6)全班齐读。 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节奏朗读全诗。 4、检查读诗,读懂大意。 解题: 师:读到这儿,哪个同学先来告诉我,你从诗题“秋思”懂得了什么呢? 指名回答。 指导读题:1、思念的时候心情怎样?2、思念长长,不可短。 师:你们知道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指名回答。 师:你们了解了诗句大意后再来听听老师的朗读,听完后说说老师读得怎么样。 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师:到现在为止,你们只是学习了纸面上的文字。而老师却按歌德说的那样,用另一只眼睛看到了文字的背后,体会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你们也想这样读吗? c:以疑激趣,品读诗句。 师:你们看,诗题虽说写“思念”,但诗句里再也没有出现思字,作者把这个思字藏哪儿呢?现在请你们默读全诗,看哪些字词背后藏着作者的思念,把它们画下来。然后与同桌进行讨论、交流。 d:组织交流,品味诗情: (此一环节以“见秋风”开始为好。如果学生先找到“又开封”等,则可让学生将重点词语全部找出再依次品味。) 1、品读“见秋风”“意万重”。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一定引导学生先说“见秋风”。) 师:秋风没有形状,难道真的能看到吗?那么站在秋风中的张籍到底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 师: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草,凋谢的百花,它们都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这叫叶落归根!而张籍的根在哪里啊?在洛阳吗? 课件:张籍简介 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人(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人)。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写这首诗时,他已离家将近十年,独自在洛阳生活。
师:同学们,张籍的根在洛阳吗?在这些四处飘泊的日子里,张籍能见到父母慈爱的面容吗?……他能得到妻子细心的照顾吗?……他能听到儿女亲热的叫唤吗?…… 师:他离家近十年,四处漂泊,就像秋风中飘落的……(树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花朵)都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毫无疑问,张籍想家了!但他能回家吗?想家却不能回,张籍怎么办!
师:可是,离家近十年的张籍,那他该有多少话要在家书中说啊!同学们,你就是张籍,你在家书中会对谁说? 指名回答…… 师:有这么多的话要对亲人们说!这就是——意万重!(板书!)
师:张籍在写下这“意万重”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悲伤,忧愁,思念,痛苦,无奈…… 就请你读一二两句,读出张籍的悲伤; 就请你读,读出张籍的忧愁; 那就请你用朗读表达出张籍的思念; 张籍的痛苦在哪里,请你读出来!…… (朗读指导:联系体会到的张籍的心情悲伤,忧愁,思念,痛苦,无奈……注意速度、词气、表情……) 2、品读“说不尽”“又开封”。 师:原来,无论是“见秋风”还是“意万重”,词语背后藏着的都是张籍的思乡情!张籍的思乡情还藏在哪儿呢?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他为什么会担心说不尽呢? 张籍“又开封”是在什么时候?同学们,我就是捎信的人,可我怎么也不明白,张籍为什么要这样做?谁能告诉我? 设计“行人”与张籍的对话:张籍啊张籍,我就要走了,我也急着要回家呀!你为什么还叫我停下,要把信打开呢? ……;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看到,张籍把信开封之后,他做了什么? 师:担心说不尽,所以又开封,这就是—— 师:同学们,心中想,手中做,放不下,因思乡。这正是—— 师:千言万语说不尽,字字句句都是情。这正是—— 四、互文印证,悟透诗心。 1、师:张籍的思乡情呀,就是这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2、引入《归信吟》。 1)师:请大家看一看插图!终于,捎信的人带着这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信渐行渐远,张籍会怎么样呢?他的神态,他的举动,你看到了吗? 一直站着,望着“行人”离去的方向…… 2)师:这一刻,张籍的感受,他的朋友——诗人孟郊也深深懂得。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你们看: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课件呈现) 3)教师稍作梳理,学生品读,再读《秋思》。 师:……孟郊说的是当家书被带走的时候,好像自己的心也被带走了。就像张籍,此刻身在洛阳,心已回故乡。这是一份深入骨髓的思乡情呀!你们听!(教师配乐朗读全诗) 4)学习练习配乐朗读;指名配乐朗读。 5)学生配乐齐读:《秋思》。 第二部分:体会古人的思乡情。 一、教师引读:
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与孟郊!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 二、课件呈现:古人思乡名句。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在思乡人的眼中,故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难怪杜甫说——)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cén shēn) (四处飘泊的游子再苦再累也只是默默承受,只因为不愿让家人担心。就像岑参说——) 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李觏(gòu) (夕阳西下,鸟儿回巢,船儿归港,但诗人的故乡在何方?李觏不由得长叹——) 1、学生读。
2、教师导读。(教师注意指导读法,参照《秋思》的朗读方法。) 第三部分:感受今人的思乡情。 1、导语。 师:同学们,古人思念家乡,今天的人们远离家乡又何尝不思念?你们听: 2、音乐:刘和刚《牵挂》。 第四部分:家,永远的向往。 1、师小结:同学们,家乡的山水总让游子魂牵梦绕,家乡的亲人总让游子牵肠挂肚!同学们,也许今天的你们还不能完全体会这种感觉。但是孩子们,你们终将长大,闯荡天涯,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牵挂。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向往! 2、就让我们把这一份思家思亲的美好情感珍藏在心中吧!请背诵《秋思》。下课! ??
第三课时《长相思》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一直在坚持课外积累古诗词,那么你们了解关于积累古诗词的哪些方法?2、结合这些知识,复习本学期所学习的词。学生诗词接龙。3、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学习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词的意思。1、介绍作者。师生共同介绍搜集的资料,并齐读作者的名字。2、学生读这首词,运用以前学习过的方法:查资料,查工具书,疏通词的内容。3、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通过交流,初步感知词的意思。三、精读课文,体会词中描写的景象。1、学习上阕。①、请学生说说上片描写了哪些景象。(学生在黑板上做上记号)②、学生自由画出上片中所描写的任意一种景象。请画得好的同学在黑板上画。③、配插图全班齐读词,再自由读,融入画中的情景。2、学习下阕。①、从词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让学生在词中找一找。②、你们能不能模仿这些声音?并想象一下还有什么声音?指明学生发挥想象回答。③、试想一下,在这么烦躁的声音中,作者能睡着吗?那么这个时候他最思念的是什么?(揭示表达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④、学生一起模仿声音。老师范读,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嘈杂。四、反复诵读,领会词的音乐美。1、读词找出词的韵脚。2、词有节奏,学生给词配上节奏诵读。3、让学生自己给词配节奏,自由诵读,读出自己的感受。4、注意停顿。5、练习背诵。五、课堂延伸。老师分发课前搜集的纳兰性德的其他词,让学生读一读,感受纳兰性德的词的风格。
范文二:格律诗格式* 五言绝句[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例词参考·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
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说明:此五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 五言绝句 [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例词参考·听 筝 [唐]李端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说明:此五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 七言绝句 [仄起式]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例词参考·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说明:此七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 七言绝句[平起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例词参考·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此七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 五言律诗 [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字外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例词参考·春 望 [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说明:此五言律诗的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 五言律诗 [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例词参考·山居秋螟 [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青泉石是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说明:五言律诗的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七言律诗[仄起式]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律诗首句多为压韵)·例词参考·书 愤 [宋]陆游昌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认堪仲伯间?说明:此七言律诗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 七言律诗 [平起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律诗首句多为压韵)·例词参考·登庐山 毛泽东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长 征 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说明:此七言律诗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范文三:诗词的格式及要求关于七律的格式和要求,七律分仄起式和平起式两种.
仄起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式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对:七律的"对"也只有礁倍粤?男问剑?矗?
(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首联是(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或者是(2)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的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这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规则.
七绝的格式是: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关于五绝的格式和要求:《五绝》五言绝句的简称。指五言律绝。四句二韵或三韵。
一:平仄定格共四式:(一)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
首句平起不入仄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二)首句仄起入平韵式
首句平起入仄韵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三)首句平起不入平韵式
首句仄起不入仄韵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四)首句平起入平韵式
首句仄起入仄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注:仄起式,指首句第二字为仄声;平起式,指首句第二字为平声。
二:【七绝】七言绝句的简称。指七言律绝。四句二韵或三韵。
平仄定格凡四式:(一)首句平起入平韵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二)首句平起不入平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三)首句仄起入平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四)首句仄起不入平韵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韵七绝二式表]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唐五律基本格式一、仄起句式A: 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B: 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二、平起句式A: 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B: 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一、仄起句式A:首句不入韵的(仄起仄收)
《春望》仄仄平平仄
国破山河在
平平仄仄平
城春草木深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B:首句入韵的(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二、平起句式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骏马似锋飙
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
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
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
独有霍嫖姚
《塞下曲其三》A:首句不入韵的(平起仄收)
《赋得古原草送别》
平平平仄仄
离离原上草仄仄仄平平
一岁一枯荣
仄仄平平仄
野火烧不尽
平平仄仄平
春风吹又生
平平平仄仄
远方侵古道仄仄仄平平
晴翠接荒城
仄仄平平仄
又送王孙去
平平仄仄平
萋萋满别情
B:首句入韵的(平起平收)
《北青萝》
平平仄仄平
残阳西入崦
仄仄仄平平
茅屋 孤僧仄仄平平仄
落叶人何在
平平仄仄平
寒云路几层
平平平仄仄
独敲初野磬仄仄仄平平
闲依一枝藤
仄仄平平仄
世界微尘里
平平仄仄平
吾宁爱与憎注: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唐七律的基本格式《来个易看的》一、平起式A: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B: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二、仄起式A: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B: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一、平起式A:首句入韵的(平起平收)函》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B:首句不入韵(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
汀洲无浪复无烟
楚客相思盖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乌
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
独戍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
长沙谪去古今怜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曰曰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殄市远五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仄仄平平平仄仄
肯与邻翁相对饮
平平仄仄仄平平
隔篱呼取尽余杯二、仄起式A:首句入韵的(仄起平收)
《别舍弟宗一》
仄仄平平仄仄平
零落残魂信黯然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B:首句不入韵的(仄起仄收)别》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双垂泪别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常在荆门郢树烟
去过十年同赴召
渡江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函相
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
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
相见长吟有所思
《再受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注:以首句入韵为正格
范文四:新诗的基本格式:一、白话新诗(白话新律诗、自由诗、押韵的半自由诗);二、拟古新诗(拟古新律诗、拟词新诗、拟曲新诗、拟古杂言新诗、拟古散文新诗、民歌体新诗、新自度词、曲)。(一)白话新律诗(一般白话律:以句子长短划分3种、以分节状况划分2种、以有无标点划分3种、以规模划分4种,以排列状况划分2种;白话排律:二排律、四排律、多排律;白话单元律:一般单元律、特殊排列单元律、回荡式单元律;商籁即十四行诗。)1、白话新律诗:指用现代通行的白话写成的新律诗。新律诗的“律”经过百年探索沉淀有三点共识:顿数的要求;押韵的要求;排列、组合的要求。“顿”是指依照现代白话的自然习惯由若干字组成的语辞单位,是白话新诗最基本最小的节奏单位。通常体现为朗读的停逗,一般由二至四字组成,个别也有一个字或五个字以上的。即闻一多、徐志摩、胡适、卞之琳等人称的音尺。对于单元律对顿的要求是每单元、每个组合细部顿数大体一致。《venus》郭沫若押韵的要求:1、可只押脚韵、押现代的韵,可以不论平仄,也就是可以根据现代普通话来押韵。2、要求双句尾字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死水》3、可以一首诗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可以四句换韵,也可以六句、八句或一节一换韵,一章一换韵。排列、组合的要求:1、每一行大致一样长,每一节行数大致一样多。2、每一节的排列组合大致一样。《季候》邵洵美2、排律:用排比对仗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白话新律诗,主要有两方面要求:1、遵循一般律的要求,即每行(句)顿数大致一样多,每节行(句)顿数大致一样多,双句尾字押韵,每节排列组合大致一样;2、主体采用排比、对仗句。二排律:是指两个两个排比句组成的排律。严阵《双堆集颂》四排律:是指四个四个排比句组成的排律,严阵《英雄碑颂》多排律:是指由四个以上排比句组成的白话新诗律。闻捷《思念北京》单元律:是指由一个个经过特殊组合处理的小单元同格反复而组合的白话新诗律。朱湘《梦》,余光中《乡愁》,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单元律的基本要求:1、由几个句子组成一个和谐的小单元,进行同格反复。即以同一种单元格式重复两次以上。2、每单元顿数、字数大致一样,单元内每个细部的句式组合大致一样。3、在单元内的节奏韵律点押韵,这个节奏韵律点可以是单元尾字,也可以是单元律制造停逗、韵律美的关键部位。(二)自由诗(以句子长短划分:短句、中句、长句、长短句错落;以排列状况划分:常规排列、特殊排列;以分节状况划分:不分节、分节、标号分节;以句子停断划分:句跨行、句中停、行中起;以有无标点划分:有标点、无标点、有无相间;以规模划分:小诗、短诗、中长诗、长诗;以语言方式划分:一般诗文语、散文语、口语。)1、自由诗:就是用白话,不押韵,可任意确定句式及长短、停断、章节及排列组合,可以相对自由地写作的诗。是与纯白话律诗相对而言。以句子长短来分:a短句自由诗:即由短句子组成的自由诗。每行三顿七字以下的自由诗称为短自由诗。管管《古刹》b中句自由诗:是指由中等长度的句子组成的自由诗。将三至五顿七字至十二字的自由诗称为中句自由诗。郑愁予《错误》,唐湜《遗忘》c长句自由诗:是指由较长的句子组成的自由诗。将五顿十二字以上的自由诗称为长句自由诗。商禽《长颈鹿》,阿垅《营》d长短句错落自由诗:即长句与短句互相交错的自由诗。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王尔碑《山野之晨》以排列状况分:a常规排列的自由诗:即在排列、组合上是常规的,没有特殊追求。一般都是每行顶格。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胡也频《旷野》b特殊排列的自由诗:即在排列组合上有特殊追求的自由诗。艾青《透明的夜》,罗门《咖啡门》,江河《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以分节状况分:a分节的自由诗:即整首诗分成两个以上的节的自由诗。洛夫《金龙禅寺》,绿原《弟弟啊,弟弟啊》b不分节的自由诗:即整首诗就是一节,一连到底。辛迪《风景》,韩东《有关大雁塔》 c标号分节的自由诗:即一首诗在分节的时候标有1、2、3等编号,也有的有一些中文的小标题。这种标号有时是因为各节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冰心《春水》,王家新《第四十二个夏季》以句子停断状况分:a句跨行自由诗:一个完整的句子是跨行的。在前一行未写完,转到第二行接着写。马飚《开动的中巴车》,何香久《颠覆语言》b句中停自由诗:句中停指的是在一个句中突然停下,一般是空一格再接着写。郑敏《入秋》,宋琳《流水》c行中起自由诗:行中起包括行中结与行中起两种情况,即在一行的中间,上一句句子结束,下一句起始。陈默《毛井》以有无标点分:a有标点自由诗:即有完整的标点符号的自由诗。李金发《弃妇》,姚蓬子《荒村》 b无标点自由诗:即没有标点符号的自由诗。非马《醉汉》,牛庆国《杏花》c有无标点相间的自由诗:即有时使用标点符号,有时不使用标点符号的自由诗。杨牧《海》 以规模分:a小自由诗:即八行以下的自由诗,个别也可多出一两行。非马《山》,孔孚《扬州》《大漠落日》(圆寂),冰心《繁星》b短自由诗:即每首八行至二十行的自由诗称为短自由诗。痖弦《秧歌——给暖暖》 c中长自由诗:即每首二十行至八十行的诗。余光中《等你,在雨中》d长自由诗:即每首八十行以上的诗。杨炼《诺日朗》以语言方式分:可分为一般诗文语自由诗、散文语自由诗、口语自由诗。歌词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一、什么叫歌词简单的说就是歌曲中的词,是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的,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它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曲调可以歌唱的乐府诗。歌词最重要的就是讲究语言的通俗易懂,简单流畅,让人一读到就会产生共鸣。要想写出好的歌词,诗歌是基础。现代诗歌与流行歌词确实有许多相通之处,二者都从很多方面突破了传统格律的限制,形式和内容都更自由。但它和诗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原因在 于,歌词为了能够配上曲子唱,在结构、语言、韵律等方面要受到音乐旋律的影响和制约,所以,流行歌词相对于现代诗歌而言,自由度要小很多,不能随心所欲, 海阔天空地写。流行歌词与现代诗歌同出一源,所以写好诗歌是创作流行歌词的基础。最大特点有三:语言精练且更富有韵律;表现手法更有力度;结构更严谨。有一些朋友的作品 几乎像写散文诗一样自由,尽管能传神地表现内在的情感,但语言拖沓重复,甚至节奏和音韵都不整齐,这样的歌词作品即使内容非常好,很感人,也很难变成一首歌。歌词创作:第一忌,语言不精练、不优美;第二忌,节奏和音韵不合;第三忌,语言深奥晦涩或单纯说教;第四忌,结构混乱;第五忌,平平淡淡没有高潮;第六忌,有破坏没建设的糟糕的谐音。六要:●尽可能描写自己有着强烈感触的故事和情感;●对人性、感情乃至人生要有比较深刻的体悟和见解;●要注重细节的刻画,尤其是很多人都可能有类似经历的那些细节;●不要说评书,要发挥诗歌跳跃性强的特点,“镜头”对准最有代表性的画面;●不要只有抒情没有故事,哪怕讲得再含糊也要有一点故事的“碎片”或“影子”;●要有最精华的句子来作高潮,“语不惊人死不休”,没有想出精彩的词句就坚决不动笔。二、歌词的结构歌词一般是(4+4,4+4)的模式,意思就是整篇歌词的前半部分为每段4句,共两段,到了副歌部分也是如此,每段4句,共两段。在初次尝试写歌词时,就可以套用这种模式, 大多数三段式和多段式的歌词,"起、承、合"都十分明显,●起——开头和高潮一样重要,你的故事、你的情感一开始就要能吸引人;●承——最不容易把握的部分,能否顺利过度到高潮,全看最后一二句;●转——不一定要有明显的"标记",更多的可能只是情绪和语气的变化;●合——早说过了,没有想出这一段,就不要轻易动笔。●结尾——要让人有回味无穷、"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三、歌词的形式与技巧歌词的形式表现(一)歌词的句式:基本上是7字句,5字句 ,提倡多用长短句。(二)歌词的段式:1段式 2段式 3段式和多段式。歌词段式内在的不同,段式句数的不一,可以带来不同的节奏感。歌词写作的方法1.开门见山2.兴(比喻,比兴)3.偶(对仗)4.比(不少于3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的句子的并列,常是同一事物多侧面的描述,以达到充分强调和鲜明地表现目的。)5.序列(以方向,时间,数字等的顺序,依次引发歌词内容的手法。)6.比拟(把人比物,把物拟人,赋予人〈物〉以物〈人〉的性格,特征和动态的描写手法。)7.对比(多为相反,相对事物的对比并置,可用在句与句,段与段,章与章之间。)8.衬托(以客体〈衬托者〉突出主体〈被衬托者〉的一中表现手法。)9.设问(分“自问自答”“自问不答”2类)10.叠置(就是把字或词重叠使用,可以形声,绘色,写景,抒情〈如小小 一声声 一片片〉)11.重复(将歌词中相同的语句,段落紧接或间隔着多次出现的手法。恰当地使用重复,可加强语气,突出重点,协调韵律,规划段落。)1 2.衬词 :(1)有助与民族风格表达的衬字,词,句。如呀啦嗦哎 (2)有助于地方色彩表达的衬字,词,句 。如唉咳咳 。(3)一些主要源自象声词的衬字,词,句。如来来来 滴哩哩 。(4)还有一些衬字,词,句。 如啊,呀,哎,哟。13.夸张(既借助丰富的想象,对事物的特征,人物的形象予以适度的夸大,缩小 强调和渲染的手法)歌词的特点:(一)主题集中,高度概括生活(二)形象鲜明,语言简洁动人(三)结构严谨,形式短小精悍(四)有节有韵,好唱易记歌词创作辅助表现手法:(一)衬字运用1单字:“啊”、“呀”等用于拖腔、甩腔;2长串衬字:(赞歌、乌苏里船歌、拉网小调)(二)泣声 泣声唱法所需用(手带着我的儿和女)(三)吆喝 一般用于劳动号子(打硪歌 这山望着呀,嘿嘿呀嘿..)(四)插白 例:1妈妈喊:我烧火等着米下锅 哎哟2妹娃子要过河,哪个来背我?(五)数板 中间插入快板四、歌词的韵律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都有它一定的格式,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韵位也就不同.之所以我们能觉得一首歌会啷啷上口,那是因为作词人对押韵的处理得体。当然大家都知道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是需要押韵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都会很注意对句子最后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的应用。以上简单介绍了歌词的几个写作要点。但千万别把这些当成条条框 框生搬硬套,真正在写作时应灵活处理。这里介绍一种速成的方法,就是模仿他人的作品,进行填词。找一二首旋律非常熟悉的歌曲,不要看原词,纯粹从旋律的角 度考虑来填词。这样能很快明白诗歌与歌词的不同,而且也能从中领悟到很多语言无法准确讲述的技巧和要诀。开始学作词时,还是以创作"叙事+抒情"的作品来锻炼自己,等真正有实力和灵感时再创作其他类型的歌词吧。学习写作的过程总是这样的,先是模仿,然后是写 作,最后经历不断地磨练和突破,才能进行原创的殿堂,创作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歌词选材很宽,但选题一定要集中。切忌在歌里出现太多事件、线索、人物、 形象.....
范文五:格式,本名王太勇,1965年生于武松打虎的地方。著有诗集《不虚此行》《盲人摸象》《本地口音》,诗论集《看法》《看见》《说法》,与他人合著《十作家批判书》《七人诗选》,系中国作协会员,第十三届柔刚诗歌奖获得者、第二届井秋峰短诗奖银奖获得者。      晨 练      笼子比鸟孤独。   提鸟笼的人   早晨从家出来   不敢迈大步      我喜欢笼子   甚于鸟。   正如肠子喜欢灌输   甚于受教育      为了接近一只鸟。   我歪曲着自己的身体   蹑手蹑脚      提鸟笼的人说,   看哪,那片花花绿绿的房子   是永和豆浆   咸菜是免费的      理发记      每次她用刀子剃我的头   我都喊,疼   她说,这样才舒服      每次我让她把刀子磨快些   她说,你不急着回家   要那么快干什么      你的头发稀少   适合一根一根地拔   你若是能忍着   我会很快剃掉   你身上那些无用的东西      野 花      好像是在山坡   是野草   与我   把你确定下来      一身的土   污染着   露珠   不忍啊      一头的露珠   洒在地上   由近及远地动      袅袅着   鸟在鸟中   孤独   炊烟   一尘不染      你攀比着缠绕着   一直等到天亮   等到灰飞   灰溜溜的我   绕过烟袋   缓缓   将野草的野熄灭      忍不往      你就绿了。出来   像偷情的柳条   软软的   似乎宝石现世      你就开了。破罐子破摔   冻死的破罐子   摔了几次,也没摔出正形   一汪一汪的水   仿佛大地喊疼      你就轻了。刮到树上   灰土飞了。刮到水里   宛若刮宫。一阵一阵的痉挛   好像悟空。你不再是婴儿   却刮出了婴儿的眼睛
范文六:现代诗的格式现代诗宜表现热烈奔放、复杂多变的思想感情。但是现代诗的形式须服从于情感抒发的需要,语言的抑扬顿挫和形象的塑造能够再现诗的自然音律。它最善于表达内心焦虑不安、喷涌激荡的情感。一种写现代诗的格式:1]人物XXX地点2]物品XXX动作3]在XXX(地点)4]存在(条件)XXX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
1] 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2]物品XXX动作:阐述一个与[1]相关的情形,例如“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3]在XXX(地点):变幻场景,例如“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4]存在(条件)XXX: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很简单吧,让我们将技巧进行到底,我再做一首:你静静走在我的心里没有告诉我你的到来在荒芜的心灵中我一直在等待这她的到来好了,去写现代诗吧!让写作的高潮来临吧!读左后卫的诗歌“三尺宣”
白云飘飘诗歌创作自古以来离不开“写作手法”,尤其是现代诗歌.写作手法包括“意象”、“意境”、“表述”、“结构”、“修饰”等等,这方面古诗词也好,新诗也罢,除了格律部分有所区别,其它无一不是这样.浏览左后卫的诗歌,感觉他善长以古典手法写现代诗歌,他诗歌写作技巧娴熟,很容易把古典气味的诗句贯穿到现代诗歌中去,《三尺宣》就是代表作之一.现在我们把这首诗歌分解一下,就象他习惯分解别人的诗歌加强读者印象一般:诗歌第一小节用的是“意象叠加”,作者将水与墨研出的黑,浓与淡勾出的蕊,多年前的那张三尺宣,还未晾干吗?“墨”乃文房四宝中的一类,“勾出的蕊”则是指创作的画面,“多年前的那张三尺宣”交代了时间......,短短几句诗就把尚未出场人物的身份点明:诗歌中的那个如果说作者习惯以诗歌句式在前三板处便拿住读者的话,那么,作者的确做到了,一个不错的开篇!第二小节进入情节描写:触及隐痛的一悸,飘过黑黑丛林之发,越过肩头,值得背诵的不是花瓣明暗笔法,而是你悠悠鹤舞的白腕。这里作者运用了“意象脱节”的手法,“背诵”与“笔法”显然是两个孤立的词,字意绝无关联,但其内含的语意却是密切相关。“意象脱节”是西方诗论中的一个术语,用在中国诗歌中,可以称作“语不接而意接”,这个手法的运用,能够为读者提供广阔的联想的空间。作者显然没有忘记“立片意而居要”这个重要问题,一句“悠悠鹤舞的白腕”,马上让读者明白了故事里的主角“你”是位女子,而“你”的职业在第一小节已经交代清楚,所以,后两句的描写并不是作者重复说明“她”的身份,而是两层含义:一是利用读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见一个佳人在凝神作画,身影未露,隐约可见的只有举笔时那悠悠白腕。需要专门提一点:此节抛开“意象描写”,从用词的修饰上,我认为此节是全诗中最为称道的段落。此节的修饰手法是“正喻”----中国传统的基本写作手法之一。看来左后卫深得古汉语知识的真谛,将物体的比喻用到了本体事物,使诗句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不得不唤起读者的联想:这位女子怎么了?此处我有一点不同看法:“触及隐痛的一悸”中,“隐痛”与“一悸”均预兆了不详的结局,暗喻故事是悲剧,这两词已经把读者的心牵动了,所以,诗歌的下句就应该加强这个牵动的描写,不该分散这个聚焦,作者接着一句“飘过黑黑丛林之发”没有起到这个效果,虽然此句运用的是作者最为推崇的2 4 2 长音节组合,很适合于情绪的延伸或者是朗读的效果,但“黑黑丛林”这四个字应该有更合适的句子替代。下面一节是叙述的重点部分:左边的留白是让我题诗吗?借你的长锋羊毫一用,题一款绝句,题一款年年欲惜春的偷情话,那年冬天的一砚狂墨点滴成趣,那一笔呼啸的冲动,是薄薄的三尺宣所不堪承受的淋漓。现代诗的格式现代诗宜表现热烈奔放、复杂多变的思想感情。但是现代诗的形式须服从于情感抒发的需要,语言的抑扬顿挫和形象的塑造能够再现诗的自然音律。它最善于表达内心焦虑不安、喷涌激荡的情感。一种写现代诗的格式:1]人物XXX地点2]物品XXX动作3]在XXX(地点)4]存在(条件)XXX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
1] 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2]物品XXX动作:阐述一个与[1]相关的情形,例如“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3]在XXX(地点):变幻场景,例如“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4]存在(条件)XXX: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很简单吧,让我们将技巧进行到底,我再做一首:你静静走在我的心里没有告诉我你的到来在荒芜的心灵中我一直在等待这她的到来好了,去写现代诗吧!让写作的高潮来临吧!读左后卫的诗歌“三尺宣”
白云飘飘诗歌创作自古以来离不开“写作手法”,尤其是现代诗歌.写作手法包括“意象”、“意境”、“表述”、“结构”、“修饰”等等,这方面古诗词也好,新诗也罢,除了格律部分有所区别,其它无一不是这样.浏览左后卫的诗歌,感觉他善长以古典手法写现代诗歌,他诗歌写作技巧娴熟,很容易把古典气味的诗句贯穿到现代诗歌中去,《三尺宣》就是代表作之一.现在我们把这首诗歌分解一下,就象他习惯分解别人的诗歌加强读者印象一般:诗歌第一小节用的是“意象叠加”,作者将水与墨研出的黑,浓与淡勾出的蕊,多年前的那张三尺宣,还未晾干吗?“墨”乃文房四宝中的一类,“勾出的蕊”则是指创作的画面,“多年前的那张三尺宣”交代了时间......,短短几句诗就把尚未出场人物的身份点明:诗歌中的那个如果说作者习惯以诗歌句式在前三板处便拿住读者的话,那么,作者的确做到了,一个不错的开篇!第二小节进入情节描写:触及隐痛的一悸,飘过黑黑丛林之发,越过肩头,值得背诵的不是花瓣明暗笔法,而是你悠悠鹤舞的白腕。这里作者运用了“意象脱节”的手法,“背诵”与“笔法”显然是两个孤立的词,字意绝无关联,但其内含的语意却是密切相关。“意象脱节”是西方诗论中的一个术语,用在中国诗歌中,可以称作“语不接而意接”,这个手法的运用,能够为读者提供广阔的联想的空间。作者显然没有忘记“立片意而居要”这个重要问题,一句“悠悠鹤舞的白腕”,马上让读者明白了故事里的主角“你”是位女子,而“你”的职业在第一小节已经交代清楚,所以,后两句的描写并不是作者重复说明“她”的身份,而是两层含义:一是利用读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见一个佳人在凝神作画,身影未露,隐约可见的只有举笔时那悠悠白腕。需要专门提一点:此节抛开“意象描写”,从用词的修饰上,我认为此节是全诗中最为称道的段落。此节的修饰手法是“正喻”----中国传统的基本写作手法之一。看来左后卫深得古汉语知识的真谛,将物体的比喻用到了本体事物,使诗句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不得不唤起读者的联想:这位女子怎么了?此处我有一点不同看法:“触及隐痛的一悸”中,“隐痛”与“一悸”均预兆了不详的结局,暗喻故事是悲剧,这两词已经把读者的心牵动了,所以,诗歌的下句就应该加强这个牵动的描写,不该分散这个聚焦,作者接着一句“飘过黑黑丛林之发”没有起到这个效果,虽然此句运用的是作者最为推崇的2 4 2 长音节组合,很适合于情绪的延伸或者是朗读的效果,但“黑黑丛林”这四个字应该有更合适的句子替代。下面一节是叙述的重点部分:左边的留白是让我题诗吗?借你的长锋羊毫一用,题一款绝句,题一款年年欲惜春的偷情话,那年冬天的一砚狂墨点滴成趣,那一笔呼啸的冲动,是薄薄的三尺宣所不堪承受的淋漓。
范文七:格律诗句式(甲) 平平仄仄平平仄(乙) 仄仄平平仄仄平(丙) 仄仄平平平仄仄(丁)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不能违反的红色字;平仄可以任意的蓝色字;平仄可以有条件变更的黑色字。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五言仄起仄收式(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五言平起仄收式(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五言仄起平收式(丁)平平仄仄仄平平,(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五言平起平收式(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丁)平平仄仄仄平平。(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前两种首句是仄收,不入韵,后两种首句是平收,入韵。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为常,七言律诗以首句入韵为常。平仄补救第一、 在乙种句中,如果第三字应用平而用了仄,第五字由仄变平。全句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第二、 在丙种句中,如果第五字应用平而用了仄,第六字要由仄改为平,全句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在这种拗救的情况下,本句七言的第三字或五言的第一字必须是平韵。)第三、 在甲种句中,第六字也可不用平而用仄,其条件是对句的第五字不用仄而用平,这样全联就成了“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甲种句的对句是乙种句,乙种句如果犯孤平,是以第五字变平来拯救的,这样甲种句的这种拗救就常常和孤平拗救结合起来。
甲种句的第五字拗,也可以用对句的第五字救,即全联成为“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范文八:六言诗格式(1)六言绝句仄起首句不押韵格式:仄仄平平仄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平韵)(一、二句对仗)平平仄仄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韵)(2)六言绝句仄起首句押韵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平韵)平平仄仄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韵)(3)六言绝句平起首句不押韵格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韵)对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韵)(4)六言绝句平起首句押韵格式:平平仄仄平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平韵)二、六言诗(平韵)律诗:(1)六言律诗平起押平声韵格式:平平仄仄平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平韵)二句对仗平平仄仄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韵)二句对仗仄仄平平仄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平韵)(2)六言律诗仄起押平声韵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平韵)平平仄仄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韵)二句对仗仄仄平平仄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平韵)二句对仗平平仄仄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仄(仄韵)三、仄声韵绝句(1)六言绝句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韵)(2)六言决绝句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仄韵)平平仄仄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仄韵)四、仄声韵律诗:(1)六言律诗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仄(仄韵)二句对仗平平仄仄平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仄韵)二句对仗仄仄平平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仄(仄韵)(2)六言律诗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仄(仄韵)平平仄仄平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仄韵)二句对仗仄仄平平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仄(仄韵)二句对仗平平仄仄平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仄韵)
范文九:行政复议文书格式(三)行政复议权利告知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广东省行政复议工作规定》和《广州市行政复议规定》的有关规定,复议申请人、第三人在行政复议过程中,享有以下权利:1.选择权:对政府部门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人可以选择向被申请人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2.委托权: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或者委托组织作为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代为撤回申请则需申请人特别授权。3.申请回避权:当行政复议案件承办人员有规定应当回避情形时,申请人、第三人有权以书面或口头方式申请回避。4.知情权: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摘抄、复印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除外。5.申请停止执行权:申请人可以向复议机关申请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6.抽象行政行为提起审查权:申请人认为被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合法的,可以依法提出审查。7.举证、陈述、申辩权:申请人、第三人有权就复议请求或所主张事实向复议机构提交证据、书面或者口头陈述意见、进行申辩,对其他当事人的主张或者其所提交的证据认可或者反驳。8. 申请调查取证权:申请人、第三人提供了证据或者依据的线索但无法自行收集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机构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取证。9. 申请当面质证、听证权:申请人可以请求行政复议机构采取当面质证和陈述意见、听证的方式审查复议案件。10.撤回复议申请权:申请人在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前,经说明理由,可以撤回行政复议申请。11. 起诉权:申请人、第三人对复议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律规定复议终局的除外。12.举报权:认为行政复议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复议被申请人有违反《行政复议法》和省市有关法规、规章规定行为的,有权向主管行政机关和政府法制工作机构举报。
范文十:行政复议文书格式三十(复议机关名称)行政复议决定书杭政复决[
号申请人:(申请人为公民的,应写明姓名、性别、民族、住址、工作单位、通信邮编、联系电话;申请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写明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及其职务)委托代理人:(为公民的,应写明姓名、性别、民族、住址、工作单位、通信邮编、联系电话;为律师的,应写明所在律师事务所名称)被申请人:(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及其职务)第三人:(申请人为公民的,应写明姓名、性别、民族、住址、工作单位、通信邮编、联系电话;申请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写明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及其职务)申请人不服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于
月日向本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本机关依法已予受理。(某某因与本案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经本机关通知或经本机关同意,依法参加了本案的行政复议活动)。现本案审查终结。申请人请求:申请人称:申请人同时向本机关提交的证据材料及拟证明的内容有:
被申请人称:被申请人同时向本机关提交的证据材料及拟证明的内容有:第三人称:第三人同时向本机关提交的证据材料及拟证明的内容有:经审查,
(平述依据确认的事实)。本机关认为,
(根据上述事实针对申请人的请求是否合法合理,本机关是否支持予以评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 )项规定,本机关决定如下:对本复议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本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向
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