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能力如何提高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新闻检索:
打牢基础 依靠科技
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科学化水平
  雅安日报讯 5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带领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咨询组到我市宝兴、芦山调研地质灾害治理情况。他指出,对于地质灾害治理这一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关键是要打牢基层工作基础,依靠科学技术,切实提高地质灾害治理能力。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作为全国知名的地质灾害治理专家,黄润秋十分关心我市灾后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防治工作。曾多次深入到重灾区考察调研地质灾害情况,提出防治建议。5月20日当天,黄润秋带领的专家咨询组再次来到雅安,深入调研了宝兴、芦山两县,先后察看了宝兴县穆坪镇雪山村沙坡头岩石崩塌、冷木沟泥石流情况以及芦山县双石镇双河村、龙门乡隆兴村滑坡体情况。在之后的专家咨询组座谈会上,黄润秋认真听取了专家咨询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并表示将此次调研成果形成报告,专题向省政府汇报。对于下一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黄润秋提出建议:一是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编制相关知识手册,增强全民防治次生灾害意识,使群众熟悉掌握地质灾害预兆、紧急避险等常识,逐步形成群测、群防、群治体系。二是国土、矿产部门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地的乡镇、村组干部要坚持普查、监测、排危、避险、治理“五位一体”工作制度和措施,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要增强工作责任心,认真做好地质灾害异常情况监测记录,为有效避险和灾害治理提供参照系数和科学依据。三是对交通沿线地质灾害重点部位要采取防护网防护、不稳定体排险等临时性综合措施,确保交通顺畅,为灾区恢复重建物资运送创造通达的交通条件。四是政府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科研投入。国土、地矿、气象、水务等部门要共同配合,推广和运用好“5?12”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成果,协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化水平。
  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钟培基陪同调研。
  杨祖和
北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A.本网(北纬网)稿件中“稿件来源”一项一律标注“北纬网”,本网以及雅安日报、雅安新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北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北纬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B.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北纬网(包括雅安日报、雅安新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C.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
责任编辑:姜丽
【办理中】
【办理中】
【办理中】
【办理中】
【办理中】
Copyrigh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纬网 版权所有群测群防提高地质灾害避险能力
在光明新区恒泰裕高新技术工业园,过往工人观看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展板。光明新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活动走进诚铭学校,图为同学们正在认真填写知识问卷。光明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活动在红花山公园举行。图为市民正在认真填写相关知识问卷。光明新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在红坳社区举行,社区居民踊跃参与现场活动,气氛十分热烈。
  深圳商报记者 赵川 邓红丽 通讯员 丁晓青 文/图
  “新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就在你身边!主要分布区域为:光明办事处辖区的白花、凤凰社区,以及公明办事处辖区的红星、李松蓢社区一带……”7月18日,光明新区“识灾防灾 让生活更美好”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活动走进红花山公园。现场大屏幕播放的宣传片,警示市民如何防范地质灾害,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市民驻足观看,渐渐地,宣传台前被市民围得水泄不通。类似宣传活动,新区今年已举办了14场。
  市规划国土资源委员会光明管理局(以下简称“光明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进入汛期以来,我们已多次组织专家及相关人员到地质灾害隐患较多且人口密集的社区、工厂、学校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活动,意在提高市民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
  通过努力,光明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新成绩,交出了一份合格的年中答卷。
  ● 三级响应 ●
  构建“群测群防”灾害防控体系
  据介绍,光明管理局每年都会在汛期或汛期来临之前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活动,通过在社区、工厂和公园设点宣传、赴学校组织讲课以及电视公益宣传等多种形式传播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今年已组织开展了14场宣传活动,活动采取张贴海报标语、摆放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展板、发放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手册、播放地质灾害警示片,以及现场互动游戏等方式,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
  地质灾害隐患点无处不在,单靠专业人员力量有限,只有提高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的损失程度。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一直是光明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词之一。该机制作为地质灾害三级响应中的重要一环,承担着“发现地质灾害征兆”的重要角色。光明管理局不断组织相关培训,加大宣传力度,组织群众力量参与,营造“全民防治地质灾害”的社会氛围。目前,新区已建立了涵盖新区、办事处、社区工作站的地质灾害三级群测群防体系,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预防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
  今年以来暴雨天气频现,但新区至今未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事故,群测群防这把地质灾害防治利器虽然功不可没,但也离不开光明管理局的“五个到位”。全局上下时刻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推进巡查、勘察、整治等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了组织保障到位、防汛责任到位、隐患整改到位、应急机制到位、信息反馈到位。
  ● 未雨绸缪 ●
  排查22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为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预防与整治工作,光明管理局组织专业技术单位、局属工作站、办事处及社区等相关工作人员开展辖区内22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边坡的汛前排查及汛中巡查工作,并向各隐患点周边发放了地质灾害防治明白卡,加强与隐患点监测责任人的沟通联系。
  此外,光明管理局加大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边坡的科学治理力度,重点锁定光明办事处下辖的白花、凤凰社区,以及公明办事处下辖的红星、李松蓢社区等主要地质灾害隐患区,将整治重点放在靠近小区、厂房等人口集中地区,对自然与人工边坡进行重点维护。每月与两个办事处、各社区及时沟通,组织专家和相关单位一起到现场核查相关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编制新区地质灾害治理计划进度表,协调治理项目遇到的各种问题。
  据了解,为从源头杜绝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光明管理局在每一个项目建设之初便将地质灾害因素作为重要考虑范畴,组织专业技术单位对建设项目在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阶段进行地质灾害易发区核查;在项目建设完毕时,验收是否符合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点。
  ● 创新思路 ●
  不断完善灾害应急响应体系
  记者从市规土委光明管理局获悉,该局在稳扎稳打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制度建设与管理创新,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不断创新思路,在保证体制健全的情况下,注重快速高效,通过精简程序、靠前指挥等手段积极提高应急反应能力。该局建立了严格的应急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在新区三防部门、光明管理局、办事处均设置了地质灾害应急值班室。在今年汛期的台风暴雨期间更是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地质险情灾情信息及时上报。
  此外,光明管理局在不断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管控力度的同时,还建立起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以《光明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为基础,光明、公明两个办事处分别配套制定了《办事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组织严密、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置程序。与此同时,光明管理局与新区相关部门还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应急处置队伍,不断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对预案的学习,确保发生地质灾害时信息报送迅速及时、临灾处置有备无患。
  今年以来,通过一系列努力,光明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不负众望,再次提交了一份合格的年中答卷。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刻不能放松,接下来将继续加强对隐患点的监控力度,完善落实群测群防制度,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范警示工作,全面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与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技术支撑能力,确保全区安然度过汛期。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办事服务搜索
正文您当前所在位置: &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
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能力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识灾、防灾、避灾意识,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和隐患点监测人的业务技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月6日,南溪区大观镇在镇政府四楼会议室召开地质灾害防治业务知识培训会,全镇各村书记、主任和地质灾害监测点级监测员参加会议。
培训会上,地质灾害防治专家从《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的时段,如何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险情巡查;如何有效识灾、防灾、避灾;如何制定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临灾前如何启动和实施预案;如何组织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如何指导群防工作等四个方面采取理论联系实际、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方法作了形象生动的详细讲解。
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的防灾减灾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监测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群测群防体系得到了有效巩固。同时,也让大家充分认识了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和破坏性,懂得和掌握了具体工作方法及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大家的防灾意识和防治知识。
会议还总结了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安排部署了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要求做到防治为主,预防为先,提高警觉,加强监测,群测群防,确保无伤亡事件发生。(撰写:马林& 审核:聂孟勤)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完善内容*: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构建“四大体系”
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四大水平”
下载积分:1990
内容提示:构建“四大体系”
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四大水平”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5|
上传日期: 23:54:5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99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阅读此文档的用户还读了
构建“四大体系”
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四大水平”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提高性持久能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