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如何使惩罚更有效运用惩罚的要求

简述惩罚的副作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简述惩罚的副作用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教育心理学串讲笔记9【贵州学习网—属于你的学习中心】
考试专用训练软件《教师百宝箱》1.0版
131、与学业失败的归因类似,将学业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因素-(能力),同样是一种不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归因。   132、归因理论提示我们,在激发的学习动机时,一方面要使看到(努力因素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对的努力(提供正反馈)。   133、成就动机理论是由心理学家(迈克里兰)提出的。   134、成就动机:个体选择目标定向的成败活动并努力追求成功的一般性倾向,它是激发个体把某一件事情做好的一种内部动机。   135、(阿特金森)提出成就动机影响个体成就行为的理论。它的模式为:(ts=ms×ps×is),式中:(ts—成就行为倾向;ms—成就动机;ps—成功的可能性;is—成功的诱固价值)。   136、从公式可以看出,个体的成就动机越(高),个体所表现出的成就行为倾向就越(大)。   137、公式中ps和is是一种(相反)的关系,即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成功的诱因价值越(小)。   138、阿特金森指出,避免失败的动机使个体产生一种避免失败的行为倾向,公式为:(taf=maf×pf×if),式中:(taf—避免失败的倾向;maf—避免失败的动机;pf—失败的可能性;if—失败的诱因价值)。   139、阿特金森和雷特温所做的(套圈)实验指出,只有在成败机会参半的情形下,(成功)的诱因价值才最大,被试者才会去努力追求。   140、避免失败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高的人(更容易)做出不现实的职业选择。   141、成就动机的强弱与个人的性格有关,阿特金森将个体分为:(成就定向者和失败定向者)。   142、成就定向者喜欢对成败机会参半的工作去冒险挑战,对太难或太容易的工作都没有兴趣。(判断)   失败定向者不愿意承担风险,他们只对非常容易的工作或极难的工作有兴趣,以此来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判断)   143、研究发现,(成就定向者)比(失败定向者)在完成容易任务过程中坚持的时间要(长)。   144、学习动机的激发有几点原则性建议是:(增强学习的内部动机)、(提供必要的反馈信息)、(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创设合作的学习气氛)。   145、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增强学习的内部动机,怎样才能增强的内部动机呢?试述增强内部动机的几点建议。   答:(1)激发的学习兴趣。成功的课堂教学始于良好的开端。教师在导入新课以前,重要的是先使对新课内容感兴趣,激起的求知欲。   (2)保持的好奇心。有经验的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常常运用各种方法来进一步唤醒并维持的好奇心。   (3)运用多种有趣的方式呈现知识。如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安排幻灯、录像、演示、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补充教学,往往能起到增强学习兴趣的作用。计算机机的使用也被证明是增强内部动机的有效方法。   (4)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可达到的学习目标。教学应该将教学目标分成不同的等级和层次,建立一个教学目标系统,使不同能力、不同程度的都在此目标系统中找到切合自己情况的、可达到的学习目标,从而使每个的成就动机都有机会获得满足。   (5)设法满足的各种缺失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人的认知需要是在各种缺失需要满足或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师应该了解每个所处的需要层次,并设法使其缺失需要得以满足,以促进其较高级的求知和理解的认知需要的发展。   146、简述教师在提供反反馈信息时需要注重哪些问题?   答:(1)反馈要明确、具体;(2)反馈要及时;(3)反馈要具有经常性;   147、简述教师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答: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奖励标准。考试分数的高低固然反映着的学习效果,但教师却不能仅仅依据分数的高低对进行奖励。   第二,要注意奖励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进行各种各样的奖励,这些奖励有些是有效的、能够激发的学习动机。有些则是无效的,不能激发的学习动机。   第三,要注意奖励的方式。运用奖励重要的不是奖励的数量,而是奖励的方式。不同的希望得到不同的奖励方式。   148、简述运用惩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1)惩罚要与奖励并用。(2)惩罚要考虑到的能力。(3)惩罚要兼顾的性格特点。   149、简述是否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佳?   答:心理学研究发现,只有当处于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时,其学习效果才达到最佳;这就是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因此,教师在激发的学习动机时,应注意避免给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过度的要求和频繁的竞赛有时往往适得其反,无益于的学习。   150、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从事各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旨在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而有效进行的活动的过程,如制定课堂活动规则、处理课堂上的各类问题行为等。
z*[K5y\{A4F [ 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所得到的能够用于学习的时间,通常称作配给时间。实际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称为投入时间。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每个学习的投入时间,以使其有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取得更大的学业成就。   (2)使投入到学习中去。课堂管理除要了消除问题行为的干扰以外,还必须注重让清楚地了解每一特定学习活动的参与规则,这样,才能促使所有的都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并且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   (3)使最终能进行自我管理。由教师管理过渡到自我管理,是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意味着由被动的他律转变成了主动的自律,这是成熟的标志,也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牌。   152、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促进教学、发扬**、预防为主)。   153、课堂管理过程是师生双方在课堂环境中相互作用的过程,这过程成功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教师的合作程度。(判断)   154、简述怎样有效地管理课堂时间,增加教学的时间投入?   答:(1)充分利用每堂课的起止时间,避免晚授课,早结束。   (2)尽量避免中断教学。   (3)迅速而流畅地处理日常事务。   155、试述矫正问题行为的方法。   答:(1)非言语线索。许多课堂上的问题行为是可以通过非言语线索,在不削弱课堂教学力度的情况下加以制止的。   (2)表扬问题的正确行为。减少课堂上问题行为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表扬与该问题行为不相容的正确行为。   (3)表扬其他。为了使问题自觉改正自己的问题行为,教师还可以通过表扬其他,来为问题榜样,由此督促问题矫正自己的问题行为。   (4)简单言语提示。当教师的非言语线索对制止的问题行为不起作用时,教师可采取简单言语提示的办法,直接告诉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5)重复言语提示。教师要确定他想要做什么,并把它清楚地告诉,然后反复阐明这一思想,直到按要求做为止。   (6)最后的决择。这是教师让自己作抉择-或者按教师的要求去做,或者接受处罚。   通常,教师只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使用上述方法。使用上述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处罚应该适度。(2)处罚时间不能过长。(3)处罚应该切实可行。(4)处罚一定要付诸实施。(5)处罚实施过后,教师应避免再提及此事。   156、行为矫正技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作性行为与其随后出现的行为与其随后出现的行为结果之间的相倚关系,控制着该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   157、试述行为矫正技术的基本程序。   答:(1)确定目标行为。应用行为矫正技术的第一步就是要观察课堂上所有的行为表现,以确定需要矫正(增加或减少)的目标行为。   (2)建立目标行为的基线水平。目标行为确定以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一般至少三天)的观察,来测定目标行为出现的频率或持续的时间,以此作为目标行为的基线水平。   (3)选择强化物。行为矫正技术主要感兴趣的是如何运用强化物来塑造个体的良好行为,而不是如何运用惩罚来消除个体的不良行为。因此,选择强化物并确定强化标准是应用行为矫正技术的关键。   (4)必要时,确定惩罚与惩罚标准。当无强化的消退程序对问题行为的矫正不起作用时,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惩罚手段来强制性地矫正的不良行为。   (5)实施行为矫正程序,观察目标行为并与基线水平作比较。为了考察行为矫正程序的实际效果,需要对该程序实施期间的目标行为表现作观察和记录,并与先前建立的基线水平进行比较。   (6)在行为矫正程序起作用以后,减少强化频率。通过逐渐减少强化频率,良好行为的保持时间便会愈来愈长,从而有助于良好行为向其他情境中迁移。   158、几种行为矫正的特殊技术是:(团体相倚管理、家庭强化系统、代币制经济)   159、简述什么是团体相倚管理?它最主要的优点是什么?   答:团体相倚管理:在课堂管理中,把强化物与团体的行为表现联系起来,针对团体的行为表现来决定是否实施强化物,这种特殊的行为矫正技术即为团体相倚管理。其优点在于:   (1)易于实施。由于课堂上所有的行为很难完全一致,因此,如果针对每个的行为表现,分别对其实施强化程序,则会非常麻烦和不方便。   (2)有利于矫正来自同伴支持的问题行为。这种管理方法有助于团体成员之间互相鼓励,向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   160、(拜瑞斯)等人曾在小学四年级的一个班中进行了(良好行为)的试验 _教师资格
责任编辑:gzu521
本类相关文章:
资格考试分类
分类推荐信息
大类最新文章以下试题来自:
问答题论述题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请简要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
我认为奖励比惩罚好,原因如下: (1)惩罚传递不该怎么做的信息,奖励传递该怎么做的信息。 (2)必要的惩罚是需要......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2.问答题 自我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3.问答题 中学生心理发展呈现出特定阶段的特征,在这一阶段内,认知发展、观察力发展、记忆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各方面各有自......4.问答题 不同感觉虽然收集的信息不同,产生它的机构不同,但作为一个加工系统,它的活动基本上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步是收集......5.问答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将更加关注教育教学实际中所存在的问题,逐步扩大研究的领域。 (2)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某隧道由X监理公司承担监理任务,Z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考虑到围岩类别为Ⅲ一Ⅳ类时隧道循环进尺为3m,初期支护约距离掌子面lOOm,施工采用全断面开挖,个别地段使用钢格栅拱架,为了达到初期支护平整的要求,施工单位在使用钢格栅拱架处将钢筋网挂在内侧,同时对于超挖较多处立模板进行喷射处理。为确保初期支护的喷射混凝土厚度,监理工程师采用每20m开孔检查喷射混凝土厚度。在一次上级检查中,发现锚杆的垫板40%左右悬挂在锚杆上,未垫在围岩上受力;钢格栅拱架背后填片石;有lOm初期支护的超挖部分施工单位在回填中使用浆砌片石。业主单位要求有问题工程部分全部返工(返工工程部分约17万元人民币),同时,认为监理工程师严重失职,要求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同时处监理单位2万元罚款。现场监理工程师认为锚杆受力,垫板不受力影响不大,钢格栅拱架背后填片石也起到支撑围岩的作用,超挖回填浆砌片石可行,业主的判断不正确,处罚不合理。【问题】
1.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是否存在问题?
2.监理单位的检查方法是否存在问题?简述理由。
3.监理对检查出的问题的解释是否成立?简述理由。
4.业主的处罚是否合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述惩罚的副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