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再来跟我说一个工厂倒闭老板跑路跑路的培训机构了好么

财经大头哥财经大头哥大话财经,头头是道关注专栏更多最新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想炒股赚钱,先把扑克玩好&,&author&:&cjdtg&,&content&:&德州扑克许多战略理念与股票投资理念有着很多相同之处,本文将从德州扑克中的战略思想来解读股票投资中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经过懒杨阳的总结分析发现,在德州扑克和股票投资中,影响收益期望的几种决定性共通因素是:人性、技术、动态博弈策略和风险管理。\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避免人性的弱点\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
德州扑克和股票投资都是人和人的游戏,共通之处就是人性。德州扑克爱好者李开复认为,只要避免四个人性的弱点:贪玩、侥幸、不舍、浮躁,然后学会运用统计,就可以打败大多数人。\u003Cp\u003E\u003Cbr\u003E
大多数投机者在股市上失败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对自己人性上的盲点毫无察觉,他们多次掉进同一个陷阱中。所以在进入市场之前,更重要的是内在修炼。既要具备强大的忍耐能力,避免冒进冲动,又要拥有严格的自律能力,知道什么时候退出和追击,执行自己的策略。既要放得下一时得失,冷静决策,又要练就良好的情绪管理技能,保持平和的心态。\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善用盈利分析技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打德州扑克当你选择进场时,所要考虑的不仅是牌力大小,而是要全面的审度台面形势,包括盲注、位置、筹码乃至整桌对手的特点等等。因此,真正的德州扑克高手在决定入池去赢取筹码时,不只是简单地追求入池手牌质量,其前提也必须是要经过审时度势。\u003Cp\u003E\u003Cbr\u003E
股票投资亦是如此,在你决定入市建仓前也需要审时度势,根据大盘走势、热点板块概念、龙头股和介入时机等要素,决定建仓方案,而每一环节都息息相关。不管是什么分析,最终其实都是一种盈利分析(基本面、技术面、消息面),只要能从中寻找相关的蛛丝马迹,并游刃有余地应用,便能让股票的盈利几率有所增加,而我们就应当做到善用这些盈利分析技术。\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动态制定博弈策略\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
德州扑克每翻一次公共牌都将创建全新的局面,玩家需要分析新牌局是让自己和对手的牌力变强还是变弱,才能作出更明智的决策。通过既有的事实,计算明牌概率、对手牌分布和对手行为,基本上可以决定是弃牌、跟注还是加注。\u003Cp\u003E\u003Cbr\u003E
股票投资也一样,应该是基于既有事实,而不是主观猜测做交易。一旦建仓,诸多因素会改变初始分析。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分析市场的变化并作出相应正确冷静的决策,比如是获利了结还是继续持有,是加仓还是减仓等等。
不要试图在市场这种不确定和随机的环境寻求确定性。成功的股票投资者和扑克玩家,他们都接受不确定性的事实,善于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不断调整或者重建自己的策略,以找出最佳获利策略或者止损策略。\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严格控制风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
德州扑克最大的风险就是ALL IN(全下),很多玩家都会犯这个错导致全部输光。ALL IN和股票投资中的满仓交易是一个性质的,一旦行情对自己不利,很可能全军覆没。 \u003Cp\u003E\u003Cbr\u003E各种风险的控制和应对都会体现到收益和资金上,所以为应对不同风险,做好资金的管理便成为了重中之重。懒杨阳认为在无论是德扑还是股市交易,在起始阶段,理应小筹码小仓位投入,积累盈利达到一定安全垫才可慢慢增加筹码和仓位,这样才能较为稳健长久。
当然,正常情况下当我们手拿最大的牌型,就好比身处牛市,此时我们必须尽可能把仓位做大,才能最大化利润,在不同市场情况下(震荡市、熊市)控制合理的仓位,做到进可攻退可守。要明白,在股市这个战场中,先活下来更重要!\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小结\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
学会德州扑克容易,但是想精通却没那么容易。这和股票投资是极为相似的,没什么门槛,什么人都能进场交易,但要赚钱的话没有几年的精耕细作便无从谈起。\u003C\u002Fb\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
相信如果能做到以上四点,无论是德州场上,还是股票市场上都能有非常大的帮助。伟大的军事家林彪曾经说过“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股票市场亦可做到,在了解当前大盘形势上,利用各方面知识、技术分析制定动态博弈策略,再加之良好的情绪管理技能,严格的风控能力,降低投资风险,为股票投资盈利增加概率,从而达到长期稳定的收益。\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2:38:4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38:42+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df8fef318eaf6e3e746f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失去房产,奋斗再多我们也将无家可归&,&author&:&cjdtg&,&content&:&\u003Cimg src=\&v2-0da2ce7d436bc3d489acc92f325e4096.jpg\& data-rawwidth=\&397\& data-rawheight=\&227\&\u003E\u003Cp\u003E貌似在这年头,不谈房事的公众号,不是好股评家。好了,开个玩笑,营造一下轻松的气氛,因为房子这个问题实在有些沉重,要探讨也非常困难。今天仗着国庆假期之后的第一天,携着各位为祖国母亲庆生的余热,评论一下这个房价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近一年多以来,北上深及其周边地区的房价快速上升,带动了一波房地产价格快速攀升。至于各地的涨幅,就不在这里再赘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倒是国庆前后,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在这个金九银十的日子里给了房地产行业一记闷棍,感觉是最严调控将会陆续出台,似乎整个国家层面对房地产政策有了很大的变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还没买房的人开始憧憬房价的下跌,期待着上车机会的来临;刚买了两三套房子的人有些忐忑,庆幸能在调控之前多买了两三套房子,又担心房价下跌,高位被套;一直挂牌出售房子但是苦于有价无市的人相当无语,这成交指定得等明年了;当然,也有人仍然坚信房价只是横盘,在不久的将来又会继续上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给各位整理出近期各地调控的主要内容(更新至10月7日)。\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43dbcae127a8.jpg\& data-rawwidth=\&1127\& data-rawheight=\&1594\&\u003E\u003Cp\u003E以上内容,相信大家都看得清楚,这里就不对这些调控内容进行一一点评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我们先谈谈广州、长沙和重庆的房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北上广深里面,唯独广州“拖后腿”;中南地区里面,长沙房价垫底,与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首位对比,有强烈的“违和感”;西南地区里面,西部经济大市——重庆的房价竟然还是680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为什么,我们可列举一些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理性”——上周和朋友吃饭,朋友说她在广州坐出租车的时候,出租车司机谈起广州的房价为什么会比深圳低一截,认为是广州人比较理性,不喜欢跟风一窝蜂投资,所以房价涨得慢,不是不涨,是慢慢涨。话说,这怎么竟有点“慢牛”的意思。\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b82c7574cfa92f150891b.jpg\& data-rawwidth=\&478\& data-rawheight=\&289\&\u003E\u003Cp\u003E2、消费观念——长沙人民一个标志性的LOGO之一,或许就是湖南卫视。湖南卫视的娱乐精神是国内具有非常影响力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虽然我很少看)。长沙作为国内前十的消费城市,长沙人民都喜欢吃喝玩乐,好像并不急着做房奴。这一点,其实在重庆、成都身上都有相似的地方。看来观念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换句话说,如果房价真的得以控制,人人安居乐业,国内的消费应该会大步提高的,但是目前来说这个想法权当是“想想就好”。\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8fb8c5bc2.jpg\& data-rawwidth=\&477\& data-rawheight=\&293\&\u003E\u003Cp\u003E3、城市一体化——长沙有“长株潭一体化”,广州有“广佛同城”,这些跨城市的融合有助于缓解房价的快速上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保障房制度的忠实拥护者——重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ac10e5abf8f75ffbdfee.jpg\& data-rawwidth=\&474\& data-rawheight=\&300\&\u003E\u003Cimg src=\&v2-f11d54da5ce3f51cc5c54781.jp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291\&\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自2001年开展经济适用房项目起,重庆市政府开始着手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十一五”期间重庆通过推进廉租房建设,保障了占比5%左右的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至“十一五”期末又在全国范围内首推“公共租赁房”建设,保障了占比30%左右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形成了“5+1”保障性住房供给模式。“十二五”期间公租房成为保障房建设主体,在“5+1”模式基础上建立了“双轨制”住房供应模式——政府保障与市场供给并行。此间重庆逐年加大保障房的供给规模,逐步提升中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房覆盖比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保障房体系建设离不开配套资金和土地政策的支持。建设资金方面,重庆保障房建设资金由政府出资和市场融资共同组成:三成资本金由政府投入,包括土地出让金收益、政府债券、政府预算内财政、中央补助等;剩余七成依靠融资解决,除银行贷款外,还有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信托公司的参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土地供给方面,重庆创新的“地票”制度实现了农村闲置用地向城市流转,部分解决了保障房的用地来源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重庆市保障房建设的扩张,对商品房市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大量保障房入市将带来住房供求关系改变。供给方面,政府不断扩建带来供给增加,保障房分流了部分住房刚性需求,导致中低档次商品房需求减少,住房供求关系缓和;需求方面,改善性需求的购房者也会因预期保障房对房价的影响而产生预期的变化——“买涨不买跌”,从而使得商品房需求下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次,住房成交价格水平会受到保障房价格的影响。从区位来看,由于保障房多位于市区边缘,所以位于市郊的商品房价格可能受挫较大、甚至无人问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从土地供给来看,保障房的土地供应计划将带来结构性房价下跌。由于保障房在土地市场竞争上的劣势,为保证保障房建设用地,政府推进商品住房用地供应由价格主导向双向定价、配建保障房转变,这就意味着土地价格高企导致的高房价问题可能得以缓解,从而抑制房价过热。因此,土地供应计划将以中小户型商品房和保障房为主,使得房价结构性回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商品房投资也因此收窄。商品房开发商的市场份额被缩减或增长缓慢,有实力的开发商将参与保障房计划的实施,保障房投资对应的大量资金需求可能导致商品房融资规模下降,抑制商品房市场的过剩。商品房与保障房,就像一个跷跷板一样,此消彼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切,使得重庆的房价长期平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最近人民日报的一则评论:\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已经被众多网民调侃说反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909e01d4d2b006d431fd1391cde97ed1.jpg\& data-rawwidth=\&934\& data-rawheight=\&247\&\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有点讽刺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 、 谈完以上几个城市房价平稳的原因,我简单总结一下对房价涨跌的看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一切都是要冲供求关系说起。供不应求,商品就会贵;供过于求,商品自然掉价。房子也是一种商品,因此也要遵循这个原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房子里面的需求,无非是刚性需求和投资需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刚性需求是无法压抑的,不然也不叫“刚性”了。我认为限购限贷对\&刚性需求”影响不大,因为他们一般都是只需要一套房子的,小部分可能有需要改善性住房,但是毕竟是小部分。因此,限购限贷对他们影响总体不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现在来说,其实核心城市的房子已经谈不上什么刚需的问题了,房价已经高到没刚需什么事了,呵呵。投资需求,是将房子作为投资品进行投资,搏取资本的增值。资本是逐利的,只要有利可图,这些需求就会想法设法地去折腾,甚至不惜变相突破法律法规的限制。我认为限购限贷对“投资需求”是有效的,但也不是能够一锤定音的。因为,限购限贷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一旦放开,又会像是这两年一样,把压抑多时的投资需求一下子爆发,导致房价急剧上升。另外,之前提到的消费观念、理性思考等也能使得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但毕竟效用有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既然需求无法进行绝对的压制,那么我们可以考虑从供给入手。上面提到的长沙有“长株潭一体化”,广州有“广佛同城”,这些都是增加供给的方式。而重庆坚决执行保障房制度,更是使得房价一直平稳。要增加供给,保障房制度是可行的。但是,不得不说,目前保障房制度仍有不少腐败及寻租的空间,住进去保障房的很多人,并不一定都是真正最需要保障的人,反而是充分利用信息优势的社会精英。这让人十分担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 、 我们假设保障房制度不断完善,并且很好地被执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是这样,对房价的平稳和社会公平都有很大的作用。那么,我们就要推进保障房的建设,这里面提出一个不是十分严谨的想法——住房公积金与保障房建设相挂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来说,全国住房公积金是有较大的余额,2015年底超过了4万亿元,并且预计会继续增加,使用其公积金或者以公积金贷款来支持保障房建设并非不可能。2009年,政府曾经试点以公积金贷款来支持保障房建设,目前未得到有关的进展报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觉得公积金来支持保障房建设有至少几个好处,一是增加保障房供给;二是提高了公积金的管理收益;三是,公积金本身有劫贫济富的嫌疑,现在用于保障房建设,正好为自己正名,中产及富人会公积金中少缴税,而穷人则可以在保障房中获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这个想法非常多问题,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按照目前法律来看,住房公积金是属于职工个人的财产,公积金是职工互助的产物。而政府如果依靠行政进行干预的话,就目前法律来说,确实值得商榷。因此,如果要动这个念想,政府必须从立法层面开始考虑。公积金与保障房建设相结合可能导致的其他问题,诸如保障房建设腐败等,就不一一论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另外,我也说说房地产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房地产税什么时候会加码,什么时候全面推进,我不知道。房地产税出来之后,房价会如何走?还是那句话,供求关系!因为房地产税会打压需求,但是如果供给跟不上,那么房价仍会是上升的,而且购房者还可能会承担税负,因为供不应求,是卖方强势,卖方会把税负转嫁到购房者身上。也就是说,如果投资性需求和刚性需求大于供给,房价还是会涨,只是政府来分一杯羹,购房的成本会更高。相反,如果房地产税能迫使拥有多套房产的人甩卖手上的房子,那么就可能会形成供大于求,那么房价会下跌。总而言之,这个问题非常复杂,要看具体房地产税的设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说一下房价会如何走——“核心城市的房价会一直涨,一直涨,一直涨,直到崩溃为止”。什么时候?当供大于求的时候。好了,不喜勿喷。谢谢。\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2:27:1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27:1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0da2ce7d436bc3d489acc92f325e4096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分期免息购买iPhone7的真相!&,&author&:&cjdtg&,&content&:&\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Iphone7\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终于来了,而在苹果官网上竟然可以看到招商银行和农业银行信用卡支持12期免息分期付款,没有手续费!再看看自己手中的残旧的5s,还真的有一丝冲动去点击付款。这项服务对于本来就打算入手iPhone 7的朋友来说,的确是蛮划算的,\u003Cb\u003E一些犹豫不决的朋友也很可能就有了消费的冲动。\u003C\u002Fb\u003E而仔细想想,部分银行为什么可以免息免手续费呢,难道真的不赚钱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不是!\u003Cb\u003E首先,刷卡购机时,银行会收到一笔交易手续费。\u003C\u002Fb\u003E也就是说,你刷了谁家的卡,这家发卡行就会从这笔交易中分享到0.5%-1%不等的手续费。\u003Cb\u003E一般情况下,发卡行、卡组织和收单行按约定比例,分享从商家处获得的“让利”。\u003C\u002Fb\u003E这就跟你在小商户买东西,店主都希望你付现金,而不是刷卡的道理一样。因为刷卡的方式,是银行提供了服务给你,自然会发生银行结算的成本,而这个成本,在小商户那里就是需要店家来承担的。反观回来,如果某银行提供iPhone7的分期购,自然会在你的手机交易价格上,赚到这0.5%-1%。不过这是一般情况下才会这样,像苹果这样火爆的商家,银行大多都要主动找上门合作,所以这部分的手续费肯定达不到行业的标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其次,银行是为了增加持卡者对信用卡的使用粘度。\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表面上银行在持卡者购买iPhone7的服务中没有赚取费用,但是分12期的时间里保证了持卡者会持续使用这张卡,而持卡者也会大概率的用这一张卡发生其他的消费,那么银行还是会通过发卡行的途径赚到钱。有些持卡者也有可能因为信用卡数量过多,会把不常用的卡销掉,而有了这项免费分期服务,持卡者对该银行的使用粘度增加了,自然也不会轻易将该卡销掉。\u003Cb\u003E当然还有部分潜在的客户,因为希望获得这个福利去申请办理该行的信用卡产品,对银行也是美事一桩。\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最后,银行是为了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大多数持卡者来说当期的账单都是全额还清的,不会让银行赚取到利息。而分期购买iPhone这项服务就是让没有预先消费习惯的消费者尝试这样的体验,培养消费者的预先消费习惯,一旦尝试过这种服务,那么以后消费者面对资金紧张,就可能自然联想到这种消费方式,甚至愿意支付手续费来继续使用这样的分期服务。\u003Cb\u003E银行前期采用免费、打折的方式逐渐培育市场,是一个求持续发展的商业行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分期免息购买iPhone7,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项不错的服务,而对于银行来说,也是能通过其他途径赚钱费用,这是一件互利的事情!\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2:49:5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49:5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2cee3ab18dde3e806a7fa6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3},&&:{&title&:&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越高越好吗?&,&author&:&cjdtg&,&content&:&\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无论是什么理财产品,\u003Cb\u003E很多人更加关注的是产品的收益率\u003C\u002Fb\u003E,跟朋友聊天也是,谈及理财产品,下一句话对方绝对是问你预期收益是多少,似乎收益越高就越能吸引他们,那到底是不是收益越高就一定越好呢?对银行理财产品较为关注的朋友应该有关注过一类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在遍地4%以下年化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中,6%以上的少之又少,而结构性理财产品往往让我们眼前一亮,超过6%年化收益的正常不过。那这类高收益的产品是否真的表现如此出众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统计,\u003Cb\u003E截至今年5月份,有121款银行理财产品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其中112款为结构性理财产品(结构性产品多是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占到期结构性产品总数的33.63%。\u003C\u002Fb\u003E从上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未达预期最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都是结构性理财产品;在结构性理财产品当中,未能实现最高收益率的比例也较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有研究报告显示,2016 年上半年,终止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约8.73万只)中有 68 只产品出现了亏损,亏损的产品中 62 只为外资银行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5只为外资银行发行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中资银行只有 1 只面向机构销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发生亏损。亏损理财产品本金的平均偿还率是 91.06%。这又反映了另一个问题,亏损产品在现今银行理财市场中绝对是一个“异类”,而恰恰结构性理财产品在此处表现太“突出”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时诸位是否有点大跌眼镜的感觉?上述数据还只是基于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披露信息可供统计,我们相信还有很大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未被纳入统计。为了更深入去了解真相,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结构性理财产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所谓结构性理财产品,即运用各种量化投资模型,将存款、债券、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固定收益品种作为基础资产,与期权等金融衍生品进行搭配组合的理财产品。\u003C\u002Fb\u003E在提供基础资产的固定收益同时,这类产品还通过金融衍生品的优化运作,让客户有机会获取更高的投资回报。目前这类产品利用衍生品挂钩的标的较多是股票指数、黄金、外汇和大宗商品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俗一点解释就是结构性理财产品会把一部分钱放在稳妥的地方,而拿小小一部分钱去搏高收益。在余额宝很火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段子,说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种预期收益超级高,但又几乎没有任何风险的理财产品呢?有人说,其实非常简单,你可以在余额宝放个几万块钱,每天的收益有个2-3块钱,然后你拿着这两三块钱去买彩票,如果运气好的话,彩票中奖了,那你获得的收益绝对是很高的,20个点都不是问题,而且你的本钱不会有丝毫的风险。这个段子可以很好的帮助大家对结构性产品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也明白到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高的根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那为什么结构性理财产品又这么容易失信,不能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呢?\u003C\u002Fb\u003E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金融衍生品的挂钩。一般而言,参与金融衍生品设计、交易的都是金融市场上最聪明的一群人,我们很难一言概之地归因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设计太差,不过相比发达国家,目前中国银行业的确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产品设计优化了,才会从源头上减少这类情况出现。银行管理人员、产品设计者们也不应为了完成各类指标,推出不成熟、未经严谨验证的结构性产品,以预期高收益吸引投资者,这也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问题。除了这些客观原因,还有一些细节,是投资者们应该知道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一,要知道结构性产品计算的预期收益率是按照最乐观的情况去计算的,这意味着这是理论上的最高收益\u003C\u002Fb\u003E,试想一下,有些结构性产品期限1年以上,设多个观察期,要求每个观察期都达到相应标准才能实现的最高收益,能兑现的概率有多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二,要知道出现亏损也不应大惊小怪。结构性理财产品有以小搏大的用意,当然仍有风险,收益与风险并存这是投资里一个最简单不过的道理。\u003C\u002Fb\u003E只要投资决策前了解充分,有承担一定风险的心理准备,哪怕出现亏损也可以坦然接受。而一些媒体实在没有必要放大这种现象,客观报道与分析即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此衷告各位投资者,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时候,不要轻易被预期高收益率干扰了判断,更应熟悉产品要素、实现收益的标准,适当调整对收益的心理预期,兼顾了自己的亏损承受程度再来选择合适的产品,从容淡定地投资。\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6:54:5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4:54:51+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9fa4d6c830b98ef0fab77da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网络小贷产品真的影响了你的征信?&,&author&:&cjdtg&,&content&:&\u003Cimg src=\&v2-a8afcdc590.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15\&\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今天秉着\u003Cb\u003E实事求是\u003C\u002Fb\u003E的态度,与大家讨论一下这个话题——网络小贷产品是否影响你的征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朋友圈里经常有人抱怨或“善意”提醒,谨慎使用\u003Cb\u003E微粒贷、京东金条等网络小贷产品\u003C\u002Fb\u003E,因为它会对个人的征信造成不良影响,切勿“因小失大”,失去银行的信贷支持。而我,对这个观点是持保留意见的。首先,是因为他们的言辞偏颇,理由欠缺;第二,发表者的立场暧昧,因为他们较多是银行从业人员或与银行关系较为密切的房产中介(售房需要与银行沟通放贷),银行自身的小贷产品与网络小贷产品存在竞争关系;第三,源于我对微粒贷这类网络小贷产品的印象较好,或多或少希望籍此维护能够维护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解释为何我对这类网络小贷产品留有良好印象。话说腾讯的前海微众银行推出微粒贷这款产品后,我比较幸运较早获得授信额度,好奇心驱动下使用了一回,给我体验相当不错。归纳它的优点,主要是使用微信作为用户界面、放款快、利息条款清晰、随借随还且提前还款无手续费等。此外,我也关注了同样类型的京东金条、网商贷(原蚂蚁借呗),产品之间虽然一些差异,但大致相同。它们能够迅速满足资金缺口,避免流动性的短暂不足,有时候的确就是“雪中送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说说为何作为银行从业人员,“攻击”网络小贷产品的“动机不纯”。银行,作为满足社会信贷需求的主力,过往一直和民间借贷机构、P2P打得火热,今日网络小贷产品也自然成了他们的竞争对手。传统银行产品其实只是面对大额信贷业务,小额业务的推出可以说是市场竞争倒逼的结果。目前银行的小额业务主要通过信用卡这个载体解决,除了利用额度提现之外,还有消费分期、账单分期、现金分期等各种分期,窃以为银行这种处理方式很高明,利用原来的数据和产品基础上设计新的产品。不过银行的武器远不止这些,银行根据公积金、社保、纳税、代发工资、房产月供等情况,为其客户主动信用贷款额度(或者客户简单申请就系统测算反馈)。与网络小贷产品比较,因银行参与结算,故获取这些信息更有优势。总的而言,银行的利率普遍较网络小贷产品低,部分产品可能无法全部线上解决,以及用途上有较多限制。肯定的是,银行和网络小贷公司之间较量一直进行中。\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02dfc6b7b719.jpg\& data-rawwidth=\&709\& data-rawheight=\&400\&\u003E现在让我们回到问题本身。我使用了网络小贷产品,究竟对我的征信造成什么直接影响?而银行又是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呢?为了增加说服力,我使用过\u003Cb\u003E微粒贷、京东金条、网商贷、建行快贷(主动授予额度的信用贷)和招行的e招贷(基于信用卡的小贷产品)\u003C\u002Fb\u003E后,过了一段时间,自行去\u003Cb\u003E人行征信查询个人征信\u003C\u002Fb\u003E,甚至我以申请信用卡为由,通过银行工作人员也浏览了银行版本的个人征信(防止两种版本信息披露不一致)。\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19c165edb2bb3cd11c1b.jpg\& data-rawwidth=\&355\& data-rawheight=\&206\&\u003E\u003Cb\u003E我的报告显示:发生的微粒贷业务有信贷交易明细和查询记录;网商贷仅有信贷交易明细;京东金条没有任何记录;建行快贷情况同微粒贷;招行的e招贷在贷记卡处有体现(新增一张卡),没有查询记录。\u003C\u002Fb\u003E\u003Cp\u003E这里反映几个问题,\u003Cb\u003E第一\u003C\u002Fb\u003E是放款前是否利用人行征信信息,若有用到,则体现在查询记录中,网商贷可利用芝麻信用、京东有小白信用,这可能是他们无查询记录的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二\u003C\u002Fb\u003E是放款后上传人行征信的情况,目前看来上传的情况有点随性。但是这应该和人行征信的管理相关,\u003Cb\u003E能够纳入征信的目前都是银行、公共事业单位为主,现逐渐放开给小贷公司、汽车金融公司。\u003C\u002Fb\u003E微粒贷和网商贷背后分别是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所以它们的信息有上传很正常,至于京东金条没有记录也可以解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三\u003C\u002Fb\u003E是征信信息的质量问题。微粒贷的处理方式的确存在争议,在我只有部分使用额度的情况下,征信报告里反映的却是全额度,容易产生误解;招行e招贷的处理也是如此,我也是在电话客服的解答之下才对应上这是他们的小贷产品。关于信息质量的问题上,我觉得人行作为管理机构也有一定责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顺便补充一下,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这两款直接应用于消费的产品使用,只要不出现违约,是不会体现在征信上的。网上谣传这类也会影响征信,相信是产品都没有区别开来。\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网上亦有反映微粒贷在未明确告知的情况下查询了个人征信,我也认为应该改进。但这里我也指出,有个别银行系的小贷产品,让客户误以为测算额度的情况下就把贷款发放了,我认为这些也应改进。\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站在银行角度,是如何看待我的征信报告的呢?我与负责消费信贷、住房信贷的银行朋友交流一番,基本上肯定了我之前的一些观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银行人员或系统应无法直接判断这些是网络小贷业务。上文提及,微粒贷和网商贷背后分别是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所以征信里也是体现为“商业银行”的业务,而非“小贷公司”。征信报告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在非查询银行发生的业务,发生机构名字一律用代码显示。在微粒贷发生一笔小贷业务,与在城商行发生一笔个人信用贷款,征信上很难看出区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发生网络小贷业务后,影响最大的情况有可能在向银行申请住房按揭贷款时,银行审批人员怀疑购房首付款的来源就是网络小贷产品或者其它征信上可查询到的贷款,这可能导致银行为了控制风险而拒贷。当然,审批人员会默认金额较小的就是小额贷款,资金成本较高,若频繁借贷,侧面反映的流动性紧张。不过我始终认为只要是人为控制的,就是可以沟通解决的,为表示清白,可以把这类产品提前结清,或者提供其它合理的解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发生网络小贷业务后,若向银行也是申请小贷产品,额度可能是系统测评而得,这种情况,可能真的被系统“鄙视”了。不排除系统会对查询记录笔数或者未结清的贷款笔数作为一个参考指标,若一段时间内数量过多,可能会对审批不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最终的结论,网络小贷产品有它的优势所在,网上有些批评的声音是合理的,但是也存在一些恶意抹黑的情况。我认为这是合法的产品,只要合理使用,只用于短暂应急,按时还款,那是不会造成不良后果的。\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6:55:5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1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4:55:59+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a8afcdc590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13},&&:{&title&:&信托遇上保险金&,&author&:&cjdtg&,&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保险金信托”这个名词,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那么我先简单科普一下。我们可以把“保险金信托”拆分为“保险金”和“信托”,再逐一解释。\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保险金是保险人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对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进行给付的金额;或者当保险事故发生时,对物质损失进行赔偿的金额。简单说,就是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支付对应的金额给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例如在寿险里面,这里的约定一般是指被保险人身故或全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信托,大家可能会首先想到——收益在10%左右、期限较长和门槛较高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这类信托在国内确实盛行多时,然后大家却忽略掉了,信托的初衷。信托产生的早期,主要是个人信托,委托人寻找的受托人也大多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受托人承办信托业务大多是为了私人情谊,而不是盈利。委托人有时也向受托人支付一定的报酬,但这只能看作是一种谢意。也就是说,信托最本质的内涵,是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对其委托的资产进行管理,而并非着重于投资与收益。君不见,信托、信托,信任与委托,也正是信托英文Trust的最直接翻译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下面我们来讲一下以上两者的结合——保险金信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所谓保险金信托,是一项结合保险与信托的金融服务产品,以保险金给付为信托财产,由保险投保人和信托机构签订保险信托合同书,当被保险人身故发生理赔或满期保险金给付时,由保险公司将保险金交付受托人(即信托机构),由受托人依信托合同的约定管理、运用,并按信托合同约定方式,将信托财产分配给受益人,并于信托终止或到期时,交付剩余资产给信托受益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保险金信托的适用情况\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家庭经济富裕,个人也很负责任的购买了规避家庭经济风险的人身保险,在被保险人发生意外事故后能为家人留下一笔不错的生活费,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排除因为一些人为因素而使得被保险人的意图不能得到实现,保险受益人不能真正享受保险利益的情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保险受益人为:未成年人,智力有障碍人士,年迈老人时,由于这类人群由于劳动能力较弱,自身生活比较困难,资金安排运用能力也较弱,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所以这类人群特别适用保险信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出现受益人为多人,或是被保险人有特殊的资金用途(如公益事业)等这种情况时,被保险人也可以利用保险信托。例如:当投保人购买寿险时,他应该已经可以估计受益人所可能需要的经济保障,而且通过信托,已经可以确定保险信托的受益人未来所可以受领的信托利益,多余的钱,便可以指定使用于公益信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二、“1+1>2”的优势\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财富传承的两大利器,人寿保险和家族信托向来都是高净值人群的重要选择,而作为“保险+信托”的保险金信托,自诞生之日起就同时具备了保险和信托的双重优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在受益人设置方面,我国《保险法》规定受益人须为自然人或非自然人,而不能是尚未出生的人,导致保险只能实现一代人之间的财富传承。保险金信托借助信托条款的灵活性,可以约定在信托存续期内按委托人意愿修改,能够将受益人设置为委托人的尚未出生的三代,四代直系亲属,从而实现财富的跨代传承。通过合理的信托设计,还可以避免继承人之间的财产争夺、防止财产挥霍、保障受益人权益免受侵害等。相较于标准化的保险产品,保险金信托可以满足客户在财富传承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实现“私人订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次,保险金信托可以利用保险杠杆作用,降低家族信托门槛。家族信托的委托人置入信托中的资产数量就是信托公司进行管理的资产数量。目前,国内家族信托的设立门槛动辄千万起步,而一个客户可以通过保险的杠杆来设立保险金信托,并享受到家族信托在财富管理和传承方面的功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由于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于信托公司,保险金信托可实现良好的财产隔离效果,使其财产免受债权人追偿。并且由于信托资产由信托公司专门管理,可以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产业资本进行投资,因此相较于投资范围受限的险资,保险金信托的收益往往更高。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信托监察人来对信托财产的运用和分配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综上所述,保险金信托兼具保险的保障功能以及信托分配的灵活性,可以使两者有效结合,是中高端客户一个理想的选择。\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如何选择保险金信托,由于保险产品本身就属于中长期产品,而加入信托之后,更是可能使得这一资产管理决策的时长延续至数十年乃至过百年。因此,选择可靠的大型机构显得非常重要,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信托机构,都需要挑选值得信赖的。收益不再是唯一决定的标准,客户应该更加重视保险公司及信托机构的稳健性和信誉度。\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1:30:2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30:2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0d9ef90abffc6d943f7691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6},&&:{&title&:&关于“轻松筹”与“保险”&,&author&:&cjdtg&,&content&:&\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前几天深圳刮台风,在家无聊看旧电影,回顾了一下电影《人在囧途》。徐峥和王宝强在电影里面分别饰演大老板和农民工。其中,一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电影里,在汉口车站附近,一个年轻女子跪地向路人“借钱”,地上粉笔大意是女儿急需救命钱做手术,并称两小时后就可以归还资金。王宝强不顾徐峥劝阻,一定要把钱借给年轻女子,徐峥因此还和王宝强闹翻。故事后面发展是王宝强把所有钱借给女子,但女子并未如约归还资金。徐峥随后骂王宝强“你这种傻瓜活该被骗”,王宝强回应“被骗更好,被骗说明没人病,没人病更好”。\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电影情节先告一段落(该片段看后文分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剧情让我想起前阵子的一个事情:一个好友的一岁小侄子,因为不幸罹患重疾(嗜血细胞综合症),家里四处举债以延续这个小生命,然而医疗费用仍然不足,只好上网求助于“轻松筹”。我也只能是略尽绵薄之力,有限的捐款以及转发朋友圈。在看到我发的朋友圈后,也有不少热心好友,施以援手。这个项目计划筹款20万元,最终募资大概是不到12万的样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般来说,由于种种原因,轻松筹里面的项目,我很少会捐助。这里面的“种种原因”,我想在今天跟各位讨论一下:\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原因一:真实性问题;\u003C\u002Fb\u003E真实性里面有两个层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层面一是造假成本不算很高\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没病诈病骗取善款这种情况并非不可能。\u003C\u002Fb\u003E几张图片,数十个微信用户为项目进行实名证实,轻松筹的工作人员打几个勾,似乎公信力不足。募集的金额还可以随时调整,并且募资后的资金去向没有持续跟踪,项目非常不透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层面二是真的有人病了,需要治疗,但是这位主人公的家里其实完全有能力负担医疗费用,却也伸手向爱心人士要钱。\u003C\u002Fb\u003E下面是我在新闻里找到的一些案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案例一:今年6月,有网友揭发出曾帮助过一位自称母亲患重病急需救助的女子,不仅自己捐钱,还发动朋友捐钱给该女子。然而却看到她在朋友圈里晒吃喝玩乐,消费水平颇高。“我回复她朋友圈,她秒删朋友圈,我再点开她朋友圈,已经锁上看不见了。感觉自己的爱心深深受到了伤害!”该名网友的遭遇经广东一媒体的报道,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案例二:无独有偶,去年12月,佛山的卢兆泉在“轻松筹”上为女儿筹集治疗费约10万元。遗憾的是,孩子因治疗无效去世,卢兆泉用剩余善款中的1.3万元,和妻子一道去西藏为女儿“做法事”。今年春节期间,卢兆泉在朋友圈晒出马来西亚度假照,让不少捐助人直呼“被骗”。\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真实性问题,我暂时只讨论以上两个层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原因二:关系脉络;\u003C\u002Fb\u003E中国人传统的社会纽带是以血缘为核心,然后是朋友,再次才是其他集体(这话属于我一家之言,有不同意的另找机会探讨)。说白了,就是不认识的人,大多数人基本很少会主动帮助;寒暄级别的,也可能很难获得有力的帮助;到了朋友级别,应该还是会比较上心的;最后是血缘关系级别,这种应该是大多数人最难以割舍的,因此帮助和被帮助的可能性及程度是最高的;至于小家庭内部的亲人,就不必赘述了。说了半天,意思是“不熟不做”。我们很难要求大多数人去帮助不认识的或者寒暄级别的朋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原因三:经济能力。\u003C\u002Fb\u003E好说不好听,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作为个体,我们无法去承担一个接一个的募捐。让我想起来一句话“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共产主义事业中去”,而大多数人不可能“把有限的财务资源,投入到无限的慈善事业中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上三个原因,就是我个人很少捐助的“种种原因”,我相信许多人也跟我有同感。刚刚提到共产主义,我想继续说开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共产主义的核心分配制度是“按需分配”。\u003C\u002Fb\u003E这个按需分配不得了,是假设我们都已经进入到一个很高尚的思想境界,我们只会索取自己真正需要的物质,对于超出个人需求的,没人会心存贪念。举个例子,苹果专卖店把iPhone7放在大街上免费赠送给有需要的人,作为路人的我们,有人正好需要手机,就拿起一部回家,而需要一部的人绝对不会拿两部,还有更多的人由于觉得自己不需要,并没有拿一部回家。按需分配,说的就是这么个情景。我自己描述这个情景的时候,都感到“有点虚”。就目前国情来说,路上散落的货物,更多可能性是被哄抢,就别提按需分配这种境界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我发现,以保险为核心的制度,是实现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方式和形式之一。以重疾险为例,众多投保人缴付保费,这些保费会像涓涓细流汇集起来形成一个大池子,在保险公司的管理下,这个池子也做不断做大。当被保险人出险,被保险人就可以获得一笔较大的保险金。从核保到理赔的过程中,保险公司起到了核心作用,确认被保险人确诊为罹患重疾,是真正有需要帮助的人。根据按需分配原则,这些被保险人理应得到帮助。当然,想要成为这个“共产主义”世界的前提,是参加保险,然后剩下的就是到底是你做善事,还是别人来帮助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保险以外,慈善机构、“轻松筹”平台以及目前非常流行的网络互助平台,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就这个按需分配层面来说,区别就是哪种形式最高效,最能确保资金去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u003Cb\u003E这个话题其实在我过往文章《慈善与保险》中曾经提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后文的延伸阅读。\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诚然,我们无法像电影里王宝强般高尚,“被骗了更好,说明没人生病”,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善心能到达最需要帮助的人。所以,我觉得大家不妨多考虑一下,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来实现客观上帮助有需要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法律上说,轻松筹这类平台不是合法募捐主体,所以平台上面的项目都是以个人求助为载体的,平台只是负责发布信息,并通过收取2%的管理费实现收入。\u003Cb\u003E在这里,我强调一下,我并非说这里平台的项目都是假的,恰恰相反,我在平台上有几次不大不小的捐款。\u003C\u002Fb\u003E在确保项目真实性且自身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我仍认为可以参与这类捐助。当然,对这里网络个人求助,我还是有很多担心的地方,包括平台审核项目的标准、平台长期运作能力等等。我们多数人作为个体来说,本来已经能力有限,想做好事,又怕上当受骗,就是这么矛盾。正如艾青的文字一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近期文章计划跟各位探讨网络互助(例如水滴互助,e互助之类),希望大家不要错过。\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3:07:4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07:44+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f642bdf84bf4ed3da4a6f26a309fd859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关于“轻松筹”与“保险”&,&author&:&cjdtg&,&content&:&\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前几天深圳刮台风,在家无聊看旧电影,回顾了一下电影《人在囧途》。徐峥和王宝强在电影里面分别饰演大老板和农民工。其中,一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电影里,在汉口车站附近,一个年轻女子跪地向路人“借钱”,地上粉笔大意是女儿急需救命钱做手术,并称两小时后就可以归还资金。王宝强不顾徐峥劝阻,一定要把钱借给年轻女子,徐峥因此还和王宝强闹翻。故事后面发展是王宝强把所有钱借给女子,但女子并未如约归还资金。徐峥随后骂王宝强“你这种傻瓜活该被骗”,王宝强回应“被骗更好,被骗说明没人病,没人病更好”。\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电影情节先告一段落(该片段看后文分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剧情让我想起前阵子的一个事情:一个好友的一岁小侄子,因为不幸罹患重疾(嗜血细胞综合症),家里四处举债以延续这个小生命,然而医疗费用仍然不足,只好上网求助于“轻松筹”。我也只能是略尽绵薄之力,有限的捐款以及转发朋友圈。在看到我发的朋友圈后,也有不少热心好友,施以援手。这个项目计划筹款20万元,最终募资大概是不到12万的样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般来说,由于种种原因,轻松筹里面的项目,我很少会捐助。这里面的“种种原因”,我想在今天跟各位讨论一下:\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原因一:真实性问题;\u003C\u002Fb\u003E真实性里面有两个层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层面一是造假成本不算很高\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没病诈病骗取善款这种情况并非不可能。\u003C\u002Fb\u003E几张图片,数十个微信用户为项目进行实名证实,轻松筹的工作人员打几个勾,似乎公信力不足。募集的金额还可以随时调整,并且募资后的资金去向没有持续跟踪,项目非常不透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层面二是真的有人病了,需要治疗,但是这位主人公的家里其实完全有能力负担医疗费用,却也伸手向爱心人士要钱。\u003C\u002Fb\u003E下面是我在新闻里找到的一些案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案例一:今年6月,有网友揭发出曾帮助过一位自称母亲患重病急需救助的女子,不仅自己捐钱,还发动朋友捐钱给该女子。然而却看到她在朋友圈里晒吃喝玩乐,消费水平颇高。“我回复她朋友圈,她秒删朋友圈,我再点开她朋友圈,已经锁上看不见了。感觉自己的爱心深深受到了伤害!”该名网友的遭遇经广东一媒体的报道,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案例二:无独有偶,去年12月,佛山的卢兆泉在“轻松筹”上为女儿筹集治疗费约10万元。遗憾的是,孩子因治疗无效去世,卢兆泉用剩余善款中的1.3万元,和妻子一道去西藏为女儿“做法事”。今年春节期间,卢兆泉在朋友圈晒出马来西亚度假照,让不少捐助人直呼“被骗”。\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真实性问题,我暂时只讨论以上两个层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原因二:关系脉络;\u003C\u002Fb\u003E中国人传统的社会纽带是以血缘为核心,然后是朋友,再次才是其他集体(这话属于我一家之言,有不同意的另找机会探讨)。说白了,就是不认识的人,大多数人基本很少会主动帮助;寒暄级别的,也可能很难获得有力的帮助;到了朋友级别,应该还是会比较上心的;最后是血缘关系级别,这种应该是大多数人最难以割舍的,因此帮助和被帮助的可能性及程度是最高的;至于小家庭内部的亲人,就不必赘述了。说了半天,意思是“不熟不做”。我们很难要求大多数人去帮助不认识的或者寒暄级别的朋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原因三:经济能力。\u003C\u002Fb\u003E好说不好听,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作为个体,我们无法去承担一个接一个的募捐。让我想起来一句话“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共产主义事业中去”,而大多数人不可能“把有限的财务资源,投入到无限的慈善事业中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上三个原因,就是我个人很少捐助的“种种原因”,我相信许多人也跟我有同感。刚刚提到共产主义,我想继续说开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共产主义的核心分配制度是“按需分配”。\u003C\u002Fb\u003E这个按需分配不得了,是假设我们都已经进入到一个很高尚的思想境界,我们只会索取自己真正需要的物质,对于超出个人需求的,没人会心存贪念。举个例子,苹果专卖店把iPhone7放在大街上免费赠送给有需要的人,作为路人的我们,有人正好需要手机,就拿起一部回家,而需要一部的人绝对不会拿两部,还有更多的人由于觉得自己不需要,并没有拿一部回家。按需分配,说的就是这么个情景。我自己描述这个情景的时候,都感到“有点虚”。就目前国情来说,路上散落的货物,更多可能性是被哄抢,就别提按需分配这种境界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我发现,以保险为核心的制度,是实现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方式和形式之一。以重疾险为例,众多投保人缴付保费,这些保费会像涓涓细流汇集起来形成一个大池子,在保险公司的管理下,这个池子也做不断做大。当被保险人出险,被保险人就可以获得一笔较大的保险金。从核保到理赔的过程中,保险公司起到了核心作用,确认被保险人确诊为罹患重疾,是真正有需要帮助的人。根据按需分配原则,这些被保险人理应得到帮助。当然,想要成为这个“共产主义”世界的前提,是参加保险,然后剩下的就是到底是你做善事,还是别人来帮助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保险以外,慈善机构、“轻松筹”平台以及目前非常流行的网络互助平台,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就这个按需分配层面来说,区别就是哪种形式最高效,最能确保资金去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u003Cb\u003E这个话题其实在我过往文章《慈善与保险》中曾经提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后文的延伸阅读。\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诚然,我们无法像电影里王宝强般高尚,“被骗了更好,说明没人生病”,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善心能到达最需要帮助的人。所以,我觉得大家不妨多考虑一下,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来实现客观上帮助有需要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法律上说,轻松筹这类平台不是合法募捐主体,所以平台上面的项目都是以个人求助为载体的,平台只是负责发布信息,并通过收取2%的管理费实现收入。\u003Cb\u003E在这里,我强调一下,我并非说这里平台的项目都是假的,恰恰相反,我在平台上有几次不大不小的捐款。\u003C\u002Fb\u003E在确保项目真实性且自身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我仍认为可以参与这类捐助。当然,对这里网络个人求助,我还是有很多担心的地方,包括平台审核项目的标准、平台长期运作能力等等。我们多数人作为个体来说,本来已经能力有限,想做好事,又怕上当受骗,就是这么矛盾。正如艾青的文字一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近期文章计划跟各位探讨网络互助(例如水滴互助,e互助之类),希望大家不要错过。\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6:55:4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4:55:4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f642bdf84bf4ed3da4a6f26a309fd859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3},&&:{&title&:&网络互助能替代保险吗?&,&author&:&cjdtg&,&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网络互助能替代保险吗?\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互联网+确实在改变我们的生活。风险管理是一个传统的行业,保险业是风险管理这个行当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兴起了叫做“网络互助”的新事物,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网络互助简介:\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入XX互助,他人需要帮助时,大家一起分摊;你需要帮助时,大家为你分摊,最高30万元保障”。也就是说,一群健康(至少目前是健康)的人,缴纳少量资金,加入互助计划,组成一个团体,当个别会员生病,全体会员均摊费用。\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34f2bd6d7c4f56bce69d0fac2bf8cebd.jpg\&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1281\&\u003E\u003Cimg src=\&v2-575a207a2cd2.jpg\&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1286\&\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互助计划是原始的保险形态\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互助计划其实古已有之,并不新奇。例如,“古埃及石匠互助基金”向每个成员收取少许会费,用来共同支付个别成员死亡后的丧葬费。而欧洲中世纪的基尔特行会,则是以行会为纽带,会员生老病死时一起集资为其提供救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熟人群体中,这种民间互助行为由于不存在假报赔案、事后不交捐助费的问题,其松散原始的互助方式因而得以在小圈子内顺利运转。事实上,在我国保险极度不发达的乡村地区,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以舆论为约束手段,亲戚之间生老病死时“强制性”相互帮扶的“潜规则”仍然盛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693年,哈雷慧星的发现者、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以一个小城市的市民死亡统计数据为基础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张生命表,为保险业引入了精算概念,原始状态的保险方才突破熟人的小圈子,成为可定价、有明确责任承诺、等价有偿、面向大众的商品。而随着保险需求的增加和精算技术的发展,专业的保险公司以更精确的定价、更可靠的保障和更方便的服务获得了信赖,代替了原始的自发互助行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当“互助计划”也玩互联网+\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最原始的保险形态,互助计划可以说早已淹没在风险管理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然而,近年来互助计划的兴起,可不是复古那么简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网络互助是一种互助计划与互联网的结合。网络互助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撮合功能,进行了两点创新:一是交换风险协议,类似于交互保险制度,即没有法人实体,会员之间通过协议承诺承担彼此的风险损失。这跟以保险公司为核心的保险制度有显著区别。二是个体风险总额控制,例如单次互助金不超过若干元,从而避免了单个个体负担过重,并规避了偿付能力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使得会员数量激增,减少单次的分摊负担,使得互助计划的个体成本下降,有利于大面积推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下面来说说网络互助的优势与潜在问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优势\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门槛低、性价比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重疾互助计划为例,只要充值10元,就可以加入互助计划,成为会员,享受保障30万左右的互助保障金。多数知名互助平台上,会员均摊每次扣款少则几分钱,多则3元钱,完全可以负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灵活便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预存10元即可参加,当会员账户余额提示追加资金,只要追加资金便可以继续享受会员资格。如果不想继续参加计划,大可以不再充值,沉没成本非常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存在可保利益的问题,可以为亲友出资参加计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中间成本低。没有保险公司的设立成本、运营成本和再保险成本,自觉选取了低风险概率的保障品类,从而可以实现去中间化,目前来说是零附加费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潜在问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资金安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尽管绝大多数平台都声称有资金托管或资金监管,现有的方式有三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托管给商业银行进行第三方资金托管,由银行定期出具监管报告并公示账户情况,如17互助、通信互助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与公募基金合作,如水滴互助将资金托管到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由双方共同监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方支付,如微信支付、易宝支付,由平台为每位会员开通专属钱包,如壁虎互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对于一个投入十几元的用户来说,很难真的去一一核查。例如,我在轻松互助中,加入了两个互助计划,当我预存款项的时候,居然可以用信用卡进行支付,而收款商家则是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笔款项最后究竟去了哪里,我在轻松互助里面,尚未看到所谓的建设银行专户定时公示。\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4d28d0ceb0d2dc3bf6c4a3.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281\&\u003E\u003Cp\u003E相对应地,下图是轻松互助关于运营保障的宣传。\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415f2c18c0bbafb0fb834fb074ddc5a2.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72\&\u003E\u003Cp\u003E二、互助金的获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会员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此:一旦不幸罹患重疾,真的可以获得互助金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按照互助公约,如果符合条件,应该是可以申请互助金并得到通过的。然而,可能存在的隐患因需要警惕。例如,因为会员数量不足,使得会员每人均摊最高值3元仍不能满足宣传的30万互助金,使得互助金打折扣。今年7月,“未来互助”正是由于会员数未达到预期,决定停运。仅运营了一个多月,平台就宣告夭折。而据此前媒体报道,该平台原会员已统一并入了众托帮。这种会员数量不足导致互助金金额打折扣的情况,也有个别平台自身出资提供互助准备金,自掏腰包来满足前期会员不足可能导致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f3c6f0e9b4f1d8fe0e19.jpg\&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1279\&\u003E\u003Cp\u003E另一种情况则是目前的网络互助运营方在目前为了抢占风口,自然是不计较利益,但这些运营方始终是商业机构,最终需要找到盈利点,才可能长期维持网络互助平台的经营。而互助计划本身偏偏是一个非常长久的计划。届时,运营方能够继续维持互助平台,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实际负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是预存10元就可以加入互助计划,但按照计划内容,会员必须在余额不足时补充资金,否则就会当作自动放弃会员身份。由于计划所有互助计划都是有180天的观察期,所以目前来说绝大多数会员尚未超过观察期,一旦超过了观察期,实际互助金的申请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全体会员的负担。因此,到底实际负担如何,还需要继续观察。\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20c610537fbe9d5bc6968a4efb2605aa.jpg\& data-rawwidth=\&633\& data-rawheight=\&570\&\u003E同时,也可能存在会员利用互助计划风控不过关、互助金申请审核不严的漏洞,骗取互助金的情况,这会也使得诚信的会员吃了大亏。长期下去会使得诚信的会员退出计划,而“立心不良”的会员则充斥在计划内,劣币驱逐良币,最终互助计划破产。\u003Cp\u003E四、会员信息安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入会员自然少不了提交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的保护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五、道德风险及诈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平台运营者动机不纯,可能存在平台虚构互助事件套取资金的可能。没事就给你的账户扣个几毛一块钱,长期下去受不了,该平台也涉嫌诈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六、条款及纠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段时间,水滴互助私自修改互助公约的事件在网络互助界传开了。据行业人数收集考证,得出如下事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水滴互助以“为了更符合会员利益、完善条款”为由,在未经公示、未经投票、未经告知的情况下,擅自修订了会员公约。以至于何时修订,修订何处会员都不知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公约修订严重侵害了会员的保障权益。表现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互助金给付由给付给互助会员改为给付给医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互助金由定额给付(即确定事故后,就一次性按照约定的额度赔付),变为不确定给付规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这件事在后续的处理中,逐渐被淡化处理。但是,网络互助平台的契约精神引起了我们的关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好吧,要谈契约是吗?下面这个契约就让会员更加无话可说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75a1e80e5dd5b55082dee.jpg\& data-rawwidth=\&519\& data-rawheight=\&652\&\u003E\u003Cp\u003E平台有权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并替代原公约及互助计划规则。看吧,你要谈契约,那我就先在契约里面放一条最关键的霸王条款,让你以后无话可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七、长期保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绝大多数互助计划中,会员达到某个年龄,例如60周岁,就会自动退出合约。\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31ef2a2fea72b.jpg\&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1280\&\u003E\u003Cp\u003E以重疾互助为例子,打一个不恰当的类比,相当于是一个定期重疾险。然而,重疾发生的概率却是这样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d841acb73fd8.jpg\& data-rawwidth=\&521\& data-rawheight=\&682\&\u003E是的,到了最需要保障的年龄,却得不到互助金的保障。这是廉价的互助计划的一个极大的痛点。\u003Cp\u003E然而,也有个别互助计划是可以保障终身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281bccf922cbc6b81e908f.jpg\&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1280\&\u003E\u003Cp\u003E然而的然而,这个互助平台正是我上面所说的私改公约、且拥有霸王条款的平台,所以嘛,我们也只能听听而已,不能尽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八、法律风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Fbjhdt\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保监会\&\u003E保监会\u003C\u002Fa\u003E11月3日发布消息称,网络互助平台不具备\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保险\&\u003E保险\u003C\u002Fa\u003E经营资质及相应风险控制能力,其资金风险、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难以管控,容易诱发金融风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保监会称,民间的互助共济行为一直存在,对于救助社会困难群体,发挥公益慈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当前部分网络互助平台以“互助共济”的名义,公开承诺责任保障,公开宣称足额赔付和提取准备金,向公众收取费用并积累资金,将互助计划与\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baoxian\u002Fzhongjixian\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保险产品\&\u003E保险产品\u003C\u002Fa\u003E进行挂钩和比较,发布误导或虚假宣传,有的甚至还宣称有上百万会员,以上行为已涉嫌向社会公众“承诺赔偿给付责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据《保险法》等\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法律\&\u003E法律\u003C\u002Fa\u003E法规,对于非法实际或变相从事保险业务的,我会将依法予以查处。”保监会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次保监会更是直接点名约谈水滴互助。水滴互助的问题有很多,我这里举一个大家看看。\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bf8eea2ab55.jpg\& data-rawwidth=\&641\& data-rawheight=\&1088\&\u003E\u003Cp\u003E明明没有受保监会监管,却拿出监管的尚方宝剑,此罪有点大。问题来了,“明明”到底是谁?\u003Cb\u003E&偷笑&\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购买商业保险仍是主流\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不是想说网络互助有如何地不好和不堪,相反地,我热切地期待网络互助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元化的风险管理手段,让更多人可以获得保障,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以及各种风险事件导致的家庭悲剧。我为本人及家属加入了几个互助计划正是我的实际行动。然而,我本人及家属,除了参加社保,也早已足额购买各种类型的商业保险产品。网络互助不过是“理想中的锦上添花”,如果我们把网络互助作为主要的风险管理手段,这个行为本身就是蕴含着巨大的风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社保和商保的一个“或有”补充,网络互助保障通过会员互帮互助,共摊风险的模式,可以让民众以较低的成本享受较高的保障,我鼓励大家去加入大型靠谱的网络互助平台,但基于保额、保障期限及保障范围等限制,我认为还须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正规保险,以提高保障的水平和层次,确保自己和家人得到充足的保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附\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网络互助平台有关问题答记者问》\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保监会于日发布)\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1:59:3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59:3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470aa8fed3cd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title&:&“双11”,请理性消费&,&author&:&cjdtg&,&content&:&\u003Cp\u003E双十一马上就要来了,各种广告也接踵而来,打开天猫都是这样的大大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7fc68dee6d02a924c50cc.jp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200\&\u003E\u003Cp\u003E双十一广告。一提起“双11”,通常会让人想起“买买买”。去年,仅天猫平台的成交额就达到912亿元,其余各大小电商如京东、苏宁云商、国美在线、亚马逊等也大多卖得盆满钵满。这个节日是最容易冲动消费的,而冲动消费是理财之路最大的绊脚石之一,请理性消费!\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82e46ce517acbf581e2744.jpg\& data-rawwidth=\&372\& data-rawheight=\&264\&\u003E\u003Cp\u003E我们首先从理财角度去看看理性消费的重要性,要做到理性消费,首先必须分清楚必要消费和非必要消费,顾名思义,必要消费是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须的消费,非必要消费就是即使我们不消费也不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理财中常说“节流”,那节流就只能从非必要消费这部分下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理性消费有多重要,假设有一个人月收入均1万元,月支出均为6000,每个月均有10%为非必要消费,将10%的非必要消费节约出来投资于一个年化收益5%的项目,我们看看30年后能结余多少。经过专业的理财计算器计算,我们得到了下表的数据:\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7541dfdf3c1cb3bf46d8c2.jpg\& data-rawwidth=\&808\& data-rawheight=\&816\&\u003E\u003Cp\u003E我们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只是从消费中减掉10%,而且这部分消费还是非必要消费,30年后就相当于节约了将近50万。这10%应该也不是很难节约出来,“双11”的时候,你只需要在你的购物车中减掉那么一两件物品也就差不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再从消费者角度来看理性消费的重要性,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在官方网站公布了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北京国美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罚款20万元,并一口气公布了32项价格违法行为。处罚中被列举出的“美的MG60-1013EDS 6公斤变频滚筒洗衣机”为例,在今年1月12日-17日,该商品页面标示“原价2098元,活动价1598元”。经相关部门调查,该商品本次促销活动的原价为1198元。像这样的商家行为绝对不止在国美在线发生,都是利用消费者的心理而设计的一场“促销”,满满的都是套路。\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7ff4af23fbd.jpg\& data-rawwidth=\&271\& data-rawheight=\&251\&\u003E等“双11”尘埃落定,消费者盘点自己购物篮里战利品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商品,只是自己鉴于价格低廉抢购而来,但实际上在生活中并不需要,甚至是躺在房屋的某个角落里,再也难见天日。这也是冲动消费的必然结果啊。\u003Cp\u003E我们再从各购物平台来看,关注双十一的人应该知道,今年京东打的口号也不再是纯粹“买买买”相关的,而是倡导大家理性消费的口号“认真购物,买点好的”。网上有的人说这不过是京东为自己打不过天猫找的一个借口罢了,这样的说法其实是无据可行的。天猫在今年的双十一也不再只是关注销售额,而是强调创新。10月20日,天猫在香港启德邮轮码头宣布启动今年的双11全球狂欢节活动,可主打不再是低价产品,而是全新的零售模式。马云在前不久也提出“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而今年双11,似乎正成为天猫试水“五新”的首个机会,归根结底也是表达着理性消费的观念。你看,连卖家都在提醒你要理性消费了呀!\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d382a30cbbcd.jpg\& data-rawwidth=\&707\& data-rawheight=\&277\&\u003E\u003Cp\u003E咨询机构易观在《中国网络零售购物节消费者行为专题研究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双11经过八年发展,消费者购物呈现出“重计划、重需求、重服务、重品牌和重价值”等几个新特征,商品购买的必要性以及是否与个人需求相匹配成为影响用户最终消费的核心要素。用户的购物决策不再以价格作为唯一参考因素,而是兼顾对品牌、品质、服务、价格等多重要求进行理性判断。理性消费必将回归主流,双十一马上就要到了,请擦亮你的双眼,找回你的理智,理性消费!\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3:11:1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11:18+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1},&&:{&title&:&保本基金不保本?&,&author&:&cjdtg&,&content&:&\u003Cp\u003E经过过股市过山车般的动荡,相信大家也认识到了金融市场上的风险,而在现今的弱市之下,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呈下降趋势,不少投资者开始把眼光看向了保本基金。不过,保本基金真的是完全保障本金吗?今天就给大家解释一下保本基金是否真的保本!\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先认识下什么是保本基金:保本基金就是在一定期间内,对所投资的本金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证,同时提供一定的收益,基金利用利息或是极小比例的资产从事高风险投资,而将大部份的资产从事固定收益投资,使得基金投资的市场不论如何下跌时,绝对不会低于其所担保的价格,而达到所谓的“保本”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就算是保本基金也不例外。保本基金之所以能够保本,原因有这两点:\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保本基金的CPPI投资策略\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5933cdf2ebd13e7832a6.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4\&\u003E\u003Cp\u003E保本基金经常使用一种动态投资组合保险技术(CPPI)实现保本。CPPI,即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这种技术的基本思路是将大部分资产(保险底线)投入固定收益证券,以保证保本周期到期时能收回本金;同时将剩余的小部分资金(安全垫)乘以一个放大倍数投入股票市场,以博取股票市场的高收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样,如果股票市场上涨,CPPI按照放大倍数计算出的投资股票市场的资金会增加,从而增加基金的投资收益;相反,当股票市场下降时,CPPI计算出的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资金量会减少,基金会将一部分资金从股票市场转移至风险较小的债券市场,从而规避了股票市场下跌的风险,保证基金总资产不低于事先确定的安全底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假设权益资产每年上涨20%\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04a1c25d5a9f428ada5095d.png\& data-rawwidth=\&426\& data-rawheight=\&315\&\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100万本金,最低\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writer\&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保险金额\&\u003E保险金额\u003C\u002Fa\u003E为90万,乘数大小为2。因此,(100-90)*2=20,所以期初以20万投资在有风险的资产组合上,作为权益类资产,其余80万投资在无风险资产上,作为保本性资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时,我们的股票仓位为20%。当第一年股票组合上涨20%时,也就是盈利4万,我们的权益类资产由20万上涨到了24万,而总资产自然也变成了104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在总资产为104万,最低金额仍然为90万,乘数仍然保持2的情况下,第二年的权益类投资金额就应该调整为28万【(104-90)*2=28】,而剩余76万投资在无风险资产上,于是资产组合比例进行调整后,权益类资产的占比由20%提升到了接近27%\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假设权益资产每年下跌20%\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15ace441b0ffb02009ed.png\& data-rawwidth=\&416\& data-rawheight=\&299\&\u003E\u003Cp\u003E同样,若市场发生下跌,比如股票下跌20%时,我们的权益类资产由20万跌至16万,而总资产变为96万,这时由于最低保证金仍然为90万元,所以我们的权益类资产应该调整为12万元【(96-90)*2】,而无风险资产则相应提升到了84万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可以从这个例子里发现,在市场出现机会时CPPI策略会将权益类资产占比提高,以捕捉市场机会,而在市场下跌时,CPPI策略也会快速降低仓位,实现止损以保证本金安全。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要考量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交易成本、流动性、以及乘数的确定等等很多因素,会远远比我们的例子复杂的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2、第三方机构提供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婊跑路 派趣倒闭 的文章

 

随机推荐