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应该如何度过到底应该怎么度过

& 查看内容
俞敏洪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启迪无数人」
摘要: 导读:“我每年有1/3的时间上班,晚上有1/3的时间会回家吃饭,因为要回家陪孩子。还有1/3的时间是应酬,我每年有大约100天左右在外出差的时间”。——俞敏洪我的智商非常一般,就是比别人勤奋。我的脑袋不属于特别笨 ...
导读:“我每年有1/3的时间上班,晚上有1/3的时间会回家吃饭,因为要回家陪孩子。还有1/3的时间是应酬,我每年有大约100天左右在外出差的时间”。——俞敏洪我的智商非常一般,就是比别人勤奋。我的脑袋不属于特别笨的那种,但肯定也不是顶尖聪明的类型。在北大的50个同学当中,我的智商应该属于中下水平,这说明我不是顶尖高智商。我的勤奋一般人跟不上。我平均每天工作16—18个小时,如果没有应酬,平均每日三顿饭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个小时。△早上 morning我比较喜欢在家里工作。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以前一般是凌晨两点睡觉,早上八点起床,但发现这样的作息反而对身体不好,不如早点睡觉,都是六个小时。每天早晨冲个澡对我来说是必然的,不管是热水还是凉水,实在不行的时候,就拿盆水浇一下,唤醒自己,让整个神经系统活跃起来。我很注意保持身体健康,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步1到2千米,以最快的速度跑完,所以每天都跑得大汗淋漓,特别是在夏天。但晚上一般不洗澡,因为洗了澡容易兴奋。△晨跑 jogging我锻炼后,一般早上7点半开始工作,到中午12点。工作内容有邮件处理、工作布置、对新东方发展的思考等。另外,还有一些对孩子们的创业辅导,如洪泰基金等各种创业,因为年轻人创业不容易。我的中饭90%都是盒饭,有人来和我聊天,也是一人一份盒饭,最多加一瓶红酒。但我也很注意身体,吃完饭会散步10分钟。除了散步,我每个星期会有一两次游泳、一两次徒步。△游泳 swimming我和李开复都做创业导师指导青年创业,但我比李开复更注意休息。开复有段时间有点走火入魔,有人凌晨2点钟给他写信,他非要回复,来表现自己比他们还要勤奋,更年轻。我对他说,真没必要,到晚上11点就把手机关机,外面的事情就和自己没有关系了,早上7点钟打开手机,再来处理这些事情。我现在大概就是这样的。我喜欢旅游,每年会抽出一两个月的时间专门去旅游。虽然年纪已经超过50岁,但因为用脑能量消耗太大,我不担心自己会胖。如果真胖了,去外面徒步旅行15天,就瘦下来了。△旅行 travel现在,想安静特别难。比如旅行时住在某个宾馆,一吃饭就有很多人跑过来要照相,这样内心的安静就被打乱了。所以现在旅游一般都会去几乎没有人的地方,如大草原,自己开辆越野车,带一两个身边的人。他们很少说话,会给我一个安静的私人空间。我每年有1/3的时间上班。晚上有1/3的时间会回家吃饭,因为要回家陪孩子。还有1/3的时间是应酬,这包括出差的时间,每年有100天左右在外出差。我到现在也不敢说我领悟了生命的本质,但是我至少有了比年轻人更多的勤奋。我的勤奋能给我平时的思考和讲课补充营养。拿读书为例,我平时读书有意无意会写一些新的观点、新的想法。我翻书翻得挺多,但认真读书有时很难。我所谓的认真读书就是一天,一年认真读的书也有20本、30本。我所谓的不认真读书就是一、两个小时就把那本书翻完了。如果把这些都算上来,我一年还是读100多本书。坐飞机、坐汽车,这些时间就是我读书的时间。从小到大,我坐汽车没有晕过车。我在特别颠簸的时候都可以用电脑工作,在汽车上看书、看视频,用电脑十个小时,就感觉跟在办公室一样。所以,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点晕车的感觉都没有。△阅读 reading我这一辈子,对钱的多少都没有什么感觉。在北大的时候,一个月60块钱,我也很开心。现在我有了这么多钱,但自己平常月消费一般两三千块钱,包括买书。我在北大当老师,到后来觉得当老师有成就感已经是三、四年过去了。当老师特别有成就感的一点,就是学生特别喜欢你的课。但这种成就感并不是上来就有的,而是经过不断地琢磨,每堂课都在改进。刚开始你上课有的开小差,有的背着书包就跑了。到最后教室里的人越来越少,到最后教室里的人提前走。前两年是很有挫折感的,因为怎么教都教不会。怎么教都觉得知识不够,还会羡慕教得好的老师,但怎么模仿都模仿不了。后来发现别的班的同学都来听你上课了,这经过了两三年的时间。这是一个过程。当老师是一个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的过程。还要精深博大,举一反三。再加上你的口才、对学生的了解和对学生的察言观色。这是一种综合能力。所以我一直对说,你毕业以后不管在什么地方,当个两三年老师,对你一辈子都会有好处。一辈子学会了,比如说有口才,知道怎么样表达,还知道看前面这群人是不是愿意听你讲。△俞敏洪在演讲 speaking我现在告诉年轻人,就是要去闯、去努力、去奋斗。只要不做坏事,只要保持良心,剩下的什么事情都能去做。年轻人不能像学佛教一样,告诉他生老病死不可避免,所以两岁就进庙里。这没有任何意义。和年轻人的勤奋不同,现在我的勤奋已经是另外一种概念——思考。我会经常写一些笔记、感悟等。我现在的体会是:心在退,人在进。“心退”是让天地更加广阔,“身进”是因为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但是我不能和年轻人讲这些东西,因为没有一个人能把自己的经历体验种植到其他人的身上。就好像克隆,可以克隆出另一个俞敏洪出来,但那个俞敏洪是一片空白,而这个俞敏洪却是经历过人生风雨后的一种丰硕状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一个是臭皮囊,另一个是有精神支撑的、肉体之内的灵魂存在。所以我想对年轻人要说,去努力吧,去恋爱吧!找你自己最想找的男人!做你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不要怕失败,不要怕艰苦!
,大学生必备网站,中国大学生门户网站为了您更好的体验易班
请下载手机客户端
◆◆大学四年到底应该怎么度过
我的老师或者家长亲戚都跟我说过,到大学就没人管你们了,到时想怎么玩都行、到大学就解脱了不用像中学那样那么努力等等这些话,所以在还没有真正接触的时候我对大学浮想联翩简直想翩翩起舞然后上天。然而拼了命考上大学却发现大学和想象中不一样。书还是要读,依然要晚自习。不一样的大概是社团活动变得很多,大学的课堂老师不会花太多心思去理会你的开小差,自己可以自由掌控时间,不用一天24小时中有16个小时在想着读书,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自己不禁还是有些窃喜,终于摆脱了“别人家的孩子”“隔壁家孩子成绩次次年段第一”等这些话。一个大学毕业一年的学姐跟我:“等到工作了就会知道,真正拉开你和别人差距的,正是大学时光。不管是本科还是大专都会改变一个人。希望你以后毕业了不要后悔大学四年庸庸碌碌的日子。因为大学四年是在你人生中最不该浪费,最该努力提升自己的时间。”刚刚开学听了很多老师的讲座,重复最多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话是“和操场和图书馆做朋友”。但是能真正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自制力和上进心尤为重要。少在宿舍呆着,没事多出去走走,即使是看剧都最好是抱着电脑去自习室或者图书馆,宿舍只是用来睡觉的地方。道理大家都懂,只是懒。所以不要求每个人都很有上进心的活着,最少在大学找一个感兴趣的事情并且坚持做下去,这样子就难得了。因为专业的冷门,身边有很多伙伴想要转专业,也有许多人大一就开始担心毕业了怎么办。而我总是一副船到桥头自然直,可是我也心里没谱,也会想着大学毕业之后要怎么办,也会想这个专业就算出去了也很难找工作。既然这样子更要找方法解决,想要在大学活出不一样的精彩。所以大一的我迫不及待的贪心的加入了很多各种各样的社团,可是我发现我忙不过来,导致每一个社团都不能好好胜任自己的职位。血和泪的教训告诉我,担任的职务多并不代表很有能力,能认真把一个职位做好就很好了。质量,质量,质比量要重要的多。不管未来如何,把脚下的路走好了,未来又怎么会亏待你呢。1. 坚持写作,坚持读书,坚持思考。切记“亡羊补牢,为时未晚”。2. 遇事勿惊慌。惊则言乱,慌则行乱,言行诡乱则声名损,平白错失许多良机、贵人。所以志向要远大,作人要坦率,家庭要凝实。这样,心里就有“止”,知“止”而后有定。3. 浪子回头,知心好友。4. 知足不辱。贪惏无餍者永受其害。5. 衣贵洁,不贵华。身怀一技气自华。6. 每欲嬉游玩乐,恒念父母艰辛、寒门士众、富贵无常。7. 际遇不同,手段无用。所以竞争之心可有,害人之心不可有。8. 学问有高低之别,无贵贱之分。自古“行行出状元”,今时尤甚。年轻人要自强不息,不可灰心丧意。9. 儿行千里母担忧。饮食节俭不得。每天要有菜、有肉。否则身体虚弱,容易患病。10.& 天南地北舍友,谈吐习俗各异。不可妄自尊大、党同伐异。遇到异己、异族、奇妙人士,更应化敌为友、多多亲近。这对开拓眼界大有裨益。11. 老朋友可谈家事不可谈国事。新朋友可谈国事不可谈家事。师长则家事国事都不可谈。12. 衣服要有收拣,摆放要有规矩。谨防住处有客、一览无余。13. 不借财物,不作中保。14. 爱惜文具,每日检点。文具之于学生,犹刀枪之于士兵。15. 办事不要与同学竞赛。要与社会上的成年人竞赛。16. 多参与社会活动。须记“不耻下问”,勿嫌本领低贱。艺多不压身。17. 不读“成功学”、“人脉学”的邪书。不回避读这类书的朋友。18. 有善必行,是恶不做。厚德所积,常结善果。19. 今日事、今日毕。20. 说话、做事不可到绝。这二十条也不可追求到绝。择其善而从之,也就够了。这些是我从知乎上看到的建议,分享给大家看希望能共勉。希望大家都不要碌碌无为的度过大学四年。好好珍惜当下时光,做有意义的事。
( 21:27:21你的大学是怎样度过的? - 知乎5495被浏览714946分享邀请回答1444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bbs./bbsanc,path,%2Fgroups%2FGROUP_8%2FGraduating%2FD4C228F53%2FD84B2A9B6%2FM..A.html一个叫饮水思源的故事
以前我不是交大的学生,现在不是,以后也不是,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交大、对交大人的感情。爱屋及乌,人对一个地方的感情,往往来自于这个地方的某个人。剑心,你可以说“我不欠你”,但每当我谈论起我的大学奋斗史时,我都无法绕开你这个交大大我两届的学长两年多来对我的帮助,因为你给我的视野,加上我自身的努力,我才有现在取得的成绩;wish, xiaoxiong,Gaven, mosha,很开心能和你们一起在微软实习,一起吃饭和上下班地铁,只是以后这样的机会很难再有了。下面我的这篇回顾大学的文章,我把它叫做“一个叫饮水思源的故事”。懵懂的大一
我的大学和交大没得比,但也算不错了,211工程大学、全国排名也有40左右。我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因为当年我的高考成绩,只适合这里,唯一遗憾的,是我被调剂到经管院,没去成CS。
大一的我刚脱离高考不久,很懵懂。每天背着书包按时上课。闲暇时到游戏论坛看比赛文字直播。我那时的成绩还算不错,如果正常发展下去,在经管院保研应该不是问题。大一下学期我那个专业开了C语言的课,我很喜欢这门课,因为发现编程这种创造性的劳动可以把自己的idea实现,我还很简单地认为,CS专业就是编程。后来学校发了一个转专业通知,我就报了,在转出专业一栏里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期间很多人劝我不要转,一个关键的理由就是:搞计算机的很苦很累,在原专业学的好好的,何必转呢?不过那时我的感性大于理性,我依旧坚持。
在2006年6月份的某一天,我得到自己转专业成功的消息,那时真是兴奋啊,跑到某星际论坛,把自己写的一个与星际有关的程序放了上去。当时有个网友看了我的源程序后,在评论栏里留下一句话:“我的QQ:XXXXXX,我可以帮助楼主”。那个网友的QQ ID是绯村剑心。我和剑心学长就是这么相遇的,不是因为老乡关系,不是因为一起读书的关系,不是因为参加一个活动认识,而是很偶然地我发了这个帖子,他回了这个帖子。
这是我当时的背景:一个刚从经管院转专业到CS的学生,所在学校是一所普通的本一大学,本科以前没有任何与CS有关的竞赛经历(包括信息学、数学)剑心是个好老师
和剑心的第一次QQ交流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大二XXX项目,XXX项目,大三XXX项目,XXX项目,我在大三时才觉得时间不够用,你是转专业的,更应该及早开始。”“如果不读研,学习成绩保持优秀就行,不用花大量时间去冲到顶尖 。相反项目实践才最重要。别人看到你是XX大学的学生,谁在乎你是第1名还是第10名呢?你如果想打破他的想法,就show给他看——你会这么多东西,你会做这么多东西,比名校的学生更猛。”就这2条,就足够让当时的我震撼了。因为他的push,我较早地接触工程项目,尝试地做图形化界面的东西。
大二暑假前拉到一个教务处项目,准备在暑假大干一场时,学校ACM校队报名开始了。我很明白,工程项目和ACM训练时间是冲突的,二者只能取其一。我问剑心:“我应该选择哪一个?”剑心给了我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如果想读研,选择ACM;想工作,做工程项目。”当两件事的选择扩大到今后发展方向时,做选择就更需慎重了。我当时冒出一个想法:一年后要保研去交大,因此除了要好的GPA外,也要课外竞赛成绩给保研加分。我选择了ACM。半年后我ACM在某赛区获奖,虽然只是铜奖,但这个全国性质的奖项在后来推免联系老师的时候还是有很大的帮助;而ACM训练给我算法水平的提高,间接地使我拿到微软技术实习生的offer,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剑心是个好老师。很多时候他告诉我要“做什么”,而很少跟我说“怎么做”。他只把握我的大的发展方向,具体的技术问题我自己解决。另外,在很多人生道路选择问题上(读研VS工作,在国内读研VS出国),他只给我对每个选择的分析,最终选择权还是在于我。虽然我们很多时候只是在QQ上聊,但言语间这个交大学长给了我他的视野,我看得更广,而不局限于自己学校的小圈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给我看他的简历,看着上面耀眼的奖项和项目经历时,我对自己说,我要以同期的他为目标,在大三结束后,如果有他一半的竞争力,即便不能保研去交大,也有足够的的本去找工作或出国了。交大行
大三寒假时到交大玩了3天,此行的目的,就是想看看梦想中的交大是什么样的。
3天的安排很丰富。夜游交大,看到了月光映照下格外美丽的思源湖和思春湖;跟着剑心蹭了2节本科生的专业课;第一次被人教打桌球。其中蹭的一节课是剑心极力推荐的,梁阿磊老师的嵌入式。在那节课上,我见识到了一贯以“素质教育,强调动手能力”著称的阿磊老师风范(这已经是众多学生对他的评价,我引用而已),阿磊老师还说了一句我现在都不会忘记的话。当时他用的是Berkerly大学的PPT,介绍到课程试验时,他说:“Berkerly的学生要做完这6个试验,我们只要求前4个就可以了。这门课要上3个月。3个月后,我们和Berkerly学生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这就是交大人的视野啊!当我们学校大把大把的人花半年时间考研想跳到交大时,交大人已经把目光对准了世界一流大学。
那时我的专业成绩排名是2/200,若大三下半年继续保持这个水平,拿到外校推免资格是可以预期的事情(我专业每年外推名额都很少,200人就2-4个)。所以那时我根本没考虑工作,保研和出国是我那时的选择。剑心对我大学学习的影响和一种爱屋及乌的情绪,想去交大、要去交大的想法越来越强烈。找实习历程
大三下学期会去找实习,也是他push的结果。因为我打算读研,实习在我看来是为找工作作准备,而剑心认为“学校项目是一回事,实习又是另一回事,公司经历不能没有”。另外,我的学校不在工作气氛浓郁的上海,会在这个时间段去找暑期实习的人几乎没有,以至于我在微软笔试现场看到笔试名单时,才发现我们学校我这个专业我这一届近200名学生中,只有我一个投了微软实习简历并得到笔试机会。因此,我在总结这段找实习历程时,总觉得自己成功的地方不是在于拿到offer,而是在于投了简历。
不过我第一家投简历的公司不是微软,而是Intel。因为剑心在Intel实习过,他直接把我的简历递给公司的工程师了,我跳过HR简历筛选和笔试直接拿到面试机会。原先我是很看好这个offer的,一是内荐,二是我本身也不差,可惜面试表现不佳被刷。这件事让我很伤心,因为Intel的实习在交大属于是个人就能去的实习,不过伤心归伤心,那时时间还早,我继续找实习。
后来一段时间天天泡在水源的Part time版,看有什么公司的实习招聘信息,觉得合适的就投,百度,微软,IBM和Autodesk,其实也就这四家而已。接着只有微软给了我笔试机会,笔试后3个礼拜的某个晚上,接到电话面试,隔天通知到公司终面。投的5家公司中,微软是最没把握的,剑心曾在两年里面了两次微软都挂掉,而我能走到终面阶段真的很不错了,所以去上海的面试真是带着视死如归的态度,结果就是这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态让我在面试中表现良好,拿到offer。我知道,交大CS学生很多人是可以拿到这个offer的,但是对于那个学校出身的我来说,几乎是impossible的事情,我们学校本科去微软的前一个例子,已经是3年前的事了。在微软的日子
大三的暑假,我做了2件事:一是实习;二是联系外校老师,为推免作准备。
准备推免,是在大三成绩全部出来以后,1/200的专业排名保证了我不可能被学校可怜2,3个的外推名额挤掉,ACM比赛经历+实践项目+微软实习经历是我个人经历相对强势的地方,唯一的硬伤只是我本科学校的名气,但是这样的背景在众多推免到交大这一档次的学生那里,是在水平线之上的。
大概是受了“国内一流本科生,二流研究生,三流博士生”的影响,我只打算读硕。另外想在读研阶段尝试研究的课题,所以纯搞工程的老师全部被我pass。学校方面,本来只打算联系交大一家的,后来听了剑心的建议,把清华北大浙大中科院一并联系了。对于推免策略而言,这是对的,但也成为我最后不能去交大的一个诱因。临近暑假结束的时候,交大方面联系好了一个做软件工程理论、对人极其nice的老师;浙大方面挑了一个做图形学基础算法的老师;中科院没联系到老师头上,但是希望很大;清华北大几乎只招硕博连读生,对我不care。可以说,推免的外校联系外校联系还是很成功的。
实习这边,我干的是杂活,谈不上学技术,但是开阔视野的目的还是达到了,全英文文档的工作环境、压力测试和自动测试、企业文化的体验。另外作为实习生,还是很轻松的,加班没有我的事,而且那段时间还赶上北京奥运,公司破天荒地在娱乐区里放了个大屏幕播奥运比赛,吃饭时一群人捧着饭盒看比赛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实习不可避免地要和工作的话题联系到一起。我mentor曾在吃饭时问我:“实习后打算如何?”“读研”“如果可以拿到FTE的offer,会留下来吗?”“我还是想读研,做些研究性质的东西。”“其实我跟你说,读研只有2个结果:要么给老师打工,要么堕落玩3年。”我没回答,埋头吃饭。
临近checkout的时候,我还是在工作和读研之间犹豫了一下,最后选择了读研,把checkout的日期定在了暑假最后一个礼拜的周五。checkout那天,我拿着在NIO上送给我的Thank Letter,希望mentor能写几句话。“It’s a happy time to work with you during 2 months. Hope we can have cross road future.”这是他给我评语的最后2句。无缘交大
回到学校,开始写申请表,关注学校方面的推免政策,复习科目。学校要等到9月20日左右才能把正式的外推名额放出来,因此20号之前我无法拿到学校推荐免试的盖章,而交大的申请材料必须得有这个盖章证明(好在交大是25号截止材料,我来得及),所以我先寄出了清华浙大中科院的材料。
9月10日左右,中科院软件所的老师给我打电话通知我复试,不仅如此,她提到了软件所和我们学院的合作关系,希望我能联系到学院领导,开一个定向保送协议(据她说,定向保送不占用学校外推名额,可以说,若这事属实,即便我在自己学校的外推名额之外,我也能去中科院)。这个电话成了整个推免的噩梦开始。
我很傻很天真地跟辅导员说了这事,辅导员确认了这事,说:“这个协议你想好了,签了就不能去别的学校。”我当即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不签,我更想去别的学校。签协议的事情不了了之。但是与辅导员交流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他们很希望我拿下这个offer,我没当回事,中科院的复试还是去了。我没有理由不去复试,这个复试没有和别的学校复试冲突,我还可以拿这个复试练手,为后面学校的复试作准备。但是,没有在复试前果断地拒掉中科院,是我最大的失误之处。
科苑复试回到学校,学校的外推名额也出了,我很自然在名单之上。但当我拿着交大的推荐表要学院盖章时,学院不同意,理由是:学院想加强和中科院的关系,想把最好的学生送过去。当晚,科苑方面出了拟录取名单,我进了,但被调剂到一个工程性质的实验室。这个结果已经跟读研初衷相悖了,我继续跟学院理论这事,但是没用。
9月25日,交大推免材料截止,我没寄材料。同时,清华浙大给了我复试机会,我也没去,因为就算去了拿了offer,学院不给相关推荐表,依旧不行。后续
解决我上网荒问题的Cyber-arena、风景如画的思源湖和思春湖、黑店代名词的华联、牛哄哄又不乏个性的交大老师、帮我支持我的剑心和其他交大朋友,所有的一切,浓缩在“饮水思源”四个字中,留在我的记忆里。引用某人职业生涯讲座的一句话:Life is random, but reasonable。固执的我对交大这个梦追了2年,最后阴错阳差地去了中科院,虽然无奈,但也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大四的毕业设计,本想到软件所做的,但那边有着不允许本科生来做毕设的规定,只好作罢,转而选择本校的一个毕设题目。不安分的我还是想回微软,继续做intern,2个月的intern生涯太短了,我还想继续学点东西。这注定了我大四下学期会在两个城市间往返跑,但是还是觉得值。做这个决定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剑心,我一直觉的我欠他。虽然他对我的给与仅是一些过来人的大学经验谈,但是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对于研二即将要找工作的他,微软的一个实习推荐机会是我能还他的。“He is my teacher.”我想我会在推荐时这么写。256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9 个回答被折叠()大学,我们究竟要怎么度过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大学,我们究竟要怎么度过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四年应该如何度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